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中國香港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2-10 12:29:45

㈠ 中國電影與香港電影比較

內地電影與香港電影融合與發展, 統一地構成中國電影的存在。香港電影與內地中國電影的血脈會通,成為打造中國電影文化訊息及產品品牌、解決當下以至未來電影發展存在問題的基礎和根據。
香港回歸,兩地電影互動與融合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香港電影的繁榮一度歸因於香港影人的勤勉和內地電影市場意識的落後。而回歸之後的市場環境越來越開放,香港電影發展的優勢與競爭力某種意義上受到了削弱。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對香港製造提供了機會,同時也造成了競爭的壓力。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電影的差異越來越小,香港電影的發展方向,需要是在電影產業諸方面同內地做更進一步的整合,尤其是要繼續發揮它和國際接軌的環境和創作上的完全自由、電影人才積累、軟環境方面的天然優勢。香港電影創作代表電影競爭力和創造力程度,這對內地中國電影發展非常重要。這種影響慢慢地發酵並逐步擴大,使得內地電影政策、電影取材與表現逐步開放,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的差距也日漸消泯。

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縱橫糾葛,香港電影「很中國式的結構」,意義非比尋常,對於整個中國電影說來不是抽象,而是特殊的經驗和生命的形式,具有同源感、具體感和形塑感。香港電影的敘事,源於早期中國電影經驗,然而卻是很特別的敘事與想像,是世俗的、探索自己的外在處境及內心世界的人為的寫真與檢驗。香港電影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有過最為輝煌的時期,但是到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發展進入發展的困頓期。香港回歸之初,一些電影人對內地電影體制、制度也有不少的擔心,但是,在經過一段迷茫期之後,很多香港電影人絕大多數,都喜歡上了內地,兩地電影開始了多維、深度的合作。CEPA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簽署,經過爭取,把電影也納入幫助香港經濟復甦、實現兩地共同發展的舉措當中。由此香港電影可以與國產電影享受同等待遇,原來很嚴格的一比一合拍片比例開始放寬,允許有香港內地兩個電影版本,純港產電影不佔進口片配額,不再作為進口片進入內地電影市場,同時,可以到內地投資、拍攝,港資可以成立公司,可以在內地建電影院。而且,合拍片開始大行其道。張藝謀、馮小剛等著名導演的影片的武術指導,往往是香港的影人。香港電影把較為成熟的工業化拍攝模式帶入內地,兩地的資源和人力為合拍片帶來了新的生機,合拍片的票房取得了創紀錄的成功,是不無緣由的。

電影的融合與發展代表信息、思想、技術的交流,因為歷史的交流、融合與對話,尤其是當今的技術、市場的迅速發展,它已經漸漸變成人們的一種潛意識,變成電影人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了解、對話,對於給定的事實狀態、對於中國電影在整體上的豐富與探索,肯定是具有充分的助力的。我們處在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交流、融合、對話、共處,中國電影是完全可以出更多的人才、出更多優秀的電影精品、電影經典的

其實你可以問大陸電影和香港電影的比較

㈡ 有關大陸人在香港的電影推薦

《 北角》《 天水圍的夜與霧》
還有《榴槤飄飄》,秦海璐封後的作品,陳果導演,推薦

榴槤飄飄
外文名
Durian Durian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 演
陳果
類 型
劇情
主 演
秦海璐,麥惠芬
片 長
120分鍾
上映時間
2000年11月16日(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
粵語

㈢ 為什麼都是中國,大陸和香港上映電影不一樣

只是英文譯名不同,美國大片不是讓路國產電影,是廣電部要審,要剪掉不合中國國情的鏡頭,有的送審送晚了就只好比國外晚上映,像暮光之城、豚鼠特工隊、先知都是比國外晚很久,而且為了保護無聊的國產電影,大陸每年只引進20部國外電影,像阿凡達就是被迫擠到10年了,並不是歧視中國人,大陸的票房佔美國電影海外票房很大一部分,只是廣電部為了保護國產無聊電影的手段,要是老有美國大片你還會看國產電影嗎?還有09中國電影票房讓20部美國大片佔了68%,近100部國產電影才佔32%。。。你說能不保護嗎??

㈣ 1997中國收復香港電影片叫什麼名字

香港回歸全記錄
製作地區:中國
類型:人文/歷史
出品:檔案
片長:47分鍾
首播:2012年7月2日

㈤ 為什麼中國香港電影不行了以前輝煌的和好萊塢比肩

一、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註定不長久
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香港電影在縱橫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後,終於發現觀眾開始不買賬了,電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還是在海外都開始急劇下降了。

這一方面是製片公司追求商業效益的直接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為一個只有600萬人口,實體規模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洛杉磯市的三分之一(更何況好萊塢有三億人口的廣大腹背),充其量也就只能和新加坡一較高下的,近代的一個世紀里才發展起來的海邊城市來說,缺乏深厚的文化積淀,進而缺乏電影製造的想像空間與素材空間,從而造成香港電影難出宏偉大作。

這一點才是香港電影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時代進步了、群雄崛起了
首先在世界范圍內,電視的普及、電視劇的崛起將一大批電影市場活脫脫的剝離了。96年後,韓國電視劇橫掃亞洲就是一個典型表現。

另一方面,90年代之後,好萊塢突然意識到進攻全球市場,於是就果斷的來了,而且一發不可收,現在香港電影的票房記錄依然是泰坦尼克號創造的。可以說是恥辱啊!

就這樣,以好萊塢為首的西方大片用了大概十年的時間徹底將港片擊倒,進入新世紀的這些年,香港電影前十中本土篇一般都不會超過引進片的。

而香港電影人肯定要追趕啊,但是由於一些個原因,遲遲追不上,反而越發差距越大,其中一條就是盲目追趕,不計實際條件,那為什麼會盲目呢?這就又回到了內因上——缺乏深厚內功是很難站直的。

然後說土著豪強,主要是以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為主的東南亞小國的電影產業的長足發展,在這些國家國內市場,已經形成了本土片和好萊塢大片雙雄爭霸的局面,港影面對著雙重夾擊,多已戰敗退出。

這樣隨著外部條件的改變,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一去不復返,但是如果此刻香港電影界奮力搏一搏的話,或許局面要比現在要好。

三、內功耗盡,精氣西流

隨著港的回歸,香港電影面臨著兩個變化,第一是人才流走了,成龍、李連傑、周潤發為首的幾張大牌全部去了好萊塢,而近十年幾乎沒有有份量的新人出現,青黃不接已是不爭的事實;第二是審核制度強化了,這對追求自由的港影來說打擊是直接的。

其實在87年的時候,邵氏電影已經停產。這預示著,隨著市場的變化,資金問題開始出現。

而香港則面臨著十年發展的幾乎停滯:相比周邊的韓國、台灣、東南亞、甚至深圳來說是在走下坡路的,這樣一來,本來在文化積淀方面就有所欠缺的香港在資金和地區影響力方面都失去了優勢,整個港區包括電影行業在內的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㈥ 中國電影和香港電影哪個前景大

如果說哪個地方的電影前景大,這個真的是不好判斷

因為中間又設計了很多的演員和導演的問題,這個要看以後電影人的發展。不過就現在來看,還是國內的前景會比較好一些。

㈦ 香港老電影求片名

《千王斗千霸》是由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王晶執導的動作喜劇片,由謝賢、汪禹主演。
影片講述了運用千術進行鬥智鬥力的賭局的故事。

中文名
千王斗千霸
外文名
Challenge of the Gamesters
出品時間
1981年
出品公司
邵氏電影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拍攝地點
中國香港
導 演
王晶
編 劇
王晶
製片人
黃家禧
類 型
劇情,動作
主 演
汪禹,黃錦燊,謝賢,陳觀泰,黃杏秀,陳思佳,貝如花
片 長
99分鍾
上映時間
1981年4月30日
對白語言
粵語,普通話

㈧ 有什麼好看的香港電影

好看的香港電影有《東成西就》、《追龍》、《無間道》、《無雙》。

1、《東成西就》:有這么一部片子,時隔十年看了數十遍,論起最搞笑喜劇,第一印象永遠是他。甚至一響起片頭曲,就已經開始想笑。《東成西就》就是這么一部電影

影片從「主角無雙」到「情感無雙」,從假鈔、假面到假想,從反轉反轉到再反轉,劇情不斷往前推動,一點一點將人心剝離,一步一步將人性揭露,最終將主題「命運無雙」烘托出來。讓人心生感慨。

㈨ 中國香港老電影

超級霸王學校 (夠老了把,還像街機)還有個成龍演的,穿成張娜拉唱《功夫》那中樣子,名字記不得了,可以去找下

㈩ 香港電影 中國電影怎麼分

有香港和內地一起的叫合拍片。說廣東話,完全是香港電影人拍的就是純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