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狂怒》這部電影是哪場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德之間的
⑵ 狂怒國語在哪個軟體看
可以在愛奇藝上觀看
在網路上輸入狂怒國語即可查詢到觀看連接
電影《狂怒》(Fury)情節設定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
⑶ 2014電影狂怒根據二戰中什麼事件改編
電影《狂怒》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也就是在1945年二戰結束之前發生的一些事情。
這部電影當初宣傳的兩個「真」非常吸引人,一是事件真實,大部分的事件都有原型;二是道具真實,裡面出現的坦克都是從博物館借回來的真貨,其中德軍的虎式坦克全球只剩下不到10輛。
影片評價:
《狂怒》恢弘大氣的戰斗場面果真是賺足了好評。首先開場乾脆利落,竟然克制住了沒作背景介紹,而是直接進入戰場,完全不給准備時間。幾場坦克戲也是霸氣十足:四輛坦克平行推進,猛烈的炮火壓制的敵軍毫無還手之力,子彈特效像激光一樣,再配上在耳邊不斷轟鳴的炮火聲,戰爭氣息撲面而來,分分鍾點燃荷爾蒙。
電影體現出來的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對情義的渲染,才是它的動人之處。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劇中飾演「老槍」,他在戰場上瀟灑干練的指揮、血性十足的廝殺讓他依舊帥得一塌糊塗;而他對戰友的情義、對新兵的教導,還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傷的舉動,又讓這個鐵漢子充滿了柔情。
⑷ 經典二戰譯制電影有哪些
1、《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⑸ 電影《狂怒》結局是什麼
電影《狂怒》結局除了諾曼之外,四位老兵都戰死,一位納粹德軍士兵,通過手電筒發現了躲藏在坦克下方的諾曼,但卻默默走開了。
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
簡介
經過炮火洗禮和多次的血腥教訓,諾曼有所成長,坦克「狂怒」亦順利向前推進。誰料即將完成任務之際,納粹軍團竟空群出動,決意拔走「狂怒」這根眼中釘。面對敵人殊死圍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⑹ 電影狂怒完整版
鏈接:
《狂怒》是由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喬·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該片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2014年11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⑺ 《狂怒》:美國的二戰神劇
《狂怒》(Fury)是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大片,主人公是一位坦克車長,指揮一輛無法開動的坦克,孤軍奮戰,神勇無比,殺得德國黨衛軍抱頭鼠竄、屍橫遍野。這部影片似曾相識,很像我們的抗日神劇。
《狂怒》胡編亂造,很不嚴肅,坦克英雄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是德國黨衛軍的王牌坦克手米歇爾·魏特曼(Michael Whitemann)。
《狂怒》電影海報
魏特曼指揮自己的那輛坦克,共擊毀蘇軍和盟軍的138輛坦克、132門反坦克炮,被其消滅的半履帶車輛和輕裝甲車輛更是不計其數。跡塌魏特曼曾經率領四輛虎式坦克和一輛Ⅳ號坦號扼守要沖,阻擋了英軍的一個裝甲旅。魏特曼由於其為祖國戰斗時的傑出表現而獲得帶橡樹葉的騎士十字勛章。好萊塢就是善於移花接木,把別人的故事說成是自己的故事。
魏特曼的戰車為虎式坦克,二戰期間所向披靡。虎式坦克重57噸,坦克正面的裝甲厚100毫米,1000米之外,美軍的謝爾曼坦克的火炮無法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而虎式坦克的大炮的口徑為88毫米,威力巨大,無堅不摧。基本上一輛虎式坦克就可以對陣三輛謝爾曼坦克。《狂怒》一片中也確實是三輛謝爾曼坦克與一輛虎式坦克對決,美軍險勝,但兩輛謝爾曼坦克被虎式坦克摧毀。實戰中遇到虎式坦克,美軍坦克手大多是「喉頭發緊」,聞風喪膽。美軍坦克部隊編制通常是三輛坦克一個排,美軍許多部隊都要求,行進之中,排長所在那輛坦克應在最攔梁後,遇到虎式坦克伏擊,第三輛坦克的存活機會更大。
虎式坦克的馬達要好,才能驅動如此龐大的坦克,鋼材好自不必說。相比之下,美軍的設備極差,前線士兵抱怨甚多:坦克不行、湯姆沖鋒槍不靈、啞彈太多、作戰服因為反光而容易暴露目標,就連帳篷的鐵桿都容易折斷。美國作戰部不斷收到此類報怨。二戰期間,美軍主要是靠空中優勢獲勝。
真正敢於與虎式坦克搏殺的是蘇軍的T–34坦克,靠數量和速度取勝。庫爾斯克坦克會戰中,是4000輛蘇軍坦克對陣3000輛德軍坦克。迄今為止,庫爾斯克坦克會戰仍然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坦克會戰。T–34坦克群起而攻之,靠近戰取勝。但即便如此,蘇軍也是殲敵八百,自損一千。
影片《狂怒》中,美軍將德國黨衛軍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但現實中正好相反。奧地利人瓦爾德海姆是前黨衛軍軍官,在美國人的庇護和支簡州運持之下,瓦爾德海姆居然當上了聯合國秘書長,而且當其真實身份暴露之後,有關方面進行調查,居然找不到他的相關檔案——顯然是有人做了手腳。而瓦爾德海姆後來為自己辯解的理由是,他是黨衛軍作戰部隊的軍官。但瓦爾德海姆曾經隨部隊開赴巴爾干半島,殘酷鎮壓當地的游擊隊。從情節上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電影題材,有懸念、有故事,還有教育意義。很遺憾,好萊塢不願意拍這樣的影片,不願意揭美國的短。
《狂怒》涉及了美軍在德國的兩個軍紀問題: *** 和殺俘。但經過好萊塢導演的加工,槍殺俘虜情有可原,美軍士兵還成了白馬王子,給德國婦女帶來了真正的愛情,從身心兩個方面都給她們帶來了巨大的愉悅。
《狂怒》一片中,美軍士兵驍勇善戰,雖然也有貪生的念頭,但經過短暫的思想斗爭之後,很快便能克服恐懼,成為大無畏的英雄戰士。實際情況是,美軍貪生怕死的問題非常嚴重。在名著《第二十條軍規》(Catch–22)一書中,作者約瑟夫·赫勒(Joseph Heller)借主人公之口表示,「只有一小部分人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勝利」,而他自己絕無成為其中一員的願望。
《狂怒》是一部娛樂片,也是一部宗教宣傳片,背景音樂也有教堂音樂的意思。五位坦克手中有兩位是虔誠的基督徒,飯前要祈禱,作戰空隙抓緊時間閱讀《聖經》。《狂怒》的導演本人就是位虔誠的基督徒,他當過美國海軍,在潛水艇上服役過。他所創作的第一個劇本《U–571》就是一艘美軍潛水艇在二戰期間作戰的故事。
《狂怒》一片德國人看了不知會有何感想,應當不會很爽。該片導演和他的拍攝團隊們也還是比較善解人意的,盡管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德國,但拍攝地點是在英國。
⑻ 二戰經典電影狂怒
狂怒》(Fury)是一部由大衛·阿耶導演,布拉德·皮特、希亞·拉博夫、羅根·勒曼等主演的二戰題材片,於2014年10月17日在北美上映。影片講述了二戰尾聲,五個美國大兵僅憑一輛叫做「狂怒」的坦克,深入敵後與納粹德國軍隊戰斗,完成「5對300」的壯舉的故事。
⑼ 狂怒精彩在第幾分
96分鍾。二敗念戰題材派枯鋒電影《狂怒》全片132分鍾,最精彩的部分在第96分鍾,該片段炮火連天,非常精塵晌彩刺激,給觀眾非常壯觀的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