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遊記)中高老莊高員外的女兒叫什麼
高太公有三個女兒:高香蘭(高太公長女)、高玉蘭(高太公次女),高翠蘭。
高翠蘭,《西遊記》中的人物。本是大財主高太公的女兒,後來豬悟能欲強娶高翠蘭,恰巧唐僧師徒路經高家莊,孫悟空收了豬悟能保唐僧西天取經,高翠蘭繼續留在高老莊。
《西遊記》中的高玉蘭是高老莊高員外的二女兒,在小說中並沒有正面出現,而時下一些文學作品,錯把高玉蘭說成豬八戒的妻子。小說中八戒的妻子是高員外的三女兒高翠蘭,而非高玉蘭。
(1)香港電影西遊三上高老莊擴展閱讀
原文節選:
卻說三藏與那諸老(高老莊主人)談今論古,一夜無眠。正想行者不來,只見天井裡,忽然站下行者。行者收藏鐵棒,整衣上廳,叫道:"師父,我來了。"慌得那諸老一齊下拜。謝道:"多勞!多勞!"三藏問道:"悟空,你去這一夜,拿得妖精在那裡?"
行者道:"師父,那妖不是凡間的邪祟,也不是山間的怪獸。他本是天蓬元帥臨凡,只因錯投了胎,嘴臉象一個野豬模樣,其實性靈尚存。他說以相為姓,喚名豬剛鬣。是老孫從後宅里掣棒就打,他化一陣狂風走了。
被老孫著風一棒,他就化道火光,徑轉他那本山洞裡,取出一柄九齒釘鈀,與老孫戰了一夜。適才天色將明,他怯戰而走,把洞門緊閉不出。老孫還要打開那門,與他見個好歹,恐師父在此疑慮盼望,故先來回個信息。"
說罷,那老高上前跪下道:"長老,沒及奈何,你雖趕得去了,他等你去後復來,卻怎區處?索性累你與我拿住,除了根,才無後患。我老夫不敢怠慢,自有重謝:將這家財田地,憑眾親友寫立文書,與長老平分。只是要剪草除根,莫教壞了我高門清德。"
行者笑道:"你這老兒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對我說,他雖是食腸大,吃了你家些茶飯,他與你幹了許多好事。這幾年掙了許多家資,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東西,問你祛他怎的。據他說,他是一個天神下界,替你巴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兒。
想這等一個女婿,葉門當戶對,不怎麼壞了家聲,辱了行止,當真的留他也罷。"老高道:"長老,雖是不傷風化,但名聲不甚好聽。動不動著人就說,高家招了一個妖怪女婿!這句話兒教人怎當?"三藏道:"悟空,你既是與他做了一場,一發與他做個竭絕,才見始終。"
行者道:"我才試他一試耍子,此去一定拿來與你們看,且莫憂愁。"叫:"老高,你還好生管待我師父,我去也。"。
『貳』 王晶新片《孫悟空大戰盤絲洞》,看點只在盤絲洞,而不是大戰
剛剛宣布完開拍新版《倚天屠龍記》,王晶的新片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 ,2020年5月22日就在騰訊視頻線上開播了。
不出意外的話,這又會是一部標準的爛片,但也能清楚的看到,這是王晶又一次給寒冬中的影視行業送溫暖,給一幫老弱香港電影人工作的機會。
沒有什麼電影是王晶不敢拍的,也沒有什麼名著是王晶不敢改的。
當年的《鹿鼎記》,雙兒讓他變成兩個人;《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所有武功都是速成,其中九陽神功就在武當山下誆火工頭佗練成。
這次, 王晶對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下手了 ,雖然也比周星馳晚了25年。
在王晶的《孫悟空大戰盤絲洞》中,人物肯定是沿用了《西遊記》的主體結構,但故事卻是一版三打白骨精。
一開始唐僧到五指山下放出孫悟空,收為徒弟,然後帶著他去收沙僧,最後在高老莊才找到豬八戒。
人聚齊了,就西行取經去啊。可第一站就先到了盤絲洞,中間還把頻頻出手降妖的孫悟空趕走了。
沒有孫悟空保護的唐僧被眾蜘蛛精抓到盤絲洞,在孫悟空神兵天降之前,還出了一位善良的蜘蛛精小七來幫助。
最後危急關頭,孫悟空及時趕到加入戰斗,可孫悟空也干不過蜘蛛精大BOSS危後,最終逆轉取勝還得靠唐僧的金禪子金身。
所以,這部《孫悟空大戰盤絲洞》,打的是蜘蛛精,用的卻是三打白骨精的劇情,中間還包含《倩女幽魂》的元素。
另外,還給豬八戒加了一個三叔,明顯就是模仿《賭聖》中的吳孟達。
細節上,飾演唐僧的正是《大話西遊》的羅家英;後來,三叔上了高玉蘭的身,不就是《大話西遊》豬八戒和牛魔王妹妹移魂大法的翻版嗎?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是由王晶編劇並執導, 雲千千、陳浩民、羅家英、林子聰、火星等主演 ,定位是魔幻網路大電影。
放在網路大電影中,《孫悟空大戰盤絲洞》的品質至少是中上。
74歲的羅家英已經多年不拍電影了,距離經典的《大話西遊》已經25年了;66歲的火星,曾經是成龍成家班的主力,現在打不動了,只能在這樣的網路電影里混口飯吃。
陳浩民和林子聰是近年王晶手下最親近的御用演員,而且他們也早就搭檔演過孫悟空和豬八戒,默契十足。
林子聰曾是周星馳旗下星輝公司的製作主任,但周星馳多年沒幾部作品,為了生活還得經常跟著王晶混。
在王晶的新版《倚天屠龍記》中, 林子聰要和田啟文一同出演華山二老 。
陳浩民絕對是跟著王晶混飯吃,吃得最爽的一位。
1997年,28歲的陳浩民,憑借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的段譽一角成名,但又是一個出道即巔峰,至今也沒第二部作品能超越當年的風采。
整個90年代,陳浩民只演過3部電影,00年代5部;2014年至今,卻已經出演了20多部了,其中2017年4部,2018年6部,2019年9部。
基本上,都是《開封降魔記》、《唐伯虎點秋香2019》、《狂龍伏妖》、《濟公之神龍再現》、《濟公之英雄歸位》、《濟公之降龍有悔》、《齊天大聖·火焰山》、《齊天大聖·萬妖之城》、《天劍修仙傳》、《降龍祖師》、《鍾馗誅妖傳》,這樣的網路大電影。
從品質上來講,是清一色的爛片,但想到他有四個子女要養,似乎也能理解。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雖是爛片,但也還是有亮點的,比如 大反派蜘蛛精危後 。
西行路上想吃唐僧肉的妖精很多,蜘蛛精不是最有名的,也不是最厲害的,但可以是最妖艷的。
【蜘蛛精、豬八戒人形的飾演者,文凱玲、何浩文曾合演過三級片,沒有出現在演員表中。】
《西遊記》原著中對蜘蛛精的描寫 :
能降服這樣的妖,沒有超高的道行是不行的;而要演繹出這樣的妖精,沒有幾分姿色也是不行的。【最早,日本拍情色版《西遊記》就是盤絲洞。】
這版本蜘蛛精,沒有書中描寫的完美,但還是能讓觀眾產生想像的。文凱玲身上的那種妖氣和霸氣糅合的媚惑,也確實是雲千千等90後新晶女郎所不具備的。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的目標觀眾主體,也不是一二線大城市的普通院線電影觀眾,拍得LOW一點,誘惑香艷一點,方向絕對是正確的。
如此,《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可以一戰?可以一看?
『叄』 86版《西遊記》三位唐僧換人秘史,以及他們的老年生活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搶電視」這個 社會 現象逐漸脫離了每個家庭,想當初如果有電視劇能同時滿足一家老小喜歡的話,那一定是86版《西遊記》。
直到現在,這部35年前拍攝的《西遊記》仍還有人喜歡,但物是人非,導演楊潔早在4年前離世,主演們也到了遲暮之年。
但直到今天還有人沒發現,其實86版《西遊記》的唐僧一共換了有三位主演,經過35年歲月洗禮,他們的老年境遇已相差甚遠,其中大家最喜歡的一位唐僧扮演者落魄到為了撈金只能賣情懷、博眼球走穴商演。
汪粵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和張豐毅、張鐵林等人是同班同學,1982年畢業後,汪粵被分配到峨眉電影製片廠當演員,《西遊記》就是他接拍的第一部戲。
作為唐僧的第一位扮演者,汪粵在正式入組前曾遇到了不少困難。
他為了將唐玄宗飾演到位,曾獨自跑到北京法源寺體驗生活,在那半個月時間里他同和尚們一起吃住,但最終呈現出的唐僧卻是一副苦像,這讓當時的專家們都產生了一些想法,他們提議換掉汪粵,好在有導演楊潔兜底把他保了下來。
等到劇組全員就位後,《西遊記》正式開拍,得知汪粵接下了唐僧這一角色,他的大學表演老師卻開始好言相勸,老師們認為《西遊記》拍攝周期長,希望汪粵可以多詮釋一些戲,以防被一個角色套牢,而老師們的建議也被新人汪粵記在了心裡。
《西遊記》開拍後大家曾一度亂了陣腳,由於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拍戲,所以大家表演時都沒鏡頭感,終於到了「三打白骨精」時,經過楊潔導演調教,汪粵和六小齡童進入了佳境,這也讓楊潔特別高興。
而與此同時有一個電影角色找到了汪粵,結合老師的建議,他想到了一個大膽的方法:串組。
事不宜遲,汪粵把自己的情況和想法告訴了楊潔導演,楊潔聽後大失所望,她用盡全力把汪粵保了下來,沒想到他卻有這種想法,於是楊潔告訴汪粵:你要真想去就徹底去,我這里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經過深思熟慮後,汪粵決定一心撲向電影。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初拍的電影直到現在也沒上映,而他之後飾演的角色也都沒給觀眾留下印象。
萬般無奈下,汪粵兼任了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的表演課和視聽語言課教師,雖然當年他只拍了三集《西遊記》,但他現在和當年的主創人員卻走的很近,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和六小齡童、馬德華相聚,和觀世音的飾演者左大玢老師也有聯系,或許是因為有這層關系,每次有節目邀請西遊劇組,拍了三集的汪粵都會是第一人選。
經過不斷努力,汪粵在去年有了兩部戲拍,一部是六小齡童主演的《財迷》,一部是電影《悟空》
而和汪粵相比,飾演唐僧時間最長的徐少華就沒這么幸運了。
汪粵離組後,楊潔導演開始找起了第二任唐僧的扮演者,在選角高老莊高小姐時,她在電影 《精變》 里看中了徐少華,於是她邀請徐少華飾演小白龍這一角色。
徐少華接到邀請後立即跑去電視台試了鏡,但是化上妝台長卻發現,徐少華演小白龍少了一些陽剛之氣,而另一邊試唐僧的演員缺了些儒雅之氣,於是台長當機立斷不如讓徐少華試試唐僧,沒想到他扮上唐僧除了瘦一些外,還挺合適的,就這樣徐少華因禍得福和唐僧結了緣。
試鏡成功後,徐少華順利入駐進組,並且和六小齡童、馬德華等人配合得十分默契,這時的楊潔導演還想不到,徐少華將來會給她上演「攜唐僧以令導演」的戲碼。
西遊劇組很順利地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徐少華決定要去上學深造,他告訴楊潔導演自己只需要考試不用上課就可拿文憑,並且不會耽誤劇組拍攝。
楊潔導演也是開明之人,她動員大家加班加點趕出檔期放走了徐少華,而徐少華也挺講究,考完試後如期回到了劇組,他第一時間找到導演,希望劇組出面和學校商量讓他既不用上學也可以拿文憑。
楊潔聽後腦袋嗡嗡地問:你之前不是說不上學就能拿文憑嗎?怎麼現在又要讓劇組出面呢?再說劇組有這么大面子嗎?
對於導演的三連問,徐少華耍賴地說到:中央台的那個倪萍就是這么辦的,她不上課就拿文憑,西遊記組怎麼就不行呢?肯定是你不給我辦!
對於徐少華的百般無賴,楊潔導演只好先迂迴說先了解一下情況。而此時徐少華也立下「軍令狀」:如果上學和唐僧二選一,自己一定選擇演唐僧。
結果在劇組轉到下一個城市拍攝《趣經女兒國》時,徐少華卻消失了。
找不到唐僧,楊潔導演急得團團轉,她先是打給了徐少華所在的劇團,劇團告訴楊潔:徐少華和他老婆去上學了。
掛掉電話,楊潔立馬撥到了學校教務處,教務處便立刻找到徐少華了解情況,而此時徐少華又開始編了,他說我確實要去蘇州補拍幾個鏡頭,幾天後就回來。當教務處把大意轉給楊潔時,楊潔在電話里怒了:「我們不是補拍鏡頭,我們要拍整整一集,幾天時間哪能夠,你最長得給我一個月時間!」
經過一番溝通,徐少華總算到蘇州拍完了《趣經女兒國》,在回學校時,楊潔派了兩個製片去學校交涉,他們帶的任務是:和學校溝通讓徐少華不上課或者少上課而且還能拿文憑。但製片了解到的情況是,徐少華和學校也立了「軍令狀」:上學和拍戲二選一,他要以學業為重。
這件事被台長了解後,台長也氣得火冒三丈:「換人!中國演員有的是,誰穿上這身衣服誰就是唐僧!」
「攜唐僧以令導演」的徐少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算盤竟然打錯了,不過在當時來講只有讀大學才會被分配到好工作,但是回過頭來看,演《西遊記》才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這部劇夠吃一輩子了。
上完大學後,徐少華確實有了好工作,他先後擔任了山東省話劇院副院長 ,山東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等高級別的職務。但今年 62歲的徐少華退休後,日子卻顯得很落魄。
從前年開始,徐少華逐漸出現在了各縣城店面開業典禮和公司年會上,每次出現,他都是身穿袈裟唱著《女兒情》,甚至有時候自己也會發一些走穴商演的視頻,和同樣是主演的六小齡童、馬德華、汪粵相比,徐少華的老年生活確實有點落魄了。
其實,關於徐少華退出《西遊記》的原因還有一說,當年馬德華曾在訪談中說,徐少華之所以要去上學,是因為當時主演拍一集的片酬是70元,而六小齡童和馬德華因為要沾毛發,劇組給補貼10元,最後經過徐少華爭取,劇組卻只給他加了5元,因為這個錢沒談妥他才一氣之下去上了學。
徐少華離開劇組後,楊潔導演很著急,因為徐少華的形象已經拍了一大半,播出去之後觀眾肯定印象深刻,現在她需要找的是和徐少華形象相似的演員。
在出發山西拍《掃塔辨奇冤》的前幾天,唐僧的扮演者依然沒有合適人選。
那天,楊潔導演在剪輯房完成工作後下樓吃飯,下樓途中楊潔碰上了一位自帶儒雅之氣的男人,她趕忙叫道:喂,站住!
正要趕著去辦公室的遲重瑞被嚇壞了,但他仍恭敬地問到:您是在叫我嗎......
當楊潔導演得知遲重瑞是廣播劇團演員時,她的心終於落到了肚子里,唐僧找著了!
為了再次確定遲重瑞是否合適,楊潔把他叫到了光亮的地方,看到遲重瑞儒雅大方、相貌堂堂,楊潔導演鬆了口氣,唐僧就是他了!
「你願意演唐僧嗎?」聽到楊潔導演的問題,遲重瑞先是一愣便激動地說到:「願意,願意,願意,我願意,我願意。」
後來楊潔導演評價遲重瑞,她說遲重瑞是三個演員中最堅決、最忠誠的唐僧,他熱愛唐僧,他兢兢業業,心無旁騖的走完了最後的取經路,取到了真經取到了正果。他也被外界譽為是比較接近原著的唐僧扮演者。
《西遊記》的播出讓遲重瑞 人氣一路飆升,也讓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陳麗華。
陳麗華1941年出生在北京頤和園,滿族正黃旗,葉赫那拉氏第八代後裔,曾以495億元資產穩居胡潤女富豪榜第一位,由她創建的中國紫檀博物館中珍藏著999件明清傢具。
1990年遲重瑞和大十一歲的陳麗華結婚後,至今兩人感情都很穩定,雖然兩人結婚已有30多年,但卻沒有生育子女。
不過陳麗華生有三個孩子,遲重瑞和他們的關系也很要好,雖然三個孩子都叫他叔叔,但遲重瑞還是把他們當做了親生子女來對待,例如陳麗華兒子趙勇說他留光頭好看,他就至今都保持著光頭形象。對於遲重瑞來說他既是趙勇的長輩,也是趙勇的朋友,畢竟兩人相差也不過7歲。
在和陳麗華相伴的這么多年裡,遲重瑞重對陳麗華也是呵護有加,陳麗華也從來不和他開玩笑,兩人都是用您來相互尊稱,私底下陳麗華叫遲重瑞也是遲先生。
幾年前,魯豫曾有機會采訪過陳麗華,在那期視頻中我們看到,遲重瑞對陳麗華的關照是時時刻刻的。
從那期節目之後,有人說遲重瑞被陳家子女全程忽視,也有人說陳麗華給遲重瑞設百億遺囑,但遲重瑞分文未要。
其實在我看來,如果遲重瑞在乎家產的話,他一定會和陳麗華生養一個子女,如果遲重瑞只在乎家產的話,他怎麼會婚後30年還能如此體貼陳麗華呢。
當初,飾演唐僧的三位演員都拿著一樣的工資,但時過境遷,有人憑借唐僧至今都能吃飽喝足,有人憑借唐僧仍能在晚年有走穴商演的機會,還有人憑借唐僧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是唐僧成就了他們,也是他們成就了唐僧,只是如果還能再來一次的話,希望三位先生別來回罷演了,小時候的我還以為前兩個唐僧被妖怪吃了…
文/劉飛
編輯/阿西巴
『肆』 高老莊里的貪念——《西遊·降魔篇》解讀(二)
壞人有善心嗎?當然有!但這只是理上如此,是人們在討論善惡人性的時候的思維。就算相信性本惡的人,也無法否認壞人是有善念的。但如果讓人面對眼前一個屠殺他人一家老少的殺人犯,再問他是不是有善心呢?
魚妖有善心嗎?
這個問題重要嗎?難道不應該是阻止他的惡行更為重要嗎?就算相信魚妖本來是善,但要做的仍然不是阻止他,完成一個普通人驅魔該做的事嗎?能夠為老百姓做一點事,讓他們不要喪生在惡行之下。
驅魔應該是這樣簡單的啊!
玄奘是帶著這個問題進入高老莊的!
經歷魚妖的事,讓玄奘對自身的行為有了嚴重的懷疑,而且已經決心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所以我們看見的是,進入高老莊,看破一切幻象的玄奘,沒有再拿出樂器和兒歌試圖感化妖物,而是直接出拳,沒有絲毫猶豫。當然動作並不熟練而已。相比之下,那披著人皮的鬼物倒顯得遲鈍了,竟出現了換了一次拳刺的動作。
鬼物不是兇殘害人的嗎?第二次的拳刺比第一次的拳刺還要鋒利,這是被玄奘激起了兇殺之性。可見暴力相招引。
放棄了原來的驅魔辦法,改用了拳頭,這是玄奘的改變。他在實踐的是想像一個普通的驅魔人一樣去做事,也就意味著他對師父所說的驅魔理念,已經動搖了。
經歷之改變人,並不是人選擇了錯誤,相反恰恰是人做出了自以為正確的選擇。也許於事有補,但不可避免的是,初心頓喪!
高老莊劇情的設計,與其說真幻,不如說表裡。人們對於所見之非的懊悔,往往會覺得之前所見是迷惑人的幻覺,不知真幻之間自有相通之處,只是表裡之別而已。這一點從一個道具可以看出,那就是巨大壁爐里的烤豬。
為什麼道具設計成豬身裡面裹著人身,而不是直接就是人身幻化作烤豬呢?如果先見的是一頭頭烤豬,之後發現居然是烤的是一個個人,那就是真幻之別。但所見是豬身,轉過來才看見豬腹里藏著的人身,那就是表裡之別了。
如同豬剛鬣一身戲子服裝,動作也如在舞台上唱戲,體現的也是表裡,而且是表裡不一。什麼是戲?扮演。所扮演的人物和戲服下面的人相關,今日可以扮關公,明日可以演曹操。這就是表裡不一,如同豬妖,表面是一身人皮,而裡面卻是豬妖之身。
這意味著我和我的行為,可以是不同的,這是說表裡的區別。
由此理解高老莊里的那些鬼物,為什麼都是人皮裹沙?佛家語有所謂臭皮囊的說法,比喻人身不過是個皮囊,內中裝著諸多的穢物,流出屎尿屁,其臭無比。
皮囊們都是什麼人,為什麼會被豬剛鬣所害?影片用了一對下山的情侶來說明。女子愛慕師兄的容顏而一起私奔,至於那師兄的容顏,當然這其中顯然是因為久住山中,所見有限。不僅如此,影片又以他們為視角,道出了高老莊里種種的表裡不一,從烤豬到燭台,無不如此,但兩人完全受所見迷惑。而當女子看見豬剛鬣的皮相之後,立即移情別戀,對方才還依戀愛慕的師兄棄如弊履。
「色香味俱全,完美!」
女子的話,說出了一個古老的觀念,「飲食男女是人之大欲」。色香味俱全,通常是用來形容食物。看見一個男子,卻說出了對食物的欣賞,說明眼睛的背後不是心,而是慾望,是以食色為性。也就是說,身體之中充斥的不是心,只是躁動如沙的慾望。
慾望之害,看似是人主動的追求,但其實質恰恰是被動的,且隨刺激而遷移擴大,讓人隨之起舞,難以割捨,不由自主。
俗語有「奶油小生」的說法,形容甜膩是女人所愛。以此看那個師兄,面目粗糲,頰生亂毛,要說粗丑似豬是過分,至少也不是帥氣之人。但言行之中對女子自有一份心意可見,偏偏荒唐的是女子竟是愛他的面容,不見其心,可謂不知美醜。所以女子看見了豬剛鬣油光水滑的面容,自然也不能見其內在乃是醜陋豬妖之身。
為什麼連續幾問,一意要讓他說話?言為心聲,有心才有言,說話是心動的表現。哪知道情挑之下,卻引來殺身之禍。
由此而知高老莊里的人皮沙袋是怎麼來的?一個個都是沉迷表相之人,為慾望所迷之人。為欲所迷,自然為物所役,內中失主,行為頓時離開了自我的真實,人皮之下,自然只有沙子了。
對美好的事物產生欣賞,心有所好,並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每個人感受美的本能。但是沉溺在此感受之中,不斷自瀆,以此為心,表現為欲,那就是自喪了!所以高老莊的一個個沙袋,與其說是豬剛鬣所害,不如說是自害。
世人為何不見表裡?是因為所愛就在表相。易受巧言,難感實行。如同之前的魔鬼魚,名為魔鬼,行非魔鬼,卻僅僅只是個外形就容易被誤會,就是一種點題。
那一對師兄妹進入高老莊是白天,而玄奘進入的時候則是晚上,影片特地給出進入時的天空鏡頭對比。白日之下,萬物動作,諸欲喧騰;唯有入夜,萬物寧靜,諸欲消退,人亦得自返之省。孟子所謂夜氣之存,正是良知發露,心最靈明。因此玄奘能從表相見內在,知眼見耳聞皆為幻化之表。
如之前所述,玄奘能救得嬰兒,是其本心不失。有本心之明,所以能不受表相所欺騙,直見根里。但玄奘就能不執表相嗎?面對豬妖猙獰醜陋的面目,要他嘴對嘴的去吸出豬妖的元神的時候,玄奘就做不到了。看見了美女的身體,他也一樣流出了鼻血。顯然,看得穿和做得到,不是一回事。
世上常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愛一個人,真的能不介意外貌嗎?人之勉強和扭曲就在於此。其實愛一個人和審美是兩件事,大眾的口味是用不介意外貌來檢驗真心。說白了,就是用所謂真愛來壓制審美。
玄奘有為大眾驅魔之心,出生入死且不懼,但卻因為怕惡心而不敢去跟醜陋的豬妖嘴對嘴。初聞覺得不可思議,仔細一想,這才是精彩之處!不怕死的人,未必不怕痛,未必不憂榮辱。
至此可以知道,表相是什麼?
是自我,是人所有的自以為是而凝成的自我!
無論是貪戀俊美容顏的女子,還是嫌棄豬妖猙獰醜陋的玄奘,都是自我呈現。與本心不同,這部分自我是代表身的部分,是自己的局限。其中包括一個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習慣、自己的性格與脾氣、自己的見識和思維方式等等,往往難以匹配本心。
如果說之前的魚妖和村民的誤會和怨恨,只是一種應激而生的偶發狀況,源於不克己的自以為是。那麼高老莊的豬妖,就是將這種情形推到極致,談論的是每個人在過去的經驗中,在歲月中積累形成的自我。
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孩童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是類似的。但是長成之後,卻有大大不同,因為每個人成人都有自我在乎的部分。這樣的自我的問題在哪裡?只有一點,那就是言行之中,沒有本心之定,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忘記了初心!
什麼是忘記初心?就好比等人。等了一個小時,是關心,擔憂對方除了什麼問題;等了兩個小時,是急躁,心裡憂悶對方怎麼不通消息;等了三個小時,是惱怒,對方出現的時候會是一頓狗血噴頭的狂罵,修養好的也不免一頓埋怨。
最開始的時候,不是擔心嗎?
本心之外,玄奘也有自我!
本心和自我的不同是什麼?本心是起點,自我則追求目的。從玄奘而言,不忍見百姓遭難是本心,驅魔就是目的。如果說驅魔是本心,那完成驅魔就是目的。因而本心決定了一切事的開始,而自我則負責如何將一切完成。
從魚妖事件引發的玄奘的困惑是,救人和驅魔成了兩件事。救人只是救村民,驅魔則不然,是救所有人,包括魔。因為在師父傳授的驅魔理念之中,魔雖是魔,但也有善性,也是人變成的,也是應該被拯救的,所以不能簡單的一刀殺。但玄奘因為做不到喚醒魔身上的真善美,同時看見其他遭難的村民,他就想要一刀殺的解決問題。
救人容易,驅魔卻難。至此,本心和自我背離,他才會覺得,師父是不是找錯人了!
殺惡以止惡,如同人犯法被抓。在一個法治社會之中,是多麼正常和合理的事情。難道還要去感化每一個罪犯嗎?誰有這樣的耐心,誰有這樣的意願,誰有這樣的精力與時間,何況誰又有這樣的能力呢?
這無疑是一條困難的路,而且會被認為帶著濃烈的理想主義的幼稚色彩。但如果對象轉換呢?那個人不是罪犯,而是自己的親人;甚至不是犯罪的人,而就是自己家裡那個調皮搗亂不聽話惹麻煩的女兒和兒子呢?
是快點解決問題,還是正視問題,伺機將人導正?好比是孩子出了問題,自己是怕麻煩一團煩惱,還是按捺情緒趁機教育孩子呢?缺乏的是耐心嗎?還是忘記了本心?
孔子曾經說了一段話: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以德,是洞悉目的以守住本心;以禮,是連通目的以實踐本心。玄奘的師父說,豬妖雖丑卻是個情種,因妻子背叛而恨上了天下愛慕美男的女子。豬剛鬣成妖,是本來對妻子的愛恨抽象而出,主宰了自身。他的妻子和天下女子有何關聯?從恨妻子到恨天下女子,愛恨成了執念,行為喪失了本心。
豈止豬妖放不下,玄奘也放不下。豬妖放不下的是對妻子的愛恨牽掛,那玄奘放不下的是什麼呢?是一顆善心。也就是他口中的,要為百姓做一點事。為什麼此心是執念?因為這是個目的,而為了這個目的,玄奘放棄了師父的理念,也就是放棄了本心,不擇手段使用了暴力。
如何理解玄奘使用了暴力?
看見段小姐的出現就明白了。段小姐的暴力,就是玄奘的暴力。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段小姐即是玄奘。或者更為准確的說,玄奘代表的是本心,而段小姐則是自我。
在這個意義上,段小姐,其實就是玄奘的自我!
也許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段小姐就是玄奘。曾見影評中有所謂段小姐是觀音化身的說法,其實不免太遠。段小姐何時出現?第一次是在玄奘遭受魚妖暴打之後,第二是是在玄奘和高老莊里的人皮沙袋對打之後。
兩次都是突然出現,出現的毫無過程,不僅如此。更有意思的是一句對白,當玄奘問段小姐是否需要幫忙的時候,段小姐說,滾開!玄奘代表本心,有心無力。段小姐卻自有手段,暴力除妖。一旦選責使用暴力,仁善本心當然滾開,否則如何揮舞拳頭?一段段小姐撕扯打爆人皮沙袋的戲,可見此形象的設計。
至此,另有證明段小姐身份的是兩個細節。其一就是在流沙河將魚妖彈上岸的胖妞。胖妞不是段小姐,但卻是她將要出場的先聲和暗示。眾人無力之際,胖妞推開瘦弱男子而出現,這是玄奘內心的表現。一個有力量的女子出現,推開了那個瘦弱而無力的自己。
為什麼玄奘心中暴力的自己是個女子形象?因為這一份暴力源出於愛,出於仁慈之心。為什麼段小姐出場就是面色臟污、舉止粗暴?因為這是玄奘本心對暴力的觀感。
其二是玄奘在流沙河救下小女孩後,沮喪的回到師父所在的牆邊。他說了一句話,「我其實可以救更多的人,可是我沒有辦法……」隨後便倒在牆角大哭起來。
所謂出家人不打誑語,玄奘守戒甚嚴,不是說謊之人。那麼就是說,這句話是真的,他其實真的可以救更多的人呢?前提會是什麼呢?
很簡單,早點使用暴力,早點讓段小姐出現。可是他沒有辦法,不是沒有辦法早點讓段小姐出現,而是沒有辦法說服自己違背師父所教的驅魔理念。直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之際,段小姐才被逼出現!
玄奘的大哭體現了他的痛苦,若已經竭盡全力救人,那麼雖然遺憾也不會痛苦。只有明知自己有能力,卻沒有去這樣做,才會在事後顯露這樣的痛苦,因為有無窮的愧疚和後悔在折磨他。
堅持自己的善念不舍,還是選擇暴力?這才是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就好比當初武王伐紂,孤竹君的兩個兒子阻止武王失敗,隨後隱居首陽山餓死。他們的堅持是什麼?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漁村的村民是受害者,魚妖何嘗不是?豬妖又何嘗不是?玄奘既有心救人,為什麼只救村民而不救魚妖呢?這並不是說只救村民的行為不高尚,關鍵在於玄奘本身,他是一個大乘佛法的弟子!
何為大乘佛法?不是救村民,也不是救魚妖,而是看見了村民和魚妖報應因果,能引導將雙方都從這種冤冤相報之中解脫出來的,這就是大乘!乘是運載,如車船之載,出離苦海!
大多的人難有此見,在意的是眼前的愛恨,追求和實踐的是自我。如同段小姐對玄奘的表達也是如此,一個如意郎君,一個溫暖的家庭,一起生一個小寶貝。這是她所渴望的眼前,也就是玄奘口中的小愛。有自我,便有屬於自我的部分。私在古時候不是個壞詞,表示該被維護的自我部分。
私的不好在於,只有私。
豬妖沒有被段小姐的手段降服,因為豬妖和段小姐一樣,都是起於自我。魚妖是來自外在的影響,依靠自我的堅定就可以剋制,持戒能守。但起於自我本身的執著,如何才能解決?
段小姐,就是玄奘的執著!
作為一本電影,角色是可以承擔多重意象和表達的。段小姐可以是玄奘的另一個自我,也可以就是一個女子,這樣一來就從一個自我的實現上升為如何面對小愛的問題,也就是自我滿足。
大愛和小愛的區別,一個是愛人,一個就是愛己。為什麼舍棄理念採用暴力解決問題?因為自己的情感受不了,自己的感覺需要滿足。如同明知道引導孩子才是正途,為什麼卻使用了體罰?因為自己發火了。
師父再一次出現,用一個鵝腿點破了玄奘所差的一點點,口是心非,或者說心口不一。玄奘的心口不一不是虛偽,而是用心混亂,否則也不會有代表暴力的段小姐的出現。他的本心是堅信大乘佛法的理念的,但是面對種種妖魔作亂,卻採取了和大乘佛法背道而馳的手段。所以為什麼說段小姐出現是面目黑污不潔?因為體現了玄奘內心對暴力的態度。
心口不一的實質是自我矛盾。玄奘見師父吃鵝腿說不好,是有違清規的。這代表他所理解的驅魔理念,只是一種需要堅守的規矩,沒有真正理解喚醒真善美的不是兒歌,而是兒歌中蘊含的他自身的真善美。
師父說他心中沒有鵝腿,所以吃了也無妨。這是告訴玄奘,只要心中的真善美不喪失,驅魔何必介意自己用了什麼手段呢?何必介意自己展現的形象呢?馬丁•路德曾說過一句話,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既然目的是為了驅魔,那麼自然就會不擇手段來完成。如同段小姐的法器——無定飛環。無定飛環變化萬千,形態不一,正是不擇手段。
但這是一句很險的話!若是不理解,就會舉起道德的大旗做盡惡事,看世上那麼多利用宗教、宣稱聆聽神靈之言而行惡的,莫不如此。
所以師父後面還有半句話,心中想吃,嘴上卻說不吃,這才是問題。這是澄明之道。這句話可以說是玄奘喜歡了段小姐,卻不肯承認。引申而言,也是玄奘選擇了暴力,卻不肯承認;也是玄奘心中有對自我滿足的需求,卻選擇追求眾生。
手段不是問題,看不見自己做了什麼才是問題。暴力不是問題,用道義和目的掩蓋暴力的本質,這就是問題了。任何手段不會因為目的而改變性質,這是最基本的澄明。
師父的意思是,先接受自己,正面的面對自己!
玄奘為什麼拒絕了段小姐,甚至是逃走,因為在他看來,那是小愛,是自私。他不允許自己自私,也不允許自己在乎自己,更不允許自己是如此的情緒化和暴力,這是一種典型的宗教式的精神自潔。
其實不知關愛自己,如何關愛眾生呢?因為自我本身也是眾生之一。事實上無論是喜歡了段小姐也好,還是選擇了暴力也好,都沒有關系,關鍵的一點是不要欺騙自己。
本來善沒有任何標准,但是我們選擇以滿足他人為善。本來自我沒有任何樣子,但是我們選擇讓自己成為眾人喜歡的樣子。
師父是個光頭,卻選擇戴了一頂假發,這是他和世人在一起做出的選擇。除了作為喜劇的搞笑之外,也體現出了對於玄奘的示範,真正調和本來面目和展現的樣子。
《西遊記》原文之中,就是在高老莊收服了豬剛鬣成為豬八戒。高老莊除了地名之外有一個意思是老莊為高,老是老子,庄是莊子。老莊是自然之妙,察名實之辨,與道合真。
『伍』 30年前,香港武俠宗師拍的《西遊記》,至今是爛片屆的一朵奇葩
若論 中國影視業第一IP ,非《西遊記》莫屬。
電影誕生百餘年,根據吳承恩筆下的這一經典神話故事改編的影視作品不知凡幾。
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經典改編,很多《西遊》影視劇甚至成為了國民記憶。
比如:86版《西遊記》、《大話西遊》、日漫《龍珠》等等。
但正如六老師所說: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能胡說。
在《西遊》翻拍史上,甭管是大陸港台,亦或是日韓歐美,從來不缺少奇葩雷片。
比如:日本曾在78年推出過電視劇《西遊記》,劇中的唐僧是一位女演員。
2001年,好萊塢拍了部《齊天大聖》,美國唐僧與印度觀音談戀愛拯救世界。
2018年,網飛還出品了一部美劇《新猴王傳奇》,連沙僧也變成了師妹!
還有近年打著致敬經典噱頭,各種碰瓷的西遊題材的網大爛片。
不過,這些翻拍影視劇大多影響力也有限,而說到《西遊記》翻拍史上真正的傳奇雷片,當屬一部拍攝於30年前的大陸與香港合拍的電影,影片被譽為:
史上最狗血的《西遊記》電影!
本期「 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 」,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部30年前的另類邪典之作!
《西行平妖》
Go West to Sube Demons
影片上映於1991年,由香港長河影業與內地的瀟湘電影廠合拍。
導演兼編劇是港台著名武俠大宗師 張徹 ,本片是他職業生涯的倒數第二部電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邵氏公司停產,張徹在台灣的電影公司又瀕臨倒閉,一時令這位昔日的賣座武俠片導演陷入無片可拍的境地。
此時恰逢大陸掀起合拍片的熱潮,不少香港導演紛紛前往大陸拍攝武打電影,張徹也順應潮流應邀前往大陸拍攝電影,接連拍攝了幾部功夫電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987年上映的 《大上海1937》 ,影片是當年內地的票房冠軍。
自那以後,張徹的導演事業在大陸迎來了回暖,但此時的張徹已經是到了花甲之年,創作力和精力都不比年輕時候,在片場拍攝時經常拍著拍著就睡著了。也正因為創作力不再, 張徹在大陸拍攝的幾部電影,基本都是將自己以前的作品二次修改或是直接翻拍 。
《大上海1937》的故事原型來自於《上海灘十三太保》,《過江龍》翻拍自舊作《報仇》、《西安殺戮》則是翻拍《五毒》、《神通》翻拍自《神通與小霸王》,就連這部《西行平妖》實際上也是源自與張徹在邵氏時期拍攝的電影 《紅孩兒》的翻拍 。
影片和張徹在大陸所拍攝的其他幾部電影一樣,都是由張家班的第六代弟子主演,飾演孫悟空的 董志華 、演沙僧的 杜玉明 、飾演紅孩兒的 穆立新 ,都是和張徹合作過多次的演員,三人都是京劇演員出身,因為身手利落而被張徹發掘成為武打演員。
董志華
杜玉明
穆立新
此外,重看這部電影主演名單的時候,赫然發現片中飾演豬八戒的演員 張克芃 也是一位隱藏大咖,他也是京劇演員出身,也曾出演過一些影視劇,但更知名的身份則是黑豹樂隊的前主唱。
說回影片本身,由於張徹本身是京劇愛好者,所以張徹電影中經常出現戲曲元素,而在大陸的幾部電影更是直接啟用京劇武生作為主角,這部《西行平妖》則更是張徹將京劇元素與神話武打相結合的另類嘗試,影片在當年上映時打出了噱頭:
國內首部神話特技電影!
然而尷尬的是,當張徹電影中不太講究的廉價畫風和風格化的武打場面、加上過時的特效水準和古怪出戲的京劇造型,讓影片徹底淪為了一部 擰巴、怪異、俗艷,卻又CULT感十足的奇葩電影 。
具體這片神奇在哪兒,讓咱們慢慢細說。
電影一開場就是京劇畫風,塗著京劇油彩的孫悟空登場。
下一秒,京劇孫悟空變成了真人版孫悟空,仍舊是張徹標志性的袒胸露背式服裝。
如果不是演員帶著一頭黃毛頭套,簡直讓人完全看不出這是在演美猴王!
緊接著又是一段邵氏風格的開場打鬥,孫悟空大戰同樣京劇造型的天兵天將。
原著中的大鬧天宮,到了本片中變成了京劇雜技舞台劇。
短短三十秒開場,就已經預示了本片草台班子式的畫風。
之後,唐僧登場,相較於孫悟空的造型,起碼看起來正常許多。
接著是在高老莊調戲高翠蘭的豬八戒,可能導演也知道豬鼻子的特效裝太假,所以電影大部分時間里豬八戒都只來著一雙豬耳朵,來證明自己豬妖的身份!
收服豬八戒後,唐僧又經過了流沙河,遇到了能和孫悟空打個平手的沙僧。
然後沙僧就命手下從河裡撈出了一匹白馬,白龍馬連變身都不用,就這樣師徒湊齊。
片名出現,隨著唐僧師徒一路西行,影片的故事正式開始。
電影的主線是唐僧師徒的降妖除魔之路,劇情大致被劃分為三個章節。
遇到第一個妖怪是打醬油的 豹子精 ,算是電影的原創劇情。
一天黃昏,師徒四人走進一座村落,當地的員外向唐僧師徒求援。
原來,有妖怪肆虐鄉里,如今更想強搶員外的女兒成親,唐僧師徒決定幫忙捉拿妖怪。
到了晚上,同樣是京劇造型的豹子精,帶著一群小妖怪來到村裡
坦率地講,單看豹子精這個蠢萌的大耳朵造型,讓人十分懷疑導演在致敬迪士尼的米老鼠。
電影的第一場打鬥開始,本片的武打風格是京劇武打與武術雜技相結合。
角色一言不合就翻跟斗,然後光著膀子開始上演赤身肉搏!
混戰中,悟空揮棍直取豹精,豹精慌忙舉叉迎戰。
雙方各種翻跟斗,一時間金棍銀叉在空中穿梭翻飛,
豹子精不敵孫悟空,現出原形,其實也就是脫了衣服。
畢竟是張徹導演,所以拍打戲演員從來都要袒胸露背!
光膀子的豹子精露出一身閃瞎眼的金錢紋身,此時孫悟空發動嘲諷技能:
喲,原來是只金錢豹啊?
之後孫悟空也畫上了京劇臉譜,非常敷衍地打戲過後,豹子精倒地身亡。
打完豹子精之後,師徒幾人繼續上路,這日來到了牛魔王的山頭。
不得不讓人感嘆牛魔王府邸的基礎建設很完善,導演還特意用了全景讓觀眾注意——
看看這干凈的水泥路面以及路邊的路燈!
接著,正在追殺「小三」玉面公主的 鐵扇公主 和丈夫 牛魔王 登場。
原來,牛魔王如今正在鬧家庭糾紛,作為正房夫人的鐵扇公主因牛魔王與情人玉面公主在外另立洞府而不依不饒,恰好牛魔王的結拜兄弟孫悟空途徑此地,便要孫悟空來評理。
唐僧師徒也應邀來到牛魔王的府邸,可沒想到,鐵扇公主竟然別有用心。
鐵扇公主因為婚姻破裂,居然在酒桌上各種挑逗小叔子孫悟空,並主動暗送秋波。
看到這里,不難猜測——
導演是將《西遊記》和另一部古典名著的經典劇情嫁接在一起了!
然而孫悟空也像那位打虎英雄一樣,斷然拒絕了鐵扇公主的投懷送抱。
這便讓鐵扇公主懷恨在心,也為影片之後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辭別牛魔王夫婦,師徒們爬山涉水又來到了車池國。
原本,車遲國的君主賢明,百姓們安居樂業。可如今,車池國被三個妖道 羊力、虎力、鹿力 三大仙盤踞。他們自封國師,帶著一幫道門徒子徒孫到處興妖作怪,攪得百姓不得安寧。
唐僧師徒初來乍到,意外結識了兩名當地的年輕武士喬偉和 駱傳 。兩人有感於妖道作亂,於是想要暗中行刺三大仙,可畢竟強弱懸殊,喬偉暗殺失敗而慘死,駱傳則因得到孫悟空的幫助而逃脫。
得知車遲國之亂後,唐僧試圖決定留下,幫助百姓清除妖道。
入夜,悟空、八戒、沙僧潛入皇宮,查明皇帝原來是一隻老白羊精所變。
看這個宛如低配cosplay的頭套造型來看,本片確實在特攝風格上採用了卡通畫風!
三妖道感到情況不妙,於是打算施行天羅大法,准備將唐僧師徒一網打盡。
他們高築祭台,施展魔法,剎那間妖霧彌漫。
為了消滅三大仙,孫悟空隨即與他們展開鬥法比拼,也就是經典的車遲國鬥法段落。
第一場是孫悟空與虎力大仙比砍頭,而本片在特效方面的問題也暴露無疑。
所謂的特技片,可實際上電影中特效不僅過時,而且非常假!
砍頭的特效基本就是藉助燈光將演員的頭隱藏在黑暗中,如此來呈現「無頭」效果。
虎力大仙也砍掉了自己的頭,卻沒想到孫悟空的金箍棒居然能放煙火。
直接對准虎力大仙飛起來的頭顱,一槍將其爆頭,完成了單殺。
接著是與鹿力大仙賭掏心,孫悟空再次贏了鬥法,鹿力大仙被雙殺。
隨後,孫悟空又識破了偽裝成少女模樣的羊力大仙,三妖道至此被除掉。
除掉了虎、鹿、羊三妖後,車遲國恢復了以往的寧靜祥和。
駱感測念唐僧師徒的恩情,便提出想要跟隨唐僧師徒西行。
可孫悟空認為他一介凡人,遇到妖怪難以自保,因此拒絕他隨行。
然而固執的駱傳卻不認命,正所謂不作就不會死,他在路上果然遇到了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將駱傳擄走,並威脅駱來暗算唐僧師徒,駱傳不肯聽從。
惱羞成怒的鐵扇公主,用芭蕉扇往駱傳的腹中扇風,駱傳的肚子被脹破,當場斃命。
一計不成,鐵扇公主又生一計,打算攛掇牛魔王前妻羅剎女的孩子 紅孩兒 對付孫悟空。
於是,鐵扇公主暗中施法,控制了紅孩兒的心神,讓紅孩兒製造幻境困住唐僧師徒。
與此同時,觀音菩薩得知唐僧師徒會遭劫難,遂派座下弟子哪吒三兄弟去幫助悟空。
而心高氣傲的哪吒一心想跟孫悟空一較高下,於是兩人又上演了草台班子式的武打場面。
哪吒不斷變換手中兵器,而孫悟空也隨之變換各種兵器。
誰能想到,孫悟空居然不用金箍棒,而是用起了劍!
之後又用圓環耍起了雜技,然後是拳腳互毆,雙方打得難分難解。
不打不相識後,哪吒告訴孫悟空,用幻境困住他們師徒的是紅孩兒。
打破幻境的唐僧師徒幾人,發覺自己來到了紅孩兒的火雲洞,於是一場大混戰開始。
哪吒三兄弟也加入戰局,尤其是哪吒踩著一雙輪滑鞋偽裝出的風火輪十分拉風!
紅孩兒見到哪吒的拉風輪滑鞋,於是當即也踩著風火輪搏殺。
神奇的是,本片中的風火輪簡直人手必備,之後連孫悟空、沙僧、金吒、木吒也都踩著輪滑鞋閃亮登場,整個火雲洞彷彿成了一座旱冰場。
紅孩兒自知不是對手,便施放三昧真火,頃刻間火雲洞烈焰熊熊。
然而沒想到的是,孫悟空也能用金箍棒發出三昧真火,
他揮動著兩頭冒火的金箍棒,與火雲洞的小妖們打在一團。
危急時刻,觀音做法放出蓮台化成的尖刀,將紅孩兒困在刀叢中!
之後,孫悟空揮棍搗毀了火雲洞,紅孩兒恢復了神智,
而一直暗中控制紅孩兒心神的鐵扇公主也瞬間慘死。
一場危機瞬間消弭於無形,孫悟空看著恢復理智的紅孩兒,露出了欣慰又基情的笑容。
師徒四人繼續踏上了西去的征途,電影的故事至此結束。
毋庸置疑,這部《西行平妖》即使放在九十年代,也堪稱是一部曠世雷片。
影片幾乎在各個層面都暴露出十足的問題, 故事胡鬧、情節草率、造型雷人、服裝布景假到不行,各種穿幫鏡頭比比皆是 ,而影片對外所標榜的特技更是粗糙廉價至極,基本就是利用煙火製造的爆炸效果。
角色出場要爆炸,角色被殺死要爆炸,妖怪登壇做法要爆炸,鐵扇公主做法失敗慘死也會爆炸,最後的火雲洞大戰更是從頭炸到尾,孫悟空用的不是金箍棒,而是噴火器,各種煙霧火焰彷彿在看一場雜技煙火表演。
特效浮誇過時倒也罷了, 影片最大的問題還是張徹作為導演對於細節的不考究 ,這也是張徹電影的一貫特點。早在七十年代的邵氏時期,張徹拍古裝片就從來不考慮角色的造型和場景是否貼合時代,比如拍清宮戲,張徹電影中的角色只留辮子而不剃頭。
這種不求細節的拍攝方法放在七十年代拍片極為控製成本的邵氏時期還能理解,但到了九十年代,張徹仍舊按照這種思路去拍攝電影,就會很是讓人出戲。
以本片為例,所有演員的造型都透著一種胡鬧感,孫悟空除了臉上貼點毛發完全不像猴,車遲國三妖的造型一個比一個雷人,尤其是羊力大仙,不知道的還以為才cos喜羊羊呢!
本片可說是張徹晚年的失意之作, 一方面,他努力地想要迎合市場,想要將自己熱衷的京劇武俠與陽剛武打元素,與更具有噱頭的奇幻和特技相結合,但另一方面,張徹的拍攝思維還停留在邵氏時期。 比如:電影片頭的舞台風格,就是他以前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拍攝方法,至於土法特技也是六七十年代的水準,更不用說簡陋到慘不忍睹的布景和沒法深究的造型妝容。
《西行平妖》之後,張徹只拍了一部《神通》,同樣票房慘淡。自此以後,心灰意冷的張徹便因為身體原因逐漸退出影壇。曾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影壇呼風喚雨的武俠片宗師,時過境遷,晚年的他卻拍出了國產爛片屆的一朵奇葩,讓人倍感無奈和惋惜。
『陸』 張衛健和陳浩民演的西遊記都叫什麼
張衛健和陳浩民演的《西遊記》是香港TVB出品的根據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改編的電視劇。張衛健版的和陳浩民版的西遊記分別於1996年和1999年在無線電視翡翠台播出,張衛健和陳浩民扮演的都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陳浩民版的《西遊記》是張衛健版《西遊記》的第二部。他倆演的這兩部《西遊記》都被稱為TVB《西遊記》。
而陳浩民的孫悟空相較於張衛健的來說更加添加了搞笑的成分。
『柒』 張紀中版西遊記中唐生是誰演的
張衛健 飾 孫悟空
簡介 齊天大聖,牛魔王結拜兄弟
配音 石班瑜
江 華 飾 唐 僧
簡介 金蟬子,唐太宗御弟
配音 孫德成
黎耀祥 飾 豬八戒/天蓬元帥
簡介 天蓬元帥
配音 陳宗岳
麥長青 飾 沙 僧
簡介 卷簾大將
配音 黃天佑
湯俊明 飾 龍 馬
簡介 西海龍王三太子
配音 陳宏瑋
楚原 飾 如來佛祖
配音 陳明陽
龔慈恩 飾 觀 音
配音 杜素真
李龍基 飾 玉皇大帝
配音 陳明陽
盧宛茵 飾 王母娘娘
配音 杜素真
馬德鍾 飾 二郎神楊戩
配音 李香生;陳宗岳
李煌生 飾 李 靖
配音 孫德成;李香生
何美鈿 飾 哪 吒
配音 杜素真
華忠男 飾 太上老君
配音 胡立成
張英才 飾 太白金星
配音 李香生
駿雄 飾 巨靈神
配音 陳明陽
郭德信 飾 月 老
配音 黃天佑
黃文標 飾 赤腳大仙
配音 陳明陽
游飆 飾 雷震子
配音 陳明陽
盧慶輝 飾 千里眼
配音 陳宏瑋
陸婉芬;吳列華;蓋世寶;陳楚翹;黃偌儀;李寶賢;王俊琴; 飾 七仙女
邵卓堯;戴少民;朱樂輝;陸希揚; 飾 四大天王/四大金剛
陳榮峻 飾 呂洞賓
簡介 八仙
麥嘉倫 飾 藍采和
簡介 八仙
古明華 飾 漢鍾離
簡介 八仙
黃煒林 飾 鐵拐李
簡介 八仙
梁健平 飾 曹國舅
簡介 八仙
李海生 飾 張果老
簡介 八仙
王維德 飾 韓湘子
簡介 八仙
黃鳳瓊 飾 何仙姑
簡介 八仙
陳國權 飾 地藏王
配音 胡立成
鄭家生 飾 閻 王
配音 胡立成
鄧汝超 飾 判 官
配音 陳明陽
陳鳳冰 飾 孟 婆
配音 杜素真
黃天鐸 飾 土 地
配音 李香生
王偉 飾 菩提祖師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李香生
黎熹晉 飾 小石猴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董錦萍
李詩茵 飾 小鐵扇公主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杜素真
鄭仲軒 飾 小牛魔王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賀世芳
羅之洛 飾 小灶君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馮嘉德
陳仲達 飾 小夜遊神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杜素真
胡耀鋒 飾 小土地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馮嘉德
方傑 飾 夜遊神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孫德成
李穎 飾 嫦 娥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馮嘉德
李耀敬 飾 後 羿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陳明陽
郭政鴻 飾 吳 剛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黃天佑
焦雄 飾 戲法佬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胡立成
余慕蓮 飾 戲法佬妻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杜素真
譚一清 飾 東海龍王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胡立成
蔣克 飾 龍王三太子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陳宏瑋
陳勉良 飾 龜仙人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陳明陽
鄭柏麟 飾 唐太宗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李香生
何璧堅 飾 住 持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陳明陽
李國麟 飾 涇河龍王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石班瑜
石雲 飾 龜丞相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陳宗岳
曾健明 飾 魏 征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胡立成
張 捷;李慧萍;王俊琴; 飾 妖 女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何掌君;李志偉;溫文英; 飾 鬼 差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凌漢 飾 高莊主
簡介 單元三《高老莊》
配音 胡立成
廖麗麗 飾 高夫人
簡介 單元三《高老莊》
配音 杜素真
陳曉雲 飾 青 青
簡介 單元三《高老莊》
配音 馮嘉德
陳中堅 飾 西海龍王
簡介 單元四《流沙河》
配音 陳明陽
劉家輝 飾 牛魔王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李香生
陳秀珠 飾 鐵扇公主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杜素真
許秋怡 飾 紅孩兒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馮曉文 飾 玉面狐狸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康華 飾 銀 狐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杜素真
梁雪湄 飾 小 狐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關菁 飾 夢 魔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陳明陽
王啟德 飾 快如風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陳宏瑋
戴耀明 飾 疾如電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黃天佑
雷穎怡 飾 春 桃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盧慶輝 飾 牛 郎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黃天佑
湯盈盈 飾 織 女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陳妙瑛 飾 白骨精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莫家堯 飾 千葉太子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李香生
張沅薇 飾 百花公主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馮嘉德
羅國維 飾 寶象國王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李香生
溫雙燕 飾 莫夫人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陳寶靈 飾 真 真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何美妤 飾 楚 楚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蓋世寶 飾 憐 憐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陳燕航 飾 白素素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馮瑞珍 飾 白大嬸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呂劍光 飾 白大叔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李香生
盧卓南 飾 樓蘭皇子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戴志偉 飾 虎力國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李香生
李衛民 飾 鹿力國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孫德成
郭卓樺 飾 羊力國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陳宏瑋
劉江 飾 車遲國國王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陳明陽
李鴻傑 飾 智淵寺主持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孫德成
馬德鍾 飾 二郎神楊戩
配音 李香生;陳宗岳
盧宛茵 飾 王母娘娘
配音 杜素真
李龍基 飾 玉皇大帝
配音 陳明陽
龔慈恩 飾 觀 音
配音 杜素真
楚原 飾 如來佛祖
配音 陳明陽
湯俊明 飾 龍 馬
簡介 西海龍王三太子
配音 陳宏瑋
麥長青 飾 沙 僧
簡介 卷簾大將
配音 黃天佑
黎耀祥 飾 豬八戒/天蓬元帥
簡介 天蓬元帥
配音 陳宗岳
江 華 飾 唐 僧
簡介 金蟬子,唐太宗御弟
配音 孫德成
張衛健 飾 孫悟空
簡介 齊天大聖,牛魔王結拜兄弟
配音 石班瑜
陸婉芬;吳列華;蓋世寶;陳楚翹;黃偌儀;李寶賢;王俊琴; 飾 七仙女
盧慶輝 飾 千里眼
配音 陳宏瑋
游飆 飾 雷震子
配音 陳明陽
黃文標 飾 赤腳大仙
配音 陳明陽
郭德信 飾 月 老
配音 黃天佑
駿雄 飾 巨靈神
配音 陳明陽
張英才 飾 太白金星
配音 李香生
華忠男 飾 太上老君
配音 胡立成
何美鈿 飾 哪 吒
配音 杜素真
李煌生 飾 李 靖
配音 孫德成;李香生
陳國權 飾 地藏王
配音 胡立成
黃鳳瓊 飾 何仙姑
簡介 八仙
王維德 飾 韓湘子
簡介 八仙
李海生 飾 張果老
簡介 八仙
梁健平 飾 曹國舅
簡介 八仙
黃煒林 飾 鐵拐李
簡介 八仙
古明華 飾 漢鍾離
簡介 八仙
麥嘉倫 飾 藍采和
簡介 八仙
陳榮峻 飾 呂洞賓
簡介 八仙
邵卓堯;戴少民;朱樂輝;陸希揚; 飾 四大天王/四大金剛
陳仲達 飾 小夜遊神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杜素真
羅之洛 飾 小灶君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馮嘉德
鄭仲軒 飾 小牛魔王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賀世芳
李詩茵 飾 小鐵扇公主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杜素真
黎熹晉 飾 小石猴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董錦萍
王偉 飾 菩提祖師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李香生
黃天鐸 飾 土 地
配音 李香生
陳鳳冰 飾 孟 婆
配音 杜素真
鄧汝超 飾 判 官
配音 陳明陽
鄭家生 飾 閻 王
配音 胡立成
陳勉良 飾 龜仙人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陳明陽
蔣克 飾 龍王三太子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陳宏瑋
譚一清 飾 東海龍王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胡立成
余慕蓮 飾 戲法佬妻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杜素真
焦雄 飾 戲法佬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胡立成
郭政鴻 飾 吳 剛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黃天佑
李耀敬 飾 後 羿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陳明陽
李穎 飾 嫦 娥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馮嘉德
方傑 飾 夜遊神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孫德成
胡耀鋒 飾 小土地
簡介 單元一《齊天大聖》
配音 馮嘉德
陳曉雲 飾 青 青
簡介 單元三《高老莊》
配音 馮嘉德
廖麗麗 飾 高夫人
簡介 單元三《高老莊》
配音 杜素真
凌漢 飾 高莊主
簡介 單元三《高老莊》
配音 胡立成
何掌君;李志偉;溫文英; 飾 鬼 差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張 捷;李慧萍;王俊琴; 飾 妖 女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曾健明 飾 魏 征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胡立成
石雲 飾 龜丞相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陳宗岳
李國麟 飾 涇河龍王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石班瑜
何璧堅 飾 住 持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陳明陽
鄭柏麟 飾 唐太宗
簡介 單元二《魏徵斬龍》
配音 李香生
戴耀明 飾 疾如電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黃天佑
王啟德 飾 快如風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陳宏瑋
關菁 飾 夢 魔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陳明陽
梁雪湄 飾 小 狐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康華 飾 銀 狐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杜素真
馮曉文 飾 玉面狐狸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許秋怡 飾 紅孩兒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陳秀珠 飾 鐵扇公主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杜素真
劉家輝 飾 牛魔王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李香生
陳中堅 飾 西海龍王
簡介 單元四《流沙河》
配音 陳明陽
何美妤 飾 楚 楚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陳寶靈 飾 真 真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溫雙燕 飾 莫夫人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羅國維 飾 寶象國王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李香生
張沅薇 飾 百花公主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馮嘉德
莫家堯 飾 千葉太子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李香生
陳妙瑛 飾 白骨精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湯盈盈 飾 織 女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盧慶輝 飾 牛 郎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黃天佑
雷穎怡 飾 春 桃
簡介 單元五《火焰山》
配音 馮嘉德
李鴻傑 飾 智淵寺主持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孫德成
劉江 飾 車遲國國王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陳明陽
郭卓樺 飾 羊力國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陳宏瑋
李衛民 飾 鹿力國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孫德成
戴志偉 飾 虎力國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李香生
盧卓南 飾 樓蘭皇子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呂劍光 飾 白大叔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李香生
馮瑞珍 飾 白大嬸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陳燕航 飾 白素素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配音 杜素真
蓋世寶 飾 憐 憐
簡介 單元六《三打白骨精》
鄧兆尊 飾 雞 精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李香生
陳寶靈 飾 五蜘蛛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馮嘉德
鍾潔怡 飾 四蜘蛛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賀世芳
鄧麗文 飾 二蜘蛛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杜素真
劉玉翠 飾 恩 恩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賀世芳
羅 蘭 飾 老蜘蛛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杜素真
張慧儀 飾 詩 詩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馮嘉德
錢嘉樂 飾 宋玉書/鐵玉書/斬妖天師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陳宏瑋
盧卓南 飾 李道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黃天佑
孫恩明 飾 陳道士
簡介 單元七《車遲國》
配音 陳宏瑋
蕭玉燕 飾 花 妖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杜素真
孫季卿 飾 書院老師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李香生
鄭雷 飾 頭 陀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陳明陽
劉桂芳 飾 宋玉書母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杜素真
陳中堅 飾 西川國丞相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配音 李香生
高遠 飾 六蜘蛛
簡介 單元八《盤絲洞》
呂有慧 飾 女兒國國王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馮嘉德
陳佩珊 飾 女兒國公主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董錦萍
惠英紅 飾 飛虎將軍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杜素真
張 捷 飾 飛熊將軍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陳向瑩 飾 飛鷹將軍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曾慧雲 飾 女兒國大臣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馮嘉德
陳彥行 飾 牛魔女/明 月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馮嘉德
余慕蓮 飾 太 醫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杜素真
陳中堅 飾 興林國皇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李香生
廖麗麗 飾 興林皇後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馮嘉德
馮曉文 飾 興林王子妃
簡介 單元九《女兒國》
配音 董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