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金像獎歷屆影帝影後及獲獎作品
1、第1屆:影帝許冠文《摩登保鏢》。影後——惠英紅《長輩》
2、第2屆:影帝——麥嘉《最佳拍檔》、洪金寶《提防小手》。影後——林碧琪《靚妹仔》。
3、第3屆:影帝——梁家輝《垂簾聽政》。影後——葉童《表錯七日情》。
4、第4屆:影帝——李修賢《公僕》。影後——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5、第5屆:影帝——鄭則士《何必有我》。影後——王小鳳《錯點鴛鴦》。
6、第6屆:影帝——周潤發《英雄本色》。影後——張艾嘉《最愛》。
7、第7屆:影帝——周潤發《龍虎風雲》。影後——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
8、第8屆:影帝——洪金寶《七小福》。影後——梅艷芳《胭脂扣》。
9、第9屆:影帝——周潤發《阿郎的故事》。影後——張曼玉《不脫襪的人》。
10、第10屆:影帝——張國榮《阿飛正傳》。影後——鄭裕玲《表姐,你好_》。
11、第11屆:影帝——曾志偉《雙城故事》。影後——葉童《婚姻勿語》。
12、第12屆:影帝——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影後——張曼玉《阮玲玉》。
13、第13屆:影帝——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影後——袁詠儀《新不了情》。
14、第14屆: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影後——袁詠儀《金枝玉葉》。
15、第15屆:影帝——喬宏《女人四十》。影後——蕭芳芳《女人四十》。
16、第16屆:影帝——鄭則士《三個受傷的警察》。影後——張曼玉《甜蜜蜜》。
17、第17屆:影帝——梁朝偉《春光乍泄》。影後——張曼玉《宋家王朝》。
18、第18屆:影帝——黃秋生《野獸刑警》。影後——吳君如《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
19、第19屆:影帝——劉德華《暗戰》。影後——羅蘭《爆裂刑警》。
20、第20屆:影帝——梁朝偉《花樣年華》。影後——張曼玉《花樣年華》。
21、第21屆:影帝——周星馳《少林足球》。影後——張艾嘉《地久天長》。
22、第22屆:影帝—梁朝偉《無間道》。影後——李心潔《見鬼》。
23、第23屆:影帝——劉德華《大塊頭有大智慧》。影後——張柏芝《忘不了》。
24、第24屆:影帝——梁朝偉《2046》。影後——章子怡《2046》。
25、第25屆:影帝——梁家輝《黑社會之龍城歲月》。影後——周迅《如果·愛》。
26、第26屆:影帝——劉青雲《我要成名》。影後——鞏俐《滿城盡帶黃金甲》。
27、第27屆:影帝——李連傑《投名狀》。影後——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28、第28屆:影帝——張家輝《證人》。影後——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
29、第29屆:影帝——任達華《歲月神偷》。影後——惠英紅《心魔》。
30、第30屆:影帝——謝霆鋒《線人》。影後——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31、第31屆:影帝——劉德華《桃姐》。影後——葉德嫻《桃姐》。
32、第32屆:影帝——梁家輝《寒戰》。影後——楊千_《春嬌與志明》。
33、第33屆:影帝——張家輝《激戰》。影後——章子怡《一代宗師》。
34、第34屆:影帝——劉青雲《竊聽風雲3》。影後——趙薇《親愛的》。
35、第35屆:影帝——郭富城《踏血尋梅》。影後——春夏《踏血尋梅》。
36、第36屆:影帝——林家棟《樹大招風》。影後——惠英紅《幸運是我》。
37、第37屆:影帝——古天樂《殺破狼·貪狼》。影後——毛舜筠《黃金花》。
38、第38屆:影帝——黃秋生《淪落人》。影後——曾美慧孜《三夫》。
(1)劉青雲香港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成員介紹
1、主席爾冬升
1957年12月28日生於香港,中國導演、編劇、監制、演員。1977年參演首部電影《阿Sir毒後老虎槍》,同年因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而成名;之後以邵氏武俠電影為發展主線。
2、副主席梁李少霞
女,香港資深電影人,參與多部著名電影製作。梁李少霞原本從事制衣、牆紙生意,因為老同學泰迪羅賓由美國回港,敘舊時談到他想找老闆投資開拍電影,她負責投資,泰迪羅賓擔任製作總監,後成立珠城電影公司。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董事局董事,是新浪潮時期的著名電影工作者。
② 電影金像獎劉青雲《我要成名》一戰成名,有哪些精彩看點
《我要成名》精彩看點有霍思燕的演技以及劇中的戲中戲。《我要成名》的戲以及戲中戲也是誠意十足,准確描寫了有天賦的業余表演者,在老師的指引下,一步步攀登表演大山的過程。
(2)劉青雲香港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我要成名》主要劇情:潘家輝 (輝) 在他二十齣頭的時候,便攀上了他事業的高峰奪得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輝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個人的努力加上實力,輝被電視台力捧,他卻不懂得珍惜機會,不但變得越來越挑剔執拗,而且經常批評別人。
輝的事業和人氣下滑,漸漸由男主角變為男配角,再由男配角變做二、三線,甚至淪為色魔奸角。最後,連電視台也容不下他,輝意志消沉,在機緣巧合之下,當上了臨時演員的領班,遇到對演戲滿腔熱誠的吳曉菲。
③ 香港金像獎歷屆得主是誰
香港金像獎歷屆得主是許冠文,洪金寶,梁家輝,李修賢等。
香港金像獎1982 第一屆 許冠文《摩登保鏢》。1983 第二屆 洪金寶《提防小手》 / 麥嘉《最佳拍檔》唯一的一次雙生影帝。1984 第三屆 梁家輝《垂簾聽政》。1985 第四屆 李修賢《公僕》。1986第五屆 鄭則仕《何必有我》。
1987第六屆 周潤發《英雄本色》。1988第七屆 周潤發《龍虎風雲》。1989第八屆 洪金寶《七小福》。1989第八屆 洪金寶《七小福》。1990第九屆 周潤發《阿郎的故事》。1991第十屆 張國榮《阿飛正傳》。1992第十一屆 曾志偉《雙城故事》。
香港金像獎
金像獎是由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金像獎每屆頒發21個獎項,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3月至4月在中國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
雖然隨著電影業頹勢漸成,金像獎的凝聚力和權威性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整個亞洲電影界關注的盛事,它曾經有過的盛極風光更是印證著香港電影發展中不可磨滅的輝煌。
④ 劉青雲主演的電影
劉青雲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竊聽風雲》《新不了情》 、《現代豪俠傳》、《昨夜長風》、《沖鋒隊之怒火街頭》 、《暗戰》、《大三元》《我要成名》、《七月十四》等等。
《我要成名》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合作演員:霍思燕、鄭伊健等。
劉青雲其他獎項包括:1998年憑《高度戒備》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演員;2000年憑《再見阿郎》獲得第五屆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