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大陸的一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大陸的一個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01 08:25:23

『壹』 cctv6播過的電影好久以前的 電影 內容是說從一個香港來的人來到大陸他來到大陸

電影名:香港少爺
導 演:張剛
編 劇:張剛
主 演:黃浩義 吳丹 沈戈 熊偉 廖學秋
上 映:199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香港少爺 (1993)故事梗概
香港闊少林阿滿隻身來大陸旅遊。一日,他游泳時不慎將衣物丟失。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在賓館中的全部行李也被人提走。任憑阿滿說破了嘴皮,賓館門衛就是不準他進去。阿滿只得流浪街頭,毫無目的地瞎轉。一天,阿滿發現有個叫鍾斯堅的人穿著他的西裝、冒用他的姓名。阿滿拔腿追趕,大喊捉賊。不料追到賓館門口,又被門衛趕了出來。身無分文的阿滿重又回到了街上≯一個8歲的女孩芳芳,見他可憐,將自己的豆漿、油條分給了他一半,令飢腸轆轆的阿滿感激不盡。天無絕人之路,正當他舉目無親、萬般無奈之時,四川妹子黃彩雲來到了他的身邊,熱心地幫助他在工地找到了一份臨時工作,並為他洗衣,照料他的生活。阿滿感動極了,告訴彩雲自己是個「香港闊少」。誰知彩雲並不高興,認為阿滿在花言巧語地騙人,生氣地走開了。阿滿在工地勤奮地工作,掙到錢後就千方百計與家中取得聯系。一個雨夜,阿滿因冒雨搶運工地的水泥而病倒了,彩雲在與阿滿的接觸中感受到了他內心的真誠,不由芳心萌動,主動來到了阿滿的病榻前。阿滿也在不知不覺中對彩雲產生了愛慕之心,這一對年輕人相愛了。這天,總工程師來工地檢查工作,發現質量不合格,要求返工。如按原返工計劃做,不僅花費大而且工期長。阿滿運用他學到的知識,提出了一項合理化建議,建議被採納,使國家減少了損失,阿滿並因此受到了重用。那個鍾斯堅原來是這個工地上的一名科長,他見阿滿如此受重用,唯恐自己的丑惡行徑敗露,便指使自己的太太去糾纏阿滿,繼而造謠生事,企圖詆毀阿滿。就在這時,阿滿的父親為找「失蹤」的兒子來到了工地。一轉眼,阿滿從一個小臨時工變回了闊少,可黃彩雲卻轉身離開了j她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與自己同勞作、共歡樂的伴侶。阿滿心裡明白彩雲的心思,一面緊追不舍,一面聲疾呼:「我不是香港少爺!」

『貳』 第一部進入大陸的香港電影是什麼

畫皮
香港 劇情/恐怖 90分鍾 1966年
1966年鮑方執導電影 更多義項
《畫皮》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篇目改編,是由鮑方執導,朱虹、高遠、陳娟娟、翁午主演的恐怖電影。
影片講述了書生王崇文因功利心切,錯把女鬼當考官女兒收留,結果被其所害的故事。該片於1966年7月29日在香港上映。

『叄』 求一部電影,應該是香港的,裡面是大陸和香港的警察聯手消滅了紅海盜,男主角好像叫關家強

叫《紅海盜》,現在在優酷裡面可以搜到,講述的是香港警方與越南警方聯手消滅號稱「海上死神」紅海盜的故事。是香港1996年的電影,蠻好看的。

『肆』 泰迪羅斌抖音熱門香港偷渡過大陸叫什麼電影

電影名稱為,千王
1991該影片是由知名導演於仁泰拍攝,主演梁朝偉,黃百鳴,任達華,葉子楣,泰迪·羅賓,梁天,樂韻,的喜劇片節目上映與1991年簡介:台灣千術大師泰斗在與香港千王黃上千(黃百鳴 飾)一戰中落敗,從此與黃上千結下了仇怨。黃上千的徒弟阿偉(梁朝偉 飾)一日結識了從新加坡返港的寡婦蘇茜,以為能從中大撈一筆,於是夥同任公子(任達華 飾)和師姐大波媚(葉子楣 飾)設局。豈料蘇茜其實也是一個老千,阿偉他們不僅沒能打撈一筆,反而落得一身債務。無奈之下阿偉只好請師傅黃大千出馬,黃大千贏回了蘇茜手上阿偉的簽單後,與蘇茜握手言和,並敲定一起合作對付奸商龍在天。他們輕而易舉的把龍在天的兩百萬搞到了,龍在天不甘心就此被騙,於是請泰斗再次出戰……

『伍』 有一部老電影是香港的,說得是一個大陸女子偷渡到香港,然後嫁給了一個老頭子

《男與女》偷渡來港的孟思晨與泰國歸僑、業余拳擊手江遠生相愛,但因迫於生計嫁給了中年木匠貴叔為填房。不久,思晨與遠生重逢,兩人自此經常幽會。遠生的老闆曾允諾,如能奪得總決賽的勝利,將送遠生到美國做職業拳擊手。但到總決賽日,老闆命他打假拳,遠生不從;老闆又命教練給他服下興奮劑,致使比賽成績無效。思晨看完電視轉播後出門與遠生幽會,不慎跌倒流產。貴叔發現了思晨與遠生的戀情,精神受到極大刺激,將隨手可及的物件一一打碎。離開了貴叔家後,兩人只得抱在一起痛哭。

『陸』 求一部電影,周潤發和曾志偉扮演大陸仔偷渡去香港的那部喜劇

電影的名字叫做《公子多情》。

《公子多情》是1988年7月30日上映的,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和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霍耀良執導,周潤發、梅艷芳等主演的喜劇片。

《公子多情》講述了三個省港旗兵偷渡來港後的奇遇記,其中前進發經模特導師包裝後成為風雲人物,直到最後尋回真愛。

前進發(周潤發)、高佬偉(曾志偉)、傻雞(成奎安)三名大陸青年來港做「省港旗兵」,以為做完大買賣,即返鄉下過好日子,誤闖誤撞之下在一個定婚宴會上,認識富商施頭(王青),而施頭則被美女Lychee(利智)所戲弄。

(6)香港大陸的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富商施頭(王青 飾)其貌不揚,在某次名流聚會上被美女Lychee(利智 飾)戲弄,懷恨在心,並揚言報復。偶然機會,施頭遇見來自大陸的前進發(周潤發 飾)、高佬偉(曾志偉 飾)和傻雞(成奎安 飾)。

他靈機一動,希望讓前進發假扮貴公子勾引Lychee,並請出儀表教練Anita(梅艷芳 飾)對其進行貴族禮儀訓練。

苦於在香港不見出頭之日,三人一口應承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魔鬼訓練,前進發在隨後舉行的印度弱智兒童基金晚宴上大出風頭,將Lychee在內的一干美女迷得神魂顛倒,甚至連親手將其調教出來的Anita也不能自已。

『柒』 求大陸題材的香港電影

《我的失憶男友》北京拍的,古天樂主演。
《寫給爸爸的信》又名《赤子威龍》李連傑,梅艷芳,於榮光經典電影
《功夫夢》成龍和《黑衣人》主演威爾斯密斯的兒子主演的。
早期1989年葛優有一個《代號美洲豹》張藝謀導演,在大陸拍的台灣題材。

『捌』 香港與大陸合作過哪些電影,電視劇,一起上過哪些綜藝節目

三十年大陸和香港電影合作(2009-04-30 21:36:55) 標簽:娛樂 相濡以沫,共創輝煌

—— 淺談改革開放三十年大陸和香港電影合作

從1978到2008,從《少林寺》到《梅蘭芳》,大陸和香港電影的合作己成功走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風雨歷程,此間,兩地影人精誠合作,攜手奮斗,為中國電影的壯大發展寫下了精採的篇章。在這三十年中,兩地合拍片見證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那麼,就讓我們帶著喜悅與激動來回顧這一段歷史。
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佛下,香港影人著到了希望,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回到內地發展祖國的電影事業.香港的張鑫培導演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由他執導的電影《少林寺》是華語動作片的經典之作,該片不僅憑借原滋原味的少林寺場景和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了兩岸三地的觀眾並取得了巨大成功,還開創了兩地電影合作的先河。自此以後,香港武術電影開創了一條新路,那就是:與內地科班武術演員合作,利用祖國大好河山為背景來拍攝動作電影。後來徐克和李連傑的合作與《木棉袈裟》《新龍門客棧》中的美麗的內地風光都證實了這一點。
歷史車輪依舊前進,兩地合作更為深入,80年代初,歷史題材影片進入兩地合拍片領域,香港影人李翰祥不顧台灣當局的阻撓,冒著失去台灣市場的危險,毅然回到大陸拍片,其作品《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獲得了巨大成功。它不僅使香港演員梁家輝成為香港金像獎最年輕的影帝,使劉曉慶成為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大陸影後,還使一部分人了解那一段中國屈辱的歷史。但該片更大的價值是:他喚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歷史認同感,這說明兩地影人的心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8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興起的時候,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嚴浩的《似水流年》就是其中代表作,該片的女主角——內地的斯琴高娃以其精湛的演技獲得了香港觀眾的認可,並摘取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後桂冠,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史上的第一位內地影後。歷史是這樣奇妙,2008年斯琴高娃憑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再度獲得此項殊榮,該片的導演許鞍華也是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之一,這位導演在80年代也曾與內地合拍《投奔怒海》。可以說,他們是兩地合拍片發展的見證人。
到了90年代中期,兩地合拍片合作的領域慢慢擴大,文藝片,喜劇片相繼進入合拍領域。兩地合作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內地電影製片廠開始直接參與合拍片製作。其中,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合拍的《霸王別姬》最為成功,北影廠提供戲台,服裝等資源,而香港利用其好萊塢式的運作,強強聯手,製作出了這一部不朽的華語電影巨作。此外,來自兩地優秀演員鞏俐,張國榮的加盟更是為影片增色。但該片的更大意義在於:來自香港的中國演員張國榮把一位中國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的戲劇人生演繹得生動傳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京劇文化。該片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勇奪金棕櫚大獎,為華語影片增光,更向世人昭示了兩地影人齊心協力製作優秀華語影片與利用電影傳播中國文化的決心。
97金融危機後,香港電影進入小段低迷期,但此時合拍片出現新亮點。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港片有內地演員的身影,這些內地演員逐漸成為主角。越來越多的內地導演如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大膽啟用香港演員並使之融入內地電影。此時,一部分觀眾提出疑問,如內地演員與香港演員的表演方式能否和諧?港片風格是否能適應大陸?
但歷史告訴我們,合拍片依然在壯大發展,也越來越收到觀眾喜愛並成為華語片主流。潮流不可逆。2002年,《英雄》橫空出世,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成為美國外語片票房史上的第三名,更開創了中國式大片的輝煌。在接下來的幾部票房過億的大片中,如《天下無賊》,《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赤壁》,幾乎無一不是合拍片。這些影片由最初的叫座不叫好到今天的藝術與商業並重,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探索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歸十一周年,我們欣喜的看到:香港影人的歸屬感越來越強。在電影《老港正傳》中我們看到了香港人民的愛國熱情。台灣導演吳宇森更是坦言拍攝《赤壁》就是要想外國人展示我們優秀的文化。在最近的合拍片中更不乏這類影片。例如陳凱歌的《梅蘭芳》,這部電影融合了中國元素,展示了梅蘭芳先生傳奇而又偉大的一生和其滿腔的愛國熱情。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優秀合拍片和觀眾見面。
兩地合作走過三十年,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港片有成功的商業運作和海外票房號召力,內地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場景。香港導演更為迎合觀眾欣賞口味,內地導演更注重影片的藝術性。香港劇本更為時尚,內地劇本更為深刻。香港演員更為職業,內地演員更為專業。這是兩地優勢,但我們把兩者完美的結合起來,那麼華語片將會走向一個新台階。當然這期間合拍片也曾遭受質疑,一度口碑很差,一度讓觀眾對中國式大片失望。但近兩年來《投名狀》和《赤壁》接連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雙贏讓我們看到合拍片的遠大的發展前景。
當然,合拍片的成功離不開祖國大陸的支持。2004年大陸與香港CEPA協議的簽訂更是為合拍片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兩地影人更應該團結起來一同救市,只有攜手共進,才能成就中國電影的百年夢想!只有合作,中國電影才能屹立於世界電影之林!總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電影產業,我們中國人可以拍出比好萊塢更好的電影!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三十年,是合拍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三十年。大陸和香港的電影合作像其他的合作一樣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了偉大貢獻。我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大陸和香港的電影人必將執子之手,相濡以沫,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