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獲獎感言
獲獎者 獲獎感言 打擂台
聯合出品:
映藝娛樂有限公司、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浙江博納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監制:林家棟 林家棟:華仔。首先感謝感謝福克斯(音,focus,映藝公司)。感謝博納。感謝銀都機構。多謝導演給這個劇本我。這么多前輩出來幫我們,才造就了這部電影誕生。票房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的精神、背後的意義、香港電影的精神。
郭子健:這個戲,我們擺了很多年了。很多謝林家棟給這個機會我,感謝劉德華。不打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這個是香港電影的精神。
鄭思傑:我媽知道我得到提名的時候,她說有三個人不用多謝的。一個就是上帝,另外就是我父母。沒有劉德華沒有林家棟就沒有這部電影。
林家棟:多謝劉德華。多謝宣傳和支持這部電影的人。 獲獎者 獲獎感言 徐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很多謝大會給這個獎我。其實這個是很多年之後第二個獎。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了。我說過,這個獎是我們五個人的,我都很喜歡他們的電影,我都很希望他們和我分享這個獎。這個獎是我們過去一年一起貢獻回來的。
多謝大家,多謝幕前幕後。幫我拍戲的幕前幕後的很辛苦,我很希望他們拿獎比多過我。很多謝陳國富先生,幾年前,他拿這個劇本給我,讓我能拍。也很多謝華誼兄弟。也很多謝施南生,她一直很支持我。無論是多麼奇怪多麼艱難裡面,她都能給一個答案解決 獲獎者 獲獎感言 彭浩翔、麥曦茵(志明與春嬌) 彭浩翔:多謝大會給這個獎我。一定要多謝林建岳,有一天我找到他說想開一部戲,他問故事是怎麼樣的,我說有兩個人在後巷抽煙,後來就搭上,林先生問後來怎麼樣了,我說後來煙漲價了,他們就去找煙……林生說:那個結尾很感動。
多謝庄澄。多謝楊千嬅,多謝余文樂。多謝麥曦茵,多謝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多謝我太太,她一直很包容我。
麥曦茵:多謝彭浩翔,他不抽煙的,所以才找了我這個煙民去幫手。多謝曾志偉。 獲獎者 獲獎感言 謝霆鋒(線人) 多謝大家!
多謝大會頒這個獎給我,多謝導演林超賢,多謝篇劇阿JACK(不知道是不是這個JACK),多謝我們的監制XX,多謝線人裡面所有好好的拍擋家輝,智叔,你們教會我很多事情
啊。.我好多謝我的老婆今天陪我來,by the way,you look beautiful tonight,not just tonight ,but especially tonight(掌聲)
多謝英皇電影給這個機會我,咳。.過去這兩個星期我老婆不斷問我,張:萬一你拿到了你會不會有什麼話要說我和她說,我不會想,我不會想。.(不想拿獎的事),她問了我三次,四次。..五次,她前天晚上再問我一次,張:萬一真的給你拿了,你有沒有想說的,我真的問我自己,我有話要說。..有一件事情我想說,在我18歲拿新人獎的時候,那天我拿新人獎,我小時候的那時,我父親對我說,他用這樣的姿態對我說,四哥:「你知不知道,你小時候那時,我拍了幾百部電視劇。.你又知不知道,你小時候那時,我拍了幾百部電影」
我那晚拿新人獎後,我就和他一起住,回到家裡後,我又對他說,說。.你整天對我說你拍過幾百部電影,幾百小時電視劇,你有沒有拿過金像獎?然後把獎擺桌上(新人獎)。
他(四哥)今天,我知道他在家裡看電視機(直播),我想對他說的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話(剛才那些話)壓在心裡12年,我希望你不要向我那樣把那些話放心裡,希望你原諒當天一個不知天高地厚,沒禮貌的小朋友,可以養大一個這么麻煩的小朋友,依然對著大家笑臉迎人,你才是最佳男主角。老爸(父親),對不起。.. 獲獎者 獲獎感言 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這次能獲得提名我都好開心,這么多年我都習慣失意了,每次都是看著別人上台領獎,所以對得失我已經看得很淡了,說實話拿到這個獎我真的很開心,我想我要整理一下我的心情了。我好感謝徐克導演和施南生,你們看到的很多事是我自己都看不到的,導演真的教給我很多東西,讓我能從內不同角度詮釋武則天這個角色,演完之後我自己都有很多不同感受。我也要感謝劉德華、李冰冰、鄧超等跟我一起合作的夥伴,他們演得都很認真。我也要多謝我媽媽,她今晚也來了,這個獎我要送給媽媽。
最後我要多謝我老公,今晚他發了好多簡訊給我,因為他今晚很擔心我的情緒,這么多年來他是完全給我自由讓我去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一點都沒有怨言。今晚雖然沒辦法及時跟你分享了,但是今後我會慢慢追你。 獲獎者 獲獎感言 泰迪羅賓(打擂台) 多謝。真的有少少一片空白。我沒有高跟鞋。哈。好像是第一屆第二屆我就有提名,金像獎提名了我很多次,我也來頒獎了很多次,但一次沒得過。我很珍惜這個獎。
多謝兩位郭子健鄭思傑兩位導演,多謝肯支持我們的老闆,劉德華。多謝《打擂台》的台前幕後的朋友。
還有一位好朋友,沒有他就沒有羅生師傅,多謝徐克導演。 獲獎者 獲獎感言 黎筱娉 我好慶幸自己入了電影圈,這是一個好有成就感的行業。但是我想對家裡人說一句sorry,我給他們的時間太少了
❷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介紹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11年4月17日晚在位於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各項大獎一一揭曉。謝霆鋒、劉嘉玲封帝後,《打擂台》贏得最佳影片大獎。
❸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出席人員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出席演員:
成龍、劉偉強、陳可辛、任達華、陳德森、黃偉文、薛家燕、黃浩然、蔡卓妍、劉德華、葉童、周秀娜、葉璇、梁朝偉、惠英紅、陳偉霆、江若琳、梁家輝、吳君如、方力申、謝安琪、狄龍、謝雪心、古巨基、容祖兒、余文樂、王柏傑、海清、何潤東、徐帆、安以軒、呂麗萍、王學圻、田亮、蘇照彬、張家輝、謝霆鋒、李冰冰、楊千樺、何超儀、朱咪咪、余安安、井柏然、薛凱琪、鄧紫棋、周冬雨、泰迪羅賓、杜宇航、陳奐仁、楊穎、林欣彤、曾志偉、黃秋生、鮑起靜、徐克、吳宇森、林超賢、許鞍華、彭浩翔、劉嘉玲、鄧超、郭富城、甄子丹、張靜初、郭子健、梁小龍、黃又南、樊少皇、房祖名、吳彥祖、午馬、方中信、古天樂、曾國祥、洪金寶、黃曉明、徐熙媛、熊黛林、湯唯、李修賢、岸西、王晶、鄭中基、周迅、周潤發、袁詠儀、邵音音、廖啟智、林嘉欣、林熙蕾、杜汶澤、楊紫瓊、何韻詩、官恩娜、彭於晏、莫文蔚、黃奕、任賢齊、黎明、舒淇、周慧敏、李治廷、敖嘉年、張兆輝、阮經天、趙又廷、林峰等。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頒獎嘉賓:
成龍、劉偉強、陳可辛、任達華、陳德森、黃偉文、薛家燕、黃浩然、蔡卓妍、劉德華、葉童、周秀娜、葉璇、梁朝偉、惠英紅、陳偉霆、江若琳、梁家輝、吳君如、方力申、謝安琪、狄龍、謝雪心、古巨基、容祖兒、余文樂、王柏傑、海清、何潤東、徐帆、安以軒、呂麗萍、王學圻、田亮、杜悅、張穎喬、趙雅芝、黃錦燊。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表演嘉賓:
何雁詩、何紫慧、林師傑、鄧小巧、許廷鏗、羅力威、吳業坤、林欣彤、李昊嘉、陳鴻碩、亢帥克、譚杏藍、於天龍、謝東閔、劉威煌、古卓文、黃嘉琪(豆豆)、楊沛宜、林妙可、郁可唯、江映蓉、黃英、曾軼可、閻奕格、薩頂頂、王菲、吳青峰、張學友、古巨基、容祖兒。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特別嘉賓:
石涼、吳秀波。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最佳影片引言人:
鄧紫棋、林欣彤、楊穎、周冬雨、閻奕格。
❹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社會評價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社會上,一般人到三十歲,正是一肩挑的年紀。三十而立的金像獎,卻是站在了一個岔路口上,左手是港式情懷,右手是無限大的內地市場,從今年的提名中可見一斑。
沒有呼之欲出的熱門,選誰都差口氣兒
今年金像獎提名的突出特點是,提名名單一出,你看不出來得獎者會是誰。這倒不是競爭過於激烈之故,而是好像每一位競爭者都不差,但是都差一點霸氣,修不成正果似的。
以最佳電影為例,《打擂台》一腔老香港情懷,奈何群眾反響一般;《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在內地、香港皆賣座,但畢竟算不得徐克巔峰作品;《葉問2》不輸《葉問》第一部,然而最佳影片給同一系列電影,香港影壇是有多短缺;《劍雨》勝在精巧,但有些曲高和寡,而且不具備表率作用;《線人》不比《證人》強,是部不錯的電影,然而也僅僅不錯而已。
以上五部電影,從本身質量上來說,各有值得表彰之處,然而無論誰拿,都讓人覺得有遺憾。相比較起去年《十月圍城》和《歲月神偷》的呼之欲出,今年雖然看似繁花似錦,卻缺乏一部具有領頭羊素質的電影。恰巧最佳導演的提名者分別是以上五部電影的導演,征狀和最佳影片是一樣的。
在備受矚目的男女主角方面就表現得更加明顯,甚至從提名名單中,很難選出一位讓人覺得心悅誠服的最佳男女主角出來。男主角方面,《孔子》的周潤發、《月滿軒尼詩》的張學友,因電影本身的口碑及份量,都不具備競爭性; 梁家輝在《李小龍》中的戲份介於男主角和男配角之間,提名大約也是勞苦功高的表現;張家輝當年靠《證人》拿遍影帝,這次在《線人》中雖然戲份不輕,但主要戲肉在謝霆鋒身上,可謝霆鋒雖然演得不錯,卻還是差點斤兩。另外,梁家輝還憑借《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提名了最佳男配角,而口碑相當不俗,早前在一些協會獎項中拿過最佳男主角的泰迪羅賓,憑借《打擂台》入圍的卻是最佳男配角。
女主角方面,相比較起早幾年內地女演員橫掃金像獎的盛況,今年可說是本土製作的翻身,五位提名者中,除了湯唯,其餘四位皆來自香港。薛凱琪的《分手說愛你》演得清新可喜,頗受好評,然而只是剛剛起步,並未到值得影後桂冠來嘉獎的地步;湯唯在《月滿軒尼詩》中只是小試牛刀,相信此次金像獎和早前的金馬獎一樣,她只是陪跑;楊千嬅在《志明與春嬌》中的表現為她帶來了不俗的人氣,她的情況和薛凱琪類似;劉嘉玲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身份明明是客串主演,被提名最佳女主角有些尷尬,當然去年的最佳女主角惠英紅在金馬獎中靠同樣一部《心魔》拿的是最佳女配角;何超儀在《維多利亞一號》里豁得出去值得表揚,僅此而已。
三十而立的金像獎,並沒有一兩部頂樑柱級的電影,扛起門面來,也沒有讓人忍不住站起身鼓掌叫好的最佳男女主角。這是這份提名名單帶出來的尷尬。
港人情懷不舍丟 內地市場人人愛
比起前兩年內地電影人大舉進攻香港電影金像獎,領獎台上一次又一次出現普通話領獎者,這兩年,明顯可以看出金像獎的政策在「向內」收。
其實這兩年,香港影人進軍內地的勢頭有增無減。你就找不出不拍合拍片的香港導演——如果有,那隻是因為他能力不夠,不足以吸引內地製片商。你也找不出不拍合拍片的香港演員——如果有,那也只是因為他知名度和潛力不夠,沒被選中。
但是這兩年,金像獎更推崇的是港式情懷。第28屆的最佳影片雖然給了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又口碑不俗的《葉問》,但是從獎項的歸屬和現場反響來看,《天水圍的日與夜》才是最大的贏家;第29屆的情況幾乎和第28屆如出一轍,最佳影片是叫好又叫座的《十月圍城》,但收獲全場感動的卻是《歲月神偷》。
金像獎的評獎機制近似奧斯卡。第一輪: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一百人評審團」選出各獎項的前5名,進入第二輪評選。而這些選民和評審團團員,主要來自各個協會諸如導演協會、編劇協會等專業人士。第二輪:由「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團」及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聯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選出得獎者。比起台灣電影金馬獎十幾位評委關起門來開會舉手錶決和內地眾多電影獎項的不透明性,金像獎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大部分的香港電影人都將金像獎看作是自家事,最起碼會尊敬且重視。
而金像獎辦了三十年下來,無論影響力還是知名度,在亞洲的電影獎項都都首屈一指。如果金像獎能夠延續自己評獎過程中的娛樂和公正並重,進一步吸納內地精英的話,辦成華語地區第一電影獎項不是難事。就如同現在香港電影人在內地如魚得水一般。但是這兩年的金像獎,面對著內地市場的層層攀高,卻在「我愛香港」還是「京港快線」之間徘徊不定。
以今年的提名名單來說,公布之後,有許許多多質疑的聲音冒出來。一方面有人表彰金像獎還算全面性,雖有遺珠如《人間喜劇》,卻也有驚喜;另一方面不可免俗的,金像獎對於成功商業片的重視程度也成為不少媒體及評論者攻擊的靶子。這正是金像獎當今的矛盾點所在,既想保全港式情懷,保留香港影人的尊嚴,又想和龐大的內地市場大聯歡。
三十而立,或許,金像獎是時候想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想怎麼樣,到底是想把重點放在哪裡。一個華語電影獎項能夠風風光光走到三十歲,並不是易事,進一步做大做好才是正經事。
❺ 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帝
截止到2018年9月,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如下:
1982年,第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許冠文《摩登保鏢》。
1983年,第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麥嘉《最佳拍檔》和洪金寶《提防小手》。
1984年,第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垂簾聽政》。
1985年,第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李修賢《公僕》。
1986年,第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鄭則士《何必有我》。
1987年,第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潤發《英雄本色》。
1988年,第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潤發《龍虎風雲》。
1989年,第8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洪金寶《七小福》。
1990年,第9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潤發《阿郎的故事》。
1991年, 第10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張國榮《阿飛正傳》。
1992年,第1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曾志偉《雙城故事》 。
1993年,第1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
1994年,第1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1995年,第1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
1996年, 第1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喬宏《女人四十》。
1997年,第1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鄭則士《三個受傷的警察》 。
1998年,第1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春光乍泄》。
1999年,第18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黃秋生《野獸刑警》。
2000年 ,第19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德華《暗戰》。
2001年,第20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花樣年華》。
2002年, 第2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星馳《少林足球》。
2003年,第2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無間道》 。
2004年,第2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德華《大塊頭有大智慧》。
2005年, 第2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2046》。
2006年,第2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2007年,第2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青雲《我要成名》 。
2008年,第2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李連傑《投名狀》 。
2009年,第28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張家輝《證人》 。
2010年,第29屆香港金像獎影帝:任達華《歲月神偷》 。
2011年, 第30屆香港金像獎影帝:謝霆鋒《線人》。
2012年, 第3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德華《桃姐》 。
2013年, 第3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寒戰》。
2014年, 第3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張家輝《激戰》。
2015年,第3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青雲《竊聽風雲3》。
2016年,第3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郭富城《踏血尋梅》。
2017年,第3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林家棟《樹大招風》 。
2018年,第3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古天樂《殺破狼·貪狼》。
(5)香港第30屆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梁朝偉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1990年第9屆《殺手蝴蝶夢》兩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演員。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3月至4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❻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三十而立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戲院隆重開幕,近百名明星出席了本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香港電影金像獎也迎來了自己的「而立之年」。依舊處在困難時期的香港電影在總結這過去一年香港電影的得失,也對過去一年對於香港電影做出了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進行了肯定。
大會開場即充滿懷舊氣氛,以關淑怡翻唱梅艷芳經典代表作《似水流年》拉開序幕,大熒幕開始回顧歷年獲獎片段剪輯。對於一個人而言,三十歲可能意味著剛剛步入人生中的黃金時期,可是對於仍處於困境中的香港電影而言,這一個「三十歲」卻多了許多的蒼老的意味在內。表現在近幾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就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濃的懷舊色彩。如果說去年的一部極受歡迎《歲月神偷》已經將港人的這種心態體現無疑的話,那在頒獎典禮上無處不在的對於港片黃金時期的懷念更是讓人唏噓不已。本屆金像獎頒獎禮正式開始的第一個環節是關淑怡、謝安琪等等獻唱多首經典歌曲,配合著大銀幕播放曾獲金像獎的經典老片如《籠民》、《無間道》、《野獸刑警》、《秋天的童話》等的片段,很快讓人陷入到對於過去那個港片黃金時代懷念的氛圍中去。在頒獎典禮過程中,插播了大量曾經獲獎者致辭的難忘一刻,有張曼玉、黃秋生、蕭芳芳、曾志偉、惠英紅等,更有已逝的梅艷芳大笑的鏡頭出現,更讓人徒增傷感,倍感懷念。在這樣一個乍暖還寒的季節里,微冷的雨夜更像是真實的在體現著香港電影環境和現狀:每年不足五十部的產量,本土票房的持續低迷,以及在「北上」合拍路中所經歷的種種阻撓與妥協……都讓人對於香港電影的現狀擔心。幾年前爾冬升導演的一句「幾年之後不復見純正港片」的話語音猶在耳,也使人痛心不已。雖然有著這一眾電影人在為著香港電影的發展在努力前行,卻依舊難以看到一個相對明朗的結局和前景。在這種形勢下,「懷舊」無疑成了一個港人尋找心靈寄託的平衡點。
除了在頒獎過程中的這些對於過去黃金時期影片和影人的懷念之外,這種濃濃的懷舊色彩也明顯的影響到了獎項的頒發。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老一輩電影人的肯定更多的帶有濃厚的致敬和肯定的意味在內。除了陳自強的「專業精神獎」和黎筱娉的「終身成就獎」本身就是由老資歷影人獲得,無可厚非之外,本屆頒獎禮上的四個主要的演技類獎項和最佳導演獎項的獲得者身上,除了謝霆鋒具備中生代特點之外,其它獎項都被老一代電影人獲得。其中邵音音獲得最佳女配角,泰迪羅賓獲得最佳男配角體現的最為明顯。一個是年逾六旬、見證了邵氏王國盛衰的女演員,一個是見證了整個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著名電影人,與其說是對於這兩位老演員的肯定,不如說是是對於他們在過去幾十年對於香港電影事業所作出貢獻的肯定,更是對於他們以幾十歲的高齡仍然在奮力支持香港電影事業的肯定。
最佳導演獎項中,徐老怪身處在一眾中生代導演的包圍之中,最終仍笑到最後。坦白說,《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絕非徐老怪最好的作品,但是徐克多年來對於電影事業的堅持和不懈努力確實值得尊敬。正如之前提名名單公布後陳國富所言:「我印象中徐克獲得的獎項與他的成績比起來,不算多。《狄仁傑》是他第50部作品了,但因為他一直拍類型片,所以獲得的肯定不算多。」這種對於徐克獎項「不算多」的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暗示了頒獎的結局,也更體現了金像獎對於這些對於香港電影有著突出貢獻的電影人的肯定和敬意。相比之下,劉嘉玲的「影後」的獲得就更具有明顯的「安慰」性質。這位曾經獲得過五次最佳女演員提名的演員每一次都空手而歸,這一次終於在自己的第六次提名中終於得償所願。不過,稍顯尷尬的是,她在獲得提名的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角色備受質疑,因為影片中的戲份和角色都不足以讓她入選,遠不如李冰冰在劇中的角色吃重和搶眼。但李冰冰最終竟然連個提名也未能拿到,讓人不解。按照文雋的說法,也只是「可以理解」而已。聯繫到近幾年如劉青雲和任達華等入行已久的資深演員紛紛獲獎的事實,讓人對於金像獎的這種「論資排輩」的潛規則不得不產生懷疑。不過,這恰恰也凸顯了香港電影後繼乏力的尷尬。
看得出來,香港電影人在自身的困境中,既不想放棄對於電影品質的追求,也更不願被市場所淘汰,這種矛盾的心態之下,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影片兩者難以兼顧而被金像獎遺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影片要兼顧兩者卻最終兩頭盡失。但是,香港電影人對於電影事業的探索和追求卻永不停止,雖然影片的品質難言完美,但是這種對於香港電影的堅守和不斷尋求出路和生存空間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