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嘉禾電影創始人是
創始人是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
嘉禾公司,即嘉禾電影,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為香港電影書寫出輝煌篇章。
嘉禾電影融資製作超過600部電影。2007年底,老闆鄒文懷決心隱退,將嘉禾轉手橙天娛樂,就此更名橙天嘉禾,結束了一段香江傳奇。
(1)香港電影的大廠制擴展閱讀:
周年事記:
1970:嘉禾成立,由鄒文懷先生,何冠昌先生及梁風先生創辦,購入國泰片場舊址作為片廠廠址,改名為嘉禾製片廠。
《獨臂刀大戰盲俠》乃首部由嘉禾及日本合拍的電影,早年製作包括帶動潮流的功夫片「天龍八將」及「刀不留人」。
1971:李小龍簽約嘉禾。
1971-1973:製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死亡游戲》(後兩部均由李小龍親自執導),更打入世界市場。
1973:李小龍逝世。
採用多元化創作路線,製作了愛情片《秋霞》及懸疑片《貂女》。
1974:許氏兄弟加盟,開拍《鬼馬雙星》,開創喜劇新路線,亦以六百多萬成為當年賣座冠軍。
同年嘉禾拍攝首部「荷里活」片,由羅拔米湛主演的《荷京諜血》。
並創辦以發行西片為主的泛亞影片公司。
1974-1977:吳宇森執導拍攝雛鳳主演的粵劇戲曲片《帝女》花。
許冠文兄弟開創一系列社會諷刺喜劇,包括《半斤八兩》、《賣身契》等。
除了打破東南亞電影票房紀錄外,還成功打入日本市場。
1977:洪金寶簽約嘉禾為導演,開創諧趣功夫片先河,拍了《三德和尚與舂米六》及《敗家仔》。
1978:吳宇森執導了喜劇「發錢寒」及古裝武打片「大煞星與小妹頭」,嘉禾成為全球最大華語電影製作公司。
1979:成龍加盟嘉禾,他首次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轟動日本。
同年羅渣,華汀為嘉禾執導《迷離夜合花》。
1981-1983:成龍的《A計劃》繼續為嘉禾電影在日本開創前所未有的高峰。
1981:嘉禾以破紀錄的五百萬美元片酬,邀請畢雷諾士演出《炮彈飛車》一片。
1983:鄒文懷先生獲美國戲院聯合會頒發「Showman of the Year」大獎。
同年成龍為嘉禾演出首部荷里活片「The Battlecreek Brawl」。
1984-1988:嘉禾製作了多部受荷里活影響的電影,計有《雪嶺過江龍》(由查理士布朗臣、李馬榮及安芝迪堅遜主演),《東游記》、《御准神偷》(均由湯沙力主演)等。
1985-1990:嘉禾平均每年製作二十五至三十部電影,為全球最大的華語電影製片廠,發行網及戲院網路遍及全世界。
1989:《忍者龜》一片令嘉禾再次揚威國際,不單刷新票房紀錄,還開拍續集。
1992:嘉禾影片以分帳發行方式在中國大陸上映。
嘉禾與澳洲VillageRoadshow合作成立的嘉華公司(GoldenVillage)在新加坡義順創建亞洲首個10個影廳的多廳影城。
1994: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於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市。
1997:《甜蜜蜜》破紀錄贏得九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1998:嘉禾(中國)拍攝了盛況空前的《宋家皇朝》。
1998-1999:以蔪新電腦科技製作了《風雲雄霸天下》、《幻影特攻》及《中華英雄》,視覺效覺全由本地人才泡製,開創了香港特技電影的新里程碑。
「風雲雄霸天下」刷新了香港周末開畫票房紀錄。
1999:馬楚成執導,新人張柏芝主演的浪漫喜劇「星願」,刷新了全亞洲農歷年票房新紀錄。
2000:台灣科技權威Acer成為嘉禾新的合作夥伴,兩者同為嘉禾娛樂(集團)的大股東。
馬楚成執導,康城影帝梁朝偉、鄭伊健、陳慧琳及張柏芝主演的奇情動作片《東京攻略》在農歷年間推出,再次激勵香港電影票房。該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開畫,在亞洲超過1200放映間上映,其中1000間在中國。
嘉禾、Acer及MorningsideTechnologies共同創立互聯網公司I-Content,並開拓了首個可供合法下載流行音樂的網頁。
《夏日么么茶》一片成為暑期票房第二位,總收入二千一百多萬。
香味電影《薰衣草》推出,深受業界及觀眾贊許,是香港首部在放映時有同部香味輸送的電影。
2001:成龍主演的《特務迷城》成為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印尼及泰國農歷年間華語片票房冠軍。該片亦為嘉禾發展網上電影奠下基礎。
將與台灣的合作發展《特務迷城2003》。
聖誕推出的現代鬼怪懸疑電影《2002》運用新視覺科技效果,製作龐大。
2002:浪漫愛情喜劇《嫁個有錢人》,由鄭秀文及任賢齊主演。
2003:賀歲片《行運超人》,由梁朝偉及楊千嬅主演。
2004:李嘉誠和EMI百年代唱片入股嘉禾公司,並成功簽署收購台灣華納威秀影城的合約。
2005:嘉禾國內首個旗艦影城在深圳開幕,代表著嘉禾拓展珠江三角洲影城業務的決心。完成收購台灣最大院線之華納威秀。
2006:購入39出華語電影包括成龍作品《特務迷城》、楊紫瓊及張曼玉主演《宋家皇朝》、郭富城《風雲雄霸天下》,令嘉禾電影藏庫進一步擴展至約140部作品。
2007:為了調配集團資源進軍大中華市場,集團成功出售馬來西亞一影院,獲利一億一千六百萬港元。
鄒文懷先生將其擁有之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全數售於橙天娛樂(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並由伍克波先生出任嘉禾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2008:耗資1億打造《風雲2》,演員包括:郭富城、鄭伊健、謝霆鋒、蔡卓妍、唐嫣。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帝女花》、《半斤八兩》、《A計劃》、《宋家皇朝》、成龍的《我是誰》和《警察故事系列》。
㈡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公司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 香港大概有以下23家比較知名的電影公司:
1、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成立於1958年,代表人物:邵逸夫。截止目前已生產超過1000部電影。(嘉禾電影三位創始人都是從邵氏出走的)
代表電影——《獨臂刀》、《梁山伯與祝英台》、《大醉俠》、《新72家房客》、《刺馬》、《天涯明月刀》、《少林寺》、《傾城之戀》、《大刀王五》、《馬永貞》、《少林三十六房》、《江山美人》、《表錯七日情》、《五郎八卦棍》、《流星蝴蝶劍》、《七小福》、《破壞之王》、《天蠶變》、《人皮燈籠》、《楊貴妃》、《武則天》等。
2、嘉禾 娛樂 事業有限公司 ——成立於1970年,代表人物:鄒文懷、梁風和何冠昌。截止2007年總計融資、製作和發行超過600部電影。2007年,創始人鄒文懷先生決定隱退,於是將嘉禾轉手給了橙天 娛樂 ,就此更名為橙天嘉禾。
代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A計劃》、《宋家王朝》、《警察故事》、《黃飛鴻》系列、《半斤八兩》、《五福星》系列、《不脫襪的人》、《炮彈飛車》、《城市獵人》、《飛鷹計劃》、《醉拳Ⅱ》、《阮玲玉》、《奇跡》、《摩登保鏢》、《鬼打鬼》、《特務迷城》、《風雲雄霸天下》、《星願》、《紅番區》、《我是誰》、《一個好人》、《九龍冰室》、《古惑仔之勝者為王》、《槍王》、《死亡 游戲 》、《甜蜜蜜》、《胭脂扣》、《門徒》、《寶貝計劃》、《頭文字D》、《無間道Ⅲ》等。
3、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0年,代表人物:黃百鳴、石天和麥嘉。1990年公司解體。
代表電影——《英雄本色》、《龍虎風雲》、《大三元》、《最佳拍檔》系列、《開心鬼》系列、《何必有我》、《監獄風雲》、《八星報喜》、《阿郎的故事》、《搭錯車》、《倩女幽魂》、《非常突然》、《刀馬旦》、《鬼馬智多星》、《我愛夜來香》等。
4、寰亞綜藝集團 ——成立於1994年,代表人物:庄澄和林建岳。
代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紫雨風暴》、《心動》、《無間道》系列、《倩女幽魂》系列、《天下無賊》、《頭文字D》、《大事件》、《神話》、《特警新人類》、《飛鷹女俠》、《老鼠愛上貓》、《大話西遊》系列、《天脈傳奇》、《救火英雄》等。
5、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7年,代表人物:向華強和向華勝。
代表電影——《新上海灘》、《唐伯虎點秋香》、《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倚天屠龍記之磨教教主》、《武狀元蘇乞兒》、《九品芝麻官》、《鹿鼎記》、《賭神》、《逃學威龍》、《江湖情》、《整蠱專家》、《賭俠》、《至尊無上》、《英雄好漢》、《國產凌凌漆》、《給爸爸的信》、《百變星君》、《魔翡翠》、《烈火戰車》、《雷洛傳》、《龍在江湖》、《天若有情Ⅲ》、《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暗戰》等。
6、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2年,同年在香港上市。代表人物:向華強、向華勝。前身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代表電影——《瘦身男女》、《大塊頭有大智慧》、《江湖告急》、《忘不了》、《河東獅吼》、《新蜀山傳》、《江湖》、《暗戰》、《黑白森林》、《戀上你的床》、《黑 社會 》、《浪漫櫻花》、《暗戰Ⅱ》、《孤男寡女》、《黑金》、《龍在江湖》、《廢柴同盟》、《黑馬王子》、《賭俠1999》、《柔道龍虎榜》、《奪帥》、《鍾無艷》、《神探》等。
7、英皇電影 ——成立於2000年,代表人物:楊受成。
代表電影——《飛龍再生》、《千機變》、《殺手阿一》、《海南雞飯》、《精武家庭》、《神話》、《新警察故事》、《情癲大聖》、《證人》、《紅海行動》、《一個人的武林》、《無雙》、《無名之輩》、《破風》、《一步之遙》、《十二生肖》等。
8、銀河映像控股集團 ——成立於1996年(後並入中國星)代表人物:羅守耀、杜琪峰。
代表電影——《暗花》、《暗戰》、《槍火》、《再見阿郎》、《一個字頭的誕生》、《兩個只能活一個》、《PTU機動部隊》、《黑 社會 》、《我的左眼見到鬼》、《全職殺手》、《百年好合》、《非常突然》、《放逐》、《意外》、《奪命金》、《向左走,向右走》、《真心英雄》、《辣手回春》等。
9、美亞 娛樂 資訊集團 ——成立於1984年,代表人物:李國興和唐慶枝。
電影代表——《朱麗葉與梁山伯》、《高度戒備》、《目露凶光》、《爆裂刑警》、《猛龍》、《心動》、《新紮師妹》、《PTU機動部隊》、《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赤壁》、《獄中龍》、《一代宗師》、《迷城》、《踏雪尋梅》、《葉問前傳》、《鴻門宴》、《孤島驚魂》、《江山美人》、《星月童話》、《歲月神偷》、《幸運一條龍》、《算死草》、《聽風者》等。
10、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2年,由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鳳凰影業公司、新聯影業公司合並而成。代表人物:竇守芳、林炳坤。
電影代表——《頭文字D》、《英雄》、《少林寺》、《童夢奇緣》、《早熟》、《忘不了》、《少年阿虎》、《雙雄》、《廟街皇後》、《籠民》、《秋菊打官司》、《無極》、《天堂口》、《證人》、《線人》、《竊聽風雲》、《色戒》、《不能說的秘密》、《殺破狼》等。
11、最佳拍檔電影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5年。代表人物:王晶、文雋和劉偉強。
電影代表——《古惑仔》系列、《風雲雄霸天下》、《百分百感覺》系列、《千王之王2000》、《中華英雄》、《黑馬王子》、《龍在江湖》等。
12、星輝海外有限公司 ——周星馳創辦。
電影代表有——《功夫》、《少林足球》、《食神》、《喜劇之王》、《長江七號》等。
13、澤東電影有限公司 ——王家衛於1992年創辦。
電影代表有《東邪西毒》、《東成西就》、《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春光乍泄》、《墜落天使》等。
14、東方電影出品有限公司 ——1992年黃百鳴創辦。
電影代表作有《家有喜事》、《半生緣》、《七劍》、《白發魔女傳》、《龍虎門》等。
15、大都會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1988年方逸華和邵氏兄弟創辦。
電影代表有《賭城大亨》、《審死官》、《濟公》、《回魂夜》、《十萬火急》等。
16、德寶電影公司 ——1984年洪金寶、潘迪生等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富貴逼人》、《秋天的童話》等。
17、天幕電影有限公司 ——劉德華於1990年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阿虎》、《戰神傳說》、《香港製造》、《大塊頭有大智慧》、《全職殺手》等。
18、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 ——杜琪峰和徐克於1999年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忘不了》、《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黑 社會 》、《鍾無艷》、《我的左眼見到鬼》等。
19、無限映畫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爾冬升於1992年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新不了情》、《色情男女》、《癲佬正傳》、《男人四十》、《烈火戰車》、《人民英雄》、《槍王》等。
20、思遠影業公司 ——吳思遠於1973年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醉拳》、《蛇形刁手》、《新龍門客棧》、《青蛇》等。
21、星皓 娛樂 有限公司 ——王海峰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異度空間》、《男人四十》、《阿嫂傳奇》等。
22、正東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李連傑和元奎於1993年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方世玉》、《太極張三豐》、《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等。
23、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雷覺坤創立。
電影代表作有《喋血雙雄》、《縱橫四海》、《辣手神探》、《俠盜高飛》、《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廟街十二少》等。
其餘電影公司還有:
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 ——麥當雄創立,電影代表作:《跛豪》
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 ——鄧光榮創立,電影代表作《旺角卡門》、《阿飛正傳》
UFO電影公司 ——陳可辛,曾志偉創立。電影代表作《甜蜜蜜》
大路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蔡瀾和楊乃才創立。電影代表作《力王》
永佳影業有限公司 ——陳勛奇創立,電影代表作《龍鳳智多星》
另外還包括「高志森影業有限公司」、「 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春天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天下電影製作有限公司」、「電影人製作有限公司」和「 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 」。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公司?
鵬鵬盤點一下:
英皇電影、寰亞電影、耳東影業、寰宇電影、天下一電影、東方影業、造夢者、美亞、邵氏兄弟、星王朝。
其實早年間, 嘉禾、邵氏、星輝、永盛這四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但是2009年,嘉禾電影正式被收購 ,公司也更名為橙天嘉禾 娛樂 (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主營影城業務,已經不再拍電影了。
而 邵氏在2003年就停產了 ,天映 娛樂 收購了760部電影版權,花費了2億進行了數位修復。
星輝海外有限公司是周星馳在1996年成立的電影公司, 作品基本以星爺為主,現在也運營的很好。
而 永盛電影公司依然是香港最活躍的電影公司, 向華強一家人也是非常高調,大家也應該經常看到。
以上就是《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公司? 》全部回答了。
我是鵬城說,熱愛明星八卦電視劇電影,勵志做一個有態度的吃瓜人~
推薦閱讀:冠軍港姐(1973-2020)盤點,誰是你心目中的女神?
亞洲小姐(1985-2019)冠軍大盤點,哪一位是你心目中的女神?
娛樂 圈公認真恩愛的11對明星夫妻,黃磊孫莉上榜,你最羨慕哪對?
邵氏、嘉禾這些大公司就不說了!說點幾乎大家不知道的電影公司,基本都有黑幫背景的哦!而且他們出品的電影,其中還有不少經典港片。
浚升影業公司
當年周星馳和吳君如主演的《望夫成龍》,取得過千萬票房。浚升公司老闆「黃展億」,14K元老一眼看中周星馳,立即從李修賢手上買下周星馳的2部電影合約。90年代初,周星馳主演的《一本漫畫闖天涯》、《新精武門》票房分別是1200萬港幣、2200萬港。這家公司現在又叫「拍板影視」。
江湖人電影公司
這是慈雲山十三太保陳慎芝、李兆基與和合圖社團的吳志雄一起搞的電影公司,只製作了任達華主演的《 驚天大賊王 》和古天樂、謝天華、黎姿主演的《 龍虎缽蘭街 》。
陳慎芝化名「 陳華 」,大家都知道他的花名叫「 茅躉華 」,他大概在70年代中期就投身電影圈了。
謝氏兄弟電影公司
該公司老闆就是謝霆鋒的父親「謝賢」,製作過幾部電影,其中一部名為《盲女奇緣》的電影,是由向華強主演的。
東山電影創作社
這個就不知道算不算公司,還是工作室了,是樊少皇父親「樊梅生」創辦的。樊梅生在香港的江湖地位很高,他是14K代理龍頭「盤達生」的門生。盤達生與陳青華都是「葛肇煌」的門生。
永勝影業公司
可以說是「永盛影業」的前身,是向華勝在1978年創辦的,然而該公司僅為向華強拍了2部票房很差的電影《扎馬》和《梁山怪招》,之後就消失了!
富藝術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這公司就是李連傑的經紀人「蔡子明」和兄弟「蔡子健」創辦的,其中14K毅字堆話事人「胡須勇」佔有10%的乾股,其中《轟天龍虎會》是該公司的作品。
香港電影的輝煌自不必提,在繁榮時期,電影公司也是遍地開花。以下十大電影公司,或許你聽過,或許你看過他們出品的電影,謹以此紀念香港電影最繁華的歲月。
1、嘉禾
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
2、邵氏
公司口號:邵氏出品 必屬佳品
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裝武俠片、功夫片、宮闈片居多。而70 年代,邵氏公司的《72 家房客》和許冠文編導的《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等片則進一步掀起了「小市民喜劇」的熱潮。
3、新藝城
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Cinema City Co.Ltd.)香港製片機構﹐由麥嘉、黃百鳴、石天創辦於1980年9月。
4、鳳凰影業
鳳凰影業公司(Feng Huang Motion Picture Co.)是香港電影機構。成立於1952年。1953年11月完成第一部影片《中秋月》。
5、電懋
香港電影製片機構,1965年 9月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1962年以前由鍾敬文主持,後期由陸運濤主持。1964年董事長陸運濤因飛機墜毀而遇難、總經理俞普慶病逝,公司關閉。
6、銀河映像
公司的創作主力是杜琪峰、韋家輝和游達志。《一個字頭的誕生》被很多影迷看作是銀河映像的第一風格之作,這部影片的問世,宣告香港影壇從此又多了一個王牌的創作團隊。其後的《暗花》《槍火》《PTU》《神探》等影片更是凸顯了這個「鐵三角」組合的創作力。
7、永盛
永盛電影公司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為向華強和弟弟向華勝。原為一般規模之製片公司,因製作《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等高賣座電影而成為90年代初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公司。
8、德寶電影公司
德寶電影公司(D & B Films Co. Ltd.,1984年—1992年)是香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一家重要的電影公司,1984年由洪金寶和岑建勛創立,後由潘迪生收購。1985年接手邵氏兄弟(香港)院線後,迅速壯大,和嘉禾、新藝城並列香港1980年代三大電影公司,1992年結業。
9、思遠影業公司
該公司由吳思遠創辦與1973年。吳思遠捧紅了兩位天皇巨星:成龍、周星馳。電影上挖掘了一位世紀導演:徐克。所以他對香港電影的輝煌功不可沒。 成龍的《蛇形刁手》《醉拳》也都是由思遠影業出品。
10、電影工作室(金公主的子公司)
由徐克和施南生於1984年創辦的電影工作室,曾出品了一批諸如《打工皇帝》《英雄本色》《刀馬旦》《倩女幽魂》的膾炙人口的電影
㈢ 香港十大電影公司之嘉禾電影 捧紅李小龍成龍洪金寶
【嘉禾電影】
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製作超過600部電影。嘉禾經營的業務范圍廣闊,包括電影製作,人才管理,電影發行,戲院經營,影片沖印以及電視製作等,曾幾何時,嘉禾出品的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標志,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華語娛樂企業,也是亞洲區最具規模的華語娛樂企業集團。2007年底,老闆鄒文懷決心隱退,將嘉禾轉手橙天娛樂,就此更名橙天嘉禾,結束了一段香江傳奇。
嘉禾打造出李小龍和成龍兩位享譽世界的超級巨星和無數演藝明星,使華語功夫電影揚名世界。嘉禾電影屢破票房紀錄,如李小龍的《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精武門》,成龍的《警察故事》、《紅番區》和《特務迷城》等。嘉禾亦是最早打入好萊塢的亞洲製片公司,80年代成龍與好萊塢明星合作的《炮彈飛車》和90年代出品的《忍者龜》均創下了美國當年獨立影片票房的最高紀錄。
1971「唐山大兄」以港幣3,197,417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72「精武門」以港幣4,431,424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73「猛龍過江」以港幣5,307,351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74「鬼馬雙星」以港幣6,251,634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77「半斤八兩」以港幣8,531,700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80「師弟出馬」以港幣11,026,283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獨資開拍「炮彈飛車」,以破全球紀錄的五百萬美元片酬,聘請畢雷諾士為男主角。為第一部香港公司獨資的電影,在北美洲票房沖破七千萬美元,打入全年十大賣座名單。
1981「摩登保鏢」以港幣17,769,048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摩登保鏢」男主角許冠文為第一位香港男演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85「福星高照」以港幣30,748,643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87「龍兄虎弟」以港幣35,469,408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92「阮玲玉」女主角張曼玉為第一個香港女演員獲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
1995「紅番區」以港幣56,912,536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96「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以港幣57,518,795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1997「甜蜜蜜」以九項獲獎打破香港電影金像獎紀錄。
1998「風雲雄霸天下」創造了香港特技電影的新里程碑,並打破香港周末開畫票房紀錄。
【嘉禾電影經典目錄】
1970《鬼怒川》、《刀不留人》、《俠義雙雄》、《天龍八將》
1971《奪命金劍》、《五雷轟頂》、《鬼流星》、《金旋風》、《追擊》、《一夫當關》、《山東響馬》、《唐山大兄》
1972《戰神灘》、《鐵掌旋風腿》、《獨臂拳王》、《拳頭枕頭》、《烈日狂風》、《冷麵虎》、《猛龍過江》、《合氣道》、《東南西北風》、《海員七號》
1973《夜女郎》、《迎春閣之風波》、《糊塗大將軍》、《心蘭的故事》、《馬路小英雄》、《死亡游戲》、《黑夜怪客》、《鐵娃》、《龍爭虎鬥》
1974《跆拳震九州》、《女王蜂》、《龍虎金剛》、《黃飛鴻少林拳》、《虎辮子》、《李小龍的生與死》、《北地虎》、《鐵金剛大破紫陽觀》、《七省拳王》、《福建少林拳》
1975《黃面老虎》、《小英雄大鬧唐人街》、《三六九》、《女子跆拳群英會》、《艷窟神探》、《綽頭狀元》、《鐵漢柔情》、《中泰拳壇生死戰》、《花飛滿城春》
1976《鬼馬雙星》、《心魔》、《直搗黃龍》、《驅魔女》、《綽頭皇上皇》、《大千世界》、《拍案驚奇》、《天才與白痴》
1977《少林門》、《鱷譚群英會》、《密宗聖手》、《鬼計雙雄》、《春滿巴堤雅》、《宮人我要》、《帝女花》、《秋霞》、《阿茂正傳》、《溫拿與教叔》
1978《半斤八兩》、《四大門派》、《三德和尚與舂米六》、《破戒》、《鬼馬姑爺仔》、《貂女》、《第二度道彩虹》、《追趕跑跳碰》、《發錢寒》、《四二六》、《大煞星與小鬼頭》
1979《賣身契》、《大路元帥》、《贊先生與找錢華》、《神偷妙探手多多》、《Hello ! 夜歸人》、《六三三》、《亡命嬌娃》、《豪俠》、《毒計》、《雜家小子》、《死亡塔》、《壞小子》、《林世榮》、《師弟出馬》
1980《慌失失》、《名劍》、《夜車》、《錢作怪》、《哥門的糗事》、《粉骷髏》、《風塵》、《鬼打鬼》、《摩登保鑣》、《勇者無懼》、《沖破黑漩渦》、《舊夢不須記》、《公子嬌》、《龍少爺》
1981《巡城馬》、《龍咁威》、《敗家仔》、《凶蠍》、《奇門遁甲》、《復仇者》、《摩登天師》、《生死決》、《波牛》、《人嚇人》、《八彩林亞珍》、《蜀生》
《追鬼七雄》
1982《A計劃》、《人嚇鬼》、《奇謀妙計五福星》、《無名火》、《鐵板燒》、《狂情》、《風水廿年》、《神勇雙響炮》、《先生貴姓》
1983《省港旗兵》、《摩登捕快》、《英雄無淚》、《快餐車》、《夾心沙展》、《少林俗家弟子》、《李小龍生與死》、《有Friend冇驚》、《等待黎明》、《時來運轉》
1984《開心三響炮》、《神勇雙向炮續集》、《福星高照》、《花仔多情》、《鬼馬朱唇》、《警察故事》、《我的愛神》、《求愛反斗星》、《僵屍先生》、《龍的心》、《奇緣》
1985《歡場》、《夏日福星》、《兩公婆八條心》、《龍兄虎弟》、《再見媽咪》、《青春怒潮》、《壞女孩》、《歡樂叮當》、《表哥到》、《富貴列車》、《扭計離牌軍》、《亡命天涯》、《最後一戰》、《午夜麗人》、《原振俠與衛斯理》
1986《最佳福星》、《開心快活人》、《良宵花弄月》、《義蓋雲天》、《執法先鋒》、《小生夢驚魂》、《僵屍家族》、《愛情謎語》、《盡訴心中情》、《過埠新娘》、《一屋兩妻》、《海上花》
1987《神探朱古力》、《猛鬼差館》、《中國最後一個太監》、《肝膽相照》、《香港小姐寫真》、《母牛一條》、《不夜天》、《東方禿鷹》、《A計劃續集》、《江湖龍虎鬥》、《一哥》、《OK仔》、《霸王花》
1988《省港旗兵續集》、《標錯參》、《鬼新娘》、《群龍奪寶》、《群鶯亂舞》、《東京俏姑娘》、《靈幻道士》、《三對鴛鴦一張床》、《一妻兩夫》、《最毒婦人心》、《胭脂扣》、《畫中仙》、《師姐大曬》、《血玫瑰》、《飛龍猛將》
1989《月亮、星星、太陽》、《警察故事續集》、《亡命鴛鴦》、《僵屍叔叔》、《公子多情》、《一眉道人》、《孔雀王子》、《再見王老五》、《四千金》、《火燭鬼》、《神勇飛虎霸王花》 、《師姐大曬》
1990《奇跡》、《說謊的女人》、《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小男人周記》、《求愛夜驚魂》、《瀟灑先生》、《急凍奇俠》、《三狼奇案》、《皇家女將》、《返老還童》、《不脫襪的人》、《我愛唐人街》、《救命宣言》、《監獄不設防》、《舞台姊妹》、《亂世兒女》、《阿修羅》、《岳鳳之再戰江湖》、《岳鳳之還我清白》
1991《安樂戰場》、《表姐你好 》、《錯在新宿》、《火爆浪子》、《小心間碟》、《衰鬼撬牆腳》、《黃師父走天涯》、《老貓》、《愛在別鄉的季節》、《龍行天下》、《勇闖天下屍》、《屍家重地》、《富貴開心鬼》、《何日君再來》、《跟屁蟲》、《玉蒲團》、《警察故事III》
1992《難得有情郎》、《大鬧廣昌隆》、《力王》、《一觸即發》、《川島芳子》、《古惑大律師》、《霸王卸甲》、《漫畫神拳》、《飛鷹計劃》、《聊齋艷譚》、《地下通道》 、《僵屍醫生》、《著牛仔褲的鍾馗》、《西環的故事》、《我老婆唔系人》、《起章節附註》、《92霸王花與霸王花》
1993《太子爺出差》、《夜夜伴肥嬌》、《笑聲撞地球》、《買起曼克頓》、《一世好命》、《聊齋艷譚續集》、《黃飛鴻II》、《無敵幸運星》、《跛豪》、《戰龍在野》、《黃飛鴻》、《表姐你好 II》、《女機械人》、《神探馬如龍》、《賭霸》、《槍戰(危險情人)》
1994《極度追蹤》、《雙龍會》、《燈草和尚》、《YES一族》、《阮玲玉》、《表姐你好 III》、《精武門》、《晚春情事》、《非洲和尚》、《與龍共舞》、《廘鼎記I》、《藍剛之反飛組風雲》、《廘鼎記II》、《七小福》、《半段情》、《殺妻二人組》、《俾鬼捉》、《又見冤家》、《少年郭達夫》、《挑情》、《爛賭英雄傳》、《忌廉溝鮮奶》、《家在香港》、《客途秋恨》、《特工隊勇襲機場》、《氫彈大勒索》、《老鼠街》、《孖寶闖八關》
《霞姐-夜生活女王》、《逃學英雄傳》、《噴火女郎》、《桂花巷》、《旗正飄飄》、《恐怖分子》、《風雨雙流星》、《劍花煙雨江南》、《蛇鶴八步》、《一招半式闖江湖》、《金鎖匙》、《飛渡卷雲山》、《拳精》、《龍拳》、《笑拳怪招》、《踢館》、《上海灘大亨》、《一對活寶跑天下》、《賊贓》、《雍正與年羹堯》、《女兒心》、《何方神聖》、《危險人物》、《摩登神探》、《沖激21》、《龍騰虎躍》、《魔胎》、《鬼線人》、《陰陽奇兵》、《鬼馬天師》、《祝您好運》、《生命快車》、《女人風情話》、《暗夜》、《僵屍少爺》、《心動》、《厲鬼纏身》、《勇闖江湖》、《驅魔童》、《夜瘋狂》、《鬼溝人》、《金粉神仙手》、《小姨懷春》 、《小山東到香港》、《鐵拳小子》、《賣身》、《新精武門》、《少林木人巷》、《夢醒時分》、《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五個寂寞的心》、《蠍子之策反行動》、《蠍子之滅反行動》、《歲月風雲》、《歲月風雲續集》、《情債》、《城市獵人》、《鐵馬騮》、《黃飛鴻三之獅王爭霸》、《武狀元蘇乞兒》、《私鍾真面目》、《盲女七十二小時》、《超級女警察》、《千面天王》、《赤裸羔羊》
1996《金裝香蕉俱樂部》、《《正牌香蕉俱樂部》、《飛虎雄心2之傲氣比天高》、《古惑仔3之隻手遮天》、《偷偷愛你》、《古惑女之決戰江湖》、《伊波拉病毒》、《玉蒲團二之玉女心經》、《刀》、《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虎度門》、《孽欲追擊檔案之邪殺》、《沖鋒隊怒火街頭》、《人約黃昏》、《阿金》、《天涯海角》、《甜蜜蜜》、《色情男女》、《賭神3之少年賭神》、《百分百啱Feel》、《金枝玉葉2》
1997《基佬40》、《夜半2點鍾》、《一個好人》、《赤足驚魂》、《97古惑仔戰無不勝》、《完全結婚手冊》、《記得…香蕉成熟時III為你鍾情》、《小倩》、《神偷諜影》、《生日多戀事》、《宋家皇朝》、《給太太打工》
1998《我是誰》、《98古惑仔龍爭虎鬥》、《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風雲雄霸天下》、《B計劃》、《渾身是膽》、《玻璃之城》、《杭州王爺》、《幻影特攻》
1999《玻璃樽》、《中華英雄》、《星願》、《陽光警察》
2000《周末狂熱》、《東京攻略》、《辣椒教室》、《炭燒凶咒》、《月亮的秘密》、《12夜》、《小親親》、《勝者為王》、《夏日的麼麼茶》、《千年等一天》、《槍王》、《藍煙火》、《神偷次世代》、《薰衣草》
2001《特務迷城》、《險角》、《九龍冰室》、《愛情保險》、《芭啦芭啦櫻之花》、《地上最強》、《別戀》、《買兇拍人》、《異靈靈異》
2002《嫁個有錢人》、《股啊股》、《互動殺人事件》、《停不了的愛》
2003《行運超人》
【視頻回顧】 李小龍的身材一看就是能打的,一身橫練的肌肉
成龍不用替身的驚險玩命鏡頭回放
這樣的武打設計也只有「洪家班」做得出來了
㈣ 香港電影的歷史發展
香港電影史的發展應該從電影傳入香港開始。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在法國巴黎公映了《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水澆園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這一天,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為「電影時代的開始」。
1896年初,路易·盧米埃爾的助手來了香港放映這些影片,而電影就是這樣傳入香港。自他離開後,香港電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動。當年,美國湯默斯·愛迪生公司派出一位電影攝影師到香港拍了一批紀錄片:名為《香港街景》、《香港總督府》、《香港碼頭》、《香港商團》和《鍚克炮兵團》。
這幾部有新聞紀錄的電影雖然不是香港電影公司的出品,可是它們是在香港拍攝的,內容又是香港景物,可以把它們稱為「香港電影」。
從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過一些很短的紀錄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關報導是這樣的:「現在中環街市對面,即同記辦館面前,准十五晚開演『成套戲本』(即整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下·齊卡當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難》。
1907年,香港有不少電影院紛紛開辦,而且公映的次數和數量都較以往為多,因此被視為香港電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燒鴨》,是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在香港拍攝的一部默片諧劇。該片的導演梁少坡同為該片的主角,故事講述一個小偷(由梁少坡飾演)想偷燒鴨,卻被警察捉住了。劇情十分簡單,但不乏詼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燒鴨》雖在香港攝制,卻並非香港電影公司的作品。該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後來結束了他在上海的電影事業,回美國路經香港時,和黎民偉合作製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並因而催生了香港電影事業,而黎民偉更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這部電影的出現,象徵香港電影史啟蒙期的終結,萌芽期正式開始。 據《中國電影發展史》記載,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在1913年出產,編導是黎民偉、攝影師是羅永祥,主要演員是黎民偉和嚴珊珊。
這部電影創下不少香港電影紀錄: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
(二) 第一部在外國公映的香港片;
(三) 第一部有女電影演員參演的香港電影;
(四) 也同時是第一部有特技攝影的香港電影。
黎民偉及其兄長海山、北海於1923年創辦了香港第一間全由香港人投資創辦的電影製片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他們並非為了名利,而是志在推動香港,以至全中國的電影工業。
民新的成立為香港電影業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它不僅在1923年出品了香港第一部新聞紀錄片《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又在1924年在廣州成立了香港第一個演員培訓所民新演員養成所,發掘有演戲潛質的人。
此外,民新還攝制了香港出產的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於1924年,珍貴的新聞紀錄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大會》、《孫大元帥檢閱軍團警會操》以及1925年出產的《孫大總統東較場閱兵》等亦是民新的出品。
事實上,1924年至1925年,香港電影事業已漸漸成長,可是由於黎民偉具有同盟會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新於香港開設攝影場,香港電影發展被迫中止了。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無理殘殺中國人民,中國各地紛紛罷工、罷課,以示抗議。同年6月,內地的罷工熱潮擴展到香港。香港大罷工期間,每天都有商店倒閉,百業凋零,所有娛樂活動,包括電影放映一律停止。這個現象令剛萌芽的香港電影事業夭折。次年10月罷工結束,但香港電影事業仍然未能復甦起來,因為有實力的電影工作者都去了廣州或上海發展。雖然期間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員,但這都是有名無實,直至 1929年末,仍沒有一部香港電影生產過。
1930年初,黎北海等創辦了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創業作《左慈戲曹》,然後香港才陸陸續續再有電影製片公司的成立,香港電影事業才見起色,得以復甦。
1930年,香港的電影業隨著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創建香港影片公司而開始復甦。不過,真正令香港電影業站穩住腳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偉的上海民新與其他幾間電影公司合並而成的「聯華影業公司」。「聯華」可以說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是戰前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之一。
為了培養人才,聯華在1931年4月開辦演員養成所,教授的課程包括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等,堪稱一間電影全科學校。它培訓了一批傑出的粵語片導演,如李鐵、黃岱等,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
進入1935年,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
1937年到1938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內地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70代初更達至高峰。 香港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內地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電影,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加坡、馬來西亞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20世紀50-60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粵語片
1: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20世紀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部份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20世紀50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2: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好萊塢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鍈、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分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3:古裝武俠片
20世紀50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20世紀60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4: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5:國語片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折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和姜大衛、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70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20世紀50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1970-19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七十年代
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楚原、張徹及劉家良等等。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9年的《英雄無淚》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60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70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演員方面,成龍,洪金寶等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貪玩的形象來親近觀眾。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種,提到70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導演李翰祥從台灣返回香港東山再起,大拍風月綽頭及騙術奇觀電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騙術奇譚》,不但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新的一頁,也象徵著70年代香港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綽頭化的風格抬頭,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80年代。不過,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卻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徐克、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輕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輕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匪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都慎用大明星,製作成本亦得到控制,跟後來的港產片標榜卡士明星,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可謂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20世紀80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製一部一部商業掛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眾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龍虎風雲》等。除新藝城之外,80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 (《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跡》,更是成龍的顛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0) 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財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80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佔了四部,嘉禾佔了五部,再加上多產量的德寶(1984至1989的五年間,拍制了47部電影)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跟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80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沒落,加上1989年經濟、影帶市道不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1990年,周星馳以《賭聖》大破紀錄,開始他的票房神話,90年代至今基本是周星馳的天下。
綜觀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80年代順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關錦鵬(《胭脂扣》)、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好萊塢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80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另一個令90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80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後期,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後來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作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中央政府開放市場。1997年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戛納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好萊塢羅致。20世紀90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90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20世紀80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2000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還有90年代的奇跡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周星馳、周潤發、成龍等等。
2003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繼續低迷之外,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爆發,使許多戲院空空如也,並令電影製作停頓四個月;該年只共拍攝54部電影。香港的兩位著名歌手兼演員張國榮(46歲)和梅艷芳(40歲)的死,對電影業更是雪上加霜。
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劇經典。從《喜劇之王》開始,周星馳導演的作品全都是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還算有觀眾緣。其進軍好萊塢,除拍攝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 ,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到大陸轉型做配角(如《讓子彈飛》《大鬧天宮》,也只能拍《大上海》這種老本行電影,可惜在香港竟只有500萬港元的票房。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90年代的成績,2000年後成龍主演電影已不算大賣。可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十二生肖》在香港更只有800多萬港元的票房。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21世紀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㈤ 香港有哪些著名影視公司
1、香港寰亞電影公司
寰亞電影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亞洲電影投資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
寰亞電影於2009年在內地成立全資公司,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及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上海寰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影文化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及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2、英皇電影
英皇電影為香港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之一。英皇電影在影院板塊已打造兩個品牌線,分別為全資的英皇電影城,以及由英皇電影與香港UA院線合資的英皇UA電影城。
英皇電影的得獎或口碑佳作包括:2018年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庄文強執導,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無雙》;成龍所主演《十二生肖》、姜文所執導《一步之遙》、林超賢所執導《魔警》,以及代表香港角逐第8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破風》 等。
3、中國星電影
中國星電影是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公司, 成立於1992年,公司代表人物為向華強 。 中國星集團是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
4、嘉禾電影
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為香港電影書寫出輝煌篇章。嘉禾電影融資製作超過600部電影。2007年底,老闆鄒文懷決心隱退,將嘉禾轉手橙天娛樂,就此更名橙天嘉禾,結束了一段香江傳奇。
5、銀河映像
銀河映像是香港的電影製作公司,致力為各電影商提供全面性的電影製作服務。自1996年成立至今,拍攝出二十餘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
㈥ 香港有哪些較老的電影公司
香港的電影公司,按照成立時間排列:
長城影業公司(1949-1985)
鳳凰影業公司(1952-1964)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1958-1985)
嘉禾電影公司(1970-今)
新藝城影業公司(1980-1991)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1982-今)
電影工作室(1984-今)
美亞電影/天下電影(1984-今)
永盛電影公司(後更名「中國星電影公司」)(1987-今)
其他如東方電影(1991-今)、寰亞電影(1994-今)、銀河映像(1996-今)、寰宇電影(1999-今)、英皇電影(1999-今)都是90年代之後了。
㈦ 懂香港電影公司的進
嘉禾娛樂(英文名稱:Golden Harvest,港交所:1132),是華語電影娛樂公司,並於1994年成為香港上市公司。寬團成立於1970年,前身是嘉禾電影(香港)有埋蘆限公司,創辦人是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先生,是一家世界華語電影娛樂事業最具有領導地位的電影集團公司,彎巧帶口號是「嘉禾貢獻,最佳影片」。屬下公司有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嘉禾電影(中國)有限公司、嘉禾電影院線、嘉禾電影集團、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等。
嘉禾娛樂有49間影城和345個影院,分布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及深圳。其中在香港共有5個影院,而根據該集團2007年年報,其院線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為13%。
* 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創立。
* 1970年,5月,原為邵氏雇員的鄒文懷先生、何冠昌先生及梁風先生離開邵氏自立門戶,創辦嘉禾影業公司(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的前身),購入國泰電影公司片廠舊址作為片廠廠址,改名為嘉禾製片廠。
* 1971年,李小龍簽約嘉禾,李小龍和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生產5部電影,分別有《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鬥》,《死亡游戲》是1973年李小龍的最後作品。
* 1980年,成龍簽約嘉禾,拍攝了多部電影。成龍與荷里活演員合作的一部80年代的電影《炮彈飛車》。
* 1990年,代理第一部電影《忍者龜》。
* 1997年,台灣的資訊大廠宏碁進行企業轉型時,曾考慮透過子公司並購嘉禾。後來除入股之外,雙方並合資成立新公司。
* 2000年,90年代至現在,從嘉禾電影至今一共出品生產了600多部電影。包括《東京攻略》、《甜蜜蜜》、《中華英雄》、《薰衣草》、《風雲雄霸天下》、《特務迷城》、《夏日的麼麼茶》、《幻影特攻》、《星願》、《行運超人》等百多部。
* 2004年,李嘉誠和他當時剛入主的EMI唱片入股嘉禾公司,並成功簽署收購台灣華納威秀影城的合約。
* 2005年,嘉禾在中國深圳華潤中心萬象城開設國內首個旗艦嘉禾電影城,代表著嘉禾拓展珠江三角洲影城業務的決心。這是嘉禾在中國第一家的品牌電影城。也是深圳最大的電影城。
* 完成收購台灣最大院線之一——威秀影城。
㈧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公司
1、寰亞電影
寰亞電影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其後9年,寰亞電影不單票房成績優異,還贏得了80個國際電影節獎項。
2、英皇電影
英皇電影為香港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之一。得獎或口碑佳作包括:2018年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庄文強執導,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無雙》;饒曉志執導的《無名之輩》。
3、中國星集團
中國星集團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
4、銀河映像
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
5、澤東電影
澤東電影有限公司(Jet Tone Film proction)由知名導演王家衛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於生產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質量影片。
㈨ 香港四大電影公司最專業的公司是誰
未來沖擊影視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只為每個世紀中最具雄心的合作者打造史無前例、獨一無二的影視廣告製作——全球性的策劃、廣告、品牌宣傳一站式平台,只運用獨創的最新、尖端的思想理念與拍攝技術與設計方法,只營造藝術殿堂級的視覺盛宴,這一切都註定了未來沖擊影視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的影視王者的地位。
㈩ 香港十大傳奇電影公司,你能全部認出來嗎
它們分別是:邵氏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新藝城影業、德寶電影公司、銀都機構、中國星、寰亞電影公司、英皇電影公司、銀河映像和最佳拍檔電影公司 。
香港電影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從最初的默示錄時代到30年代的有聲電影,《邵氏出品,必佳品》稱霸香江,迎來嘉禾、環球亞、新藝城等新派電影公司的天下,香港電影打開了黃金時代的大門,通過電影記錄香港的不幸和輝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位電影人利用新型電影工業使香港電影成為世界知名品牌,高峰時期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年製作量超過200部,成為世界上好萊塢電影的出口目的地之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機構很多,除了上述十大傳說電影公司外,還有洪金寶的寶禾電影公司 、元彪的泰禾電影公司 、成龍的威禾電影製作公司和李連傑的正東電影公司等有名的電影公司。這些公司曾出品了眾多經典影片,為香港電影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