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叛徒猶大電影國語版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叛徒猶大電影國語版

發布時間: 2023-02-24 12:03:26

⑴ Lady Gagad的《Judas》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歌曲是講述一個女人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的悲劇故事。MV中gaga扮演聖母瑪利亞,她本來是耶穌的女人,但是有一次耶穌帶著12徒開著摩托去一個大概是和眾教徒碰面的地方,這時坐在耶穌後座上的瑪利亞看見從身邊擦身而過的叛徒猶大,於是對他一見鍾情,於是她一邊虔誠的愛著耶穌,一邊又深愛壞男人猶大無法自拔,瑪利亞明明知道猶大是個花心的壞男人卻又忘不了他,後來耶穌發現瑪利亞和猶大的關系,於是在眾教徒前給瑪利亞一把槍,讓她親手殺了猶大,瑪利亞在耶穌和猶大中間痛苦猶豫著,最終她把槍對准了猶大,但是開槍後卻只是伸出一隻口紅,並塗在猶大臉上,這表示瑪利亞最終還是選擇猶大,愛著猶大,她下不了手殺他,於是她奔潰的跪下,最後她被憤怒的眾教徒用石頭砸死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了,可憐的三角戀悲劇。
其實你從歌詞就可以看出意思了。

⑵ 推薦幾部宗教題材的電影給我吧

《吸血鬼驚情400年》《天使之城》此類最強影片當然非《賓虛》莫數 所謂宗教電影,大致有兩大流派:一種直接拿《聖經》當劇本,輔以適當的想像和猜測,將其中的故事影象化;另一種則是以基督教教義打底,敘述神職人員的宗教活動。 推薦幾部好看的引發爭議的宗教電影 《基督最後的誘惑》(1988) 爭議的原因:本片堪稱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宗教電影,導演馬丁徹底顛覆了耶穌慈愛的形象,將其塑造成一個擁有情慾的凡人。怯弱猶疑,喜歡幻想,容易被錯誤誘惑,甚至象普通人一樣娶妻生子,而叛徒猶大則搖身變為忍辱負重的聖人。 《耶穌受難記》(2004) 爭議的原因:影片以極其冷靜的鏡頭語言,敘述了耶穌在拿撒勒度過的最後12個小時,以及受難的全過程。由於影片將耶穌受難場面拍攝的過於逼真血腥,導致很多觀眾深感不適,並傳出一名女性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因突發心臟病而猝死的新聞,更因將耶穌之死完全歸咎於猶太人,引發猶太學者和宗教團體的強烈聲討。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著名演員梅爾.吉布森。 《軟乳酪》(1963) 爭議的原因:這部電影是帕索里尼最重要的宗教題材作品之一,影片採用戲中戲方法,表現了一個扮演耶穌的群眾演員,戲外由於極度飢餓而食用了過多的軟乳酪,結果在拍攝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場景時,自己也因為腹脹而猝死。這個結局將神聖和世俗兩種等同結果諷刺的融為一體,遭到了宗教團體的強烈攻擊。導演也因「瀆神」和「反耶穌」而被叛入獄4個月。 《十日談》(1971) 爭議的原因:對宗教電影極度狂熱的帕索里尼,從薄伽丘名著《十日談》中,精選了9個故事拍攝成電影:在修道院做工的青年,在修女的引誘下與其發生性關系;用鬼話哄騙神父的小混混,死後卻被尊為「聖徒」;農夫要求神父懲罰自己的妻子,神父去對其妻極盡猥褻。導演再次對神職人員進行了無情的嘲弄,導致宗教人士大為光火,強烈呼籲把他再度扔進監獄。 《怒犯天條》(1999) 爭議的原因:別放逐的兩個天使,為返回天堂不擇手段,來自地獄的撒旦,即將在地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而萬能的主,竟然是個女人!!!這部喜劇影片對白中充滿對基督教義的刻薄諷刺,內容觸及許多敏感宗教議題,更用惡搞的手法,完全顛覆了天使和耶穌的形象。 《神父》(1994) 爭議的原因:影片細致刻畫了一位年輕的神父的信仰危機,人世間的罪惡與無奈,使神父意志消沉,白天他在教堂中從事宗教活動,夜間則頻頻進出男同性戀者聚集的場所,尋找真愛。 《阿羅馬神父之罪》(2002) 爭議的原因:影片根據葡萄牙作家同名小說改編,並將背景移至當代墨西哥,以性、毒品、丑聞為切入點,大膽揭露教會機構的內部腐敗,一經面世便在教會勢力強大的墨西哥引起軒然大波,保守派宗教人士不僅長期對影片進行強烈抗議,更要求將所有主創人員開除教籍。盡管聲討四起,這部極具話題性的宗教影片卻一舉成為墨西哥最賣座的本土電影,並成功入闈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馬德蓮叛逆少女》(2002) 爭議的原因:影片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著力表現主持馬德蓮收容所里的修女們,如何對別她們冠以「淫盪」、「墮落」的少女進行嚴酷的懲罰和虐待。導演對天主教修道院黑幕的無情揭露,引起羅馬教廷的極大抗議。

⑶ 叛徒猶大的介紹

猶大·以色加略特是一名有著強烈叛逆心理的下層酒販子,由於本民族受到羅馬統治者的奴役,他渴望進行一場民族起義,當聽到彌塞亞起事的傳言時,猶大覺得機會來了,他找到拿撒勒的耶穌,這位安靜的預言家宣揚博愛,救助苦難者,得到大家的擁護,在成為其信徒後,猶大開始非常敬畏耶穌,但很快就因為見解的不同而變得箭張弩拔,猶大甚至以將耶穌獻給大祭司作為手段,來實現自己拯救猶太人的方案。在耶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後,猶大終因內疚而選擇了自盡。猶大死後,耶穌十二門徒猶大的空缺由馬提亞接替。耶穌升天後,眾使徒搖簽選出馬提亞來替補賣主的猶大的位置。相傳他在耶路撒冷先被人扔石頭,後斬首而死。

⑷ 猶大為什麼要背叛

猶大是一個特殊人物。聖經舊約有多處關於他的預言,耶穌也很早就知道他的追隨者中,會有一個叛徒。
不知道為什麼,基督教的文獻浩如煙海,有關猶大的專門研究卻少的可憐;牧師們在佈道時,一般也很少提及他,這與猶大的特殊地位很不相稱。似乎隱約有股力量,要把猶大隱藏起來,想掩飾猶大背叛行為所傳遞出的信息。
猶大為什麼要背叛?所有的原因歸結在一點上:耶穌讓他失望。
失望是什麼?
全力追求幸福與光明的人,有沒有思考過「失望是什麼」?
一個人,不論他追求什麼目標,物質的也好,精神的也好,如果他不明白失望是什麼,那麼他很難抵達幸福彼岸,而且信心越大,追求越執著,結局越悲慘。
失望是人的一種心理反應,如果處理的好,它代表過程,是人不斷修正自我,走向幸福的一個過程。如果處理的不好,它會引人走向深淵。
真理也會讓追求真理的人失望嗎?
答案是肯定的。真理也會讓人失望,真理甚至會讓猶大那樣的人永遠失望!
耶穌在重要的宗教節日前,群眾的簇擁中,重返耶路撒冷。當時,人們都認為,如果耶穌就是預言里的彌賽亞,那麼,以色列人大得榮耀的天國降臨應該就在眼前。這一點,包括耶穌的敵人也在揣摩觀望中。
耶穌的行為卻讓人們大大地困惑。他沒有任何「大」的舉動,白天進神殿,晚上出城,還是像往常一樣用比喻教訓人。
一個在現有社會秩序下長大的人,他的頭腦中「世界」的概念根深蒂固,他眼中所謂「大」的舉動,不外乎政治、軍事行為;他所等待的「大」變化,不外乎天災人禍,劇烈的經濟波動;他所期待的人間天國,不外乎其樂融融的「君子國」。
耶穌讓他們大大地困惑。
當時政治的掌權派們看耶穌,他頂多是個閑漢,談不上對統治形成威脅。宗教的掌權派們,覺得耶穌已是「黔驢技窮」。而且,他們都多多少少預感到,「耶穌派」可能就要發生內部問題了。這點兒常識性的預測水平,他們還是有的。
耶穌非常清楚,聖經舊約里有關基督來臨,和激動人心的天國降臨,是兩個預言系統。他知道人類社會表象上的結局,尚未到來,而他自己會被人殺死。
耶穌的追隨者們都不願相信耶穌死,但是,猶大有一點兒特殊,他是一個反復權衡的人,也是一個敢於冒險的人。他是十二門徒之一,有很高的屬靈權柄,我說的這些道理,他都明白。他希望耶穌能把兩個預言系統合為一體,建立起肉眼可見的人間天國,讓他所理解與渴望的社會新秩序馬上降臨。
耶穌讓他失望了。
當猶大積累的失望質變為懷疑時,他考慮的不僅是如何取得傳統宗教勢力的認可,而且開始琢磨眼前「耶穌」這個人。他要下賭注。
猶大下的賭注,是一個自私、虛偽、詭詐、可憎的人,所能壓上的全部賭本。他的背叛使當權者們肯定了耶穌不是彌賽亞的判斷,下了殺死耶穌的最後決心。但是,人類社會的秩序沒有改變,當權者們並不接納猶大,他被永遠釘在了叛徒內奸的恥辱柱上。猶大賭輸了。
猶大輸在耶穌接受了被宰割的命運,這可能是猶大原先不曾認識的耶穌。
有人說猶大自殺,是為了趕在耶穌前面下陰間,去把背叛事業繼續到底。死亡那面的事情,我們不去管它,我們只知道,他的陰魂若是不散,仍然必輸無疑。
人有追求正義、光明、愛的一面,但是,人也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人頭腦中的真理,也就是人所追求的真理,也許會和真實存在的真理有差距。當失望襲上心頭時,人往往會因為自己曾經付出過的熱情與努力,就否認真理的權威性,自以為是,要把自己的追求延續。也許重新燃起的希望更強烈,只是他不大能察覺,自己追求的方向其實已經改變,他調動起全部的生命,打開的是地獄之門,因為,他已經是一個自私的人,一個和真理無緣的人。
歷史上很多極端作惡的人,他們年輕時都曾經追求過光明。後來卻是咬牙切齒地仇恨光明,他們身上就有猶大自私的身影。
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
真理會讓追求真理的人失望嗎?
答案是肯定的。真理會讓人失望,真理甚至會讓猶大那樣的人永遠失望!
沒有勇氣戰勝失望走過失望的人,就是那扶著犁向後看的人!
"這是轉載別人的意見"

⑸ 叛徒猶大是什麼身份是電影《賓虛》中的猶大嗎

不是一個人。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大是猶太人的常見名字,賓虛也叫這個名字。只是後來,因為叛徒猶大的關系,很少使用了。

⑹ 加略人猶大的猶大

1305年,義大利畫家喬托的壁畫《猶大之吻》。
1497年,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油畫《最後的晚餐》,描繪了暗處的猶大驚慌的表情。
1951年,希臘作家卡贊扎基斯發表小說《基督的最後誘惑》,猶太出賣耶穌是出自耶穌的授意,為要完成神的旨意。
2004年,美國導演查爾斯·羅勃·卡納(Charles Robert Carner)執導的電影《叛徒猶大》。

⑺ <<最後的晚餐>>中哪個是猶大

《最後的晚餐》中,猶大位於耶穌右手第二個(從看畫人的角度),即從左向右數第五個,右手抱著錢袋,身向後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