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女人本色》的影評
眾多慶祝香港回歸電影之一。通過成在信(GIGI飾)十年人生的起起伏伏反映香港回歸十年的變化,她的經歷也就是香港十年的縮影。成在信(含義:女人的成功在於自信?信任?),一個典型的女強人,在香港回歸時被提拔成公司的CFO,到達人生的最頂峰。但是隨後經歷了老公因撞車,兒子得SARS相繼去世,自己由於集團公司利益被迫辭職,成在信很快走到了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這時她選擇了的自殺(自殺不是一種逃避,它同樣是一種人生選擇,而且這種痛苦的選擇需要足夠的勇氣),恰在這時被她老同學所救。接著開始自己人生的另一個高峰,在創業期間得到了很多男人的幫助,集團公司CEO程必聰提供免費鋪位,爭取OSIM按摩椅的代理權時,當年她幫助四嫂的兒子就是OSIM的CEO(雖然電影中表現不明顯,想必一定得到不少幫助)。正如易經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而一個女人成功的背後往往有一幫男人。這部由女編劇女導演女演員演繹的《女人本色》,因為都是女人視角,影片難免有些女權主義的影子,以致「男人失色"。
PS:1、男人通過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過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
2、好女人能刺激起男人的野心,最好的女人卻還能撫平男人的野心;
3、男人是孤獨的,在孤獨中創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合群中傳播文化;
4、女人在用軟弱武裝自己時最強大,她們最驕傲的事情是親手包紮她所崇拜的英雄的傷口,親自撫慰她所愛的強者的弱點。
2. 求2016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 十年 的種子
還沒有這種
3. 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是部什麼電影
《十年》描繪的是2025年,香港在中央政府日益收緊的控制下的變化。這部影片用五個故事描繪的未來中,比如各類書籍受到審查,房子在沒有得到居民同意的情況下被夷為平地,中央政*府用武力和欺騙干涉地方人民的安定生活。某個程度上說是香港抗拒大陸政權的陰暗面,毒奶粉的負責人風波過後赴任葯監局、葯監局公然發表「假疫苗」質量基本合格、各處官員肆意強拆……這是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接受的,我們常罵港獨,罵他們吃我們的還不聽我們管制,難道你在公司上班,老闆要強暴你老婆,你不從還錯了?誰想自己的孩子吃毒奶粉?誰想自己的孩子要打假疫苗?誰想自己爸媽哪天就倒在強拆的廢墟裡面?
4. 誰有香港{十年}電影
哎,這部電影現在是禁片了,估計不太容易找到了,其實據看過的人說沒什麼意思,就是業余微電影的水平,就是靠政治話題紅起來的。
5. 香港電影黃金十年
香港電影黃金十年指的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十年間
具體的看看這個視頻:
http://v.sohu.com/20071002/n252464673.shtml
6. 香港電影的評論
雖然香港電影是以娛樂為主的商業電影模式,但是,在娛樂的內核,卻散發著社會閱讀的模式,而使得香港電影在影像中或多或少的對社會現實獲得一點的認識與了解(更何況,寓教於樂是中華文化中的優良傳統,而香港電影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跟內地電影幾乎是相互融貫的)。如香港的多年以來的住房問題,從20世紀50年代的李曉導演的《危樓春曉》,到60年代的秦劍的《難兄難弟》,再到70年代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方育平的《獅子山下》系列,甚至是80年代成龍的《警察故事》、90年代張之亮的《籠民》等,都多多少少的反射出香港社會的住房緊張的問題;又如香港的治安與黑社會問題的嚴重,也在不少的電影中出現,甚至警匪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之一,如《英雄本色》、《黑社會》等 。
香港電影是香港社會現實的某種反射,因而也貫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樂觀自信。即使是在回歸以後有了祖國這個「母親」這個「大家庭」,即使是面臨困境與挫折,這種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凝結的香港精神也被融入於影片之中,無論回歸之前,或者回歸後的作品中。
殖民地的歷史是香港19世紀以來的不可揮抹的痕跡,也雖然給香港帶來了不少的傷痛,但是,不能否認這種殖民統治所帶給香港的積極的影響,尤其是20世紀60-70年代香港經濟的騰飛,而也使得樂觀自信成為港人的一個重要精神面貌。
1961年,郭伯偉爵士擔任港英政府的財政司,直到1971年。在這十年當中,他推行所謂的「積極的不幹預」政策(主要是認為政治家與文職官員不必像工商界人士那樣通曉經濟,也不比為商業衰退承擔責任;而政府只需為了赤貧者的利益進行最低限度的集中干預),使得扣除掉通貨膨脹因素,香港的實際工資增長了50%,月收入低於400港元的家庭從50%下降到16%,更是使得香港逐漸形成了典型的現代社會態度,甚至港人以近乎藐視的眼光看待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英國(認為英國經濟的症結在於政府扶持難以存活的企業,導致進取精神的喪失),再加上在政治上香港處於英國與中國的夾縫中,香港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獨立,而經濟的迅速騰飛,更是使得他們相信多勞多得、相信明天會更好。(1971年11月麥理浩爵士的擔任香港總督則促使香港經濟的進一步騰飛。)就如劉德華在接受采訪時所說,香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發展,裡面有好多的挫折和讓人沮喪的時候和事件,但是有港人的不停地支撐著,使香港不屈不撓。
「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勞多得……」在《麥兜故事》中,麥太一邊練著體操一邊唱著,盡管麥太是單身母親,帶著麥兜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她希望孩子出生後即使沒有周潤發、梁朝偉般的帥氣也要有好的運氣,她相信明天會更好而可以帶著兒子到馬爾地夫看藍天白雲,即使在面對著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而春田花花幼稚園的Miss Chen所教給麥兜他們的那首英文歌曲,《All thing bright and beautiful》,同樣是充滿著陽光般的溫暖與明麗。至於麥兜,更是一次次的在挫折與失敗中爬起來,繼續的往前走著,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希望……希望永遠都比失望要多,而明天會更好,這是麥兜所堅信的,也是港人所堅信的。
即使是那個因為遭遇了亞洲金融風暴的阿金,在自助銀行中她仍然不忘給予同樣處於困境中的歹徒以教導樂觀自信的港人精神,別的舞女因為長得漂亮而有不少的顧客關注,而阿金則以自己的獨特的「醉拳」賺錢甚至敬業……20世紀70年代的一樓一鳳,80年代的股市大跌(在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中也有所表現),再到90年代的北姑的紛紛湧入香港「淘金」「討吃」以及亞洲金融風暴,雖然也表現出阿金的從「得意」到「失望」再到「嘆氣」的過程,但始終洋溢著阿金的樂觀自信的香港精神,也從沒有放棄希望--影片最後的阿金得到了朋友償還的錢,則是這個希望的具體體現。
香港電影很多時候的大團圓的結局,其實也是香港人的那種樂觀自信的精神的一種體現,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都心存希望,明天會更好--如果比較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以來的主流動作電影,這種樂觀自信的現代港人精神更加的明顯。張徹曾經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到60年代的內地的文化大革命與香港天星輪提價所引發的港人暴亂對他的武俠片的影響,而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主角的死亡為終結,如《報仇》、《刺馬》等;但到了吳宇森(他深受張徹的影響),孩子這個未來的希望的象徵則被一而再的再現於影像中,無論是《英雄本色2》還是充滿暴力的隱喻的《喋血街頭》,甚至《辣手神探》的高潮戲中穿插了救助嬰兒的場景;而到了劉偉強導演的「古惑仔」系列,黑幫英雄得以更加的年輕化的處理,且散發著自信的因素……
而即使是在一些悲劇性的作品當中,也不乏這種樂觀自信的因素,如張婉婷的《玻璃之城》,父輩的愛情在車禍中走向終結,但兒女一代卻在不斷的誤會與消解中逐漸的走到了一起;《狗咬狗》是香港電影中少見的一部暴力、灰色的CULT作品,但最後出生的嬰兒則給這個灰色的故事帶來了最後的一絲希望與亮色;杜琪峰在《槍火》中讓五兄弟之一死裡逃生,盡管整部影片散發著濃濃的死亡的氣息,而到了《放·逐》雖然是讓五兄弟逐一的斷命天涯,但離開的妻子孩子則成為影片中明天的希望;即使是非常黑色非常悲劇的《非常突然》,影片最後六個警察與兩名匪徒在槍戰中同歸於盡,但黃浩然所扮演的警察卻因為之前的一次槍傷而逃過此劫--老子的禍福轉化思想,成為影片的非常突然的死亡中的最後的希望……
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香港電影中所貫穿的,希望,即使遭遇再多的失望,希望還是隱隱若若的浮現著……
7. 如何看待香港金像獎把最佳電影給了《十年》這部港毒電影
首先對香港電影的衰落表示悲哀。港片時代已經到了低谷,好的導演也跑到了大陸發展
其次便是對香港電影界居然涉及政治表示不解。電影是純粹的東西,其目的是給觀眾講一個精彩的故事!和其他任何的因素沒有太多關聯!而其為了博人眼球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也許對於電影來說,這或許是一部佳作,但是香港評委這樣的做法還是欠考慮的
8. 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獲獎名單離為什麼沒有《十年》
因為《十年》是一群香港新導演拍的描寫他們想像中的香港在十年後會發生的事,這裡面有很多負面和悲觀的情緒,內地覺得這部電影對大陸不友好,所以在內地全面封殺《十年》,為此取消了網路直播和原定CCTV6的電視轉播,在35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上唯獨刪去最佳電影,現在在大陸基本上看不到關於《十年》這部電影的報道。
9. 苦尋十年的港產電影
樓主,我來完成你的心願,你要找的片子叫《特警大亨》又名《曝光人物》。
主 演:爾冬升 胡慧中
故事梗概
梁國濤(爾冬升 飾)在兒子的生日會, 被一羣來歷不明凶徒突襲, 妻子(龔慈恩 客串)慘被槍殺, 兒子喪身火場. 從歡樂時刻即變成家破人亡. 梁不忍警方對其案的處理態度, 親自暗中利用自己的爆破技能追查命案, 引發出一宗警匪台作奇案。
觀看地址http://video.sina.com.cn/movie/2006-12-08/15531864.html
10. 電影落寞了十年,今後十年應該怎麼救香港電影
現在的香港電影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以前以武俠為主,開始以前支撐香港的武俠都已老了,打不動了,好多英雄也拍沒了,英雄情節也磨滅了。喜劇反復地炒冷飯,槍戰重復賣情懷,搞科幻沒有科幻的文化基礎,搞魔幻沒有好的故事架構,只是重復地堆錢,既丟了票房,又失了口碑。
想學漫威搞爆米花電影,卻是生硬地搞笑和自娛自樂。
想做人物傳記、真實事件改編,偏偏又做成了《葉問》這樣的動作片,文不文、武不武。
現在香港電影的沒落還是在於編劇。要麼能打動人心,要麼就純娛樂,從炒冷飯的怪圈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