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8090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穿搭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8090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穿搭

發布時間: 2023-02-19 02:03:38

A. 經典港風穿搭如今依然漂亮,我們能借鑒哪些搭配方式呢

經典港風穿搭如今依然漂亮,是因為結構簡單,多以牛仔褲搭襯衫為主,每次談到香港風格,我都會想起我小時候看過的香港電影。星星的美麗形狀也成為80後和90後的記憶。從1997年到2017年,香港仍然是時尚文化的先驅,香港的風格在回溯潮流中已成為東方氣質的一條分支線,香港的風格在上世紀90年代西方文化與東方美學的碰撞下,已達到東方與東方的意蘊西方的立體美。雖然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這些電影中的女明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香港式的勾結很簡單。襯衫搭配牛仔褲,邱淑珍選擇了雪紡夾克,符合甜美氣質;張敏選擇了硬朗的襯衫,搭配緊身、漂亮、性感的牛仔褲;林青霞棉麻面料更清新、簡單,雖然只是一套搭配規則,文章的選擇因人而異,隨著時代的變遷,充滿了當代年輕人的潮流觀念。普通西服的彈性設計使一切都充滿了層次感。

B. 復古港風服裝特點

復古港風服裝特點

復古港風服裝特點,想要穿出特色,穿的不撞型,咱們可以參考一下港風的搭配 ,香港女星在各大港劇和電影中,給人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復古港風,所以復古港風服裝有什麼特點呢?

復古港風服裝特點1

紅色元素

要說80、90年代,香港女星在各大港劇和電影中,給人留下最大的印象,應該就是一襲紅色長裙,緩緩走來,真的是美的不可方物。

紅色作為復古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性感嫵媚的同時又不失優雅,實在是夏季必備的元素啦~

夏季在選擇紅色系穿搭的時候,可以選擇紅色吊帶裙,搭配上一席草帽,妥妥的度假風Get~

而在夏季,我相信最容易讓人心動的顏色大概就是紅色+白色,熱情與純凈的碰撞,顯得日常又百搭。而最能凸顯女人精緻感的莫過於碎花與褶皺元素,加上白色與紅色碰撞在一起,既大氣又突出女人味。

Oversize白襯衫

80、90年代的女星,都有著各自的風格,其中最惹人喜歡的除了性感風就是帥氣的中性風了,其中最帥氣的穿法還得是搭配上Oversize的白襯衫來穿。復古又帥氣,同時也帶著一點不經意的小性感。

日常穿搭中,我們要將白襯衫全塞進褲子里,或塞一半,再配上腰帶裝飾,亦或是直接用襯衫的下擺在腰部打個結,才更顯得身材纖長。

小吊帶

提到80、90年代的穿搭,可能大部分人腦海里第一印象都是保守。但走在時尚前言的香港女星們,就算在那樣的年代裡,低胸V領,吊帶這些性感的小元素,也照樣一樣不落下!在21世紀的今天更要緊跟著時尚的潮流啦,吊帶作為性感元素的代表,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啦!

(走在時尚前言的香港女星們,就算在那樣的年代裡,低胸V領,吊帶這些性感的小元素,也照樣一樣不落下!)

在天氣如此火熱的夏天,一件吊帶搭配上牛仔短褲/短裙,清爽的同時也更加性感嫵媚!

復古港風服裝特點2

一、何為 [港風]

八九十年代的港星美得各不相同,美得特別,美得獨一無二。可以是朱茵的俏、林青霞的冷、張敏的艷、邱淑貞的又純又欲、李麗珍的嬌憨、王祖賢的英氣又嫵媚——但她們都是深具女性魅力的。可以說不管是哪一種美,具有女性魅力是港風穿搭共有的特點。港風不是模仿來的,那個年達的女星只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從不模仿。但是她們的衣品卻直到今天依舊被時尚界視為視為穿搭範本。90年代港風,也被稱作經典的復古港風。

90年代的港風美人不僅能成為經典,還能美得各有千秋,因為她們不吝嗇自己的美貌,追求風情萬種的美麗。

二、[港風]核心

」港風「的核心並不在於白襯衫、牛仔褲等這些元素。相反其真正的核心在於濃郁,濃郁的女人味、濃郁茂密的發量、濃郁的色彩搭配和濃郁且厚的港式濾鏡。

與現今主流審美提倡的纖細、輕盈不同,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彷彿總是帶著一層金黃色的濾鏡,朦朧,柔和,豐碩而飽滿。感性來講,這就是那個年代港風的特點吧——體積感,厚重,高飽和。

三、[港風]的妝容

濃眉是大多數港風美人的標志。李嘉欣年輕時無論在那部影視劇里,都是以明亮的濃眉大眼為主題。

再則就是超高飽和度的紅唇加身,走到哪裡都是最艷麗最搶眼的一抹。

眼睛一般是啞光的眼妝、黑色的半包裹眼線、臉一般都會比身體白一個色號,再配上紅唇走到哪兒都是港村最靚的妞。

邱淑貞也是港風的經典美人之一,她的辨識度與李嘉欣的英氣不同,她高挑眉和飽滿的嘴唇更加突出女性的性感美。紅衣紅唇都是容易激起雄性狩獵欲的高飽和色,但是眼妝、黑發與膚色都有很好的緩沖。她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美人被我們記住,跟五官恰到好處的鮮明度有關。 多一分則過艷、少一分則無味。

朱茵的皮膚比較黑,臉上色彩不夠明艷時常常是這種效果。

眉毛不夠濃、嘴唇顏色幾乎看不見,美呢 還是美的只是沒有其他造型驚艷。一旦色彩明艷度提升了,馬上從8分美女變10分的俏皮女神。

分析過來,發現這些經典美人都是符合色彩明艷度的、白皙的皮膚、明亮的眉眼和鮮艷的嘴唇。這個觀點放到現在同樣適用,只是現在女性習慣上弱化美艷感、降低攻擊性,多數會選擇清純一點的妝容。

明艷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色彩越鮮明越有距離感同時也越美艷;明艷度越低越平易近人同時驚艷程度也會降低。

如果你是人畜無害的小可愛,在口紅顏色的選擇上不要太艷麗,選擇飽和度比較低的口紅最合適。

如果你想走霸道女總裁范兒,可以考慮色彩比顯眼飽和度高的顏色,更加驚艷有氣場。

四、[港風]發型

1、直發

更追求那種自然的感覺,無論是劉海還是發絲都顯得特別柔軟。其次就是超多的.發量和蓬鬆感。比如關之琳、

2、卷發

那時候長卷發的女星給人一種女人的風情萬種的感覺,基本是蓬鬆的大卷,特點是從頭頂開始卷,基本是整個頭全部卷發了。而現在常見的韓式卷發,大多數只是從發尾做出大波浪,而頭頂還是普通的直發。

當然對於長發想走港風的少女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一頭肉眼可見的柔順濃密的黑色好發質。

五、[港風]穿搭

港風比較注重女人味,這就是我們以前看電影的時候會覺得說她們怎麼那麼好看,那麼有女人味呢?

首先說下最簡單的法則1、修身2、鮮艷。怎麼理解呢,修身款的衣服是最能體現出女性的身材,能夠勾勒出好曲線。要想把修身款穿出媚而不俗,艷而不妖,剪裁就得簡潔流暢。強烈的色彩視覺沖擊也是港風一大特點,港風服裝,有很多高飽和度的單品,如黃色、紅色、藍色等襯衫、復古連衣裙。所以我們可以參考的是,用大面積色彩和色塊,穿出港式復古Lady風。

港風穿搭元素、格紋、碎花、牛仔、襯衫和墊肩。

白襯衫人人都有,那時候的港星也是如此,不管是翻領還是小V領,露點膚露出鎖骨才美,直接一條藍色牛仔褲就搞定!

在港風的穿搭里,牛仔單品從未缺席,中性寬松的牛仔款式,男女通吃,一個字,帥

復古港風服裝特點3

90年代復古港風女裝搭配

1、牛仔

牛仔作為90年代額代表常務,當然是人手一件的,當年女生朱茵、鍾麗緹、王祖賢、鍾嘉欣等等都是牛仔的愛好者,並且牛仔同樣是復古元素必不可少的。一件白色的T恤搭配上一復古直筒牛仔褲,腳上穿一雙老爹鞋,肩挎一個腰包,讓人整個人的氣質顯得干凈又清新,並且還能體現你對時尚的態度。如果不喜歡白色T恤,可以選擇一個緊身針織衫搭配,針織衫與牛仔褲的搭配,簡直妥妥的,不管你是三十歲還是二十歲,都能變身時髦精,顯得青春又有活力。

2、高腰格子闊腿褲

提到復古當然不得不提的一個元素就是格子褲,高腰的闊腿褲讓你整個人的氣質妥妥的上升一個層面,小仙女們在選擇闊腿褲的時候,選擇高腰+拖地的這種款式,有法國小女人的氣場,又能讓你的氣場瞬間兩米八,這時候上衣的衣服搭配選擇,不用太浮誇、太繁雜,選擇一件件素凈的白色溫柔風襯衫,格子與顏色與白色的襯衫,搭配上清爽有非常舒適。

3、波點

復古元素的穿搭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波點,這一經典又經典的元素了,這個元素可以說是這兩年最火的元素了,無數博主都將這個久經沙場的波點穿上了身,並且波點元素更是胖妹妹的真愛,復古中帶點仙氣,讓人歲這個元素簡直愛的不要的,並且能讓整個人的氣質變得非常的不同,有著年月的復古感,既讓你顯得風情萬種,並且又不顯浮誇。

C. 王家衛電影中有哪些時尚元素

感覺王家衛拍的絕大部分電影裡面,都會有抽煙的鏡頭,我感覺他真的是拍這個鏡頭拍的非常有格調。


服裝的話,女主角一般都是旗袍出場,旗袍是我們的國家的傳統服飾,他鏡頭下的穿旗袍的女孩性感又不是風雅。


還有就是大紅色的口紅,濃墨重彩的色調裡面,有一抹耀眼的紅色,讓人無法忽視,還有發型也是極具代表性。


男生的風衣墨鏡還有帽子,也是非常經典的搭配。

D. 「為什麼香港電影里的僵屍穿的都是清朝官服

這僅僅是官服,而朝代不一定是清朝的。
從我國古代的民間傳聞中來看,僵屍的設定一般是陰曹地府中的官員,所以穿官服也就不足為奇了
清朝的官服從拍攝效果上比較符合僵屍的形象,因為清朝官服比較直統統的,顏色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所以用於拍僵屍最合適。如果用唐朝、明朝、漢朝的服裝來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為漢服顏色可能較淺(如白色)、比較寬大,拍僵屍沒有清官服合適,反而會有一種飄逸的仙氣在裡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就穿的是古代漢服啦。

僵屍著清裝是早期香港電影中的 並非所有僵屍都是穿清裝 只是先入為主的思想在作怪 而且清裝比別的朝代的服裝怪異些 蹦起來時也僵硬的多 別的朝代的衣服蹦起來太飄逸 沒有僵屍那種僵硬的感覺
再就是修煉也要年頭的嗎。很明顯清朝的僵屍都是初級班的。很任意就被發現了。所以被發現,被抓到的都是清朝的初級僵屍。
別的朝代的僵屍的進入中級或高級或特級或進化級的班級了。人類是抓不到的。也是發現不了的。就是發現了也對付不了。
還有一點就是:因為中國的清朝是最受外國人侮辱的時期,政府最無能,所以現在的僵屍也成了那個時候的官員了.
僵屍為什麼總是穿著清朝的官服?僵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是很受歡迎的題材。在電影中,僵屍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並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用符貼在僵屍的前額可以讓僵屍睡著。因為僵屍總是跳躍前進,所以在中國建築的風水慣例中,通常在大門下會裝一塊約15厘米高的門檻,用來阻擋僵屍跳進家中。
在《正牌韋小寶奉旨勾女》中,張衛健看見清朝回來的梁朝偉(韋小寶)時一頓海扁之後問:「我一直找的僵屍裝,你是在哪裡找到的?可見在當時那個年代能擁有一套僵屍裝是很風光的事。
可是為什麼僵屍總是穿清朝的衣服呢?這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分析。
經濟學角度:清代的戲服多,便宜,僵屍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電影,為成本考慮,所以製片們讓僵屍集體換成了清朝的衣服。
時間角度:死亡時間小於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時間超過500年就成了魔頭了,所以只有死亡時間在100~500間的才可能成為僵屍。如此算來只有出生在公元1500~1900年的人才可能成為僵屍,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差不多都是清朝人,而且傳說清朝人下葬的時候都穿著官服,體面。照這么估計,若干年以後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僵屍應該是穿著中山裝、西裝或NIKE,帶三塊手錶,使用牙防組推薦的牙膏的形象了。
民族感情角度:在清初,滿人入關時,大肆殺戮,很多平民百姓死在他鄉,於是出現了運屍人的工作,將屍體運回老家安葬。後來傳說出現了四川、湘西的趕屍人,屍體會自己跳著走。反清復明一直是香港的主流思想,很多人都同情反清復明的志士,貶低滿人,因此這些會跳的屍體就被安上了滿人官員的樣子。而且香港是在清朝手上被英國割據的,因此香港人心裡有怨恨,於是拿清朝調侃,這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至於為什麼選擇官服,則是因為民間反清、反貪的表現,是士大夫文人的想像和社會寄託。
影視學角度:清朝的官服從拍攝效果上比較符合僵屍的形象,因為清朝官服比較直統統的,顏色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所以用於拍僵屍最合適。如果用唐朝、明朝、漢朝的服裝來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為漢服顏色可能較淺(如白色)、比較寬大,拍僵屍沒有清官服合適,反而會有一種飄逸的仙氣在裡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穿的都是古代漢服,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經典女鬼。試想讓聶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該是一種什麼效果?
民俗角度:清朝有種道士叫「訓屍人」,他們具有引導屍體行動的一種法術。有很多有地位的以及有錢的人,在死去以後,希望落葉歸根,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這時候就需要做屍體處理,道士一般會用他們的手藝把屍體做得僵硬,以便行走,然後打扮一下,這時候給它們穿上官服也是很擺譜的事。趕屍人被稱為「趕屍匠」,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系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晝伏夜行。天亮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行屍。
文學史角度:僵屍之說盛行於明中葉以後及清朝。清朝一方面是對於僵屍事件的記載更多,對於僵屍的研究更多,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小說和讀本等文學形式興起了一個高潮,民間通俗文學對於這類身邊的怪事會做出不同的鬼怪等等的解釋,僵屍就是其中一種。這些東西也被更多的書籍和民間傳說記載,被用到現在的一些電影的取材上了。清代筆記載僵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二書可以說是「僵屍大全」。香港的僵屍電影大都來自這些書籍,因此很自然的僵屍穿的都是清朝的衣服。

E. 為什麼香港的僵屍電影裡面的僵屍都要穿清朝官服呢

僵屍,大家談及,總會第一個聯想到穿著清朝官服,雙手平伸,一蹦一跳向前尋找活人的僵屍。大家估計都看過林正英林老師的僵屍片,這種清朝僵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世上有三大鬼:中國的僵屍、英國的吸血鬼、埃及的木乃伊。相關於它們的傳說,書籍、電視、電影都有不少精典作品存於世上。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我:為什麼僵屍片中的僵屍總是一幅清朝的打扮?中國那麼多朝代,為什麼就單單僵屍全部是清朝的啊。就沒有一個唐、宋、明時的僵屍,或者秦漢時期的僵屍嗎?

四、從影視美學角度來分析:清朝的官服“桶式”又“修身”,顏色屬暗系,加上官帽後一支孔雀翎,本身又大又可遮住大部分臉部,放在黑夜裡,這身裝扮會給僵屍系加分不少!如果你要想拍文藝范的僵屍片,那隻能用唐、漢、宋這類的服飾,因為什麼?它們的主色調以淺為主,穿上以後,男顯瀟灑、女顯飄逸。象張國榮先生拍的《倩女幽魂》一樣。那樣的片才能適合文藝范。象深夜僵屍暗黑系的只能採用清朝官服系的道具。

五、從我國民俗角度來分析:在清朝時期,道教中開始流傳一種職業:訓屍人!具傳,他們有著讓屍體活動的能力。在這里就不一一詳細解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自行查閱“趕屍匠”去了解。

F. 香港70年代80年代到90年代電影那麼經典還有明星那麼多!尤其是80年代香港電影很經典,也特別多,

香港電影在以前,尤其是上世紀80、90年代,確實非常精彩好看。創作人員,無論導演、演員、編劇、監制,還有各種幕後人員,都非常賣力,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電影人才不斷加入香港電影的產業。加之當時香港經濟在地區中處於頂端,周圍國家地區文化產業沒有得到長足發展。所以,在這一時期,港產片蓬勃發展。
但進入21世紀,中國內地經濟發展迅速,韓國電影工業脫穎而出,東南亞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電影產業開始實行電影進口配給制度。相反,香港經濟停滯不前,優秀人才遠赴美國好萊塢發展,本地電影創作人員思維相對創新有限。這些都造成了香港電影的日漸沒落。
說白了,就是「強勢經濟催生強勢文化」!香港電影要走出目前的低谷,最好辦法就是北上神州,中國大陸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電影產業最需要的就是市場和人才,香港電影只有蛻變為中國電影,才有望重塑從前的輝煌!

G. 為什麼電影里的僵屍都是穿著清朝官服

因為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的啊。

僵屍屬中國民間傳說的鬼怪,源於中國明清民間傳說。

清朝僵屍

清朝官服典範出自於香港電影的僵屍形象,比較出名的有林正英的僵屍道長系列。此類僵屍身著清朝官員服飾,膝蓋僵直以跳躍前進,懼怕陽光只在夜間行動,吸食人血被咬者也會變成僵屍,可以通過道家的符文對其進行封印。

而其最顯著的特點為:它們都是瞎子,僵屍通過人的呼吸來定位目標,來感知獵物並追捕獵物,因此只要屏住呼吸,僵屍便無法將獵物找出來。

某些術士可以用指定的方法控制僵屍。若有心思不正的術士想報復別人,又不希望自己動手,就會讓被控制的僵屍幫自己實行。但是,僵屍本身就是極其危險的妖魔,若控制不當,出事的有可能是自己。

坊間還流傳著術士可以以煉屍的方式創造僵屍的事跡,類似於養鬼。例如傳說道教有太陰煉形之法,屍體葬數百年,期滿便會復生。

(7)8090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穿搭擴展閱讀:

僵屍(Jiang Shi):顧名思義,僵硬的屍體。在民間傳說中,特指人類的屍體在死後,因為陰氣過重而變成的妖魔。由於近代影視的設想,往往會擁有超自然力量。僵屍屬中國民間傳說的鬼怪,源於中國明清民間傳說。與僵屍相似存在的外國鬼怪,有吸血鬼、喪屍等。在西方被戲稱"會跳躍的吸血鬼(Hopping Vampire)"。

僵屍電影的開山之作是香港著名演員林正英的《僵屍先生》,是家喻戶曉的經典電影。林正英自創演繹的僵屍系列影視,極大增強廣大民間觀眾對僵屍傳說的宣傳力度和印象,其中許多的經典設想影響了後人對僵屍這一靈幻怪物的認知。

H. 誰了解90年代香港電影風格

當年香港電影內容百花齊放,無論是武俠片、劇情片、喜劇片甚至賭片都能收獲好評,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當時電影人的認真和執著。首先一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在與劇情,當時香港電影在創意上就明顯抓住了觀眾的心,以《賭X》系列為例,正是抓住國人好賭的天性後將打鬥、槍戰、喜劇等一系列情節融匯其中,就此形成了一系列以賭為題材的全新影片,無論是賭神周潤發、賭俠劉德華還是賭聖周星馳都有一眾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