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的經典的武俠電影
黃飛鴻系列啊!!
仙雀神針
新碧血劍
蜀山
風雲
『貳』 90年代的香港武俠電影
《笑傲江湖》(許冠傑、張學友、葉童、張敏、袁潔瑩)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李連傑、林青霞、關之琳、袁潔瑩、李嘉欣、余安安)
《笑傲江湖3風雲再起》(王祖賢、林青霞、余安安、於榮光)
《白發魔女傳》(林青霞、張國榮、吳鎮宇、呂少玲)
《新龍門客棧》(張曼玉、林青霞、梁家輝、甄子丹)
《六指琴魔》(林青霞、劉嘉玲、元彪、午馬、鍾發)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張敏、邱淑貞、黎姿、李連傑、吳鎮宇)
《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鞏俐、林青霞、張敏)
《鹿鼎記2神龍教》(張敏、邱淑貞)
《刀劍笑》(張敏、劉德華、張學友)
《刀》(張敏、趙文卓)
《絕代雙驕》(張敏、王祖賢、劉嘉玲)
《太極張三豐》(楊紫瓊、李連傑、錢小豪)
《東邪西毒》(林青霞、張曼玉、梁朝偉、張國榮、梁家輝)
《火燒紅蓮寺》(李若彤)
《射鵰英雄之東成西就》(張曼玉、劉嘉玲、王祖賢、葉玉卿、葉子楣)
《新流星蝴蝶劍》
《新仙鶴神針》
《新冷血十三鷹》
《新唐山大兄》
《血滴子》
《怪俠一枝梅》
《神偷燕子李三》
《少林五祖》
《黃飛鴻系列》
《洪熙官》
《一刀傾城》
《醉拳》
『叄』 80,90年代的香港古裝武俠電影~
新龍門客棧、天龍八部、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東方不敗、風雲再起、東邪西毒、東成西就、天劍絕刀、武俠七公主、神經貓與飛天刀、東方三俠、新流星蝴蝶劍、刀劍笑、笑俠楚留香、方世玉1-3、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六指琴魔、新絕代雙驕、太極張三豐、
『肆』 香港有哪些經典武俠電影值得一看
1.李小龍《精武門》
《新龍門客棧》由徐克監制,李惠民導演,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和甄子丹主演,記憶最深的就是影片中林青霞在周淮安和金鑲玉洞房時流的那滴淚,可以說是美到極致。張曼玉的柔媚,林青霞的英氣,梁家輝的儒雅已經足以這部影片被大家喜愛了。
『伍』 香港武俠電影
太多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雪山飛狐等
『陸』 香港古裝武俠電影
《新龍門客棧》、周星馳版《鹿鼎記》、李連傑《黃飛鴻》系列······
『柒』 香港武俠電影歷史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中國的武打片是中國電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很多外國人知道中國電影都是從武打片開始的。第一部在美國1000家影院同時做商業放映的中國電影是中國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導演:鄭昌和、主演:羅烈),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俠女》(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
說起武打片,歷史可就長了,咱們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說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嘗不可,因為裡面只是拍攝了同名京劇裡面的一個武打場面。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的電影,最賣座的類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們這輩人都沒緣一看的《火燒紅蓮寺》,一共拍攝了18集,要不是因為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愛國之士對這種所謂精神鴉片不滿,武打片還會繼續成為當時賣座電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國的武打片開始在香港復興,1949年,香港導演胡鵬拍攝了第一部以廣東民間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為主人公的電影,此後歷經近50年,黃飛鴻成了中國武打片的一個著名品牌,前後有關德興、李連傑等十餘位影星在近百部此類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扮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有胡鵬、徐克等多位著名導演拍攝過這個題材,其中由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拍攝了近80集。在整個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象黃飛鴻之類的民國裝工夫片,一種是神怪類武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黃飛鴻系列,後者的代表作有《如來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動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模仿裡面的武打招式,題材也很窄,除了劍仙神怪就是學藝報仇。1964年,香港鳳凰公司拍攝的《金鷹》(導演:陳靜波,主演:高遠、朱虹),在內蒙古實地拍攝,裡面展示了摔交、套馬等傳統民族功夫,還有蒙古草原的壯麗風光。是一部創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長城公司拍攝的《雲海玉弓緣》(導演:張鑫炎,主演:傅奇、陳思思)則是在武打片的演職員表裡面第一次出現「武術指導」這個名詞,該片被認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術指導正式成為武打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後,武打片的黃金時期來到了。
還有幾個台灣導演和他們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張曾澤於1971年導演的描寫民國時期俠客殲滅土匪的功夫片《路客與刀客》(主演:楊群、孫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現了鐵頭功和辮子功等奇特的武術招式,頗具傳奇色彩。還有丁善璽導演、楊群、甄珍主演的《落鷹峽》,結合了美國西部片的槍戰拍攝手法和中國式的武打,也很有看頭。以上兩部影片都在台灣金馬獎獲得了重要獎項。
中國武打片在70年代開始走向了國際市場。很多人都認為是李小龍使外國人認識了中國功夫,其實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不過倒是李小龍真正使中國功夫在海外發揚光大。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只拍攝過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還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戲》,但是在他的電影里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讓人看後精神振奮。他自創的截拳道功夫威力無窮,流傳至今。好萊塢許多硬漢明星如史蒂夫·麥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龍門下學過功夫。李小龍離奇暴斃之後,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呂小龍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後期,港台武打片開始走下坡路,這段時間,各種武打片的內容無非是門派斗爭、學藝報仇之類。胡金銓屬於慢功出細活,數年沒有新作。張徹也在不斷的重復自己,作品漸無新意。到了1978年,終於出了幾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影片,出現了幾個現在馳名國際影壇的人物。成龍,曾在羅維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卻一直半紅不黑,1978年,曾在張徹旗下做過多年武術指導的袁和平為思遠公司執導《蛇形刁手》,起用成龍做主角,影片情節盡管沒有完全脫離老套,但是在武打設計上有所創新,在故事情節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劇元素,開創出一個武打片的新片種——諧趣功夫片,成龍充分發揮了他在於占元的京劇戲班裡學到的京劇北派功夫,成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後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為經典。劉家良,正宗南派武術——洪拳的傳人,在張徹手下擔任武術指導多年,他於1978年導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寫少林僧人練功的場面而大獲成功,他導演的《中華丈夫》、《18般武藝》都是當時比較賣座的影片,他導演的《長輩》讓女主角惠英紅成為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成龍的師兄洪金寶在70年代也已經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獨立導演並主演了喜劇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賣座片。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全部起用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的《少林寺》上映了,這是一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影片摒棄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奇好,賣座超過了成龍的《龍少爺》。
進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產量已經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師弟出馬》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就在這時,徐克出現了,他曾經在美國的大學學過電影回港後在佳視拍攝的電視劇《金刀情俠》就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他導演的武俠片《蝶變》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使影片大獲成功。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等,為武打片闖出一條新路,武打更講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間還加入些幽默元素。這段時期,成龍在戲班學藝時的 「七小福」裡面的其他的師兄弟們如元彪、元奎、元華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術指導領域也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裝武俠片開始重新為人們關注,胡金銓掛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其中程小東可以說是武打片導演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導演的《生死決》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風格。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將一個老的民間武林傳奇人物題材加以創新,影片里把武林紛爭加入到大的動盪時代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使武打片提高了一個檔次。一時間模仿跟風之作頻出,大家紛紛爭拍古裝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鐵猴子》和《火雲邪神》還算有些創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趨於沒落了!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勛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武打片導演第一人,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他敢開風氣之先。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此後,武打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是整體水平感覺要落後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進入了新世紀,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使得中國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矚目!中國的一些著名導演如大陸的張藝謀、何平,台灣的侯孝賢都在拍攝或者籌劃拍攝武俠片。在新的世紀,中國武打片要出現新的輝煌!
『捌』 求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
首推許冠傑版《笑傲江湖》
《東方不敗》是其續集,雖然在大家口碑中《東》更具經典性,我卻更推崇這一部。本片導演據說有老一代大師胡金銓,還有程小東,徐克,胡之徒弟許鞍華參與執導,開香港新武俠電影先河之作。同時期的香港新武俠重要作品都誕生於其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電影的拍攝手法頗有胡老先生的特點,每一個鏡頭都很漂亮,服裝道具亦相當考究,與一般香港古裝電影粗製濫造對比鮮明。更可貴的是,在片中劉洵 張學友 許冠傑等人的演繹下,故事顯得戲味十足,頗有張力,午馬,林正英客串的老一代江湖元老在湖上一曲《笑傲江湖》,煞那間,水平魚躍,孤鶩齊飛,意境頓出。劇情連貫,動作設計亦十分出彩,程小東將原著中一筆帶過的獨孤九劍具象為撩劍式 破劍式等,很有看頭。
==================================================
《六指琴魔》 經典談不上,可看性還是不錯的。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雖然李連傑並不喜歡這部自己主演的電影,雖然因為武俠片熱潮已過導致票房慘淡,但並不妨礙其成為武俠電影的一部可看性極強的經典。
==================================================
《太極張三豐》 李連傑的經典功夫片,片中那句「放下包袱,擁抱新生命」放之四海皆益。
==================================================
《少林豪俠傳》 《少林寺》導演張鑫焱執導,內地功夫明星王珏主演,描寫黃飛鴻比較成功的一部。
==================================================
白金手指原創,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新火燒紅蓮寺》 林嶺東拍的唯一一部武俠片,監制大家都認識。
==================================================
《白發魔女轉》 林青霞與張國榮主演,憑借本片,導演於仁泰得到好萊塢的注意,在後來遭遇瓶頸後,重於遠赴好萊塢迎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
《天下第一刀》 狄龍扮演譚嗣同,《武裝特警》主演扮演主角大刀王五,武打戲在洪金寶調教下打得酣暢淋漓,狄龍保證了本片文戲的水準。
==================================================
《東邪西毒》王家衛的另類武俠作品,應該說王家衛首先是一位出色的編劇,然後才是一位優秀的導演。
==================================================
《赤腳小子》當今香港影壇大佬杜琪峰的作品,郭富城主演。當年由於一些電影之外的原因導致票房慘敗,但逐漸在影迷當中豎起良好口碑,值得一看。
==================================================
白金手指原創,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