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第聶伯河防線電影國語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聶伯河防線電影國語

發布時間: 2022-02-27 11:31:06

A. 在第聶伯河會戰中,蘇聯究竟是如何成功欺騙曼施坦因的

蘇聯在進攻時,在主體方向上迷惑到了曼施坦因。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固定戰術,而是蘇聯方面的一場隨機應變,這才讓曼施坦因中了招。

但是蘇聯人也不傻,看著這里打不下去馬上就換戰術。這時候,剛好蘇軍在北邊方向取得勝利,佔領了一個小型的交通樞紐,於是抓住這個機會,蘇軍馬上派兵去那裡擴大優勢,漸漸地蘇軍的主攻方向就來到了這里,就繞開了曼施坦因在南方布置的重兵。

B. 求俄羅斯09年電影《第涅伯河防線》的中文字幕文件

網路一下,射手網。上面專門上傳和共享電影字幕的。上去把第涅伯河防線輸入,字幕應該就出來了。到時候你播放電影的時候,把字幕文件直接拖拽到播放文件上就可以了。
若時間不對,你自己調整下就OK了。
祝你成功!

C. 蘇德雙方為什麼不惜一切代價爭奪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和克里木

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和克里木,是蘇聯資源豐富、人口稠密、工業發達、農糧充裕的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對蘇軍來說,解放這一地區就可以將德軍驅出國境,進至喀爾巴吁山脈,進入東歐國家,進而向巴爾干推進。對德軍來說,守住這一地區就可以穩住防線,爭取到喘息的時間,調整部署,伺機反擊;否則,將全線潰退,陷入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絕境。因此,蘇德雙方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大的決心和力量在該地區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的爭奪戰。

D. 曾經的烏克蘭為何被稱為「歐洲糧倉」呢

因為曾經烏克蘭的農業基礎非常好,烏克蘭的土地非常肥沃, 而且有著充足的水資源,即使在不是風調雨順的年節,可以通過人工灌溉來滿足農作物對水的需要。第聶伯河是烏克蘭的母親河了,烏克蘭有“歐洲糧倉”之稱也是因為這條河的滋養。第聶伯河正好穿過烏克蘭中部, 在河的兩岸有著大量可以耕種的土地,這樣的地理條件為烏克蘭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優勢,沒有第聶伯河,烏克蘭也不是烏克蘭 。

第聶伯河幾乎穿過了烏克蘭整個國家,在烏克蘭境內約有一千多公里。二戰中 蘇聯為了和德國爭奪這條河流,兩個國際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最激烈的時候,雙方投入了大概400萬的兵力,最後蘇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德國因為第聶伯河防線被攻破出於被動的位置,蘇聯最後攻克柏林。

E. 第聶伯河會戰的背景是什麼

蘇軍經過庫爾斯克會戰以及同時在西方和西南方向實施的一系列進攻戰役,使德軍受到沉重打擊,預備隊消耗殆盡。

德軍統帥部為了阻止蘇軍的進攻,穩定戰線,保住第聶伯河以東的重要經濟區,決定在蘇德戰場全線轉入戰略防禦。為此,德軍在納爾瓦河、維帖布斯克、奧爾沙、索日河、第聶伯河中游、莫洛奇納亞河,直至克里木半島東岸一線,急速構築了一道戰略防禦地區,即所謂「東方壁壘」,第聶伯河一線為該防線的主要部分。德軍企圖在這一戰略地區阻擋蘇軍進攻,爾後轉入反攻。

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為蘇軍在廣闊戰場轉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1943年秋,蘇軍最高統帥部正確判斷了德軍穩定戰線、轉入陣地戰的企圖,決定不給敵人以喘息機會,不失時機地在大盧基至黑海1500公里的戰線上展開戰略進攻,並決定在西南戰略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按統一的戰略企圖實施一系列相互聯系的進攻戰役,即第聶伯河會戰。第聶伯河會戰在戰略進攻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此外,在戰略進攻中,蘇軍在西方方向上,計劃以加里寧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發起進攻戰役,使德軍無法抽兵南下;在南翼,計劃以北高加索方面軍收復塔曼半島,並在刻赤半島奪取登陸場。

F. 第聶伯河會戰中,蘇聯是如何解放頓巴斯的

8月18日,南方面軍各兵團在伏羅希洛夫格勒西南地域發起進攻。南方面軍第5突擊集團軍和近衛第2集團軍突破了德軍米烏斯河一線的防禦。近衛第4機械化軍和近衛第4騎兵軍組成的方面軍騎兵機械化集群,前出到亞速海沿岸地區,切斷了塔甘羅格防禦之敵的退路。8月23日,蘇軍解放阿姆夫羅西耶夫卡,爾後繼續向南發展進攻。8月30日,解放塔甘羅格。這樣,南方面軍就在頓涅茨克、阿姆夫羅西耶夫卡和塔甘羅格灣之間的德軍防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9月初,西南方面軍左翼部隊在伊久姆東南的北頓涅茨河地區重新發起進攻,突破了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的防線。這樣,兩個方面軍的進攻很快匯合成一個強大的突擊。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擔心被包圍,遂於8月31日開始把第6集團軍和第1裝甲集團軍右翼撤往戈爾洛夫卡、日丹諾夫一線的後方預設陣地,而以後衛部隊頑強抵抗。9月8日,蘇軍南方面軍粉碎德軍後衛部隊的抵抗,解放了頓巴斯州首府斯大林諾。9月15日,德軍統帥部擔心部隊被圍,遂命令南方集團軍群放棄頓巴斯,全線撤至梅利托波爾、第聶伯河一線後面的「東方堡壘」。蘇軍兩個方面軍向西南和南方進一步發展進攻,於9月22日前出到扎波羅日耶以南和莫洛奇納亞河一線,並解放了頓巴斯。9月25日,西南方面軍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以南強渡第聶伯河。9月底,南方面軍進抵莫洛奇納亞河地區。

G. 第聶伯河防線電影誰能找到要中文字幕,有的發一下,

射手網上有這部電影。

下第聶伯河攻勢(也稱為「下第聶伯河戰役」)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3年。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一場最大的軍事行動,涉及雙方接近400萬人的部隊和全長1400千米長的戰線。

在4個月的軍事行動期間,蘇聯5個方面軍從德軍手中解放第聶伯河東岸,包括進行了數次渡河攻擊在西岸建立數個橋頭堡。隨後,基輔在獨立攻勢中被解放了。

作為蘇德戰爭中其中一個代價最昂貴的軍事行動,雙方估計傷亡人數170萬人到270萬人。該攻勢包括幾個較小的軍事行動段落:梅利托波爾戰役、扎波羅熱戰役、頓巴斯戰役、茲納緬卡攻勢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攻勢。

H. 為什麼說蘇德在第聶伯河兩敗俱傷

蘇軍西南方面軍根據錯誤的判斷,決定全線發展進攻,先敵趕到第聶伯河,並特別強調部隊務必推進至第聶伯河彎曲部,攻佔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扎波羅日耶渡口,結果,方面軍各部隊不斷向西方和西南方向邊戰斗,邊前進,逐日擴大進攻正面寬度,在敵人反攻開始時,寬度已達400多公里。1943年2月18日,西南方面軍所屬部隊抵達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扎波羅日耶附近。

當西南方面軍開始遂行受領的任務時,參加頓巴斯戰役的南方面軍也開始追擊退卻之敵。蘇軍從冰面上渡過頓河,於2月14日解放羅斯托夫和諾沃切爾卡斯克。17日,南方面軍追擊德軍,進抵米烏斯河。德軍利用預先構築的陣地迅速組織了強固防禦。南方面軍幾次試圖突破德軍防禦,均未成功。

2月上半月,沃羅涅日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部隊在800多公里寬的地帶內發起進攻,向前推進150至300公里,解放了庫爾斯克、哈爾科夫、別爾哥羅德、羅斯托夫等城市,並使德軍遭受較大損失。

正當蘇軍准備實現自己的企圖時,德軍統帥部已於2月中旬完成兵力集中和對蘇軍西南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實施反攻的准備。德軍統帥部取消了在1至2月的作戰中遭到嚴重損失的B集團軍群和頓河集團軍群的建制,以其殘部為基礎,補充人員和武器,建立了新的南方集團軍群,組建了擁有800多輛坦克的突擊集團。在蘇軍西南方面軍當面,德軍在兵力上擁有1倍的優勢,坦克擁有6倍的優勢,航空兵擁有2倍的優勢。

2月19日,德軍重新組建的南方集團軍群轉入反攻。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以東和東北同蘇軍展開了遭遇戰,最後以蘇軍受挫而告終。德軍向哈爾科夫西南地區變更部署後,於3月4日對沃羅涅日方面軍暴露的翼側實施突擊。3月16日和18日,德軍重新攻佔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至3月底,德軍將沃羅涅日方面軍諸兵團擊退到北頓涅茨地區。在這種形勢下,蘇軍最高統帥部被迫全面修改計劃,為擊退德軍反攻,從其他方向調來了2個集團軍,從預備隊抽調了3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第1坦克集團軍,派往哈爾科夫以東地域。從3月20日至25日,德軍企圖往北奧博揚方向發展進攻。德軍數次試圖北進,突破蘇軍別爾哥羅德防線,未獲成功,不得不於3月22日開始轉入防禦。到3月25日,奧博揚方向的戰線就在克臘斯諾波利耶、別爾哥羅德,再沿頓涅茨河岸直到楚古耶夫一線穩定下來。沃羅涅日方面軍著手組織陣地防禦,構成了所謂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南部正面。

綜上所述,蘇軍向第聶伯河實施深遠突破後,在艱苦條件下抗擊德軍優勢兵力的反突擊,遭受了相當大的損失,但終於使戰線沿北頓涅茨河以及在別爾哥羅德附近穩定下來,雙方都沒有達成預定目的。

I. 求俄羅斯09年電影《第涅伯河防線》的中文字幕文件

1、可以用迅雷播放器進行播放;
2、滑鼠右擊,字幕選項中,進行選擇。

J. 黑豹沃坦防線

1943年8月,庫爾斯克戰役剛剛結束,德軍取得的南線戰略主動權再度易手,在其他幾個主要戰場也均受到挫折,東線形勢開始岌岌可危起來,蘇聯步步緊逼,收復了大量淪陷領土。但紅軍在一片高歌猛進的大好形勢中,扛不好順風旗的毛病再次發作,從莫斯科到方面軍的指揮員,腦子集體發了燒,對德軍正在逐漸恢復意志和組織視而不見,對基層對連續奔襲的抱怨充耳不聞。蘇軍的輕敵再加上德軍努力的重整旗鼓,當蘇聯紅軍為橫掃烏克蘭,飲馬第聶伯河而沾沾自喜之時,德軍已在河對岸組織起堅固而有效的防禦,決定依靠大河天險阻止洶涌的赤潮。
在德國人龐大的「東牆Eastern Wall」或者稱謂「黑豹-沃坦防線Panther-Wotan Line」的計劃中,第聶伯河天塹是整個防禦體系的核心。希特勒曾親身感受過一戰西線陣地戰的慘烈,在他心中構築一條堅固的鐵壁是擋住蘇軍鋼鐵洪流的目前的唯一方法。希特勒在1943年8月11日親自下令組建以第聶伯河為核心的「黑豹-沃坦/東牆」防線,並要求各部決不可放蘇聯人越過防線,必須與陣地共存亡。戈培爾在9月24日的日記中明確的指出了扼守第聶伯河戰線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盡全力守住第聶伯河防線,因為這條天塹是能確定的、最後一次穩住陣腳的機會。」
德軍將黑豹防線初步劃定在由斯摩棱斯克Smolensk以北到波羅的海Baltic Sea之間,這一方向的德軍勉強保持了幾條互不相連的短防線。而沃坦防線覆蓋了更大的區域,涵蓋了斯摩棱斯克以南直到黑海的廣闊地域。
然而目前來說這條防線依然是虛幻的,蘇聯人固然在接下來的攻勢中犯了諸多錯誤,但以目前的德國手中的軍事實力來說,要擋住此時的蘇聯紅軍依然是一個艱難的任務。
好在第聶伯河的天然地形十分適於在西岸組織防禦——除了河道寬闊、水流湍急外,河的西岸高出東岸和河面不少。這種地形蘇聯人並不陌生,諾門罕的哈勒哈欣河就是如此,只不過當年紅軍是佔便宜的一方——朱可夫曾在較高的河岸上埋伏了大批重炮,日軍每次渡河都被間瞄火力打得滿地找牙。
與其他言論相反,東牆計劃,黑豹—沃坦防線並不是一個倉促的、漏洞百出的臨時計劃,相反這個計劃延續了德國人一貫的嚴謹精密的作風,東牆包括了接下來一年中的德軍一系列的作戰計劃,即穩住戰線,然後通過不斷地小范圍反攻挫敗蘇聯紅軍接下來的攻勢並取得所有的第聶伯河西岸的土地,在此期間沿第聶伯河建立起一條堅固穩定的防線,以摩托化部隊作為救火隊,在戰爭中再對防線進行數次永久性加固,以此扭轉戰爭局勢。
然而黑豹沃坦防線和東牆這兩個名詞之所以很少有人提及,就是因為這個計劃最終並沒有得到實現,哪怕是一絲一毫,德軍甚至連東線上斷斷續續的幾道防線都沒有連起來,「東牆"也就無從說起。緊接著德軍就在第聶伯河會戰中再度失敗,南方防線被蘇軍沖的千瘡百孔,蘇軍突破了第聶伯河,可以媲美馬其諾防線的黑豹沃坦防線最終也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