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胡金銓算不算香港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胡金銓算不算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8-20 14:30:05

㈠ 介紹介紹胡金銓同志

胡金銓
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美術師。祖籍河北永年, 生於北京。1949年移居香港。曾任永華影業公司廣告師、長城影業公司美工、美國廣播公司製片人、編劇。1958年進邵氏公司當演員、編劇和助理導演。1963年與李翰祥合導金馬獎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此後自編自導武俠片。1964年獨立執導《大地兒女》成名。此後執導了《大醉俠》1964、《龍門客棧》Dragon Inn 1967、《俠女》A Touch of Zen 1972等新派武俠片,在港台和東南亞掀起了新派武俠片熱潮。1972年執導的《俠女》在情節與傳奇中加上了特務式的追打暗訪增加了懸念;在武打上仿效京劇武打,帶有濃厚舞蹈格式,他還試圖在中國的「禪道」中揉進「劍道」表達自己發揮的「禪學」思想。被外國影評人稱為醉人的東方神秘色彩,是一部揉和動作、懸念與文藝氣質的電影。獲1975年戛納電影節最佳綜合技術獎。1978年他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評為當年世界五大導演之一。1965年因《大地兒女 》獲第四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1967年《龍門客棧》獲第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獎最佳編劇獎。1979年執導《山中傳奇》Legend of the Mountain,獲第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美術設計獎。1983年因《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an獲第二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服務設計獎。80年代作品風格多樣,有現代喜劇片《終身大事》The Juveni zer 1981、古裝歷史片《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an 1983等。1983年執導的《大輪回 》The Wheel of Life獲義大利科幻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屆台灣金馬獎優秀作品獎。1990 年執導《笑傲江湖》Swordsman被選送第三屆香港電影博覽會展映。同年,被台灣《世界電影雜志》評為十大華語片之一及該年度台灣十大賣座片之一,還送往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展映。1992年執導《畫皮之陰陽法王》Painted Skin,送第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展映。1993年他的70年代名作《龍門客棧》被選入金馬獎30周年精選名片回顧。作為國際知名導演他曾出任過希臘、馬尼拉、台灣金馬獎等電影節的評委。他的電影美學在《俠女》一片中形成,因而被譽為港台電影史上最早的聞名世界的電影巨匠。

演員作品

萬花迎春 Dancing Millionairess, The (1964)

武則天 Wu ze tian (1963)

花團錦簇 Hua tuan jin cu (1963)

買瘟雞 Mai wen ji (1961)

神仙老虎 Shen xian lao hu (1961)

Ge qiang yan shi (1961)

燕子到 Yan zi (1961)

一束桃花千朵紅 Yi shu tao hua qian o hong (1960)

檫鞋童 Cha xie tong (1958)

Little Darling (1958)

妙手回春 Miao shou hui chun (1958)

笑聲淚影 Laughter and Tears (1958)

全家福 Quan jia fu (1958)

窈窕淑女 Yao tiao shu nu (1957)

Frosty Night (1957)

馬路小天使 Ma lu xiao tian shi (1957)

金鳳 Jin feng (1956)

導演作品

畫皮之陰陽法王 Painted Skin (1993)

天下第一 Tianxia diyi (1991)

笑傲江湖 Swordsman (1990)

龍門客棧 Dragon Gate Inn (1989)

山中傳奇 Shan-chung ch'uan-ch'i (1979)

俠女 Hsia nu (1971)

喜怒哀樂 Hsi nou ai lueh (1970)

大地兒女 Sons of Good Earth (1967)

大醉俠 Big Drunk Hero (1966)

編劇作品

畫皮之陰陽法王 Painted Skin (1993)

龍門客棧 Dragon Gate Inn (1989)

山中傳奇 Shan-chung ch'uan-ch'i (1979)

俠女 Hsia nu (1971)

大地兒女 Sons of Good Earth (1967)
大醉俠 Big Drunk Hero (1966)

㈡ 找一部香港武俠老電影,內容大概說的是明朝時期,某朝廷大官的兒子犯案,後收買了不少江湖的殺手來營救~

龍門客棧網路名片
新龍門客棧是一部反特題材的影片,被譽為是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由徐克指導,於1992年上映,是武俠片大師胡金銓同名經典的重拍版本,這部影片是武俠片中少見的嚴肅之作,從題材到劇本、從主題到細節,都是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出發,配合以精彩的現代武打拍攝方法,成就了一個新武俠經典版本。
中文片名:《新龍門客棧》
英文片名:New Dragon Inn 多外文片名:Dragon Inn/New Dragon Gate Inn 影片類型:動作 / 武俠 / 古裝 片長:88 min / USA:103 min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字幕:中英文字幕
色彩:彩色海報照(11張)上映日期: 香港1992年8月27日 級別: Australia:MA UK:18 South Korea:15 Hong Kong:II Singapore:NC-16 Singapore:PG Canada:R
編輯本段職員名單
監制:徐克
策劃:程小東 導演:李惠民、程小東、徐克 編劇:何冀平、徐克、張炭 製作人:吳思遠 出品人:曹敬文、吳志明、陳振 攝影:劉滿棠、黃岳泰
藝術指導:張叔平 美術指導:張叔平 動作指導:程小東、元彬、張耀星 美術設計:張叔平、趙國信 音樂:陳斐烈
編輯本段演員名單
梁家輝飾周淮安
張曼玉飾金鑲玉 林青霞飾邱莫言 甄子丹飾曹少欽(16張)王彤川飾刁不遇 吳啟華飾路小川 劉洵飾賈廷 袁祥仁飾鐵竹 熊欣欣飾Ngai 元彬飾Yuen Bun 徐錦江飾千戶 任世官飾賀虎 任細官飾Chi Fai Chan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瀟湘電影製片廠、 思遠影業公司 發行公司: Hong Kong Legends [英國] ..... (2001) (UK) (DVD) Long Shore Video [美國] ..... (1996) (USA) (VHS) Tai Seng Video Marketing [美國] ..... (2001) (USA) (DVD)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明朝中葉景泰年間,宦官專權,東廠曹少欽假造聖旨、殺害忠良兵部尚書楊宇軒,但故意留下楊宇軒的一兒一女發配西北,妄圖藉此將楊宇軒舊部、一代名將周淮安一網打盡。俠女邱莫言、江湖義士賀虎等人救出忠良後代,逃至龍門客棧,與周淮安會合。
客棧老闆娘金鑲玉十分風騷,她與鎮守邊關的千戶關系非同一般,所以殺人越貨,肆無忌憚。她看上英俊瀟灑的周淮安,嫉妒邱莫言與他的關系。 曹少欽手下親信賈廷、路小川、常言笑帶一幫人馬趕到。金鑲玉幫助周淮安矇混過關。為了摸清通往外面的暗道,周淮安將計就計。答應與金成親。 洞房中,周淮安要金鑲玉說出暗道,金則要周先與她風流一夜。等不見周淮安的暗號,賀虎急不可耐與東廠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經過激烈拼殺,賈廷、路小川、常言笑、賀虎等都戰死。曹少欽趕到,亂箭之中邱莫言受傷。金鑲玉帶著周淮安、邱莫言及兩個孩子在刁不遇的掩護下從暗道逃走。當他們鑽出暗道時,又被曹少欽發現。金鑲玉將兩個孩子交給刀不遇護送出關。三人聯手對付曹少欽,莫言悲壯而死,周淮安和金鑲玉與趕回來的刀不遇聯手終於殺死曹少欽。 周淮安養好傷後,離開了「龍門客棧」。金鑲玉火燒「龍門客棧」,隨周而去。

㈢ 香港電影風雲23:七十年代港片大導演龍虎榜

喜歡香港電影風雲的影迷朋友,可能有人已經發現了,我們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講述上世紀70年代香港那幾位大導演的故事:李翰祥、張徹、胡金銓、程剛、羅維,以及已經提到的楚原。當然我們後面還會重點講他。好多朋友已經在問了,這好不容易到了70年代,李小龍生與死的天才彗星時代也劃過去了,就等著你講許冠文、洪金寶、成龍呢,怎麼講了這么久,還沒到啊?還在74、75 這兩年打晃呢?那到周星馳得多少年呢?你這是幾個意思?

我的意思啊,其實很簡單,想通過我的介紹,讓大家還能記得,當年香港電影還有這一批大導演,是他們奠定了港片八九十年代輝煌的基礎。後來,幾位開山立派的喜劇之王、新浪潮巨匠、功夫巨星、英雄槍戰暴力美學大導演,都出自這些大導演的門下。但這些大導演現在有幾人記得呢?

王晶最近因為新片《追虎擒龍》接受訪問,當被問到怎麼評價他自己的時候,王晶說:「當年,李翰祥、張徹、楚原,哪一個不是獨霸一方啊,那都是神一樣的存在。但現在,誰記得呢?20年之後,也沒有人會記得王晶」。

王導演這話,聽得我唏噓不已啊。確實,現在喜歡香港電影的朋友,基本都是70後、80後,看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還記得王晶是誰。但李翰祥、張徹、楚原,可能就要更資深的影迷才知道了。所以,作為香港電影的說書人(我是這么自詡的啊——魏君子),真的有必要、有義務傳播這些70年代的香港大導演和他們的作品。咱們不敢說讓更多的人知道,起碼希望現在還喜歡港片的影迷朋友們,還能因為我們的節目記住他們。確實如王晶導演所說啊,當年的大導演們各霸一方,厲害到什麼地步呢?

我以前還在做媒體的時候,曾經訪問過老演員劉丹。現在年輕人知道他,因為他是楊冪的前公公。但我們70後、80後熟悉他,那是因為電視劇《上海灘》中的馮敬堯,和83《射鵰》中的洪七公。不過說起劉丹——「丹爺」,最早出道,其實是先在國泰做演員,後來轉到邵氏,再後來才去了電視台。他在邵氏期間,我對他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軍閥》里和胡錦飾演的寡婦通姦的那長工。這李導演李翰祥啊好戲謔,給這角色取的名字,北方話念起來好笑。姓什麼呢?姓季,季節的季;名伯長,伯父的伯,長短的長。這姓跟名合起來,就是好念不好聽了。

我當時問起劉丹,就是《大軍閥》,他演《大軍閥》的時候,他就豎起大拇指說:「李翰祥大導演,厲害」!劉丹普通話講得特別好,他說,這里邊是有原因的。當時的大導演都是內地過來的,比如,張徹是帶著上海腔的普通話,李翰祥則是個標準的京片子。那我們這些小演員一定要學好國語,就是普通話,好跟導演套詞兒啊,想著給我們安排個角色呀。你看,這就是當時的大導演,就是這么厲害。

李翰祥、張徹、胡金銓、程剛、羅維他們這些,崛起於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達到巔峰。在他們之前是卜萬蒼、馬徐維邦、屠光啟、 朱石麟 、岳楓的時代,和李翰祥他們同代的陶秦,死得早一點。國泰那一批導演,像易文、王天林,隨著國泰的沒落,也都作鳥獸散,王天林去了電視台,去拍電視劇去了。同期的還有左派的長鳳新那批導演,陳靜波、張鑫炎,其實他們當時正是創作力蓬勃,可惜偏偏趕上文革,那左派電影公司就受影響了。正好那個時候是李翰祥、張徹、羅維他們最紅的那十年——就文革那十年,也算是生不逢時啊,就說張鑫炎、陳靜波這些左派導演。

那粵語片導演50年代,那佐姐、李晨風都是製作董事等身。到了60年代,同期的——就跟李翰祥他們同期的,只剩下秦劍能與之匹敵。畢竟,當時粵語片製作是不及國語片的。那秦劍兩大弟子——楚原和龍剛,相繼崛起於60年代,論創作力和票房影響都不弱於李翰祥、張徹這些大導演。可惜,60年代末,粵語片走向了沒落,連秦劍都跑到邵氏拍國語片去了。可惜不久啊,他上吊自殺了。

到70年代,楚原和龍剛也都轉向拍國語片,而且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雖然楚原和龍剛當時年紀只有40左右歲,比李翰祥、張徹是要年輕的,但成就和市場表現完全不熟,也可以算在70年代大導演之列。那綜合來講,從創作成就到票房表現,70年代各霸一方的香港大導演,也就李翰祥、張徹、羅維、楚原、程剛、龍剛,以及稍後的劉家良,差不多這7位左右。

另有一幫也是很厲害,但是稍微弱一點的,但非常活躍的導演,也算名導演吧,像羅臻、何夢華、鄭昌和、黃楓,那還有再晚他們這一代的孫仲、桂治洪,華山、鮑學禮,午馬,還有新崛起的吳思遠、葉榮祖等等,就構成了70年代前期的香港導演陣營。

在那個時代,想成為導演真的是太難了,因為還是傳統的做派,實行學徒制,攝影、美術甚至動作指導,都得是先從小工做起,得跟著師傅。吳宇森就曾經回憶說,當時你要在這個圈裡做導演,最起碼要先做十年場記,然後再做20年的副導演,才有機會讓人家提拔你升為導演。這話當然誇張,那你相當於得在電影圈熬30年,你就五六十歲了。雖然誇張啊,但實際上,沒個十年八年,跟著師傅從副手做起,還真是不行。

哪像現在,誰都能做導演,演員、歌手、作家。就做不了院線大電影的導演,還可以做網路電影的大導演吧,一年上百、上千部,新導演一年怎麼也幾十、上百吧。但當年不行,當年還是得按照學徒制,做導演必須得熬。李翰祥、胡金銓都是從演員、美工做起,熬了七八年才做上導演,這真算快了。

李翰祥是1956年第一次擔正做導演拍《雪裡紅》,那是30歲,雖然是年輕的。胡金銓,1965年拍自己擔正導演的《大地兒女》已經33歲了。那這兩位,為啥你一直在強調什麼擔正呢?因為李翰祥拍《雪裡紅》之前啊,還給永華的《嫦娥》做過補戲導演,但是他沒署上名。胡金銓在拍《大地兒》之前,他署名導演過黃梅調電影《玉堂春》,但那部戲的總導演是李翰祥,胡金銓只是執行,所以胡金銓他是不會將《玉堂春》算作自己導演作品的。

那我們看看這李翰祥、胡金銓都熬了七八年,過了30才做導演,這才是那個時候的常態,因為這兩位都算是快的。但是有兩個特殊,一個叫秦劍,一個叫楚原。這一對師徒啊,秦劍是22歲做導演,楚原是23歲,當時被稱為天才,那是可遇不可求啊。

那正因為做導演太難,當有人成為有票房號召力的名導演之後啊,基本就形成了,以導演為核心驅動項目和組建班底。像邵氏這種大公司里,基本都是按導演劃分陣營。這種情況到70年代前期是到達了頂峰,但隨即也開始發生變化,一批年輕人出現在這些大導演的身邊,一個個就是相繼跳出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奠定了自己的市場和影壇地位,也擔起了改變香港電影的 歷史 使命。

這些年輕人都是誰呢?我先一一給大家報下名。第一位出現在張徹的身邊,他叫吳宇森。後來我們知道,憑《英雄本色》成為名揚國際的暴力美學大師。他在1972和1973年間,是以助理和副導演身份,跟隨張徹大導演。第二位是出現在嘉禾的名導演黃楓身邊,他叫洪金寶。後來他是動作片的大哥大了,在當時他是拜黃楓為乾爹。1972到1977年間,以動作指導身份跟隨黃楓。第三位是出現在李翰祥身邊,他叫許冠文,70年代的喜劇之王。1972年,他成為李翰祥《大軍閥》的男主角,就跟隨在李翰祥身邊偷師。第四位出現在大導演羅維身邊,他叫陳元龍。後來我們就知道那是超級動作巨星了。1976年,陳元龍成為羅維的干兒子,羅維給他改名成龍,開始力捧他。當然沒紅,那後邊的事情我會重點、作為重點講述。

與此同時,胡金銓為嘉禾拍完《迎春閣之風波》和《忠烈圖》之後,他的製作公司,來了兩個年輕人給他做助理,這兩個年輕人,一個叫許鞍華,另外一位叫余允抗,後來都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主力。當然,這群年輕人在這些大導演身邊的時候,是根本沒想到他們能改變香港電影。但他們又是如何做到改變香港電影的呢?這就是我們後邊電影風雲的序幕。

當導演這些大佬們開始老去,年輕的英雄們陸續登場。港片的黃金年代,這才正式拉開他的大幕。那欲知詳情如何,下回咱們詳細講。

㈣ 邵氏電影當年為什麼那麼厲害只因下面四位大師級導演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對於港片影迷來說,曾經的邵氏電影經典跌出。邵氏電影能夠在上世紀50到70年代占據重要地位,還要依靠旗下的四大導演,他們才是邵氏電影的中流砥柱。

1、李翰祥

李翰祥是幾位導演中最早加盟邵氏的,1956年加盟邵氏的時候,邵逸夫還不是當家掌門人,李翰祥當時力主拍攝古裝彩色黃梅調歌唱片《貂蟬》,算是開創了黃梅調電影,並且獲得了好的口碑和票房。後來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江山美人》等片都是獲獎無數。

李翰祥除了開創黃梅調電影之外,最擅長的就是宮闈片、歷史片,代表作品是《傾國傾城》系列。

相信大家都看過張國榮和王祖賢的《倩女幽魂》,不過徐克和程小東翻拍的是李翰祥導演1960年的作品《倩女幽魂》。

中間有一段時間,李翰祥曾經出走邵氏,自組公司,成立國聯電影公司,只可惜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繼續支撐下去,最終又於1972年重回邵氏,拍攝《大軍閥》捧紅了冷麵笑匠許冠文。

八九十年代李翰祥和內地合作緊密,憑借《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讓梁家輝成為香港金像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李翰祥被學者稱作港台影壇風雲第一人,他的電影在美學上面造詣非常高,而且也都取得了高票房,遺憾的是,這位大師與1996年辭世。

2、胡金銓

香港電影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新式武俠片就是胡金銓大師執導的《大醉俠》,開創了新式武俠時代。胡金銓於1958年加盟邵氏電影公司,剛開始從演員、編劇和助理導演做起,做過李翰祥的副導演,協助完成《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玉堂春》的拍攝。

1965年獨立執導拍攝《大醉俠》後,離開了邵氏,遠赴台灣省,加盟聯邦影業公司。當年胡金銓和張徹並稱武俠片的絕代雙驕,假設他一直背靠邵氏這顆大樹的話,勢必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作品。

1967年胡金銓拍攝了《龍門客棧》,無論是服裝、場景、動作都非常考究,是一部難得的佳片。徐克翻拍的《新龍門客棧》就有許多胡大師的影子在裡面。

1970年又拍攝了《俠女》,並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高技術獎,第一次使得中國武俠片揚名海外,後來的李安也不過如此吧!胡金銓拍攝影片就兩個字認真,許多金主和電影公司不能忍受他延期,不能忍受他消耗資金大。連張徹曾經都說:胡金銓如果晚生幾十年,可以在大陸拍片,又或者有外國的資金支持,其成就應不止此。

後來又拍攝了《靈山劍影》《迎春閣之風波》《忠烈圖》《空山靈雨》《山中傳奇》《天下第一》等片,最後一部影片是《畫皮之陰陽法王》,由王祖賢、鄭少秋主演。值得一提的是,徐克執導的《笑傲江湖》原本胡金銓也有份參與的,無奈後來兩人意見不合,最終沒有完成就退出了,不過我們看到片子對於服飾的考究以及站位布景,就可以看出出自胡金銓。

1997年的胡金銓因病去世,去世前准備數年的《華工血淚史》也沒有拍攝,不得不說成為了一大遺憾。

3、張徹

張徹出生一個軍閥家庭,和蔣經國關系也比較好,曾經軍階達到上校,中國台灣省第一部國語片《阿里山風雲》就是他執導的。張徹於1957年到香港,剛開始只是寫寫影評,編導一些影片,直到1962年才正式加盟邵氏。

真正使他揚名的還是1967年的《獨臂刀》,這是首部過百萬票房電影,遂江湖人稱張百萬。真正算起來的話,張徹才是暴力美學的始祖,後來的集大成者吳宇森就是學藝於他。張徹電影最注重男性陽剛之氣,壯男裸胸露肉,動作硬橋硬馬,這也成為了他的一大招牌。

張徹手底下弟子眾多,前有王羽、羅烈,中有狄龍、姜大衛、陳觀泰、傅聲、李修賢,後又郭追、羅莽等人。再加上劉家良和唐佳兩大武術指導,猶如如虎添翼,將暴力美學推向巔峰。

張徹被稱為香港電影一代梟雄,創造過太多經典,前有《獨臂刀》系列,後有《刺馬》《十三太保》《報仇》《馬永貞》《五虎將》等片,那個年代張徹的張家班就是一個活招牌,就是票房的保障。後來眾位弟子為了紀念他從藝40周年,組織拍攝了《義膽群英》。星爺也得以參與,並且在恩師李修賢的引薦下得以和張徹見面。

2002年的時候,張徹因病去世,膝下無子,眾弟子幫忙操辦葬禮,以姜大衛和李修賢最為孝順,最後由王羽、吳宇森、楚原、許冠文、馬逢圖、石琪、黃沾、蔡瀾為其扶靈,送他最後一程。

4、楚原

張徹號稱張百萬,楚原則號稱楚千萬。楚原出身電影世家,於1971年加盟邵氏,執導的《愛奴》是開啟了奇情武俠片,1973年執導的《七十二家房客》成為票房冠軍,打敗了當時風頭正盛的李小龍。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不過楚原最為人稱道的是古龍武俠片,當時圈內還廣為流傳一句話:沒演過楚原武俠電影的,不算電影演員。狄龍、爾冬升都是他電影中的常客,通常楚原執導的影片布景極其講究,經常是金碧輝煌,力求打造一個如詩如畫的藝術世界。

80年代後期邵氏電影江湖日下,重心轉移到電視上面,楚原則急流勇退,由大導演成為一名配角演員,如此心胸有幾人能夠做到呢?在片場的生活,他只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演好自己的戲份,後來更是加盟TVB,出演了許多劇集,諸如《西遊記》的如來佛祖、《尋秦記》第一集中古天樂的上司王sir、《陀槍師姐》中程峰的父親等等。

楚原雖然不再執導,他卻用另一種表現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電影的熱愛。你可以說他是江郎才盡,你也可以說他是喜歡演戲,不管怎麼說,他都值得我們尊敬!

當年邵氏四大導演,如今只剩下楚原一人,目前老爺子身體也大不如從前,記憶力也不斷退化,祝願他永遠身體健康,同時也祝願另外三位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㈤ 香港經典電影你看過幾部

1倩女幽魂

2青蛇

3飲食男女

4鍾無艷

5逃學威龍

6大話西遊

7星語星願

8笑傲江湖

9倚天屠龍記

一言難盡!直接來個香港經典電影TOP10吧。


10、《倩女幽魂》系列 導演: 程小東 主演:張國榮、王祖賢

難以想像這部80年代末出品的電影到現在看來還是那樣的令人回味無窮,也許是現在的演員很少有張國榮和王祖賢那樣的氣質,尤其是王祖賢在倩女幽魂中的形象,只能用天上有地上無來形容,王祖賢在電影中的妖媚和深情讓無數人魂牽夢因,當之無愧的香港十大電影之一。

9、《古惑仔》系列 導演:劉偉強 主演: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

黑 社會 也要講紀律,講道德,講正氣,講傳統,講學習,它也有一整套儀式和不成文的律條,如拜關公,如忌諱,如迷信,如論資排輩,如收保護費,如合縱連橫等等,如同一個小型的 社會 。黑 社會 也照樣出個貴族。任達華溫文爾雅,一派優秀政治家形象,新橋曉月MM說他精純堅韌,我們終於看到他死於非命,死於異國他鄉,死於幫派間你死我活的血腥斗爭,死於魯迅先生說的「背後的冷槍」,所以告訴我們混黑 社會 更要橫站,這和混文藝界是一樣的道理。

8、《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主演:張國榮、周潤發、狄龍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7、《無間道》導演:劉偉強、麥兆輝 主演: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無間道》是香港電影近十年來最好的作品,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它聚集了四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得主,撇開電影本身不談,就憑這四位影帝就足以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更何況還有劉偉強。《無間道》也因此成為不可復制的經典,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一舉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等7項大獎。這部電影也使得導演劉偉強擠身香港最賣坐導演行列,也為梁朝偉奪得了他生平的第五個金像獎影帝。《無間道》在內地甚至全亞洲的影響都是空前的,他給處於低迷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效劑。

6、《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演員: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

《阿飛正傳》可說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亦是一個巨星的發源地,片中的演員至今全是影壇的巨星,而最大的意義,就是成就了一位國際知名的大導演:王家衛。本片的敘事方式破格,當年亦因為這種手法而令觀眾吃不消,故在眾多紅星擔演的同時,票房亦要慘敗。不過本片在華語影壇上的意義的確無可取代,更開創了香港電影一種新氣候!

5、《賭神》導演:王晶 主演:周潤發、劉德華

《賭神》是王晶最值得稱道的一部作品,它不僅取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更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的記錄 (後來《賭神2》再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 。它開創了香港賭片時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銀幕英雄——賭神高進。它的出現使得香港電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使得後來的《賭聖》《賭俠》系列都受它的影響。我想很多人會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把《賭神》放進十大經典電影當中,其實把它放進來不僅是因為它的經典,也是我對八九十年代王晶電影的一個認可,試問一下80後90後有誰不是看王晶的電影長大的呢?

4、《警察故事》導演:成龍,主演:成龍

這部警匪動作電影算是香港電影此類型片的分水嶺之作,回顧之前,動作片多為古裝功夫片,講究一招一式,硬橋硬馬的拳來腳往,雖然拳拳到肉,但是在速度上讓人感覺很慢,而成龍這部《警察故事》的出現,由古裝功夫片向時裝動作片進行了轉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其中節奏的快速、影片凌厲的間接、拳腳動作上的速度與力量都做到極至,影片的動作新奇流暢給人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而劇情的跌宕變化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3、《暗戰》導演:杜琪峰 主演:劉德華、劉青雲、蒙家慧

警匪片是香港電影一個很大的片種,但往往警匪片中都會有很多槍戰,甚至血腥的場面。在《暗戰》中,杜琪峰突破過往警匪片的模式,以一種純鬥智的方式來捉賊,拍得清爽有型。杜琪峰是九十年代影壇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導演,作品多年來都保持高水平,而《暗戰》除了是警匪片的經典,亦是杜琪峰的經典。

2、《精武門》導演:羅 維 主演:李小龍

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他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令我們為之著迷,他在打鬥時常常發出怪鳥般的鳴叫聲……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功夫巨星——李小龍。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就如同彗星劃過天際,一閃即逝,但是那耀眼的光芒讓人不容忽視。在他短暫33年當中,他用電影這種媒體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各地,由他主演的功夫電影也風行海內外,其實真正意義上他只主演了四部半電影就征服了世界,我想現在華語影壇再也沒人可以做到這點了。

1、《大話西遊》導演:劉鎮偉 主演:周星弛、朱茵、莫文蔚

沒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它甚至已經超出了它本身的意義。也許很多人都比我更了解這部電影,它的許多經典台詞廣泛的流行於大街小巷,影響了整整一個年代。愛情往往都是傳說,迷茫宿命的白晶晶,莫名其妙的紫霞,還有那個早就被安排好命運的至尊寶,大家五百年來五百年去熱鬧了一番也就罷了,偏偏還讓世俗中人沉醉不知所以。說到底,全是一場騙局,到最後實在說不過去了,在至尊寶心裡弄出一滴眼淚來,讓大家一起為這場騙局哭泣,因為逃不出去,只好感受,只要有感受,一滴淚也是幸福的

香港經典電影太多了,下面我會根據主演列下:

1.周星馳

星爺的真的太多的,而且大部分大家都看過,我就列舉幾部最經典的

《賭聖》、《逃學威龍》、《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國產凌凌漆》、《審死官》

2.張國榮

《東邪西毒》、《新上海灘》、《霸王別姬》、《倩女幽魂》、《英雄本色》

3.劉德華

《無間道》、《天下無賊》、《十面埋伏》、《桃姐》、《賭神》

4.周潤發

《英雄本色》、《監獄風雲》、《龍虎風雲》、《秋天的童話》、《卧虎藏龍》

5.成龍

《警察故事》、《尖峰時刻》、《一個好人》、《紅番區》、《神話》

6.張家輝

《線人》、《掃毒》、《大追捕》、《千王之王2000》、《賭俠1999》

7.林正英

《僵屍先生》、《七小福》、《一眉道人》、《靈幻先生》、《僵屍道長》

8.古天樂

《保持通話》、《竊聽風雲》、《毒戰》、《門徒》、《河東獅吼》、《使徒行者》、《反貪風暴》

還有很多啦,今天就先推薦到這里啦。上面都是對應港星的代表作品,可以看看哦~

這部電影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 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可想而知《霸王別姬》是有多麼優秀才能獲此殊榮。

《霸王別姬》以戲劇為主題展開,蘊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可謂說是雅俗共賞的典範。

電影到底好在哪裡呢?《貴妃醉酒》一折,張國榮把刀馬旦一角一氣呵成地演了出來,在觀眾的映像中, 他就是那個程蝶衣,他的眼神,他的神態把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可以說這部電影也給我們的中國戲曲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外國友人也能從這部電影中了解到我們的戲曲文化。

它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故事有點俗套,講的是青樓名妓女與紈絝子弟的愛情故事。轟轟烈烈的愛情過後,少爺終歸是惜命的苟活於人世,沒有隨著愛他的女人一同離去,人終歸是怕死的。

這不禁讓人唏噓,真現實啊,生命還是重於愛情的,可當初又為何做出那樣的約定呢?

這部電影是梅艷芳第一次擔任女主角,然而並不影響她的實力的揮發,這部電影讓她獲獎無數。 畢竟好的演技可是能救活一部內容老套的電影的。

這么經典的電影應該大家都看過了,這部電影可是1993年香港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呢。

講的是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歷經挫折終於娶到沒人秋香的故事。

電影中的各種挫折變成了我們大大小小的笑點,這部經典喜劇也奠定了喜劇演員周星馳星爺在我們內心的地位。

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異志》,經過了徐克導演的製作和拍攝,不僅獲得多項金馬獎、金像獎,還獲得法國、葡萄牙的科幻電影獎。

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和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的凄美愛情故事更是動人心腸, 尤其是王祖賢女鬼的經典扮相,清人幽怨,卻又不讓人惶恐厭惡,可以說是女鬼中的典範了。

電影是王家衛的經典作品之一,看這部電影你會知道原來帥到炸裂的金城武和梁朝偉也會失戀啊。

電影的命名源於拍攝的地址重慶大廈,那是一個混居的大樓,導演在重慶大廈那個區長大,裡面居住的各種各樣的人群吸引著導演, 同時這些人群白天與黑夜不同生活也反映了香港的生活氣息。

又是星爺的無厘頭 搞笑 喜劇,只要不深究,就會覺得這樣的懸疑破案題材的電影以 搞笑 的形式演繹,也是蠻有趣的。吳啟華扮演的壞人形象也是很讓人印象深刻。

你好,我來說說我看過的經典香港影片!

曾經的香港影壇,那也是輝煌一時呀!至今為止也有很多影片是大陸電影不能超越的經典!但是盡幾年香港影壇的衰落的原因也是爭議不斷呀!好了,話不多說。來看看香港的我覺得比較經典的電影吧!

1:《無間道》2003

2: 劉偉強 麥兆輝 《花樣年華》

3:2000 王家衛 《喜劇之王》

4:1999周星馳 李力持 《大話西遊》

5:1995 劉鎮偉 《東邪西毒》

6:1994 王家衛 《重慶森林》

7:1994 王家衛 《倩女幽魂》

8:1987 程小東 《英雄本色》

9:1986 吳宇森 《警察故事》

10:1985 成龍 《精武門》

11:1972 羅維 《龍門客棧》1967 胡金銓

太多了,如果這些還不夠看!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哦!

網路貼吧,曾列出了50部經典的香港電影,樓蘭娛姐就看過了差不多有一半左右。通過這些電影,周星馳、古天樂、周潤發、趙敏、李連傑、王祖賢、張曼玉、張國榮、梁朝偉、甄子丹、楊紫瓊等,都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電影明星。


最近幾年翻拍劇、翻拍電影成風,《西遊記》《倩女幽魂》《白蛇傳》《封神榜》等經典作品,也成了大家翻拍新版影視的基本參照物,並對其中的大量人物進行了顛覆性創作。

對於這種現象,粉絲們持兩極分化的態度。一些人對劇情的改編吐槽個不停,而另一些人則持寬容態度。


樓蘭娛姐覺得有創新,有改編,文學作品才能在新的時代下煥發出新的生機,才能促進影視文化百花齊放 。下面我就通過曾經的一部經典香港電影予以說明。


在香港的經典電影作品中,王祖賢、張曼玉、趙文卓主演的《青蛇》,就是對民間的《白蛇傳》的一個改編和突破。

其中,王祖賢飾演的白蛇,打破了我們對白素貞賢良淑德、溫柔善良、端莊文雅的固有觀念,塑造出了一個妖嬈嫵媚、柔情似水,又堅毅痴情的白素貞。


除了王祖賢飾演的白素貞帶有了一種蛇妖的魅惑氣質,青蛇愛慕許仙的劇情也是一個顛覆性的創作。 她和姐姐白蛇一樣,愛上了清秀老實的許仙(吳興國飾),但為了姐妹情誼,為了道義,她選擇了放棄。

而另一個顛覆性劇情設置則在趙文卓飾演的法海身上, 這個法海終於年輕了、帥氣了,還有了人情味。 他過不了青蛇的情關,愛上了青蛇,而在看到白蛇在水中腹痛產子的那一刻,法海的心也軟了下來,不忍刺殺白蛇。

在我們的印象中,葉童飾演的許仙雖然清秀文弱,但好歹還很固執、痴情、有骨氣。 但《青蛇》中的許仙可實實在在是個提不起來的主兒,軟弱、無能,甚至有點小花心。

在青蛇誘惑他時,他生了二心,差點被勾引;在他看到白蛇青蛇真身後,又聽信法海讒言,拋棄白蛇,一心出家。當看到白蛇為和他在一起,水漫金山,被法海追殺,水中痛苦產子後被大水淹沒的那一刻,真為白素貞感到不值。

天下的女人原來都是一樣的,即使為妖,在面對愛情時,也是那麼奮不顧身、傻的可憐,甚至獻上了自己的生命。 可許仙呢,卻是那麼讓人失望。怪不得青蛇最後一劍刺死了他。他實在不值得白素貞付出的這一切。


這部香港電影重新詮釋了《白蛇傳》,用現代人的視角,用 時尚 的新元素,來展現新時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新觀念。白素貞(1000年)和小青(500年),這兩個修煉了千百年的蛇妖,本想來世間體驗一下為「人」的 情感 ,最終卻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她們妖來得真切實在。

可以說,這是對老套的民間傳說《白蛇傳》顛覆的最有味道、最有感覺,也最為經典的一部電影。 王祖賢和張曼玉,以及趙文卓,演出了妖、佛、人之間的真實 情感 ,堪稱經典。


這樣的成功改編還有《大話西遊》 ,你能說它不經典嗎? 所以,樓蘭娛姐還是希望各位觀眾在觀劇時,既能看到新版的缺點也能看到新版的優點。如果劇情千篇一律,總是那樣演,估計各位看官也會覺得味同嚼蠟,沒有意思了吧?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話西遊》

沒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它甚至已經超出了它本身的意義。也許很多人都比我更了解這部電影,它的許多經典台詞廣泛的流行於大街小巷,影響了整整一個年代。

愛情往往都是傳說,迷茫宿命的白晶晶,莫名其妙的紫霞,還有那個早就被安排好命運的至尊寶,大家五百年來五百年去熱鬧了一番也就罷了,偏偏還讓世俗中人沉醉不知所以。說到底,全是一場騙局,到最後實在說不過去了,在至尊寶心裡弄出一滴眼淚來,讓大家一起為這場騙局哭泣,因為逃不出去,只好感受,只要有感受,一滴淚也是幸福的。

《無間道》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無間道》是香港電影近十年來最好的作品,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它聚集了四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得主,撇開電影本身不談,就憑這四位影帝就足以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更何況還有劉偉強。

《無間道》也因此成為不可復制的經典,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一舉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等7項大獎。這部電影也使得導演劉偉強擠身香港最賣坐導演行列,也為梁朝偉奪得了他生平的第五個金像獎影帝。《無間道》在內地甚至全亞洲的影響都是空前的,他給處於低迷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效劑。

《倩女幽魂》

難以想像這部80年代末出品的電影到現在看來還是那樣的令人回味無窮,也許是現在的演員很少有張國榮和王祖賢那樣的氣質。

「光棍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用以慶祝自己的單身生活的 娛樂 性節日。「光棍節」產生於校園,通過網路等媒介傳播和商業因素的推動,近年來已蔓延到整個 社會 ,逐漸形成一種節日文化。

《賭神》

《賭神》是王晶最值得稱道的一部作品,它不僅取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更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的記錄 (後來《賭神2》再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它開創了香港賭片時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銀幕英雄——賭神高進。它的出現使得香港電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使得後來的《賭聖》《賭俠》系列都受它的影響。

我想很多人會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把《賭神》放進十大經典電影當中,其實把它放進來不僅是因為它的經典,也是我對八九十年代王晶電影的一個認可,試問一下80後90後有誰不是看王晶的電影長大的呢?

《精武門》

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他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令我們為之著迷,他在打鬥時常常發出怪鳥般的鳴叫聲……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功夫巨星——李小龍。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就如同彗星劃過天際,一閃即逝,但是那耀眼的光芒讓人不容忽視。在他短暫33年當中,他用電影這種媒體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各地,由他主演的功夫電影也風行海內外,其實真正意義上他只主演了四部半電影就征服了世界,我想現在華語影壇再也沒人可以做到這點了。

《黃飛鴻》

一 九九一年《黃飛鴻之武狀元》正式上演。從此開始了徐克新武俠系列的又一次高峰。在這部戲中,主角黃飛鴻由當時「過氣少林小子」李連傑飾演。JET LI也藉此咸魚翻身,再此掘起。成為紅遍香江的明星。

李連傑版的黃飛鴻,青秀不失莊重,開化不失傳統,是一個亦中亦西,亦新亦舊的混合人物。在李連傑版的 黃飛鴻身上,既能看到梁啟超先生所說的愚昧的「老大中國」的影子,更能看到一個英氣勃發的「少年中國」的形象。影片出於情節需要,添加了許多虛構人物,如 與黃飛鴻關系曖昧的十三姨等。這些形象為日後黃飛鴻形象重新在觀眾心目中樹立高大形象,為劇情更有戲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惑仔》

陳果的《香港製造》是失敗的青春,那麼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則是飛揚的青春。

中秋是黑 社會 體制外的成員,他要去砍人的努力在大幫會洪興看來只能是無謂的掙扎,他怎能和體製作對成功呢?

要想成功,就要參加正規的社團,最好是百年老店。在香港的電影上,你如果不是東星,那麼就得是洪興,否則就不會有前途。八十年代末的一天,浩南山雞大天二包皮蕉皮他們就被B哥拉進了洪興,幸運的是他們加入的是正宗的黑 社會 。

黑 社會 也要講紀律,講道德,講正氣,講傳統,講學習,它也有一整套儀式和不成文的律條,如拜關公,如忌諱,如迷信,如論資排輩,如收保護費,如合縱連橫等等,如同一個小型的 社會 。

《五福星》

為了對撼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嘉禾電影公司則製作了《五福星》(Lucky Stars Go Places)系列

於是在整個八十年代前期,香港電影每年的票房冠亞軍爭奪戰幾乎都產生在這兩部電影及其續集之間。

《最佳拍檔》

1982 年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不久,就已成為剛剛從邵氏影業奪下大半江山的嘉禾電影公司最大的威脅。以石天、麥嘉、黃百鳴、徐克等人為首的「新藝城七怪」不計人力 財力,集眾人之智慧拍出的《最佳拍檔》(Aces Go Places)

上映時盛況空前,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高的票房成績,其後開拍的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和《女皇密令》的口碑票房亦是極佳。

《逃學威龍》

逃學威龍(於1991年上映)是周星馳在最為多產的幾年所拍攝的佳作之一,或許多少歸功於先前所拍攝的賭聖,因為在本片中的演員們,如:張敏與吳孟達也是賭聖的主角。由於逃學威龍的賣座,周星馳又接連拍了兩集續集。

逃學威龍二於1992年上映,由周星馳與朱茵主演,導演為陳嘉上。

逃學威龍三於1993年上映,這次周星馳則是與梅艷芳、黃秋生共同演出。導演為王晶。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

香港經典電影看過幾部?首先得定義好經典的含義,是傳唱度高的,還是作品的評風。

我就簡單的列舉一些吧,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香港經典電影。

1、《古惑仔》系列,陳浩南,山雞,大天二,蕉皮、烏鴉、大飛等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伴隨著我們進過熱情的青年時代。

2、《最佳拍檔》系列,許冠傑和麥嘉的組合,當時有很多被光頭佬吸引的!

3、《五福星》系列,鷓鴣菜 花旗參 犀牛皮 大生地 羅漢果這些名字, 是不是一出來就勾起你的回憶了,主要都是捉弄美女霸王花為主。

4、林正英的《僵屍》系列,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英叔的驅鬼畫符,絕對經典,自從英叔離開了以後, 香港的僵屍片就一落千丈了。

5、周星馳的無厘頭系列,這就不多說了,雖不說部部經典,但是能與之相比的就不多了,

7.周潤發的《賭神》系列,《阿郎的故事》《英雄本色》等等。

香港經典電影看過很多,但是其中只有幾部印象深刻。

第一部就是《甜蜜蜜》。《甜蜜蜜》由陳可辛執導,由、和等主演。大陸男孩黎小軍告別女友方小婷,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黎小軍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香港賺到許多錢風風光光的把小婷迎娶進門。在香港的日子中,黎小軍在麥當勞找工作時遇見了店員李翹,兩個孤獨和寂寞的人漸漸從朋友關系變成了似戀人而又非戀人的關系。直到有一天兩個人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兩個人分了手,小婷成為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混 社會 的豹哥。兩個人的日子就這樣過著,並沒有任何交集,但是兩個人仍然深愛著對方,豹哥突然身亡讓兩個人再次相遇,然而時間已經是1995年了,他們在美國紐約的唐人街的商店內再次相遇。《甜蜜蜜》的部分畫面是黑白的,開場也只是簡單的表現了一名大陸小伙獨自來到香港打工的場景。單從片名看更像是兩個深愛著對方的人相濡以沫的故事。但是看完影片才會明白,著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愛情的片子,這部片子中的任務都和每一個特定的時代北京下進行了巧妙的結合。

第二部影片就是《大話西遊》。大話西遊是許多人的記憶,尤其是至尊寶的那句:「你應該這么做,我也應該死,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疼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也深深刻在了觀眾的心裡。《大話西遊》由兩部組成。第一部《月光寶盒》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前去西天取經之前的孫悟空因要殺唐僧被觀音菩薩懲罰轉世為至尊寶而後遇見白骨精、的傳奇故事。該片於1995年1月22日在香港首映並入圍第十五屆最佳編劇獎,周星馳憑借該片獲得第二屆最佳男主角獎。第二部《大聖娶親》主要講述了為了救白晶晶而穿越回到五百年前,遇見紫霞仙子之後發生一段感情並最終成長為孫悟空的故事。該片於1995年2月4日在香港首映並入圍第十五屆最佳編劇獎和最佳男主角獎,周星馳憑借該片獲得第一屆最佳男主角獎和第二屆最佳男主角獎。

㈥ 香港經典片

龍騰四海 縱橫四海 英雄本色123

㈦ 香港電影「七大閑」,分別是哪些

這“七大閑”分別指的是馮毅,蔣光超,李翰祥,馬力,沈重,宋存壽,胡金銓,而且這7個人都出生在北方地區,最後在香港結拜成兄弟,同時對電影事業做出的貢獻也非常的大。

㈧ 真心請教電影迷關於香港電影

香港各導演的擅長領域:
文藝片 王家衛 許鞍華 關錦鵬

槍戰片 吳宇森
武俠片 徐克
景匪黑幫片 杜琪峰
喜劇片 劉鎮偉 王晶 周星馳
動作片 程小東 袁和平 葉偉信
比較全能的 陳可辛 爾冬升

必看香港電影推薦
《英雄本色》系列詮釋了什麼是「英雄」什麼是「情義」。
《倩女幽魂》系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鬼殊途卻情真意切的「愛戀」。
《家有喜事》系列讓我們體會到了普通人家的歡樂與親情,溫暖人心。
《無間道》系列讓我知道了這個披著華麗面紗的世界下每天都在上演著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戲劇,只不過這些並非是你我這等凡人所能觸及的而已。
《古惑仔》系列電影讓觀眾大致了解三合會的大概面貌,亦再度掀起一股黑幫電影的風潮,其他電影製作公司紛紛朝此方向涉獵,因而出現許多其他類型和系列的黑幫電影。

香港電影的特點及優勢:
香港電影是以娛樂為主的商業電影模式,但是,在娛樂的內核,卻散發著社會閱讀的模式,而使得香港電影在影像中或多或少的對社會現實獲得一點的認識與了解。
香港電影是香港社會現實的某種反射,因而也貫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樂觀自信。

㈨ 香港武俠電影歷史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中國的武打片是中國電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很多外國人知道中國電影都是從武打片開始的。第一部在美國1000家影院同時做商業放映的中國電影是中國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導演:鄭昌和、主演:羅烈),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俠女》(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

說起武打片,歷史可就長了,咱們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說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嘗不可,因為裡面只是拍攝了同名京劇裡面的一個武打場面。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的電影,最賣座的類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們這輩人都沒緣一看的《火燒紅蓮寺》,一共拍攝了18集,要不是因為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愛國之士對這種所謂精神鴉片不滿,武打片還會繼續成為當時賣座電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國的武打片開始在香港復興,1949年,香港導演胡鵬拍攝了第一部以廣東民間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為主人公的電影,此後歷經近50年,黃飛鴻成了中國武打片的一個著名品牌,前後有關德興、李連傑等十餘位影星在近百部此類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扮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有胡鵬、徐克等多位著名導演拍攝過這個題材,其中由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拍攝了近80集。在整個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象黃飛鴻之類的民國裝工夫片,一種是神怪類武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黃飛鴻系列,後者的代表作有《如來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動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模仿裡面的武打招式,題材也很窄,除了劍仙神怪就是學藝報仇。1964年,香港鳳凰公司拍攝的《金鷹》(導演:陳靜波,主演:高遠、朱虹),在內蒙古實地拍攝,裡面展示了摔交、套馬等傳統民族功夫,還有蒙古草原的壯麗風光。是一部創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長城公司拍攝的《雲海玉弓緣》(導演:張鑫炎,主演:傅奇、陳思思)則是在武打片的演職員表裡面第一次出現「武術指導」這個名詞,該片被認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術指導正式成為武打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後,武打片的黃金時期來到了。

還有幾個台灣導演和他們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張曾澤於1971年導演的描寫民國時期俠客殲滅土匪的功夫片《路客與刀客》(主演:楊群、孫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現了鐵頭功和辮子功等奇特的武術招式,頗具傳奇色彩。還有丁善璽導演、楊群、甄珍主演的《落鷹峽》,結合了美國西部片的槍戰拍攝手法和中國式的武打,也很有看頭。以上兩部影片都在台灣金馬獎獲得了重要獎項。
中國武打片在70年代開始走向了國際市場。很多人都認為是李小龍使外國人認識了中國功夫,其實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不過倒是李小龍真正使中國功夫在海外發揚光大。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只拍攝過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還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戲》,但是在他的電影里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讓人看後精神振奮。他自創的截拳道功夫威力無窮,流傳至今。好萊塢許多硬漢明星如史蒂夫·麥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龍門下學過功夫。李小龍離奇暴斃之後,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呂小龍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後期,港台武打片開始走下坡路,這段時間,各種武打片的內容無非是門派斗爭、學藝報仇之類。胡金銓屬於慢功出細活,數年沒有新作。張徹也在不斷的重復自己,作品漸無新意。到了1978年,終於出了幾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影片,出現了幾個現在馳名國際影壇的人物。成龍,曾在羅維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卻一直半紅不黑,1978年,曾在張徹旗下做過多年武術指導的袁和平為思遠公司執導《蛇形刁手》,起用成龍做主角,影片情節盡管沒有完全脫離老套,但是在武打設計上有所創新,在故事情節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劇元素,開創出一個武打片的新片種——諧趣功夫片,成龍充分發揮了他在於占元的京劇戲班裡學到的京劇北派功夫,成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後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為經典。劉家良,正宗南派武術——洪拳的傳人,在張徹手下擔任武術指導多年,他於1978年導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寫少林僧人練功的場面而大獲成功,他導演的《中華丈夫》、《18般武藝》都是當時比較賣座的影片,他導演的《長輩》讓女主角惠英紅成為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成龍的師兄洪金寶在70年代也已經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獨立導演並主演了喜劇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賣座片。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全部起用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的《少林寺》上映了,這是一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影片摒棄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奇好,賣座超過了成龍的《龍少爺》。

進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產量已經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師弟出馬》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就在這時,徐克出現了,他曾經在美國的大學學過電影回港後在佳視拍攝的電視劇《金刀情俠》就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他導演的武俠片《蝶變》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使影片大獲成功。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等,為武打片闖出一條新路,武打更講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間還加入些幽默元素。這段時期,成龍在戲班學藝時的 「七小福」裡面的其他的師兄弟們如元彪、元奎、元華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術指導領域也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裝武俠片開始重新為人們關注,胡金銓掛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其中程小東可以說是武打片導演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導演的《生死決》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風格。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將一個老的民間武林傳奇人物題材加以創新,影片里把武林紛爭加入到大的動盪時代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使武打片提高了一個檔次。一時間模仿跟風之作頻出,大家紛紛爭拍古裝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鐵猴子》和《火雲邪神》還算有些創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趨於沒落了!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勛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武打片導演第一人,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他敢開風氣之先。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此後,武打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是整體水平感覺要落後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進入了新世紀,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使得中國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矚目!中國的一些著名導演如大陸的張藝謀、何平,台灣的侯孝賢都在拍攝或者籌劃拍攝武俠片。在新的世紀,中國武打片要出現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