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某電影在美國上映,且達到10億票房,10億票房指10億美元還是人民幣在香港呢
是人民幣,該電影是由李安導演,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主演的《卧虎藏龍》,北美票房1.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億。在香港票房1476萬。
② 一般香港都是用港幣來投支拍電影電視劇放在大陸上映,那麼香港的票房是收人民幣還是港幣
在香港肯定是算港幣的啦。
③ 票房是指人數還是錢數
票房是指每一個人看,因為每一個人看就代表著售出一張票,也代表著所出售的票數。
票房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在現今的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是:首先,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然後,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
(3)香港電影票房是錢還是人擴展閱讀:
在好萊塢,有三種分賬模式可以選擇。
第一種是和中國一樣的固定比例分賬。
第二種是影院會支付一筆費用給製片方買斷影片,然後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歸影院所有。
第三種,是好萊塢最流行的分賬模式,也就是階梯式分賬:在好萊塢製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製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這樣製片方就能盡快趁著影片的熱度收回成本。但隨著影片上映時間變長,製片商分到的票房會越來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④ 影片票房指的錢還是票數呢
當然是錢咯。。 票數過億 相當誇張哎。。 你確定13個中國人就有一人看過某某電影?~ 那些超 4 5 億的電影按你這樣說的話 那電影業在中國真是大興啊。。
⑤ 電影票房是什麼意思
電影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
票房的起源
在清朝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時,軍中滿洲人多,因行軍萬里,一路無聊,始而思念家鄉與親人。為此,八旗子弟兵自編詞、曲,即子弟書,以自歌自娛。
歌唱者需持有執照,所謂唱票,這些業余歌唱者之間就互稱為票友,以後票友就成了業余演唱者的代稱,清中葉以後,八旗貴胄嗜愛戲曲成風,並以演唱戲曲為樂。
不過他們演唱不為生計,故謂之票戲。演唱時票友們匯集一堂,其匯合的地點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於道光年間,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當規模。
以後天津、上海、武漢、南京、常州、蘇州、台灣、四川、濟南、香港、澳門、煙台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的華人居住區也都成立了票房,而且在大學、中學、工廠、農村、街道、茶樓、飯店、公園等到處都有。
(5)香港電影票房是錢還是人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
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⑥ 票房是指觀看人數還是錢數達到多少億
票房是指錢數達到多少億。
電影票房(Box Office),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
發展歷程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⑦ 票房指的是錢數還是票數
票房指的是錢數。一隻只「偷票房」的黑手,利用技術與監管的漏洞,僅去年便「黑掉」至少50多億元票房,每年的瞞報率都在10%左右。
院線「瞞大頭、報小頭、交零頭」,讓供片方吃盡了苦頭,造成了電影專項資金和營業稅的跑冒滴漏,更從長遠上束縛了行業成長,侵犯了消費者權益。斬斷「假分賬」的利益鏈,既是彰顯公平、維護法律尊嚴,更體現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勢在必行。
營造的環境
利潤豐厚卻暗藏「黑箱」,盜版盛行卻麻木遲鈍,監管緊迫卻時有漏洞,乃當下許多文化創意產業的通病。一個動漫收視大國,動漫專業的就業率卻持續低迷。這背後,是版權保護、精神創作回饋的短板,令精神文化產品的創新缺乏激勵,與「偷票房」的因果邏輯如出一轍。
「魚塘中一條魚死了,這是偶然事件;倘若多數魚死了,說明是水的問題。」同理,我國文化企業創新意願與能力的現狀,反映出創新驅動發展的環境亟待改善。正因此,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為保護和鼓勵創新、更好實現創意和設計成果價值營造良好環境」。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人民日報:保護票房就是保護創作
⑧ 電影票房多少多少,是指的人花錢上電影院買票的那個錢么
票房就是買電影票的錢。這個沒問題。現在購票系統都是聯網的,實際統計的票房指在影院購票系統下單那個票房,跟買票實際觀看的那部電影並不一定一致,影院也要掙錢,有偷票房的操作,也有刷票房的操作。這個背後都是電影產業鏈上各方利益分成的博弈。那個數字別當真,聽聽就算了。
⑨ 票房指的是錢還是人次
票房指的是錢數。票數指的是觀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