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娛樂圈的兄弟檔:許氏最出名,袁氏最能打,邵氏最有權勢
【除了秦沛姜大衛爾冬升三兄弟,香港 娛樂 圈的還有哪些兄弟檔?】
2020年12月5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收官,最大的熱議話題不是誰和誰的爭吵,也不是誰得了冠軍,而是 秦沛姜大衛爾冬升三兄弟同台亮相 。
秦沛姜大衛爾冬升不一定是 娛樂 圈最著名或最傳奇的兄弟,但三兄弟三個姓,絕對是天下一奇。
秦沛其實是藝名 ,他的本名叫嚴昌或姜昌年,1945年生於北京; 姜大衛也是藝名 ,原名姜偉年,1947年生於上海,還有個妹妹叫嚴慧。
他們的 父親嚴化 (原名姜克琪)和 母親紅薇 (原名羅珍,滿族姓那)都是演員,在姜大衛4歲時,嚴化去世,之後紅薇改嫁導演爾光,1957年在香港生下弟弟爾冬升。
大哥秦沛60年代就出道,從業近60年,出演過300多部電影200多部電視劇,多次在電影中成為劉德華周星馳的死對頭,6次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次獲獎,是 香港影壇骨灰級的老戲骨 。
二哥姜大衛童星出道,做過龍虎武師,20歲被武俠大導演張徹發掘,迅速成為邵氏武俠片當紅小生,和狄龍一起成為70年代香港影壇最閃耀的雙子星,23歲就憑借《報仇》成為亞太影展影帝,是 香港 歷史 上第一個影帝 。
爾冬升有兩位哥哥保駕,輕松入行,憑借雙高的顏值和身材,被大導演楚原看中,成為哥哥姜大衛之後的新一代武俠電影當紅小生。不過爾冬升很有想法,28歲就開始轉型做導演,獲得過多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獎,並且是 香港金像獎董事局主席 。
不僅秦沛姜大衛爾冬升三兄弟是香港影壇的旗幟性人物,他們整個家族中共有二十多人從事電影相關工作,是真正的演藝圈豪門。
最著名的應該是 許氏三兄弟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 。
其實他們是文武英傑四兄弟加一個妹妹,全部在廣州出生,50年代才移居香港;老二許冠武主要從事電影幕後工作,知名度遠不及其他三位,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只是三兄弟。
老大許冠文是著名的冷麵笑匠,周星馳之前的香港喜劇之王 ,還是香港棟篤笑的先驅,憑借《摩登保鏢》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一屆影帝。70年代曾經連續三年雄霸香港票房榜冠軍,5奪年度票房冠軍,是李小龍之後成龍之前最有票房號召力的電影巨星。
老三許冠英從邵氏出道 ,是著名的喜劇綠葉演員,最著名的代表作除了許氏兄弟的喜劇,就是林正英的《僵屍先生》,他飾演九叔的徒弟文才。憑借這個角色他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他自認是男主角而拒絕了提名。
老四許冠傑是最初代的歌影雙棲巨星,算上和兩位哥哥合作的《鬼馬雙星》等喜劇,還有轉投新藝城後主演的《最佳拍檔》等大片,許冠傑共8次成為香港年度票房冠軍。
同時, 許冠傑還是第一代香港歌神 ,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1985年就獲得金針獎,《半斤八兩》等金曲影響了幾代香港音樂人。
被譽為 天下第一武指的袁和平 ,其實也出身於演藝世家,父親袁小田是老一輩的武打演員和武術指導。
袁和平從60年代出道至今也近60年藝齡了,獲得7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多個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經典代表作數不勝數,包括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黑客帝國》等等。
因為袁和平名氣太大,很多人忽視了他身後袁家班的一幫兄弟和徒弟,其中多位是親兄弟。
袁信義 也是袁家班的主力,早年經常出演一些兇狠的反派角色還有一些經典小配角,比如《精武英雄》中上門踢館精武門的倪師父,《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中的捕快神爺,《黃飛鴻》中放黃飛鴻出獄的獄卒頭頭,等等。
袁祥仁 應該是袁和平弟弟中最著名的一位,除了做武術指導,主演過奇幻功夫片《奇門遁甲》,還經常客串出演一些深藏不露的角色,比如《太極張三豐》中的道士,《功夫》中賣武功秘籍的流浪漢,等等。
另外還有袁振威、袁龍駒、袁日初和袁振洋共七兄弟,應該是 香港演藝圈最能打的兄弟檔 。
那麼 香港演藝界最有勢力的兄弟檔是哪家呢?一定是邵氏兄弟 。
關於香港電影甚至整個香港 娛樂 業,都繞不開一個名字——邵氏。
1958年成立的邵氏電影,生產超過1000部電影,曾經雄霸香港影壇20多年;還有70年代邵氏入主的無線電視台,為整個行業培養出了無數的影視人才,絕對是香港 娛樂 江湖的泰山北斗。
邵氏電影全稱其實是邵氏兄弟電影(香港)有限公司,總裁 邵逸夫是老六 ,字仁楞,人稱六叔,上面有3個哥哥2個姐姐,活了107歲。邵逸夫先生除了在電影界的成就,還在國內投資興建了近3萬座逸夫樓,是一位偉大的 娛樂 大亨和慈善家。
邵醉翁是老大 ,字仁傑,號醉翁,曾在上海創辦天一影片公司,抗戰爆發後,天一公司結束在上海的業務,將全部資材運往香港分廠,改名南洋影片公司。
邵邨人是老二 ,字仁標,擅長編劇,和老大聯合創辦上海天一。1950年與大哥邵醉翁、兒子邵維玫組成邵氏父子有限公司,兼管製片與發行放映業務,1958年退出影壇。
邵仁枚是老三 ,1930年就和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經營戲院及電影發行;1958年也是香港邵氏兄弟的聯合創始人,1985年因病逝世,經歷了邵氏最輝煌的時期。【也是因為這一年三哥的離世,邵逸夫才從生發出建逸夫樓的想法。】
另外還有:
最有背景的向氏十三 兄弟,九男四女,向華強是老十,向華勝是老十三;向華炎、向華波、向華榮、向華光、向華坤、向華國、向華民等不涉及 娛樂 業,知名度較低。
向氏創辦的永盛電影和中國星集團,曾是香港明星最多的公司,出品過的經典電影也超百部。
洪天明洪天祥洪天照 兄弟,動作巨星洪金寶的三個兒子,但演藝界的成就和地位和父親相距甚遠;
麥當雄麥當傑 兄弟,合作拍攝梟雄片成名,代表作有《省港旗兵》《跛豪》《黑金》等;
投資了王家衛《阿飛正傳》的鄧光榮和鄧光宙兄弟;
香港四大惡人之首的成奎安和成福安、成運安三兄弟;
著名武術指導 劉家良和劉家榮兄弟 ,劉家輝是他義弟,從小過繼給他家;
林嶺東林嶺南兄弟,一個是《監獄風雲》導演一個是編劇兼演員和主題曲填詞;
王鍾王青兄弟,同為大導演張徹徒弟,老牌動作演員;
陳欣健陳國新兄弟,一個做到高級警司才轉行進電影圈,演過《逃學威龍3》,一個是著名綠葉演員,演過《逃學威龍》;
湯鎮宗湯鎮業 兄弟,一個是03版《天龍八部》的段正淳,一個是82版《天龍八部》的段譽;
錢小豪錢嘉樂 兄弟,一個是《太極張三豐》中的董天寶,一個是最著名的替身之王,《古惑仔》中的大頭;
韋家輝韋家雄兄弟,一個是杜琪峰的最佳搭檔,一個是港劇黃金配角;
黃家駒黃家強 兄弟,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靈魂主唱和貝斯手;
林海峰林曉峰兄弟,一個是軟硬天師中的硬天師,一個是《古惑仔》中的包達二;
陳龍陳會毅兄弟,都是洪家班著名的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
黎強權黎強根兄弟,成家班著名的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
黃明升黃明畏兄弟,成家班著名的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
梁小龍梁小熊兄弟,著名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
程小東程小龍兄弟,一個是香港著名武術指導,一個是香港著名效果師;
徐二牛徐小明兄弟,一個是武術指導,一個是編導演歌全能電影人;
陳勛奇陳永信兄弟,一個是香港最強全能電影人,一個是香港資深配音演員;
吳啟明吳啟華兄弟,一個是《大時代》的丁旺蟹,一個是《跛豪》中的吳明;
彭順彭發兄弟 ,合作導演恐怖電影成名的雙胞胎,代表作是《見鬼》,彭順老婆是李心潔。
TIPS:葉偉信和葉偉民不是兄弟,周潤發和周潤堅不是兄弟,張國榮和張國強也不是兄弟。
2. 百年香港影片之血淚歷史:龍虎武師的心酸傳奇
龍虎武師,一群只有「香港」才正宗的產物,從六十年代初至今,五十年過去了,在整整半個世紀中,誕生了無數個傳奇,成家班,劉家班,袁家班,獨臂刀,唐佳,洪家班,神風特技隊,七小福等一大批耳熟能詳卻又離我們很遠的名字。龍虎武師,名曰龍虎,實則同龍虎相同,必須打得,跳得,死得。其中,又以成家班,洪家班,劉家班以及袁家班震驚海內外。如今,跟外國電影人談及成家班,無不啞口無言,贊嘆不絕。而香港八十年代又一隊,名曰神風特技隊,名字和日本的神風敢死隊相似,而作風亦相似,只不過用在不同地方而已。神風特技隊只有一個詞可以比喻,那就是「亡命」。總的來說就是不要命啦。當年成龍,洪金寶等人拍片,神風特技隊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大場面來源。而後,羅禮賢的猛龍特技隊,更是九十年代香港大片必請的團隊,從六十年代初,龍虎武師開始運用在電影上,而龍虎武師出現之前影人打鬥的一招一式全靠大家慢慢想出來。龍虎武師出現後,也就代表著第三浪潮動作片的興起,這影響了包括張徹,劉氏兄弟,胡金銓,唐佳等一眾影人。七十年代,則更加多元化,從劉家班到洪金寶和袁和平獨立門戶創建洪家班和袁家班,又到成龍於1979年始創的成家班,自此開始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出現。八十年代,普通的武俠片,功夫喜劇已經無法滿足開始娛樂多元化的觀眾,因此難以挑起大特技的袁家班和劉家班在票房上很快落伍,而隨之而來的洪家班,成家班則在港片上大放異彩,大卡司,大特技,大場面,大明星,大製作,大票房,六大元素全是超級大電影所需要的。九十年代,洪家班遣散,洪金寶走下坡,成家班亦名存實亡,誕生的,則是以徐克為首的無需太大班底指導武術的新派武俠片,也就是第五潮流動作片。而也隨著國際化,羅禮賢的猛龍特技隊開始初露鋒芒。21世紀,隨著上一輩慢慢一個一個退休,下一輩開始遠離動作片,香港動作片開始慢慢消逝,留下的,不僅只有回憶,還有那一份真誠和奉獻。如今香港動作片青黃不接,是人心,還是茫然,時局留下的,難道只有遺憾?
網路:
六十年代初,隨著科技發展,時代發展,香港影人意識到繼續那種舞台劇打法,已經無法吸引觀眾了。因此,開始有許多劇組陸陸續續請許多武術師傅來指導動作,而隨之,劉家良和唐佳開始現身電影圈,之後,受到張徹力邀,在九年間,劉家良和唐佳一直為張徹電影指導動作戲份。而就是那麼巧,劉家良和唐佳在七十年代中離開張徹自己獨立門戶後,張徹電影開始一落千丈,羅莽,江生,韋白,錢小豪等人無法復制姜大衛,王羽,狄龍等人的輝煌。
1966年長城影業出品的雲海玉弓緣就是最早運用動作指導的影片之一,可惜打鬥依然還是過於戲劇舞台化,唐佳和劉家良指導。
張徹時期的劉家良,可以說是六十年代末最吃香的武術指導。
1970年邵氏賣座冠軍龍虎鬥是香港第一部實打實的功夫片,動作指導是唐佳的團隊。導演是王羽,本片預示著武師的輝煌時代的來臨。
劉家班成立
1975年,劉家班在台灣為張徹工作了一年多,拍攝了少林五祖等片,但劉家良雄心壯志,便棄張徹而去,回港後自立門戶,組建劉家班,劉家榮,劉家輝,汪禹等人便是其中。「開業作」是神打,一上映便殺進前十,取得將近二百萬的成績,劉家良乘勢陸續拍攝了(陸阿采與黃飛鴻),(少林三十六房),(茅山僵屍拳),(爛頭何),(中華丈夫),(武館)等片,通通取得非常好的成績。而劉家班亦在七十年代中後期,八十年代初成為香港最頂尖的武術班底。
洪家班成立
大約77年左右,洪金寶首次指導影片(三德和尚與舂米六)的時候洪家班成員便開始陸陸續續加入了,到後來的(贊先生與找錢華),(肥龍過江),(雜家小子),(敗家仔)的時候,洪家班便開始在武師界慢慢往上爬,到了八十年代初的(鬼打鬼)時,劉家班的退出,洪家班便接手龍頭棍,成為武師界NO.1.1983年,奇謀妙計五福星更是洪家班的代表。85僵屍先生,86富貴列車,87東方禿鷹,88飛龍猛將,89忠義群英,洪家班稱霸八十年代,票房從來沒有不賣座的。九十年代,一部富貴兵團之後,洪家班開始慢慢遣散,而老大洪金寶也開始走下坡。至此,經歷了十四年風雨的班底就此說拜拜。
在洪家班時期最吃香的就是孟海了(左一),他是出現在銀幕時間最久的洪家班成員,而且還主演了劃時代大劇(新蜀山劍俠),並曾出演過多部非常賣座的電影,如(龍的心),(富貴列車)等。隨著洪家班遣散,孟海也不知所蹤。
袁家班
由袁氏兄弟組成的袁家班曾經也是風光無限,配合洪家班拍攝多部賣座導演。而且曾經在短時間內風頭也蓋過洪家班。如78年的醉拳和蛇形刁手,80年的勇者無懼,81年的奇門遁甲。而袁家班的打鬥風格更是經典。代表作奇門遁甲更是被譽為香港百大影片之一的。但盡管質量上乘,可是票房卻遠不如洪家班成家班,80年代,奇門遁甲,洗黑錢,波牛,情逢敵手等片票房慘敗。90年代,黃飛鴻系列為袁家班爭取了非常好的口碑,可以說是老有所成吧。而在洪家班洪家班日益退去之時,袁家班能趕上風頭,可謂好也。。九十年代末,袁家班更受邀參與好萊塢A級製作影片(黑客帝國)的動作指導,為袁和平帶來了無比榮譽,至今談到袁和平都肯定會談及黑客帝國。
成家班
成龍因醉拳大火,後來自組人馬拍攝的笑拳怪招為成家班的誕生定下基礎。80年的師弟出馬,則可以說是成家班真正意義上武術指導的第一部作品,之後成家班和洪家班打得很激烈,據曾志偉等人說,當時洪家班和成家班是在斗誰進醫院進的多,如果一部戲沒有人進醫院,那就是不正常的了。而且當時醫院會留七個床位給洪家班和成家班。而成家班則在大特技上是香港最一流的,像跳鍾樓,在荷蘭跳大樓,工廠爆破,沙漠歷險,高空大戰,無不是成家班所設計出來的無法復制的動作,這一點,包括洪家班在內沒有任何一個武師團體做得來。而在91年的飛鷹計劃之後,成家班也遣散了,據說是資金分配不均所致。當然,像火星和盧惠光便還是跟著成龍拍戲,像馮克安,周潤堅,黎強權等人便已經是離開成龍自立謀生了。後來在超級JC的時候成龍也招募了一些新的成員,不過這些新人,恐怕遠沒法達到80年代成家班的水準吧。
猛龍特技隊
神風特技隊
這兩個團隊其實都是香港電影製作上不可或缺的隊伍,神風特技隊80年代曾參與多部電影,如最佳拍檔系列,奇謀妙計五福星等,叱吒一時,後來就沒有什麼消息了。猛龍特技隊出現於八十年代後期,由羅禮賢領導,曾參與過多部成龍電影,還有如爾冬升的烈火戰車,吳宇森的喋血街頭,徐克的笑傲江湖等片。即將上映的成龍電影「十二生肖」便也有份參與。
程小東
聽名字別以為程小東是六零後七零後,其實人家比成龍還大一歲,1953年出生的。而程小東能在70年代初就踏足影壇,多虧了老爸程剛,他爹程剛是邵氏金牌大導演,在七十年代賣座程度僅次於張徹和李翰祥,他就排第三了,到了七十年代中後期程剛指導的影片賣座程度更是超過張徹與李翰祥,稱霸邵氏。而後,程小東年僅19便在父親指導的電影(十四女英豪)中擔任副武術指導,83年,程小東一部(風雲決)更是拍的天荒地老,神乎其技。日後的徐克武俠片便有(風雲決)的風格,而(風雲決)也憑借片尾決戰凌厲的剪接獲得金像獎最佳剪接(張耀宗)。之後,程小東與徐克合作,拍攝多部流行一時的影片,如倩女幽魂系列,秦俑,新龍門客棧等。
唐佳
早期武術指導,和劉家良是60年代最吃香也是最頂級的兩大武術指導。也同和劉家良一樣曾是張徹的御用武指,擁有全港最大的武師班底,且極有號召力。後來和劉家良離開張徹之後,唐佳也獨立門戶,導演了三部導演:(少林傳人)(洪拳大師)以及(三闖少林)。可惜由於均在時裝片橫行的80年代上映,而且唐佳也沒有劉家良好運可以紅一會兒,盡管有爾冬升,狄龍,白彪三位大腕坐鎮,無奈票房慘敗。97年,60歲的唐佳,縱橫影壇四十多年最終退出這個圈子。看過一次TVB的訪談節目,如今的唐佳已經老得不像樣了。
元奎,元彬
元奎那可是香港最頂級的武術指導,和袁和平,成龍,劉家良,洪金寶被譽為五大武指。元奎也是最早打出香港的導演,1982年的龍之忍者便是證明。後來連續指導的(皇家師姐)(執法先鋒)(皇家女將)都是大卡司大場面的電影,尤以(執法先鋒)為代表,片尾的決斗堪稱80年代最火爆的一場動作場面。90年代,元奎與劉鎮偉合作拍攝的(賭聖)令周星馳一炮而紅。後來,99年的(渾身是膽),更令元奎繼吳宇森,徐克第三位殺進北美本土市場的導演。而02年的玩命快遞令元奎一下子升價,在全球取得佳績。之後又指導了(生死格鬥)。而(敢死隊),(X戰警2),(轟天炮4)等好萊塢電影均由元奎負責動作。以至於電影再怎麼樣的爛,起碼保證動作場面的一流。
元彬,雖然風頭不及師兄,卻也曾於動作指導上面擁有光輝。(新龍門客棧)(道道道)(龍門飛甲)(獅王爭霸)等港產A級片都由他參與武術指導,而今年金像獎,他因龍門飛甲也獲得了最佳動作指導獎。而元彬二十多年來,十次失意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這一次獲獎,也為他挽回了一定的餘地。
而據曾志偉回憶,在拍攝大特技的時候,都有人曾經因為動作太驚險而大小便失禁。例如有一次,洪家班來拍動作,因為地方很高,一個武行不敢跳,洪金寶大罵:屌你老母你跳不跳啊,不跳我來。誰知那個武行真的說不敢跳,此時洪金寶也不能不去親自示範,因為很丟面子的,所以從上面一往下跳,便便出來了。。同樣情況,柯受良在最佳拍檔第二集大顯神通中開頭那場飛車戲(飛到船上),第一次失敗,大小便齊齊出來了。這在武行是很常見的。
3. 港片中的內地打星們:見證了香港影壇的興衰,其中4人已經去世
上個世紀的華語大銀幕上,港片憑借鮮明的「動作」特色,風靡整個亞洲電影市場。而在港片大銀幕中,不少身手靈活的實力派打星,也成為了影迷們的目光焦點。
有趣的是,那些在港片作品中活躍不斷的打星們,其實有不少都來自內地。可以說,正是因為內地動作演員們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上個世紀,動作港片的時代輝煌。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活躍在港片銀幕中的那些內地打星們。
1975年, 劉家良 在「邵氏」的支持之下,開啟了自導自演的電影之路。而硬橋硬馬的拳腳打鬥風格,也讓「劉家班」的功夫片作品,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港片標志。
因為長期活躍在港片作品之中,不少觀眾都以為劉家良是土生土長的香港藝人。但其實,劉家良生在廣東,長在廣東。11歲時,他跟隨父親劉湛,來到了香港,之後投身到了動作指導的行業之中。
當然,跟隨劉家良一同來到香港的,還有他的兩個弟弟 劉家榮、劉家輝 。
70年代中期,劉家良坐上了導演的位置,在自導自演的同時,他也不忘提攜兩位弟弟,走入港片大銀幕。《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陸阿采與黃飛鴻》、《武館》、《茅山僵屍拳》里, 劉家榮、劉家輝 都呈現了精彩的拳腳表演。
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成龍、洪金寶 的崛起,一步步威脅到了「劉家班」的市場地位。為了應對成龍、洪金寶,1982年時的劉氏三兄弟,攜手拍攝了《十八般武藝》。
在這部作品中,三兄弟各顯其能,可惜,還是沒能敵得過成龍的《龍少爺》、洪金寶的《提防小手》。劉家班的功夫片時代,也在這部《十八般武藝》之後,走向落幕。
雖然劉家班的功夫片時代,在80年代初走向落幕,但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劉氏三兄弟的身影,卻一直活躍不斷。
導演事業陷入低谷的 劉家良 ,開始以打星的身份,活躍於各類港片作品之中。《群龍戲鳳》里,劉家良與洪金寶那場「拳怕少壯、棍怕老狼」的打鬥,成為了諸多影迷心中的經典橋段。而《醉拳2》里,成龍、劉家良的「刀槍對決」也成就了功夫港片的一座高峰。
「劉家班」衰落之後, 劉家榮 投入了洪金寶的旗下,還參與拍攝了《奇謀妙計五福星》、《福星高照》、《夏日福星》、《富貴列車》、《瘦虎肥龍》等經典作品。
而 劉家輝 則趁著90年代「無厘頭喜劇」的市場熱潮,憑借《笑俠楚留香》、《唐伯虎點秋香》、《花旗少林》、《倫文敘老點柳先開》等作品,迎來事業新峰。
昔日的劉氏三兄弟,在港片大銀幕上生龍活虎。可是在時光的洗禮之下,三人最終還是敗給了歲月。
劉家榮因為年老體衰,淡出了動作大銀幕。劉家良因為癌症,於2013年去世。而劉家輝也因為中風、半身不遂,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1978年,動作指導 袁和平 ,在製片人吳思遠的支持之下,轉型導演。在港片大銀幕上,袁和平導演了不少佳片,也設計了不少經典的動作場景。
然而,這位在港片作品中活躍不斷的電影人,也並非是香港本土藝人。
袁和平的經歷,與劉家良頗為相似。袁和平的父親袁小田,早年是北京的一位京劇武生,之後加入了「粵劇紅伶」薛覺先的劇團,來到廣州發展。 袁和平、袁祥仁、袁振洋、袁信義、袁日初等人,也都是在廣州出生 。
隨著港片的逐漸壯大,袁小田投身到了動作指導的行業之中。而袁和平、袁祥仁、袁振洋、袁信義、袁日初等人,也跟隨父親來到了香港。
受到父親的影響,袁氏兄弟紛紛走上了動作指導的道路,而袁和平更是得到機會,坐上了導演的位子。
與劉家良不同,袁和平不喜歡自導自演,他喜歡將鏡頭聚焦在自己的父親、兄弟身上。而 袁小田、袁祥仁、袁信義、袁日初 也都在袁和平的電影鏡頭之下,一步步開啟了打星之路。
最先在袁和平電影中走紅的,是父親 袁小田 。早年的袁小田,在幕後幹了一輩子動作指導,但一直都沒遇到機會轉型幕前、成為打星。
1978年,袁和平坐上導演的位子,策劃拍攝了功夫片《蛇形刁手》。在挑選演員時,袁和平希望找一個上了年紀的、身手靈活的老頭兒,出演片中「白長天」的角色。可是,這樣的演員並不好找。畢竟,上年紀的老頭,沒有幾個是腿腳利索的。
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袁小田接下了「白長天」一角。電影中,詼諧的表演、靈活的身手,讓袁小田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
《蛇形刁手》之後,袁和平又導演了《醉拳》。在這部作品中,袁小田飾演的「蘇花子」一角,風靡整個亞洲電影市場。日本 游戲 公司SNK,還根據袁小田的造型,在格鬥 游戲 《拳皇》中,設計了 游戲 人物「鎮元齋」。
《醉拳》之後,袁小田迎來了自己打星事業的高峰期,而《醉貓師父》、《中華丈夫》、《雙馬連環》、《南北醉拳》、《睡拳怪招》里,他的表現也獲得了大批觀眾的喜愛。
不過,袁老爺子的打星事業來得快,結束得也快。1980年,袁小田因為肺癌去世,他短暫的打星之路,也就此結束。
父親去世後, 袁祥仁、袁日初、袁信義 三個弟弟,開始成為袁和平力捧的對象。在《佛掌羅漢拳》、《勇者無懼》、《奇門遁甲》、《天師撞邪》、《笑太極》、《鬼馬天師》、《特警屠龍》、《皇家師姐4》、《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等作品中,袁氏三兄弟都有不錯的表現。
袁祥仁、袁日初、袁信義三人,雖然未能像成龍、洪金寶那樣,在打星之路上大紅大紫,但在動作港片中的活躍表現,還是讓一大批觀眾,記住了這三兄弟。
在六、七十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邵氏電影」擁有著極強的市場統治力。
從《死角》、《保鏢》、《雙俠》、《十三太保》到《拳擊》、《新獨臂刀》、《大決斗》、《刺馬》,這些作品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港片特色。而作為「邵氏雙子星」的 狄龍、姜大衛 ,也承載了一代人的動作港片記憶。
有意思的是,狄龍、姜大衛二人,也是出生於內地、紅於香港。
狄龍出生於廣東,姜大衛則出生於上海。二人都是兒時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姜大衛自幼便是童星,長大後被張徹看中,走上了打星的道路。而狄龍則是因為參加「邵氏」的演員訓練班,逐漸成為了一名動作影星。
1969年的《死角》、《保鏢》里,姜大衛、狄龍首次展開合作。而後的《十三太保》、《新獨臂刀》、《無名英雄》、《大決斗》、《拳擊》、《雙俠》、《惡客》、《水滸傳》、《四騎士》、《叛逆》、《大海盜》、《五虎將》等作品,則一步步穩定了狄、姜這對「雙子組合」的市場效果、票房地位。
不光是狄龍、姜大衛,在「邵氏武俠片」中表現活躍的 王羽、李修賢 ,也都來自於內地。
王羽 生於上海、長於上海,曾就讀於上海 體育 學院。1961年,王羽進入香港「珠海學院」求學。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羽參與了「邵氏」的演員選拔,結果被張徹導演看中,出演了《虎俠鋤奸》、《邊城三俠》兩部作品。
因為早年曾在體校學習,所以王羽的身體素質,十分出眾。他在《虎俠鋤奸》、《邊城三俠》里的動作表演,也讓導演張徹十分青睞。1967年,張徹為王羽策劃了電影《獨臂刀》。這部作品上映後,引發了一陣觀影狂潮,成為了華語影視上「首部票房破百萬」的電影作品,而王羽也成為了當時「百萬武俠小生」。
《獨臂刀》之後,王羽又接連拍攝了《大刺客》、《神刀》、《獨臂刀王》等作品。70年代初,王羽因為不滿邵氏的薪資制度,與邵氏解約。失去了製片大廠的支持,王羽的電影之路,也很快走入低谷。
李修賢 和王羽一樣,生於上海。不過,李修賢幼年時就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成年後的李修賢,考入了邵氏的「演員訓練班」,自此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功夫片、武俠片一直都是邵氏主打的商業片類型。早年的李修賢,也在邵氏的安排之下,走上了打星道路,相繼出演了《五虎將》、《大刀王五》、《惡霸》、《盪寇志》、《射鵰英雄傳》、《刺客列傳》等作品。
進入80年代之後,李修賢離開邵氏,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並嘗試自導自演。隨著事業的獨立,他的電影之路也再上高峰。
1984年,李修賢因為自導自演《公僕》,成為了金像、金馬「雙料影帝」。而他與周潤發合作的《龍虎風雲》、《喋血雙雄》,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港片經典。
80年代初,黃元申、梁小龍合作的《大俠霍元甲》引入內地電視台,並引發了一股「收視熱潮」。出演「陳真」的 梁小龍 、出演「霍元甲」的 黃元申 ,被不少觀眾認為是香港本土演員,但其實這二人,也都來自內地。
黃元申 生於上海,幼年時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1971年,23歲的黃元申,參加了邵氏的「演員訓練班」,畢業後順利走入了影壇,還憑借《餓虎狂龍》、《猛虎下山》等功夫片作品,獲得了不少導演的青睞。
70年代中期,黃元申看到港片市場大有可為,於是也組建了一家電影公司,打算獨立發展自己的事業。可是,自主創業並不容易,經歷了幾部作品的虧損之後,黃元申的電影公司走向了倒閉。
為了償還債務,70年代末的黃元申,走入了電視熒幕。78版《小李飛刀》、79版《絕代雙驕》、81版《大俠霍元甲》等作品,也在其後相繼誕生。
80年代的黃元申,在港劇市場之上順風順水。然而在80年代末,事業順利的他,卻突然選擇了剃度出家,就此結束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梁小龍 出生在廣東,和黃元申一樣,他也是幼年時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梁小龍的叔叔,在邵氏片場做過武術指導。而梁小龍也從叔叔身上,學到了不少拳腳功夫。
70年代初,梁小龍被製片人吳思遠看中,出演了《鬼旋風》、《香港小教父》、《生龍活虎小英雄》等功夫片作品,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
1978年,梁小龍還與成龍來了一場「雙龍會」,共同合作了武俠片《飛渡卷雲山》。值得一提的是,該片還是港片影史上,首部3D武俠片。
70年代末,功夫喜劇開始風靡,傳統功夫片快速衰落。梁小龍的電影事業,也隨之陷入低谷。之後的他,選擇轉型電視劇市場,拍攝了《大俠霍元甲》、《陳真》等電視劇作品。
80年代末,梁小龍嘗試回歸影壇,先後出演了《五郎八卦棍》、《猛鬼佛跳牆》等作品,但市場反響都十分平淡。直到2004年出演了《功夫》,梁小龍的電影之路,才真正「起死回生」。
進入80年代之後,「合拍片」的風潮開始興起,不少港片導演也開始進入內地尋找合作機會。而此時的不少內地動作演員,也都乘著這股風潮,走入了港片大銀幕中。 李連傑 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80年代初,張鑫炎導演來到內地拍攝《少林寺》。剛從「北京武術隊」退役的李連傑,順利通過面試,出演了片中的男一號「覺遠」。
這部戲上映後,不光在內地好評如潮,在港片市場也表現出色。隨後,李連傑被邵氏拉入旗下,還與劉家良合作了《南北少林》。
90年代初,徐克的《黃飛鴻》系列,讓李連傑的電影之路再上高峰。而《方世玉》、《中南海保鏢》、《給爸爸的信》、《精武英雄》、《黑俠》等作品,也都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動作港片經典。
因為《少林寺》走入港片市場的內地動作演員,不只李連傑一位。 計春華、於海、於承惠 ,也都在港片大銀幕上,有過出色的表現。
《少林寺》里的「禿鷹」一角,讓 計春華 開啟了自己的反派打星之路。作為李連傑的老搭檔,計春華在港片大銀幕上,也有不少經典反派形象。比如:《方世玉2》里的「於鎮海」、《新少林五祖》里的「馬寧兒」、《功夫小子闖情關》里的「大不良」。
當然,除了這些反派角色,計春華在港片銀幕中,也詮釋過正面人物。比如,《僵屍大時代》里的「師父」。2018年,計春華因病去世,他絢麗的電影人生,也在此時戛然而止。
在《少林寺》里出演「王仁則」的 於承惠 ,也有過一段短暫的港片歲月。1986年,「邵氏」為李連傑拍攝《南北少林》,而於承惠也受邀,出演了片中的「大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拍完了這部《南北少林》之後,於承惠選擇了回歸內地影壇,並一直在內地大銀幕上活躍,直至2015年去世。
在《少林寺》里出演「師父」的 於海 ,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走入了港片大銀幕。1986年的《南北少林》里,於海就出演了南少林高僧「釋忍」的角色。而1993年的《太極張三豐》里,於海出演了「師伯」的角色,並與錢小豪上演了一場拳腳打鬥。
1982年的《少林寺》取得成功之後,張鑫炎導演又拍了一部《少林小子》。在這部作品中,來自於北京武術隊的 黃秋燕 ,被張導看中,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少林小子》之後,黃秋燕也走入港片大銀幕。1986年,她與李連傑合作了《南北少林》,而1993年時的黃秋燕,還與楊麗菁合作了武俠片《天山玉女劍》。
值得一提的是,拍攝《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時,黃秋燕、李連傑因戲生情,登記結婚。而90年代初,李、黃二人婚姻破裂,黃秋燕也在拍完了《天山玉女劍》之後,淡出影壇。
80年代初,《少林寺》的火熱、李連傑的成名,引來了無數的跟風者。1984年,徐小明導演就跟風拍攝了《木棉袈裟》,而 於榮光 也在這股「少林跟風」熱潮中,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於榮光生於北京,是京劇大師於鳴魁之子。早年在戲台上練就的靈活身手,讓他獲得了徐小明導演的青睞。80年代中後期,《木棉袈裟》、《海市蜃樓》兩部作品,成功將於榮光推向了港片市場。
而後的《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給爸爸的信》、《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沖鋒隊之怒火街頭》、《的士判官》、《僵屍大時代》、《新警察故事》等作品中,於榮光精彩的表現,也獲得了一大批動作影迷的喜愛。
1982年的《少林寺》票房大賣之後,內地導演孫沙大受啟發,拍攝了電影《武當》。與李連傑齊名的「武壇名宿」 趙長軍 ,也因為這部《武當》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武當》上映後,雖然不像《少林寺》那樣反響火爆,但也讓擔任男主角的趙長軍,獲得了不少港片導演的注意,其中就包括 洪金寶 。
90年代初,洪金寶策劃拍了武俠片《一刀傾城》,並邀請趙長軍出演了片中的大反派「袁世凱」。趙長軍在片中精彩的長劍表演,也讓觀眾們見識到了這位「全能武術冠軍」的實力。
在《一刀傾城》里,趙長軍的打鬥表演出色,而內地演員 楊凡 的表現也不差。
出生於內蒙古的楊凡,自80年代起,便開始在內地的電影、電視作品中活躍。《三國演義》里的「趙雲」、《水滸傳》里的「石秀」,也成為了楊凡極為經典的影視形象。
1993年的這部《一刀傾城》里,楊凡受到洪金寶的邀請,出演了男主角「大刀王五」,他精彩的動作表演,讓諸多影迷印象深刻,而他出色的演技,更是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悲壯氣息。
只可惜,這部《一刀傾城》在1993年上映時,意外爆冷,成為了港片影史上的一顆遺珠。
1992年,元奎、李連傑拍攝了「正東電影」的創業作《方世玉》。在1991年拿下全國武術冠軍的 趙文卓 ,也被元奎看中,自此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趙文卓在港片大銀幕上,也塑造了不少經典作品。除了接手徐克的《黃飛鴻》系列,他在《青蛇》、《刀》、《碧血藍天》、《麻雀飛龍》等作品中,也都有精彩表現。
可惜,9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快速衰落,趙文卓最終也未能取得像李連傑那樣的影壇成績。
沒能趕上好時代的不只趙文卓,還有 吳京 。1995年,袁和平看中了吳京,並為其拍攝了功夫片《功夫小子闖情關》,並希望其能成為「下一個李連傑」。
可惜,9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一片頹勢。吳京在港片大銀幕上,未能闖出什麼名堂。新千年之後,《黑拳》、《殺破狼》、《男兒本色》等作品,雖然讓吳京積累了不錯的觀眾基礎,但卻未能讓其迎來事業高峰。直至2015年的《戰狼》問世,吳京才正式迎來自己的影壇高光時刻。
1993年,王晶拍攝《新少林五祖》時,發掘了內地動作小演員 謝苗 。
在《新少林五祖》中,謝苗精彩的功夫表演、靈動的演技,震撼了一大批觀眾。而之後的《賭神2》、《給爸爸的信》里,謝苗的出色表現,也成功掀起了一股「童星動作片」的市場創作熱潮。
可能是看到了謝苗的成功,台灣電影人朱延平,也在1994年發掘了內地動作童星 釋小龍 ,並為其拍攝了《笑林小子》。
在「童星動作片」的市場風潮影響之下,《笑林小子》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而朱延平也乘勝追擊,接連推出了《新烏龍院》、《中國龍》等作品。
1995年,謝苗拍完了《給爸爸的信》、《小飛俠》之後,選擇了放棄演藝事業,返回學校,完成學業。為了彌補謝苗離開後的市場空白,1995年的王晶,將釋小龍引入港片市場,策劃了《賭聖2:街頭賭聖》。
而李力持、邱禮濤也看準機會,先後為釋小龍拍攝了《十兄弟》、《黃金島歷險記》。
不過,90年代末,港片市場快速衰落,釋小龍的動作港片之路,也在此時走向落幕。
新千年之後,港片市場雖然一片困頓,但此時的不少港片創作者,依舊堅守著心中的那份熾熱。
2006年,葉偉信、甄子丹合作了電影《龍虎門》,而內地動作演員 喻亢、嚴華 ,也開始在這部作品,逐漸嶄露頭角。而後的《導火線》、《武俠》、《一個人的武林》、《特殊身份》、《追龍》、《肥龍過江》等作品之中,喻亢、嚴華的表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的視線。
2013年,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也讓內地動作演員 張晉、周小飛 ,走入大眾的視線。憑借片中「馬三」的角色,張晉拿下了一座「最佳男配」的獎杯。而周小飛飾演的「三姐」,也成為了不少觀眾的目光焦點。
《一代宗師》之後,張晉參與了《葉問3》的拍攝,還主演了「葉問」系列的外傳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而周小飛也加盟了之後的《葉問4》,出演了片中的「蔣師傅」。
內地動作演員 吳樾 ,近年來也在港片作品之中活躍不斷。其實早在2001年,吳樾就已經開始與港片創作者們進行合作,拍攝了《蜀山傳》、《老鼠愛上貓》等作品。不過,這些作品並沒有讓他取得什麼成績。
2016年,吳樾參與了《寒戰2》的拍攝。這部作品,讓他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而後的《殺破狼·貪狼》里,吳越精彩的打鬥表現,征服了一大批動作影迷。2019年的《葉問4》,他與甄子丹的拳腳對決,也成為了不少動作影迷們心中的經典動作橋段。
當然,港片大銀幕上的內地打星,並不止這幾位。而在港片幕後的武指團隊里,有不少武師,也都來自於內地。
其實,港片的發展,一直都與內地電影人有著密切的聯系。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一直都是「華語電影」的創作中心。不過,隨著抗戰的爆發,大批電影人從上海流亡到香港,這才促成了港片的崛起與輝煌。
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港片市場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批內地電影人投身其中,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保證了港片的茁壯成長,這才有了「東方好萊塢」的輝煌光影歲月。
4. 八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
1,《末代皇帝》,上映日期:1987年10月23日。
《末代皇帝》是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
2,《紅高粱》,上映日期:1988年2月(柏林電影節)。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3,《吉屋藏嬌》,上映日期:1988年04月14日。
《吉屋藏嬌》是香港喜劇電影,由陸劍明執導,爾冬升等主演。《吉屋藏嬌》講述了鄭裕玲和爾冬升是一對准備結婚之同居男女,但由於某種原因,其原有之新居未能入住,因此便租住其好友鄭丹瑞祖父之古老大屋內。
利智及唐麗球本是鄭丹瑞祖父盧海鵬之黑市夫人及侍婢,當二人死後其鬼魂仍留在大屋內等待盧之回來。人,鬼住在一起,便發生連串笑話。
4,《碧海藍天》,上映日期:1988年5月11日。
《碧海藍天》是一部法國愛情電影,由呂克·貝松執導,讓-馬克·巴爾、讓·雷諾主演,於1988年5月11日法國上映。電影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中,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帶著濃厚的自傳色彩。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為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5,《雨人》,上映日期:1988年12月12日。
《雨人》是巴瑞·萊文森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達斯汀·霍夫曼、湯姆·克魯斯、瓦萊莉·高利諾、邁克爾·D·羅伯茨、邦尼·亨特、貝絲·格蘭特主演。
影片中,查理發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患自閉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騙取這筆財富,並計劃利用哥哥超強的記憶力去賭博賺錢。但在此過程中,血緣的親情打破了原有的疏離,真摯動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5. 請問有哪些關於古代美女的香港古裝片
1 《楊貴妃》
女主角:楊貴妃(向海嵐飾)
2 《醉打金枝》
女主角:昇平公主(關詠荷飾)
3 《貂蟬》
女主角:貂蟬(利智飾)
4 《爭霸傳奇》
女主角:西施(郭羨妮飾)
5 《王昭君》
女主角:王昭君(林黛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