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總結一下TVB創台至今有哪些經典的電視劇
自TVB創立以來,它已創作了眾多經典的電視劇,以下是其中一些:1. 《射鵰英雄傳》2. 《溏心風暴》3. 《神鵰俠侶》4. 《包青天》5. 《義不容情》6. 《梅花烙》7. 《創世紀》逗此鉛8. 《大欺霸》山好9. 《天地男兒》10. 《刑事偵緝檔案》以上是只是一部分,TVB的電扒圓視劇創作涵蓋了廣泛的題材,無論是古裝俠義、警匪題材,都有許多經典作品。㈡ 有什麼香港黑社會電影,警匪也可以,越多越好.
新片《PTU2》機動部隊-同袍Kei tung bou deui yat tung pou (2009)
導演: 羅永昌
主演: 任達華 邵美琪 林雪 更多>>
類型: 動作 / 劇情 / 犯罪
上映日期: 2009年1月8日 香港
劇情
蠅 份警隊中,存在鉗著無隆陪形幸的競爭;同涼袍間邀,究竟鴛吊是樞敵還是友箱?華(任達臘華飾演)與稈Maggie(碴邵美琪飾讓在演)分姨別率領下耿沸屬迎接隊伍槽幼解散蔽前最淀晃後一怪價天埂突發腫任蕾務鄖:攜搜霄索潛入巳深芬山裡摻的遮劫押之款音車案悍廊匪。質二人合釉作帶捷息隊一憎年半學以蠟來冀,什爭功斗悔喂氣韋,溫團隊關系早已蒸分裂遺僵化。Maggie一隊呼獲語上司投贊賞剔,址企並得牙到晉升棉,相范系反華等升丈職瘡無望。
本 挨 倉就在飼深犁山內找豫尋悍匪之時,猩糊兩組人豐員分匪頭輾搜誣索窒並祁引來匪捐是徒襲擊憂,傾華與Maggie指為救幻同窩僚之佑事調面臨嚴綸峻考穗驗,囑他吐們最邢後如何拋越開成帥見,曾同心哎協跺力完奪成工稱作懷呢鵲?
㈢ 15過去了,由成龍、吳彥祖主演的警匪片《新警察故事》,當時具有哪些港台特色
新警察故事是比較成功的一部警匪片。
因為是一部警匪片,警察的地位是擺在正義的一方的,例如陳國榮,他一心辦案,雖然中間受到過糟糕的待遇,但是最後還是站在了正義的一方。而反派阿祖是總警司的兒子,一向公平公正的總警司竟然會培養出「殺人犯」兒子,這就是本片的一個矛盾點,也是港台特色的體現。
這也是本片的一個新穎的點,它不再設定「內鬼」之類的老套路,而是選擇了警察兒子這樣的角色去承擔製造矛盾的點,很吸引人。
㈣ 陳木勝《怒火·重案》獲最佳影片,影片的拍攝思路與一般警匪片有什麼不同
陳木勝《怒火·重案》獲最佳影片,這個電影的拍攝思路可以用另闢蹊徑來形容,這個電影和一般的警匪片最大的區別就是主人公是亦正亦邪的。此前的一些影視作品中的角色都分正派和反派,而這個作品中的正派也不一定是完全的好人,反派人物也氏仿蔽不一定是真正的惡人。導演想用這種方式來告訴大家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只有黑和白,黑與白之間還存在著一大片灰色地帶。
這個電影中的人確實是非黑非白的,但大穗是他們卻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且有些人盡管處於不好的局面,但是他們依舊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其實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大家殲州所做出的選擇確實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但是只要不被心中的怒火所摧毀,並且嚴格的恪守本心的話,那麼今後一定會走上正確的道路。這個作品並沒有講述真正的邪不壓正,更多的是從內涵上告訴大家這個世界的運轉模式。
㈤ 港台片保護王子殿下林督察是什麼電影
《虎穴屠龍之轟天陷阱》。
主演:團絕呂良偉、翁虹、鄭浩南、方中信。講述的是香港總督察林國正嫉惡如仇,制止黑幫犯罪活動無數,其妻蔡潔多年來一直為丈夫出生入死而擔憂,在多番勸告下,林亦顧及妻子和幼女敏的安全,便暫時答應妻子移民加拿大。林雖不願移民但又要挽回家庭,唯有先請假到紐約,希望能說服妻子改變移民計劃,可惜在陰差陽錯之間,林巧遇仇家「王子」,林在保護潔之餘,終於和王子展開火拚。
紐約唐人街實地取景的火爆動作片,雖然劇本和演員表演演出都顯得普通,昌頃但對喜歡陽剛警匪電影的觀眾而言,連場實感甚強的槍戰塌迅姿和打鬥場面應該會滿足。
㈥ 喋血柔情是在哪裡拍攝的
中國香港、中國台灣、菲律賓,蔽清三地拍攝。
喋血柔情
中國香港、中國台灣、菲律賓1995年高飛執導的電影
《喋血柔情》(Angel on Fire)是由高飛電影導演、編劇,楊搜首麗菁、楊盼盼、李子雄、麥鶴頓等主演的一部中國香宏漏前港警匪片,該片於1995年在中國香港上映。
㈦ TVB的電視劇和和大陸的電視劇有什麼差別
1、港劇弘揚法治,內地劇諂媚權力。
2、港劇表達清晰,內地劇不知所雲。
3、港劇表演專業,內地劇就像拍照。
4、港劇造型順眼,內地劇造型奇葩。
5、港劇價值觀正,內地劇無價值觀。
談起TVB電視劇和大陸的電視劇,想必了解的觀眾應該在第一印象就能感覺到差距,大陸劇確實整體上也不如TVB。
這種一眼就能感覺到的差別,並不玄妙,恰恰反映了兩者在製作水準和用心上的差距。
1.服化道具以及拍攝場景,就算很少看TVB電視劇的觀眾,也能一眼就看出來。
TVB劇里的畫面質感,場景設計服裝搭配,都給人一種較為舒適的感覺,簡單來說很寫實和接地氣,這樣的畫面很容易就能把觀眾帶入劇情。
而現在的大陸劇,不少在服裝場景方面讓人看得十分不舒服,有得甚至讓人覺得很敷衍。
很奇怪的一點是哪怕是古裝劇里假山假水拍出來也讓人覺得毫無違和之感。
也許是演員的演技有以假亂真的程度,讓人絲毫沒有生硬的感覺。
2.就談到了演員,這方面真的是差距太大了。
在TVB演員只是一份工作,他們拿的是不多的薪水,他們在公司的地位也不高。所以演員的敬業態度和業務能力就十分重要了,如果你沒有演技或者耍大牌,下場可能就是失業了。
以至於不少人選擇北上撈金。
而大陸的演員,不知道有些人配不配得上這個稱謂。有沒有演技無關緊要,哪怕耍大牌也沒關系,只要有人氣有流量有話題有粉絲,你就是個角兒。所以在大量刷屏的電視劇里,太多的面癱瞪眼歇斯底里,讓人看的十分尷尬。
3.TVB電視劇和大陸劇在拍攝題材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想必常看TVB的觀眾都知道,他們拍鋒碧攝比較多的就是警匪偵緝、商場爭雄、職場過招還有經典的宮斗,而大陸的電視劇,古裝玄幻、婆媳關系、諜戰抗日……
這些也是由於兩地的實情和 歷史 發展不同所致,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這也是很正常的。
在我看來TVB的電視劇更有煙火氣一些,充滿世俗的瑣碎和溫暖。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近些年咱們內地都市劇的主人公無論職業背景如何一律都住著精緻豪華的公寓里、家裡干凈整潔的就像沒人住的樣板間一樣。
但TVB劇的置景就很真實和生活化,最重要的是很符合角色性格。比如《陀槍師姐》里陳小生因為對槍械很有研究,所以家裡有個小房間擺滿了模型槍,他准備結婚時二妹姐還特意囑咐他把家裡重新裝修一下,槍房改成書房。同樣是警察,《妙手仁心》里張家輝的家不但更小一些,還亂七八糟堆滿報紙、臟衣服臭襪子、啤酒罐等等,很符合他單身、工作忙、又很神經大條的角色形象。
哪怕是醫生、律師這些高收入的人群,他們結婚前要麼住在父母家裡,要麼和倆朋友一起合租,房間都不大,裝修風格也特別家常,而且家裡還會根據人設擺放一些照片、獎杯等充滿生活氣息的擺件。
至於角色的父母們就更接地氣兒了,他們大多經營個蔬菜攤、水果鋪,或者在大廈里做管理員,感覺他們就像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那些普通人一樣,忙忙碌碌之餘會湊在一起打麻將、家長里短聊聊天、幻想自己能中六合彩、每晚逼著回到家的男女主人公喝甜湯、再問一句「餓不餓,煮碗面給你吃」。
哪怕你從來沒去過香港,但通過TVB的劇集也知道了深井的燒鵝、元朗的老婆餅、南丫島的海鮮、圍村的盆菜、廟街的大排檔最好吃。
除了很貼近生活,TVB的電視劇也一直在輸出一種價值觀,就是:「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開開心心的呢」。雖然這句台詞被吐槽說過太多次,但這的確是港劇的核心價值觀,里邊的角色無論貧窮富貴、不管是面臨生活上的難關還是感情上的困擾,他們都會這枝游樣安慰別人、鼓勵自己,然後振作起來勇敢去面對這些問題,讓我們能感受到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韌勁。
相比之下,內地都市劇卻很少進行價值觀輸出,甚至充滿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矯情。比如《奮斗》,佟大為演的陸濤憑借著親爹和後爹的資源奧迪車開著、LOFT住著、和女友的閨蜜談著戀愛、臨了還瀟灑地把幾沓錢往天上一甩說「這不是我要的生活」,誰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麼。這並不是特例,銀搭舉大多國產都市劇都是這樣強行迷茫、強行灑狗血,這些既不貼近生活也沒有價值觀輸出的劇只能看個熱鬧,但全無靈魂。
作為一個看了十多年港劇的觀眾,我覺得tvb的港劇與內地電視劇從題材,演員,資金,受眾上都有不同。
一 題材 港劇最突出的是職場劇、商戰劇、律政劇。當然,為了適應更多人的口味,古裝、年代、偶像等戲份也均有涉及。但是,由於香港獨特的文化背景,其職場劇相比內地同類劇情更為真實,說白了,就是顯得更加專業。內地職場劇畢竟為起步階段,顯得更為偶像化,更容易突出婚戀情節而不是職業本身。個人覺得偶像劇中,內地更好一些,這跟tvb一線藝人年齡普遍偏大以及港劇受眾主要以師奶為主有關。相對而言,內地偶像劇的受眾多是十幾歲的學生,而演員大多是剛剛走出校園甚至還沒畢業的青年演員,自然更顯優勢。再說到商戰劇。早年的大時代等商戰,以及後來的天地豪情,創世紀等等,包括以家族爭產為主的溏心風暴系列,奠定了港劇商戰題材的地位。而內地,幾乎沒有像樣的商戰劇可以拿的出手,這可能跟商業環境以及編劇能力有關。其它題材,內地劇與港劇各有優勢,不再詳說。
二 演員 tvb畢竟人少,所以每年的電視劇製作量也無法跟內地相比,這決定了演員相對固定,也出現了像羅樂林「一日死五次」的奇觀。所以,多年來,雖然陸續有新演員加入,但是在觀眾感覺中,還是反反復復只看到這幾個人主演。同時,tvb演員老齡化比較明顯,三十多歲才能演主角,四十多歲才能拿到最佳男女主演獎項的情況非常普遍,比如這兩年非常突出的王浩信,其實是83年生人。為了解決演員出走的問題,tvb開始力捧幾個小花上位,但是大多觀眾緣不佳,只能再多磨練幾年。單從長相來說,港劇演員甚至男女主都不像當年關之琳,李嘉欣,或者後來的六大花旦那樣相貌出眾,但是勝在長相有特點,不網紅臉,而且頻繁出現,演技尚可,所以還是有一定的觀眾緣的。相對於內地,每年有太多電視劇產出,男女主不計其數,就算是演過男女主,又有多少人能記住?加上忙於推出新劇,新晉演員的演技並沒有很好的磨練,就憑借外表加上各種推廣宣傳成了「新星」。這一點,看看演員的誕生就知道了,雖然裡面演的好的見仁見智,但是演技尷尬的還是一目瞭然的,更不要說那些全無演技,沒有學過任何錶演,單憑名氣就加入到演員這個行業的網紅了。
關於演員這點,還想再說一下。我多年來一直看的是粵語版港劇,現在粵語聽力已經不錯了。港劇都是現場收音,雖然麻煩,對環境要求高,但是幾年下來,演員的台詞功力進步明顯。反觀內地,大多是後期配音,所以有了數字小姐,而且演員的配音功力千差萬別,好的有近期上了聲臨其境的,不好的就真是不好說了。當然,這種後期配音的當時,也給港台藝人來內地拍劇提供了方便。
三 資金 內地拍電視劇真是一個賺錢的行業,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內地一年能產多少集電視劇,這么多電視台,竟然都消化不了,所以才有了一劇兩星的政策。內地有錢,拍劇肯花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反觀香港,很多電視劇尤其是古裝劇都是靠布景,極大的限制了創作。一件衣服多個電視劇裡面出現變成了有趣的找相同,甚至一個雞公碗,都成了tvb的出鏡王。當年笑傲江湖直接外景,讓習慣了室內布景的tvb大開眼界。也因為經費緊張,港劇拍攝進度非常之緊,經常每天拍十幾個小時,演員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而內地的演員片酬高,動輒一集幾十萬,每天拍戲八小時,各種舒適方便,使得很多港台演員來內地尋求發展。雖然tvb的很多演員對薪資待遇非常不滿,但在香港,演員只是一個普通的行業,從薪資等並不比其它行業高貴的理念,值得內地思考。
四 受眾 其實這點上面已經有所提及。在香港守在電視機前的以師奶為主,因此港劇無論從劇情還是演員選擇,都會考慮這個因素。而這個電視劇是不是真的好看,有時候與收視率無關。像多年前的天與地,因為題材問題,收視率極低,但卻被很多內地觀眾奉為好劇。而在內地,雖然隨著網路發展,很多中青年改變了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的習慣,但是近幾年的網路劇又讓很多人開始喜歡用電腦甚至手機追劇。所以基本上,內地電視劇的觀眾遍布各個年齡層,也因此內地各種題材都有所涉獵,只是隨著每年的風行題材,有一些側重而已。例如幾年前的宮斗劇,婆媳劇,苦情劇,到最近的精英劇。
總得來說,內地的優勢是演員多,觀眾多,資金多,題材廣;而港劇則是年深日久,無論編劇,題材,都有了一定的經驗,而演員的演技也磨礪得更為純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無論是內地劇還是港劇,都有優秀的作品,也都在成長進步中。我們在認清不足的同時應該做的是甄選和鼓勵,而不是只看美劇英劇或者韓劇並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看劇多年,突然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半夜手敲了這么多字出來。純個人想法,不認同的可以各抒己見,別人身攻擊。
首先從題材上來看,TVB的電視劇主要偏向於生活,且題材更廣泛。TVB的警匪片,醫療劇,職場劇等的台詞更考究,一些演員和編劇甚至會因此去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而國產劇喜歡模仿台劇,韓劇等,前幾年主要是傻白甜的偶像劇,近幾年則以仙俠劇和宮斗劇為主。
從布景上來看,TVB的劇主要以香港為背景,取景地也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而家裡的布局也和一般人的很像,所以有其獨有的港味兒。而大陸劇哪怕是很窮的人設,也會住在獨立的小樓里,宿舍也和平常的不一樣,單純地為了追求精美,而缺了一些地氣。
第三,TVB的劇是自產自銷的,這個的好處是,編劇,導演對演員的特徵把控地比較好,加上演員的演技好,所以不會讓人出戲。不好的就在於經費有限,製作會粗糙一些。這一點在宮廷劇上尤為明顯,演員的服侍,場景等都略顯廉價。而大陸劇基本上都會有好幾個財大氣粗的投資方,經費充足。但是出於賺錢的目的,投資方通常會指定演員,且基本上是沒有演技,空有名氣的小鮮肉。演員的片酬占據了經費的大部分,製作上也會捉襟見肘。
談談個人想法,不喜勿噴
我對TVB是非常鍾愛的,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喜歡的東西也不一樣。有些人覺得TVB的電視劇好看,但有些人卻並不這么覺得。
我認為TVB比大陸電視劇好的地方有這么幾點:
1、劇情
從劇情上來講,TVB的電視劇節奏相對比大陸的電視劇緊湊(雖然有幾部TVB劇集也很拖沓)。大陸的電視劇大部分以情情愛愛為主,基本上你知道一部電視劇的男女主角是誰後,你就能大概猜到後面的劇情,最終的結果,中間只不過是講他們怎麼擺脫各種障礙走在一起。一會兒女二介入他們感情,一會男二男三感動女主。總之就一句話劇里的所有女生都喜歡男主,劇里的所有男生都喜歡女主。
其次TVB的劇本比大陸劇真實,而且題材廣泛,涉及各行各業。就像前段時間網友盤點TVB拍過的職業,真的差不多都包攬啦。雖然TVB不斷得有警匪片,但是他們懂得推層出新,警察也可以分很多種類,從不同的角度去拍攝,基本上沒有一部是不受歡迎的。要說宮斗劇,雖然《甄嬛傳》真的是大陸電視劇的良心之作,不過別忘了,《金枝欲孽》才是宮斗劇的鼻祖。這部劇里的每一個女性都有她的可悲之處,讓人恨不起來。
2、演員
雖然TVB的演員有所局限,基本上每一部電視劇的配角都是同一個人。但是你不得不說,即使是配角,他們遇到不同的角色,也能轉換得很到位。配角如此,更別說是主角了。比如胡定欣,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她也是從配角做起,從《大唐雙龍傳》開始被大家熟知,一步步依靠自己的努力,憑借《城寨英雄》好不容易才拿到最佳女主角。網上有這么一張圖,是在TVB的頒獎晚會上,那時候胡定欣被拉到前排和花旦們站在一起,不過,她卻很尷尬,感覺自己遭到了排斥,不過現在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走到了現在這個地位,也算是熬出頭啦。反觀大陸劇里的演員,動不動就用替身,因為長得好看也會突然得爆紅,一種表情貫穿全劇,也真的是難為他們。演技有時候真的是看得尷尬。
不過最近我有看《演員的誕生》,發現藍盈瑩是一個潛力股,她從浣碧被大家熟知,不過她現在想要擺脫這個名號,讓大家認識的是演員藍盈瑩,不得不說她的演技也是真的好,上期節目中她飾演的羅子君一點不輸馬伊琍。
3,、拍攝形式
最後不得不說說現在大陸劇的拍攝,摳圖!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這真的是很令人詬病的一點了。
最後總結一下,也並不是全部說大陸劇不好看,港劇現在也是有點落寞啦,從最近的續集中就可以看出來。大陸以前的劇集也是很好看的,有些厲害一點的編劇和導演也是能拍出精良的電視劇的。
TVB和大陸電視劇的差別我覺得有兩個,一個是戲劇的風格,一個是演員的風格。
一、首先是戲劇風格的不同。
TVB的電視劇側重於戲劇的本身,對於場景和服裝的要求不嚴格,甚至於對 歷史 可以戲說,這是香港影視巔峰時代造成的深遠影響,那時彈丸之地的香港 ,成為亞洲的好萊塢,很多的電影、電視劇輸出,加上香港的「快生活」文化,影視的選材非常豐富,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幾乎都演了個遍,而且因為當時香港影視輸出需求很大。
我記得有記者采訪過TVB的那些明星高層,那時候,編劇幾乎都是給個方向,幾天的時間關起來就要出作品的,速度非常快,因此,那群編劇對於這么多素材的影視作品,為了趕工期,寫作戲劇的方向就漸漸套路化,通俗化,舉個例子,有很多不同行業、時代的片子,幾乎都是男女主角歡喜冤家開始,然後各自的配偶因為世俗或者事件分開,然後男女主角至死不渝地在一起,這種愛情模式套在了很多的作品中,只不過是換了個馬甲而已。類似這樣的套路和對白,漸漸就形成了TVB電視劇的風格。
而大陸電視劇的風格相對就比較嚴肅,而且兩極分化,對於正劇會比較考究,對於甜寵泡沫瑪麗蘇劇就顯得很隨意。而且不同的衛視和省市製作的風格也大不相同,但是你會發覺,他們戲劇的風格深受舞台劇的影響,比較嚴肅。
二、演員風格的不同
這很好理解,大部分大陸的演員,除了近些年那些小鮮肉劇是偶像出道,演技拉跨之外。其他口碑好的演員幾乎都是電影學院、舞台劇等培養出來的,拍戲會很容易陷入「為了表演而表演」的感覺,就是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反復想要怎麼表現,怎麼演。
而港台的演員,比如TVB,幾乎都是自己的培訓班出來的,或者在電視劇中做配角慢慢成長起來的,演戲的方式會非常生活化。更像是身邊的人和事。
所以說TVB和大陸的電視劇,最大的區別就是平民演藝和學院派的區別吧。
大陸劇這幾年讓黑資本害慘了 帶資進組耍大牌 陰陽合同逃稅洗錢 花錢買僵屍粉刷點擊收視偽裝黑粉挑撥對罵等太多了 這些黑料撕逼可比影視劇好看的多 如果他們把這些精力用在劇本拍攝上還愁沒有好劇
據我的個人了解,兩者還是有蠻大差別的。主要有:
1.數量和質量的差別:港劇每年出品的劇大概就30部左右吧,不會太多,質量普遍是比較高的;大陸劇就比較魚龍混雜了,特別是近兩年,什麼網劇之類的越來越多,而且質量簡直沒辦法說了都,反正我是基本看不下去的。而且有很多劇是靠偶像顏值撐起來的,演技有點尷尬。
2.題材類型的差別:港劇比較有特色的性格是破案劇、警匪劇;大陸劇比較有特色的應該是宮斗劇和愛情劇,比較簡單不費腦。
3.語言的差異:港劇大部分都是粵語版的,聽著還蠻有時代感的;大陸劇大部分都是採用配音的方式,有些尷尬的決定口形都對不上。
簡單就說以上三點,其實我小時候很喜歡看港劇,還看過很多經典的電視劇呢,不過現在的話就少了很多了,因為好多app都沒有港劇播出了,慢慢的都快忘記了。
TVB的電視劇我感覺節奏都很快,一般情況下幾乎不用快進,大陸的劇里大多數的水分太多,有的時候一集,也就是五分鍾干貨,而且刪去片頭和片尾,一集才30來分鍾。良心製作比較少。還有重要的一點,香港的電視劇的演員演技都很過關,而且劇情也特別吸引人。而大陸很多演員就像念台詞一樣,演技不過關,看著都滿屏尷尬。我更喜歡看TVB的電視劇,可是現在打開電視,幾乎TVB劇和韓劇都下架了,也不知怎麼回事。
㈧ 為什麼香港電影沒了港味
我所理解的「港味」,就是電影《食神》里史蒂芬周炒的那碗叉燒飯。
趕工而做的生活日常,但卻是用了心的,讓人癲狂,卻又隱隱地讓人神傷。
盡管早早出現了好萊塢電影這樣的佛跳牆,但在很長時間內,它比不過這碗本土燒制的叉燒飯。
這碗港味是二十多年裡香港市民的最愛。
因為這碗叉燒飯里,他們能品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失落與幻想。電影里全部都是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夢想,或是有情飲水飽,或是一夜變富佬,或是寄寓鬼怪,善惡有報,或是縱情江湖快意恩仇。
一、「趕」出來的叉燒飯
在香港電影最繁榮的時候,每年要出三四百部電影,平均每天就有一部拍出來。祖籍四川的演員鄭裕玲,曾經一天趕過9個片場(劇組)拍戲,人稱「鄭九組」,龍套演員每年拍的戲更多;周星馳最火的那幾年,早上6點多起床,收工接近凌晨,每天工作18個小時;黃百鳴曾經用一個晚上寫出《開心鬼》的劇本,劉鎮偉20多天拍出《東成西就》救了王家衛的場,這些都被傳為香港神話。
這些電影拍得確實很趕,時間緊張得就像周星馳製作那碗叉燒飯。這些電影看起來也確實用不了多少成本,演員還都沒什麼「腔調」(格調)。但在這些電影里,很少有創作人員和演員是敷衍的。因為競爭太厲害了,你不付出心思與態度,你就會被別人替代。不賣座的電影,可能上映幾個小時就被撤掉,從此默默無聞。
這種氛圍,不亞於一場「食神」比賽。你不得不趕,而又不得不用心。這些電影,每一部都寄託著主創和演員的歡笑與汗水。
這些趕制出來的電影,更加註重有創意的橋段和打鬥,還有近乎生活化的表演。這些電影不需要多深刻的思考,迎合了忙碌的觀眾在閑余時間消遣娛樂的需要。
二、叉燒飯中的「人間煙火」
香港電影里的「生活氣息」主要是體現在電影刻畫的人物、故事、場景和對白中。
這些電影,或有喜劇片,或有動作片,或為江湖傳奇,或為鬼怪故事,或是校園青春,或是社會險惡,歸根結底,大多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寄託著香港平民對生活的感想與期望。
比如王晶的電影。王晶最得意的就是他曾是香港最多產最賣座的導演。他有兩個殺手鐧,一是「賭」,二是「追」。《賭神》、《賭聖》系列給人發橫財改變生活的憧憬,《精裝追女仔》系列,兜售窮小子追上意中人的夢想。
離奇的劇情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是不成立的,但生活化的場景道具、充滿俚語的對白、演員的表演風格都使這樣的愛情童話在搞笑的同時,不失真實和親切感。
香港電影從不吝於展現一些街道、樓宇、住宅的鏡頭,香港觀眾對之充滿認識甚至能感受到就在他們周圍;一些取景地如九龍城寨、廟街、皇後碼頭、深水?兜鵲日廡???獾毓壑諞膊環τ∠蟆?/p>
香港電影的另一個重要符號是粵語對白。盡管我們看的許多港片經過國語配音後仍然保留了對白生活化的品質,但粵語裡面一些只有幾個字的俗語(不限於粗口)本來非常形象,但普通話需要一兩句話才能解釋得清,這部分在配音時被大量省略或另譯了。
三、不可替代的洋蔥
不管是土生土長的香港演員,還是北下的大陸演員,亦或是南上的華裔演員。在香港這塊土地上,都得慢慢打磨,才能變成璞玉。而當中一些佼佼者,其本身的演員特質,是從出生起就被熏陶出來的。這種偶像特質,就像叉燒飯中的洋蔥,是能讓人唏噓動情的核心材料。
我們看香港最受市場歡迎的「雙周一成」三位演員,他們都能把自己鮮明的小人物的特質反映到角色身上。周潤發出生在南丫島,10歲才搬到香港的貧民區;成龍是武行出生,從小挨打長大的;周星馳連演員培訓班都考不上,當了幾年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和電視演員才出道演電影。他們無一例外都經歷過跑龍套的歲月。
為什麼現在很多港片都讓人覺得沒有「港味」了呢?
首先,是香港電影里一些重要的符號消失了,而且這種符號缺乏替代品。
比如說九龍城寨,它為什麼能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因為它曾經是香港最負」盛名「的貧民窟,在這里充斥著各種三教九流、底層亂象。它作為一種背景被展示出來,就隱性的表達出各種社會問題。比如在《省港旗兵》的後半段,九龍城寨就為警匪對峙、兄弟反目提供了一個相當緊張的空間環境。警察、渴望留下的小弟、有情有義的劫匪大哥『、安心做娼的舊情人,九龍城寨將這些人物襯托得真實且鮮活,最後也加重了這群省港旗兵的悲劇色彩。
在1997年的《香港製造》和2008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導演也用了屋村和深水?鍍睹衤ダ垂乖煒占洌???遣⑽茨芑?沓刪帕?欽?庋?蝸蟮姆?龐鎇浴?/p>
另外一個消失的符號是演員。香港演員在今天斷層的局面十分明顯。三十年前的老電影,我們看成龍、周星馳、周潤發、梁家輝、任達華、吳君如這些人,三十年後的新電影我們還是看他們。其中更有一些已經離世了,張、梅兩位大牌不說,還有像大傻成奎安、老道長午馬這樣的綠葉演員。
香港電影當真沒有本土氣質的接班人嗎?答案是有的。
但遺憾的是,出現了某門事件。
某門事件整整毀了香港一代希望之星。謝霆鋒、張柏芝、陳冠希、TWINS。尤其是謝霆鋒和張柏芝,他們本是香港唯二的影帝、影後夫婦。他們本來擺脫了壞孩子的形象,年紀輕輕演技就獲得廣泛認可。但今天呢?一個成了傳說中脾氣暴躁的單身母親,一個心灰意冷無心電影事業開始低調做人。事件的另一位主角,說到做到徹底離開了電影圈。觀眾只有在觀看《狗咬狗》和《無間道》時才感嘆:啊,他原來是那麼有表演天分。
在《狗咬狗》中大部分時間里都沉默的陳冠希,用他內斂的表演,表現了角色的孤獨痛苦與不馴。
其次,是觀影人群的變化。
是什麼導致了香港電影的繁榮?
不誇張的說,是一群女人,一群車衣女工。麥兜的媽媽,就是一位車衣女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製造業興起和繁榮,制衣就是其中重要一項,大量原本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走進了工廠,成為賺錢養家的勞動力。當時車衣女工被認為是」一份可以做一世的好工「,許多女孩甚至小學畢業十三四歲就借身份證進工廠養家。盡管工作很苦很枯燥,但是女性有了消費能力以後,她們開始走進電影院,以此作為消遣。當年輕的女人走進電影院後,年輕的男人還能去哪裡呢?
這群文化程度不高的年輕人(沒有貶義),最容易接受的,就是不用思考逗人發笑的生活喜劇,而且他們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放鬆。所以,他們能吃得下「香港電影」這碗叉燒飯。
另一方面,由於艱苦的生活,他們對於電影中小人物的理解,對於樂觀向上的精神,更容易產生共情。生活經驗彌補了他們文化知識的不足,使他們更能理解這些電影的表達。
而今天,不只是香港的觀眾,包括大陸的觀眾,很多都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接受過高等的教育,他們對於電影視效的要求提高了,對於苦難的理解降低了。娛樂、刺激和」燒腦「成了更直接的需求,也難免投資方和創作人員把資金投向一些大片當中了。
有各種各樣的佛跳牆,喜歡叉燒飯的自然少了,何況是少了幾味調料的叉燒飯。
再次,是電影市場中心地位的變化。
80、90年代的香港,正處於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是整個東南亞的電影文化中心。在香港電影中,周圍地區都是附庸和落後的角色:菲佣「瑪利亞」、大陸來的「老表」、台灣來的黑社會;盡管港片中的本港人也都是些市民小角色,卻個個樂觀向上,結局一團和氣。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充滿人間煙火氣。
隨著大陸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失去它作為華語電影市場中心的地位。原本香港的資金和人才很早就流向內地了。
在電影市場重心的轉變過程中,原本香港是有機會把重心留在本土,吸引大陸人才和資金流向香港發行電影的。但是香港電影人並沒有展現這種包容的態度,相反的,他們對於和大陸的合作,從一開始的高姿態,到轉變為防禦姿態,最後只剩下一小部分堅持本土創作,對外界呈現出一種抵抗姿態。
這一點不在此展開。因為如果香港電影以包容的心態去迎接內地影人,沒有粵語和其他束縛,那時候港味也可能會產生另一種變化。
只從目前看,「港味」變質了。
用許冠文2005年的話說:香港在成為「四小龍」之前,香港人沒錢,但是有情,他們很快樂;成為「四小龍」之後,香港人感情淡薄了,但是有錢,他們也很快樂;但是金融危機之後,香港人既沒有錢,也沒有情,於是他們不快樂了,不僅不快樂,而且很憤怒。
在香港人「憤怒」以後,更多香港電影人傾向拍攝反省港人港事的題材,試圖找出本港人的精神內涵。從《老港正傳》、《金雞》到《細路祥》再到《老笠》,莫不如此。但年代越近,越發透出死氣沉沉的宿命感。在《香港製造》、《老笠》中,都有年輕人跳樓自殺的場景。在電影《毒誡》中,本來是一個救贖的主題,但影片灰暗的基調卻讓人印象深刻。導演著力渲染了空間對人的束縛力。
同樣是生存在狹小的空間,以前的小市民樂觀、堅持,相信努力會有收獲;現在香港電影中的小市民,更多是感到悲觀、絕望,認為沖不破這樣的空間。
在這種心態下,他們緊縮身體,下意識的認為這樣更安全,表現出的自我意識更加強烈。個人認為這部分香港人對現狀存在這種矛盾心理:一方面認為空間限制了自己,一方面又蜷縮於這種空間當中,懷念過去甚於迎接新的未來。
但是,如果香港不能以更樂觀開放的心態,去包容和面對外部世界的變化,那麼我們,只能在老電影中緬懷曾經的香港精神了。
為什麼要給我這么好吃的叉燒飯,以後吃不到怎麼辦?
薛家燕在《食神》中的台詞,一語成讖
㈨ TVB和香港電影的常見取景地都在哪兒
油麻地警署:阿Sir們永遠的根據地
圖:油麻地警署。
如果你也是被TVB和港片「喂」大的,那麼你就一定對這座藍白色建築有點印象。它就是九龍區最古老警署之一,油麻地警署。這座典型殖民地風格的警署,是絕大部分香港警匪片的取景地,也是廣大TVB迷的必朝聖打卡地。童年必殺劇《陀槍師姐》里英姿颯爽的娥姐就是油麻地警署沖鋒隊隊長,還有之前大火的《潛行狙擊》里有一幕是Laughing哥在油麻地警署的門廊被人埋伏,不知道你還有印象木?不過遺憾的是,作為九龍服役最久的警署,今年5月21日這里舉行了最後一次降旗儀式,自此正式閉所,之後僅作報案中心使用。雖然童年早已遠去,但「到此一游」對廣大的TVB迷而言,都是一種特殊的紀念。
圖:《陀槍師姐》里出現的油麻地警署。
代表作:電影《古惑仔》《無間道》《黑社會》《半支煙》;TVB《陀槍師姐》《談判專家》《潛行狙擊》《學警出更》《真相》
地址:香港油麻地廣東道627號
交通:地鐵油麻地站C出口。沿彌敦道,往永星里前進至眾坊街,轉廣東道口向左轉即到,約5分鍾
TVB辦公大樓:出鏡率最高的「西九龍重案組」
圖:TVB辦公大樓。
「別動,警察!我是西九龍重案組高級督察XX,你涉嫌與一起XX案有關,現在需要你跟我回警局協助調查。」 從小就看TVB的你,一定對這句台詞深有印象吧。從《壹號皇庭》開始,幾乎所有的TVB里的警察都是來自西九龍重案組。雖然香港的確有西九龍警署,但是劇里的西九龍警署大部分取景都是TVB辦公大樓,只不過用PS把徽章P上啦。對於廣大TVB的鐵桿粉絲而言,這座辦公大樓的意義真是非同小可。不過辦公大樓是不對外開放的哦,所以大家只能在外面拍拍照打個卡咯。
圖:TVB里出現的「西九龍警署」。
代表作:TVB《陀槍師姐》《法證先鋒3》《戀愛季節》
地址:香港將軍澳工業邨駿才街77號
交通:在將軍澳車站搭乘新巴797M坐到駿宏街下車,斜對面就能看見TVB大樓了
美都餐室:跨越半世紀的御用拍攝地
圖:美都餐室。
這家開業於1950年的餐室,直至今日,整體的裝潢和內飾都保持了上個世紀中葉的風格。花格瓷磚地板、老式空調和收款機以及瓷磚上動人的鳶尾花,每一個角落,都流淌著濃濃的懷舊氣息。身處其中,就彷彿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老香港。這里主打的都是傳統茶餐廳的經典菜式。不過比起吃的而言,大多數劇迷來到這里,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和紀念,食物本身反而倒是其次了。
圖:電影《九龍冰室》里出現的美都餐室
代表作:電影《九龍冰室》;TVB《酒店風雲》《廟街媽兄弟》
地址:香港九龍油麻地廟街63號地下
交通:油麻地站C出口,向右走,第二個路口右轉。
營業時間:10:00-21:45(逢周三休)
電話:(852)23846402
人均:HK$51-100
香港高等法院:律政劇的必備場景
圖:香港高等法院。
除了警匪片,TVB最經典的劇應該要數律政劇了。但凡是看過TVB律政劇的,沒有人不熟悉這里——香港高等法院。作為TVB拍律政劇的必備場景,高等法院也是各大TVB粉的重要朝聖地之一。
圖:TVB里出現的香港高等法院。
代表劇:TVB《真相》《法網狙擊》《突圍行動》《法網狙擊》《壹號皇庭》《律政新人王》《法內情2002》《溏心風暴》
地址:金鍾金鍾道38號
交通:港島線金鍾站下,C1出口,沿金鍾道至紅棉路路步行幾分鍾
Tips:
香港高等法院是可以去旁聽的法院,可以提前在法院官網查好屬於公開聆訊的的案件再去,但注意要保持肅靜,不準嬉戲打鬧,聊天,請關閉手機、照相等設備,在法院區域不準聚集飲食、娛樂及玩滑板。
香港立法會大樓:蒙眼的泰美斯女神
香港立法會大樓
常看TVB律政劇的各位一定對蒙眼的泰美斯女神印象深刻,她左手握著利劍,右手端著天平,高高地站立在立法會大樓的正上方,象徵著法律的公平和正義。作為TVB律政劇常見取景地之一,立法會大樓出現在《壹號皇庭》《真相》等多部TVB劇中。整個大樓仿照古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採用了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非常古典大氣,大樓外部還曾經被列為香港的法定古跡。
香港立法會大樓
代表作:TVB《壹號皇庭》《真相》《潛行狙擊》
地址:香港中環昃臣道8號
交通:中環站J1出口,步行約350米
開放時間:9:30—13:00,14:00—17:30(逢星期四、、聖誕日、聖誕翌日、元旦日及農歷新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半山扶梯:因《重慶森林》而名聲大燥
圖:半山扶梯。
「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而你或者對他們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他會變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每每想起香港,總會想起這一部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然而這部電影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並非是大名鼎鼎的重慶大廈,而是那個半山扶梯。每每想到王菲從公寓里偷窺梁朝偉搭自動扶梯上班的那一幕,心裡總是忍不住無限感慨。乘著這座樓梯,隨著山路緩緩而上,兩旁的景物緩緩地從身邊流過,滿心都是回憶。
不僅如此,這里還是《原來愛上賊》《棟篤神探》等多部TVB的取景地。每次經過,都讓人忍不住悵然,半山扶梯里,原來藏著那麼多的故事和愛情。
圖:電影《重慶森林》里出現的半山扶梯。
劇代表作:電影《重慶森林》;TVB《原來愛上賊》《棟篤神探》
地址:香港中西區中環半山
交通:中環站C出口循德輔道中直走,遇租庇利街左轉,步行約10分鍾
開放時間:為了方便居民上下半山所需的便民設施,所以一部扶梯在不同的時段做正反單項運行,半山往中環方向為6:00-10:00;反之則為10:20-午夜,
用時:20分鍾
廟街:香港黑幫電影專場
圖:廟街的夜市
想體驗最地道最市井的香港風情?那一定要來廟街。廟街,不僅是許多TVB的取景地,還是很多香港黑幫電影的拍攝御用地。很多香港電影都以廟街為名,講述了發生在廟街的各種故事。但現實中的廟街,似乎沒有電影里這么傳奇。這個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的「平民夜總會」其實只是一條不算太長的的巷子。每天黃昏,街上開始擺滿攤檔,大排檔做起生意,遊客聞聲而來,熱鬧非凡,充滿著濃濃的市井氣。
圖:電影《廟街故事》。
代表作:電影《廟街皇後》《廟街十二少》《廟街故事》《食神》《新不了情》(主演:劉青雲、袁詠儀);TVB《廟街媽兄弟》《學警狙擊》
地址: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
交通:①佐敦站A出口右轉往佐敦道,沿彌敦道往旺角方向步行,於甘肅街(三個街口)轉入廟街;②港鐵油麻地站C出口,步行800米。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夜市8:00-次日6:00
蘭桂坊:香港夜生活場景地
圖:蘭桂坊
蘭桂坊反映了香港中產階級的特定生活文化,因此也經常成為港片和TVB劇里反映夜文化的特定場景。夜晚的蘭桂坊是香港最熱鬧、最五光十色的地方,無論是TVB劇里的角色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上班族,都喜歡在收工之後來這里happy一下。《妙手仁心》里的Annie和Henry就經常來這里碰面,上班時他們是有理想有仁心的「白衣天使」,下班後他們也只是談笑風生的芸芸眾生之一。
圖:TVB里出現的蘭桂坊
圖:TVB里出現的蘭桂坊。
代表作:電影《重慶森林》《去年煙花特別多》;TVB《酒店風雲》《妙手仁心》《壹號皇庭》《鑒證實錄》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附近)
交通:港鐵中環站D2出口,沿戲院里和德己立街往蘭桂坊方向,步行約5分鍾
開放時間:街道全天開放,各酒吧開放時間不同
石板街:與世無爭的「活化石」
圖:石板街
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被稱為香港的「活化石」。這是位於隱藏在中環鬧市的一條懷舊老街,也是一代香港市井文化的縮影。也許因為它的「美貌」和懷舊復古氣息,有許多經典的電影和TVB都曾來這里取景,也因此成為了許多遊客和港人承載懷舊情懷的聖地。《文雀》里就有一個任達華站在這條街上用懷舊相機拍林熙蕾的鏡頭,透過復古的膠帶畫質,你能感覺到一種流淌在歲月里的生活氣息。
圖:《文雀》出現的石板街
。
代表作:電影《龍鳳斗》《無間道》《A計劃》《花樣年華》《十月圍城》《文雀》《色戒》,TVB《女人俱樂部》
地址:中環荷里活道交界至干諾道中環段
交通:港鐵中環站D2出口,轉右直走十多分鍾便可見石板街(石板街與蘭桂坊 相距不過10分鍾距離)
都爹利街:浪漫愛情發生地
圖: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又名「煤氣燈街」,因這里有全港僅有的四盞煤氣燈。每到夜晚,四盞古老的煤氣路燈亮起,照亮整條小街,散發著獨特的浪漫氣息。正是因為這種浪漫,有許多香港電影和超過一半的TVB都曾到這里「報過到」。偶遇、分離、酒後吐真言、破舊重圓、分手,故事總在這里悄然開始,又悄然結束。
圖:《喜劇之王》里出現的都爹利街
代表作:電影《喜劇之王》《戀愛的天空》《金枝玉葉》(主演:張國榮、袁詠儀);TVB《冤家宜解不宜結》《難兄難弟》《妙手仁心》《律政新人王》《珠光寶氣》《歲月風雲》《與敵同行》《法證先鋒》《舞動全城》《戀愛季節》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位於皇後大道中與雪廠街之間
交通:中環站G出口,步行約4分鍾即可
㈩ 83版「黃蓉」歐陽佩珊去世,經典的港劇你還記得哪些
不過,我估計這在當年的時候,應該也就是這么流行的,要不然也不能大家都那麼演啊。
而且經常會發現,雖然電視劇不同,但是,這個布景或者是背景音樂上,總是那麼的相似。偶爾還會看到相同的演員。還是我爹聰明,一針見血的告訴我說,都是一個地方出的,演員就是那些人。
其實香港電視劇這么多年來,還是陪伴了我許久的,直到後來我因為工作的緣故沒有電視可看,然後就慢慢的習慣了沒有電視的日子,這不看也就拉到了。上小學的時候,還記得每當是春節的時候,就總有縣裡面那幾個比較大的場子,在電視台裡面冠名播出一些好玩的電視劇,只不過每次在電視劇播出之前,總有幾個領導在那說一些新年祝詞之類的,這一叨叨就是好長時間了。
我最喜歡的就是他們說:「為慶祝新春佳節,特點播《XXXXX》電視劇」
聽到了這句的時候,那我就乖乖的等著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