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漫威電影國語配音好不好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漫威電影國語配音好不好

發布時間: 2023-01-24 21:04:39

❶ 為什麼美劇 好萊塢大片的國語配音那麼好聽,可還是有人願意看原聲字幕版的呢那樣基本是用餘光看的!

今天看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還是沒有中文配音的版本,感到很悲哀。上網想查查為什麼,結果發現好多人竟然認為沒有中文配音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下面發表下個人觀點,有想噴的朋友盡管噴,反正我從來都是不看回復的,朋友別憋壞了就好。

喜不喜歡看國語配音的電影,和英語水平無關。除了題材太偏術語太多的英語電影,我看英文電影是不用字幕的,「好萊塢大片」的語言都是大眾化的,一點也不高深,都算不上專業或冷門。但是我依然覺得只要有過得去的中文配音,那中文配音的版本比配字幕的版本好得多。

其實母語才能直擊靈魂。只要英語不是你的母語,英語就很難走進你的內心。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用英語罵你,一個人用漢語罵你,真能讓你生氣的肯定是漢語。

只因為有些中文配音配得不好就否定配音的價值,是典型的因噎廢食。如題主所說的那樣,聽到好的配音絕對是一種享受,這甚至是看原版英文電影也體會不到的。

有人說漢語配音的電影不是原汁原味。我就想請問他,他看「原汁原味」的英文影片的時候看的是人還是字幕?如果是看字幕,我不知道他看的是英文字幕還是中文字幕?不懂英語的人或者英語不夠好的人,看配字幕的英文電影就是選擇浪費大部分聽覺(對他們來說,有意義的只是孔孔的音效)。他們的體驗絕對不是完整的,更不用說什麼原汁原味。

有人說喜歡聽漢語你就去看國產電影,看英文電影是崇洋媚外。我覺得喜歡漢語配音和喜歡英文電影並不沖突。英文電影的很多東西,國語電影中是看不到的。如果你覺得關在自己家裡,看自己家東西是對的,開窗戶看外面是錯的,那麼請你關好窗戶,也請你不要管別人家的窗戶關不關。我們還有很多人喜歡體驗這個世界的多元化,我們喜歡看到不同的風土人情,我們喜歡開著窗子,這一點你看看英文電影的票房你就知道了。

有人說中文配音的電影很做作。我不知道哪裡做作。如果說照顧演員口型也算做作的話,那你確實是對不起譯制人員的努力,不愛看就不愛看吧,給你看也是白瞎。至於腔調問題,移植外國影視作品過來,保留一些異域色彩是完全合理的。就好像你把比薩餅拿到中國來賣,你可以改成中國人喜歡的口味,但是你總不能把餡包起來做成盒子,舶來品就是舶來品,可以有舶來品的樣子。這種異化處理你接受不了,只能說明你的心態不夠開放。

有人說中文配音的音效不好。這中間一部分人還停留在vcd泛濫,全民配音那個時代。另一部分人是耳朵「特~別~靈」,「受~不~了」國語配音的音效。對這些人我想能說電影不是唱片,音效對大多數人來說真的不是問題,而且現在配音版和原版的音效差的真的不多。

字幕哪裡好?除了語言不通的情況,字幕就是給有聽覺障礙的人准備的。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聽覺正常的人也會喜歡看字幕。我英語不夠好的時候,我很討厭看電影的時候不能看人不能看場景,只能看字幕。我英語足夠好了以後,我發現還是不行,因為你看個電影下面老有沒用的東西冒出來。現在你去哪個電影院,2D都沒有,都是3D,而且都是帶字幕。本來3D就是為了增強現場感,結果字幕一出什麼感覺都破壞了。我不知道那些覺得字幕比配音好的人是什麼感受。也不知道他們看字幕的時候心裡想的是什麼,不知道他們體驗到的是什麼原著的感覺。

總之,影院不給國語配音的版本,絕對不是因為觀眾不喜歡。只是為了利潤。市場經濟決定了大家都想少花多賺。配音畢竟需要的成本更多,尤其是好的配音。同樣是進貨,哪個進價便宜進哪個,反正觀眾都有被vcd年代全民配音的噩夢給坑過的經歷(同時還會宣傳給子孫後代),給個字幕就美美噠。為了賺錢影院再加把火給觀眾洗腦,告訴他們這才是原汁原味。被洗腦的觀眾反過來無意識宣傳。然後配音人員利益受損 導致 質量下降 導致 老百姓更加堅信配音不行 導致 影院完全取消配音場 導致 惡性循環。最後受損的是百姓的福利和整個配音行業。

❷ 復仇者聯盟國語版的配音都是誰

該片2012年引進內地公映,公映國配官方掛名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譯制」,是京譯,都是活躍在北京配音圈的配音演員們。

內地公映無刪減,唯一剪去的是片尾彩蛋,原因不明。本片雖然配音的陣容不弱,但是個人認為,台詞翻譯不敢恭維。網上還有公映翻譯的捉蟲貼子,有些批評得在理,有些是無稽之談。

度娘網路上演員表有對應的公映國配的配音演員名字,目前國配也只有這個版本。我再把公映譯制配音的名單放上來也無妨,這是根據內地公映片尾中文字幕整理:

譯制職員:
翻 譯崔曉東
導 演張雲明

主要配音演員

小羅伯特·唐尼飾托尼·斯塔克(鋼鐵俠)
配音 凌雲

克里斯·埃文斯飾史蒂文·羅傑斯(美國隊長)
配音 金永剛

馬克·法魯格飾布魯斯·班納(浩克)
配音 郭盛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飾索爾(雷神)
配音 徐光宇

斯嘉麗·約翰遜飾納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配音 季冠霖

傑瑞米·雷納飾克林特·巴頓(鷹眼俠)
配音 張磊(小)

塞繆爾·讓·傑克遜飾尼克·弗瑞(獨眼俠)
配音 陸建藝

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洛基
配音 商虹

其他配音演員

李世榮(女特工Maria Hill)
張雲明(特工Phil Coulson,掛掉的那個)
楊晨(小辣椒)

李立宏(Erik Selvig教授)

其他還有:

任亞明

崔曉東 郭政建
伍鳳春 張聞天

對白錄音毛錦鈴
製片主任楊和平
製片廖林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進 口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譯 制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聯合發行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電影洗印分公司
拷貝製作

幕別:1.35:1(寬銀幕)/2.35:1(IMAIX)
類型:科幻/動作
音軌:SR.D DTS(膠片)/PMC(數字)
拷貝:35mm膠片拷貝/1.3K數字2D拷貝/1.3K數字3D拷貝/
1.3K數字3DIMAIX拷貝
語言:英語原聲/國語配音
本數:8大本(膠片)
混錄:英國杜比公司
片長:145min
刪減:結尾後復仇者們一起吃阿拉伯烤肉的彩蛋

另外,這個復聯系列電影,除了《綠巨人》系列和《鋼鐵俠》系列引進內地時,是在京譯制外,《美國隊長》系列和《雷神》系列,公映國配都是在上海電影譯制廠完成譯制配音,因此,涉及到的人物,配音陣容完全不一樣。我個人就覺得,Loki這個角色,《雷神》上譯公映國配版本,配音的翟巍要比《復聯》京譯公映國配的商虹配得更有稜角,有特點。

還有,《鋼鐵俠》系列雖然和《復聯》系列都是在北京譯制配音,主要陣容、涉及到的主要角色大體保持一致。但是,《鋼鐵俠1》中為男主角鋼鐵俠Tony Stark配音的是陸揆,到了第二部和這部《復聯》,配音演員換成了凌雲。這是因為陸揆和譯制導演張雲明有矛盾,因此沒有繼續合作譯製片配音。

❸ 如何評價電影《超人總動員》國配版

在我的印象里,14年前的電影,沒有3d技術,沒有imax的大熒幕,自然,也沒有所謂聲道的概念。電影當時看的就是國語配音,而我覺得,當時的國語配音真的是棒。(直到幾年前重新看這部電影,才知道當時超能先生國語配音居然是姜文!彈力女超人是徐帆!衣夫人居然是陳佩斯!)除了三大明星,小倩、小飛、保姆的聲優配音都非常棒。
也許,《超人總動員》是為數不多的,我個人喜歡國語配音甚於英語原版的。
插句題外話,酷冰俠的英語聲優是局長。。XD

當然,《超人總動員》也有台版普通話的,但就翻譯來說,個人依然更喜歡內地版的翻譯。小倩、小飛、小傑,爆破俠、颶風女俠、酷冰俠、電光眼。以及開頭那位逃跑的——炸彈狂人。
作為童年回憶,相對於電影,我似乎對國語的期待更高些。可惜,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都沒有傳出三大主演(配音)回歸的消息,聽到14年前原班人馬聲優回歸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另外,當年給超人孩子們配音的聲優,經歷了14年時光的洗滌,鬼知道還是不是當時那個味道。

第一部中,國語版超能先生(姜文)的聲音是偏低沉磁性的,而彈力女超人(徐帆)的聲音更顯得母性的溫柔。女兒巴小倩(毛毛頭)是少女音,小飛(李逸飛)則是淘氣的孩子音。衣夫人莫伊娜(陳佩斯)則是非常特點的陳佩斯聲。
在觀影之前,我非常擔心換了聲優後,影片的感覺會與第一部差別太大。(不同聲音對我來說就跟看不同電影一樣。當時看台版普通話的《超人總動員》沒把我聽驚了。《瘋狂動物城》的不同音軌我感覺也完全不一樣。)
但是觀影歸來,對於國語版的配音質量,真的是欣喜。

第二部,巴小倩的聲優回歸,依然是毛毛頭,少女音~(我戀愛了)

然後,雖然衣夫人和彈力女超人聲優都換了,但是衣夫人和彈力女超人的國語配音的相似度有七八十,不仔細聽基本不明顯。而超能先生聲音差別雖然有,但是還是在能接受范圍內。(感覺聲優在還原第一部的聲音的工作上非常努力XD)唯一差別比較大的就是小兒子巴小飛了,《超人總動員2》里的小飛聲音要比第一部里低沉一些,有點像變聲之後的感覺,不過還是很不錯的。

其他的,像銜接第一部片尾的那位暗中破壞狂,聲音也已經挺還原了。(雖然還是可以聽出來差別)

超人總動員2啥時候上映?十四年後的今天呀。那麼,續集還會不會再等十四年?不知道,慢慢等咯。

❹ 漫威銀河護衛隊有中文配音嗎

漫威銀河護衛隊有中文配音的。

電影《銀河護衛隊1、2》的國語配音演員有:星爵~張震、卡魔拉~張麗敏、德拉克斯~張遙涵、樹人~范.迪塞爾;張雲明、火箭浣熊~趙震、指控者羅南~陸建藝、勇度~楊默、星雲涅布拉~陸皓婕、追捕者科拉斯陳喆、羅曼.戴~賈小軍、螳螂~馬小驥、伊戈~馮盛、阿耶莎~李世榮等。

基本信息

2021年6月,在舉行的Square Enix E3游戲發布會上,Eidos蒙特利爾工作室開發的新作《漫威銀河護衛隊》正式公布,並宣布了發行日期。

2021年10月,《漫威銀河護衛隊》全新影像,介紹了太空狗科斯莫,科斯莫作為一隻前蘇聯的太空狗,擔任Knowhere的安全負責人和一窩俄羅斯太空小狗的父親並且擁有心靈感應與動物植物交流的神奇能力。10月,官方公布了游戲中各種敵人的概念圖,以及發行預告片。

❺ 如何評價瘋狂動物城的國語配音

就憑張震老師配的尼克,就值票價。這是結論,後面是我看完回來以後寫的一點分析,太長了估計也沒人看。

說實話,如果這片子沒有國語配音我真的就不會去看了,最起碼不會急著現在看。學校附近的電影院全是原聲場沒有國語場,我不得不買了更遠的另一家電影院的國語場。

大概是因為這附近全是大學,大學生接觸外語片子已經很多了,基本都會選擇原聲,電影院乾脆就把國語場全下了全天放原聲,另外一家電影院附近可能有小區,有不少家長領著孩子來看電影,小孩和老人的確是有譯制的需求的。
我之所以對這片子的國語配音有興趣,很大一部是因為聽說有北斗企鵝工作室的配音演員有參與配音,在大眾普遍認為國語配音不如原版配音的情況下,我這種單純因為某個配音演員去看國語的,似乎並不多。但是目前國語的配音市場,越來越多的配音演員將自己作為一個【產品】進入市場,他們的價值不再僅僅局限於配音工作本身,他們這個【人】的市場價值和影響力,恐怕只會越來越高,而不是像前些年一樣處於影視公司的打工仔這樣的尷尬地位。
事實上,這片子北斗企鵝也僅僅是參與而已,也就藤新老師配的樹懶存在感比較高,大梁還是目前配音業內的中流砥柱來挑,想想也對,這個跟《火影忍者博人傳》還真不一樣,不管是放映規模,受眾規模,票房預期,都不是一個量級的,這種更大眾化一點的片子,的確是有必要請資歷更老一點的配音演員們來出演。
進入正題,咱們來聊聊配音的具體細節。
先從大的說,整部片子配音的完成度,已經可以追上原版了。或許我們不該叫它譯製片了,不管是音效還是聲音的場景搭建,和配音本身就已經是一體的了(例如那隻羊副市長帶著保鏢搜捕尼克和朱迪的時候,根據鏡頭遠近,進行了不同的環境混響處理,這就是聲音的場景搭建),而不再是上個世紀那種完全為了翻譯而翻譯的作品,我們真的應該把國語的配音演員和原版的配音演員放在同一高度上,這是國語配音演員們根據片子本身的二次創作,而不是根據原版配音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的二次創作。
應該說,譯製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譯制腔,已經被大眾審美淘汰了,我們也早已不再需要譯制就能欣賞外語的影視作品了。製作技術的進步,片子引進數量和渠道的增加,國外製作公司本身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國外的引進片子配音,已經早就不再是【譯】,而是和原版配音演員同一高度的【配】。
我始終認為,將原版的配音與中文配音進行橫向對比,其實是不公平的。原版配音,配音演員是製作團隊的一份子,有導演有編劇有後期製作,有條件進行一個整體的統籌調整,或者說沒有人比導演和編劇以及動畫製作者,對片子的配音更有發言權。而國語配音演員拿到手的只有一個做完的片子,片子具體是怎麼做的?不知道。角色的設定原案,劇本原案,分鏡頭原案,原畫等等等等,幾乎都沒有。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跨越語言表達方式的障礙,跨越文化差異的障礙,跨越畫面節奏和語言節奏不合的障礙,最終呈現了一部與原版配音不相上下的作品,的確令人敬佩。
反觀某功夫熊貓,不光與美方同期進行配音工作,還專門針對中文口型重新製作了畫面,結果拉了一堆完全不能勝任配音演員的明星進行配音,除了一些本身是演員的明星擔任的配音完成度很好,其餘配的不忍直視,藝術創作一但完全服從於市場,那才是真的要玩完了。
Ok,大方向談完,說說更小的幾個細節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片段。因為在電影院不方便記筆記,我只能用手機便簽記下幾個關鍵字以供回來以後方便回憶,以下幾條沒有做整理,寫的很亂,只是按片子中的時間順序排列一下。

1/名字的發音,雖然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強調過很多次,外文名字的發音一定要按照原本語言的發音來念,並且發音要標准。但是這片子里一開始兔子的名字,那聲字正腔圓的【朱迪】讓我有點出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中文名字。事實上繼續往下看發現這樣的配法其實也是別有用意的。
片子里有一個有趣的設定是動物的名字里都會帶有自己種族的名字,例如在火車上那段戲,尼克為了警告朱迪直呼其全名(很符合人嚴肅時的語言習慣,再次贊嘆迪士尼的工匠精神),這里國語翻譯成【兔朱迪】,相對的,朱迪有時也會稱呼尼克為【狐尼克】,我沒有看原版,這里猜測一下,可能原版應該是【Judy-Rabbit(兔子)】和【Nick-Fox(狐狸)】,動畫里也在警徽上出現過人物的英文原名,但是鏡頭太快誰特么能看得清啊......我是來看片子的又不是來糾結這種小事的。
這里大概是國語想保留這個點,不然叫成【朱迪-羅伯特】【尼克-福克斯】實在是有點
蠢,片子里念成這種形式也只是向語言障礙妥協的結果,我個人對於英文發音還是這種發音其實都無所謂的,看片子嘛......不要在意這種小事。

2/因為各出場角色都是動物,迪士尼的這類片子里的角色又都個性鮮明突出,對於配音演員的聲音造型能力恐怕是很大的挑戰。影視劇配音與動畫配音最大的區別恐怕就是,動畫配音的聲音造型更加誇張突出特點鮮明,這也是動畫角色個性設定和表現形式的依託點,這一點上不得不說國語配音演員做的簡直完美,一個角色一個聲音造型,活靈活現,沒有重復和多餘設定,這一方面歸功於片子本身的素質,另一方面也仰仗配音演員的過硬功底。

3/最想吐槽的一點來了!片子一開始兔子童年那段,為什麼要找小孩配音!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特么想不通啊!你是多想表現角色定位在【孩子】的年齡梯度和聲音造型!朱迪小時候演舞台劇這一段,多麼重要的角色個性塑造片段啊!多麼重要的主旨揭示主線點明的台詞啊!效果能有配音演員好嗎!何況這是動畫啊!可以誇張可以藝術化處理,沒必要追求這種童聲童語的真實感!不存在真人影視劇中配音演員本身聲音造型給人的年齡形象和角色形象嚴重不符的情況。完全可以由專業配音演員出演的嘛!
結果就是,配音演員的語言節奏和小孩子配音的語言節奏根本不在一個世界,開場五分鍾我的觀看體驗就是像摸石頭過河一樣,語言節奏感覺支離破碎,永遠跟不上節奏入不了戲。
這簡直就是災難性的毀滅!也是我最不能認同的一點!欺負朱迪的那隻叫吉丁的狐狸,因為有情緒比較激動的台詞片段無法採用小孩配音,所以小時候和長大後都用的同一配音演員。但是完全沒問題啊!倒不如說這樣反而增加了觀眾對於這個聲音的角色認同感。
也許我的觀點偏激了一點,但是我始終認為在動畫配音中,沒有經過藝術處理和創作的聲音是沒有戲劇表演價值的。

4 /尼克的配音,同時也是整個片子里最出彩的地方。如果說前幾分鍾我被支離破碎的語言節奏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帶的找不到北,直到朱迪初到警察局裡這段戲也久久不能沉下心來,後面尼克一出場,我整個人就像被人從漩渦里撈出來穩穩的按在椅子上一樣!片子的整個配音水平從這個點往後,整個就拔高了一個水平!就連朱迪的配音也跳出了原來給我的那種,感覺亂糟糟的語言節奏,融入了整個片子的節奏,展現出了原本配音演員想要展現的角色形象。
角色設定,台詞,劇情,這些提供給配音演員的創作材料,尼克本身的平面形象就是頗有魅力的設定(聰明溫柔成熟的壞男人,我就不信迪士尼的編劇你沒有吸收過韓劇的元素)。張震老師塑造的立體形象簡直是完美再現,從聲音造型,到整體的語感,語流。尤其是語言節奏,一下子就抓住人了。朱迪和尼克的幾個對手戲片段大概是片子里佔比最多也最精彩的片段,但是兩人角色個性迥異,語言節奏單獨拿出來其實感覺也是不在一條線上的,但是當二人對話起來,節奏上卻有種微妙的和諧感。原諒我已經開始胡言亂語了,我貧乏的專業知識已經無法描述張震老師配音的妙處,只能說就沖尼克的配音,這片子就值得一看。

5/提到語言節奏,還得再說一下三個語言節奏和聲音造配的很棒的,給我印象深刻的角色,警察局大廳的豹子警官,跟著尼克坑蒙拐騙的那隻迷你狐狸,以及樹懶。
豹警官似乎出場先於尼克,所以在我還沒從小孩子支離破碎的語言節奏中回過神來的時候(我的怨念是有多大),這只個性設定鮮明的豹子就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個人認為這是配音水平僅次於尼克的角色。
迷你狐狸則是聲音造型和角色造型的反差帶來了不少笑點。樹懶同理,也是一個笑點安排。不得不說的是藤新老師樹懶的聲音造型和原版真的相差無幾。

6/那隻叫做大老闆的老鼠。似乎也是想要在老年人和老鼠這兩個聲音造型中取得平衡,進行了升調的後期處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處理過後聲音和其他角色稍稍的有點不在一個平面上,感覺就像這個老鼠裝了變聲器而不是這個老鼠本身的聲音就是這樣,缺乏認同感,後期處理的痕跡稍稍有點嚴重。

7/吊橋上豹子和兔狐的追逐戲,副語言的處理好評,真實感與藝術的誇張性並存。之所以關注這一點是因為前段時間看《命運石之門0》的游戲實況,岡部倫太郎的聲優宮野真守,我整個聽下來感覺他對副語言的處理很突出,雖說副語言是配音演員的表現手段之一,但是宮野真守對於副語言的處理相比其他人特別突出,咳嗽,咽口水,喘氣,嘶吼,語氣詞,每一個發出的聲音都是戲,進而感染力特別強。本片里同樣的片段還有兔子的哭戲,哭腔很有感染力。後面卡車上尼克邊吃東西邊說話的橋段,同樣也是很自然,倒不如說邊吃東西邊嘟嘟囔囔的腔調也很凸顯尼克吊兒郎當的形象。角色個性和聲音造型,真的是相互關聯,這里倒不如再加上生理運動對發聲的影響和劇情本身對於角色個性的塑造。

8/音效和聲音的場景搭建,前面已經說了所以不再贅述。還是得再強調一點,正是這一點才使得這片子的配音不是【譯】而是【配】

9/最後一點,那隻羊副市長的配音。說實話這種混雜氣息聲和虛聲的聲音,讓我想起了花澤香菜,依然是《命運石之門》中的角色,椎名真由理。混雜了這種氣息的虛聲,給人的聲音造型就是柔軟,弱小,這也很符合本片的角色設定,由此感覺到,配音並不非得是中氣十足的,【播音式】的發聲處理,虛實結合確實也很重要,倒是不知道這氣息聲算不算副語言的一種。
另外,兩個角色雖然聲音造型的手法類似,但是聲音造型的最終成果卻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這應該說是聲音造型和角色個性不能分而論之,聲音造型的最終成品本身就包含角色個性嗎?
最後,這片子第一位是本身的素質過硬質量夠高,第二位才是配音演員的演出。配音演員永遠是二次創作者,片子本身的素質決定一切,我也真心希望國內能做出更多的好片子,這樣配音演員們才能有資本創作出精彩的人物來,沒有好的片子,任何配音都是紙上談兵。
寫到這里應該就差不多了,才疏學淺純屬胡說八道,只希望我不要變成鍵盤配音演員就好。

❻ 漫威復仇者聯盟是國語配音嗎

有國語配音的,但是好難聽這種片,建議還是看英語版的

❼ 我一直在糾結個問題。看外國大片,是看國語發音還是原音。國語配音不好,原音又看字幕又是時候跟不上

答案很簡單,好的國配可以看一下,差的就算了吧,堅決抵制。遇上好的國配,沒必要排斥。最好是原聲、配音都看。

如今這個時代,追求原汁原味其實有盲目的成分。我都不和別人說我會看一些國語配音,省得別人誤以為我這個出國成天用外語寫實驗報告的人,英語水平還很次。

其實好的譯製片配音,翻譯對於原片的理解有一定深度,台詞對白都是潤色過的,符合漢語口語對話的習慣,好的翻譯,你可以聽出一條邏輯思路。一邊開著網上中英字幕,一邊開著國語音軌,看多了,你就更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明白配音劇本翻譯一些特點。相比網上所謂「神字幕」、「神吐槽」式的翻譯,配音台詞的翻譯更加簡潔、流暢,符合口型,符合對話的邏輯。譯製片翻譯工作不僅僅是「翻譯」,還是編劇。

等你以後有機會做到英譯漢口譯方面的東西時就會有些明白,即使對英語理解了,卻無法用漢語口語流暢地表達,苦於沒有辦法說「人話」。譯製片某些根據情境的意譯是相當精彩,這個,對英漢兩種語言理解有一定越深,才越能領會和欣賞其中的奧妙。

配音也有優劣之分,就說電影,現在公映國配的水準最高,其他諸如電視台配音、正版音像配音,質量就無法保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其中的區別。

我個人覺得,現在還真沒多少人能很好德分辨出好的配音和差的配音。通常認為配音都是差的,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而且很多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差在哪兒都說不清楚。到頭來,都是心理排斥和固有偏見作祟,影響了判斷力。

❽ 外國電影是看原版好還是國語配音好

必然是原汁原味的好。因為文化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人們的面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也會隨著語言的表達而不同。電影的靈魂來自演員的一切。所以當你看到口型文字肢體不協調那是多麼難受的一件事(粵語國語除外)。特別是外文片,允許我帶點鄙視的說,那些配音簡直是蹲坑發出的怪聲。人有三魂七魄;電影同樣也是,所以國語配音的它就不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失去了靈魂、沒有了味道不看也罷。另外說一點:西片講的故事更多的是人性善惡的交織這里邊許多肢體心理和表情不是配音模仿能讀懂的;不像國產電影千篇一律的情情愛愛死去活來顯然是風格迥異。看不懂就讀字幕!(還能學習語言哦)。

❾ 國語動畫配音實力究竟怎麼樣為什麼總感覺有人說配的很尷尬

國漫的配音老師,首先實力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還有很多被評為國家級演員的老師來為國漫配音,覺得別扭主要原因就是聽「出戲」了,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大致有這么幾條:1.有些上配音老師對於動漫這一行並不是很清楚,沒能很好的把握好角色,因此聲音聽起來會有些端著的感覺。2.動漫中的人物台詞很多並不符合我們生活中溝通的原則,很多台詞為了通過審核過於官方化,正規化,不接地氣,也是聽起來尷尬的原因之一。3.聽得懂,一些中二台詞有時候會聽得自己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