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描述九七年香港金融危機的電影叫什麼
片名:《奪命金》
《奪命金》是由杜琪峰導演,由任賢齊、劉青雲及何韻詩主演的一部劇情題材電影。該片講述了3名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物,他們的生活原本沒有交集,但出於金融危機的時代,3人相聚在了一起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97年,香港金融危機爆發,銀行職員特麗莎、黑幫中人三腳豹及警隊督察張正方,因一宗離奇劫案而串連起來。一場股災,一袋現金,引發這時代的終極矛盾。Teresa被逼由銀行櫃位員轉為投資顧問,其大客鍾原提取千萬現金卻發覺不需用那麼多,請特麗莎代存回戶頭, 一心要改變命運打造人生創業實驗田的特麗莎卻心生貪念...
(1)有一種電影叫香港那年的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三腳豹 演員劉青雲
黑幫中人,對兄弟忠肝義膽,義無反顧;不懂隨著時代而改變,在江湖打滾多年,還是渾渾噩噩,一事無成。重遇做黑市期指的凸眼龍後,令他眼界大開,開始鑽研股票市場
2、Teresa 演員何韻詩
多年來只是任職銀行櫃位服務員,隨著時代轉變,被逼轉任銀行投資顧問。為了追上營業額,她不得不游說老顧客投資高風險產品,可是內心很不好受。
3、張正方 演員任賢齊
西九龍重案組高級督察,沉實冷靜,精明干練,一向與太太過著恩愛優裕的生活。同一時間,他身邊卻出現種種不同的壓力,有為了堅持買樓,擅自挪用積蓄付了首期的太太。
Ⅱ 八九十年代的一個香港電影,一個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手腳互換了位置,手腕上長著腳,腳腕上長的手。。這
魔翡翠:
《魔翡翠》(英文:Magic Crystal)是一部1986年9月17日上映的香港科幻冒險動作片,由王晶編劇執導,劉德華、羅芙洛、王晶、莫少聰主演。該片是劉德華和王晶合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張敏出演的首部電影。其劇情講述冒險專家獵鷹一號,他接到好友來自希臘的信,講他發現神奇古物魔翡翠但被蘇聯特務窮追不舍,因而請求支援;Andy遂帶助手前往希臘太陽神殿相救,國際刑警羅美洛聞訊亦加入戰圈;此時,Andy之外甥彬彬發現具有神秘力量的魔翡翠原來是外星人的電腦,它想利用Andy把受重傷的太空人送回外星球...
Ⅲ 有個關於香港回歸的電影
陳果的《去年煙花特別多》。
故事講述1997年後,香港駐英隊伍撤退後回港而引起種種問題的深思,而這支壯大的隊伍在無主之下而顯得落落寡歡,他們該找些什麼來填補這空虛的日子?他們當中有的去政府部門工作、有的當了香港大款、還有的在這失落的日子裡一蹶不振。
本片作為中年危機片,是難得一見伍軍人電影,通過黑色幽默感及淋漓奔放的荒謬感,指出香港改朝換代之際人們的迷惑時刻,異象紛陳,人心在變,浮光掠影。影片分為三個部分:回歸、末日降臨和重生。
大量選用非職業演員,寫實色彩濃厚,表達出個人化的感性映象。陳果以故事和影像成功地勾畫了一幅後現代社會的拼圖。陳果的視線帶有記錄性和平民化,他平民氣質的關注視點,關心普通人的生活,「用電影來記錄歷史」。本片是陳果「回歸三部曲」(「九七三部曲」)的第二部。
何超華與李燦森兩兄弟性格上的對比與社會地位的變易令人難忘,哥哥的墮落充滿無奈和感傷,弟弟在家人心目中日益受重視反映香港社會的勢利面貌。《去年煙花特別多》有商業的因素,受到的批評最多,但電影不能完全取悅各種觀眾,它是個看不到底的深淵。
去年煙花特別多影片評價
該片以九七悲劇人物烘託大時代的混亂及無奈,充分發揮獨立製片擅於捕捉實況場景的優勢。(1998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
該片展示了香港回歸前後的香港一群草根者,面臨失業等困境的大齡青年的生活狀態,遠離了所謂家國的宏大敘事而回到了悲多於喜的日常生活。以草根者的故事為重點是香港電影本土化的一種方式,這方面的代表者是陳果。
《去年煙花特別多》是難得一見的展現退伍軍人的生活的電影,通過黑色幽默感及淋漓奔放的荒謬感,指出香港改朝換代之際人們的迷惑時刻,異象紛陳,人心在變,浮光掠影。(新浪娛樂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
Ⅳ 有一部八幾年的香港警匪片有個主角叫麥香雞的。那個電影叫《豬仔出更》
《豬仔出更》,也叫《斷奶英雄》,是1986年在香港上映的一部電影。
「豬仔」是香港人對警校學員的稱呼。聰明英俊的麥繼香和溫柔美麗的烏珠珠前往警校受訓。麥對烏一見鍾情,無奈男女學警界線分明。麥繼香趁放假之日,追蹤到珠珠家,不料珠珠的父親竟是他的教官烏蛟龍,大驚失色的麥繼香被罵得落荒而逃。一次校長讓烏教官領「豬仔」們試更出勤,烏教官在麥繼香等「豬仔」的配合下,破獲一宗搶劫案。經過此次出更,烏教官信心恢復,亦諒解麥繼香對自己女兒的一片痴心,准許二人繼續來往。
Ⅳ 講述香港回歸的電視劇和電影有哪些
講述香港回歸的影視劇有《香港姊妹》《香港歲月》。
1,《香港姊妹》
《香港姊妹》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麥貫之執導,曹曦文、應采兒、秦沛、林志豪 、張峻寧、崔林主演的勵志愛情劇。《香港姊妹》通過講述兩個一同在南丫島長大的小姐妹在香港回歸後的十年間經歷的一系列的命運轉折,從而折射出香港回歸後十年間整個社會生活的變化。
2,《香港歲月》
《香港歲月》沈光煒導演1998年拍的電視劇。陳銳、馬洪峰、李建華、姚安濂、童正維、劉佳、馬伊琍等主演。
(5)有一種電影叫香港那年的擴展閱讀
1,《香港姊妹》劇情介紹:故事發生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阿玲(曹曦文 飾)因家中突發變故,從港大休學,來到盛威酒店打工,她從底層員工一直做到高管,但噩運之神又一次光顧了她,阿玲不得已重新創業。
阿玲的好友雨虹(應采兒 飾)從南丫來到港島,一個偶然的機會進了演藝圈,不久便大紅大紫,金融風暴使她一夜破產,不甘命運安排的雨虹經過努力成為了盛泰集團大少爺高天澤(林志豪 飾)的妻子。
高家創始人高家盛(秦沛 飾)更看好小兒子高天瑞(張峻寧 飾),因為他身上更具備百折不撓處世樂觀的精神。天瑞和阿玲不期而遇,很快成為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對。
2,《香港歲月》劇情介紹:故事發生於1957年至1997年。 上海青年余立成為了繼承父親遺產,幾經周折「偷渡」進入香港,而歷經40年的坎坷風雨,感受了香港的世態炎涼和社會變遷。全劇的兩條劇情線索互為交織。
一條,余立成初到香港,在九龍平民區「鴿籠屋」結識難兄難弟朱兆建、麥天,3人共同為了謀生而與困境、與黑社會大耳窿、與香港警署中惡勢力、與國際詐騙集團之間的種種復雜矛盾和尖銳沖突。
Ⅵ 求一個經典香港老電影的名字。
可能是'人間有情'
故事簡介
香港有一家老牌雨傘店叫"梁蘇記",聞名省港澳。本片沿著梁蘇一家與雨傘廠的起落,反映數十年來香港的社會變遷,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導演高志森,編劇杜國威,演員劉雅麗等到原班人馬再度合作。全片最大特色是仿效《阿甘正傳》,將劇中演員放置於紀錄片中演出,或跟已去世的林黛、李小龍等到演對手戲,特技效果在國片中堪稱創舉。此外,本片也拍了了相當濃郁的人情味。
監制.導演:高志森 編劇:杜國威
演員:周志輝(梁蘇)、羅冠蘭(梁蘇妻)、高瀚文(天賜)、劉雅麗(天賜妻)、蘇玉華(美嬌)、潘燦良(貴)、盧俊豪(天佑)、馮蔚衡(天佑妻)、謝君豪(白英--美嬌的初戀對象)
這個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老實人於清末民初的時候見到洋傘,決定要做洋傘來賣。這個人就是梁蘇。結果,他真的開了一間洋傘的店子,並以「一世保用傘骨」來作招徠,生意越來越好。這間店子更養活了梁蘇一家五口子--梁蘇夫婦及二子一女(大子天賜、二子天佑、三女美嬌。)這個故事就是以這家人、傘鋪及他們所遇到的事作背景,從而去述說中國人的那種情,也是這個戲的主題--人間有情。
戲中說到,有一年很久也不下雨,於是一家人很著急。不下雨,又哪來人買傘?然後,有一天,下雨了。梁家一家五口快樂得好像天掉下銀子來似的。他們的快樂是簡單的、直接的。也許,我們現代人來得太復雜了,我們想要的實在是太多。
後來,當香港光復之後,梁蘇記遮廠也搬到去香港了。二少爺天佑己經去世了,剩下他的女兒小玲幫她的大伯天賜打理遮鋪。小玲一向都把大伯當成是自己的父親,她希望改革遮廠,使遮廠的生意好些,使大伯開心。可是,她不明白,天賜想要的並不是一個企業生意。小玲的姑長阿貴(暗戀加明戀美嬌十多年的遮廠伙記,最後終於感動了她)點明了她--天賜待人十分有人情味--而這種人情味是中國人獨有的,外國人不會明白。其實,天賜一直把遮廠維持下去,己經不是為了賺錢。在當時,天賜雖不是大富,但也已經不用憂心生活。他繼續遮廠的生意,其實是為了那群為遮廠奉獻了他們的一生的老伙記。如果遮廠改革了,那麼,無可避免地就要把那群老伙記辭退。就算是蝕本天賜也要把遮廠維持下去,使老伙記們的生活有所依靠,也不至於無所事事。這就是阿貴所指的「人情味」。
讀過現代管理的人可能會不認同這種做法吧。現代的人就少了這樣的一份人情味、一份寬容。天賜一生就是想要照顧他身邊的人--家人,朋友,伙記。我從不懷疑是否會有這種人,但我會懷疑,現代的社會中是否依然會有這種人?
Ⅶ 央視一部介紹香港武俠電影所用的主題曲
是不是一個紀錄片?
我記得一共九集,名字叫《有一種電影叫香港》,最後一集就是介紹音樂的
▪ 第一集:功夫天下
▪ 第二集:龍爭虎鬥
▪ 第三集:明星製造
▪ 第四集:浪潮洶涌
▪ 第五集:江湖世界
▪ 第六集:槍戰風雲
▪ 第七集:笑聲漫天
▪ 第八集:海上情緣
▪ 第九集:旋律不老
Ⅷ 有一種電影叫香港電影,記憶中的香港電影
這部混剪視頻里,有很多我看過的電影,有很多經典片段,有很多經典台詞。這一幕幕畫面,一句句台詞,見證的不僅僅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更是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歲月。
20年過去了,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東西依舊還在,這些彌足珍貴的記憶,註定將會伴隨我們的一生,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感謝香港電影帶給我們的歡樂與啟迪。
祝福香港越來越好。
Ⅸ 電影香港淪陷還有一個名字是
《香港大營救》。導演都是周琦,一開始香港淪陷的名字叫香港大營救,後來因為國家規定電影名字不準帶營救二字所以又改成了香港淪陷。香港淪陷這部影片歷時五年,是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呈現當年的歷史,挖掘這份遺產,傳播這份遺產,弘揚這份遺產,是電影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下,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不但要繼承革命先烈、革命領袖的這種初心,更要走進新時代,用電影歌頌當下新時代的新氣象、新風貌。作為電影工作者,要創作不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來滋養我們的觀眾,來歌頌我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