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鳳凰電影公司電影金鷹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鳳凰電影公司電影金鷹

發布時間: 2023-03-11 02:16:07

㈠ 香港女星朱虹一一香港影壇永不褪色的回憶……

這句話是老一代香港女星朱虹說的,她出生名門世家,她一生淡泊名利,她的人生圓滿幸福。

朱虹原名朱圓圓,1941年10月21日岀生在風光旖旎、四季如春的昆明。

朱虹是名符其實的大家閨秀,朱家在昆明市設有銀行、金鋪,在市郊還擁萬頃良田。

朱虹的舅公繆雲台是雲南省第一批留美學生,他在回國後任雲南省財政部長,還曾參加過聞名世界的 「重慶談判」 。

朱虹的父親朱希賢曾就讀於黃埔軍校,回到家鄉後,在雲南省主席龍雲直屬的省政府護衛營任營長。

在雲南白葯的歷史中曾有關於朱希賢的點滴記載一一

朱虹的母親更是一個人見人愛的美人胚子,她曾是昆明市「昆華女子中學」的校花,年輕時名譽昆明,追求者無數。

據說朱虹的母親之所以會選擇朱希賢,是因為朱希賢別出心裁,拿著一支手槍,開著軍車去追求她。

朱虹的母親被朱希賢的執著與浪漫所打動,最後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與他牽手。

因為父母都是俊男美女,朱虹出生時就美得不行,朱虹明亮而透明的大眼睛像她的母親,而高高鼻樑則遺傳了她的父親。

要說朱虹長得到底有多美,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描述一一

朱虹的美是多變,她時而清純,時而嫵媚,時而俏皮,時而冷艷……

這樣一個女孩子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朱虹從小就喜歡表演,可是她的父親堅決反對女兒的選擇。

朱虹見父親反對,她只能不言語了,可夢藏在心裡,無人可以改變。

由於時局的變化,朱虹的父親與雲南王龍雲去了香港,而朱虹與母親及弟弟妹妹依然呆在昆明。

父親剛離開昆明的時候,朱虹一家依然豐衣足食。

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朱家日益敗落……

朱虹的母親先讓大女兒留在昆明,自己帶著朱虹的弟姐設法去了香港。

隨著朱虹祖母的故去,失去生活依靠和資助的朱虹在無奈之下,只能背井離鄉,前往香港去投奔父母。

剛到香港的朱虹年僅17歲,她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可是不會說廣東話。

由於在香港人生地不熟,朱虹每天除了讀書,就是看書,同學們都戲稱她為 「書蟲」 。

那時朱虹住的地方在九龍城聯合道的萬里片場附近,那裡經常有電影在那裡拍攝,可當時朱虹只想讀好書,對片場拍戲並不在意。

有一天,因為朱虹妹妹的要求,她們利用送東西的機會溜進了片場……

朱虹和妹妹從來沒有到過片場,她們東張西望,看什麼都覺得新鮮。

朱虹姐妹活潑可愛的表情引起了一位女士的注意,她就是後來影屆名人鮑方的夫人劉甦。

劉甦一眼就看中面容姣好的朱虹,主動與她攀談,並將她引薦給著名導演朱石麟。

朱虹沒有想到自己會有機會試鏡,童年時的夢想再一次燃起……

幾天後,朱虹被導演叫來片場看拍下雨的戲。

在此之前,朱石麟身邊的女導演任意之也看中了朱虹,這一次她特意問朱虹一一

朱虹說一一

任意之又問一一

朱虹不加遮攔地說一一

其實朱虹的心中是喜歡演戲的,可一想到父親的反對,孝順的她一下子就退縮了,再說她也的確想把書讀完。

女導演任意之愛才心切,她專程找到朱虹的父母,說明來意一一

朱虹的母親很開明,她沒有反對;可朱虹的父親還是不樂意。

可不管怎麼樣,朱虹還是去拍戲了。

在片場里,任意之讓朱虹化了妝,試了幾個鏡。

朱虹秀麗的容顏,自然的表現,讓大家都覺得她是天生做演員的料。

1957年,朱虹正式加入鳳凰公司,她主演了陳召編劇、羅君雄和陳靜波聯合導演的 《男大當婚》 。

巧的是,擔任這部影片總導演的,就是朱虹第一次進片場見到的朱石麟。

朱虹未進入鳳凰公司的時候,公司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

朱虹的加入猶如吹進了一股清風,鳳凰公司立刻有了年輕的活力。

導演朱石麟給這個小女孩取了一個藝名 「朱虹」 ,這個名字來源於朱石麟兒子的名字。

朱石麟希望朱虹能在銀海中像彩虹般燦爛。

《男大當婚》 是朱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她在鏡頭前手足無措,不過這樣正好體現了初戀女孩忐忑不安的心情。

電影 《男大當婚》 上映後,反響不錯,朱虹鬆了口氣。

就在同年,朱虹又和傅奇聯袂主演滴輕喜劇 《情竇初開》 。

由於此片內容輕松愉快,男女主角表演自然,因此深受觀眾歡迎。

電影 《情竇初開》 在香港、九龍連續熱映四十多天,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也打破了當時票房賣座的最高紀錄。

朱虹是幸運的,她僅拍了兩部電影,就達到難以企及的高度。

朱虹的名字一夜之間傳遍香江,影迷們熱情地稱她為 「糖美人」、「甜姐兒」 。

朱虹成了電影明星,可她的父親並不高興,他以為女兒只是玩玩而已,沒有想到竟然真的把演戲當成了職業。

朱虹的父親命令自己的女兒不許再拍戲,可這一次朱虹不再妥協,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她要走自己的路。

朱虹的父親因為這件事,氣憤至極,他終身不肯原諒女兒,也從不看女兒拍的電影。

1958年,朱虹在朱石麟編劇並導演的影片 《夜夜盼郎歸》 中,出任該片女主角。

朱虹戲路寬廣,她在電影 《小月亮》 中,扮演了一個學習成績好、喜歡打籃球的中學生。

這個角色和朱虹以往的形象完全不同,她以精湛的演技成功地表現了中學生的清純可愛。

朱虹為了塑造好這個愛打籃球的中學生,她每天回到學校苦練籃球,因此成為了 「影聯」 女子籃球隊的中鋒。

雖然朱虹主演的每個角色都很成功,但她總想要超越自己,突破自己。

朱虹演過驚悚片 《畫皮》 ,她在裡面扮演一個披著畫皮的嫵媚惡鬼。

《畫皮》 這部電影至今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朱虹在電影 《三鳳求凰》 中,反串男角,英俊帥氣。

朱虹又在電影 《風雪一枝梅》 中,扮演了為償負債下嫁暴發戶,最後改過自新,報復惡人的「狠角色」。

電影 《金鷹》 中,朱虹扮演了權貴家的顧念珊丹,她通過與壞人的生死搏鬥,最後與愛人重返自由。

電影 《金鷹》 在香港公演後,成為當年第一個票房突破百萬的影片,朱虹因此獲得了 「朱百萬」 的外號。

朱虹還在電影 《屈原》 中扮演了妖艷狠毒,殘害忠良,楚懷王的愛妃南後。

無論是正是邪,是忠是奸,朱虹都可以拿捏到位,毫無違和感。

1970年,朱虹與合作了12部電影,大她13歲的導演陳靜波結婚了。

朱虹是香港大名鼎鼎的女明星,而陳靜波則是離過婚的男人。

面對外界對這場婚姻的質疑,朱虹真誠地說道一一

朱虹的回答讓廣大影迷有些失望,因為他們更願意把她和鮑方聯系在一起。

影迷之所以會這樣想,那是因為朱虹和鮑方多次合作,在電影中飾演的情侶深入人心。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外界一直盛傳朱虹的丈夫是鮑方,媒體也趁機炒作,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有些時候,一個演員演繹的角色太真實了,難免會讓別人產生誤會,這也是一種美妙的煩惱。

不管外面有多少風言風語,朱虹與陳靜波婚後幸福,倆人育有一子,生活美滿。

1978年,陳靜波榮升為 「鳳凰影業公司」 經理。

1982年,長城、鳳凰、新聯三家電影公司合作,改組為 「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陳靜波又出任該公司副總經理。

朱虹在婚後並未息影,她在40歲的時候,出演電影 《父子情》 。

《父子情》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公司小職員望子成龍的故事,朱虹在該片中塑造了一個朴實無華、蓬頭垢面的中年婦女形象。

《父子情》 是朱虹參與的最後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1982年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這也是朱虹的 「封箱之作」 。

不再拍戲的朱虹又開始了新的人生,1985年,她出任「銀都機構」行政執行監制,擔任了 《黑太陽731》、《百老匯100號》 的監制。

再到後來,朱虹搖身一變擔任香港華南影業工作聯合會的理事長,當上了中國電影文化大使的重任。

朱虹在擔任中國電影文化大使期間,一手策劃了 《情系香江50年》 等記錄片。

朱虹從影24年,出演了28部電影,她己經成了那個時代的符號。

盡管自己的演藝事業如此成功,觀眾們對她如此熱愛,可朱虹自己卻充滿了遺憾一一

除了對電影事業的遺憾之外,讓朱虹更加遺憾的是父親的不諒解。

朱虹的弟弟是博士,她的妹妹們也都出國留學,只有她才讀到高中就拍戲,這在父親心中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父親的不諒解是朱虹心中永遠的痛,這個痛隨著父親去世而無法消除。

隨著年齡的增長,朱虹已經徹底告別電影界,她唯一的兒子現在在美國從事電腦工作。

現在的朱虹除了做一個專業「吃喝玩樂」的老太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多陪伴自己的兒子,享受天倫之樂。

可惜的是,朱虹的丈夫陳靜波在1995年因病去世,夫妻倆沒有白頭偕老。

人生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麼十全十美,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朱虹,香港電影界永不褪色的記憶……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痴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麼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㈡ 電視金鷹獎和電影金鷹獎區別

中國電視金鷹獎簡稱金鷹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每年一度的中國大陸地區電視類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屬於中國大陸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與飛天獎並成為中國電視雙獎,金鷹獎代錶行業肯定、而飛天獎則代表政府肯定。

「金鷹獎」全稱」中國電視金鷹獎「,是與「飛天獎」齊名的中國最高級別電視大獎,獎項在金鷹節晚會上頒發,獎杯為金鷹獎金杯。除了」金鷹獎」外,金鷹節另外設立多個獎項,同在金鷹節晚會上頒發,獎杯為金鷹節水晶杯,後者不屬於「中國電視金鷹獎「獎項。

㈢ 香港武俠電影歷史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中國的武打片是中國電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很多外國人知道中國電影都是從武打片開始的。第一部在美國1000家影院同時做商業放映的中國電影是中國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導演:鄭昌和、主演:羅烈),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俠女》(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

說起武打片,歷史可就長了,咱們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說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嘗不可,因為裡面只是拍攝了同名京劇裡面的一個武打場面。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的電影,最賣座的類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們這輩人都沒緣一看的《火燒紅蓮寺》,一共拍攝了18集,要不是因為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愛國之士對這種所謂精神鴉片不滿,武打片還會繼續成為當時賣座電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國的武打片開始在香港復興,1949年,香港導演胡鵬拍攝了第一部以廣東民間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為主人公的電影,此後歷經近50年,黃飛鴻成了中國武打片的一個著名品牌,前後有關德興、李連傑等十餘位影星在近百部此類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扮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有胡鵬、徐克等多位著名導演拍攝過這個題材,其中由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拍攝了近80集。在整個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象黃飛鴻之類的民國裝工夫片,一種是神怪類武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黃飛鴻系列,後者的代表作有《如來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動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模仿裡面的武打招式,題材也很窄,除了劍仙神怪就是學藝報仇。1964年,香港鳳凰公司拍攝的《金鷹》(導演:陳靜波,主演:高遠、朱虹),在內蒙古實地拍攝,裡面展示了摔交、套馬等傳統民族功夫,還有蒙古草原的壯麗風光。是一部創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長城公司拍攝的《雲海玉弓緣》(導演:張鑫炎,主演:傅奇、陳思思)則是在武打片的演職員表裡面第一次出現「武術指導」這個名詞,該片被認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術指導正式成為武打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後,武打片的黃金時期來到了。

還有幾個台灣導演和他們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張曾澤於1971年導演的描寫民國時期俠客殲滅土匪的功夫片《路客與刀客》(主演:楊群、孫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現了鐵頭功和辮子功等奇特的武術招式,頗具傳奇色彩。還有丁善璽導演、楊群、甄珍主演的《落鷹峽》,結合了美國西部片的槍戰拍攝手法和中國式的武打,也很有看頭。以上兩部影片都在台灣金馬獎獲得了重要獎項。
中國武打片在70年代開始走向了國際市場。很多人都認為是李小龍使外國人認識了中國功夫,其實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不過倒是李小龍真正使中國功夫在海外發揚光大。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只拍攝過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還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戲》,但是在他的電影里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讓人看後精神振奮。他自創的截拳道功夫威力無窮,流傳至今。好萊塢許多硬漢明星如史蒂夫·麥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龍門下學過功夫。李小龍離奇暴斃之後,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呂小龍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後期,港台武打片開始走下坡路,這段時間,各種武打片的內容無非是門派斗爭、學藝報仇之類。胡金銓屬於慢功出細活,數年沒有新作。張徹也在不斷的重復自己,作品漸無新意。到了1978年,終於出了幾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影片,出現了幾個現在馳名國際影壇的人物。成龍,曾在羅維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卻一直半紅不黑,1978年,曾在張徹旗下做過多年武術指導的袁和平為思遠公司執導《蛇形刁手》,起用成龍做主角,影片情節盡管沒有完全脫離老套,但是在武打設計上有所創新,在故事情節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劇元素,開創出一個武打片的新片種——諧趣功夫片,成龍充分發揮了他在於占元的京劇戲班裡學到的京劇北派功夫,成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後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為經典。劉家良,正宗南派武術——洪拳的傳人,在張徹手下擔任武術指導多年,他於1978年導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寫少林僧人練功的場面而大獲成功,他導演的《中華丈夫》、《18般武藝》都是當時比較賣座的影片,他導演的《長輩》讓女主角惠英紅成為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成龍的師兄洪金寶在70年代也已經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獨立導演並主演了喜劇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賣座片。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全部起用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的《少林寺》上映了,這是一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影片摒棄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奇好,賣座超過了成龍的《龍少爺》。

進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產量已經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師弟出馬》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就在這時,徐克出現了,他曾經在美國的大學學過電影回港後在佳視拍攝的電視劇《金刀情俠》就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他導演的武俠片《蝶變》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使影片大獲成功。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等,為武打片闖出一條新路,武打更講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間還加入些幽默元素。這段時期,成龍在戲班學藝時的 「七小福」裡面的其他的師兄弟們如元彪、元奎、元華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術指導領域也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裝武俠片開始重新為人們關注,胡金銓掛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其中程小東可以說是武打片導演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導演的《生死決》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風格。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將一個老的民間武林傳奇人物題材加以創新,影片里把武林紛爭加入到大的動盪時代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使武打片提高了一個檔次。一時間模仿跟風之作頻出,大家紛紛爭拍古裝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鐵猴子》和《火雲邪神》還算有些創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趨於沒落了!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勛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武打片導演第一人,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他敢開風氣之先。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此後,武打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是整體水平感覺要落後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進入了新世紀,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使得中國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矚目!中國的一些著名導演如大陸的張藝謀、何平,台灣的侯孝賢都在拍攝或者籌劃拍攝武俠片。在新的世紀,中國武打片要出現新的輝煌!

㈣ 香港電影—《金鷹》哪裡能下載啊

http://www.dianying.com/jt/title/13759
是這個嗎?
http://bj.cnmdb.com/title/5596/
還是這個
太老的電影啊

㈤ 55年前香港老片《審妻》,在內地轟動一時,女主被譽為古典美人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群芳爭艷,陳思思、夏夢、石慧、朱虹,這些現在聽來有些陌生的名字,在那時,都是令人魂牽夢繞的存在。

朱虹作為鳳凰影業公司的當家花旦,主演過不少影片,諸如《屈原》、《審妻》、《畫皮》、《三鳳求凰》等,在那個精神文明匱乏的年代,這些港片在內地風靡一時。

個人覺得朱虹最美的一部電影,當屬《審妻》,如今再次回看朱虹的扮相,仍覺驚為天人,好一個標致的美人。

《審妻》於1966年在香港上映,由高遠、朱虹主演,一個是當家小生,一個是當家花旦。

如此強強組合,足以令《審妻》一炮走紅,成為所有觀眾心中難忘的經典。

01、舊瓶裝新酒——美人行刺

古有荊軻刺秦王,今有素娘刺楊廣,《審妻》講的就是一個美人行刺的故事。隋煬帝楊廣橫征暴斂,貪戀美人。

朝廷鷹爪為了博楊廣歡心,四處在民間搜羅美女,百姓們早已是苦不堪言,唉聲一片。

高遠扮演的刑部尚書王日成不滿於楊廣的暴政已久,但無奈自身人微言輕。

這天,王日成和妻子素娘一同前去拜見恩師庄天棟。王日成和恩師情同父子,庄天棟也是素娘的義父。

恩師此時正怒氣沖沖,昏君楊廣不知從何處聽來庄天棟的女兒庄美容國色天香,於是派楊素義子金昌盛前來宣旨,接庄美容入宮。

可庄美容已有婚約,楊廣此舉無疑是橫刀奪愛。忠心耿耿的庄天棟對楊廣仍懷有一絲期望,和王日成一同進宮,希望楊廣收回旨意,可沒想到自己卻當庭被楊廣一劍刺死。

庄天棟的突然去世給了庄府沉重一擊,作為義女,素娘想出了一個法子,代替庄美容進宮,趁機殺死暴君。

美人進宮,楊廣大宴群臣,王日成將匕首藏在獻禮中,素娘本打算趁亂拿出匕首行刺,可沒想到匕首意外掉落,好在有宮女暗中相幫,素娘暫時逃過一劫。

宴會後,楊廣來到寢宮,本想灌醉素娘,沒成想自己卻先醉了。素娘慌亂中拿起匕首刺向了楊廣,可又刺歪了。眼看楊廣醒來,素娘倉皇逃跑。

逃跑的路上,素娘碰到了前來接應的丈夫王日成。而此時楊廣恰好趕到,以為王日成捉拿有功。

為了追查素娘身後的元兇,楊廣下令讓金昌盛和王日成一同審問素娘。金昌盛下了狠手,嚴刑逼供,素娘一口咬定幕後黑手就是楊素和金昌盛。

金昌盛本想落井下石,沒想到被反咬一口,心中自是氣急了。他用出城文書和素娘做交換,希望素娘在指認王日成是元兇的證詞上簽字畫押。

素娘假意答應,趁金昌盛不備,在證詞王日成三個字上添了幾筆,改成了金昌盛。想來這也是編劇的刻意安排,取名字的時候精心設計了一番。

金昌盛得意洋洋地拿著證詞進宮,本以為能擊垮王日成,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楊廣看到證詞後大怒,將金昌盛推出斬首。

楊廣派王日成出城追趕素娘,殊不知這正好給了夫妻倆團圓的機會。影片結尾,王日成和素娘對楊廣當政的朝廷早已心灰意冷,二人投奔了瓦崗寨的義軍。舍妻又審妻,誰識其中計。瓦崗義軍到,楊廣頭落地。

《審妻》的劇情設置一波三折,無論是反派金昌盛,還是正派王日成、素娘,雙方都是智商在線,兩路人馬之間明爭暗鬥,你來我往,如此交鋒看得人好生痛快。

02、朱虹——專為熒幕而生

《審妻》中素娘的扮演者朱虹,當之無愧的香港美女。她的出道之路也算是陰差陽錯,本來是跟著朋友去片場參觀拍戲,卻被導演一眼相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演藝之路越走越遠。

要形容朱虹的美,有一段話不得不提,這是當時一篇文章關於朱虹外表的描述。窮盡各種美好的詞彙似乎也不能描述其美貌的十分之一。雙眸像碧波盪漾,彎眉如同新月,上關風親吻她的秀發,下關花也要羞愧於她姣好的容顏。

即使站在今天的審美來看,這樣的描述也已經是對一個美人最高的贊美了。不過,朱虹的確當得起這樣的評價,她就是為銀幕而生的,有些人生來就應該站在聚光燈下。

不到20歲入行,出演兩部電影後便成為了香港電影節炙手可熱的女明星,從此片約不斷。《審妻》當中,朱虹將堅韌隱忍的素娘形象演繹得入木三分,既是知恩圖報的義女,又是心懷家國天下的女俠。

入行24年,朱虹形象多變,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美貌而限制角色的選擇。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游刃有餘,駕輕就熟,被業內人士稱為"百變美人"和「古典美人」。

她既可以在《三鳳求凰》中反串貴公子,也能在《假婿乘龍》中出演小丫鬟,在《畫皮》中扮女鬼,在《金鷹》中出演蒙古族姑娘,一個好演員當如是。

03、高遠——百萬小生

作為鳳凰影業的當家小生,高遠在六七十年代稱得上是萬千少女心中的男神。《審妻》中王日成這一角色,在他的演繹下自然也是活靈活現。

人物身上正氣凜然,足智多謀的品質在他的扮演下宛如渾然天成。

高遠的成名之路相比朱虹要有跡可循得多,他出生在藝術家庭,母親是電影演員,父親愛好京劇。在如此濃烈的藝術熏陶下,高遠打小就對京劇和話劇頗有興趣。

隨著年歲漸長,高遠的容貌越發帥氣,在親人的引導下,他很順利地就進入了演藝界。

從第一部影片《闔第光臨》中精明的會計,到後來的《人海微波》《金美人》,高遠的名聲越來越響,其主演的電影《金鷹》更是創下了香港的百萬票房紀錄,因此高遠也收獲了"百萬小生"的稱號。

相比他的影視成就,高遠身上更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他的風流韻事。高遠的第一任妻子,是有著中國赫本之稱的陳思思,兩人的組合也算是神仙眷侶。

就在外人羨慕祝福之時,本就多情的高遠暗地裡出軌了其他女星,陳思思難以忍受伴侶的背叛,因而這段婚姻只持續了九年就勞燕分飛。

不過從後續的發展來看,兩人的這段姻緣甚是美滿,昔日女神如願得到幸福,也算圓滿了。

和六七十年代的很多香港電影一樣,《審妻》改編自傳統劇目,經過影視化的呈現以及高遠、朱虹等人入木三分的演繹,成為了一代經典。如今回看這些老電影,依舊韻味十足。(撰文:三木)

㈥ 老版《畫皮》是誰演的是在哪裏拍攝的故事最後講什麼

導演:鮑方
編劇:黃布衣;鮑方
主演:高遠;朱虹;陳娟娟;翁午
製片地區:香港
上映時間: 1965
本片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故事改編。
1966年鮑方
影片中的畫皮鬼
導演的《畫皮》是迄今傳播最為廣泛的版本。是左派公司鳳凰影業公司的作品,該片藉助了古代文人功成名就的名利夢與左擁右抱的妻妾成群夢,來影射現代都市人們心底的慾望。朱虹扮演的妖精嫵媚至極。深夜,卸下偽裝的她細心描繪著自己的「畫皮」,當觀眾沉迷於那張醉人面龐,女鬼忽然轉身,僵屍般猙獰的臉孔讓人毛骨悚然。
該片曾於七十年代末期在內地公映,將恐怖電影的概念引入到了內地觀眾腦中,據說還因畫面恐怖嚇
壞不少人,此後更慘遭禁映,但客觀地說,比起三四十年代經典的驚悚片《夜半歌聲》,66年版的化妝效果並沒有太大進步。(當時在香港影壇一家獨大的邵氏公
司,之後派人到日本學習新技術,引進當地人才,也是六十年代中後期的事)。導演鮑方也曾表示對後面一段描述主角把皮撕下來變成猙獰的鬼,跟大師鬥法的戲不
太滿意,認為太過簡單,不夠恐怖。編輯本段劇情簡介明朝
劇照(5張)

間,書生王崇文(高遠)雖14歲就中秀才,卻始終過不了鄉試。鄉試再次臨近,一心想中舉人的他害怕又名落孫山,開始求神問卜。某日他得道士指點,在半夜出
門朝西北方向走去,來到一座名為魁星閣的破廟時,他沒遇上道士所說的貴人,卻見一位正在痛哭的美人(朱虹),緊接美人神奇消失。惆悵若失的王崇文回到家,
美人竟從天至,並自稱名叫梅娘,是鄉試主考官的女兒。王崇文聽後大喜,想藉助她直上青雲。隨著與梅娘感情的增深,王崇文眼裡越來越容不下妻子陳氏(陳娟
娟),將之趕出家門。陳氏欲尋短見,被在外學武的小叔王崇武(翁午)救下,後者聽完她的哭訴,歸家欲看個究竟。很快,他和兄長看到駭人的一幕。

㈦ 這是一部香港電影講的是清朝時的蒙古由鳳凰公司的李思思。這是一部古裝武打片

《金鷹》
劇情簡介 :
布爾固德(高遠)在敖包會摔跤比賽中勝出,獲稱號「金鷹」。巴音旗王爺(姜明)大怒要捉拿他,布爾固德隱姓埋名,出走阿公旗。布爾固德與少女珊丹(朱虹)戀愛,查干呼(張靜)嫉妒。布爾固德身份敗露,被抓回,寡婦都桂瑪(陳娟娟)幫他逃走。珊丹被巴音小王爺(曹炎)搶走。布爾固德和查干呼去營救,被發現,就率眾人攻入,一場激戰,王爺被殺,三人從此流浪草原。

㈧ 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的區別

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共同主辦的「專家獎」 ,因為1981年創辦的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金雞獎;而創辦於1962年百花獎則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的「觀眾獎」。1992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為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並開始創辦第一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自2005年起,專業評審制的金雞獎與觀眾投票制的百花獎輪流舉辦,前者在單數年舉辦,後者為雙數年。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是台灣地區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辦,1998年台北電影學會另行組織台北電影節與之分庭抗禮。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傳統,但也有都是台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原由台灣「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後由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
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辦、湖南衛視具體承辦,每年在長沙舉行。

㈨ 金鍾獎,金鷹獎,金像獎,金馬獎是什麼

金鍾獎,創辦於2001年,是中宣部批准設立、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8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