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上十億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上十億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4-02 19:28:08

❶ 《長津湖之水門橋》香港定檔5月12日,票房成績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在我看來票房的情況並不樂觀,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疫情的影響,大家可以看看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就能夠大概推斷,五一小長假本來是出門活悔陵動娛樂,或者出行旅遊的好時機,卻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 無論是旅遊業還是都受到巨大的打擊,尤其是電影行業,這些年來許多本該是票房火熱的時期,卻因為疫情的影響,不得不一直退後檔期。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是歷史題材的作品,會自帶一定的關注量,這一點在大陸市場中是能夠看出來的,也就此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現如今香港疫情的情況仍然比較嚴重,像電影院這種室內的娛樂公共場所是重災區,一定要嚴加管控,也因此會影響到票房成績。

❷ 呂良偉演的張子強那部電影叫什麼

影片名字叫《轟天綁架大富豪》

外文名:Big spender

其它譯名:hong tian bang jia da fu hao

主 演:呂良偉,葉童,於榮光

出品公司:振樂有限公司 香港

製片地區:中國香港

導 演:馬天耀

編 劇:羅惠德

類 型:劇情

片 長:95分鍾

上映時間:1999年1月21日(香港)

故事講述在1991至1998年間,香港出現一夥智力高超的犯罪集團,其首領戴富強,熟讀法律書籍,專門策劃大型犯罪活動。先後打劫多間金行及解款車,尤以91年機場貨運站1.7億大劫案最為轟動;1996至1997年間,由於香港頭號通緝犯陳星加盟,他開始策劃綁架兩名香港首富。

(2)香港上十億的電影擴展閱讀:

演員表——

呂良偉 飾演 Ray Lui

葉童 飾演 Cecilia Yip

於榮光 飾演 Rongguang Yu

林國斌 飾演 Ben Lam

雷宇揚 飾演 Simon Loui

張耀揚Roy Cheung

《轟天綁架大富豪》是一部港人集體回憶的電影。裡面出現了一個「葉子強」的人,正是一代賊王張子強、葉繼歡的復合體。葉張兩人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瘋狂作案,留給港人太多不可磨滅的記憶。

以驚天大盜張子強為藍本的片子——《驚天大賊王》和《轟天綁架大富豪》。前者由黑幫代言人任達華繼續作惡(而且還選在張子強案開庭之日上映),後者則由梟雄代言人呂良偉重出江湖,它們都以張子強所犯案件中最為人關注的綁架首富李嘉誠之子小超人李澤鉅的故事為核心展開。

電影是根據張子強綁架勒索香港富豪李嘉誠大兒子的真實事件改編的。

❸ 為什麼感覺國內的電影票房破10億很輕松,港片卻很難

近年來,國內電影的票房過十億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港片很難做到那是因為時也勢也,港片的輝煌已經不在,跟內地電影比起來格調並沒有高太多,依然是熟悉的臉龐演著熟悉的劇本,打打殺殺槍戰心理戰,觀眾著實有些疲勞。

而港片曾經輝煌,古惑仔,槍戰警匪,賭場爭斗,這曾經都是我們的熱愛,那是因為那個時期國內市場的空白的,是貧乏的,所以我們視之為珍寶,而現在這些片已經翻不出什麼花樣來了,觀眾已經不覺得稀奇了,甚至有的小年輕都沒有追港片港劇的經歷,他們怎麼會買賬呢?

❹ 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沒有一部超十億的

幾經坎坷的《芳華》終於上映,馮小剛也是長出一口氣。如果被封殺的話,損失的不僅僅是投資。更多的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情懷在裡面。

好在順順利利的上映了

而且,這部電影還創造了馮小剛電影的票房記錄,上映第三天票房就突破3億大關。這對馮小剛來說,算是一種「奢侈」。

為什麼這樣說呢?

原因很簡單,馮小剛的作品一直不大很迎合觀影人的口味。

像《捉妖記》、《羞羞的鐵拳》、《泰囧》之類的爆米花電影很是迎合大眾 娛樂 的口味。所以,他們的票房也是蹭蹭的往上漲。別說10億了,20億都不是稀罕事。

畢竟,存在即合理。這就是市場規律所在。

按理說,馮小剛應該很明白其中的小九九。可是,為什麼馮小剛沒有拍攝這樣的爆米花電影呢?

從《唐山大地震》到《1942》,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一部又一部的半寫實電影成為了馮小剛一直不肯割捨的題材。

(1942也僅僅拿到了3億多票房)

也正因為如此,馮小剛的電影票房一直不高

我想這很大一部分和馮小剛本人的性格有關。看過《老炮兒》這部電影的都有一個深深的體會,那就是電影中六爺這個角色的性格和馮小剛很類似,或者就可以直接說,馮小剛就是六爺的化身。倔強、義氣、有原則、有情有義,是六爺的寫照更是馮小剛的性格的特點。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在很多的地方,馮小剛會被叫做「小鋼炮」了。

拋開其他的不談,單單就說一下剛剛上映的電影《芳華》,這部記錄了馮小剛們(他們是一代人)青春歲月的電影,從目前的結果來說這一次馮小剛找對了觀眾的真正的痛點。豆瓣評分7.9分,至少說明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認可。

雖然說3天破三億不是很高的成績,畢竟和那部刺激荷爾蒙的電影《戰狼2》相比,《芳華》還真不算什麼。但是,能夠讓觀眾找到共鳴點,而不是像爆米花電影一般看過去就忘,這一次馮小剛做到了。

其實很簡單,因為馮小剛錯過了中國電影票房最爆炸的那兩年,也就是2014-2015年。

在這兩年馮小剛沒有一部電影上映。否則的話,以他之前的票房號召力,應該早就達成這個成就了。

而他錯過了這個爆發期以後,再回來,江湖已經不是那個江湖。

我們先看中國電影年票房增長情況。你就知道2014-2015年的票房爆炸是有多恐怖。

可以看到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破百億以後,一直到2013年增長曲線雖然很神奇,但遠沒有2014-2015這兩年這么誇張。之前的增長率都是20%左右,但是2014年增長率是30%, 2015年則達到了驚人的45%,光是2015年比2014年增長票房就有145億!!!

中國電影在2013年之前,10億是一個神話。破10億幾乎預定年度票房冠軍。但是2014年之後,20億(捉妖記)、30億(美人魚)隨隨便便就達到了。

在市場形勢大好的時候,是個好電影都能取得好票房。這就好比股票大盤漲到5000點,那你隨便一支垃圾股也能賺錢啊。

何況是馮小剛啊。馮小剛是什麼人物? 香港電影人成龍、周星馳沒過來之前,大陸電影票房號召力就靠馮小剛一個人,開創了內地賀歲檔的人。拿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人啊。

這個圖我是一定要拿出來說說的,馮小剛一共拿過3個年度票房冠軍,還有3個年度國產片票房冠軍。

想想看,如果在這2年馮小剛隨便弄個喜劇片,過10億還在話下?

但是在這個中國電影最容易賺錢的時候,馮小剛幹嘛去了?

事情得回到2013年,這年賀歲檔馮小剛上映了《私人訂制》結果呢?

當時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有一句宣傳詞,叫「成全別人,惡心自己」。

這話說的什麼意思呢?江湖傳聞,馮小剛當年《1942》投資巨大,票房不佳,讓投資人虧損嚴重。於是找來王朔救急,臨時湊了個段子,拍了這部《私人訂制》,回歸馮氏喜劇,大賣特賣( 總票房近8億,年度第3 ),在《1942》上面虧的錢都圓了回來,皆大歡喜。

唯有馮小剛不歡喜。

這個故事確實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成全別人(投資人),惡心了自己」。

馮小剛一怒之下,勞資不玩了,不拍電影了。所以這兩年他是半退休狀態。

那後來為什麼又復出了呢? 據說和馮小剛鬧掰的華誼兄弟,2015年以10億元收購馮小剛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馮小剛簽下了「對賭協議」。承諾美拉公司2016業績凈利潤不低於1億,未來至2020年每年凈利潤需增長15%。不足之處由馮小剛補足。

所以,馮小剛又必須出來拍電影賺錢了。

但是斷檔3年,再回來,沒那麼容易續得上啊。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林志穎服兵役的事兒。想當年,林志穎92年剛出道的時候,號稱「亞洲小旋風」啊。93年就去香港紅磡開演唱會啊,《十七歲的雨季》你們別說沒聽過啊?

和郝邵文那幾個拍的幾部電影《旋風小子》、《烏龍院》,不知道有多火啊。

結果後來服兵役2年,回來以後是什麼樣子? 娛樂 圈,2年沒有新聞沒有曝光,那就死得涼透透的了。

馮小剛雖然不是 娛樂 明星,3年不拍電影,話題度不會那麼慘,但是再回來,馬上就想找回過去的票房號召力?你真是想得容易哦。

馮小剛回來,他想再拍《私人訂制》那種馮氏喜劇,恐怕已經不現實了。因為這部電影當時口碑非常差,是公認的大爛片。馮小剛拍這種喜劇拍了十幾年,其實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了。不可能你90年代玩的東西現在還能大賣。

再加上馮小剛說他想拍自己喜歡的電影。所以現在他只拍文藝片。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蓮》,今年的《芳華》都是這樣的。因為這些電影投資比較小,成本可控,萬一失手也不會虧太多。馮小剛回到江湖也得先練練手啊。

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

那馮小剛能憑借《芳華》跨越10億門檻嗎?

說實話,很難。《芳華》的題材、類型都決定了這部電影是有上限的。就算口碑再好,看的人也不會太多。

不過剛剛過去的首映周末,《芳華》倒是搞出了大新聞,也許這次還真有戲。

大家看, 《芳華》周日的票房1.09億超過周六1.06億,上座率也是周日34%大於周六33.5%。一般情況下,一部電影首周末,周日票房都是低於周六的。《芳華》實現了周日逆跌,這個指標非常重要。

今年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戰狼2》、《摔跤吧,爸爸》、《尋夢環游記》,這些都破了10億,既然《芳華》做到了,那真有可能破10億呢。

具體會怎麼樣,還要看這個周末成龍《機器之血》、鄧超《心理罪》和陳凱歌《妖貓傳》的情況,這3部電影上,《芳華》的排片估計就得跌到10%以下了。

這種口碑能不能支持《芳華》在周末過去以後繼續提升排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但我估計10億還是可能性不會太大啊。

馮小剛電影破10億,估計還要等一等。

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沒有一部超十億的?你這個問題問的其實不厚道。

首先,看一部電影的市場價值,並不能從絕對數字是來判斷。比如我1993年收獲了1億票房,和我2018年10億票房,從絕對值上看,2018年大,但是從真正的財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顯然1993年的1億要比2018年的十個億大得多。

現在,芳華最終的票房14.22億,是第一部馮小剛票房超過10億的電影。但是,當我們把馮小剛的電影還原到每一個當年的語境下,其市場價值就可以很直觀的展現了。

1998年馮小剛拍攝了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內地的賀歲片市場,1999年他的另外一部賀歲檔電影《不見不散》,收獲了4300萬 的票房,是當年的票房冠軍。當年,在內地市場獲得第二名的電影是《星戰前傳1》,總票房3300萬,第三名的是張藝謀的作品《一個都不能少》,總票房3000萬。

這三者的關系,多少有點像今年《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狀態,換句話說,《不見不散》的影響力甚至是可以與《紅海行動》比肩的。

2003年,馮小剛的電影《手機》總票房5300萬,同樣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當然,本片的上映時間為2013年年末,與2014年有所交叉。

2008年,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 票房3.25億,依然是票房冠軍。

原因有很多,主要講幾點

一 現在中國電影票房高的普遍都是爆米花商業電影,雖一直被人詬病,但是它火啊,詬病也沒有用,人家還是會去看。為什麼?第二個原因

二 去電影院看電影圖什麼?放鬆休息 娛樂 啊。工作日上完班累了一天,讓大眾在燒腦電影文藝電影和喜劇電影選,肯定喜劇電影和科幻大製作電影居多。嗯居多。

三 回歸主題,馮導的電影大部分恰恰大多是文藝類 歷史 類題材的諷刺的燒腦的類型。看著累!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你呢?

我只想簡單的說幾句,不想找太多理由,拍電影是給大家看的,有多少人花錢去看了,就是最好的贊美,不是某個導演自己拍給自己看,無論哪個導演票房差就證明你的才華和電影不行

你這樣問,肯定是和現在的票房做比較吧!,這樣的話對小剛就比較吃虧了。畢竟馮小剛拍電影的時間比較早,那時候國內的電影市場也沒形成規模,版權意識也不強,不正規,到處充斥著盜版電影院的人也不多到那個年代都可以達到那麼高的票房了不起了。還有就是他早期拍的題材大多數是喜劇,投資也不多,不像美國大片投資動輒上億的投資。這樣看來小剛是比較成功的。這就像你現在和一個30年代40的年代的人比有沒有吃飽?沒有可比性而言。

《芳華》這是一個爛片。無論如何粉飾。看的我嘔吐。那個時代的人民飢寒交迫。食不果腹。你不敢拍。拍一些風花雪月就是好片了?偷衣服。墊海綿。摸女人。雞毛蒜皮。狗皮膏葯撐劇情。真是為蘇聯鬼子主子拍電影的好奴才……然後這個作者就是寫《金陵十三釵》的那個作者。劇中妓女為了救學生犧牲自己。但是。難道妓女就不是人嗎?

馮小剛沒有趕上好時候,如果甲方乙方當時電影市場如現在繁榮,馮小剛的電影票房早就超過十億了。

馮小剛開創了內地賀歲電影概念,是內地賀歲電影第一人。當年的馮氏喜劇令人耳目一新,笑到肚子痛,笑到窒息。上面這部《大腕》更是爆笑全場。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接連三部電影步步成功,擱到現在這個環境,我覺得那部電影也能過十億票房。

小成本的的電影已經很不錯了

歸根到底就是馮小剛沒有趕上好時候,生不逢時啊。

自2010年來,中國電影票房迅速增長,增長率達20%。

可是自2014年起,票房發生了大爆炸,增長率達到了30-40%,不得不說這是中國電影票房的輝煌期。其間的電影票房記錄也被屢屢打破,如20億的《捉妖記》,30億的《美人魚》,40億的《戰狼2》。

反觀馮小剛, 從1994年的《永失我愛》算起,馮小剛的電影已經陪伴了觀眾23年。20世紀末,他以《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開啟了賀歲片時代,用馮氏喜劇拯救了瀕死的中國影市;

21世紀初的《大腕》《手機》陪我們走進新千年。當我們習慣每個歲末,就著馮導炮製的笑料,迎來循環往復的一年年,他卻開始掙脫喜劇名導這一美譽鎖鏈,開始了他的電影新生涯。於是乎,古裝片《夜宴》、戰爭片《集結號》、災難片《唐山大地震》,人世間的萬象都成了他電影的主角。

馮小剛坦言:自己的理念就是電影應該拍離生活很近的東西,應該記錄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我們趕上中國巨大變化的時代,這個時代應該有電影記錄下來,大家不能都迴避現實。雖然拍當代生活題材有一定風險,但我想應該讓以後的人通過電影了解80、90年代的中國怎麼樣,21世紀最初的20年怎麼樣,你從我最初的賀歲片開始看,一直到現在,你可以看出我的電影同步地在記錄時代的進步。」

雖然他的電影沒有突破10億票房,但是也創造了當時中國內地電影最高票房的新紀錄。比如說2010年的 《唐山大地震》便取得了6.73億票房的好成績。

這次,馮小剛再次出發,憑借《芳華》這部電影雪恥。堪稱今年年末的現象級大作。在強片迭出的賀歲檔接連奪冠,上映12天累計票房已突破9億,成為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藝片。連續兩個周末展現逆跌神曲線,公映9天之後還能憑借口碑重回同檔期日冠,票房走勢一片大好, 打破文藝片票房的紀錄。

自上映以來,《芳華》收獲了上座率、場均人次、單日票房等多項第一,在全國各地引發了父母輩觀影的熱潮。影片一路高歌猛進打破國內文藝片的票房紀錄,更改變了國內市場賀歲檔,強類型片獨大的新局面。

正是一部品質過硬有口皆碑的電影。雖然以70年代文工團為背景,講述一代人的青春。但許多年輕觀眾也產生共鳴。電影劇情和台詞引發網友熱議,「沒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成了網路間流傳的金句。有網友說:「一個難忘的時代從記憶深處迎面走來,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過銀幕再現眼前,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感嘆。」

《芳華》即將沖破十億票房,打破了馮小剛的個人紀錄,也打破了文藝片票房的紀錄。

❺ 華語電影15部票房超10億的國產片,哪一部最爛

TOP1周星馳《美人魚》電影票房:33.9億

TOP2白百何 《捉妖記》 電影票房:24.38億

TOP 3 陳坤黃渤舒淇《尋龍訣》 電影票房:16.79億

TOP 4 徐崢趙薇 《港囧》 電影票房:16.2億

TOP 5 沈騰馬麗 《夏洛特煩惱》 電影票房:14.39億

TOP 6 徐崢 《泰囧》 電影票房:12.67億

TOP 7 周星馳 《西遊降魔篇》 電影票房:12.46億

TOP 8 郭富城鞏俐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電影票房:12億

TOP 9 張涵予彭於晏 《湄公河行動》 電影票房:11.81億

TOP 10 徐崢黃渤寧浩 《心花路放》 電影票房:11.69億

TOP 11 大鵬 《煎餅俠》 電影票房:11.59億

TOP 12 王晶港星 《澳門風雲3》 電影票房:11.16億

TOP 13 張藝謀 《長城》 電影票房:10.88億

TOP 14 郭富城甄子丹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電影票房:10.46億

TOP 15 《盜墓筆記》IP 電影票房:10.01億
最爛的片應該是澳門風雲3
理由:如果說《富春山居圖》是中國華語爛片底線的話,那《澳門風雲3》可以毫無懸念地沖破命運的阻隔,打破這條底線,爛出了翔。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在「張學友要復仇」的六字劇本上拍完的,說天馬行空是看在王晶至少拍出過《賭神》的面子上,「愚弄人類」才是貫穿電影的拍攝手法。

第一部高進出來是情懷,第三部出來真的很然並卵

在《澳3》之前,《富春山居圖》以2.3分牢牢坐穩了IMDB華語低分榜榜首。誰也不會想到,《澳3》竟以1.1分的咋舌成績登榜,恐怕未來幾十年,都無人可破。

電影從一開始就進入了「逗傻子玩」的弱智游戲里,花錢買票的觀眾就是那個傻子。周潤發要嫁閨女,不捨得,很不捨得,然後張家輝就把他催眠了,然後變成了「精神病」,捨得嫁女了,然後劉德華就華麗麗的出現了,然後居然是個機器人,炸了。

向華強也不再是當年的龍五,一把年紀了,可不要再晚節不保了

在112分鍾里,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也一度超出了對電影的認知范疇。如果說印度電影里的歌舞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的話,《澳3》里的歌舞純粹就是無厘頭的自high。於是乎,只能借周星馳在《大話西遊》里對唐僧說的那句,「完全不管別人受得了受不了啊你!」來表達心聲。

在網路搜索「澳門風雲3」,其中豆瓣相關消息的三個標題是這樣的。「周潤發劉德華晚節不保之作」、「失落的群星懷舊盛典」、「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跪求准備去看這部片的哥們兒們死了這條心,這是對人類智商的侮辱!」有個網友評價道,「小時代是我捐給郭敬明的增高葯,楊貴妃是我給范冰冰的美白針,至於這部電影,天王天後你們拿去多打點玻尿酸吧。」

劉德華演的不是陳小刀,而是可以把汗毛吹出的孫悟空

此片之爛,甚至連院線都公開發表道歉信。名為「平涼中影星美國際影城」公眾微信號發布致歉信稱,」《澳門風雲3》是完全沒有職業道德的在騙錢,向已經購票看過此片的觀眾道歉,不建議大家花錢看此片,並且此後影院每天只會給《澳門風雲3》排片一場。」

作為我個人來說,《澳門風雲》的前兩部並沒有那麼爛,第一部結尾「賭神」高進的大彩蛋還是讓我覺得值回票價,第二部張家輝有點小小的高智商,跟追殺他的人鬥智斗勇,也覺得湊合。帶著對前兩部還不算失望的期待和心理期望本就不太高的心態進入影院後,才發現,真的被騙了。

張學友想重出江湖挑戰神經質,可我們還是喜歡你的蘭花指啊

此前兩部都是由王晶執導,第三部加入了導演過《無間道》的劉偉強,本想著這次強強聯手說不定還能拍出一部港片佳作。我還是太天真了,這兩位香港大導完全豁出去了,死皮到底了,心裡打著如意算盤把賬都分好了後,才開始倉促拍攝。真的很難想像,劉德華、張學友、周潤發這些叱詫風雲的大佬是如何帶著感情讀出那些惡心到爆的台詞。

大家都知道王晶是「爛片之王」,誰也不會抱著較真的心態去解讀他的電影,無非就是哈哈一樂,像個電影就滿足了。他連這點卑微的要求都做不到了,他不願意費腦去講個故事了,只想著速戰速決、完事拿錢走人就可以了。他已經沒有了拍電影的耐心,相反,掙大錢的野心卻日益強烈。

無論《賭神》、《古惑仔》、《無間道》多麼經典,多麼被影迷所津津樂道,王晶和劉偉強的電影人生,註定會因為這么一部爛出翔的《澳門風雲3》而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這恥辱柱上寫滿了對電影的褻瀆、對觀眾的愚弄和對自己的毀滅。

❻ 由張譯主演的《萬里歸途》票房突破10億!該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電影《萬里歸途》主要講述的是在北非努米亞爆發戰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與新聞司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就在任務結束之後,他們得知還有一批被困的同胞,情急之下,兩人放棄了回仿脊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踏上了無比艱辛的撤僑之路的故事,這是一部聚焦外交官撤僑的電影,該劇所選取的題材還是非常的吸引人,自從開拍以來,就已經是引起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憑借著新穎的劇情,有很多的網友們都非常期待能夠早一點看到這部影視劇,該劇是在國慶檔期間上映的,所以票房還是非常的不錯。

❼ 兆十億邵氏電影是什麼名字

《西虹市首富》。全稱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西虹市首富》就是一部兆十億邵氏的電影,是一部喜劇電影,於2018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影片講述了混跡於丙級業余足球隊的守門員王多魚,因比賽失利被開除離隊,卻意外獲得大筆財富,由此引發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的故事。

❽ 徐崢、黃渤、沈騰的電影都能輕松破億,而有的港片卻難以提升,為什麼

近十年,香港電影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票房始終難有起色,究其根本原因,不是演員演技不到位,而是電影的套路化、模板化太嚴重。港片一直處於互相卧底、俗套的警匪槍戰以及飛車追逐。而內地演員卻風生水起,票房一直非常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內地演員相對來說發展空間大,劇本多元化,電影的受眾群體大,市場前景廣闊。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所有的內地演員的成就都非常的理想,在這里以題目所兆和或說的這幾位演員為例進行剖析。

徐崢

說郝建誰都知道,從演小品逐漸過渡到影視創作,非常成功。從開始上春晚的節目,到後期參加《歡樂喜劇人》獲獎,可以說歡樂喜劇人的每一個族伍作品都十分新穎,傾注了他們團隊所有人的心血。後期出演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雙雙過十億,為之感嘆。聰明、倔強、清高、熱血、有時候還有點憂郁,這就是喜劇創作者的喜怒哀樂。

結語

有夢想、有激情,向著遠方不斷前行,才能實現每一個電影人的十億夢想。

❾ 2022元旦檔新片總票房破10億,其電影的質量如何

從專業工具貓眼數據統計得知,截至2022年1月2日13時29分,2022元旦檔新片總票房(含預售)破10億。最新檔期分別為 1.《穿過寒冬過擁抱你》 2.《反貪風暴5:最終章》 3.《李茂扮太子》4.《以年為單位的戀愛》5.《魔法精靈》6.《夢境歷險記》,其中最火的是《穿過寒冬過擁抱你》、《反貪風暴5:最終章》、《李茂扮太子》。

這幾部電影無論從題材,還是演員選用執導方面都選擇了名人大咖。為了將劇本拍攝更貼近故事情節,電影從選材到拍攝把每個角色都在場景中發揮到最大價值。中國電影產業款速發展,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中國國家電影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472.58億元,國產電影票房為399.27億元,占總票房84.49%,這在中國歷史上來說,這個成績前所未有。希望國產電影發展越來越好,再創新高。

❿ 公認爛片卻上10億票房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無厘頭劇情是否符合原著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以下簡稱《大鬧天宮》)從藝術角度來看是一部實實在在的爛片,但是從商業角度看又是一部成功之作。上映日期選擇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電影故事又是圍繞中國超級英雄「孫悟空」展開,請來了無數的明星加盟助陣,加以魔幻3D特效的高端包裝,必然會吸引眾多的觀眾買賬。

越來越多優秀的電影選擇競爭激烈的春節檔,口碑逐漸成為能夠左右票房的重要指標。《大鬧天宮》的成功並不代表電影本身的成功,而僅僅是生逢其時,在適當的時間出現了這樣一部適當的電影而已。隨著電影市場的成熟,隨著電影觀眾的成熟,這些「假大空」的所謂的大製作電影靠噱頭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封神傳奇》的低票房和《阿修羅》的被迫下映便是最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