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一部外國記者盧安達屠殺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一部外國記者盧安達屠殺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18 05:18:38

1. 《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講的是哪段歷史 真有這個飯店嗎裡面的人物是真實人物嗎

鏈接:https://pan..com/s/13aKiGL56yKn1ys4k8XoE-w

提取碼:aefo

盧安達飯店的劇情簡介······

1994年盧安達宣布獨立後,胡圖族與圖西族兩部族之間矛盾重重,多次發生沖突,戰事持續不斷。胡圖族大肆屠殺圖西族人,在這種背景下,盧安達飯店經理保羅一直四面奔走,最終成功挽救了飯店裡一千多名圖西族和胡圖族難民。

2. 求 一部反映盧安達大屠殺的電影(不好意思沒分了)

《殺戮禁區》Shooting Dogs(又名:《獵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k2NDMzODg=.html

3. 《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講的是哪段歷史 真有這個飯店嗎裡面的人物是真實人物嗎【

《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取材於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以此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講述了一位盧安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路斯沙巴吉那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1268點陣圖西族及胡圖族難民的故事。

保羅:胡圖族人,盧安達米勒·科林斯飯店的飯店經理。旺達混亂的現實讓他絕望,好友的背叛使他失望,然而他還是憑借堅強的意志重新了找回信心,去拯救更多需要他保護的人。

(3)一部外國記者盧安達屠殺電影擴展閱讀:

《盧安達飯店》劇情簡介:

1962年,盧安達宣布獨立後,胡圖族與圖西族兩部族之間矛盾重重,多次發生沖突,戰事持續不斷。

1994年4月6日,一架載著盧安達胡圖族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擊落,兩國元首同時罹難。

1994年4月7日,空難在盧安達國內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互相猜疑,從而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武裝沖突和種族大屠殺,令世界震驚的人間慘劇拉開了帷幕。

被胡圖族種族主義者控制的廣播電台也為大屠殺的行為煽風助陣,他們叫囂著「讓一切的郁積都爆發出來吧。在這樣一個時刻,鮮血將滾滾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媒體的號召下四處搜尋和殺死圖西族人,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

當一個國家陷入了瘋狂,世界也閉上了雙眼時,有一個名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的飯店經理卻敞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經營著當地一家雲集著歐洲遊客和軍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飯店,八面玲瓏地運用著一切關系盡心地呵護著飯店的顧客們。

保羅是胡圖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卻是圖西族的,對他而言,在動盪的時局中,保護他的圖西族的親戚與朋友成為了一生中面臨的最大使命與挑戰。

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無所作為和與世界媒體的隔絕使得保羅夫婦二人和在飯店中避難的1268名當地居民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我們一定讓全世界都無地自容地去採取應有的行動」。事態越來越嚴重,但米勒·科林斯飯店卻成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綠洲 。

4. 尋找一部反映非洲大屠殺的電影 我很感動 可是忘了名字

盧安達飯店
11年前,人類歷史上最為殘暴的大規模屠殺發生在了盧安達,然而在傳播手段快速發達、正點新聞不絕於耳的這樣一個時代,這場發生在同一國家內不同種族之間的屠殺竟然毫不「引人注目」地持續發生了三個月,近100萬人在這場屠殺中喪失生命。然而在這樣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裡,有一個叫保羅的普通人做出了非凡的行動--拯救了千餘人的生命。
是歷史上最好的 250 部電影之一,77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三項提名。

5. 求關於非洲種族屠殺沖突的電影

樓主您提的這些電影很是難找,少之又少!
《四月的某時》你應該還沒看過。
《無主之城》!
這兩部看了絕對進滿意!

6. 以前看過盧安達一部經典的電影

《殺戮禁區》

《殺戮禁區》以真實的事件為故事依據,在盧安達實地取景,分享的是在一個最殘忍的環境里發生的一個個最具人性的美好願望。
1994年4月,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一所名叫ETO的中學里。這里不但變成了聯合國的軍事基地,還是一所提供庇護的難民營。這里能看到來自於比利時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能看到學生、工人,當然,還有超過2500名圖西族公民,他們被保護著,暫時免遭到揚言要殺光整個圖西族的胡圖族民兵的迫害。然而,危險卻時刻伴隨在圖西族人的身邊,因為在學校的鐵門外,圍滿了身上佩帶著彎刀的胡圖族民兵,他們在門外大聲叫囂,久久不肯離去。讓圖西族人想像不到的是,ETO中的安全並沒有維持多久,五天之後,聯合國維和部隊從學校中撤退,並帶走了所有的白種人……
在隨後的幾個小時里,盧安達被鮮血染紅了,地上鋪滿了殘缺不全的屍體,無論是圖西族還是胡圖族,都一個一個倒在了血泊之中。然而,在人人只求自保的盧安達,ETO里卻有這么兩個人沒有跟著維和部隊離開,他們一個是宣揚以愛換取和平的克里斯托弗神父,一個是理想主義的英語老師喬·科納,在他們的幫助下,數百名圖西人在這場浩劫中得以活命。

7. 求幾部非洲戰爭題材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非洲,科莫娜的村莊在內戰中被反叛軍摧毀,她的父母都被殺死,她也被迫進入村林,成為了一名娃娃兵。殘忍的反叛軍指揮官不僅將她訓練為殺人兵器,還讓她成為自己的慰安婦。為了在恐懼中尋求安寧,她投靠了一個比自己稍微大一些的白發男孩,她愛上了男孩並將男孩稱為「巫師」。她們一起逃出營地之後,科莫娜竭盡全力回到自己的村莊,她想安葬自己的父母,以免她們變成幽靈,在這個廢棄的土地上一直徘徊下去。

沒錯!基本都是我復制的,如果有空也會做單獨的詳細影評,但是沒空。其實更想做視頻解說類的,當然不是念劇情的那些。 總之,突然想到關於非洲的戰爭電影。也寫了一個隨筆吧,好的戰爭電影,揭露人性的同時也充滿了人文關懷。總之,希望世界和平。

8. 看過一個非洲的電影,講的是一些軍隊的人屠殺老百姓的。後來一個賓館經理幫助他們藏起來逃生什麼的

《盧安達飯店》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希望你能好好的欣賞

影片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錢德爾DonCheadle飾)在亂世中開了一家飯店,這家飯店在殺戮如麻的世界中,就像一個綠洲供人休憩,救人性命。事件源於兩國元首的罹難:他們分別是胡圖族和圖西族的首領,同乘一班機,卻被意外擊落。這樣一來,兩族人之間的猜忌和爭斗開始了,胡圖族人開始瘋狂殺戮圖西族人。

而保羅是一個胡圖族人,他有著圖西族的妻子和朋友,為了挽救身邊的人,挽救一個民族,他在越來越嚴重的局勢中,奮力救活1000個難民性命,盧安達飯店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9. 《四月某時》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四月某時》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_JVfZxNsyiBzLxIFk6yxw

?pwd=f8cp 提取碼: f8cp
《四月某時》
導演: 哈烏·佩克
編劇: 哈烏·佩克
主演: 伊德里斯·艾爾巴、Carole Karemera、Pamela Nomvete、奧里斯·厄休羅、弗雷澤·傑姆斯、Abby Mukiibi Nkaaga、Cleophas Kabasita、諾亞·艾默里奇、德博拉·溫格、Peninah Abatoni、Ashani Alles、Hope Azeda、Théogène Barasa、Dan Barlow、Johannes Bausch
類型: 劇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美國
語言: 英語、盧安達語
上映日期: 2005-02-17(柏林電影節)、2005-03-19(法國)
片長: 140分鍾
又名: 泣血四月
《四月的某時》(Sometimes in April)——描寫西方世界沒有參與調停的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悲慘影片,加入了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元,是為期11天的電影節中兩部關於此暴行的影片之一。與特里喬治的《盧安達飯店》關注的是同一背景和題材,拉烏爾佩克卻以不同的途徑展示了內戰的創傷。這兩部影片和《卡雅利沙的卡門》可看出南非電影的升溫。 濃筆重彩描繪出大屠殺血腥場面的《四月的某時》,比起同一題材的展映影片《盧安達酒店》(Hotel Rwanda),具有絕對的震懾力。
這部由美國和盧安達聯合製作的影片,是第一部關於大約80萬圖西人和胡圖族人遭到種族滅絕的主要影片,在盧安達當地拍攝,並動用了大批當地居民作為臨時演員。
出生在海地的導演和人權積極分子拉烏爾-佩克(Raoul Peck)說,啟用仍然對那場災難記憶猶新的盧安達人當臨時演員,可能有助於外國觀眾更好地理解他們內心的恐懼。佩克強忍住淚說:「影片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真實的。我認為難得有機會發生這種情況,各種族人們間的關系和沖突頃刻間全部爆發,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成為了現實。」
電影講述了1994年4月,一名胡圖族士兵在最初大屠殺的混亂里與圖西族妻子和兩個兒子失散的故事,10後當他與遇見他的兄弟澤維爾時,才獲悉他們的命運。而身為記者的澤維爾正在坦尚尼亞Arusha的盧安達國際法庭受審,罪名是通過電台廣播煽動流血事件。影片中也提到了作為美國國務院官員的德博拉-溫格(Debra Winger),努力說服當時的總統比爾-柯林頓採取行動。
另一部在本周初上映的同樣題材的影片《盧安達酒店》(Hotel Rwanda)參加了柏林電影節的非競賽單元。佩克說他有意識地決定,要比《盧安達酒店》描繪更多栩栩如生的暴力場面。他說:「我的第一個目標是要把影片拍得盡可能真實殘酷,又不會讓觀眾掉頭而去。我需要觀眾,我需要他們看完整部電影,走完這次恐怖之旅。這場有計劃的種族屠殺發生的時候周圍沒有攝影機。」
佩克花費了數個月的時間在盧安達和坦尚尼亞進行調查,影片劇本中的部分內容來自審理團聽證會的副本。他說,一些出演影片的盧安達人聲稱他們不能演兇手,只能演受害者,因為10年前的悲劇仍然深入人心,椎心刺骨。佩克說,拍攝期間由5位專家組成的心理學家小組一天24小時都要駐守在片場。
在片中扮演一名圖西族受害者的比利時女演員卡羅爾-卡雷梅拉(Carole Karemera)說,電影的製作過程對許多身受其害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治療。她說:「經受了痛苦,你才會有羞恥心,才會安靜下來。現在我們試著談論這件事,也開始再次相信其餘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