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拍過哪部關於黃梅戲的電視劇,都有哪些演員
香港邵氏電影集團以黃梅調為主體音樂拍過很多歌舞片電影。最有名的是《梁祝》,凌波主演。
㈡ 邵氏電影•李翰祥01|宮闈片與黃梅調電影
邵氏電影|概述
1949年以前的中國電影史,基本上是以上海電影為主體的中國電影史。40年代中後期從內地轉移到香港的電影人及其組建的電影公司(被稱為左派陣營),50年代從新加坡、馬來西亞轉移到香港的邵氏、電懋(算是右派陣營),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第一個黃金時代,其間貫穿著左右派陣營的對立,和邵氏、電懋兩大製片廠的競爭。從1950年至1958年,香港每年生產將近200部影片(有四分之三是粵語片),但是在日據時期大都毀掉了。香港左派電影公司後來演變為現今的銀都影業(1982年成立)。
內地電影在六七十年代有大段空白。同期繁盛的香港電影,彌補了華語影史上內地的空白期。要便捷地了解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妨從邵氏電影開始。邵氏電影公司於1958年成立,吸納了大量粵語片人才,拍攝的影片類型豐富,保存完整,且修復情況好。
邵氏電影我粗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以宮闈片和黃梅調電影為主,以李翰祥導演的作品最佳。當然李翰祥的成就並不止於此,他不同類型的優秀作品,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國語電影最大的成就之一(粵語片方面,武俠片比如胡鵬的黃飛鴻系列,文藝片比如楚原《可憐天下父母心》等,也都有較大成就)。後一階段以武打片為主。「武打片」是個舊說法,我用來統稱邵氏時代的武俠片和功夫片。1965年邵氏開始拍攝彩色寬銀幕武俠片,憑借《大醉俠》《獨臂刀》等片,開創了影史上的新派武俠片時代,七十年代又發展出功夫片類型。邵氏電影,以武打片數量最多、影響最大,可能成就也最高。
邵氏電影•李翰祥01|宮闈片與黃梅調電影
我想不止我一個人對這個電影場景記憶猶新:慈禧把麗妃做成「人彘」裝在瓮中,後來去看她,用她受寵時咸豐帝給她的評語揶揄她:「手柔、腿軟、身段美」。
這是李翰祥在內地執導的清宮片《垂簾聽政》中的一個場景。這部戲我可能不記得片名,不記得主演梁家輝和劉曉慶,但這個場景,這句台詞,忘不了。
五十年代中期,李翰祥進入邵氏,一手締造了邵氏宮闈片和黃梅調電影的輝煌。宮闈片里李翰祥最愛拍清宮戲,拍得最好的,要數拍慈禧太後的《傾國傾城》(1975)和《垂簾聽政》(1983)。雖然李翰祥一貫是拍野史,但和他拍的一系列戲說乾隆的鬧劇不同,他的清宮片可謂正兒八經,是他心血所在,到死他都是死在電視劇《火燒阿房宮》片場。
香港黃梅調電影的出現,是受內地黃梅戲電影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1954,桑弧)、《天仙配》(1955,石揮)影響。李翰祥黃梅調電影代表作有《江山美人》(1959)、《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和《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黃梅調電影在台灣等地也極具影響力,後來內地家喻戶曉的台劇《新白娘子傳奇》(1992)正是由黃梅調電影衍生而來。我們現在未必會欣賞黃梅調,但我們仍可欣賞的,是電影中那些風華絕代的女明星。
《江山美人》看的是林黛驚鴻一瞥的少女之美。我在其他片子中看她,都覺得老氣。《梁山伯與祝英台》是香港黃梅調電影最佳。多是一景一幕,不論念詞還是唱詞都非常精美。一幕送行,竟衍生出了婉轉迴旋的半小時。但有些重復啰嗦的地方,片長仍嫌太長。它沿襲了1954版女演員反串梁山伯的做法,凌波(飾演梁山伯)一舉成名。不過最好看的還是樂蒂(飾演祝英台),真是一等一的古典美人。《金玉良緣紅樓夢》基本把握住了原著的悲喜愁恨。黛玉葬花的唱段,詞是原著里的,非常動人;黛玉探望寶玉的場景,寶玉痴心囈語,二人相對大笑無言,卻令觀者悲從中來。影片服裝布景都很講究,大膽起用林青霞(飾演賈寶玉)和張艾嘉(飾演林黛玉),氣質經得住考驗。但除了拖沓重復的老毛病之外,自編的唱詞在紅樓夢語境里顯得俗氣,不如《梁祝》精美。
邵氏拍黃梅調電影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岳楓,在邵氏導演中資格最老,人稱「岳老爺」。他的黃梅調電影比如《西廂記》(1965),可以看看「中國芭比」李菁(飾演紅娘);他的宮闈片《妲己》(1964)卻是最差的邵氏電影之一。岳楓好過李翰祥的地方,就是他的武俠片有幾部還不錯。李翰祥則根本不懂拍武俠片,為了完成片約從邵氏脫身,拍了一部《武松》(1982),把心思全花在潘金蓮和武大郎身上,讓汪萍和谷峰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男配,卻完全不似武俠片,倒成了李翰祥的金瓶梅系列風月片中最具水準的一部。
㈢ 邵氏出品的老電影
邵氏出品的老電影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大醉俠、獨臂刀、七十二家房客、江山美人、新獨臂刀、傾國傾城、邪、貂蟬、變臉等。
1、梁山伯與祝英台
邵氏經典佳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李翰祥黃梅調巔峰之作。本片被視為1963年極其重要的電影之一,邵氏有古典美人之稱巨星樂蒂飾演祝英台,原本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演廈語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舉成名。
㈣ 魚美人 黃梅戲 講什麼
《魚美人》講述了張珍為官宦之後,小時被許配給宰相金寵的女兒金牡丹。張珍之父早死,張珍上京投靠金寵。張珍向金寵提出婚事,金寵要張珍考取功名後,方會考慮他跟金牡丹的婚事。事實金寵嫌貧愛富,金牡丹亦過慣奢華的生活,無意嫁給既貧窮又無功名的張珍。
張珍住在湖邊書齋苦讀,因掛念美麗的金牡丹,每日對著湖水吟詩。湖中修煉千年之鯉魚精碧波仙子深受張珍的詩詞感動,變成金牡丹模樣與張珍相戀。
上元佳節,張珍將真的金牡丹誤認為碧波仙子,跟真的金牡丹作肌膚之親。金寵及金牡丹大怒,以張珍無禮將他趕走。張珍回鄉路上,碧波仙子追來要跟他一起走,但兩人旋即被發現,帶返宰相府。
回府後,金寵發覺竟另有一位金牡丹一直留在家中,金寵及其夫人,奴婢皆不能分辨真偽。金寵請包公來辨,但碧波仙子叫其他妖精化作包公及隨從,與真包公一起審辯,而最終亦不能辨出真偽。
金寵請天師奏上天庭,四大天將奉命捉拿碧波仙子。碧波仙子不敵,此時觀音駕臨,觀音大發慈悲,准碧波仙子作凡人跟張珍再續前緣。
(4)香港邵氏電影黃梅戲擴展閱讀
黃梅戲《魚美人》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65年出品。該片取材於中國民間神話,由高立執導,凌波、李菁、井淼、蔣光超、歐陽莎菲、楊志卿等領銜主演。
在音樂方面,該片則是邵氏御用大師王福齡表現最佳的黃梅調作品。雖然全片仍以大段中板的「平詞」唱腔為主,音樂語匯變化不多,所幸高立的場面調度尚見新巧,一曲《難償相思債》讓飾演碧波仙子的李菁腳踩滑輪,在白雪稍霽的冬夜裡迤邐劃開碧波潭水。
再如「觀燈」一場,王福齡以黃梅戲曲中表現歡欣場面的快節奏「彩腔」為主,夾插一段民歌小調以及《牛郎織女》的表演節目,熱鬧繽紛。邵氏的黃梅調在視覺效果上一直維持著最基本的畫意美感,該片也是黃梅調在第二古典時期的佳作。
㈤ 邵氏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太多了
1957年,中國大陸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引起轟動,香港觀眾對黃梅調音樂如痴如醉。這一現象更是引起了對市場高度敏感的香港影人的重視,邵逸夫於是重用導演李翰祥拍攝了多部古裝題材的黃梅調電影,如江山美人 (1959)和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裝武俠片、功夫片、宮闈片居多,有些影片影響較大。它的《江山美人》、《後門》、《萬古流芳》、《藍與黑》和《珊珊》曾先後獲得第6屆、第7屆、第12屆、第13屆和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獲得第7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優秀獎和第2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華丈夫》分別在第24屆、第25屆亞洲影展上獲獎;古裝武俠片《大醉俠》、《獨臂刀》、《英雄無淚》和宮闈片《傾國傾城》、《武則天》、《楊貴妃》等都受到觀眾的歡迎。80年代中期起,影片產量減少,但創作上重視現代題材,代表作有《男與女》、《傾城之戀》、《表錯七日情》和《女人心》等。
㈥ 邵氏黃梅戲電影有哪些的呢
西廂記,七仙女,金枝玉葉,梁祝,血手印,紅樓夢,花木蘭,王昭君,《萬古流芳》,《女巡按》等。
《江山美人》(1969)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
《魚美人》(1964)
㈦ 「從此不敢看觀音」→追根溯源→黃梅戲《梁祝》
前段時間流行一個梗,「從此不敢看觀音」,它的出處是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非黃梅戲)。黃梅調是一種類似山歌小調的,而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調比較簡單,曾在上個世紀的香港和台灣風靡一時,像鄧麗君,徐小鳳,梅艷芳等歌星均多次傳唱。「香港邵氏就拍攝了很多黃梅調電影,其中就包括《梁山伯與祝英台》。
劇中唱詞「英台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梁)
「耳環痕有原因,村裡酬神多廟會,年年由我扮觀音。梁兄呀,做文章要專心,你前程不想想釵裙。」 (祝)
「我從此不敢看觀音。」(梁)
梁山伯的這句唱詞含蓄蘊藉,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呢?有的網友腦洞大開,yy出很多畫面。其實個人認為他就是表達最簡單的意思,因為他本來就是直男,怎麼可能表達更復雜的意思呢?不敢看觀音,是因為看到了觀音就想起了你呀,這種思念和情愫是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深種,雖然當時梁並不知道英台是女的,但是此時就有一種超越友情的感情,當然後來也印證了。
而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台》中打動我們的不止有唱詞,而是人物的表演達到情景交融的地步。磕馬黃CP的人很多就是自這部劇入坑,二十多年前,我是通過碟片看到這部劇。而近半年來,看到某站的很多黃梅戲UP主都在聊這部劇,我經不起各種評論和彈幕的「誘惑」,再次觀看了此劇。一波又一波的激動,感動,震撼,淚流滿面……
平心而論,黃梅戲實在太土,太LOW了,和越劇的舞美,唱詞相比,真是村姑和小家碧玉的對比。可是,這真情,卻是任何劇種都無法達到的高度。試問這世間什麼最打動人,莫過於真摯的感情。
幾處經典片段尤為動人,英台對父母訴說自己對梁山伯的感情,「情本無心種,卻在心中生,時現又時隱,有形卻無形,不是河邊草,不是樹上藤,鋼刀與利刃,難割柔絲情」,英台落落大方,卻又堅定不移,至情至性。
《樓台會》一場,梁山伯難掩內心的興奮來見英台,殊不知英台已被父母許配馬太守之子馬文才。英台向他傾訴了自己的思念,「望你望到谷登場,秋風揚散米和糠,你我好比糠和米,從此分離各一方……」初看這唱詞,真是泥土的芬芳,哪裡像出自兩個讀書人之口,可是,梁山伯的憨厚,祝英台的靈秀,梁是直男,認定了的事就一根筋,死磕到底,最終還是抑鬱而終。「妹妹心碎哥心碎,兩心相印淚同悲,花台望你磚踩碎,常守窗前任風吹,」此時二人載歌載舞,以黃梅戲最擅長的表達形式傳遞出最濃烈的感情。而英台無力反抗這包辦的婚姻,只能追隨自己的內心,於是就誓死相隨。
《哭墳》一折中,英台路過山伯的墓地,這里沒有配樂,只有一段獨白,單憑幾句念白,「這就是梁兄的安息之處,這就是我們的家嗎?」作為觀眾的我已潸然淚下。「還是當年柳蔭會,用手撮起小土堆,插一片黃葉代柳翠,就讓這萬丈黃土埋掉愁與悲。」恰到好處的唱,更能表達人物內心的感受。結局兩人化蝶,翩翩起舞,而我依然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難以自拔。
全劇精彩不斷,高潮不斷,掌聲不斷,彈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當然更多的還是折服於馬黃二人精湛的演技,硬是把這山野的風用整容般的演技,演繹成東方的愛情經典。
「一個故事唱千載,梁山伯與祝英台,一雙彩蝶傳情愛,今日又向花叢飛過來。」
㈧ 求邵氏出品的所有電影
☆邵氏電影全記錄 1. 醉馬騮 (2003) 邵氏黃梅戲代表作《江山美人》2. 馬永貞 (1997) 3. 變臉 (1996) 4. 沒有老公的日子 (1995) 無味神探(1995) 珠光寶氣(1994) 5. 神勇雙妹嘜 (1989) 6. 法中情 (1988) 7. 今夜星光燦爛 (1988) 8. 七小福 (1988) 9. 教頭發威 (1985) 10. 山東狂人 (1985) 11. 非法移民 (1985) 12. 霹靂十傑 (1985) 13. 江湖了斷 (1985) 14. 尖東梟雄 (1985) 15. 弟子也瘋狂 (1985) 16. 女人心 (1985) 17. 錯體人 (1985) 18. 偷情四響炮 (1985) 19. 鬼馬飛人 (1985) 20. 皇家大賊 (1985) 21. 現代豪放女 (1985) 22. 替槍老豆 (1985) 23. 花街時代 (1985) 24. 城市之光 (1984) 25. 布衣神相 (1984) 26. 南斗官三斗北少爺 (1984) 中國武俠片開山之作《大醉俠》27. 我愛羅蘭度 (1984) 28. 五郎八卦棍 (1984) 29. 錦衣衛 (1984) 30. 望子成蟲 (1984) 31. 癲鳳狂龍 (1984) 32. 奸人鬼 (1984) 33. 唐朝豪放女 (1984) 34. 連體 (1984) 35. 大鱷群雌 (1984) 36. 魔殿屠龍 (1984) 37. 窺情 (1984) 38. 新飛狐外傳 (1984) 39. 三十處男 (1984) 40. 我為你狂 (1984) 41.走火炮 (1984) 42. 風流冤鬼 (1984) 43. 男女方程式 (1984) 44. 愛奴新傳 (1984) 45. 清宮啟示錄 (1983) 46. 水晶人 (1983) 47. 鹿鼎記 (1983) 48. 天蠶變 (1983) 49. 種鬼 (1983) 50. 妖魂(1983) 50. 男與女 (1983) 51. 三闖少林 (1983) 52. 毀滅號地車 (1983) 陽剛電影代表作《獨臂刀》53. 大俠沈勝衣 (1983) 54. 掌門人 (1983) 55. 封神劫 (1983) 56. 皇帝保重 (1983) 57. 暗渠 (1983) 58. 少林傳人 (1983) 59. 樑上君子 (1983) 60. 滿天神佛 (1983) 61. 日劫 (1983) 62.楊過與小龍女 (1983) 63. 星際鈍胎 (1983) 64.卒仔抽車 (1982) 65. 三十年細說從頭 (1982) 66. 神經大俠 (1982) 67. 邪完再邪 (1982) 68. 鬼畫符 (1982) 69. 城寨出來者 (1982) 70. 御貓三戲錦毛鼠 (1982) 71. 搏盡 (1982) 72. 小子有種 (1982) 73. 人皮燈籠 (1982) 74. 十八般武藝 (1982) 75. 大旗英雄傳 (1982) 76. 魔界 (1982) 77. 如來神掌 (1982) 78. 2.5 cm (1982) 宮廷歷史片代表作《傾國傾城》79. 追男仔 (1982) 80. 神鵰俠侶 (1982) 81.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2) 82. 檸檬可樂 (1982) 83. 追女三十六房 (1982) 84. 幫規 (1982) 85. 楚留香之幽靈山莊 (1982) 86. 浣花洗劍 (1982) 87. 廣東靚仔玉 (1982) 88. 八十二家房客 (1982) 89. 邪咒 (1982) 90. 青春1000日 (1982) 91. 乾隆皇君臣鬥智 (1982) 92. 獵魔者 (1982) 93. 沖宵樓 (1982) 94. 賊王之王 (1982) 95. 五遁忍術 (1982) 96. 俠客行 (1982) 97. 鬼域 (1981) 98. 叻女正傳 (1981) 99. 南北獅王 (1981) 100. 千王斗千霸 (1981) 101. 屍妖 (1981) 102. 踩線 (1981) 103. 童軍樂 (1981) 104. 串女·人渣·妙嬌娃 (1981) 105. 千門八將 (1981) 106. 代代風流代代春 (1981) 107.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 (1981) 108. 打雀英雄傳 (1981) 一起722部電影 這里發不出來這么多 地址這里 http://ke..com/view/124639.htm
㈨ 香港黃梅戲電影祝英台的扮演者是誰
1、港黃梅戲電影祝英台的扮演者是凌波。
2、演員簡介:
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電影公司著名女演員。1949年進入香港電影界,藝名小娟,最初拍閩南語片和粵語片出身,多達99部,但成就不大。1962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初名沈雁,後又更名為「凌波」,頓有輕靈逍遙之感。凡是提到邵氏的黃梅調電影,不能不提凌波,因為她也是令邵氏黃梅調電影興盛至白熱化的功臣之一,特別是她的反串魅力。
後於拍攝《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改名為「凌波」,頓有輕靈逍遙之感。後凌波因在《紅樓夢》中幕後代唱賈寶玉,受李翰祥導演賞識出演《梁山伯與祝英台》,該片令她一舉成名,並榮獲金馬獎「最佳演員特別獎」。最佳演員特別獎因為評審不知該頒給反串男主角的她男主角獎還是女主角獎,因而巧立名目,獎勵她出色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