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代,哪一時期才是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期
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期是80年代和90年代初
在香港電影鼎盛的年代,由於寬松的文化政策,出現的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警匪片,動作片,武俠片,喜劇片,賭博片、黑幫片,三級片,僵屍片競相爭艷,並且在世界影壇都處於領先地位,這些類型的片子好像除了香港,其他地區拍的都不怎麼好。
2. 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有哪些
我覺得香港電影沒落原因有很多的因素在裡面。首先是演員方面吧,我們以前知道比較出名的香港明星諸如:張學友、周潤發、周星馳……
3. 為什麼80-90年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
那時候的香港電影人很敬業,而且明星雲集,各類影片百花齊放。但是當時香港影業就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拍片一窩蜂的形式,什麼類型的電影拍火了,大家都去排,導致這類電影最後完全被拍爛了,而觀眾也審美疲勞了,所以一個類型一個類型的拍下去,短短10年的時間,讓香港電影的所有類型片都逐漸沒落了,而且後期的演員素質不高,影星後繼無人,全靠一些老電影人在撐場面,可是畢竟他們都老了,也後繼無力了。再加上日韓泰電影的崛起,所以香港電影就逐漸沒落了。至於歌星,這么多年,香港出過多少紅遍東南亞的歌星?很少很少,因為現在的造星機制越來越脫離正規的渠道,那時候的歌星都是通過努力敬業及實力出位的,再加上唱片公司的全力包裝和力挺,歌手本身的拚命發展造就了那個時代的紅火,實力唱將和偶像明星多如毛,詞曲作者也都是非常有實力的歌壇大腕,可是還是一句話,後繼無人,現今的所謂歌星有幾個實力派的,哪怕是稍微有些偶像條件的也大多是出點名就開始耍大牌了,根本沒有那時候歌手的辛勤與努力,而隨著那些詞曲作者的老去和逝去,再也沒有人能寫出讓人感覺特別棒的好歌了。
4. 差一點聚齊四大天王的香港電影,《超級學校霸王》真的無法超越
【《超級學校霸王》:最接近聚齊四大天王的香港電影,真的無法超越】
香港四大天王是香港重要的一個文化名片 ,從1992年開始,影響幾代中國人。從四大天王的稱號推出開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曾經有過多次的同台合作的機會,包括無線的台慶表演、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樂壇頒獎禮,還有各種晚會節目。
四大天王每位都還是影視巨星,出演過很多電影;然而,四大天王從來沒有在同一部電影中合作過。只有 1993年的《超級學校霸王》,差一點實現了四大天王的電影合體,雲集了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三大天王,就差黎明。
《超級學校霸王》又名《街頭霸王電影版》,由王晶編劇執導,張衛健、劉德華、張學友、邱淑貞、鄭伊健、任達華、楊采妮等領銜主演,郭富城客串出演。
從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街頭霸王街機 游戲 的改編電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1993年初的《城市獵人》中,王晶已經讓成龍玩了一次街頭霸王,成龍連續試了幾個 游戲 中的人物,最後是由穿著超短旗袍的肌肉版春麗,完成對反派的絕殺。
在《超級學校霸王》中,王晶再度把街頭霸王 游戲 運用到電影中,並且用得最徹底,全片主角都是街霸人物的故事。【《超級學校霸王》在香港漢基國際學校取景拍攝。】
張衛健飾演未來大法官余鐵雄,最後變身為超級賽亞人悟空;邱淑貞飾演張衛健的妹妹,最後變身春麗;石榴姐飾演張衛健的老媽,變身後是老版春麗春代;吳耀漢飾演張衛健的後爸,變身後是獅王。
劉德華飾演忍者鐵面,張學友飾演美國大兵掃把頭,任達華飾演印度長手發達星,鄭伊健飾演紅衣肯金毛王,郭富城客串的是鄭伊健的師弟白衣隆。 盧惠光飾演大BOSS將軍,周比利飾演泰王,段偉倫飾演TOYOTA。另外,楊采妮和劉小慧飾演兩個學校的校花,許志安飾演校霸忌安。
這個陣容在當時看來是星光燦爛,在現在看來更是巨星璀璨,無法重現!
1993年是香港電影武俠年,也是香港電影最百花齊放的一年,票房榜上除了武俠片,還在周星馳的喜劇、成龍的動作片、還有文藝片、和各種其他風格的喜劇電影。《超級學校霸王》上映兩周就取得了1829萬港元的票房,在當年是個很不錯的成績。
1992年,香港 娛樂 圈最大的事件就是四大天王正式推出。 四大天王中,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都是獨立的全能巨星,也有各種的粉絲群體。雖然有各種合作,但互相間的競爭關系也是很激烈的。
除了歌壇上的同台表演,能把四大天王聚齊到一部電影里,在當年就是一個很轟動的 娛樂 大事。最有商業頭腦的導演王晶,很清楚這樣做的價值,於是他成為第一個行動的人。
在《超級學校霸王》中,聚齊了劉德華張學友和郭富城三大天王,已經是極大的成功了。黎明沒能參演確實遺憾,但也無可奈何。 【1991年的一部賑災義演的大片《豪門夜宴》中,四大天王都有出演,不過當時四大天王還沒推出。】
1993年,黎明只主演了一部電影《飛狐外傳》,一部電視劇《原振俠》,另外就是客串了成龍的《城市獵人》,也有街霸元素。大部分精力放在歌壇,他開了幾十場演唱會,出了5張唱片,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首次獲得了最受歡迎男歌手大獎。
最根本原因是,黎明一直很抗拒四大天王的名號, 加上王晶早早的就用四大天王作為噱頭來宣傳這部《超級學校霸王》,讓黎明更覺尷尬,所以沒有出演。
缺少黎明確實非常遺憾,但是《超級學校霸王》仍然有無數的看點,而且現在看來,《超級學校霸王》絕對是一部經典的商業喜劇,雖然票房成績只是不錯。
《超級學校霸王》除了改編自電子 游戲 《街頭霸王》 ,更融合了日本漫畫《七龍珠》的元素,抄襲了好萊塢科幻大片《終結者》的故事藍本,把故事設定在當時的1993年,劉德華等3個主角卻是從50年後穿越回來的飛龍特警。【香港電影的拿來主義,在王晶這早已運用得出神入化。】
很明顯, 劉德華的戲份最多,加上和女主角邱淑貞組成CP,是真正的男一號。 在電影上,劉德華是王晶的愛將和福將,互相合作了很多年,關系也非常好。特別是王晶也很關照劉德華,所以王晶要拍什麼電影,他是有叫必到,而在王晶電影里,劉德華永遠是男主角。
邱淑貞是最美晶女郎,更是王晶的女朋友,所以在《超級學校霸王》她是絕對的女一號。邱淑貞的電影處女作,男主角就是劉德華,所以這次再和劉德華組CP,也是順理成章。在電影中,他們也談了一場效率極高的戀愛。【這段,還用了 游戲 《超級瑪麗》的元素,劉德華和邱淑貞進到 游戲 中,玩真人版。】
張學友是四大天王中的老大哥, 在歌壇出道最早,影壇的影響力就不如劉德華了,多次和劉德華合作,都是做配角。這次,正是四大天王最鼎盛時期,作為四大天王之一的 張學友,不用做配角了,但還是屈居男二號。
雖然是男二號,張學友的表現一點不輸劉德華,而且角色相當有突破,相當有看頭。首先是掃把頭這個造型,就極具喜劇效果,而且還能在電影中表現歌藝。為了任務,張學友和劉德華雙雙到學校卧底,張學友變身全能教師,上了一堂精彩的音樂課,唱了主題曲《總有一天等到你》,把劉小慧飾演的校花當場迷暈。
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也是小字輩, 在電影中也多次給劉德華做配角,而且在台灣混過幾年,在香港 娛樂 圈的根基尚淺,比較難像劉德華張學友那樣雙線開花,所以事業重心也側重在歌壇。
1993年,郭富城被國家體委邀請擔任第七屆全運會全運之星,又當選華東五省一市最受歡迎男歌手,然後在內地各大城市開了17場個人巡迴演唱會。當年,郭富城最火的就是他經典的四六分發型,在內地都有無數粉絲。
張衛健飾演的大雄,是《超級學校霸王》故事中的主角 ,但更像個影子前鋒,因為當時張衛健出道不久,資歷尚淺。1992年,張衛健主演了一部《逃學外傳》,讓王晶看到了他身上的喜劇天分,有心想捧他做周星馳接班人。
1993年張衛健連續出演了《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武俠七公主》、《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一本漫畫闖天涯2》等片,加上《超級學校霸王》超過10部,已經到了准一線的地位。
不過,《超級學校霸王》中大雄這個角色,也最適合張衛健,幾乎是量身訂制。
和張衛健組CP的楊采妮當時只有19歲, 1992年簽約成為EMI唱片公司的歌手,發行第一張唱片《愛的感覺》,就奪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新人金獎」。
1993年,楊采妮參演電影處女作,就是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東邪西毒》,當初看中她是因為長得像林青霞。在《超級學校霸王》中,楊采妮飾演的校花采妮,對大雄一片真誠。而且在王晶的鏡頭下,美得甜過初戀,完全不輸邱淑貞。
和張學友組CP的劉小慧也是個歌壇新人, 當時只有22歲。1991年,劉小慧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算是張學友的師妹;1992年,又獲香港十大金曲最有前途女新人獎。
在電影中,劉小慧和角色也和楊采妮一樣,用自己的本名小慧,也是學校的校花之一,不過有點花。開始是校霸許志安的人,還對張衛健放過電,不久又被英雄救美的鄭伊健拐走,最後才回歸張學友的懷抱。
鄭伊健也是和張衛健一樣參加歌唱比賽, 然後進入TVB出道的,演了幾年電視劇一直沒大紅。1992年,鄭伊健出演第一部電影《現代應召女郎》,獲得第1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從此被王晶看中,開始受捧,不過要等到1996年的《古惑仔》才紅。
在《超級學校霸王》中,鄭伊健飾演的肯原來是將軍手下的第一打手,最後才反戈,保持住了一個年輕偶像的正面銀幕形象。【如果黎明參演,這個角色應該就是黎明的了,大把耍帥秀顏值的機會。】
任達華在影壇的資歷夠高,不過更多是演配角和一些小製作的爛片,顯得和實力不符,但他仍是來者不拒。剩下的許志安、吳耀漢、石榴姐、李兆基、周比利、盧惠光、陳國新、黎漢持等都是合格的綠葉,各有風采。
特別要提一下的是客串的陳百祥,在運動場上輸賭,把麥克風和桌子都吃了, 搞笑 效果相當好。
雖然《超級學校霸王》有很多商業宣傳的噱頭,有故事劇情和視覺特效上的很多硬傷,票房成績還一般,但就憑匯聚了四大天王中的三位,它已經無法超越!
5.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首先就是時代不同了。香港電影的時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不僅僅是周星馳代表的搞笑電影,成龍代表的動作電影,還有周潤發代表的英雄電影。這些電影使得香港的電影引領著大陸的發展,大陸電影逐漸向香港電影靠攏,隨著香港回歸和大陸開放的進一步發展,香港電影開始走向了衰落,因為人們的審美趣味變了,變得更加多元化了。
這個也不能說是香港的電影的沒落,只是香港電影的換一個新的模式了,這個模式與大陸的模式是不一樣的,更多的是港式電影特有的內容,不知道大陸的導演或者是製作人會不會借鑒香港的這種模式,要是可以的話,會不會是大陸引領著香港的發展呢?
6. 香港放寬措施鼓勵電影製作,你覺得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可以讓合拍片的內地元素不再受限,可以促進香港電影業的發展,可以重振香港電影業,可以促進經濟交流,可以促進文化交流。
7. 香港,憑什麼能被譽為「東方好萊塢」
美國洛杉磯,不僅有著名的NBA湖人隊,同時還有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好萊塢。「好萊塢」指的是美國電影工業,很多「戰績彪炳」的電影公司均設於此,如迪士尼、福克斯、華納兄弟、環球影視等等,香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地名「荷里活」正是好萊塢的譯名。
1994年,周星馳電影一枝獨秀,但是已經呈現兩極分化
體現非常明顯的是1994年,票房高於1000萬的僅僅只有20部,票房低於1000萬元的港片占據上映影片量6成,雖然仍舊有周星馳挑大樑。但這一數據在1993年,高於1000萬票房的作品占據30多部,1992年同樣有30多部。
在好萊塢電影的迅速擴張市場之下,影院追逐利潤的出發點是不變的,港片需求量下降,占據港片大頭的外埠市場同樣如此。此消彼長之下,西方好萊塢逐漸把東方好萊塢的市場吞噬
後記
東方好萊塢有著屬於他的驕傲,它曾讓港片成為全亞洲共同的話題,甚至讓大洋彼岸的歐美人也只能嘆服。現在的港片已經融入華語電影,不僅有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郭富城這些老牌港星每年的作品,同時《流浪地球》(特效團隊有貢獻)、《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等等電影里都有港片電影黃金時代積累下來的經驗。
相比曾經被稱之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現在的華語電影儼然擁有更美好的未來,這里有更多的電影人,更大的市場,甚至讓漫威電影提前首映的能力,這就是華語電影的底氣。
8. 說說你覺得香港電影最輝煌是什麼時候,那時的代表作是什麼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還屬八九十年代那會兒的電影,那會兒電影屬於百花齊放的狀態,一年不知道要產出多少優質的電影作品,可以說什麼類型的電影風格都存在,可以說每一部電影都非常的經典, 當然爛片也存在,但優質的會大於劣質的,港片盛行的年代,也造就了非常多的港星,巔峰鼎盛時期的港片更是非常經典,以至於我們現在看到這些電影,都會覺得百看不厭,有一種濃濃的港片味道,說到香港電影最輝煌時期的代表作,我覺得有幾部電影是一定具有代表性的,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這極部電影就是《英雄本色》和《古惑仔》等一系列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