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廂記》本來有六部,王實甫的那一版是第幾部,算抄襲嗎
說起《西廂記》,一般人大都會想到王實甫。
現代的人能夠記得他,完全是他創作的元代戲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一部《西廂記》。
【古人董解元剪影】
雖然生卒年月不清楚,但知道他是一名金人,至少是在金朝中做過官。
還有一點是確切的,他早於王實甫,這從他創作的西廂記可以證明。
這么說來,王實甫應該算是抄襲了董解元?
故事相同,人物相同,情節相近,按照某些糊塗腦袋,肯定算是抄襲了?!
雖然如此,歷史上並沒有人認為王實甫抄襲了董解元。
歷史故事、歷史文章,是可以反復使用同一個歷史題材而不構成所謂「侵權」!
在董解元之前,大約是在宋代,就已經有了更早的西廂記戲曲。
❷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看
西廂記電影岳楓導演的好看。岳楓導演的西廂記既有(黃梅)戲曲的招式和唱腔味道,又有精細化的電影要素,而且兩者取得了絕妙的平衡,凌波等一干演員的氣質風度,有著厚度、韻味的東方之美,超越時代,達致經典。
❸ 西廂記 的矛盾沖突主線是什麼
《西廂記》中,矛盾沖突的主線是張生、鶯鶯和紅娘與老夫人之間矛盾沖突(也是全劇的基本矛盾)。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輔助主線矛盾。性格沖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
《西廂記》戲劇敘述了書生張生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3)香港戲曲電影西廂記擴展閱讀
《西廂記》戲劇後來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1、香港電影《西廂記》由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於1956年出品。該片改編自元代戲曲家王實甫雜劇《西廂記》,由吳回執導,紅線女、張活游、梅綺、少新權、馬笑英、阮兆輝等領銜主演。
講述了書生張君瑞於普救寺偶遇相府千金崔鶯鶯,情愫互生。山賊來犯,欲搶鶯鶯作山寨夫人,崔老夫人許諾將鶯鶯許配予相救之人。君瑞智退山賊,崔老夫人卻背信。侍婢紅娘不忿,施巧計勸服崔老夫人,成全鶯鶯、君瑞二人。
2、《新西廂記(電視劇)》由路奇執導,張曉晨、周奇奇、陳寶轅、鄧家佳主演的古典愛情劇。全劇30集。2013年1月30日 在央視八套上映。
該劇講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
❹ 西廂記 主人公及人名 主要內容
主人公:崔鶯鶯、張生(張君瑞)
主要內容:
張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而無計親近。恰遇叛將孫飛虎率兵圍寺,要強索鶯鶯為壓寨夫人;張生在崔母親口許婚下,依靠友人白馬將軍的幫助,解除了危難。不料崔母卻食言賴婚,張生相思成疾。
鶯鶯心愛張生而不願正面表白;幾經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至張生住處私會。
崔母覺察跡象,拷問紅娘,反被紅娘幾句話點中要害,勉強答應了婚事,卻又以門第為由,令張生立即上京應試。十里長亭送別之後,張生到京考中狀元;而鄭恆借機編造謊言,說張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賴婚,要鶯鶯嫁於鄭恆。後張生趕來,鄭恆撞死,崔、張完婚。
(4)香港戲曲電影西廂記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被明代的李日華改編成南曲《西廂記》,清代以後崑曲、京劇等各種地方戲都在演出,而且對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詞警芳心」即直接關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歷代文人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尤為青睞,現傳明、清刻本不下百種,為古典劇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譯本,影響所及,遍布全球。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
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
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
❺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看
題主是否想詢問「西廂記電影哪個版本好看」?1940版。1940版電影《西廂記》忠實原著、尊重戲曲傳統要素、是當時最先進的電影化表現,尤其是簡潔明了的幾首插曲《月圓花好》配上天然的出演和周璇的伶俐俏皮,將電影中角色展的淋漓盡致。是《西廂記》電影所有版本中最好看的版本。
❻ 西廂記的作者是誰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下面跟著我來看看西廂記的作者是誰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王實甫,元戲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所作雜劇今知有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兩種,《芙蓉亭》、《販茶船》兩劇各存一折曲詞;另存散曲數首,曲詞優美,《西廂記》尤為出色,是他的代表作。
內容簡介
創作背景
崔鶯鶯出身名門貴族,是個美麗而有才情的少女,父親崔相國生前已將她許配給鄭尚書的兒子。在封建禮教的嚴重束縛中,她內心強烈地追求著愛情和幸福。她和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中相遇,張生的痴情和才華博得她的愛慕,但相國小姐的身分和她所受的教養,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達愛情的苦惱。張生解普救寺之圍,本應與她結為夫妻,但老夫人的變卦,給她以沉重的打擊,反抗的意識開始覺醒。她逐漸從猶豫動搖、怯弱和顧慮中解放出來,終於突破束縛,和張生美滿結合。
張生(張君瑞)
張生先父官禮部尚書,可見他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自幼在此環境熏陶下,勤奮學習,學成滿腹文章以求金榜題名。時運不濟,造化弄人,多次應舉,均名落孫山,因此「書劍飄零,游於四方」。由此可見,張生的願望是:但求功名日,光宗耀祖時。但這位飽學之士在偶遇鶯鶯時,卻將功名利祿拋向九霄雲外,將23年的艱辛與努力置於十八層地獄,義無返顧地把追求自由愛情放在第一要務。於是經史子集卻成了他追求愛情的幌子,在之後的歲月里他相思難寐,更別說讀書學習了,在普救寺英雄救美,絞盡腦汁爭取愛情,終於愛情有望,卻遭崔夫人拒絕,以「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為由,張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趕考,未料到自己的愛情卻建立在功名的基礎之上「得官啊,來見崔夫人;駁落啊,休來見崔夫人」的確,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未遇鶯鶯時,張君瑞「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於四方」,遇鶯鶯後,他胸有成竹,勝券在握,最終「一舉及第,得了頭名狀元」。
紅娘
紅娘不僅僅是一個婢女,而且是劇里劇外的聯絡人,她作為作者代言人,直接體現了作者的意圖,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著劇情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紅娘奔走於崔、張之間,周旋於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中,老夫人維護封建綱常和家族利益,維護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教,要打破它,就需要紅娘這樣具有大膽的反抗精神而又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俠氣角色,她見義勇為,情緣反禮,願為「有情人終成眷屬」掃除障礙鋪平道路,因此,她在劇中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老夫人
老夫人是一個多苦多難的、已經衰敗了的封建家庭的家長。丈夫剛剛去世,能夠擔負起家庭支柱的小兒子尚且年幼,顯赫的相府之家轉眼之間變得只剩「至親三四口兒」,而客居蕭寺,後面會遇到什麼麻煩,她一無所知。老夫人的喪夫之痛和對未來世事難料的苦楚,不是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鶯鶯小姐所能體會和理解的。老夫人是《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她的一段「子母孤霜途路窮」的唱詞,反映了她對門前冷落、世態炎涼的感傷,這對老夫人性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於她痛感門庭冷落、處境凄涼,所以她特別想為女兒尋一段既可以維持崔家貴族之家的社會地位,又能給女兒帶來幸福的婚姻,因而,如張生這般之人斷然不是老夫人的理想人選。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相較於《鶯鶯傳》簡單描述張生對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情節,《西廂記》的情節無疑要豐富得多,人物形象也立體生動得多,更容易博取讀者的好感。《鶯鶯傳》里的張生熱衷於追求功名利祿,不敢反抗崔夫人這種封建家長,甚至對鶯鶯始亂終棄,令人厭惡。但《崔鶯鶯待月西廂記》里的張生卻勇於追求愛情,且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既可愛又感人。鶯鶯對愛情的追求更是強烈,在與張生互生情愫後,她全然不顧世人的眼光,主動接近張生。送張生進京趕考時,她對張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歸來。這種毫不摻雜物質誘惑的純潔愛情觀,令人動容。除了男女主角外,《崔鶯鶯待月西廂記》里的紅娘形象也相當突出,她本受崔夫人之命,去監視小姐的一舉一動,結果卻成了幫助小姐追求自由愛情的好幫手。她聰明機靈,有智有謀,周旋在張生和崔夫人之間,每每都會將強橫的崔夫人逼得無言以對,說她是張生和鶯鶯的愛情軍師,一點兒都不為過。兩人最後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實在要多謝紅娘從中穿針引線。
除了飽滿的故事、立體的人物和明確的主旨外,《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唱詞也十分突出,極富詩意,讀起來就如同一首首曼妙至極的抒情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後世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被明代的李日華改編成南曲《西廂記》,清代以後崑曲、京劇等各種地方戲都在演出,而且對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詞警芳心」即直接關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歷代文人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尤為青睞,現傳明、清刻本不下百種,為古典劇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譯本,影響所及,遍布全球。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❼ 想看西廂記1965年由 凌波主演的免費高清資源
《西廂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
鏈接:https://pan..com/s/17sy8Gw8y2H3nKmlrxikONg
導演:岳楓
編劇:王月汀
主演:凌波、李菁、方盈、張燕、陳燕燕、楊志卿、李昆、藍偉烈、郝履仁
類型:愛情、古裝、戲曲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65-11-10
片長:109分鍾
又名:WestChamber
一場意外之中,書生張生邂逅了千金大小姐崔鶯鶯,張生成為了崔鶯鶯的救命恩人。礙於救命之情,崔鶯鶯的母親無奈答應了張生和女兒的婚事,哪知道卻臨時反悔。苦苦思念崔鶯鶯的張生竟然患上了相思病,一病不起。
崔鶯鶯的侍女紅娘不忍心眼睜睜的看這一對才子佳人遭受命運的玩弄,於是暗中牽線搭橋,設了一個局,給張生創造了私會崔鶯鶯的機會,兩人之間的感情急速升溫。很快,他們的情事便被崔夫人給發現了,崔夫人扣押了紅娘,卻被後者的伶牙俐齒給繞暈了頭,糊里糊塗的又答應了兩人的婚事。最終,張生答應崔夫人進京趕考,等到高中狀元之後再來迎娶自己的心上人。
❽ 《西廂記(1961)》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西廂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H18W-4bFTb-s0VdYb45eQ
《西廂記》
導演: 趙一山
編劇: 趙一山、袁珠兒
主演: 金寶花、高佩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1961
導演:趙一山
編劇:趙一山、袁珠兒、丁皓
主演:金寶花、裘大官、錢翠飛、屠笑飛、錢鑫培
上映:1961年02月14日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江浙
顏色:彩色
聲音:單聲道
類型:愛情片 戲曲片
故事梗概:
普救寺內來了位相國千金, 名崔鶯鶯, 長得天姿國色, 引起流寇孫飛虎的色心, 欲收為押寨夫人. 幸得窮書生張生所。張生得睹美人, 驚為天人, 用盡方法請侍婢紅娘替他牽紅線, 並相約西廂花影月下......
❾ 西廂記的影片評價
該片改編自元代的同名雜劇。在對原著改編的價值取向上無疑有著更多值得肯定之處。它較好地繼承了原著中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熱情謳歌了主人公對愛情的浪漫追求;與此同時,影片還有意識地加強了孫飛虎這層矛盾沖突,以此來表達創作者對現實惡勢力的否定。
該片很好地結合了愛情、武打、喜劇等多種元素,劇情上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影片的不足之處是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仍然存在著戲曲化的痕跡,這是那個時期「古裝片」的通弊。
中國在20世紀20年代中後期的世界電影貿易中,歐美電影市場對中國影片嚴加封鎖,要打進去十分不易。《西廂記》是突破的第一片,是最初成功西進的中國影片之一。1928年,《西廂記》以濃郁的中國風格率先進入英、法等國,當年夏天首先在巴黎公映,次年移到倫敦愛文利戲院上映。影片頗受觀眾歡迎,當地新聞界相繼發表文章,予以好評。《大陸報》稱贊該片「劇情天真爛漫,敘事引人入勝」;《倫敦每日新聞報》則承認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別風味」的優秀影片;《泰晤士報》評論道:林楚楚扮演的崔鶯鶯「頗似瑪麗·璧克馥」,而《西廂記》「全劇描有一種嚴肅靜穆的態度,片中無恐嚇和劇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雅很清新,而有禮貌的作品,觀眾看後,有香留齒頰之妙。」
中國電影資料館收藏有《西廂記》的影片拷貝,但僅能放映40分鍾。1994年,香港第十八屆國際電影節,徵集到來自歐洲當年公映的法文字幕拷貝,但仍是殘本,經修復後能夠放映約50分鍾,是最全的一個版本。該版本在2001年的香港第25屆國際電影節上再次公映,仍然受到大家激賞,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最有魅力的影片之一。
❿ 西廂記講了什麼故事
《西廂記》主要講述的是書生張生和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里一見鍾情,他們不顧封建勢力的阻撓,掙脫禮教的束縛,有火一樣的熱情互相追求,經過曲折的斗爭並消除種種誤會矛盾,終於在侍女紅娘費盡心力的幫助下,私自結合。
崔母發覺後,經紅娘的據理力爭,又恐家醜外揚,只好承認婚事,但要求張珙立刻上京應考。於是兩人又被迫分離,直到張生中舉歸來,才和鶯鶯團聚。
(10)香港戲曲電影西廂記擴展閱讀
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
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