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具體事實說明「堅持就是勝利」這個觀點
大漢張騫受命溝通西域,為匈奴所擄,頑強生存。後逃出魔掌,經歷艱苦跋涉,終於到達大月氏等國。大漠無垠,風沙茫茫,他們途中所忍受的艱難困苦非常人所能忍受,但張騫還是堅持下來了!因而他青史留名,光耀千秋!類似的,玄奘西行取經,鑒真東渡傳佛法,都是類似例子。
遼沈戰役的黑山阻擊戰,塔山阻擊戰。
三國里的空城記
狼牙山五壯士
紅軍長征
中國的抗日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
只要你堅持住了,面對一切困難,沒有退縮。努力克服困難,而迎來你的希望。就是「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不知滿意否?
2. 電視版《大決戰》根本就沒把塔山阻擊戰國軍為什麼敗了說清楚
老周
摘要:電視版《大決戰》正在熱播,不出預料,雖然有幾個演員表現還是不錯,但劇情和場面的把控和電影版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現在已經到了遼沈戰役,但是對於遼沈戰役的關鍵節點塔山阻擊戰,不但沒有將戰斗的激烈程度表現出來,更沒有說清楚,國軍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攻不下小小的塔山。
電視版《大決戰》正在熱播,不出預料,雖然有幾個演員表現還是不錯,但劇情和場面的把控和電影版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現在已經到了遼沈戰役,但是對於遼沈戰役的關鍵節點塔山阻擊戰,不但沒有將戰斗的激烈程度表現出來,更沒有說清楚,國軍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攻不下小小的塔山。
要知道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所以會被稱為大決戰,第一自然是因為戰役的勝負對整個戰爭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國共雙方主力集團之間的決戰;第二則是因為戰役規模宏大,雙方參戰總兵力超過了四百萬。但是電視版的《大決戰》既沒有表現出決戰的緊張和關鍵,戰斗場面更是很小,如果不說明是《大決戰》,單單將戰斗場面抽取出來,就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戰斗,毫無亮點可言。
電影版《大決戰》的場面氣勢確實宏大,表現黃維兵團開進一氣呵成的長鏡頭就不多說了,就是塔山阻擊戰,國軍獨立第95師排成連方隊,波浪式推進的場面也同樣令人震撼。
對於電視版《大決戰》老周連吐槽的慾望都沒有,所以今天就借著這個由頭,來聊聊塔山阻擊戰。
說到塔山足跡,很多人都會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國軍在兵力、裝備都占優勢,又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竟然攻不下毫無險要的塔山,實在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那麼,國軍究竟為什麼攻不下小小的塔山?
首先,來看看參戰兵力。從紙面上看,國軍從華北抽調第17兵團的2個軍4個師和獨立第95師,從煙台抽調第39軍3個師,連同原來在錦西地區的4個師,共12個師,組成東進兵團,由第17兵團司令侯鏡如統一指揮。
但是實際上39軍的3個師要到10月16日才到達,根本就沒參加戰斗。仔細一數,在最為關鍵的10月10日至15日,葫蘆島錦西地區國軍總共只有9個師,而其中獨立95師和21師都是10日、11日才剛剛到達的,扣除必須用以守備葫蘆島和錦西的2個師,能使用的兵力不過才7個師。實際國軍進攻塔山可以投入的兵力最多不過5個師!
還要看到塔山地形狹窄,整個防線正面也不過12.5公里,從打魚山到白台山正面只有8000米,縱有萬馬千軍也施展不開。再看解放軍方面,塔山一線部隊為4縱、11縱和第4、第6獨立師,共8個師的兵力,這還不包括戰役期間調到高橋的1縱3個師,其中直接用在防禦上就有6個師。雙方兵力對比,差距並不很大。
古代兵法雲:倍則攻之。而國軍和解放軍的兵力對比只有7:6,遠遠沒有達到一倍的優勢。
其次,來看看裝備和戰鬥力方面,國軍的9個師中,暫編第62師和暫編第57師都是新建的部隊,裝備差人員少,重武器尤缺,戰鬥力較弱。54軍第8師和第198師都是嫡系中央軍,美械裝備,戰鬥力較強,54軍軍屬炮兵營有美製105毫米榴彈炮12門,8師和198師各有師屬美製76毫米山炮12門。92軍21師也是中央嫡系部隊,裝備好,戰鬥力也比較強的。62軍屬粵軍系統,但是在雜牌部隊中,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可算是翹楚之輩,也有相當戰鬥力。獨立95師號稱「趙子龍師」,更是東進兵團中戰鬥力最強的師。
解放軍部隊中4縱前身是原膠東部隊,屬於東野一等主力部隊,而且1948年時的4縱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槍了,因為大量繳獲裝備已經大為改善,戰鬥力頗強,只是長於野戰,阻擊戰經驗相對較為缺乏。11縱則是由冀熱遼軍區部隊改編而成,是新組建的部隊,無論兵員、裝備、戰鬥力都與4縱尚有一定距離。
兩相比較,無論是解放軍4縱11縱,還是國軍東進兵團,從戰鬥力來看都是各自軍中的中上水準,相差不大。
再說海空協同,國軍雖然每天都有5-7架飛機前來助戰,但是其空中支援強度根本無法與美軍同日而語,甚至還有誤傷自己部隊的大烏龍,實際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微乎其微。海軍表面上看是很賣力的,出動了包括最大軍艦「重慶」號在內的大大小小13艘軍艦,艦炮轟擊起來也是震天動地,但是「重慶」號卻借口吃水太淺在很遠距離開炮,精確度很低,所以艦炮支援其實就是雷聲響雨點小,徒有虛名而已。
在劇中給人的感覺是因為10月12日停戰一天是關鍵原因,但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我們來看看時間表:
10月9日,國軍第62軍3個師全部到達葫蘆島,考慮到部隊在海上遭遇風浪,官兵暈船體力尚未恢復,決定次日拂曉開始攻擊。
10日拂曉,國軍開始對塔山全線攻擊,當天的戰斗還是比較激烈,從上午到下午,國軍連續進行多次集團沖擊,第8師一度突入塔山村,單很快就被解放軍反擊逐出,第151師連續8次沖鋒都被擊退。隨後又改以炮擊與沖擊交替戰術,企圖先以炮火摧毀工事殺傷守備人員再以步兵沖擊奪取陣地。4縱一線守備部隊發揚頑強的戰斗精神,以手榴彈、刺刀與敵反復拼殺,最終擊退國軍的進攻。
11日拂曉前,國民黨軍151師藉助夜色掩護襲占白台山207高地,但腳跟還未站熱,就被解放軍猛烈反擊趕了下來。清晨,國民黨軍即以62軍151師、157師、54軍第8師和暫編62師等4個師採取兩翼策應中央突破戰術發起大舉進攻。進攻前首先進行了密集炮火准備,30分鍾內就發射炮彈3000發。隨即第8師在兩翼部隊配合下向塔山村猛攻,塔山村戰斗至為激烈,守備部隊在工事大部被毀人員遭受較大傷亡情況下仍頑強抗擊,34團1連全連傷亡逾百人,連長劉景山組織文書、炊事員等勤雜人員堅持戰斗,死守突破口附近一個院落。一直從望遠鏡里觀戰的4縱政委莫文驊親自打電話給34團團長焦玉山:「迅速組織反擊,由你親自指揮,一定要頂住!」焦玉山放下電話就組織預備隊34團1營乘其立足未穩立即發動反擊,將其擊退恢復原有陣地。緊接著第8師又在炮火掩護下成營成連實施集團沖擊,12師果斷將師預備隊警衛營投入戰斗,協同守備部隊將敵擊退。
這天戰斗還是相當激烈的,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嚴重削弱解放軍防禦實力的地步。同一天國軍第92軍21師和獨立第95師到達葫蘆島,也是考慮到官兵在海運途中暈船,決定12日休息一天。這個休息一天並不是能夠左右勝負的決定原因。
因為,恢復進攻的13日是整個塔山阻擊戰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最多、火力最猛烈、進攻最兇悍、戰斗最激烈的一天,也是基本打掉敵之銳氣的一天。因此4縱政委莫文驊後來在回憶錄里將13日的戰斗稱之為「是對塔山存亡具有決定意義的驚天動地的一天」。4縱共斃傷和俘敵1245人,自己傷亡1048人,是整個塔山之戰傷亡最慘重的一天。
12日的休息,本來就是雙刃劍,如果不休息,獨立95師官兵體力尚未恢復,也未必能有13日進攻這樣兇悍。這一天對於雙方來說是平等的,解放軍有了休息,國軍同樣也在養精蓄銳。當然,如果不是完全停戰,而是以營連規模小部隊不斷進行襲擾,可能會更好一點。
14日,盡管蔣介石下達了「拂曉拿下塔山,中午進占高橋,黃昏到達錦州」的嚴令,東進兵團投入第151師、157師、8師和獨立95師全線發起攻擊。國軍採取火力掩護,「敢死隊」為前導的集團輪番沖擊戰術。常常是一個營的沖擊還未結束第二個營又緊跟著沖了上來,戰斗異常激烈,塔山村、鐵路橋和白台山3處,國軍先後9次突入解放軍陣地,但隨即都被解放軍各團預備隊在守備部隊配合下的反沖擊所逐退。當天鐵路橋飲馬河南岸橋頭堡4號陣地戰斗最為激烈,在此據守的30團2營4連首當獨立95師的攻擊鋒芒,英勇頑強,並多次與湧入陣地的敵軍展開白刃肉搏,很多戰士負傷不退裹傷再戰,先後擊退敵2次大規模集團沖擊、8次波浪式連續沖擊,陣地巋然不動。
15日凌晨,國軍5個師藉助夜色掩護發動偷襲,但被解放軍發現,國軍隨即轉為強攻,獨立95師的攻勢相當猛烈,解放軍陣地岌岌可危,4縱果斷投入師預備隊,同時集中全部炮火轟擊獨立95師後續部隊,經過激戰終於恢復陣地。戰至中午前後,國民黨軍傷亡枕籍銳氣喪盡,不得不撤回出發陣地。國民黨軍因連日受挫,傷亡慘重士氣低落,強攻不成,如今偷襲仍未得逞,加上下午錦州方向炮聲逐漸稀疏下來,而錦西方面再也聯系不上錦州,估計錦州已經是凶多吉少——15日18時許,解放軍攻佔錦州——只得於黃昏時分全線後撤。
可見,12日的休息並不是什麼關鍵因素,在之後13日、14日和15日,國軍的進攻依然很兇猛,比10日和11日都要激烈。
那麼,國軍攻不下塔山的關鍵原因究竟是什麼?
炮火,當然是炮火,戰爭之神的炮火,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塔山,誰占據了炮火優勢,那麼升力就將毫無懸念落到誰的手裡。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塔山之戰中,是解放軍而不是國軍占據了炮火優勢!解放軍4縱炮兵團連同加強的炮兵旅一部,口徑在75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超過100門,炮彈供應也非常充足,不算戰役進行中的補給,僅戰前儲備就達4萬發之多!戰前,炮兵就對陣地前沿的要點、隘口和便於集結的地段等進行了偵察、測試和試射,在8000米的防禦正面上構成了嚴密的火制地帶。戰斗中,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如戰斗第一天的10日,12師反擊打魚山島之敵,2門支援野炮先是各發兩發試射,均為近彈,旋即增加400米射程,第三發便准確命中敵集結地,繼而每門炮以急速射連放10發,將敵隊形打亂,迫其倉惶回竄,然後逐次修正,實施火力追擊。在戰斗最激烈的13日,炮兵支援地面部隊連續射擊幾無空暇,中午炮兵觀察所發現敵在塔山村前樹林展開1個山炮營,立即組織12門野、榴彈炮進行火力急襲,將其全部消滅,獲得縱隊通令嘉獎。
戰鬥打響的最初階段,國軍炮兵大口徑火炮只有第8師師屬炮兵12門76毫米山炮,暫編62師師屬炮兵4門120毫米重迫擊炮,54軍軍屬炮兵4門105毫米榴彈炮(54軍軍屬炮兵為105毫米榴彈炮營,但是此時第2連在錦州,第3連人員在菊花島休整,火炮在錦西,參加塔山的就只有第1連的4門火炮,炮彈約3000發)。即便後來再加上62軍的軍、師屬日式山炮,仍與解放軍的炮兵力量相差懸殊。
戰斗中,解放軍強大的炮兵部隊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以炮火轟擊敵沖鋒隊形,封鎖敵預備隊,還對敵炮火進行壓制。國民黨軍第8師副師長施有仁感慨地回憶到:「(解放軍)炮火之猛烈,是我對解放軍作戰以來所僅見。我們從來是靠火力壓制敵人,以絕對優勢炮火開道。現在第一次遇到我方炮火處於劣勢,部隊士氣受到極大震撼!」
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解放軍在數量上是110:56,炮彈數量更是超過國軍的十倍以上,這樣的炮火對比,勝負還有懸念嗎?
塔山的烽煙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但站在這片舊戰場,依舊會使人感受到戰爭的氣息,正如戰後曾先後五次重回塔山的胡奇才所說「不知怎麼,每當我站在塔山村,眼前就是一片火海!」
3. 歷史上10月10日發生過什麼大事
梅艷芳
http://www.54th.cn/ebbs/movie/stars/hongkong/m/ad/a.htm
梅艷芳簡介
梅艷芳(anita mui)
出生年月日:1963年10月10日
生肖:兔
星座:天秤座
出生地:香港
籍貫:廣西合浦
居住地區:香港區
身高:1.68cm
體重:50kg
血型:B型
家庭狀況:父(已故)、母、二兄一姐(梅愛芳已故) 排行:老四
宗教:佛教
職業:女演員,歌星
成名曲:壞女孩
學歷:初中
嗜好:唱歌,跳舞
優點:人品好,唱歌好,演戲好
缺點:太不愛惜自己身體
個人座右銘:做好本份
初戀年齡:13歲
婚姻狀況:未婚
擇偶條件:合眼緣
心願:做好本份
所屬公司:香港華星唱片公司 台灣滾石唱片公司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一個天生的歌手,一個天生的演員,一個傳奇的女子,這就是梅艷芳。梅艷芳以其極高的演藝天份,自從出道不久就一直被掛上"大姐大"的頭街,更有"百變梅艷芳"之稱,在歌壇、影壇上的成就和獨特的個性風格,令梅艷芳穩居阿姐級地位,無人能及。
歌壇上,梅艷芳以她那深沉大氣的歌聲和中性化而又百變的形象徵服了千千萬萬的歌迷,她沒有其他女歌手的優柔,卻多了一種微妙的滄桑感覺,溶成了獨一無二的百變梅艷芳。
影壇上,梅艷芳以自己獨特的氣質和天賦,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形象。演繹了一段又一段傳奇的人生故事,從凄怨女鬼如花,豪氣雲天的女飛俠,左右為難的川島芳子,直至最近反串的齊宣王,無一不是生動形象,刻木三分。
演藝事業上,梅艷芳是成功的,但一提起那從未落實的虛無戀史,卻總叫人迷茫,阿梅究竟情歸何處?這一直都是fans心中牽掛而又高懸著的一個問號。
梅艷芳從幼童時候起就在歌劇團獻唱,開始在舞台賣藝為生,這也為她以後的演藝生涯奠定了基礎,而真正讓她成名的是1982後獲第一屆"新秀歌比賽"金獎。那一次,梅艷芳本來是陪姐姐去參加,結果兩人都進了初賽的前30名,到最後姐姐有進15名的總決賽,而阿梅卻入圍了,並且奪 得的冠軍。當時,這對於阿梅來說的確是個驚喜,但與其說是幸運,還不如說是阿梅特有的才華令她脫穎而出。
入行以後,從流行歌手、封面女郎到電影演員,梅艷芳以她獨特的氣質和演藝天份,在形象顧問劉培基的成功包裝下,配合自身的條件,在數年裡塑造了"壞女孩"、"妖氣"等形象,成?quot;百變梅艷芳"的那二十八場演唱會的紀錄更是史無前例。因為有了梅艷芳,讓fans們大開眼界,原來柔情和纏綿並不是女歌手取勝的專用武器,阿梅的中性形象,冷漠、豪邁、百變,還有她那永遠迷茫,永遠等待的眼神,舉手投足的大家風范,都令阿梅魅力四射,越來越受fans所接受和喜愛,也令她一時無兩,不可取代。阿梅多年來努力的成果,在都有目共睹,我們從這些年阿梅所獲的無數獎項中就可以看出。
憑《胭脂扣》中如花一角1988年獲"第23屆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第一屆台灣金龍獎最佳女主角",1989年再度榮獲"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亞太區影展最佳女主角",而其主題曲《胭脂扣》則獲"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和"1989年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1998憑《似水流年》獲香港電台"二十載金曲十大最愛";憑《半生緣》中曼璐一角獲"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和"香港第三屆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1999年獲香港電台"第二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阿梅更是獲此榮譽的年輕的歌手。另外,阿梅多年來所推出的唱片還獲無數白金唱片。
梅艷芳電影作品列表完整版 Googol (踏踏實實)
01 1983 瘋狂83
02 1983 表錯七日情
03 1984 緣份
04 1985 歌舞昇平
05 1985 祝你好運
06 1985 青春差館
07 1986 偶然
08 1986 壞女孩
09 1986 殺妻兩人組
10 1986 神探朱古力
11 1987 開心勿語
12 1987 小生夢驚魂
13 1987 一屋兩妻
14 1988 胭脂扣
15 1988 公子多情
16 1988 黑心鬼
17 1988 一妻兩夫
18 1988 歡樂叮當
19 1989 奇跡
20 1989 英雄本色Ⅲ之夕陽之歌
21 1990 富貴兵團
22 1990 亂世兒女
23 1990 川島芳子
24 1991 賭霸
25 1991 豪門夜宴
26 1991 何日君再來
27 1991 九一神鵰俠侶
28 1992 戰神傳說
29 1992 審死官
30 1993 東方三俠
31 1993 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
32 1993 濟公
33 1993 現代豪俠傳
34 1993 新仙鶴神針
35 1994 醉拳II
36 1995 紅番區
37 1995 給爸爸的一封信
38 1996 金枝玉葉II
39 1996 運財智叻星
40 1997 半生緣
41 2000 煙飛煙滅(公益電影)
42 2001 鍾無艷
43 2001 慌心假期
44 2001 男人四十
45 2001 男歌女唱
46 2001 愛君如夢
--------------------------------------------------------------------------------------------------
http://www.54th.cn/ebbs/astrology/zhuanti/4/2/oct/G.956931411.A.htm
......
出生的名人 亨利·凱文蒂(科學家)
T·蒙克(音樂家)
H·頻特(作家)
G韋爾蒂(音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