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武俠電影音樂之父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武俠電影音樂之父

發布時間: 2023-02-22 16:47:37

㈠ 香港武俠電影十大金曲排行第一的是什麼歌

我也是網上找的·····參考一下吧
(一)醉拳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聆聽這樣的旋律,令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渾身有股豪邁之氣。這是電影《醉拳2》中的插曲。電影《醉拳2》,曾上映於1994年。此片一播出,曾引起轟動效應,可謂萬人空巷。
當年曾獲得第三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那首同名曲《醉拳》也因此聲名鵲起。可以說,《醉拳》是成龍主演的古裝劇中最成功的一部,堪稱成龍的巔峰之作。精彩的武打場面,戲耍逗笑的娛樂氣氛,鏗鏘有力的音樂旋律,使這部電影具備了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含金量。
醉拳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拳法,講究形醉意不醉,意醉心不醉的運用綱領,其特點是擊打快速、上下翻騰。既有形體藝術的美感,又有技擊使用的特性。在整個影片中,成龍把醉拳演繹的入木三分,形象逼真。當然,成龍大哥親自演唱的歌曲《醉拳》也毫不遜色,精湛的拳法與豪邁的歌詞形成完美的搭配。至今,這首歌曲依然被人們廣為傳唱,成為武俠音樂的經典之作。
(二)長路漫漫任我闖
周星馳主演的《武狀元蘇乞兒》,上映於1992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很到人也許早已淡忘。此片雖然沒有獲得很好的口碑,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但那首有黃沾作詞的《長路漫漫任我闖》卻在當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配樂提名。因此,此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咎於這首歌曲的價值和魅力。歌曲以大氣磅礴的氣勢,灑脫飄逸的情懷取勝,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
歌曲分為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由林子祥演唱。國語版
較之粵語版,更顯得飄逸,大氣。歌詞膾炙人口,充分地表達了周星馳的武俠情結,也表達了「一生不羈江湖氣,長夜漫漫任我闖」的曠達胸襟。歌曲的盪氣回腸和瀟灑飄逸,讓我們一睹武俠電影的風采和魅力,也讓我們體會到武俠電影歌曲的獨特內涵。
(三)流光飛舞
在武俠電影的世界裡,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誰與爭鋒的江湖恩怨,還有肝腸寸斷的兒女情長。也許,我們會嚮往那浪跡江湖,逍遙世外的豪邁情懷;也許我們會羨慕那溫婉流轉,纏綿悱惻的愛情傳奇。
翻開武俠電影的樂章,那氣壯山河的激盪旋律讓人振奮,更有那那纏綿悱惻的柔美旋律令人****。
十幾年前,徐克導演了一部浪漫的愛情武俠片《青蛇》。劇中,他沒有局限於原著的條條框框,而是大膽地對原著《白蛇傳》進行解構和創新。劇情營造了一種浪漫憂傷的基調和氛圍,使故事情節更加婉轉動人。然而,那首有陳淑樺演唱的《流光飛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首黃沾作詞和雷頌德作曲的音樂《流光飛舞》運用婉轉憂傷的風格,與青蛇的劇情一拍即合,道盡了人世間愛情的無奈與傷感。雖然電影《青蛇》當時沒有在觀眾當中留下太多的反響,但是那首《流光飛舞》卻如夢般地留在我們心靈深處,成為永久不衰的絕唱。
(四)男兒當自強
看過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我們一定會為李連傑矯捷的身手和精彩的武打動作所折服。更為徐克導演精彩的武打設計和特技運用所汗顏。李連傑憑借《獅王爭霸>>一炮走紅,奠定了自己在武俠電影的主流地位。緊接著,憑借黃飛鴻系列電影步步攀升,在香港影壇乃至世界影壇引起了軒然大波。毋容置疑,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之所以能大獲成功,是因為徐克導演能大膽運用寫意和寫實相結合的手法,推陳出新。當然也要得益於那首盪氣回腸的插曲《男兒當自強》。
《男兒當自強》的曲調源於古曲《將軍令》,後來經黃沾重新填詞作曲,才成為如今傳唱的《男兒當自強》。這首歌曲正好符合成龍大哥和林子祥演唱。他們用極其高亢的聲音,成功演繹了這部傳唱至今的作品。音樂的旋律大氣磅礴,富有震撼力,有氣吞山河之氣勢,有俠氣沖天之豪邁。聽到這樣的旋律,無不令人振奮,無不令人鼓舞。
在黃飛鴻系列電影中,導演徐克注意把握場景和機會,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男兒當自強》的旋律,使故事情節與音樂旋律做到完美的契合,可謂增一分則無形,減一分則無力。正是因為有這首曲調的幫襯和鋪墊,黃飛鴻系列電影才更加符合自身所要表達的主旋律。在人物的塑造、劇情的安排和細節的處理上,更顯得精緻、完美。
如今這首歌曲已經傳遍大街小巷,它不僅僅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歌曲,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的象徵。它以激情高昂的旋律,以音樂為載體,傳承著中華民族的血脈與精神,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並傳向世界。
(五)隨緣
假如,《太極張三豐》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受到太極的博大精深,那首《隨緣》更讓我們感受到太極精神的的匠心獨運。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這似乎是《隨緣》為我們昭示的一種人生態度。
李連傑在《太極張三豐》中,把張三豐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在參悟太極拳的那段細節,插入了《隨緣》,使得歌曲的配樂和故事的情節相得益彰。
隨緣由羅大佑作曲,靈溪作詞。盡管如此,隨緣沒有給觀眾留下太多的印象。但也有少部分人對這首歌曲存在眷戀。他們喜歡用隨緣做手機鈴聲。這首歌曲本身含有禪理,沉穩中滲透著悠閑自得。靜下心來,仔細聆聽,能夠感受到一份禪幽般的清凈和空靈。音樂契合了太極拳的章法,動中有靜,以慢見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太極拳的隨意性和靈活性。因此,隨緣理所當然成為一部經典懷舊歌曲。
(六)人間道
人間道之所以被奉為武俠歌曲的傑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電影《倩女幽魂》的影響力。
就電影本身而言,《倩女幽魂2之人間道》,給我們一個廣闊的視覺空間,在凄迷離奇的故事中,詮釋著人世間除魔衛道的故事。當然那首由張學友演唱的《人間道》用極盡完美的音調演唱,雖然他的嗓音缺乏天然的飄渺感和滄桑感,使得武俠歌曲缺乏一定的力度和張力。盡管如此,由於這首歌曲由黃沾作曲,加之當時張學友在樂壇的天王地位和影響力,這首《人間道》任然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人間道》唱出了匡扶正義的主題,給人們詮釋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正義最終要戰勝邪惡!
(七)一生所愛
「情人別後永遠再不回,無言落寞放眼塵世岸,鮮花雖會凋謝,但會再開。一生所愛忍讓,白雲外」
闊別多年,再次回味這首唯美動人的旋律,不覺潸然淚下。也許我們早已忘記演唱這首歌曲的盧冠廷,但那首《一生所愛》卻留給我們無數次的感動。
聽著這首歌,我們聯想起周星馳演繹的經典愛情《大話西遊》。感人的故事情節,細膩的情感告白,動人的音樂旋律,交織成一段唯美的愛情絕唱。《大話西遊》有很多感人片段,令人感慨,讓人****。最為精彩的是結局的那一幕:城樓上,夕陽武士與紫霞仙子深情的擁抱;人群中,孫悟空漸漸遠去落寞的背影。但這一切最終在羅冠婷哀傷飄渺的歌聲中漸漸消失,迷失在天涯外。天邊,留下無盡的遺憾和悲傷。這一情景,堪稱武俠電影愛情的經典和至尊。
大話西遊沒有給我們呈現一個最完美的結局,至尊寶與紫霞仙子的愛情悲劇,給觀眾留下了遺憾和惋惜。但是正是這份缺憾,這份傷感,才使大話西遊的故事成為永恆的經典。然而,這首一生所愛也正是因為滲透著悠悠的無奈和傷感,才一直縈繞在我們心間,成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八)倩女幽魂
提起倩女幽魂,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人,就是主演《倩女幽魂》和演唱這首同名曲的張國榮。影片的成功放映,使張國榮的演繹生涯和歌唱生涯達到了頂峰,從而也掀起了香港古裝片的浪潮。
可以說,倩女幽魂使張國榮功成名就,也使香港武俠電影在有了空前絕口的突破。影片無論在藝術構思,情節安排、感情處理等方面都有獨到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倩女幽魂一播映就引起了轟動效應。於是,一發不可收拾,隨後相繼推出了《倩女幽魂2》,《倩女幽魂3》。影片的大獲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傳唱至今的這首主題曲。
倩女幽魂,在觀眾當中引起了一定的反響。很多人都把張國榮做為自己的偶像,收藏他的專輯,傳唱著他的歌,當然,也會反復聆聽《倩女幽魂》這首經典歌曲,然而
2003年4月1日晚,張國榮遺憾離開人間,結束了自己輝煌的演藝生涯。這首歌也成了他與世長辭最後的絕唱。
(九)滄海一聲笑
在金庸的武俠巨著中,笑傲江湖是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然而,真正把該作品成功搬上銀幕的大俠應該非導演徐克莫屬。他開創了神怪武俠電影的先河,推動香港武俠電影走向了輝煌。
如果我們非要把香港的武俠電影排個座次,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當之無愧榮登榜首。當然一部好的電影要有一首好的音樂來陪襯。那首由黃沾作詞的滄海一聲笑,堪稱武俠電影的絕世經典。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一葉孤舟,琴簫合奏,一曲笑傲江湖,唱盡了風雲變化,世道滄桑。凌風遙望,豪氣干雲。所有的江湖恩怨,所有的哀怨情仇,都在滄海一聲笑中化為烏有。
歌詞豪邁奔放,撼天動地。猶如滔滔江水,氣勢磅礴;旋律激情澎湃,氣壯山河。猶如鳳舞九天,盪氣回腸。
如今,這首滄海一聲笑,已化為一抹艷紅漂浮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成為絕美的回憶。
(十)笑紅塵
自從《笑傲江湖》紅遍香港影壇之後,由林青霞主演的續集《風雲再起》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相比而言,《風雲再起》稍遜****,無論是在構思還是內容上都顯得有些單薄。但是那首由陳淑華演唱的《笑紅塵》卻成為不朽的經典。
江湖紛爭,誰人笑傲?不管那恩恩怨怨,也不問紅塵往事,只要笑看風雲,人生一切都是浮沉。劇中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甘願隱退,不問江湖,做一個逍遙自在的人,對酒當歌,只願換得半世逍遙。這也讓我們明白了《笑紅塵》精髓。
回顧香港武俠電影金曲,滄海一聲笑可謂武俠歌曲中的絕品,唱出了傲視江湖的豪邁。然而,這首《笑紅塵》卻更勝一籌,擁有瀟灑、飄逸,浪漫、逍遙的風格,滲透著看破紅塵的達觀和自然。它已經超越了江湖風雲的境界。讓我們真正明白:真正的武俠精神不是為了皇圖霸業,名震江湖。而是急流勇退,與世無爭,淡泊於名利。因此,讓我們記住這些經典的武俠歌曲,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讓武俠夢在我們心底搖曳生姿。

㈡ 香港新派武俠片之父是誰

香港新派武俠片之父是徐克,徐克拍攝的《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因此徐克也被稱為香港新派武俠片之父

徐克(Hark Tsui),男,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汕尾海豐,華語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香港新浪潮,應該有八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屬於徐克。徐克適時求變,在香港新浪潮像幽魂一樣難圓美夢的境況之下,徐克卻有了自己的電影王朝。他給武俠電影帶來了嬉笑怒罵以及風騷作態,粗俗喜劇拯救了徐克本人,也使胡金銓與張徹的時代悄聲熄滅。

被稱為香港新派武俠起點的電影《新龍門客棧》

電影《新龍門客棧》由徐克監制,李惠民導演,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和甄子丹主演,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1992年公映。

影片內容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外景地為甘肅敦煌,由香港思遠影業與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製作。《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堪稱武俠電影的一座豐碑。

㈢ 仙劍奇俠傳一電視劇插曲《桃花島》作曲者是誰

是麥振鴻
麥振鴻,中國香港人,中國新一代原創音樂宗師,仙俠音樂之父。1993 年投身電影業,主力從事電影原創音樂工作, 至今影視電影音樂作品200 部左右,包括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大中華區電影,是香港最多產的影視媒體音樂創作人。從《仙劍奇俠傳一》、《仙劍奇俠傳三》到湖南衛視2014年收視強檔《古劍奇譚》,締造了一波又一波的仙劇音樂浪潮!《古劍奇譚》總播放量更是突破88億,打破此前《甄嬛傳》79億記錄,成為史上總播放量最高劇集!2015年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活色生香》也是收視破4,屢創新高,成為黃金檔神話。而偶像劇《薰衣草》等電視劇作品至今仍為廣受熱愛,是中國標志性的仙幻原創音樂大師。

㈣ 誰知道香港80年代知名音樂製作人金達培嗎

問的可能是"金培達"吧?

金培達,MH(英語:Peter Kam,1961年8月23日-),香港音樂人,流行歌曲及電影配樂創作者。先後憑電影《星願》、《忘不了》、《如果·愛》、《伊莎貝拉》、《十月圍城》、《武俠》、《寒戰》和《七月與安生》,八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金培達曾留學美國,在舊金山州立大學修讀音樂,後轉到Dick Grove School of Music攻讀作曲、編曲課程。活躍於中港台三地樂壇,創作和監制流行歌曲,亦為多部電影配樂。

1999年憑《紫雨風暴》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2000年憑《星願》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003年憑《忘不了》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2010年11月,獲香港特區政府頒受社會服務獎狀。2013年憑《寒戰》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 。2016年,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 。

㈤ 黃沾的作詞、作曲造詣與閻肅相比,誰更勝一籌

我來回答。怎麼說,兩人都是大師級的人物,無法比出高低,只不過兩人的風格不同。

黃沾的作詞作曲趨於自由、奔放,更有江湖上的那份無拘無束和灑脫,他的作詞作曲有家國情愛,有兒女情長,如充滿豪氣的《滄海一聲笑》、《誰是大英雄》,柔情萬丈的《兩忘煙水裡》、《舊夢不須記》至今讓人驚艷嘆絕。黃沾先生是「鬼才」,他把中國音律中的「羽、徽、角、商、宮」倒彈,創作出讓人拍案叫絕的《滄海一聲笑》,音色動聽婉轉,樂聲悠揚澎湃,既領略武林爭鋒的大氣磅礴,又感受俠客交心的坦盪瀟灑。

閆肅老師的作品,是以弘揚主旋律,抒寫時代為主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忠誠為黨,忠心愛國,服務人民。閆肅老師是我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他德高望重,一片丹心,一身正氣,80多歲時仍堅持在文藝工作一線,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作品《紅梅贊》、《敢問路在何方》、《江姐》等作品整整影響了我們幾代人。

如果說,閆肅老師是處廟堂之高的話,那黃沾先生就是處江湖之遠。雖然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心為藝術創作的共同點。雖然兩人作品風格不同,但卻都可以稱得上為「宗師」。





閆肅紅梅贊,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從不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花香雲天外,高歌歡慶新春來。

黃沾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是喜是愁,也未平伏此中爭斗,在我心中起伏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貴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紅梅命運在三九嚴寒岩石幾乎不可以自生,所以天長地久精神的梅花香飄雲天外。

閆肅寫的紅梅出彩寫到大音希聲境界。

浪奔浪流,也未平伏此中爭斗。上海灘寫出反者,道之動。

潮漲潮落的大周天通,天下萬物生於有。

也未平伏此中爭斗,起伏個夠也是有生於無。

紅梅贊,上海灘都有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文筆意境。紅梅贊,上海灘都是兩個人各自鼎盛作品。

恍恍惚惚,紅梅贊,上海灘歌詞里有像,紅梅香氣,海的聲音就是像。

有物,紅梅精神,水的嗆鼻就是物。

深遠呀,其中有精,閆肅紅梅的靈性,黃沾水的靈性就是精華。其中有信,信就是二人歌詞里一諾千金的頂天立地。

閆肅與黃沾紅梅贊,上海灘的文字都打通任督脈,所以藝術水平不相上下。

但要區別兩人,也就區別閆肅是西遊記二郎神,朝廷里當官。

黃沾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閆肅養尊處優,不會行走黃沾江湖。閆肅行走江湖,能力也是比美於黃沾。

黃沾性格老頑童,藝術口味重些,朝廷上也會胡說八道。

藝術道路殊出同歸,兩人相逢都付笑談中的的大師級平起平坐大人物。

都厲害。

只不過意識形態不同。

閻肅很謙虛,有本事的人都謙虛。

據說, 一次電視節目采訪閻肅,閻肅說:「春晚時 ,聽到《我的中國心》第一句,『 河山只在我夢縈 ,祖國己多年未親近…』,內心非常震撼 太厲害了, 這個詞 ,我寫不出來!」

內地還有一個厲害的,喬羽。

幾乎每一首都是經典。

港台則也還有兩個厲害的,羅大佑和方文山。

代表著兩個時代。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

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千年前我用漢隸 寫下唐詩 而今生 我又開始 為你填寫歌詞……

誰勝誰負,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只是介於「武無第二,文無第一」的原則,而閃爍其詞。亦或對「貶低內地音樂人」惹眾人黑而心有餘悸。大可不必這樣。

實事求是,黃沾真的完勝閻肅。


其一,音樂本就是 娛樂 的一種方式。我覺得和說相聲沒什麼兩樣。哪位更勝一籌,誰說了也不算,聽眾說了才算。

聽眾的人數,受歡迎度,我想兩人已然是天壤之別。按沾叔自己博士論文所述,在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初期,已頗有壟斷之意。黃沾、盧國沾、鄭國江僅三人的作品便可占當時整個 娛樂 圈的百分之八十。如此火熱程度已成佳話,後人的確難再。論經典,今天仍然聽黃沾作品的觀眾,我想要比聽閻肅作品的觀眾多到不止千倍。有人可能不同意,閻肅老師們的一首《敢問路在何方》紅遍大江南北,無人不知,難道這么多人還不夠。而事實卻是這樣,因為當時並沒有多少歌供大家選擇,也沒有其他填詞人來競爭,只要寫出來,各大電視台都幫著傳播,聽眾只有打開或關閉電視機的權利,而沒有選擇歌的機會,這跟歌曲《上海灘》的廣為人知不是一回事。由此引出第二個原因。


其二,兩人最大的區別:一個是體制內人員,一位是江湖中人。

體制內人員,掙得是月工資,領導下發什麼任務,你就完成什麼。江湖中人,也可以說成是 娛樂 圈的藝人。正如郭德綱經常說的:憑能耐吃飯。有真才實學才會有飯吃。單從兩者的創作環境來說,就沒法比。明眼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哪個更適合音樂的發展。

所以在沾叔筆下

霸氣可「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永不休」

豪放有「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

勵志可寫「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闢地,為我理想去闖」

神勇如「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

凄涼如「漫漫長路遠,冷冷幽夢清,雪裡一片清靜,可笑我在獨行,要找天邊的星」

等等。

情歌的話,不勝枚舉。黃沾最擅長的便是兒女情長的歌曲。


其三,一個優秀的音樂人,必須有足夠的閱歷,經歷,有人格魅力。

這樣的人寫的東西才會流露真感情。因為藝術本來就是極主觀的東西,假如沒有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看的書再多,寫的東西也是很客觀的。真情很難流露。這點來說,黃沾自然完勝無疑。

相比於內地的閻肅,香港的黃沾身份更為復雜。閻肅是作詞人和劇作家,而黃沾不僅作詞作曲,還是主持人、作家和演員,當年曾和金庸、蔡瀾和倪匡一起,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相對來說,黃沾更是一位多方都有成就的雜家。 具體到作詞作曲,黃沾的作品影響力在華語圈應該是在閻肅之上的。

說起演藝經歷,黃沾是作為主持人出道演藝圈,他寫的一首歌就成為後來的經典,而且是為歌壇傳奇鄧麗君所寫,叫做《忘記他》,鄧麗君曾用粵語演唱。

1979年,黃沾為香港電視劇《獅子山下》創作同名主題曲《獅子山下》。多年以來,這首歌已經並不完全是一首歌,它代表了香港人的精神,這些年經常被很多人提起。

1982年,黃沾參與作詞歌曲《我的中國心》。 這首歌當年在香港影響並不算太大,而後在1984年內地的春晚上,張明敏身穿中山裝搭著圍脖演唱了這首深情而有力的歌曲,一時間名揚四海,成為多年以來的華語經典,到而今依然能打動華人。

黃沾參與並見證了香港電影和電視劇的黃金時代,他直接參與創作。 電視劇方面最有影響的,就是1983年他和顧嘉輝為TVB武俠劇《射鵰英雄傳》創作歌曲《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肯去承擔愛》《四張機》等,傳唱至今。

1987年,黃沾為電影《倩女幽魂》創作歌曲。 1990年,他為電影《笑傲江湖》創作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並與許冠傑、張偉文合唱。 這首盪氣回腸的古風歌曲,從一誕生到現在一直被廣為傳唱,很多人都認為它代表了武俠電影的黃金時代,甚至永遠與大俠金庸聯結在一起。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相對來說,作詞人閻肅的演藝經歷沒有黃沾豐富,但人生閱歷很曲折豐富,因此他也成為內地音樂人的代表人物。他寫下過《前門情思大碗茶》《說唱臉譜》《敢問路在何方》《故鄉是北京》《北京的橋》《霧里看花》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歌曲 ,也因為多年參加央視春晚幕後工作,為全國觀眾過年帶來歡樂。

相對於黃沾作詞的天馬行空,閻肅的歌詞更為正統,善於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抒發感情,語言通俗易懂,容易引發老百姓的共鳴。其中傳唱度最高的,是《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

黃沾和閻肅兩位老詞人,如今都已作古。對於老百姓來說,可能更喜歡閻肅更為傳統的歌詞,而對於知識分子而言,黃沾的詞更容易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共鳴。


娛樂 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綜合來看,我覺得是黃沾老爺子更勝一籌。

1、從作品風格和影響力來比較

如果將他們比作風格類似的詩人的話,我覺得黃沾更像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蘇軾,閻肅像唐朝的杜甫、宋朝的范仲淹。為什麼我會這樣認為呢,原因如下:

黃沾老爺子的作品豪氣沖天,揮灑自如,氣概如大江大河。

閻肅老爺子的作品愛滿人間,情真意切,深情似故鄉父老。

單純從作品影響力來看,我們無法去比較《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和《江姐》、《敢問路在何方》究竟誰更勝一籌,我們粗略的理解,他們這些作品都幾乎做到了能影響范圍的極限。每一首都普及到所在時代的幾乎每一個人,鮮有人能說不識此作品。影響力的背後,也是能力的體現,深遠的影響力是建立在他們對人性的深入了解、對時代背景的充分研究之上的。

風格的感染力和作品影響力旗鼓相當,堪稱中文歌領域內的泰山北斗,第一局1:1平。

2、從作詞內容來比較

同時,作品中也要表達作者本身的意願,從作品內容來看:

黃沾寫的是大馬金刀,猶如一個大俠,充滿江湖豪氣。

閻肅寫的是樓船夜雪,彷彿一名戰士,俱是大愛大勇。

我最喜歡黃沾老爺子的作品是《男兒當自強》,這首歌用了古代《將軍令》的曲,整首歌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將男兒的熱血描述的淋漓盡致,聽眾聽完無不熱血沸騰。

閻肅老爺子的作品中,最喜歡的還是《敢問路在何方》,這首陪伴了我整個童年的歌曲,是我們心目中西遊記精神的精髓所在,那種英雄形象,拼搏精神激勵了無數年輕人。

除了這兩首歌,兩位大師都還有非常多的代表作,作詞水平也難分伯仲,第二局1:1平。

3、從作曲水平來比較

黃沾老爺子不僅作詞功底深厚,作曲也是一流水平,對古今中外音樂類型頗為了解,不時地採用古曲、五聲調式來創作作品(《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等),而這些作品顯然都大獲成功。

都閻老作詞、編劇一流水平,然而作曲水平無法考證,至少不是一流水平。但此處未談及編劇,故而只論作詞、作曲的話,黃沾對戰閻肅總比分3:2獲勝。

閻肅和黃沾比?閻肅是誰?寫了什麼歌?根本沾叔的零頭你都不比。根本沒有比的可能。

剛才看到一層樓評論說黃沾大雅,閆肅大俗!不在一個層次 不能比較!看到這個評論的一些觀點有些話不吐不快!

1、閆肅老人的歌是刻板 歌功頌德?

「要問飛行員愛什麼 我愛祖國的藍天」 你有沒有讀這句話 讓自己起雞皮疙瘩?不是覺得難聽 難受,而是當代人對國家的情懷!日子過好了 還有多少還發心的熱愛這個國家 愛它的每一寸?我愛祖國的藍天 你愛嗎?你是否覺得它跟你沒關系了?還記得81192嗎?他就在用生命守衛祖國的藍天! 這是歌功頌德嗎?

2、大雅——大俗!

閆肅老師 從建國初期走到現在 越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 更珍惜今天的不易!

戰爭年代 需要這樣的音樂凝聚軍心 凝聚人心

災難時刻 需要這樣的音樂凝心聚力 共渡難關

和平年代 需要這樣的音樂喚醒我們的初心 不要被美好的日子蒙了雙眼 看不到危機

總政歌舞團 是干什麼的 我覺得就是凝軍心 凝聚民心 凝聚 人心的!

這是大俗 也是大雅!

你要和平年代的角 徽 宮 商 羽 自由自在 兒女情長 豪氣雲天 柔情萬丈 可不要忘了 在和平的背後 就是那些大俗的「歌功頌德」在凝軍心 聚民意 在抵禦危難與國門之外!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的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誰是大雅 誰是大俗?

聽說美國想退WTO 如果退了 世界貿易秩序重新洗牌

黃金成為各國壓倉地的硬通貨

亂世黃金和平玉

黃金與玉 誰是大雅 誰是大俗?

有人出國留學 享受優惠待遇 名譽

有人隱姓埋名 造核武 弄潛艇 牧衛星……

誰是大雅 誰是大俗?

別忘了 今天的中國是全世界 最安全的國家 沒有之一!

你今天會聽到伊拉克 敘利亞等國家的人談大雅 大俗? 安全吃飽飯就是最好的大雅!

歲月靜好 是有人負重前行

這番話 不是說黃沾 閆肅誰好 誰不好 我只是想說 俠骨柔情的背後 是有人負重前行 請正確認知!

個人意見 勿噴

黃沾水平更高:上海灘,滄海一聲笑,我的中國心,讓一切隨風等!

絕代雙驕,並駕齊驅,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㈥ 胡偉立是誰呀做了哪些曲子

胡偉立
香港電影樂壇一位傑出的音樂人,有很多響當當的配樂作品,被人稱為「武林配樂大師」,江蘇無錫人,1937年出生於香港,1960年畢業於北京藝術學院,1986年赴港,任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高級配樂指導。現任寰宇有限公司董事長。咱們不說他的來頭有多大,看一下以下羅列的他的部分配樂作品,你就會知道這個「武林配樂大師」並非浪得虛名了

部分電影作品:
1.黃飛鴻之王者之風 (2000).... 原創音樂
2.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1997).... 音樂設計
3.醉拳2 (2000).... 音樂設計
4.紫禁城軼事 (1994).... 作曲
5.九品芝麻官 (1994).... 原創音樂
6.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1993).... 原創音樂
7.濟公 (1993).... 音樂設計
8.東方三俠 (1993).... 音樂設計
9.赤腳小子 (1993).... 動作
10. 赤腳小子 (1993).... 音樂設計
11. 破壞之王(無敵風火輪 )(1993).... 音樂設計
12.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3).... 音樂設計
13. 英雄豪傑——蘇乞兒 (1993).... 原創音樂
14. 英雄本色 (1993).... 作曲
15. 唐伯虎點秋香 (1993).... 原創音樂
16. 股瘋 (1993).... 作曲
17. 審死官 (1992).... 音樂設計
18. 沙灘仔與周師奶 (1991).... 音樂設計
19. 情投意合 (1986).... 指揮
20. 情投意合 (1986).... 作曲
21. 相思女子客店 (1985).... 作曲
22. 盛夏和她的未婚夫 (1985).... 作曲
23. 淚灑姑蘇 (1985).... 作曲
24. 寶石戒指 (1985).... 作曲
25. 青山夕照 (1984).... 作曲
26. 明姑娘 (1984).... 作曲
27. 金鹿兒 (1982).... 作曲
28. 歸宿 (1981).... 作曲
29,太極張三豐(1993)

胡大師已經70多歲了,他的音樂以武俠電視劇以及電影配樂為主。
在最近的一年時間里,胡大師將自已的原聲作品幾乎全都發到了網上,而且很多作品並沒有發行原聲帶。
胡大師說:「做這項工作,一不為名,二不為利,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親自將這輩子所做的東西留下來,給大家分享和參考,不要留下遺憾」。
有關胡偉立的更多詳細資料請參見:http://tieba..com/f?kz=545130516

㈦ 名導演楚原離世享年87歲,作為武俠電影的鼻祖,他的哪些作品被視為經典

有名的導演楚原的病死,引起了很多明星的追悼文。 他一生佳作無數,早期《流星蝴蝶劍》,此後楚原和古龍多次合作。 這幾年,拍攝的電影作品達到22部,其中18部是由古龍小說改編的。 楚原也注入了自己的風格,形成了楚原統一的武俠電影風格。 得到了《英雄無淚》、《楚留香》、《孔雀王朝》、《絕代雙驕》等佳作。

此外,《雙龍會》、《奇跡》、《小偷阿星》等視頻中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自己最喜歡的事業,2018年滿84歲的他可以說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雖然名副其實,但他謙虛地說自己很不好意思。 楚原導演了很多電影。 但是,楚原不僅是優秀的導演,也是優秀的演員,很多電視劇電影中都有他的身影。 但是,作為國際知名的大導演,他可以急流勇退,在導演序列的同時,也成為了普通演員,在電影中扮演了大大小小的角色。

㈧ 麥振鴻到底經歷了什麼

麥振鴻,20世紀70年代生於中國香港,音樂創作人,作品主要風格為仙俠類影視音樂。

現在這位國風音樂鬼才仍然在做音樂,近年來大火的劇中幾乎都有他的配樂。14年的《古劍奇譚》,15年的《花千骨》到熱播的《獨孤天下》等。

從仙劍系列後,他的作品不再意氣風發,於是江郎才盡、磨平稜角這樣的言論紛紛出現,我卻認為不然。變得不是他,而是這個時代的電視劇,唐人時期的巔峰也是他的巔峰,更是被稱為仙俠配樂之父。

㈨ 張國榮被稱為「影視音樂傳奇」,他是個怎樣的傳奇人物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張國榮被稱為「影視音樂傳奇」,他是個怎樣的傳奇人物?

張國榮雖然只有短短的40年,身後卻留下無數的經典和佳作,他屬於全能型的藝人,不僅唱歌,演戲,樣樣精通,還參加了多部電視劇的拍攝,他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傳奇。下面我們詳細的說一下。

總結

張國榮活著的時候,自己尚小,長大了,他已經去世。在別人的不斷懷念中,才知道他是如此輝煌的一個存在。也成為他的粉絲之一,斯人已逝,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留在了那方寸的膠片之上。

美,我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