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2046香港電影金像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46香港電影金像獎

發布時間: 2023-03-19 12:31:07

Ⅰ 香港金像獎歷屆影帝影後及獲獎作品

1、第1屆:影帝許冠文《摩登保鏢》。影後——惠英紅《長輩》

2、第2屆:影帝——麥嘉《最佳拍檔》、洪金寶《提防小手》。影後——林碧琪《靚妹仔》。

3、第3屆:影帝——梁家輝《垂簾聽政》。影後——葉童《表錯七日情》。

4、第4屆:影帝——李修賢《公僕》。影後——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5、第5屆:影帝——鄭則士《何必有我》。影後——王小鳳《錯點鴛鴦》。

6、第6屆:影帝——周潤發《英雄本色》。影後——張艾嘉《最愛》。

7、第7屆:影帝——周潤發《龍虎風雲》。影後——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

8、第8屆:影帝——洪金寶《七小福》。影後——梅艷芳《胭脂扣》。

9、第9屆:影帝——周潤發《阿郎的故事》。影後——張曼玉《不脫襪的人》。

10、第10屆:影帝——張國榮《阿飛正傳》。影後——鄭裕玲《表姐,你好_》。

11、第11屆:影帝——曾志偉《雙城故事》。影後——葉童《婚姻勿語》。

12、第12屆:影帝——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影後——張曼玉《阮玲玉》。

13、第13屆:影帝——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影後——袁詠儀《新不了情》。

14、第14屆: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影後——袁詠儀《金枝玉葉》。

15、第15屆:影帝——喬宏《女人四十》。影後——蕭芳芳《女人四十》。

16、第16屆:影帝——鄭則士《三個受傷的警察》。影後——張曼玉《甜蜜蜜》。

17、第17屆:影帝——梁朝偉《春光乍泄》。影後——張曼玉《宋家王朝》。

18、第18屆:影帝——黃秋生《野獸刑警》。影後——吳君如《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

19、第19屆:影帝——劉德華《暗戰》。影後——羅蘭《爆裂刑警》。

20、第20屆:影帝——梁朝偉《花樣年華》。影後——張曼玉《花樣年華》。

21、第21屆:影帝——周星馳《少林足球》。影後——張艾嘉《地久天長》。

22、第22屆:影帝—梁朝偉《無間道》。影後——李心潔《見鬼》。

23、第23屆:影帝——劉德華《大塊頭有大智慧》。影後——張柏芝《忘不了》。

24、第24屆:影帝——梁朝偉《2046》。影後——章子怡《2046》。

25、第25屆:影帝——梁家輝《黑社會之龍城歲月》。影後——周迅《如果·愛》。

26、第26屆:影帝——劉青雲《我要成名》。影後——鞏俐《滿城盡帶黃金甲》。

27、第27屆:影帝——李連傑《投名狀》。影後——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28、第28屆:影帝——張家輝《證人》。影後——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

29、第29屆:影帝——任達華《歲月神偷》。影後——惠英紅《心魔》。

30、第30屆:影帝——謝霆鋒《線人》。影後——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31、第31屆:影帝——劉德華《桃姐》。影後——葉德嫻《桃姐》。

32、第32屆:影帝——梁家輝《寒戰》。影後——楊千_《春嬌與志明》。

33、第33屆:影帝——張家輝《激戰》。影後——章子怡《一代宗師》。

34、第34屆:影帝——劉青雲《竊聽風雲3》。影後——趙薇《親愛的》。

35、第35屆:影帝——郭富城《踏血尋梅》。影後——春夏《踏血尋梅》。

36、第36屆:影帝——林家棟《樹大招風》。影後——惠英紅《幸運是我》。

37、第37屆:影帝——古天樂《殺破狼·貪狼》。影後——毛舜筠《黃金花》。

38、第38屆:影帝——黃秋生《淪落人》。影後——曾美慧孜《三夫》。

(1)2046香港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成員介紹

1、主席爾冬升

1957年12月28日生於香港,中國導演、編劇、監制、演員。1977年參演首部電影《阿Sir毒後老虎槍》,同年因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而成名;之後以邵氏武俠電影為發展主線。

2、副主席梁李少霞

女,香港資深電影人,參與多部著名電影製作。梁李少霞原本從事制衣、牆紙生意,因為老同學泰迪羅賓由美國回港,敘舊時談到他想找老闆投資開拍電影,她負責投資,泰迪羅賓擔任製作總監,後成立珠城電影公司。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董事局董事,是新浪潮時期的著名電影工作者。

Ⅱ 電影2046的獲獎情況

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邱偉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Peer Raben、梅林茂)
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
最佳攝影(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邱偉明)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張叔平)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Peer Raben、梅林茂)
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男演員(梁朝偉)
最佳女演員(章子怡)
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
最佳攝影(杜可風)
2004年度歐洲電影大獎

最佳非歐洲電影
第局滾49屆西班牙巴塞羅那聖喬帝電影節

最佳外語片
第49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

最佳拆喚攝影(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2005年紐約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最佳外語片
最佳攝影(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2005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最佳美術設計(張叔平)
2006年美旅臘凱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最佳攝影(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Ⅲ 電影2046得到過什麼獎項嗎

導演:王家衛 ;
所獲獎項
本片榮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接,最佳美術指導,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獲獎。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音效,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提名,最佳美術設計獲獎。 詳細如下: 2004年第五十七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提名) 2004年第十七屆歐洲電影大獎(European Film Awards)最佳非歐洲電影(獲獎) 2005年第四十九屆義大利電影金像獎(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5年西班牙聖後迪獎(Sant Jordi Awards)最佳外語片(獲獎) 2004年西班牙Valladolid國際電影節(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金穗獎」(提名) 2004年第四十九屆西班牙Valladolid國際電影節(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費比西獎」 (FIPRESCI Prize)(獲獎) 2004年第四十九屆西班牙Valladolid國際電影節(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剪輯(獲獎) 2005年第四十九屆西班牙電影編劇協會(Cinema Writers Circle Awards, Spain)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5年第四十九屆西班牙巴塞羅那聖喬帝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獲獎) 2005年義大利「帕索里尼大獎」 (獲獎) 2005年美國NewYork影評人協會獎(NYFCC)最佳外語片第一名(獲獎) 2005年美國NewYork影評人協會獎(NYFCC)最佳女主角第二名:章子怡(獲獎) 2005年美國NewYork影評人協會獎(NYFCC)最佳攝影第一名(獲獎) 2005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LAFCAA)最佳外語片第二名(獲獎) 2005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LAFCAA)最佳藝術指導(獲獎) 2005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LAFCAA)最佳攝影(獲獎) 2006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影片獎第三名(獲獎) 2006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外語片第二名(獲獎) 2006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導演第二名(獲獎) 2006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女配角第二名:章子怡(獲獎) 2006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攝影第一名(獲獎) 2006年美國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外語片第二名(獲獎) 2006年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CFCA Award)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6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獎(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6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獎(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最佳攝影(提名) 2006年美國廣播影評協會獎(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6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影片(提名) 2006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6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女配角:章子怡(提名) 2006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影片最佳視覺設計(獲獎) 2004年第八屆好萊塢電影大獎「年度最佳世界電影」(提名) 2006年第七屆美國預告片大獎「金拖車獎」(Golden Trailer Awards)最佳外語劇情片預告片(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Satellite Awards)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Satellite Awards)最佳攝影(提名) 2006年巴西(Cinema Brazil Grand Prize)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5年英國導演工會(Directors Guild of Great Britain)最佳外語片電影導演(提名) 2005年日本(Mainichi Film Concours)最佳外語片(獲獎) 2006年丹麥羅勃特電影節(Robert Festival)最佳非美國影片(提名) 2006年阿根廷影評人協會獎(Argentinea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銀鷹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剪接(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獲獎)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獲獎)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音效(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影片(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章子怡(獲獎)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梁朝偉(獲獎)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推薦影片(獲獎) 2004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特別獎:袁和平(獲獎) 2005年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提名) 2005年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梁朝偉(提名) 2005年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王菲(提名) 2005年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影片(提名) 2005年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5年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編劇(提名) 2005年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獲獎) 2005年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攝影(獲獎) 2005年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十大華語片(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影評人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影評人年度最佳女演員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NewYork日報》21世紀最出色演員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第三屆曼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推向世界成就獎」王家衛(獲獎) ★《2046》參展及放映★ 2004年第九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 2004年第十七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展前特映影片 2004年10月第四十八屆倫敦電影節展映影片《十面埋伏》《2046》 2004年12月印度電影節開幕影片 2006年5月捷克布拉格中國電影節放映《我的父親母親》《2046》《英雄》《十面埋伏》 2006年7月保加利亞「東部電影回顧展」展映影片 ★《2046》其他國際榮譽★ 2004年美國林肯中心電影學會「30部未在美國上映最佳影片」第九名 2004年美國《娛樂周刊》「年度最佳銀幕情侶」第七名:章子怡梁朝偉「最遺憾的浪漫情侶」 2005年美國《時代周刊》「全球年度十佳影片」第九名 2005年美國《滾石》雜志「2005年度十大佳片」第七名 2005年美國《NewYork時報》「2005年度影壇令人回味表演」第一名:章子怡 2005年英國權威電影雜志《視與聽》(Sight & Sound)「年度十大佳片」第四名 2005年英國《衛報》「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2005年《時代周刊》(歐洲版)「年度最值得期待十部佳片」第一名 2005年美國時代周刊影評人理查·希克爾「2005年十大推薦佳片」第三名 2010年英媒「女士優先」網十年最佳九部亞洲電影《英雄》《2046》

Ⅳ 章子怡得過什麼獎

一,中國電影華表獎

1,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2,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梅蘭芳》。

3,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十面埋伏》。

二,香港電影金像獎

1,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2,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2046》。

三,大眾電影百花獎

1,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2,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我的父親母親》。

四,台灣電影金馬獎

1,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五,中國電影金雞獎

1,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茉莉花開》。

六,澳門國際電影節

1,第10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無問西東》。

2,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

Ⅳ 梁朝偉一共獲得過幾次金像獎,金馬獎

截止2020年1月,梁朝偉獲得了8次金像獎,3次金馬獎。詳細如下:

金像獎

1、2015第34屆最佳衣著獎(獲獎)。

2、2005第24屆最佳男主角獎(獲獎)

3、2003第22屆最佳男主角獎無間道(獲獎)

4、2001第20屆最佳男主角獎花樣年華(獲獎)

5、1998第17屆最佳男主角獎春光乍泄(獲獎)

6、1995第14屆最佳男主角獎重慶森林(獲獎)

7、1990第9屆最佳男配角獎殺手蝴蝶夢(獲獎)

8、1988第7屆最佳男配角獎人民英雄(獲獎)

金馬獎

1、2007第44屆最佳男主角獎色戒(獲獎)

2、2003第40屆最佳男主角獎無間道(獲獎)

3、1994第31屆最佳男主角獎重慶森林(獲獎)

(5)2046香港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梁朝偉代表作品

1、《花樣年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

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2000年,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

2、《無間道》由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Ⅵ 梁朝偉稱霸影帝獲獎無數,劇中女主角的旗袍功不可沒令人驚艷!


 

10月25號小米手機發布了國產首款雙曲面屏工業設計的手機小米Note 2,並且據說,硬體不軟,軟體很硬。而售價是2799元起。這次發布,小米邀請到了影帝梁朝偉加盟,發布會上,梁朝偉為小米Note 2拍攝的彩色版完整宣傳片《冰山理論》,他本人在發布會上也用《一代宗師》和《花樣年華》來形容這款產品。

 


而甜蜜膩倒眾人的是,劉嘉玲同樣在微博點贊微博並轉發宣傳片,並引用了小米的廣告語「任何美的一面,背後都有了不起的探索」,後面還加了一句「我懂[愛心]」。代言個手機還要花式秀恩愛,網友們也的確是被虐到了。


 

梁朝偉這一生獲獎無數,據稱是國內獲獎最多的影帝,然而光環和頭銜都是給別人看的。一句「我懂」,才是最暖人心的。畢竟人這一生,遇不到幾個能讀懂自己的人。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台山市,畢業於香港無線訓練班第11期,國家一級演員。


1982年考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正式進入演藝界。20世紀80年代拍攝了多部電視劇。


  1984年因出演電視劇《 鹿鼎記 》中的韋小寶一角受到關注    。

 

  1990年主演電影《 喋血街頭    。

 

  1994年憑借電影《 重慶森林 》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97年憑借電影《 春光乍泄 》獲得第17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獎 。

 

  1998年主演電影《 暗花 》。

 

  2000年憑借電影《 花樣年華 》獲得第53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獎以及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2002年主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 英雄 》 。

 

  2003年憑借電影《 無間道 》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5年憑借電影《 2046 》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7年憑借電影《 色·戒 》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1年主演王家衛執導的影片《 一代宗師 》 。

 

同年,接拍由王家衛監制的電影《 擺渡人 》。


 

2015年6月梁朝偉獲得法國文化部頒授的「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勛章」。

 

 

2008年7月21日,梁朝偉與 劉嘉玲 結束20年愛情長跑,在不丹舉行婚禮。


影帝拍下的好片子固然很多,然而我個人印象最深的當屬《花樣年華》和《色戒》。


《花樣年華》是由 王家衛 執導, 梁朝偉 張曼玉 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這部片子獲獎無數,然而更為人關注的、最具色彩表現力的是主人公 蘇麗珍 身上變化萬千的20多套旗袍。



同一場景下不同旗袍的更換,折射出當時主人公迥然不同的心理狀態。



蘇麗珍 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而據稱, 湯唯 《色,戒》 里前前後後共換了27件 旗袍 ,打破當年 《花樣年華》 張曼玉 換23件 旗袍 的紀錄。



一開始是窮學生的形象,所以穿著藍色的樸素旗袍,做工面料什麼的都較為粗糙,做工也不會太精緻。

 

然而不得不說,李安導演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的確是十分講究,哪怕是一個窮學生的形象,旗袍也幾乎沒有重樣過。



所以,當劇中張佳芝變身為易太太的時候,旗袍的用料和做工就更為考究,款式更是千變萬化。



下雨天搭配藍綠色的竹葉圖案,極具誘惑性的POST,堪稱驚艷。



細節上面也可以看得出來考究至極。看看不同顏色和款式的旗袍,搭配的耳環和胸針也是不一樣的。

 

王佳芝在劇中的最後一聲旗袍,伴隨著高歌一曲,劇情落下帷幕。

 

梁朝偉憑借《花樣年華》和《色·戒》這兩部劇稱霸影帝,劇中女主角的精緻旗袍也功不可沒。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Ⅶ 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帝

截止到2018年9月,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如下:

1982年,第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許冠文《摩登保鏢》。

1983年,第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麥嘉《最佳拍檔》和洪金寶《提防小手》。

1984年,第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垂簾聽政》。

1985年,第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李修賢《公僕》。

1986年,第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鄭則士《何必有我》。

1987年,第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潤發《英雄本色》。

1988年,第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潤發《龍虎風雲》。

1989年,第8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洪金寶《七小福》。

1990年,第9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潤發《阿郎的故事》。

1991年, 第10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張國榮《阿飛正傳》。

1992年,第1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曾志偉《雙城故事》 。

1993年,第1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

1994年,第1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1995年,第1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

1996年, 第1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喬宏《女人四十》。

1997年,第1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鄭則士《三個受傷的警察》 。

1998年,第1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春光乍泄》。

1999年,第18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黃秋生《野獸刑警》。

2000年 ,第19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德華《暗戰》。

2001年,第20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花樣年華》。

2002年, 第2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周星馳《少林足球》。

2003年,第2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無間道》 。

2004年,第2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德華《大塊頭有大智慧》。

2005年, 第2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朝偉《2046》。

2006年,第2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2007年,第2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青雲《我要成名》 。

2008年,第2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李連傑《投名狀》 。

2009年,第28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張家輝《證人》 。

2010年,第29屆香港金像獎影帝:任達華《歲月神偷》 。

2011年, 第30屆香港金像獎影帝:謝霆鋒《線人》。

2012年, 第31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德華《桃姐》 。

2013年, 第32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梁家輝《寒戰》。

2014年, 第33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張家輝《激戰》。

2015年,第34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劉青雲《竊聽風雲3》。

2016年,第35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郭富城《踏血尋梅》。

2017年,第36屆香港金像獎影帝:林家棟《樹大招風》 。

2018年,第37屆香港金像獎影帝:古天樂《殺破狼·貪狼》。

(7)2046香港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梁朝偉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1990年第9屆《殺手蝴蝶夢》兩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演員。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3月至4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Ⅷ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基本簡介

2005年3月27日,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香港紅勘體育館揭曉,梁朝偉與章子怡分別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爾東升憑借《旺角黑夜》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由周星馳導演的《功夫》獲得。影片《功夫》和《2046》平分秋色,各自摘走了六個獎項。王家衛電影再次成為拿大獎的常客。
當晚的頒獎典禮基本上是在毫無懸念下進行的,本次頒獎典禮主要圍繞主題:「百年電影,光輝印記」展開,以中國內地、台灣、香港的電影發展為線,香港影人很難得的把本次頒獎典禮辦得厚重而又充滿文化氣息,隨著獎項的逐一揭曉,獲得16項提名的《功夫》並沒有成為最大贏家。《2046》和它並駕齊驅。但《2046》無緣最重要的兩個獎項,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這充分體現出了本次金像獎的多元化。頒獎典禮上還向李小龍頒發了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獎,獎項由李小龍的女兒代領。她希望大家記住她父親的武術精神和人生哲理。成龍獲得了專業精神獎。而影帝專業戶梁朝偉在《2046》中的表現,和《花樣年華》一樣最受評委喜歡。在激烈的影帝之爭中,他終於又一次奪得含金量最高的最佳男主角,再次稱帝金像獎。這已經是他第五次獲得金像獎影帝的封號了。

Ⅸ 知道香港金像獎哪兩位影帝獲得次數最多麼,獲獎影片又

歷屆之最
編輯

影片類
1、提名最多的影片 [8]

影片

時間

提名次數

未提名獎項

卧虎藏龍

2001年第20屆

16項提名

最佳新演員

無間道

2003年第22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主角

功夫

2005年第24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配角

十月圍城 2010年第29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主角
2、獲獎最多的影片 [9-10]

影片

時間

獎項

一代宗師 2014年第33屆 12項

甜蜜蜜

1997年第16屆

9項

寒戰 2013年第32屆 9項
卧虎藏龍 2001年第20屆 8項
投名狀 2008年第27屆 8項

十月圍城

2010年第29屆

8項

新不了情 1994年第13屆 7項

少林足球

2002年第21屆

7項

英雄

2003年第22屆

7項

踏血尋梅 2016年第35屆 7項
似水流年 1985年第4屆 6項
胭脂扣 1989年第8屆 6項
女人,四十 1996年第15屆 6項
宋家皇朝 1998年第17屆 6項

無間道

2003年第22屆

6項

功夫

2005年第24屆

6項

3、最大的贏家
《女人四十》和《桃姐》(這里所說的「最大贏家」,不是指獲獎最多,而是能夠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這五個最重要獎項),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大贏家作品均出自許鞍華導演之手。
演員類

類別
基本情況

唯一一部包攬所有演員獎的電影
踏血尋梅 2016年第35屆包攬了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女主角(春夏)、最佳男配角(白只)、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最佳新人獎(白只),此外還獲得了最佳編劇跟最佳攝影獎,這是金像獎歷史上首部包攬了所有演員獎的電影。 [11]
獲最佳導演獎最多的導演:許鞍華(十三提五中)
許鞍華
先後於1983年第2屆《投奔怒海》、1996年第15屆《女人四十》、2009年第28屆《天水圍的日與夜》、2012年第31屆《桃姐》、2015年第34屆《黃金時代》五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書劍恩仇錄》、1991年第10屆《客途秋恨》、2000年第19屆《千言萬語》、2001年第20屆《幽靈人間》/《男人四十》、2008年第27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10年第29屆《天水圍的夜與霧》、2018年第37屆《明月幾時有》八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 [12]

獲得最多次男/女主角的演員(五次)
梁朝偉 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1990年第9屆《殺手蝴蝶夢》兩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演員。
張曼玉 先後於1990年第9屆《不脫襪的人》、1993年第12屆《阮玲玉》、1997年第16屆《甜蜜蜜》、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五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
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第二多的演員
梁家輝 先後於1984年第3屆《垂簾聽政》、1993年第12屆《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2013年第32屆《寒戰》四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此外還於2004年第23屆憑《大丈夫》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13]
惠英紅 先後於1982年第1屆《長輩》、2010年第29屆《心魔》、2017年第36屆《幸運是我》三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此外還於2014年第33屆憑《僵屍》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她也是唯一一位三次提名最佳女主角三次獲獎的女演員,而僅次她兩次提名最佳女主角兩次獲獎的是內地女演員斯琴高娃。 [14]
獲得最多次女配角的演員(4次)
金燕玲 先後於1987年第6屆《地下情》、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2017年第36屆《一念無明》四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與惠英紅一樣繼張曼玉之後獲得金像獎第二多的女演員,只是從未曾染指最佳女主角,哪怕是提名。
表演獎項大滿貫

謝霆鋒

先於1999年第18屆《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得最佳新演員獎,後於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30屆《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三次提名三次獲獎,中獎率高達100%,也是唯一一名獲得過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最佳配角獎及最佳主角獎的演員。

「帽子戲法」的最佳導演

方育平

先後於1982年第1屆《父子情》、1984年第3屆《半邊人》、1987年第6屆《美國心》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他是三次提名三次獲獎,中獎率高達100%。

連續三年獲獎的演員

袁詠儀

先後於1994年第13屆《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金枝玉葉》兩度蟬聯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還於1993年第12屆憑《亞飛與亞基》獲得最佳新人獎,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一個三連冠。

第一位同時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演員
周星馳 2002年第21屆憑《少林足球》提名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並同時獲獎。 [15] (其中還包括傑出青年導演獎)
金像獎跨界獲獎內地電影人(演員/導演)

趙薇

2015年第34屆憑《親愛的》獲得最佳女主角,2014年第33屆憑自己導演《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單屆提名最多的演員
王菀之 2015年第34屆憑《金雞SSS》、《分手100次》、《百變愛人》三部影片角逐最佳新人獎,同時還憑《金雞SSS》角逐最佳女配角獎,此外,由她演唱的《分手100次》主題曲《不再說分手》還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16]
第一位70後影後(註:至今無70後男演員獲金像影帝,僅劉燁、吳彥祖、古天樂、杜汶澤、黃渤五位70後男演員曾獲影帝提名)
袁詠儀 1994年第13屆憑《新不了情》獲最佳女主角獎,次年第14屆憑《金枝玉葉》連庄影後,她也是金像獎史上第一位連庄影後
第一位80後影帝/影後

謝霆鋒
2011年第30屆憑借《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同時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迄今為止史上第一個個人演技獎大滿貫(其中包括1999年第18屆憑借《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得最佳新演員獎,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30屆《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張柏芝 2004年第23屆憑借《忘不了》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同時還憑借《大隻佬》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兩部影片同時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第一位90後影後
春夏
2016年第35屆憑借《踏血尋梅》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是她參演的第一部電影 ,同時還提名最佳新演員獎。 [17]

最老的男/女主角

喬宏

1996年第15屆憑借《女人四十》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時年70歲。

羅蘭

2000年第19屆憑借《爆裂刑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年66歲。

男女主角夫妻檔

梁朝偉
劉嘉玲

梁朝偉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劉嘉玲於2011年第30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首度封後,此前她已五度提名。

第一位獲提名的大陸演員(女、男)

劉曉慶
達式常

劉曉慶於1984年第3屆憑《垂簾聽政》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達式常於1988年第7屆憑《書劍恩仇錄》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年輕的男主角

梁家輝

1984年第3屆憑《垂簾聽政》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時年26歲,此後還於1993年第12屆《92黑玫瑰對黑玫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龍城歲月》、2013年第32屆《寒戰》四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另外還於2004年第23屆《大丈夫》獲獎最佳男配角獎,他是繼梁朝偉(5主2配共7獎)之後獲得金像獎最多的男演員。

最年輕的女主角
林碧琪 1983年第2屆憑借《靚妹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年17歲,同屆還憑該電影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
蟬聯兩屆男/女主角/配角的演員

周潤發

先後於1987年第6屆《英雄本色》、1988年第7屆《龍虎風雲》蟬聯最佳男主角獎,後還於1990年第9屆《阿郎的故事》再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袁詠儀 先後於1994年第13屆《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金枝玉葉》蟬聯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還於1993年第12屆憑《亞飛與亞基》獲得最佳新人獎,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一個三連冠。
張曼玉 先後於1997年第16屆《甜蜜蜜》、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蟬聯最佳女主角獎。
金燕玲 先後於1985年第6屆《地下情》、1986年第7屆《人民英雄》,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2017年第36屆《一念無明》兩度蟬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是金像獎史上提名和獲得女配角次數最多的演員
馮寶寶 先後於1991年第12屆《92黑玫瑰對黑玫瑰》、1992年第13屆《新不了情》蟬聯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多次最佳男主角

劉青雲

先後於第13、16、17、18、19、23、26、27、29、31、32、33、34屆共16次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其中憑《我要成名》、《竊聽風雲3》成功摘得兩次影帝稱號。

連續提名最佳男/女主角最多的演員

劉德華

第19-23屆連續5年提名最佳男主角兩次獲獎。(共提名12次)

林嘉欣 第22-25屆,28屆,35屆連續4年提名最佳女主角均未獲獎(共提名6次)
湯唯 第30、31屆,33-36屆連續4年提名最佳女主角均未獲獎(共提名6次)
第一位大陸女主角

斯琴高娃

1985年第4屆憑《似水流年》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席問鼎金像獎,在她之前內地僅有劉曉慶、潘虹入圍過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大陸演員

斯琴高娃
章子怡

斯琴高娃先後於1985年第4屆《似水流年》、2008年第27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並且是兩次提名兩次獲獎。

章子怡先後於2005年第24屆《2046》、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同一屆憑三部電影獲得三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員

鄭秀文

2002年第21屆憑《同居蜜友》《瘦身男女》《鍾無艷》三部電影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不過均未獲獎

最年輕的男/女配角

吳景滔

2007年第26屆憑借《父子》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同時還憑藉此片榮獲最佳新演員獎。

舒淇 1997年第16屆憑借《色情男女》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時年20歲,同時還榮獲最佳新演員獎,又憑借《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獲得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最老的男/女配角
曾江 2015年第34屆憑借《竊聽風雲3》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時年80歲。
陳麗雲 2009年第28屆憑借《天水圍的日與夜》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時年70歲。
最年輕的最佳新演員
吳景滔 2007年第26屆憑借《父子》獲得最佳新演員獎,時年10歲,同時還榮獲最佳男配角獎。
最老的新人及提名

徐家傑

2013年第32屆憑借《寒戰》獲得最佳新人獎,時年66歲。

蕭炳林
2001年第20屆憑《花樣年華》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時年已年過六旬。

最年輕新人提名

馬修

2007年第26屆憑《寶貝計劃》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時年還未滿一歲。

最令人可惜的「男/女主角」

成龍

成龍分別於第4屆《A計劃》、第5屆《警察故事》/《龍的心》、第9屆《奇跡》、第12屆《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第13屆《重案組》、第15屆《紅番區》、第16屆《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第18屆《我是誰》、第24屆《新警察故事》提名10次均未獲獎,其中第5屆2個提名。 [18]

鄭秀文 分別於第20屆《孤男寡女》、第21屆《鍾無艷》/《瘦身男女》/《同居蜜友》、第25屆《長恨歌》、第32屆《高海拔之戀Ⅱ》、第33屆《盲探》提名7次,其中21屆三部電影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算上1993年第12屆《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提名最佳新演員,鄭秀文在金像8次提名演員類獎項均未獲獎。 [19]
初次接演電影並獲三項提名
李宇春 2010年第29屆初演電影憑《十月圍城》獲得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十月圍城》主題曲《粉末》),不過最終均未獲獎。
第一位獲歌曲獎的大陸歌手

張靚穎

2009年第28屆憑電影《畫皮》主題曲《畫心》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最大倒熱灶的女主角

鄭裕玲

1991年第10屆憑《表姐,你好嘢!》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屆最大大熱門為劉嘉玲,她本人都未預料本屆能獲獎,從而並未出席本次頒獎典禮。

最遺憾落選「女主角」

劉嘉玲

1991年第10屆最大大熱門為劉嘉玲,但結果鄭裕玲憑《表姐,你好》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屆她本人都未預料本屆能獲獎,從而並未出席本次頒獎典禮。不過劉嘉玲於2011年第30屆終於憑《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影後。

最霸氣的男主角候選人

向華強

向華強為中國星電影公司老闆,經典角色「龍五」,1993年第12屆憑《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納悶提名

徐克

1988年第7屆憑《最後勝利》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具爭議性的新人

鄭裕玲

1984年第3屆憑《花城》獲得最佳新人獎,當時引起巨大爭議,因為當時她已是劇集主持紅人。

第一位獲得提名的外國人

喜多郎

來自於日本的喜多郎於1985年憑《似水流年》提名電影配樂獎,這是最早提名金像獎的外國人。

拒絕金像獎第一人

許冠英

1986年第5屆憑《僵屍先生》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因為覺得是主角,拒絕男配提名。

第一位獲獎的外國人

杜可風

來自澳大利亞的杜可風於1987年第6屆憑《老娘夠騷》獲得最佳攝影獎,後還於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1996年第15屆《墮落天使》、2003年第22屆《英雄》、2005年第24屆《2046》(黎耀輝、關本良)獲得過最佳攝影獎。

分量最重男主角

鄭則仕

重達110公斤的鄭則仕先後於1986年第5屆《何必有我》、1997年第16屆《三個受傷的警察》兩度稱帝。

幕後個人單項
獎項 獲獎者 獲獎情況
獲獎最多的個人
張叔平
(19次)

7次最佳美術指導
2016年第35屆《華麗上班族》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與邱偉明)
2005年第24屆《2046》(與邱偉明)
2001 年第20屆《花樣年華》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
1989年第8屆《旺角卡門》
7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
2012 年第31屆《讓子彈飛》
2005年第24屆《2046》
2001 年第20屆 《花樣年華》
1996年第15屆《夜半歌聲》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3年第12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與余家安)
3次最佳剪接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與Benjamin Courtines、潘雄耀)
2001年第20屆 《花樣年華》
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與鄺志良、奚傑偉)

獲獎最多的攝影師
黃岳泰
(9次)

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 [20]
2009年第28屆《畫皮》
2008年第27屆《投名狀》
2004年第23屆《戀之風景》
2002年第21屆《幽靈人間》
2000年第19屆《紫雨風暴》
1999年第18屆《不夜城》
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
1983年第2屆《夜驚魂》

獲獎第二多的攝影師
杜可風
(7次)

1987年第6屆《老娘夠騷》
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6年第15屆《墮落天使》
2003年第22屆《英雄》
2005年第24屆《2046》(黎耀輝、關本良)
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

獲獎第二多的個人
奚仲文
(10次)

5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第36屆《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與吳里璐)
第27屆《投名狀》(與戴美玲、利碧君)
第26屆《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25屆《如果·愛》(與吳里璐)
第23屆《千機變》
5次最佳美術指導
第27屆《投名狀》
第25屆《如果·愛》(與黃炳耀)
第16屆《甜蜜蜜》
第11屆 《九一神鵰俠侶》
第7屆《倩女幽魂》

獲獎最多的剪接
鄺志良
(8次)

第32屆《寒戰》(與黃海)
第29屆《竊聽風雲》(與陳志偉)
第27屆《門徒》第
26屆《墨攻》
第21屆《特務迷城》
第19屆《紫雨風暴》
第15屆《烈火戰車》
第14屆《重慶森林》(與張叔平、奚傑偉)

獲得最多次最佳電影歌曲的主唱者
梅艷芳
(3次/7次提名)

《似水流年》同名主題曲提名、《胭脂扣》同名主題曲——獲獎
(同屆,梅艷芳憑《胭脂扣》獲金像獎影後,在歌壇和影壇雙雙大放異彩,堪稱香港藝壇奇跡)
《何日君再來》主題曲《何日》提名
《雙鐲》主題曲《似是故人來》——獲獎
《現代豪俠傳》主題曲《女人心》——獲獎
《東方三俠》主題曲《莫問一生》提名
《金枝玉葉2》主題曲《有心人》提名(合唱:張國榮)

同時以製片人和導演身份獲得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的導演
張之亮(1993年第12屆《籠民》)
許鞍華(1996年第15屆《女人四十》和2012年第31屆《桃姐》)
陳可辛(1997年第16屆《甜蜜蜜》和2008年第27屆《投名狀》)
陳嘉上(1999年第18屆《野獸刑警》)
李安(2001年第20屆《卧虎藏龍》)
劉偉強(2003年第22屆《無間道》)
杜琪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
王家衛(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

同時獲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獎 周星馳(2002年第21屆《少林足球》)
最年輕的導演 關錦鵬 1989年第8屆憑借《胭脂扣》獲得最佳導演獎,時年31歲。
最年長的導演 許鞍華 2015年第34屆憑借《黃金時代》獲得最佳導演獎,時年67歲,同時還是目前金像獎史上最多的最佳導演獎的獲得者(其中包括5次最佳導演獎,2次以製片人身份獲得最佳電影獎),還憑借《女人四十》和《桃姐》創下金像獎大滿貫的殊榮。
獲獎最多導演
許鞍華
(5次)

第2屆《投奔怒海》
第15屆《女人四十》
第28屆《天水圍的日與夜》
第31屆《桃姐》
第34屆《黃金時代》

獲獎第二多導演
方育平
(3次)

第1屆《父子情》
第3屆《半邊人》
第6屆《美國心》

杜琪峰(3次)

第19屆《槍火》
第23屆《PTU》
第25屆《黑社會》

王家衛
(3次)

第10屆《阿飛正傳》
第14屆《重慶森林》
第33屆《一代宗師》

徐克
(3次)

第11屆《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
第30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第35屆《智取威虎山》

憑借處女作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導演
方育平(1982年第1屆《父子情》,再後來又憑借《半邊人》、《美國心》獲得第3屆和第6屆最佳導演獎)
梁樂民、陸劍青(2013年第32屆《寒戰》,同時他們又獲得最佳編劇獎)
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2017年第36屆《樹大招風》,其中歐文傑憑借執導的電影《十年》中的短片《方言》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同一年度憑兩部影片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導演
林嶺東(1988年第7屆《龍虎風雲》/《監獄風雲》,憑前者獲獎)
王家衛(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憑前者獲獎)
杜琪峰(2000年第19屆《槍火》/《暗戰》,憑前者獲獎,2004年第23屆《大隻佬》/《PTU》,憑後者獲獎,2007年第26屆《放·逐》/《黑社會2:以和為貴》,未獲獎)
許鞍華(2002年第21屆《男人四十》/《幽靈人間》,未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