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演員出演的內地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演員出演的內地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3-09 03:06:15

A. 71歲香港老戲骨方剛息影後長居內地,面容蒼老難認,他都有哪些優秀作品

71歲的香港老戲骨方剛已經息影很長時間了,息影之後的他長居住在內地生活,雖然他至今仍然是單身,但是他有一位特別孝順的干兒子,他的生活很讓人羨慕,晚年生活雖然簡單卻也是幸福的,閑暇之餘和好朋友們一起結伴同行。

方剛1947年出生,他原名梁舜年,他的外形高大,經常出演惡人與反派,方剛是由舞台劇演員進入演藝圈的,在香港和內地的名氣都很高,方剛中學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國泰電影公司訓練班,在電影公司畢業後主演了《屠龍》。

B. 周星馳電影全集名單列表

周星馳電影全集名單,如下:

1983年,《臨歧》、《香港81》、《香港82》。

1988年《霹靂先鋒》、《捕風漢子》、《最佳女婿》。

1989年《龍在天涯》、《義膽群英》、《流氓差婆》、《風雨同路》。

1990年《龍鳳茶樓》、《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咖喱辣椒》、《小偷阿星》、《師兄撞鬼》、《賭聖》、《無敵幸運星》、《江湖最後一個大佬》、《賭俠》。

1991年《整蠱專家》、《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逃學威龍》、《賭俠2上海灘賭聖》、《情聖》。

1992年《漫畫威龍》、《家有喜事》、《逃學威龍2》、《審死官》、《鹿鼎記》、《鹿鼎記2神龍教》、《武狀元蘇乞兒》。

1993年《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唐伯虎點秋香》、《濟公》。

1994年《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國產凌凌漆》。

1995年《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回魂夜》、《百變星君》。

1996年《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

1997年《97家有喜事》、《算死草》。

1998年《行運一條龍》。

1999年《喜劇之王》、《千王之王2000》。

2001年《少林足球》。

2004年《功夫》。

2008年《長江七號》。

拓展資料:

周星馳

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商人,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1980年成為麗的電視台的特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

198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

1988年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大銀幕,並於同年出演電影處女作《捕風漢子》。

1990年憑借喜劇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其無厘頭的表演風格 ;同年,因其主演的喜劇動作片《賭聖》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而獲得關注 。

1991年主演喜劇片《逃學威龍》,並再次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 。

1995年憑借喜劇愛情片《大話西遊》奠定其在華語影壇的地位。1999年自導自演的喜劇片《喜劇之王》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2002年憑借喜劇片《少林足球》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 。

2003年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 。

2005年憑借喜劇動作片《功夫》獲得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2008年自導自演的科幻喜劇片《長江7號》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2013年執導古裝喜劇片《西遊·降魔篇》,該片以2.1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電影在全球的票房紀錄 。

2016年擔任科幻喜劇片《美人魚》的導演、編劇、製作人,該片以超過33億元的票房創下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紀錄 。

2017年1月28日,擔任監制、編劇的古裝喜劇片《西遊伏妖篇》上映 。2018年執導《美人魚2》 。

演藝事業外,周星馳還涉足商界。1989年成立星煒有限公司 。1996年成立星輝公司 。2010年出任比高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C. 港片中的內地打星們:見證了香港影壇的興衰,其中4人已經去世

上個世紀的華語大銀幕上,港片憑借鮮明的「動作」特色,風靡整個亞洲電影市場。而在港片大銀幕中,不少身手靈活的實力派打星,也成為了影迷們的目光焦點。

有趣的是,那些在港片作品中活躍不斷的打星們,其實有不少都來自內地。可以說,正是因為內地動作演員們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上個世紀,動作港片的時代輝煌。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活躍在港片銀幕中的那些內地打星們。

1975年, 劉家良 在「邵氏」的支持之下,開啟了自導自演的電影之路。而硬橋硬馬的拳腳打鬥風格,也讓「劉家班」的功夫片作品,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港片標志。

因為長期活躍在港片作品之中,不少觀眾都以為劉家良是土生土長的香港藝人。但其實,劉家良生在廣東,長在廣東。11歲時,他跟隨父親劉湛,來到了香港,之後投身到了動作指導的行業之中。

當然,跟隨劉家良一同來到香港的,還有他的兩個弟弟 劉家榮、劉家輝

70年代中期,劉家良坐上了導演的位置,在自導自演的同時,他也不忘提攜兩位弟弟,走入港片大銀幕。《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陸阿采與黃飛鴻》、《武館》、《茅山僵屍拳》里, 劉家榮、劉家輝 都呈現了精彩的拳腳表演。

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成龍、洪金寶 的崛起,一步步威脅到了「劉家班」的市場地位。為了應對成龍、洪金寶,1982年時的劉氏三兄弟,攜手拍攝了《十八般武藝》。

在這部作品中,三兄弟各顯其能,可惜,還是沒能敵得過成龍的《龍少爺》、洪金寶的《提防小手》。劉家班的功夫片時代,也在這部《十八般武藝》之後,走向落幕。

雖然劉家班的功夫片時代,在80年代初走向落幕,但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劉氏三兄弟的身影,卻一直活躍不斷。

導演事業陷入低谷的 劉家良 ,開始以打星的身份,活躍於各類港片作品之中。《群龍戲鳳》里,劉家良與洪金寶那場「拳怕少壯、棍怕老狼」的打鬥,成為了諸多影迷心中的經典橋段。而《醉拳2》里,成龍、劉家良的「刀槍對決」也成就了功夫港片的一座高峰。

「劉家班」衰落之後, 劉家榮 投入了洪金寶的旗下,還參與拍攝了《奇謀妙計五福星》、《福星高照》、《夏日福星》、《富貴列車》、《瘦虎肥龍》等經典作品。

劉家輝 則趁著90年代「無厘頭喜劇」的市場熱潮,憑借《笑俠楚留香》、《唐伯虎點秋香》、《花旗少林》、《倫文敘老點柳先開》等作品,迎來事業新峰。

昔日的劉氏三兄弟,在港片大銀幕上生龍活虎。可是在時光的洗禮之下,三人最終還是敗給了歲月。

劉家榮因為年老體衰,淡出了動作大銀幕。劉家良因為癌症,於2013年去世。而劉家輝也因為中風、半身不遂,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1978年,動作指導 袁和平 ,在製片人吳思遠的支持之下,轉型導演。在港片大銀幕上,袁和平導演了不少佳片,也設計了不少經典的動作場景。

然而,這位在港片作品中活躍不斷的電影人,也並非是香港本土藝人。

袁和平的經歷,與劉家良頗為相似。袁和平的父親袁小田,早年是北京的一位京劇武生,之後加入了「粵劇紅伶」薛覺先的劇團,來到廣州發展。 袁和平、袁祥仁、袁振洋、袁信義、袁日初等人,也都是在廣州出生

隨著港片的逐漸壯大,袁小田投身到了動作指導的行業之中。而袁和平、袁祥仁、袁振洋、袁信義、袁日初等人,也跟隨父親來到了香港。

受到父親的影響,袁氏兄弟紛紛走上了動作指導的道路,而袁和平更是得到機會,坐上了導演的位子。

與劉家良不同,袁和平不喜歡自導自演,他喜歡將鏡頭聚焦在自己的父親、兄弟身上。而 袁小田、袁祥仁、袁信義、袁日初 也都在袁和平的電影鏡頭之下,一步步開啟了打星之路。

最先在袁和平電影中走紅的,是父親 袁小田 。早年的袁小田,在幕後幹了一輩子動作指導,但一直都沒遇到機會轉型幕前、成為打星。

1978年,袁和平坐上導演的位子,策劃拍攝了功夫片《蛇形刁手》。在挑選演員時,袁和平希望找一個上了年紀的、身手靈活的老頭兒,出演片中「白長天」的角色。可是,這樣的演員並不好找。畢竟,上年紀的老頭,沒有幾個是腿腳利索的。

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袁小田接下了「白長天」一角。電影中,詼諧的表演、靈活的身手,讓袁小田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

《蛇形刁手》之後,袁和平又導演了《醉拳》。在這部作品中,袁小田飾演的「蘇花子」一角,風靡整個亞洲電影市場。日本 游戲 公司SNK,還根據袁小田的造型,在格鬥 游戲 《拳皇》中,設計了 游戲 人物「鎮元齋」。

《醉拳》之後,袁小田迎來了自己打星事業的高峰期,而《醉貓師父》、《中華丈夫》、《雙馬連環》、《南北醉拳》、《睡拳怪招》里,他的表現也獲得了大批觀眾的喜愛。

不過,袁老爺子的打星事業來得快,結束得也快。1980年,袁小田因為肺癌去世,他短暫的打星之路,也就此結束。

父親去世後, 袁祥仁、袁日初、袁信義 三個弟弟,開始成為袁和平力捧的對象。在《佛掌羅漢拳》、《勇者無懼》、《奇門遁甲》、《天師撞邪》、《笑太極》、《鬼馬天師》、《特警屠龍》、《皇家師姐4》、《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等作品中,袁氏三兄弟都有不錯的表現。

袁祥仁、袁日初、袁信義三人,雖然未能像成龍、洪金寶那樣,在打星之路上大紅大紫,但在動作港片中的活躍表現,還是讓一大批觀眾,記住了這三兄弟。

在六、七十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邵氏電影」擁有著極強的市場統治力。

從《死角》、《保鏢》、《雙俠》、《十三太保》到《拳擊》、《新獨臂刀》、《大決斗》、《刺馬》,這些作品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港片特色。而作為「邵氏雙子星」的 狄龍、姜大衛 ,也承載了一代人的動作港片記憶。

有意思的是,狄龍、姜大衛二人,也是出生於內地、紅於香港。

狄龍出生於廣東,姜大衛則出生於上海。二人都是兒時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姜大衛自幼便是童星,長大後被張徹看中,走上了打星的道路。而狄龍則是因為參加「邵氏」的演員訓練班,逐漸成為了一名動作影星。

1969年的《死角》、《保鏢》里,姜大衛、狄龍首次展開合作。而後的《十三太保》、《新獨臂刀》、《無名英雄》、《大決斗》、《拳擊》、《雙俠》、《惡客》、《水滸傳》、《四騎士》、《叛逆》、《大海盜》、《五虎將》等作品,則一步步穩定了狄、姜這對「雙子組合」的市場效果、票房地位。

不光是狄龍、姜大衛,在「邵氏武俠片」中表現活躍的 王羽、李修賢 ,也都來自於內地。

王羽 生於上海、長於上海,曾就讀於上海 體育 學院。1961年,王羽進入香港「珠海學院」求學。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羽參與了「邵氏」的演員選拔,結果被張徹導演看中,出演了《虎俠鋤奸》、《邊城三俠》兩部作品。

因為早年曾在體校學習,所以王羽的身體素質,十分出眾。他在《虎俠鋤奸》、《邊城三俠》里的動作表演,也讓導演張徹十分青睞。1967年,張徹為王羽策劃了電影《獨臂刀》。這部作品上映後,引發了一陣觀影狂潮,成為了華語影視上「首部票房破百萬」的電影作品,而王羽也成為了當時「百萬武俠小生」。

《獨臂刀》之後,王羽又接連拍攝了《大刺客》、《神刀》、《獨臂刀王》等作品。70年代初,王羽因為不滿邵氏的薪資制度,與邵氏解約。失去了製片大廠的支持,王羽的電影之路,也很快走入低谷。

李修賢 和王羽一樣,生於上海。不過,李修賢幼年時就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成年後的李修賢,考入了邵氏的「演員訓練班」,自此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功夫片、武俠片一直都是邵氏主打的商業片類型。早年的李修賢,也在邵氏的安排之下,走上了打星道路,相繼出演了《五虎將》、《大刀王五》、《惡霸》、《盪寇志》、《射鵰英雄傳》、《刺客列傳》等作品。

進入80年代之後,李修賢離開邵氏,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並嘗試自導自演。隨著事業的獨立,他的電影之路也再上高峰。

1984年,李修賢因為自導自演《公僕》,成為了金像、金馬「雙料影帝」。而他與周潤發合作的《龍虎風雲》、《喋血雙雄》,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港片經典。

80年代初,黃元申、梁小龍合作的《大俠霍元甲》引入內地電視台,並引發了一股「收視熱潮」。出演「陳真」的 梁小龍 、出演「霍元甲」的 黃元申 ,被不少觀眾認為是香港本土演員,但其實這二人,也都來自內地。

黃元申 生於上海,幼年時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1971年,23歲的黃元申,參加了邵氏的「演員訓練班」,畢業後順利走入了影壇,還憑借《餓虎狂龍》、《猛虎下山》等功夫片作品,獲得了不少導演的青睞。

70年代中期,黃元申看到港片市場大有可為,於是也組建了一家電影公司,打算獨立發展自己的事業。可是,自主創業並不容易,經歷了幾部作品的虧損之後,黃元申的電影公司走向了倒閉。

為了償還債務,70年代末的黃元申,走入了電視熒幕。78版《小李飛刀》、79版《絕代雙驕》、81版《大俠霍元甲》等作品,也在其後相繼誕生。

80年代的黃元申,在港劇市場之上順風順水。然而在80年代末,事業順利的他,卻突然選擇了剃度出家,就此結束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梁小龍 出生在廣東,和黃元申一樣,他也是幼年時跟隨父母,來到了香港。梁小龍的叔叔,在邵氏片場做過武術指導。而梁小龍也從叔叔身上,學到了不少拳腳功夫。

70年代初,梁小龍被製片人吳思遠看中,出演了《鬼旋風》、《香港小教父》、《生龍活虎小英雄》等功夫片作品,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

1978年,梁小龍還與成龍來了一場「雙龍會」,共同合作了武俠片《飛渡卷雲山》。值得一提的是,該片還是港片影史上,首部3D武俠片。

70年代末,功夫喜劇開始風靡,傳統功夫片快速衰落。梁小龍的電影事業,也隨之陷入低谷。之後的他,選擇轉型電視劇市場,拍攝了《大俠霍元甲》、《陳真》等電視劇作品。

80年代末,梁小龍嘗試回歸影壇,先後出演了《五郎八卦棍》、《猛鬼佛跳牆》等作品,但市場反響都十分平淡。直到2004年出演了《功夫》,梁小龍的電影之路,才真正「起死回生」。

進入80年代之後,「合拍片」的風潮開始興起,不少港片導演也開始進入內地尋找合作機會。而此時的不少內地動作演員,也都乘著這股風潮,走入了港片大銀幕中。 李連傑 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80年代初,張鑫炎導演來到內地拍攝《少林寺》。剛從「北京武術隊」退役的李連傑,順利通過面試,出演了片中的男一號「覺遠」。

這部戲上映後,不光在內地好評如潮,在港片市場也表現出色。隨後,李連傑被邵氏拉入旗下,還與劉家良合作了《南北少林》。

90年代初,徐克的《黃飛鴻》系列,讓李連傑的電影之路再上高峰。而《方世玉》、《中南海保鏢》、《給爸爸的信》、《精武英雄》、《黑俠》等作品,也都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動作港片經典。

因為《少林寺》走入港片市場的內地動作演員,不只李連傑一位。 計春華、於海、於承惠 ,也都在港片大銀幕上,有過出色的表現。

《少林寺》里的「禿鷹」一角,讓 計春華 開啟了自己的反派打星之路。作為李連傑的老搭檔,計春華在港片大銀幕上,也有不少經典反派形象。比如:《方世玉2》里的「於鎮海」、《新少林五祖》里的「馬寧兒」、《功夫小子闖情關》里的「大不良」。

當然,除了這些反派角色,計春華在港片銀幕中,也詮釋過正面人物。比如,《僵屍大時代》里的「師父」。2018年,計春華因病去世,他絢麗的電影人生,也在此時戛然而止。

在《少林寺》里出演「王仁則」的 於承惠 ,也有過一段短暫的港片歲月。1986年,「邵氏」為李連傑拍攝《南北少林》,而於承惠也受邀,出演了片中的「大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拍完了這部《南北少林》之後,於承惠選擇了回歸內地影壇,並一直在內地大銀幕上活躍,直至2015年去世。

在《少林寺》里出演「師父」的 於海 ,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走入了港片大銀幕。1986年的《南北少林》里,於海就出演了南少林高僧「釋忍」的角色。而1993年的《太極張三豐》里,於海出演了「師伯」的角色,並與錢小豪上演了一場拳腳打鬥。

1982年的《少林寺》取得成功之後,張鑫炎導演又拍了一部《少林小子》。在這部作品中,來自於北京武術隊的 黃秋燕 ,被張導看中,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少林小子》之後,黃秋燕也走入港片大銀幕。1986年,她與李連傑合作了《南北少林》,而1993年時的黃秋燕,還與楊麗菁合作了武俠片《天山玉女劍》。

值得一提的是,拍攝《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時,黃秋燕、李連傑因戲生情,登記結婚。而90年代初,李、黃二人婚姻破裂,黃秋燕也在拍完了《天山玉女劍》之後,淡出影壇。

80年代初,《少林寺》的火熱、李連傑的成名,引來了無數的跟風者。1984年,徐小明導演就跟風拍攝了《木棉袈裟》,而 於榮光 也在這股「少林跟風」熱潮中,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於榮光生於北京,是京劇大師於鳴魁之子。早年在戲台上練就的靈活身手,讓他獲得了徐小明導演的青睞。80年代中後期,《木棉袈裟》、《海市蜃樓》兩部作品,成功將於榮光推向了港片市場。

而後的《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給爸爸的信》、《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沖鋒隊之怒火街頭》、《的士判官》、《僵屍大時代》、《新警察故事》等作品中,於榮光精彩的表現,也獲得了一大批動作影迷的喜愛。

1982年的《少林寺》票房大賣之後,內地導演孫沙大受啟發,拍攝了電影《武當》。與李連傑齊名的「武壇名宿」 趙長軍 ,也因為這部《武當》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武當》上映後,雖然不像《少林寺》那樣反響火爆,但也讓擔任男主角的趙長軍,獲得了不少港片導演的注意,其中就包括 洪金寶

90年代初,洪金寶策劃拍了武俠片《一刀傾城》,並邀請趙長軍出演了片中的大反派「袁世凱」。趙長軍在片中精彩的長劍表演,也讓觀眾們見識到了這位「全能武術冠軍」的實力。

在《一刀傾城》里,趙長軍的打鬥表演出色,而內地演員 楊凡 的表現也不差。

出生於內蒙古的楊凡,自80年代起,便開始在內地的電影、電視作品中活躍。《三國演義》里的「趙雲」、《水滸傳》里的「石秀」,也成為了楊凡極為經典的影視形象。

1993年的這部《一刀傾城》里,楊凡受到洪金寶的邀請,出演了男主角「大刀王五」,他精彩的動作表演,讓諸多影迷印象深刻,而他出色的演技,更是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悲壯氣息。

只可惜,這部《一刀傾城》在1993年上映時,意外爆冷,成為了港片影史上的一顆遺珠。

1992年,元奎、李連傑拍攝了「正東電影」的創業作《方世玉》。在1991年拿下全國武術冠軍的 趙文卓 ,也被元奎看中,自此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趙文卓在港片大銀幕上,也塑造了不少經典作品。除了接手徐克的《黃飛鴻》系列,他在《青蛇》、《刀》、《碧血藍天》、《麻雀飛龍》等作品中,也都有精彩表現。

可惜,9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快速衰落,趙文卓最終也未能取得像李連傑那樣的影壇成績。

沒能趕上好時代的不只趙文卓,還有 吳京 。1995年,袁和平看中了吳京,並為其拍攝了功夫片《功夫小子闖情關》,並希望其能成為「下一個李連傑」。

可惜,9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一片頹勢。吳京在港片大銀幕上,未能闖出什麼名堂。新千年之後,《黑拳》、《殺破狼》、《男兒本色》等作品,雖然讓吳京積累了不錯的觀眾基礎,但卻未能讓其迎來事業高峰。直至2015年的《戰狼》問世,吳京才正式迎來自己的影壇高光時刻。

1993年,王晶拍攝《新少林五祖》時,發掘了內地動作小演員 謝苗

在《新少林五祖》中,謝苗精彩的功夫表演、靈動的演技,震撼了一大批觀眾。而之後的《賭神2》、《給爸爸的信》里,謝苗的出色表現,也成功掀起了一股「童星動作片」的市場創作熱潮。

可能是看到了謝苗的成功,台灣電影人朱延平,也在1994年發掘了內地動作童星 釋小龍 ,並為其拍攝了《笑林小子》。

在「童星動作片」的市場風潮影響之下,《笑林小子》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而朱延平也乘勝追擊,接連推出了《新烏龍院》、《中國龍》等作品。

1995年,謝苗拍完了《給爸爸的信》、《小飛俠》之後,選擇了放棄演藝事業,返回學校,完成學業。為了彌補謝苗離開後的市場空白,1995年的王晶,將釋小龍引入港片市場,策劃了《賭聖2:街頭賭聖》。

而李力持、邱禮濤也看準機會,先後為釋小龍拍攝了《十兄弟》、《黃金島歷險記》。

不過,90年代末,港片市場快速衰落,釋小龍的動作港片之路,也在此時走向落幕。

新千年之後,港片市場雖然一片困頓,但此時的不少港片創作者,依舊堅守著心中的那份熾熱。

2006年,葉偉信、甄子丹合作了電影《龍虎門》,而內地動作演員 喻亢、嚴華 ,也開始在這部作品,逐漸嶄露頭角。而後的《導火線》、《武俠》、《一個人的武林》、《特殊身份》、《追龍》、《肥龍過江》等作品之中,喻亢、嚴華的表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的視線。

2013年,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也讓內地動作演員 張晉、周小飛 ,走入大眾的視線。憑借片中「馬三」的角色,張晉拿下了一座「最佳男配」的獎杯。而周小飛飾演的「三姐」,也成為了不少觀眾的目光焦點。

《一代宗師》之後,張晉參與了《葉問3》的拍攝,還主演了「葉問」系列的外傳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而周小飛也加盟了之後的《葉問4》,出演了片中的「蔣師傅」。

內地動作演員 吳樾 ,近年來也在港片作品之中活躍不斷。其實早在2001年,吳樾就已經開始與港片創作者們進行合作,拍攝了《蜀山傳》、《老鼠愛上貓》等作品。不過,這些作品並沒有讓他取得什麼成績。

2016年,吳樾參與了《寒戰2》的拍攝。這部作品,讓他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而後的《殺破狼·貪狼》里,吳越精彩的打鬥表現,征服了一大批動作影迷。2019年的《葉問4》,他與甄子丹的拳腳對決,也成為了不少動作影迷們心中的經典動作橋段。

當然,港片大銀幕上的內地打星,並不止這幾位。而在港片幕後的武指團隊里,有不少武師,也都來自於內地。

其實,港片的發展,一直都與內地電影人有著密切的聯系。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一直都是「華語電影」的創作中心。不過,隨著抗戰的爆發,大批電影人從上海流亡到香港,這才促成了港片的崛起與輝煌。

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港片市場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批內地電影人投身其中,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保證了港片的茁壯成長,這才有了「東方好萊塢」的輝煌光影歲月。

D. 香港與大陸合作過哪些電影,電視劇,一起上過哪些綜藝節目

三十年大陸和香港電影合作(2009-04-30 21:36:55) 標簽:娛樂 相濡以沫,共創輝煌

—— 淺談改革開放三十年大陸和香港電影合作

從1978到2008,從《少林寺》到《梅蘭芳》,大陸和香港電影的合作己成功走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風雨歷程,此間,兩地影人精誠合作,攜手奮斗,為中國電影的壯大發展寫下了精採的篇章。在這三十年中,兩地合拍片見證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那麼,就讓我們帶著喜悅與激動來回顧這一段歷史。
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佛下,香港影人著到了希望,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回到內地發展祖國的電影事業.香港的張鑫培導演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由他執導的電影《少林寺》是華語動作片的經典之作,該片不僅憑借原滋原味的少林寺場景和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了兩岸三地的觀眾並取得了巨大成功,還開創了兩地電影合作的先河。自此以後,香港武術電影開創了一條新路,那就是:與內地科班武術演員合作,利用祖國大好河山為背景來拍攝動作電影。後來徐克和李連傑的合作與《木棉袈裟》《新龍門客棧》中的美麗的內地風光都證實了這一點。
歷史車輪依舊前進,兩地合作更為深入,80年代初,歷史題材影片進入兩地合拍片領域,香港影人李翰祥不顧台灣當局的阻撓,冒著失去台灣市場的危險,毅然回到大陸拍片,其作品《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獲得了巨大成功。它不僅使香港演員梁家輝成為香港金像獎最年輕的影帝,使劉曉慶成為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大陸影後,還使一部分人了解那一段中國屈辱的歷史。但該片更大的價值是:他喚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歷史認同感,這說明兩地影人的心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8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興起的時候,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嚴浩的《似水流年》就是其中代表作,該片的女主角——內地的斯琴高娃以其精湛的演技獲得了香港觀眾的認可,並摘取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後桂冠,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史上的第一位內地影後。歷史是這樣奇妙,2008年斯琴高娃憑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再度獲得此項殊榮,該片的導演許鞍華也是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之一,這位導演在80年代也曾與內地合拍《投奔怒海》。可以說,他們是兩地合拍片發展的見證人。
到了90年代中期,兩地合拍片合作的領域慢慢擴大,文藝片,喜劇片相繼進入合拍領域。兩地合作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內地電影製片廠開始直接參與合拍片製作。其中,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合拍的《霸王別姬》最為成功,北影廠提供戲台,服裝等資源,而香港利用其好萊塢式的運作,強強聯手,製作出了這一部不朽的華語電影巨作。此外,來自兩地優秀演員鞏俐,張國榮的加盟更是為影片增色。但該片的更大意義在於:來自香港的中國演員張國榮把一位中國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的戲劇人生演繹得生動傳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京劇文化。該片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勇奪金棕櫚大獎,為華語影片增光,更向世人昭示了兩地影人齊心協力製作優秀華語影片與利用電影傳播中國文化的決心。
97金融危機後,香港電影進入小段低迷期,但此時合拍片出現新亮點。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港片有內地演員的身影,這些內地演員逐漸成為主角。越來越多的內地導演如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大膽啟用香港演員並使之融入內地電影。此時,一部分觀眾提出疑問,如內地演員與香港演員的表演方式能否和諧?港片風格是否能適應大陸?
但歷史告訴我們,合拍片依然在壯大發展,也越來越收到觀眾喜愛並成為華語片主流。潮流不可逆。2002年,《英雄》橫空出世,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成為美國外語片票房史上的第三名,更開創了中國式大片的輝煌。在接下來的幾部票房過億的大片中,如《天下無賊》,《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赤壁》,幾乎無一不是合拍片。這些影片由最初的叫座不叫好到今天的藝術與商業並重,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探索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歸十一周年,我們欣喜的看到:香港影人的歸屬感越來越強。在電影《老港正傳》中我們看到了香港人民的愛國熱情。台灣導演吳宇森更是坦言拍攝《赤壁》就是要想外國人展示我們優秀的文化。在最近的合拍片中更不乏這類影片。例如陳凱歌的《梅蘭芳》,這部電影融合了中國元素,展示了梅蘭芳先生傳奇而又偉大的一生和其滿腔的愛國熱情。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優秀合拍片和觀眾見面。
兩地合作走過三十年,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港片有成功的商業運作和海外票房號召力,內地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場景。香港導演更為迎合觀眾欣賞口味,內地導演更注重影片的藝術性。香港劇本更為時尚,內地劇本更為深刻。香港演員更為職業,內地演員更為專業。這是兩地優勢,但我們把兩者完美的結合起來,那麼華語片將會走向一個新台階。當然這期間合拍片也曾遭受質疑,一度口碑很差,一度讓觀眾對中國式大片失望。但近兩年來《投名狀》和《赤壁》接連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雙贏讓我們看到合拍片的遠大的發展前景。
當然,合拍片的成功離不開祖國大陸的支持。2004年大陸與香港CEPA協議的簽訂更是為合拍片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兩地影人更應該團結起來一同救市,只有攜手共進,才能成就中國電影的百年夢想!只有合作,中國電影才能屹立於世界電影之林!總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電影產業,我們中國人可以拍出比好萊塢更好的電影!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三十年,是合拍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三十年。大陸和香港的電影合作像其他的合作一樣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了偉大貢獻。我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大陸和香港的電影人必將執子之手,相濡以沫,共創輝煌!

E. 電影《追虎擒龍》定檔,這部電影有哪些主演

《追龍擒虎》是一部由王晶指導的作品,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有古天樂、梁家輝、吳鎮宇、林家棟。

三、吳鎮宇,1961年出生於香港,中國影視男演員,1982年正式進入演藝圈,在2000年憑借著電影《槍火》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稱號,吳鎮宇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演員,擁有非常出色的演技,無論任何角色都能夠理解的非常深入,在每一個細節都能夠做到非常完美,他對每一個角色拿捏的都無懈可擊。林家棟,1967年出生於香港,中國影視男演員,1988年正式進入演藝圈,無論是配角還是主角,林家棟的演藝之路走得非常扎實,同樣也是優秀演技的代名詞。

F. 吳君如電影全部作品

吳君如主演的電影有《霸王花》、《最佳損友》、《金雞》、《賭聖》、《無敵幸運星》、《望夫成龍》。

吳君如,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主持人、導演。1988年,出演電影《霸王花》開啟演藝道路,1993年,憑借專輯《我有我的溫柔》獲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生力軍女歌星銀獎。1998年,憑借電影《洪興十三妹》獲第十八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3年,憑借電影《金雞》獲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2007年,為動畫片《麥兜故事》配音,2010年,憑借電影《歲月神偷》獲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2022年2月16日,憑借《媽媽的神奇小子》獲得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演藝生涯:

1988年,與周星馳合作拍攝TVB的幽默喜劇《斗氣一族》。隨後轉往電影圈發展,出演錢升瑋執導的《霸王花》系列電影,並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憑其爽朗幽默性格,走上喜劇電影之路。同年,在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喜劇動作片《最佳損友》中飾演專向上司打小報告的主任。

2021年9月4日,擔任監制並參演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定檔在中國內地上映,在片中飾演蘇媽。2022年2月16日,憑借《媽媽的神奇小子》獲得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7月14日,擔任監制並主演的電影《闔家辣》定檔在中國香港上映,在片中飾演Wendy。

G. 電影《海關戰線》開機,主演都有哪些人

《海關戰線》是由邱禮濤導演,香港和內地明星出演的一部劇情犯罪片,主演的陣容非常強大,包括 張學友,謝霆鋒,吳鎮宇,林嘉欣,劉雅瑟,關智斌,陳家樂,衛詩雅和楊天宇等。

電影劇情。該電影講述了泰國情報員英追逐失蹤拍檔馬克的腳步來到香港,與周正禮合作調查隱藏在KCS航運公司內部的重大秘密,揪出這起走私案幕後的軍火商。該劇中謝霆鋒出演了香港海關調查員周正禮,鄭學友出演他的上司張允南。吳鎮宇在劇中以客串的身份出現。

H. 陳偉霆任達華等出席電影《阿媽有咗第二個》首映禮,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陳偉霆,任達華等明星出席電影《阿媽有咗第二個》的首映禮,那麼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其實這是一部香港電影播出之後票房竟然沖破了千萬大關的票房,可以說這部電影的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大家一致認為這部電影的口碑很好,如果有機會的話很有可能還會選擇再次去觀看這部電影,而且還會將這部電影分享給其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