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電影主題曲賞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電影主題曲賞析

發布時間: 2023-02-13 18:23:23

⑴ 介紹一些香港電影經典的插曲!

被遺忘的時光
無間道

金枝玉葉
友情歲月
古惑仔
喝采
倩女幽魂
幻影
陰陽錯
滄海一聲笑
笑傲江湖
1.青蛇------流光飛舞
聽到這首歌時,心裡時間會升起一股淡淡的哀愁~~~~
2.大話西遊----一生所愛
只感覺,當時的場景配上這首曲,意境一下子就凸現出來了,彷彿這部一路插渾打科,無厘頭式的風格一下就消失了,彷彿變成一部催人淚下的愛情劇。
3.張國榮------倩女幽魂
這首就不用說了,香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鬼片系列的主題曲,東方版的「人鬼情未了」,而且哥哥的唱工也不需要多說了
4.劉德華 梁朝偉--------無間道
新的時代,新的黑社會,變的是人和事,不變的是一條代代走出來的忠與義的道路
5.許冠傑--------------------------滄海一聲笑
又一首出自金牌作曲人黃沾之手,加上歌神許冠傑的親力演繹,成就了一部香港新武俠的經典之作
6.經典武俠配音-----斷情殤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唱~~
7 .張學友------誰是大英雄
當年巨星雲集的搞笑賀歲片-東成西就的謝幕曲,好有味道~~
8.鄭伊建-------蟲兒飛
當年電影風雲之雄霸天下的插曲,個人感覺兒童版真是太好聽了
9.林子祥------男兒當自強
原版的黃飛鴻系列的主題曲,個人感覺國人應當人人能唱的一首歌。
10.張國榮-----當年情
黃沾做詞,哥哥演唱,如今哥哥已走遠,不知道當年參與拍攝的人員還知道「當年情」否?

還有 給你網址
http://bbs.sept5.com/thread-193958-1-1.html

⑵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你知道有哪些嗎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
博大精深的武學文化,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感人動地的兒女情長,武俠電影不僅成為華語電影中獨樹一幟的題材,更是一個傳遞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火種,當我們沉浸在武俠世界的同時,武俠音樂就成了每個人心中久久不忘的旋律。可以說,聆聽這些或恢弘大氣,或憂傷婉轉的音樂,就是回顧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闊別已久的武俠夢。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香港武俠動作片中那些最令人難忘的十首旋律,讓這些久違的音符陪我們重遊江湖。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醉拳

電影《醉拳2》上映與1994,堪稱是成龍的巔峰之作,在那年的銀幕上,成龍大哥的身手成了最大的看點,如今,關於影片的情節,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完全記清,但是,這首鏗鏘有力的歌曲,卻被人們搜唱至今。

成龍打醉拳,醉的是恰到好處,可謂增一分則無形,減一分則無力,而電影中的歌曲也同樣被成龍大哥拿捏的剛剛好,當年,口中唱著醉拳,手上打著醉拳的成龍大哥帶給了我們太多的喜悅,他將武打變成了雜耍,在功夫中演繹著快樂。在成龍親自演唱的《醉拳》中,拳法與歌詞形成了最完美的搭配,關於醉拳的理論,不是三言兩語能說的清的,但是,非要我們給醉拳下一個最簡潔的定義,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最佳選擇。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醉拳
上榜理由:顛顛倒倒似浪濤,酒里乾坤我知曉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長路漫漫任我闖

提起香港武俠的音樂,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被譽為詞壇中將的黃沾,在香港武俠電影的慢慢歷程中,黃沾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好的電影要有一首好的歌相配,而一首好歌必定稍不了一首好詞,黃沾,正是當年作詞者中的不二人選,如今,我們就鄭重請出第一首黃沾作品,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的插曲《長路漫漫任我闖》。

歌曲由林子祥演唱,分為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粵語版的歌名叫做《長路漫漫伴你闖》,但對於大多數廣眾而言,這首國語版的《長路漫漫任我闖》明顯更為大氣,歌詞也更加朗朗上口,關於周星馳的武俠情結,在《武狀元蘇乞兒》中,可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表達,在電影的武俠氣質真正完全表露卻是在影片的後半段,正是因為歌曲的恢弘大氣,灑脫豪邁,才讓我們得以在周星馳的電影中一睹武俠的豪邁風采。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長路漫漫任我闖

上榜理由:一身不羈江湖氣,長路慢慢任我闖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流光飛舞

我們之所以嚮往武俠,是因為它圓了一個我們遙不可及的夢,仗劍江湖,兒女情長,每個人都曾嚮往過傳奇版的人生,當我們翻開武俠電影的樂章時,觸動我們的,不僅是豪氣干雲的激盪旋律,更有那聲聲入耳的幾分婉轉,幾多纏綿。

十餘年前,導演徐克之所以敢將白蛇傳的故事重新解構,黃沾和雷頌德的音樂無疑是他的堅強後盾,而電影《青蛇》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同樣,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音樂的幫襯。關於本片的音樂,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首陳淑樺演唱的《流光飛舞》,怨天命,傷離別,一曲《流光飛舞》正如電影本身,道盡了世間愛情的無奈和傷感。

正是因為音樂的婉轉,才讓影片的情節更顯傷感,雖然電影《青蛇》最終沒能像它的原著《白蛇傳》那樣被傳為佳話,但隨著如夢如幻的旋律,這首《流光飛舞》卻成了武俠音樂里的傳世佳作。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流光飛舞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男兒當自強

聽到這首旋律,無需更多的介紹,如今。舞台上的無數表演,最愛用的配樂有兩首,一首是屠洪剛的《中國功夫》,另一首就是今天所說的《男兒當自強》。

《男兒當自強》的曲調來自於古曲《將軍戀》,後來被黃沾填詞並重新編曲,猜成了如今的這首《男兒當自強》,關於這首歌,有兩個版本流傳最廣,其一,由成龍演唱,其二就是由林子祥演唱的版本,成龍,無疑是銀幕上的硬漢,硬漢歌曲硬漢唱,的確很有滲透力。但單就歌曲本身而言,這首由林子祥演唱的版本在編曲和演唱方面顯然更具爆發力,林子祥用極盡高亢的聲音成功演唱了這首被傳唱至今的歌曲。

如今,在香港電影的字典里,《男兒當自強》不僅是一首歌曲,更被視為中華武術精神的一個象徵,它用高昂的旋律,上進的歌詞,成功的將無數精神引入音樂,讓博大精深的中國功夫以音樂為載體被傳向世界

香港電影十大武俠金曲---男兒當自強

上榜理由:碧空廣闊浩氣揚,錚錚男兒當自強

⑶ 香港電影經典的主題曲有哪些呢

找顧嘉輝作曲與黃沾作詞的電影主題曲 差不多就是了。

⑷ 香港經典電影主題曲

《胭脂扣》片尾曲《胭脂扣》梅艷芳的
《倩女幽魂》主題曲《倩女幽魂》張國榮的
《大話西遊》里的主題曲《一生所愛》盧冠廷的
《青蛇》主題曲《人生如此》《流光飛舞》
《天堂口》主題曲《天堂口》舒淇的
《重慶森林》主題曲《夢中人》
《英雄本色》主題曲《當年情》
《東方不敗》主題曲《笑紅塵》
《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
《滾滾紅塵》主題曲《滾滾紅塵》
《金枝玉葉》主題曲《眉來眼去》
《和平飯店》主題曲《完全因你》
《阿郎的故事》主題曲《也許不易》
《夜半歌聲》主題曲《夜半歌聲》
《少林寺》主題曲《牧羊曲》
《無間道》插曲《被遺忘的時光》
《霸王別姬》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
《甜蜜蜜》主題曲《甜蜜蜜》
《阮玲玉》主題曲《葬心》
《新不了情》主題曲《新不了情》
《卧虎藏龍》主題曲《月光愛人》

⑸ 香港電影經典的主題曲有哪些

1、《小幸運》

《小幸運》是田馥甄的一首歌,由徐世珍、吳輝福作詞,JerryC三人作曲,也是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主題曲。2015年10月,該歌獲第52屆台灣金馬影帝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提名。

這首歌榮獲第二十一香港電影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第九位在商業電台的十大歌曲的專業推廣,「十大中國金曲」由美國和加拿大的中國廣播,「中國十大金曲排行榜」,加拿大FM 947中文歌曲投票2001年「我最喜愛十大歌曲」。

⑹ 高分跪求高手70、80、90年代經典香港電影主題曲和插曲!越多越好!

我本人比較喜歡看港片,同時也注意到,這個年代的經典電影主題曲大多是由黃霑,林敏怡,羅大佑,盧冠廷,雷頌德等人完成。
比如黃霑的《倩女幽魂》系列音樂,
林敏怡的 《烈火青春》主題曲 彩雲曲 《縱橫四海》中的音樂
羅大佑就不說了,太多
盧冠廷被稱作香港音樂才子,最出名的就是《大話西遊》中的音樂創作
雷頌德有《小城大事》中的音樂,《青蛇》中的音樂等等。

⑺ 求一些香港老電影里的經典插曲和主題曲

可憐提問的人哦.我知道了,肯定是受了上周末第10放映室的刺激。

我說幾個吧.
如果是倩女那個時代的,大概就是80-90年代的歌.對吧.呵呵.
《古今大戰秦俑情》(秦俑)——《焚心以火》葉倩文 沾叔寫的。相當好聽可惜,可惜是老謀子拍的,不知道具體算那家出品的。不過歌倒是很好聽,我也寫上來吧。

其實《倩女幽魂》里的插曲,葉倩文唱的《黎明不要來》也不錯的。還是沾叔的。

《新流星蝴蝶劍》插曲 《愛似流星》楊紫瓊唱功就一般般啦。但歌還滿好聽的,我還算喜歡。有點笑紅塵的味道。李宗盛寫的。

《東方不敗I》的主題歌,《快樂地不得了》,這個你聽了就知道了。我記得這個是林青霞唱的。

《妖獸都市》的主題歌,《飛躍迷霧》周華健

《白發魔女傳II》主題歌,《忘掉你像忘掉我》王菲

張國榮的《風繼續吹》本身就是電影《縱橫四海》里的歌。

《英雄本色》里的就不用說了吧。

《上海之夜》主題歌 《晚風》葉倩文 沾叔

不過我感覺你喜歡武俠片里的歌。但是武俠歌多的始終還是電視劇。沾叔很多歌是給電視寫的。

《似是故人來》倒是好聽,可惜是台灣電影《雙鐲》的主題歌。

偷個懶,再來幾首劉雅麗唱的電影歌的吧,保證都是香港的,不要告訴我不知道是誰。

大概就是這樣吧,我也不是記性那麼好,比較善長直接問我某戲里的某歌是啥這種問題。哈哈哈。

人間有情(電影〔人間有情〕主題曲) 這個電影不錯,歌也不錯。
紫色的星塵(電影〔告別有情天〕主題曲)
瘋狂世界(電影〔海根〕插曲)
誰可伴我(電影〔伴我同行〕主題曲) 還好
你你你為了愛情(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插曲)這個和後面那個都應該聽過了吧。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主題曲)

⑻ 影視音樂賞析論文

影視音樂是音樂和影視的結合,當音樂一旦融入影視之後,就成為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並迅速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音樂體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影視音樂賞析論文,供大家參考。

影視音樂賞析論文範文一:影視音樂的審美意蘊研究

影視畫面與影視音樂相結合,不僅可以使影視作品的畫面更加有活力,而且還能將視覺的東西聽覺化,讓作品所要表達的感情更為深刻。比如,我們會在燈光閃耀或者是星光燦爛的時候用鋼片琴表達,也可以用雙簧管或者是長笛來描述生機勃勃的清晨,還可以在微風吹拂的時候加上一些小提琴的顫弓效果使這種感覺更形象化……這樣的情景交融可以讓觀眾在視覺享受的同時感受聽覺上的美,視覺和聽覺相結合,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實例來說,鋼琴所抒發的感情是非常優越的,因此,在紀錄片《冬獵》中,當冰雪覆蓋自然的景象出現時,就會響起一陣透徹且明亮的鋼琴聲,為了突出樹掛的特色,鋼琴快遞下行的琶音就能形象地將枝頭掛著冰凌的景象表現出來,通過音樂使整個畫面更有激情,刻畫的景象更深刻。音樂既能展現畫面真實的感覺,同時還能將所要展示給觀眾的意境傳達出來,在形似的同時做到了神似,使畫面極富感染力。

畫面往往只能表現主人公外在的一面,而往往主人公的內心是無法形象地表現的,這時,影視音樂就能很恰當地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通過烘托背景氛圍來側面揭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1.烘托環境的氛圍。影視作品的環境氛圍是不能通過視覺觀察出來的,而影視音樂則可以通過旋律和樂器的變換來烘托背景氛圍。例如,電視劇《紅樓夢》,這部作品主要是通過展示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悲情愛情故事,來展現一個封建社會大家族的興盛和衰敗,以此來表達封建社會註定會終結的主題。根據這一作品,作曲家創作出了一系列以悲為美的音樂作品。使整個作品從頭至尾都貫穿著悲涼的氣氛,細膩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些音樂作品不管是歌詞、旋律還是和音響,都將這種悲情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整個作品的背景都展現出一種悲傷的氛圍,讓劇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命運都在悲傷的氛圍中得以最自然的流露。

2.烘托時代的氛圍。影視作品還能通過影視音樂來烘托時代的氛圍。比如,電影《祖國的花朵》,它的一首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曾經紅遍大江南北,被許多的青少年所傳唱。因為這部電影是一部有關兒童的電影,所以,這首插曲就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童真童趣。歌詞和旋律刻畫了一副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在美麗的北海公園劃船遊玩的景象。展現出孩子們在最純真年代的幸福生活,將北海公園的美和孩子的歡樂描繪得出神入化,讓我們每當看到這部電影或者聽到這首歌曲,思想都能很自然地回到那個美好的時代。這正是影視音樂對時代烘托的最好的例子。

3.襯托地域之美。地域的美不僅從影視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到,影視音樂也可以將其襯托得很完美。例如,電影《黑駿馬》,這部影片攬盡了草原遼闊坦盪的風光,同時捕捉到了草原上豁達強韌的生命力,向觀眾呈現出一種寬闊的胸襟,而由騰格爾作曲的主題曲《天堂》更是完美地將草原的美通過音樂展現出來,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就能讓人想到遼闊的草原。

4.烘托民族的特點。音樂常常可以將一個民族的特點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張藝謀導演著名的作品《十面埋伏》,這部電影的插曲《十面埋伏》運用中國的傳統樂器琵琶,將十面埋伏的那種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深化了電影的主題,同時也將我們的民族特點得以突出。

音樂對觀眾的影響往往是經過潛移默化的,它會帶著觀眾走進影視作品中,感受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使觀眾可以在聽到影視音樂的時候自然而然聯繫到影視劇中的橋段,以此來將影視作品與影視音樂聯系起來。例如,曾經紅遍中國的香港電影《甜蜜蜜》,其中由鄧麗君演唱的主題曲《甜蜜蜜》堪稱經典。影片中的兩位主人公在初次相遇時,既浪漫又心動,這首歌曲用甜美的聲音唱出了主人公內心的甜蜜和幸福。隨著故事的發展,由於現實的壓力,主人公分分合合,最終在異鄉無意間聽到《甜蜜蜜》時四目相對,好像經歷了好幾個世紀,讓主人公心中的情感得以表現,因此,這首歌曲貫穿整部作品,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描繪得生動、形象、具體。

自1893年愛迪生發明了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電影”就轟轟烈烈地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藝術的鑒賞能力的提高,電影製片商發現單純的影視作品再也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於是影視音樂登場,它在擴展電影內涵、豐富電影美感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當時音樂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發展,結合影視劇情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音樂電視”也應運而生,它使音樂和影視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音樂更加富有內涵,而影視也更加傳神。

(一)連接影視劇情

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太過繁復的劇情有時因為時間關系並不能細細講述;而多個主線同時發生的時間也不能同時描繪。所以經常會出現多個片段連續剪輯的鏡頭,這時,單純的畫面已不能圓滿地表達清楚細節,就需要利用音樂來銜接劇情,讓觀眾更深刻地領會電影內涵。比如在《無間道2》中,隨著劇情的發展,倪家為了鞏固自己黑幫的地位,而決定殺害其他四位合作者,而由於倪永孝心思縝密,計劃周全,鞍山行動幾乎在同時進行,所以導演用了大量剪切鏡頭分段描述刺殺四位頭目的過程,這時背景音樂開始演奏,從行動開始就彌漫著一曲凄涼的口琴演奏,舒緩、哀傷、壓抑。使觀眾沉浸其中,大量鏡頭的切換也顯得自然、流暢,更讓觀眾深刻地體會到男主角倪永孝的心狠手辣,也領悟到黑社會的殘酷。設計非常巧妙,背景音樂在此時承擔了非常重要的銜接的作用。

(二)總結影視內容

在電影劇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各種因果塵埃落定之時,再多的鏡頭畫面都不能更深入地表達內涵的時候,音樂的另一個作用就體現了出來,那就是總結、評價電影,給觀眾靈魂上以更深刻的沖擊,而且如果使用得當既不會使音樂顯得突兀,也不會讓畫面太過尷尬。比如:在電影《花木蘭》中,戰爭開始,泥土血水漫天,戰馬旌旗飄揚的戰場上,披堅執銳策馬奔騰的花木蘭出現。此時《木蘭情》這首音樂開始演奏,詞曲融入大量中國風,能使人產生較強的民族感,而且插曲旋律遼闊而大氣,以馬頭琴為主、古箏為輔的演奏工具更鮮明地表現出戰爭場面的震撼,與影片整體以及場景非常符合,結合強勢的背景音樂讓觀眾看著在血流漂櫓的戰場上廝殺的花木蘭,都會不禁心生感慨,為花木蘭的命運多舛而感到同情,同時也為花木蘭的堅強而自豪。這時的背景音樂就很完美地起到了一個點題的作用,無需再多的畫面描述,花木蘭那種在命運面前不輕易低頭、勇於直面困境的頑強心態得以完整地呈現在了觀眾面前,而且以音樂的形式烘托出來更讓觀眾有種只可意會的快感,更加強化了電影的效果。

(三)深化影視主題

一般來說成功電影的內涵並不容易讓人輕易領會,但台詞和音樂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導演的真實想法,這就需要觀眾去結合音樂細細品味,比如:在《大話西遊》中,初次看這部電影,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這只是單純的一部喜劇片,但如果你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這么簡單,在影片最後,孫悟空踏著七彩祥雲出現,與紫霞仙子在空中糾纏時,背景音樂《天地孤影任我行》開始演奏,最後紫霞仙子為孫悟空擋住了牛魔王的一擊之後說“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音樂也達到了高潮,那種凄美的愛情結合蒼涼雄厚、豪氣悲壯的音樂頓時讓人淚流滿面,這時全篇主旨才慢慢浮出水面,觀眾才突然醒悟,這根本不是一部喜劇片,而是講述凄美愛情的黑色幽默劇,劇情的轉折固然有重要作用,但明亮庄嚴的音樂才讓觀眾有了醍醐灌頂的覺悟。不得不說影視作品中音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深化影視的主題。

根據本文論述我們可以看出,背景音樂是影視藝術中一項重要的表現手法。音樂這種特定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種將人的情感超脫出畫面,外化成為一種動感意向的形式,以虛幻又充滿張力的聲音運動幫助觀眾進行審美思維的塑造,最終成就了影視音樂獨特的魅力。

影視音樂賞析論文範文二:淺論影視音樂的節奏藝術

一、影視音樂節奏與其他影視聲音形成的復合的聲聲節奏

影視音樂作為聲音要素在影視作品中與之伴隨的還有人聲和自然聲,由於同屬於聲音物質,影視音樂的節奏一定會受到這兩種聲音要素的直接影響。在某些學者的觀念里,整個影視聲音就像是具體音樂,也就是其他聲音就是音樂的組成部分,從而可以把整個影視聲音作為特殊的音樂來認識。這里我們雖然不能完全同意這樣的觀點,但音樂與其他聲1342013年第4期音之間的緊密關系我們不能忽略。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影視聲音設計中,由於其他聲音要素的客觀性和確定性較強,而影視音樂卻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機性。作為一個獨立的聲音要素,它在創作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技術性和主觀能動性,而其中重要的一個技術性原則就是節奏。下面,我們分別來分析音樂與人聲、自然聲形成的復合的聲聲節奏的形態特徵。

(一)音樂與人聲的復合節奏

在有對白的情節中,人聲與音樂的的結合主要是縱向結合,它們結合形成的節奏形態可以分成主要三個類型:對應、對比和互補。在這里,我們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像多聲部音樂一樣去量化分析兩個聲音層的節奏,但我們可以用它們表現出來的節奏特徵進行分析。在某些節奏點上,有時甚至可以用主觀與客觀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從多聲部音樂的節奏特徵來看,對應性節奏基本上不改變原來的節奏特徵,但可以起到豐富和加強的作用。這在影視音樂與人聲的結合中是一樣的,比如快速的人聲對白與快速節奏的音樂的結合。在影視作品中,音樂會加強對白的節奏,同時還會加強語言的情感性。節奏的對比就是一個節奏層為快速,另一個節奏層為慢速。從理論上來說,快慢速節奏的結合就是互相綜合。如慢速的人聲對白與快速的音樂結合時,人聲的速度感增強,同時情感性增強。而快速的人聲與慢速的音樂結合時,人聲的速度感減弱。這種節奏形態帶來的另一種情況就是節奏對比打破了視聽聯覺的習慣,音樂節奏成為前景,視聽感官感受削弱,思想情感增強。音樂與人聲的互補就是兩者的節奏在橫向上都是變化的,但在縱向上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復合的規律性節奏。在這里,由於音樂與人聲形成的音色節奏的加入使節奏的動力性更強,如人聲的節奏在橫向上是快慢快的進行,同時音樂的節奏在橫向上是慢快慢的節奏進行,那麼人聲與音樂就會在縱向上形成快慢結合,但在橫向上卻會保持相對穩定的聲音的復合節奏。音樂與人聲形成的復合節奏的節奏形態對於我們在給影片進行聲音設計時,特別是為一個有對白的情節配樂時,應該特別關注其他聲音在音樂節奏中的參與。比如有時為了聲音節奏的表現,我們會重新設計音樂的節奏。又如音樂可以參與復合節奏,但要考慮人聲的內容的表現。明顯的音樂節奏會影響語言內容的表達,所以特別在語言內容非常重要的地方,我們的聲音設計應該是,要麼音樂在聲場中置於背景,而語言為前景;要麼把音樂的節奏動力弱化。

(二)音樂與自然聲的復合節奏

自然聲與人聲一樣,許多時候會受到情節內容與畫面的影響,所以它的節奏非常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由於規律性節奏對於非規律性節奏的控製作用,當它與音樂結合時,人們會不自覺的讓它參與到音樂的節奏中。我們拋開自然聲的寫實以及表情的功能,從節奏的角度來分析它與音樂結合的復合節奏的形態以及特徵。自然聲與音樂的復合節奏同樣存在對應、對比和互補三種形態。如快步的腳步聲與快速的節奏的音樂的結合就是節奏的對應;密集的槍聲的快節奏與長音旋律的慢節奏的結合就是對比;格鬥中偶爾一記重拳與緊跟的音樂重音形成的一個以自然音為重音開始的音響片段就是節奏的互相補充。這里有一點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因為人聲的表意性大於它的節奏性特徵,所以它參與音樂的節奏的傾向性較弱,而自然聲的節奏特徵卻比較明顯,所以在與音樂的結合時與人聲不一樣的是它參與音樂節奏的傾向性大大增強。此時如果自然聲與音樂在縱向復合節奏上不能體現節奏的一致性的話,就會形成不協和節奏,如果不協和節奏不是我們此時的表現需要的話,一般在聲場上採用音樂成為背景,而讓自然聲成為前景的聲音設計,或者讓音樂的節奏動力弱化,突出自然聲的節奏和自然聲的寫實和表情功能。

二、影視音樂節奏與畫面節奏形成的復合的聲畫節奏

(一)影視畫面節奏的理論

從文章前面的論述我們知道:在音樂的節奏理論中,發音點、時值與停頓是節奏構成的三個必不可少的要素。這可以認為是音符的一次運動或一個節奏點,而多次運動或多個節奏點就會產生節奏感。這種神經反射的時間間隔存在於聽覺神經系統對聲音的反應中以及其他所有的感覺系統中,如視覺對對象活動的反應所具有的時間間隔形成會構成視覺的節奏體驗。用音樂的節奏觀念,我們就可以來理解影視畫面要素中剪輯、鏡頭、畫內信息的節奏。在剪輯節奏的構成要素中,一個鏡頭的第一幀可以認為是發音點,持續時間可以認為是時值,最後一幀可以認為是停頓;鏡頭的節奏要素可以理解為鏡頭運動的開始,持續和結束,也就是從鏡頭的起幅到落幅的過程。而畫內信息主要是人和物的運動,節奏也就是人和物的運動的開始,持續和結束。

(二)聲畫節奏觀念

影視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音樂形態,它不僅受其它聲音要素的影響,而且也會受到畫面節奏的影響。也就是說,影視音樂可以與畫面結合形成影視聲畫節奏。在無聲電影時期,音樂被認為是電影的伴奏,它的功能更多是增加娛樂性和滿足人們的視聽習慣。當然後來人們努力使音樂與電影協調一致,例如在情感和節奏上,但許多時候音樂與畫面在節奏上基本沒有什麼聯系。在有聲電影時期,音樂成為畫面的附屬,畫面的運動和節奏許多時候會配上相應節奏的音樂,這種方式被稱為按動作配樂,也叫米老鼠式編曲。當今時代,影視音樂成為影視藝術視聽要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不是單純的附屬要素,而是有機的成分,音樂積極的參與敘事,表情以及運動。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節奏成為重要的載體。電影中聲音與畫面結合所形成的聲畫節奏的形態特徵的發展變化是一個從單一要素結合到多種要素復合的過程,也是一個從偶然、隨機到主觀、互動的的過程。影視作品中畫面的節奏主要由剪輯、鏡頭運動和畫內信息運動構成。在實際作品中,它們有時也有主次或前景背景之分。如某些畫面節奏主要是由剪輯節奏構成,而有的畫面節奏主要由鏡頭運動節奏構成。一般情況下誰的節奏速度快,誰就是主要節奏層次或者說是前景節奏。如剪輯節奏的速度超過鏡頭運動和畫內信息運動時,剪輯節奏就是主要節奏層次和前景節奏。

(三)影視音樂與畫面的聲畫復合節奏形態

與音樂、人聲和自然聲的節奏關系一樣,影視音樂與畫面的復合節奏主要有三種形態:對應、對比和互補。三種聲畫節奏形態體現不同的聲畫節奏表現特徵。聲畫節奏對應就是音樂與相同節奏速度的畫面剪輯、運動、信息節奏的結合而形成的聲畫復合節奏。當影視畫面的節奏較快而此時音樂的節奏也屬於快速的話,它們就屬於對應性節奏。節奏對應時,聲畫節奏又可能出現兩種狀態,如以畫面節奏為前景的聲畫節奏和以音樂節奏為前景的聲畫節奏。以畫面節奏為前景時,畫面內容的重要性被突出,內部節奏成為主要節奏層;音樂節奏為前景時,視聽感受被突出,外部節奏成為主要節奏層。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它們互相都不是前景和背景的關系而是音樂的節奏點與畫面的節奏點形成節奏重音。由於節奏要素的增加和節奏的一致性特點,節奏重音的動力性會大大增強。對比性節奏就是音樂的節奏速度與畫面節奏的速度形成對比,也就是一個節奏層次的速度快而另一個節奏層次的速度慢。它們之間會形成節奏動力互相影響的情況。如快節奏的畫面節奏與慢節奏的音樂節奏結合時,由於對比節奏的出現,外部畫面節奏減弱,內部心理情感節奏感增強。由於視聽節奏的不一致而使人們會去主動感受外部畫面節奏之外的內部情節節奏。而當畫面節奏為慢速節奏而音樂為快速節奏時,由於對比節奏的出現,外部視聽節奏感增強。互補性節奏實際上就是畫面節奏與音樂節奏兩者的節奏點互相補充。如剪輯節奏為慢速時縱向上音樂節奏為快速,橫向上當音樂節奏變為快速時此時縱向上剪輯節奏則變為慢速。互補節奏只是節奏的要素發生變化而節奏的特徵保持不變。互補節奏有兩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如由於要素的增加,它的聲畫節奏動力被加強;還有就是在情節中聲音和畫面互相加強而互不幹擾。如在音樂與人聲的互補節奏中,音樂與人聲的相繼出現可以使人聲表達的信息內容不受到其他聲音要素的干擾。

三、影視音樂與其他聲音和畫面形成的復合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