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關於龐氏騙局的香港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關於龐氏騙局的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31 23:25:07

1. 龐太師包拯電影版叫什麼名字

七俠五義。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龐太師是包拯世界觀中的一個反派人物首次出現於電影七俠五義。七俠五義是1967年徐增宏導演香港電影

2. 盪寇志的主要人物有誰,主要內容

盪寇志,又名《結水滸傳》,是一部把108將當作反面人物來寫的書作。

主要內容:

清俞萬春著《盪寇志》七十回,附「結子」一回,又名《結水滸傳》。此本接續金聖嘆評本之七十回水滸傳而作,是水滸系列作品中與原著「立場相對」的一本著作(「立場相對」指的是至少從表面上將梁山一百單八將當做「反面角色」來寫,同類的小說包括後來的《殘水滸》《賊三國》)。

因作者生當清季太平天國亂前,國內盜賊橫生,作者有感於當時中國受盜賊橫行之苦,因而深惡盜賊,有「既是忠義,必不做強盜。

既是強盜,必不算忠義」、「孰知羅貫中之害至於此極耶」(有一說法稱:水滸七十回之前為施耐庵所作,七十回之後為羅貫中所續,故金及俞皆尊施而貶羅)的話,並進而著書立論,要使「天下後世深明盜賊忠義之辨,絲毫不容假借!」

故此書中對宋江等人深惡痛絕,凡梁山泊上一幹人等,幾乎都無好下場。但也有觀點認為,《盪寇志》實際上是用「曲筆」贊揚《水滸傳》的著作,俞萬春是個鐵桿水滸迷(這一點在俞本人所作的自述文字中有明確表示)。

《盪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諷刺」的內容,而其主旨實際上與被腰斬前的水滸傳版本無異,再加上《盪寇志》中塑造的雷將角色大多過於刻板以及多有充滿爭議的行為,甚至不如書中作為「反派」的梁山好漢形象塑造得成功。這些都使得這部小說給人一種意旨糾纏的感覺。

(2)關於龐氏騙局的香港電影擴展閱讀

《盪寇志》的主要情節,是寫告休管營提轄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卻不「落草為寇」,而是忍辱負重,以殺害起義軍的行為,來洗刷自己「犯上」之罪。《盪寇志》的寫作,是作者自覺地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反動立場上。

蓄意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上的鎮壓,來與暴力鎮壓相配合的。尊王滅寇,維護封建統治,是小說的主旨 。作者為此苦心孤詣,慘淡經營,不遺餘力。作者賦予天神和官軍以超群的本領、過人的智慧。

同時極力醜化和污衊農民起義英雄都是「不堪一擊」的「殺人放火」之徒。但它文字精練流暢,寫陳麗卿受迫害情節,亦具真情實感,行文布局,造語設景,頗具匠心,在藝術上不無可取之處。

但從細節上看,《盪寇志》中的梁山好漢和盪寇「雷將」之間的正邪也並非如此鮮明,很多「雷將」的言行常有自相矛盾之處,而作者也不時隱晦地稱贊梁山人物,這使得該書的傾向性變得較為復雜。

因此也有觀點認為,《盪寇志》實際上是用「曲筆」贊揚《水滸傳》的著作,俞萬春是個鐵桿水滸迷。《盪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諷刺」的內容,而其主旨實際上與被腰斬前的水滸傳版本無異,俞萬春寫盪寇志表面上醜化梁山好漢,實際上是通過「自我醜化」來頌揚《水滸傳》。

3. 胡同大鵬扮演者

電視劇《胡同》中葉大鵬是由演員孫睿扮演的。

孫睿簡介

孫睿,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中國內地男演員。2019年4月,主演央華戲劇開年大戲音樂戲劇《龐氏騙局》,同年,主演的電影《保持沉默》上映 。2020年主演老算執導的網劇《雲端》。2021年1月24日,參演的《刑警之海外行動》播出。

演藝經歷

2019年4月,主演由大衛·萊斯高(David Lescot)執導,由蔣雯麗、江映蓉、戴軍等擔綱主演的央華戲劇開年大戲音樂戲劇《龐氏騙局》,8月23日,與周迅、吳鎮宇、祖峰合作主演的電影《保持沉默》上映,片中飾演受害者的兒子吉米·托馬斯。

2020年主演老算執導的網劇《雲端》;同年,出演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出品的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020年12月15號,參演的電影《利劍行動》上映。

2022年5月10日,參演的刑偵反黑劇《對決》播出,在劇中飾演李澤。



4. 如何評價電影《反貪風暴5》

一部好的劇情電影難就難在劇情推動阻力的設置上,障礙是對不同劇情勾勒最好的跳板,好的障礙能使劇情深度由平面化走向立體化。《反貪風暴》的劇情設定就是圍繞廉政公署與警隊的斗爭,廉政公署與利益集團的矛盾來推進,顯然這樣的設定難度指數不高,沒有無間道那種繞來繞去的人物關系,也沒有《寒戰》雙線劇情的推進,觀眾看起來很輕松。
但也因為劇情的單線發展,觀影的時候也沒有太多出乎意料劇情的發生,誰要死了誰不會死都能猜到,給觀眾留下的懸念不夠。而劇情一旦平鋪直敘那就更加考驗演員演技的立體感,導演視角的豐滿度,顯然這部影片沒有達到這種水準。
另外,《反貪風暴》作為港片,「港味」已經嚴重不足了。如果你看過21世紀初或者之前的港片、港劇的話,你一定會發現影片中很多場景都取自村屋、九龍普通住宅、油麻地等老香港特色濃厚的地方,但《反貪風暴》從頭到尾都在中環、維多利亞港取景,各種高大上目不暇接。其實不止是這部影片,近年幾乎所有這種類型片,包括金像獎最佳影片《寒戰》,都在重點給人展示香港「精緻」的一面,很少再有那種市井生活的展示。但恰恰這種直接取自日常生活的情節,才是港片的精氣神。
再對比香港殿堂級影片——無間道系列。
情節節奏:無間道之所以讓人難以忘懷,除了讓人心驚肉跳的卧底戰,更在於其劇情的張力,張弛有度。你會記得影片中一群黑幫在街頭大排檔吃夜宵、喝啤酒,說話間檣櫓灰飛煙滅;你會記得梁朝偉靜靜的躺在沙發上似非而是對陳慧琳的表白;你當然也會記得倪坤被殺時在一棟小公寓里和票友唱粵劇。正是這些劍拔弩張背後的清揚,帶給你一種獨特的韻味,讓你緊張的跟入劇情,又來得及思考。
人性:你可以經常在新聞看到,XX影片號稱無間道後最佳警匪片,但從來沒人挑戰無間道的權威,為何?因為他們知道,無間道的出彩並不止其沉醉於組織架構博弈的劇情沖突,更重要的是對人性的表達,與人斗、與天斗,更與自己斗,梁朝偉、劉德華的卧底生涯就是一個人人性的掙扎過程,如果不能做自己,無疑在無間地獄中煎熬。
影射:
當然,作為一個喜歡政治八卦的人,我認為《反貪風暴》背後導演想說的還是法治的問題。香港回歸直到今天仍有部分港民(我們暫且叫他們迂腐的港民吧,下文簡稱迂港)抗議加入中國,仍舊認為維多利亞是他們的女王。導演是不是迂港我不知道,但香港很多演員都是(比如那位逗比的杜汶澤),導演通過影片突出表達香港「法治精神」,表達法治精神不容玷污,是否也是隔空向大陸喊話,你把我要回去沒關系,但港人治港,香港依靠法律來治理而不需要你們的「人治」。影片的「法治」更像是一個委婉的抗議口號,藉以對抗人治的侵蝕。

5. 以前有個老電影演孫儐和龐絹的電影名叫啥

馬陵道 (1965)

導演: 李晨風
編劇: 李晨風
主演: 張瑛 / 吳楚帆 / 李清 / 梁慧文
類型: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5-08-19
片長: 115分鍾
春秋戰國時期,龐涓因妒忌孫臏精通《孫子兵法》,唯恐其被魏惠王重用,一面派親侄龐茅與誠兒侍奉孫臏左右,一面卻在惠王和太子面前說其壞話。龐涓設下陰謀,誣告孫臏與齊國私通,惠王欲治孫膜死罪。龐涓欲得"兵法"真諦,假意向惠王求請,孫臏被減刑挖去膝蓋骨。孫臏不明真相,將《孫子兵法》默寫給龐涓。龐涓想得到真諦後毒死孫臏,其用心被龐茅、誠兒揭穿。孫臏被軟禁,龐茅、誠兒與齊國使臣淳於凳將孫腹救往齊國後,雙雙死在龐涓手下。齊王在孫臏智謀下,將進攻韓國的龐涓誘殺於馬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