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洗衣工之女黃柳霜19歲爆紅好萊塢,卻因是華人備受歧視,後來怎樣
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黃柳霜一位風骨美貌俱佳的美人在好萊塢似一現的曇花,徹底地凋謝了。就像一朵美麗的鮮花,在中國電影史上綻放出最美的姿態,人們親眼看著這朵鮮花盛開凋零,帶著那長長的遺憾....
她作為美國好萊塢第一位美籍華人女星,首位在好萊塢留星的華人,在國際電影上聲名遠播的亞裔女演員。她的職業生涯漫長,經歷了40餘年,參與電影拍攝50多部。
演藝事業跨越了默片、有聲片、電視劇、舞台劇以及廣播劇。掌握粵語、法、英、德、丹麥和瑞典等國家語言,美貌才華集於一身。
她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懼世俗的偏見,卻身處種族偏見、性別歧視的環境,被同胞誤解,被稱為民族之恥。
她努力讓西方人感受到東方人的魅力。可是國家弱小,自己內心能力再強大也不能避免受傷。
黃柳霜在遭受國人唾棄下,還是為祖國作出了貢獻。
她積極拍攝了抗戰宣傳片,控訴日本侵略者,在公眾場合宣傳,演講呼籲和平,將自己的珠寶首飾拿出來義賣,用義賣所得的錢財捐獻給中國,用來保衛自己的祖國。
黃柳霜因為自己的膚色,遭受了西方人的歧視,因為自己的職業,遭受同胞們的階級歧視。盡管她的一生處在東西方的夾縫中,但她一直追尋自己的電影夢。隻身闖入好萊塢,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生風華絕代,卻夢碎好萊塢,生前無家國可棲,死後無葬禮家祭,是她的真實寫照。在當今時代,黃柳霜的作品和事跡又重新得到了解讀,她不再是那個妖艷,陰險,性感媚俗的"龍女"形象。
如今人們回顧她的電影,她的生平,結合當時的時代環境,她那追尋電影夢想的強大勇氣,值得我們仰望。
❷ 影視圈有哪些一手爛牌卻打出王炸的演員
一把爛牌打出王炸的演員,我首先想到的是王寶強、楊超越、岳雲鵬幾個人吧,他們都是從底層走出來的,而且最開始也沒有很好的資源,但卻成為大家所熟知的演員。
而岳雲鵬大家都知道他小小年紀就到北京,到飯館裡面去當服務員掙錢養家。後來是因為遇到了恩師郭德綱而走上了相聲之路,可是最開始他並不是德雲社最受歡迎的徒弟。後來通過比賽和各種演出受到了大家的喜歡,並且總是不停地表示對恩師的感謝。他身上的幽默細胞和知恩圖報的特質也是讓大家喜歡的重要原因。現在他也算是在綜藝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很成功的草根明星。
❸ 有哪些外國人在電影電視劇里扮演過中國人
黃柳霜,1930年
黃柳霜的職業生涯從1919年到1961年,被稱為第一位華裔國外電影明星,黃柳霜的本名是黃柳松,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出演了 60 多部電影,以及電視、戲劇和廣播。1922 年,她在團迅 17歲時在《海逝》中首次亮相。黃柳霜因在《巴格達竊賊》(1924 年)、《上海快車》 (1932 )和《劉松夫人畫廊》(1951 年)中的角色而聞名。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她經常被塑造成一些刻板的角色,比如異國情調的奴隸女孩或邪惡的龍女。
「我已經厭倦了我必須扮演的角色,」她在1933年前的一次采訪中說。「為什麼銀幕中國人幾乎都是片中的反派,反派如此殘忍——兇殘,奸詐,就像草叢中的蛇。我們不是那樣的。」
1949 年,在黃柳霜從銀幕息影之後,《南華早報》的一篇文章指出,「黃柳霜小姐,在六年內拍了她的第一部電影(《影響》),她說她厭倦了做一名向國外展示中國阿諛奉承的演員,她目前的形象是富有同情心的,她說如果有人願意扮演她,她會拍更多的電影。」
但是在他那個年代,屬於他的正面形象並沒有到來,黃柳霜在1961年去世之前只出演了另一部電影《黑色肖像》(1960 年)。
2.詹姆斯·重田
卡羅爾·貝克和詹姆斯·重田在 1961 年的電影《太陽之橋》中
詹姆斯·重田出生於夏威夷,是在朝鮮戰爭中服役的第三代日裔國外人,回到國外後,他以「 Guy Brion 」的筆名開始了他的國外職業生涯,成為一名夜總會藝人。
詹姆斯·重田因在《花鼓歌》(1961 年)中飾演王塔而聞名,這是一部改編自音樂劇的電影,塌野此該音樂劇是第一部以亞裔國外人為主的好萊塢電影,並獲得了五項學院獎的提名。重田還因在《深紅色的和服》(1959)、《像龍一樣行走》(1960)和《通往太陽的橋》(1961) 中的角色的精彩表演脫穎而出。
在2006年的紀錄片《傾斜的屏幕:電影和電視中的亞洲男人》中,重田回憶起在他職業生涯早期,一位米高梅導演告訴他,「如果你是白人,你將成為一個大明星。重田評論了這段對話,這是他第一次對可能存在一些歧視的事實有深刻的了解。
3.關南施
演員脊毀關南施,1960 年。
關南施是一位華裔國外女演員,她的職業生涯始於在英美浪漫劇情片 《蘇絲黃的世界》(1960)中扮演主角。次年,她在改編自1958年百老匯音樂劇的電影 《花鼓歌》中扮演琳達·洛的角色。
1960 年
《洛杉磯時報》
的一篇文章附有相關的照片,承認這位明星經常被排擠。電影行業有一個很方便的小噱頭,叫做『類型轉換』,它會導致明星一遍又一遍地扮演同樣的角色,因為他們看起來很像,」文章寫道。「由於她令人驚嘆的歐亞美貌,《蘇絲黃的世界》的明星關南施曾有過令人震驚的印象,她扮演了無數的藝妓、蝴蝶夫人似的女主角。
關南施在2022年7月接受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采訪時回顧了她的職業生涯,她說:「當我們在60年代初開始從事電影行業時,電影行業中只有少數亞洲演員,我們都認識,我們都互相支持,是的,我希望我們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4.梅木三吉
日裔國外女演員梅木三吉在電影《再會》中與她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合影留念,1958 年
日裔國外歌手兼女演員梅木三吉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東亞裔國外演員,她在《再見》(1957年)中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該片由馬龍·白蘭度主演,講述了朝鮮戰爭期間一名國外空軍飛行員摔倒的故事愛上了梅木三吉扮演的國外舞者。梅木三吉還因在《花鼓之歌》中扮演移民新娘以及在國外情景喜劇《愛迪的父親求愛》(1963 年)中扮演國外管家而聞名。
在 2018 年的娛樂采訪中,梅木的兒子邁克爾胡德問她,為什麼她同意在《花鼓歌》中扮演重口音的角色。「我不喜歡這樣做,」她回答說,「但是當有人付錢給你做一份工作時,你就會做這份工作,而且你會盡力而為。」
二戰結束後,梅木因她的國外血統而面臨審查。戰爭爆發時她只有13歲,還住在國外。在 1959 年的《邁克·華萊士訪談》一集中,在談到她在國外戰時的生活時,記者問她,「你討厭國外嗎?」她回答說:「不,我沒有。我只是討厭戰爭,因為我在與飢餓作斗爭。我只是希望戰爭能在今天或明天結束。」
5.凱伊·盧克
在 1937 年的電影「百老匯的陳查理」中,凱耶盧克飾演李陳,黃臉華納奧蘭德飾演陳查理。
凱伊·盧克(Keye Luke)是一位華裔國外演員,他在格蕾塔·嘉寶(Greta Garbo)主演的《彩繪面紗》( The Painted Veil)(1934 年)中以一個不為人知的配角開始了他的好萊塢生涯。盧克出生於中國,三歲時移民國外。根據特納經典電影公司的說法,當一位米高梅製片人正在尋找一位「英語口語不錯」的中國演員時,他出演了《彩繪面紗》 。
盧克最初在好萊塢擔任商業藝術家,為福克斯和RKO劇院做宣傳藝術。根據他1991 年在《紐約時報》上的訃告盧克在因種族問題被拒絕出演後,在1990年代初反思,「中國角色如果能演,就應該由中國演員來演。但如果一個演員能讓你感受到現實,那個人就應該得到這個角色。」
盧克最出名的是他在探案電影中扮演的「陳查理」一角。他的第一個重要角色是在巴黎的陳查理(1935)。陳查理的電影以虛構的檀香山警察局長的偵探工作為特色,他被描繪成福爾摩斯的模仿者和典型的亞洲智者。
根據2017年的教科書《國外電影種族:塑造一個國家的聲音和願景》,這些電影將亞洲查理陳描繪成和藹可親且聰明,但偵探通常由黃臉的白人演員扮演。陳查理的兒子通常由亞裔國外演員扮演,協助他調查,並被貼上「一號兒子」、「二號兒子」和「三號兒子」的標簽。盧克 1991 年在《衛報》上的報告標題為「好萊塢的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