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最早的立體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最早的立體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23 10:29:45

『壹』 香港電影的發展歷史誰能告訴一下哦 從初期到興盛

1940年代,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並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路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編劇,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並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年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12其實自1945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電影業直至1946年才開始正式復甦。
「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200部粵語片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14但其實自1946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盪,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於1948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1940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

『貳』 我國最早的立體電影叫什麼名字

應該是 《立體奇兵》,是僵屍片。

立體奇兵(1989年) 英文標題:3-D ARMY 本片為台灣首部採用立體攝影的電影,觀看時必須配戴專用的特殊眼鏡,因此電影票價為此而提高了10元。

『叄』 想找一個動漫電影或者不是電影,很早很早出的了,好像是3D的

我覺得是吸血鬼獵人d .在遙遠的未來,由於上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所有的科學文明,曾經統治世界的貴族們,以及人類的統治者吸血鬼們,正面臨著一場無法解釋的物種衰退,但他們仍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獵殺吸血鬼的職業獵人應運而生。其中人類和吸血鬼貴族的混血兒兼具吸血鬼和人類的優點,自然成為最理想的獵人。不幸的是,這些被稱為「丹皮爾」的混血兒無法過上正常的生活,甚至連吸血鬼都不歡迎他們。在這些孤獨的人中,有一個英俊的領袖,他就是吸血鬼獵人d,故事發生在公元12090年。愛爾邦家族的夏洛特小姐被吸血鬼貴族馬赫爾從家中綁架,於是愛爾邦僱傭了吸血鬼貴族所熟知甚至懼怕的第一個吸血鬼獵人D和另一群獵人麥克斯兄弟姐妹去營救女兒。外表高貴帥氣,身著黑暗,騎著黑馬的「D」,和Max兄妹一路追蹤開走的吸血鬼。途中,D和Max兄妹為爭奪獎金發生了口角,得知夏洛特並沒有被綁架,而是愛上了吸血鬼麥爾,但他們的愛情並沒有被接受,於是計劃在沒有人類和吸血鬼貴族的理想國「夜之都」過上平靜的生活。被三大貴族英雄D的「暗影使者」、「千面俠」、「狼人」阻擋,關鍵時刻,D的「陽光病」爆發,Max的兄弟姐妹之一蕾拉及時伸出援手。他們約定,無論誰先死,另一方都必須在墓前獻花。吸血鬼麥爾的目的是嚇唬吸血鬼。它是被稱為「溫德爾·迪金森伯爵夫人」的切迪城堡,是克塞尼亞·戈雅喬娃·卡米拉的舊領地。Ksenya Goryachova Camilla表示理解他們,願意幫助他們離開混亂的世界,前往理想的國度,並向他們展示了城堡中的飛船。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但是馬希爾和夏洛特沒有想到,克塞尼婭·戈雅喬娃·卡米拉邀請他們來這里只是一個陰險的陰謀,克塞尼婭·戈雅喬娃·卡米拉需要夏洛特的血來復活。經過激烈的戰斗,D徹底消滅了Ksenya Goryachova Camilla,而受到吸血鬼洗禮的夏洛特則暈倒在吸血鬼Maher的懷里,等待新生。城堡的主人消失後,城堡開始坍塌。馬希爾帶著夏洛特乘著飛船飛上藍天,飛向他們夢想的地方。很多年後,在蕾拉的葬禮上,她的小孫女看到了遠處的黑獵人,D遵守了和蕾拉的約定。

『肆』 中國最早的三維立體電影在什麼時間播放

中國引進的第一部3D立體電影叫《槍手哈特》,2007年1月27日。隨後引進《地心游記》。
台灣富華影業公司在1977年2月20日推出了台灣第一部3D電影《千刀萬里追》
香港最早的3D影片是成龍的《飛渡卷雲山》。古龍編劇。導演羅維。
1984年,中日合拍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單機偏光立體電影《俠女十三妹》。

『伍』 誰知道香港最早的電影

香港電影起源於一隻燒鴨
09版本的《偷燒鴨》之所以拿一隻燒鴨大做文章,是因為,香港電影其實源於一隻鴨子。早在1909年,美國人本傑明·布拉斯基便與香港人梁少坡等人合作了香港在本土拍攝的第一部故事電影《偷燒鴨》。影片由布拉斯基在上海開設的亞細亞影戲公司出品,《偷燒鴨》還曾由布拉斯基帶到在美國上映,為香港在外國公映的第一部影片。被認為是香港最早的電影。《偷燒鴨》不僅比香港的黎民偉兄弟倆拍攝的《莊子試妻》早,也比上海的鄭正秋、張石川拍攝的《難夫難妻》早四年。

『陸』 你知道電影發展都經歷了什麼

‍‍1908-1927年,電影的默片時期,1922年,《海路通航費》首次採用特藝色公司雙色處理技術。1932年,迪士尼動畫《樹與花》中首次應用「三色染印法」技術。1935年,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問世,標志著電影完整具備了影像、聲音、色彩三大元素。1952年,《伯納瓦的魔鬼》採用兩台放映機同步放映,並使用特殊的偏色眼睛給觀眾製造出深度感,這是最早運用三維技術的立體電影。1967年,IMAX公司為蒙特利爾展覽會製造第一台15片孔70mm大格式放映機。1971年,杜比試驗室研製了聲音降噪技術。1999年,6月1日,第一部商業放映的數字電影在美國的6家影院上映。2009年12月28日,電影《阿凡達》全球公映。該影片採用3D虛擬影像攝影系統、虛擬影像棚協同工作攝影機、面部捕捉頭像設備與面部表演捕捉還原系統等新技術,減弱了常規3D電影觀看時容易產生的閃爍和眩暈感。‍‍

『柒』 中國最早的3D電影是那一年

1962年,《魔術師的奇遇》。是新中國第一部立體電影。

主要故事情節為:被反動派逼出國外的魔術師陸幻奇回到上海,尋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兒子阿毛和老友王小六。他不知道阿毛已改名為張志誠,在公共汽車上做了售票員,王小六也早已不耍猴現已當上了動物園的主任。

在尋找過程中祖國的種種新氣象給了他深刻的感受。老魔術師萬萬沒有想到他不僅找到了兒子而且找到孫子,陸幻奇決定不再離開祖國了;本片是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影片。

(7)香港最早的立體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創作人員:

1、桑弧

四十年代初,在老一輩電影導演朱石麟幫助和指點下,開始電影編導和創作。五十多年來,編劇、導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在1957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金獎、1954年第八屆卡羅維伐利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和1955年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主獎。

《祝福》獲1957年第十屆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特別獎和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擔任編劇的水墨動畫片《鹿鈴》獲1983年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和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終動畫片獎;《她倆和他倆》、《郵緣》獲文化部1979年和1984年優秀影片獎。

2、陳強

1936年在太原並州中學讀書時參加業余劇團。1937年隨戰地總動員會宣傳團在晉西北演出。1938年至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1939年畢業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1942年主演喜劇《二大伯》受到歡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4年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工團演員,1945年因在歌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而知名。1947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後在《留下他打老蔣》、《橋》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

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地主南霸天,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不僅擅演反派角色,還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

『捌』 中國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哪一年上映的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影片是京劇《定軍山》是譚鑫培主演的

『玖』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哪部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定軍山》,在1905年,不過那時候大多數人連電影都沒看過,更不用說3D電影了,所以其實3D電影並不普及。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這一年,離狄克遜發明電影放映機過了16年,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車到站》過了10年。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踞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中國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的

動作片做為華語電影的主力類型,這么多年來,華影在國際市場也都靠著它搶灘登陸,有遠見的華語電影人知道3D是必經之路,早早謀求著搶佔先機。華語電影人花了50多年的時光,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著華語3D電影的脫胎換骨。

紅藍立體是最早期最傳統的3D電影技術,1960年代就已經誕生。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兩部攝影機拍攝,然後再用兩部放映機放映,從不同位置投射紅藍兩色畫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過紅藍眼鏡觀看就能產生「視差」,從而讓觀眾眼前出現立體效果。

在我國,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1962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桑弧導演、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算是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將3D電影技術運用到武打片拍攝,是由台灣電影人首創。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題材抄襲成風,已逐現衰落跡象。為了挽留日益減少的觀眾,台灣富華影業公司嘗試用紅藍技術拍攝立體武打片,先後推出了由導演張美君執導的3D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及《十三女尼》。

這兩部立體電影雖好看,但看著看著觀眾總會有暈眩嘔心的感覺,這便是當時3D技術最大缺陷之一:紅藍立體最早大都用於黑白電影畫面。比如《魔術師的奇遇》就是,對畫面品質沒什麼影響,然而用在彩色電影畫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問題,加之兩色影像迭合很不穩定,很容易會讓觀眾適應不良。

雖然觀眾會感覺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事後也證明,3D立體技術確實適合拍功夫片,因為其中的動作、兵器的出現頻率很高,「劍指觀眾」、「萬箭穿心」的立體效果讓銀幕外的觀眾避閃不及,震撼無比。

立體武打片在台灣成功後,也相繼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轟動一時,當年還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獲得影展大會金箭獎等五項榮譽。可惜的是,在一次視察外景場地時,兩部影片的製片人被直升機螺旋槳擊斃。

當時一部立體電影所用的膠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兩倍。因為投資實在太大,3D立體電影逐漸在影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