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尋找有女工人形象的經典電影!~!~!
1,朱莉與朱莉婭,電影《朱莉與朱莉婭》是由諾拉·艾芙隆執導的劇情片,梅麗爾·斯特里普、艾米·亞當斯領銜主演。《朱莉與朱莉婭》根據朱莉·鮑威爾著《美味關系:朱莉與朱莉婭》與朱莉亞·查爾德著《我的法蘭西歲月》改編而成。電影講述了曾在法國生活過的美國人朱莉·查爾德寫了一本美食書,而隔代的美國女孩朱莉婭·鮑威爾根據她的書來逐一實踐,並發表在博客上,結果開始擁有大批粉絲,也因此懂得人生意義的故事。
2,《大眼睛》,《大眼睛》由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執導,斯科特·亞歷山大和拉里·卡拉斯澤斯基共同編劇,好萊塢女星艾米·亞當斯與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聯袂主演,是一部籌備6年的傳記片。
2015年,艾米·亞當斯憑借《大眼睛》獲得第72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3,《美國騙局》,電影《美國騙局》 由大衛·O·拉塞爾執導,由克里斯蒂安·貝爾、艾米·亞當斯、布萊德利·庫珀、詹妮弗·勞倫斯等主演。
影片根據1981年的一個真實政治故事改編,騙術高手歐文·羅森菲爾德(克里斯蒂安·貝爾飾)被聯邦探員里奇·狄茂森(布萊德利·庫珀飾)逮捕,作為交換條件,他需要幫助FBI做一次卧底,潛入國會議員中參與一名名參議員的受賄案調查。除了以上兩位女演員外,傑瑞米·雷納飾演的是深陷腐敗丑聞的新澤西州卡姆登市市長卡米·波利托 。
4,,曲線難題,2008年末,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老爺車》以黑馬之勢席捲全美票房之際,伊斯特伍德曾對外透露《老爺車》很可能是自己參與演出的最後一部電影。如今看來,這位現在81歲的好萊塢傳奇要「食言」了。加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飾)是亞特蘭大勇士隊的資深球探,然而近來他可夠嗆。上了年紀又有些視力衰退的他因此被認為已經無法適應當今變化的市場,並被分配了最後一次招新任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加斯的老闆兼好友彼特(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 an 飾)有些不忍,便找來了加斯的女兒米琪(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 飾)幫忙一起完成這段任務旅程。然而這並不是什麼輕松的事,自從米琪六歲喪母後,父女倆的關系就不見得多好,不巧還搭上了對手球隊的年輕球探約翰尼(賈斯汀·丁伯萊克 Justin Timberlake 飾),一路上的磕磕絆絆可不少。面對這堆難題,三人最後能否順利渡過?
5,虐童疑雲,本片改編自獲得2005年普利策獎和托尼獎的著名百老匯話劇,講述1964年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一所天主學校里,任職一所教會學校校長的老修女阿洛伊修斯(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懷疑曾有不良前科的神父林恩(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飾)正在猥褻一名新轉來的黑人學童唐納德。面對校長的嚴厲指控,神父起初先是義正言辭地為自己辯護、但不久便漸露心虛。可是由於校長的懷疑毫無根據,更有堅信神父清白。
6,《美食祈禱和戀愛》是由瑞恩·墨菲導演,朱莉婭·羅伯茨 哈維爾·巴登 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一部愛情片。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在小時候曾以為自己長大後會是兒女成群的媽媽。但在結婚後她才發現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到底女人人生的價值在哪裡?主人公在義大利、印度、印尼三個不同國度之間尋找自己——到義大利品嘗美食,盡享感官的滿足,在世上最好的比薩與美酒的陪伴下,靈魂就此再生。在印度,與瑜伽士的接觸,洗滌了她混亂的身心。巴厘島上,她尋得了身心的平衡。
的小修女(艾米·亞當斯飾)提出質疑,事件以教會安排神父升遷終止。
7,美味情緣,《美味情緣》 講述的是一所餐廳的傑出主廚凱特(凱瑟琳·澤塔·瓊斯 Catherine Zeta-Jones 飾)天生麗質,並且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對自己的手藝非常自信的她常常都堅持己見,老闆只好強迫她去看心理醫生。凱特的妹妹因車禍而逝世了,留下年幼的女兒祖需要凱特照顧,但是無論凱特怎麼努力,祖還是與阿姨保持距離。後來餐廳新近僱用了副廚師長尼克,讓凱特十全十美的天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倆之間的故事也因此展開。
8,,《女王》是由導演史蒂芬·弗里爾斯指導的,海倫·米倫和邁克爾·辛主演的政治歷史電影,
9,《鐵娘子》是一部講述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傳記電影,由梅麗爾·斯特里普領銜主演。影片以撒切爾的老年生活為主線,將她對參政、競選首相、馬島戰爭、下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回憶穿插其間,用撒切爾的眼睛帶領觀眾重溫了上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該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化妝獎。
10,《穿普拉達的女王》,影片《穿普拉達的女王》是根據勞倫·魏絲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聯袂出演。影片講述一個剛離開校門的女大學生進入了一家頂級時尚雜志社當主編助理的故事,她從初入職場的迷惑到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的根源最後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職場與時尚的達人。
11,《成為簡·奧斯汀》,影片《成為簡·奧斯汀》是《傲慢與偏見》的原型,由朱利安·傑拉德執導,安妮·海瑟薇、詹姆斯·麥卡沃伊、朱麗·沃特斯和瑪吉·史密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7年3月9日在英國率先上映。影片講述1796年,20歲的奧斯汀遇到湯姆·勒弗羅伊,情竇初開的她對這個聰明狡黠的愛爾蘭年輕律師一見鍾情。然而奧斯汀的牧師家庭希望未來女婿擁有經濟實力,而偏偏那時的勒弗羅伊還是個窮小子。而擁有6個孩子的勒弗羅伊家也執意與富貴之家聯姻,因此要求勒弗羅伊返回愛爾蘭,從此兩人便再沒有相見。
12,獵殺本·拉登,影片圍繞海豹突擊隊針對「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最後一擊」行動展開,最終以成功射殺拉登的結局告終。
13,《一個購物狂的自白》,影片《一個購物狂的自白》由P·J·霍根執導影片,根據英國暢銷書作家索菲·金塞拉的「購物狂」系列改編而成。艾拉·菲舍爾、休·丹西、瓊·庫薩克和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等聯袂出演。電影講述女主人公麗貝卡是一個財經雜志的記者,她和最好的朋友蘇西住在一起。因為購物成癮的緣故,雖然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卻一分錢沒攢下,反而因為瘋狂購物而債台高築。
14,時尚先鋒香奈兒,影片講述時尚傳奇人物可可·香奈兒早年的奮斗史,由最具人氣的女明星奧黛麗·塔圖來扮演尚未成名前的香奈爾。重點描繪她的少女時期直至在時裝界初露鋒芒這段時期的遭遇。一個簡朴的女孩Coco,靠著天賦和勤奮自學成才,成長為一代女性時尚的代言人。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香奈兒與各種男人的邂逅,幫助她了解奢華神秘的時尚圈,她與著名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愛情,也成為20世紀初的一段佳話。
15,《黑天鵝》是2010年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美國電影。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和米拉·庫妮絲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9月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
《黑天鵝》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中。隨著一場重大演出的日漸臨近,許多的麻煩也隨之加劇。並且她不確定競爭對手是一個超自然的幻象,亦或只是她自己出現了錯覺。
16,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Thora Birch)、邁克·里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1] 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
17,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18,,《弱點》是根據邁克爾·路易斯的小說《弱點:比賽進程》改編,由約翰·李·漢柯克執導,桑德拉·布洛克、蒂姆·麥格羅、昆頓·亞倫等主演的勵志電影。
影片講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非洲裔男孩邁克爾·奧赫從小就是一個孤兒,一再的從領養家庭中逃走後終於遇上了好心的陶西太太,而在後者的幫助下,邁克爾·奧赫逐漸的找到了自我,在自己的身體條件與刻苦鍛煉下,他終於成為了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的首批被選球員。
19,永不退縮,入圍奧斯卡影後,同時榮獲美國時代雜志評選最具有影響力人物之一的維奧拉·戴維斯(Viola Davis),將帶來2012年最新作品《永不退縮》;片中描述母親為了學習障礙的孩子,與整個官僚的教育體系對抗,爭取權力,讓人見證為母則強的力量。
日前在紐約進行試映,受邀的觀眾全都是媽媽,映後所有媽媽起立鼓掌,好評不斷。特別的是,這場試映的贊助商Office Depot,長期與Lady Gaga創立的「天生如此基金會」(Born This Way Foundation)有合作關系,而「天生如此基金會」的宗旨也是促成各種個性的人可以有一個安全公平的環境,與《永不退縮》電影的理想不謀而合。
在映後的座談中,女主角維奧拉·戴維斯、瑪吉·吉倫哈爾(Maggie Gyllenhaal)攜手出席與觀眾對談;對於劇中媽媽的角色,觀眾問到兩位女主角的現實生活中,誰是媽媽?維奧拉·戴維斯在2011年領養一個新生兒,她回答說:「我自己是一個新手媽媽,對於女兒的期待是希望她可以成為世界的公民,願意為世界發聲;而不是一個眼界封閉的人。 」瑪吉·吉倫哈爾則提到:「《永不退縮》劇中的角色都是改編自真實故事,他們都不是所謂的激進派份子,其實就只是一般人,只是當這些人覺得有些事情需要改變的時候,心中的小火花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20,《北方風雲》根據美國歷史改編,講述的是美國獨立前性解放的話題,塞隆在里邊扮演一個在采礦業工作的女工,從愚昧地接受奴役到主動地起來反抗,她經歷了一個愛情親情及社會的巨變的過程。
② 華裔加拿大人的移民歷史
在現在所知加拿大的土地上,最早關於華人的記錄要追溯到1788年。英國叛變的船長James Meares從澳門僱傭了約70名華人,並將他們安頓在當時是太平洋沿岸歐洲前哨站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島的Nootka Sound。然而,關於這一群早期華人下落和可能的後裔的相關文件和信息並沒有留下來。
1858年,一批華人移民到不列顛北美。當時多數華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些「旅居者」,他們都想在不列顛北美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自己的故鄉。他們大部分都是來自廣東省的社會下層的農民。多數來到不列顛哥倫比亞作為普通勞工工作,僱傭者僅僅支付他們一些憑單(Voucher),因此實際上他們被勞工輸入的公司所囚制。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內部的淘金熱隨後也吸引了一大批華人來到該地區。
19世紀很多來自福建和廣東的華工幫助建設了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比起非華人勞工,這些勞工更易接受歧視性的工時制度,低工資及危險的工作環境(比如開山爆破),以養活留在故鄉的家人。華工願意忍耐低工資和惡劣工作環境的行為激怒了一些非華人的勞工,他們認為華工搞亂了勞工市場。1885年華人移民法案的通過,授權加拿大政府開始向移民加拿大的華人收取人頭稅。當時華人是念穗唯一一個被迫繳納該稅的少數族裔。 1923年,威廉·萊昂·麥肯齊·金的聯邦自由黨政府通過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了華人移民。華人自此弊數成為加拿大唯一拒絕接納的族裔。接下來的25年,越來越多的排華法規得到通過,大部分工作不接受華人,因此很多華人開始了自己的餐館和洗衣店生意。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斯喀徹溫省、安大略省,華人僱主不允許僱傭白人女工,因此大部分華人生意沒有外族裔參與。
一些加拿大籍華人在鐵路修建好後在加拿大定居。但由於政府嚴格的限制和沉重的費用,他們無法將自己的家庭帶到加拿大,甚至他們與非華人的接觸也有官方和民間的各種限制。這使得一大批唐人街和華人社區在很多城市的不良地區建立起來。
大蕭條時,華人的生活比其它加拿大人的生活要困難得多。在艾伯塔,華裔加拿大人領到的救濟金金額不到其它加拿大人的一半。由於排華法案禁止了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很多華人男性由於沒有妻子兒女在身邊,被迫獨立面對一切困難。193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華裔加拿大人的男女比例為12.4:1。為了抗議排華法案,加拿大華人每年都會在7月1日加拿大自治日時關閉店鋪,抵制這個被他們稱為「羞辱日」的節日。 加拿大政府對於撤銷對華裔加拿大人的限制並給與他們完全公民待遇的行動十分緩慢。由於加拿大在二戰後簽署了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為了不與其抵觸,加拿大政府必須廢除排華法案。1947年同年,華裔加拿大人終於獲得在聯邦選舉中投票的權利。但此後又20年,移民選擇採用記點系統,華人才獲得承認與其他申請人使用同樣的標准。
多年來,華人組織一直呼籲加拿大政府公開道歉並補償歷史上仔卜卜的人頭稅。2006年聯邦大選期間,保守黨領袖史蒂芬·哈珀將「向華人正式道歉」作為競選承諾之一。2006年7月22日,總理史蒂芬·哈珀在加拿大國會舉行正式道歉儀式。
很多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戰時作為難民來到加拿大。20世紀中期,大多數新華裔加拿大人來自有大學教育背景的家庭,他們現在的核心價值觀仍然注重教育。這些新移民成為人才流入(Brain gain)的一部分,部分補償了加拿大人(包括華裔)移民美國而產生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華裔印度尼西亞人在1965年印尼排華事件中來到加拿大。從1970年代到1999年(參見: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更多的華裔印度尼西亞人在加拿大定居。
很多來自前法國殖民地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的華人在越戰後作為難民來到加拿大。由於華人族裔的淵源,這批移民與早期的華裔加拿大人關系緊密,他們主要居住在法語區魁北克。
從拉丁美洲來到加拿大的華人數量也很龐大。其中因尼加拉瓜1980年代的大地震和其索摩薩的獨裁政府而來到加拿大的人占很大比例。躲避地震和Velasco政權的華裔秘魯人和巴西人也很多。這些人主要居住在維多利亞、溫哥華、蒙特利爾和多倫多。
在1990年代中期,由於對香港主權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擔憂,一批數量可觀的富有華人從香港進入加拿大。加拿大成為他們的理想移民地原因之一在於,其投資簽證的獲得比美國要容易得多。溫哥華、列治文市和多倫多成為這些華人的主要目的地。當時僅從香港來的移民就佔了當時總移民的46%。
今天,中國大陸取代香港和台灣成為華人移民最主要的來源地。
另外,極少數的華裔加拿大人從一些太平洋島嶼(斐濟, 法屬波利尼西亞)、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來。 2001年,加拿大約有25%的華人在加拿大出生。
③ 請問電視劇《女工》中,男主角白二寶的真名叫什麼還演過什麼片
劉奕君飾白二寶
姓名:劉奕君
曾用名:劉岷
生日:6月12日
身高:180
學歷: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2000年《生死兄弟情》飾 劉國強 導演:肖風2002年《生活秀》飾 花痴 導演:霍建起
2007年《溫涼珠》飾柳艷陽 導演:范冬雨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
《女賊》 飾 韓蒙蒙 導演 於曉陽
《浪漫之旅》飾 陸鑫 導演 孔笙
《成吉思汗》飾 術赤 導演 王文傑
《光榮之旅》飾 林歡 導演 王文傑
《回頭是愛》飾安小虎 導演 冷杉
《人鬼情緣》飾 寧采臣 導演 孔笙
2000年《紐約麗人》飾任和 導演 都曉
2002年《摩登家庭》飾 肖雲天 導演 朴鈴珠
2002年《大染坊》飾 趙東初 導演 王文傑
2005年《天下一碗》飾劉漠沙導演 閻清秀
2005年《開創盛世》 飾封德彝 導演: 王文傑
2005年《大清官》飾 納善 導演 王文傑
2007年《靜靜的白樺林》飾趙一帆 導演 顧晶
2007年《女工》飾白二寶 總導演:張輝力 導演:高進軍
2008年《絕密押運》飾項洛陽 導演 孔笙
獲獎情況※
獲第18屆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④ 彭於晏和桂綸鎂領銜主演的電影是什麼
他們只合作過三次,第一次是電影《女人不壞》,後面兩次都是廣告,分別是《愛能不能加滿》和《酸甜苦辣》,《數慧愛能不能加滿》就是兄弟,加滿那個廣告,頌蔽而《酸甜苦辣》是續集,今天在北京召開野畢州首映禮
⑤ 香港電影的起源和歷史
1904 年,才有第一個中國人在中國香港從事電影事業,他就是余順豐。7而第一部在中國香港拍攝的故事片是1909 年由亞細亞影戲公司(圖右)製作《偷燒鴨》,它是一部短片,劇情很簡單:一個瘦小的小偷(由梁少玻飾演)偷一個胖商人(由黃仲文扮演)販賣的燒鴨,被警察(由黎北海扮演)發覺,把小偷捉住。而這部片的導演是梁少坡,他是中國香港第一位電影導演,也同時是第一位男主角。1973 年美國人賓傑門•布拉斯基創辦了中國香港首家電影公司「華美影片公司」8並與「中國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9合作拍成《莊子試妻》,但當此片拍完後布拉斯基把影片帶回美國,因此由中國香港電影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只在美國上映而從來沒有在中國香港面世。在 1922 年,黎民偉建立了中國香港首家中國人全資擁有的電影公司—「民新」,並於 1924 年生產了中國香港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而在 1925 至 1926 年,省港大 *** 爆發,長達十六個月之久,並導致了民新電影廠在中國香港的製作結束,轉移到上海發展,而且使中國香港一些剛冒起的電影公司倒閉,少數則轉移至廣州。1930 年代,中國香港的電影隨著黎北海(黎民偉的哥哥)創建「中國香港電影公司」而開始復甦,而由黎民偉所創7餘慕雲:《中國香港電影掌故》(第一輯),(中國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5 年),頁 148由布拉斯基負責拍片資金、設備和技術,黎民偉則負責供應電影劇本、演員、服裝和道具。但在拍攝完《莊子試妻》一片後,華美便告完結,它甚至被視為一有名無實的電影製作公司,因為它既沒有辦公地址,也沒有在中國香港公映過它的唯一的作品。9黎民偉認為電影不單是娛樂,更是「移風易俗,輔助教育,改良社會的工具」。在中國處於列強占據的情況下,他強調以「電影救國」。故中國香港電業事業在早期已有一個比娛樂更崇高之理想,為中國香港電影奠下一良好的發展方向。 上海「民新」與幾間公司合並成「聯華影業公司」並於 1931 年在中國香港建立分廠及成立電影學校——「聯華演員養成所」培訓了一批著名的粵語片導演如黃岱,而該校的名導師關文清(著名導演)更造就了兩位超級影星:吳楚帆和黃曼梨。另外在三十年代的中國香港電影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少港產粵語片皆是重拍或改編自上海的著名國語片,例如:《胭脂淚》改編自《神女》;《南國姊妹花》改自《姊妹花》等。中國香港在 1933 年前所出產的電影皆是默片。除了有音樂外,通常有解畫人講解。「據說在 1930 年期間,在太平戲院放映《火燒紅蓮寺》時,解畫人便有數名之多,配合動作繪形繪聲,效果不錯。」而在 1932 年,廣州出產第一部局部的有聲粵語片《無敵情魔》;其後亦有第一部全部有粵語對白的粵語片《戰地兩孤女》,這兩部片先後在港上映。在 1932 年末,中國香港第一間生產有聲電影的「中華製造聲默片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招股,並於 1935 年,中國香港電影才完全進入有聲電影之年代。1940 年代,中國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是中國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模旅」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中國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並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路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 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爛仿,中國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 1941 年 12 月日本入侵中國香港並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 年年初,中國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其實自 1945 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中國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中國香港電影業直至 1946 年才開始正式復甦。「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也有言「1940 年代末到 1960 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 200 部粵語片旦歷凳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但其實自 1946 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盪,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中國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於 1948 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 1940 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踏入 50 年代,被喻為是中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由於戰後中國香港社會還未完全復原,加上大量難民湧入,造成不少嚴重社會問題。 「七日鮮」 ,因為這些影片一個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 1952 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而在「七日鮮」影片充斥下致使中國香港粵語片變得低俗,為了改善中國香港電影這種粗製濫糙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圖右)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中國香港電影之發展。粵語片在 50 年代中到 60 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可是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而同時「其實自 1961 年「邵氏」在清水灣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 《獨臂刀》轟動影壇,國語片在 60 年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沖擊,加上 1967 年中國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他拍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 *** ,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導演開始以風月題材作為出發點,拍制了不少情慾電影, *** 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1971 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時中國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直至 1973 年才再次出現一部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到了 1977 年粵語片的產量才超過國語片,故到了 1970年代中粵語片才重新興起。而踏入 70,80 年代的交替期可以說時中國香港電影發展的一個新里程。一批曾在外國攻讀電影的青年,返港後在電視台取得實際的編導經驗,其後紛紛投身影圈,以西方的拍攝巧創作出不少著名電影,為中國香港電影製作帶來一次變革,造成所謂「新浪潮」(New Wave)之出現,「這股新力量,這套新觀念,跟中國香港電影界長久以來的傳統制度和觀念又是那未的不同。他們一旦能夠打入這個圈子,所帶來的新氣象是可以期待的。」這批新進人材亦創作了不少著名電影,如:許鞍華的《瘋劫》,《投奔怒海》,《傾城之戀》,徐克的《蝶變》,嚴浩的《似水流年》,《滾滾紅塵》,方育的《平父子情》,《半邊人》,還有麥當雄,冼杞然,譚家明等人。而部分電影如嚴浩的《似水流年》,徐克的《蝶變》等更被選入二十世紀中文電影一百強,與經典電影《清宮秘史》等齊名。 元素,為中國香港電影注入當代感性、都會氣息,也為中國香港電影帶進現代化之局面。「新浪潮帶來了技術革新,題材的多樣化,以及大量對電影技術藝術熱心無比的新人全面投入電影界,中國香港的商業電影從而獲到更現代化的新面貌。」20時至今日,中國香港電影陷入低潮,這無疑與創作者的方向有關,他們從市場利益為著眼點,推出一些低俗搞笑電影,使影片變得無主題,無內涵,與 50 年代中那些「七日鮮」電影無分別。 歷史—電影教學電影就如黎民偉先生所言是「移風易俗,輔助教育,改良社會的工具」,亦是歷史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工具,電影往往不斷反映當地的歷史,不同國家的電影也反映出不同國家的歷史及文化,利用電影可以把一些已被遺忘的歷史片段通過影像,聲音的結合重現於學生眼前,再配合課本及老師的講解使學生能更有效掌握課文內容。 fed.cu.e/history/history2001/movieandhisteaching.pdf
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鋪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周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鋪是 *** 立案合法當鋪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⑥ 香港電影發展史資料
分類: 地區 >> 香港
解析:
1940年代,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並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路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編劇,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並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年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則吵停頓的狀態。」12其實自1945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電影業直至1946年才開始正式復甦。
「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200部粵語片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14但其實自1946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盪,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於1948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1940年代末還有「大中森凱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
踏入50年代,被喻為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5由於戰後香港社會還未完全復原,加上大量難民湧入,造成不少嚴重社會問題。而此時的粵語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為市民提供廉價娛樂,故推出不少粗糙濫造的粵話片,這些作品被稱為「七日鮮」 ,因為這些影片一個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1952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16而在
「七日鮮」 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粵語片變得低俗,為了改善香港電影這種粗製濫糙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圖右)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香港電影之發展。
粵語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可是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孫春侍,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
而同時「其實自1961年「邵氏」在清水灣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17而在60年代中最受市民歡迎的莫過於國語武俠片,1967年「邵氏」推出《龍門客棧》和《獨臂刀》轟動影壇,國語片在60年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沖擊,加上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
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他拍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 *** ,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導演開始以風月題材作為出發點,拍制了不少情慾電影, *** 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
1971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時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直至1973年才再次出現一部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到了1977年粵語片的產量才超過國語片,故到了1970年代中粵語片才重新興起。
10月25日,第十五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杭州拉開帷幕。《神話》、《千里走單騎》、《十面埋伏》、《天下無賊》、《張思德》、《功夫》、《新警察故事》、《霍元甲》等10部風格各異的影片入圍本屆百花獎。
港片首度同內地影片同台爭奪「金雞」「百花」,這是否會成為下了多屆「多黃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評獎制度的有益促進,暫且難知。不過,這次金雞百花電影節對香港電影敞開大門,或許意味著香港與內地電影已經實現了從形式上的合作,逐漸邁向真正的融合。
上世紀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開內地電影大門之後,港產片如潮水般涌進內地。雖然不乏武打片,但槍戰片很快成為主流,港產片的火爆場面給內地觀眾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這段鼎盛時期,香港年產影片300餘部,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雖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絕佳票房收入,但是絕大部分影片最終闖進內地,並受到內地觀眾的廣泛熱捧卻是不爭的事實,一批香港影星也由此脫穎而出。
80年代香港電影在內地的走紅,主要得益於內地的文化短缺。這種短缺並非一味指內地影視作品的數量,而是內地影視作品本身質量參差不齊,經不住港片的沖擊。但是,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內地電影逐漸站穩了腳跟,一批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電影也慢慢收復了市場。而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因為對內地經濟騰飛帶來的廣闊電影商機「垂涎欲滴」,在影片中開始有意無意地添加些「內地元素」,以博取內地觀眾的好感。當內地觀眾對港產片那種打打殺殺開始感到膩煩的時候,香港電影人就不得不認真琢磨內地觀眾的口味。而這種兼顧內地觀眾「口感」的製作風格,必然導致香港本土觀眾的流失。但是,相對於內地數億觀眾的廣闊市場,誰還在乎過去的那種小打小鬧呢?
還有,面對內地影視產業的迅速崛起,香港電影被迫越來越多地起用內地明星。《無間道》里我們看到了陳道明,《寶貝計劃》里出現了陳寶國。另一方面,無論是張藝謀還是馮小剛,也努力試圖在這兩種文化之間找到某種平衡點,《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中就有劉德華、金城武以及劉若英。
這么看來,香港票房收入的減少,應該是兩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結果。這同時說明,香港電影已進入「後港片時代」。在「後港片時代」,從表面看香港本土藝人數量斷檔現象相當突出,目前仍舊為成龍、劉德華等寥寥幾棵常青樹艱苦把持。但是我們似乎不必為此過分憂心,因為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開始了他們的「北漂」生涯,投身於內地發展。梁家輝就曾出演過《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俊傑在最近的電視劇《紅色記憶》中也出演了英雄何世昌,盡管起先觀眾質疑聲不斷,但魏俊傑的出色表演最終還是為觀眾所接受。
「後港片時代」是香港電影發展史的一個標志,但絕對不是香港電影產業的末日,起碼以國內這個廣闊的電影大市場來看,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經過陣痛之後,總會回歸到一個相對的平衡狀態,而這或許應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狀態。再說,盡管表面看來香港本土電影似乎少了,但實則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帶動了整個內地電影產業的進步,內地電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⑦ 一部美國電影說的是爭取礦山女工人的權益
北方風雲 North Country (2005)
導演: Niki Caro
編劇: Michael Seitzman
主演: 查理茲·塞隆 /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 肖恩·賓 / 伍迪·哈里森 / 傑瑞米·雷納 / 理查·詹金斯 / 茜茜·斯派塞克 / 米歇爾·莫娜漢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5-10-21
片長: 126 分鍾
劇情:
喬西(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 飾)與丈夫分居後,帶著兩個孩子回到明尼蘇達老家,為了生計,決定不顧父親反對去當地礦上工作。入職後喬西才明白為什麼家裡人對她的決定如此反對——礦上工作的女人每日要承受男職工們大量的性侮辱、性騷擾,就算忍氣吞聲,也要被男礦 工的妻子們當成婊子,甚至在公共場合受到辱罵。不堪忍受這一切都喬西決定出頭把礦業公司告上法庭。這個念頭讓喬西受到前所未有壓力,在公司里得到的羞辱變本加厲,還連累其他女員工,令她們都和她反目;在家裡,從外面承受人言的孩子們也開始懷疑母親的清白。喬西扛住這一切,只為讓男人們知道不尊重女性的應有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