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電影飛行員穿越禁飛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電影飛行員穿越禁飛區

發布時間: 2023-08-23 11:36:09

㈠ 電影《深入敵後》詳細劇情

《深入敵後》的故事是基於一個真實事件所改編。1995年6月2日,美軍飛行員奧格雷迪在波黑上空執行任務時被導彈擊落。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里,在沒有吃沒有喝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他,並且在武裝搜捕者不斷搜查的情況下,他憑在訓練學校所學的生存技巧,靠吃草葉子,喝雨水,終於等到了救援的戰友。事情見報後,他當即成了美國乃至整個北美軍人的傳奇及驕傲。6月12日,柯林頓總統在白宮接見了奧格雷迪,並且向他敬了一個軍禮,歡迎英雄回歸。經過藝術上的再加工,導演把它搬上了銀幕。
咱看看被改編的劇情:
有能力、有干勁的年輕上尉克里斯出發執行他復員前的最後一次任務。他和隊友兼好友邁克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不幸被擊落。正在克里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塞族秘密軍事領袖殺害了
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被塞族屠殺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這個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殺的真正原因。
美軍指揮官瑞格特上將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時間一點點過去,克里斯的情況越來越危急,瑞格特決定孤注一擲。
在浩瀚的海洋上即使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看上去也不過像個暗礁,主人公克里斯就是在「北約」派往波黑維和的聯合部隊里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飛行員。他內心充滿了矛盾,這在影片一開始就表現了出來。
船上的平靜生活使他不能安於現狀,他想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作戰任務。但是波斯尼亞的政治現實不允許他發揮所長。他深感百無聊懶,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准備退出這場戰爭。但就是他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換回了已喪失的使命感。由一個小人物變成了一個大英雄。
而他又出人意料得在聖誕 節被派去做照相偵查飛行,而他也在百無聊懶信道飛機飛入禁飛區。可是地上的塞族軍隊可不是百無聊懶。於是主角的F-18被擊落了(空中躲避飛彈的片段很華麗!)
後面的過程我都以不想再多說了,一部標準的好萊塢電影的劇情了。

㈡ 深入敵後的幕後花絮

扎克·潘還將主角克里斯塑造成一個普通人,以區別於傳統的好萊塢英雄,他不是一個飛行英雄,他只是一個陷入困境的平凡人——製片約翰·戴維斯稱之為成熟版《壯志凌雲》。明了編導的意圖,也就會理解為什麼他們選中威爾遜三兄弟中的老二歐文來擔綱。歐文似乎更擅長《拜見岳父》這樣的喜劇,但他自然的表演風格很適合演繹克里斯這個凡人,深得製片贊賞。他的即興表演功力和獨特的幽默感也給導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更貼近人物,歐文與飛行員吃住在一起,參加生存訓練,還學習操作大黃蜂艦載戰斗/攻擊機。
相比之下,當過海軍通信兵的吉恩·哈克曼可謂駕輕就熟。他塑造的瑞格特威嚴、誠摯、莊重,受到影片軍事顧問的贊揚,認為他抓准了瑞格特對部下的遭遇感同身受的精神狀態,為這部戰爭片增添了人性的光彩。
順便說一下,吉恩·哈克曼和歐文·威爾遜在不久前又合作了一部喜劇《特倫鮑姆一家》,編導是威爾遜三兄弟的老搭檔韋斯·安德森。
初出茅廬的導演
為了創造出新樣式的戰爭片,製片人約翰·戴維斯發誓要找一個「圈子外」的人當導演,冀望沒被好萊塢俗套熏陶過的新人能帶來新意。他最後選中了來自冰島、從來沒有導過電影的約翰·摩爾。
約翰·戴維斯在1999年的MTV頒獎禮上看到了約翰·摩爾為SEGA公司拍的一個廣告。該廣告象是一部濃縮的驚悚、冒險、追逐片,畫面上滿是直升機、摩托車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視覺風格、剪輯手法十分獨特,戴維斯說:「從這個2-3分鍾的廣告可以看出,摩爾看事情的角度與大多數電影人都不同。他有他獨特的敘事方法,給人感覺清新。攝影機象是他手臂的延伸。」
摩爾還是個軍事愛好者。他熟知各種飛行器和武器的性能和作用,這些知識在拍攝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連軍事顧問也肯定他的努力:「摩爾一心想體現真正的軍營文化:軍人之間交流的方式、海上生活、武器等等,他做到了。」
影片花絮
本片是第一部細致描寫美國海軍新型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的電影。
在影片開頭,記者提到了「辛辛那提停火協定」,這個協定確實存在,只不過叫作「達頓協定」。
影片故事根據美國空軍上校Scott O'Grady的真實經歷改編,1995年,他駕駛的飛機在波斯尼亞上空被擊落。
美國空軍上校Scott O'Grady曾因影片有損於形象而向20世紀福克斯公司提起訴訟,他稱自己從不違抗命令。
當衛星用熱成像系統呈現出伯內特的圖像時,聲音效果與1987年的《鐵血戰士》(Predator)中的熱成像相同。
在擊球場景中,劇組人員確實嘗試用飛機彈射器來發球,不幸的是,彈射器讓球立即無影無蹤。
片中出現的卡爾文森號航母(USS Carl Vinson CVN 70)曾多次在其他影片中拋頭露面。
英國天空新聞台明顯出現在片中,該新聞頻道和20世紀福克斯都是隸屬於RupertMurdoch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
穿幫鏡頭
片中雷格特製服上的軍銜變更多次。
片中3架直升機返回航母的畫面中,有兩架是單引擎,而在隨後的畫面中,這3架直升機中卻有兩架是雙引擎。
在伯內特空降過程中,降落傘是矩形的,而當他掛在樹上時,降落傘卻變成圓形。
當雷格特將一份文件交給伯內特時,紙是皺的,而當鏡頭切換到伯內特接過文件,紙張卻變平了。
在片中對參戰機的俯拍鏡頭中,坐艙玻璃明顯反射出照明器材。
當伯內特決定進行反常規飛行時,戰機向左轉,而在航母的監視屏,卻顯示戰機右轉。
當飛機從航母起飛時,機翼兩端沒有掛載導彈,而當飛機飛行在波斯尼亞上空時,機翼兩端出現了導彈。
伯內特和斯塔克豪斯在執行飛行任務時,接到「位於左側森林」的指令,而當鏡頭切向飛行員時,他們卻在向右側張望。
影片故事發生在1996年,片中提到的英雄飛行員約翰·丹佛死於空難,而現實中 的空難是發生於1997年10月。
雷格特的直升機由貝爾休伊變為貝爾412。
塞爾維亞人吉普車上的機槍沒裝彈夾卻仍在開火。
1996年的美軍軍裝是傳統的粗棉布軍裝,而片中文森號召航母上的海軍著裝是從1999年開始使用的。
戰機被擊落時解體成兩部分,而當塞爾維亞人檢查飛機殘骸時,墜毀的戰機卻是完整的。
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是從1997年1月才開始裝備的,而且最先裝備的是斯坦尼斯號航母(USS John C.Stennis CVN 74)。
伯內特被送到撤退集結地,他用無線電告知了雷格特,而雷格特卻命令手下找出伯內特所在的位置,集結地點應該是事先確定好的。
在與航母聯系時,伯內特稱自己的速度已經達到了3馬赫,但「超級大黃蜂」戰機在36000英尺高空的最高速度為1.6馬赫。
男主角burnett在航母甲板玩兒橄欖球,當球落入大海後,burnett呼喊"wilson"。此情節源自湯姆漢克斯的《荒島餘生》,此片於2000年上映,但《深入敵後》的故事背景在1996年。
美軍的劇情背景
影片中F16被換成了艦載戰斗機F18,但基本劇情的靈感還是來源於1995年發生的墜機事件,該事件具體如下:1995年6月2日,史考特歐葛弟上尉(Captain Scotto'Grady)和一名僚機駕駛員飛行到波斯尼亞的上空時,不慎進入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禁飛區,被安置在南巴尼亞盧卡地區的塞爾維亞地對空導彈追蹤。為了隱蔽盟軍的位置,塞爾維亞人開啟了導彈跟蹤系統。由於確信在這個地區沒有威脅,兩架美國F-16戰斗機並沒有安裝電子干擾飛行器,也沒有安裝雷達自動跟蹤導彈的反雷達導彈。一個導彈在兩架飛機間爆炸,擊中了歐葛弟的飛機中部。飛機遭到損壞,歐葛弟拉起控制桿將座位彈出駕駛員座艙。
安全著陸後,他迅速躲進了附近的一片樹林中。他不敢馬上發射無線電信號,因為一旦發送信號,很快塞爾維亞人就會查到他的位置。到了第四天,歐葛弟才發出去救信號告知自己的位置,第五天他便與無線電聯繫上了,美國航母「奇爾沙治號(KEARSAGE)」收到了他的求救信號。
援救行動在夜間進行,一共動用了40架飛機。第24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24th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的兩架「眼鏡蛇」直升機降落在歐葛弟所處的位置,最後一分鍾,他點燃了煙霧彈,一架戰機上的海軍陸戰隊員救了他。盡管他們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但危險仍然存在。塞爾維亞地面部隊開始用手持導彈發射器和小型武器向直升機發起進攻。飛機起飛時,士兵們聽到機身周圍槍聲一片。美國戰斗飛行員報告塞爾維亞的導彈部隊正在向這一地區掃描,但是他
們並沒有得到摧毀他們的命令。半個小時以內,直升機飛到海洋上空,完成了任務。
敵對方歷史背景
片中,美軍飛機被塞族軍隊擊落,其間描寫了塞族和波黑的戰爭,相關背景如下: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簡稱波黑)是巴爾干半島西部的一個多山國家。其為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個聯邦單位之一,首都為薩拉熱窩。此國是在1990年代期間,南斯拉夫戰爭時獨立,並且根據戴頓協議,她目前是國際社會的受保護地區,由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管理。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兩個實體,其一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中文又稱穆克聯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國。波黑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1377年時特弗爾特科·科特羅曼尼奇(TvrtkoKotromani)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波斯尼亞王國,但1463年時奧斯曼帝國入侵,波斯尼亞被兼並。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許多波斯尼亞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漸漸形成了波斯尼亞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成為了奧匈帝國的領地,1914年
奧匈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ke Franz Ferdinand)在薩拉熱窩被塞族民族主義者所刺殺(參見薩拉熱窩事件),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波黑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王國的一部分,該王國後來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黑成為軸心國傀儡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的一部分,戰後又重歸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此時波黑正式確認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其邊界採用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邊界,和實際民族分布頗有出入。1991年10月波黑宣布擁有主權,1992年2月舉行全民投票以尋求獨立。波黑塞族人隨即在塞爾維亞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尋求加入塞爾維亞,內戰爆發。1994年3月波族人(穆族人)和克族人同意共組聯邦,共同對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簽署代頓和平協定,結束內戰,並把波黑分為穆克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波黑內戰中共有二十萬人死亡,超過二百萬人流離失所。戰爭結束後,北約在波黑繼續駐扎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細節背景
劇中,美軍飛行員因拍攝到了波黑萬人坑而被塞族軍隊追殺,關於萬人坑,具體如下:波斯尼亞最大的集體墓葬地中發掘出1000多具1995年斯雷布列尼察大屠殺的遇難者屍骨。發掘小組組長穆拉特·忽爾提克說:「這是迄今為止在波黑地區發現的最大的集體墓葬地。」這些屍骨都被嚴重損壞,這種情況在「二級」集體墓葬地中非常典型,這是因為屠殺者為了隱瞞罪行,將屍體從原先的埋葬地點轉移到了其它地方。
專家們除了發現這些屍骨以外,還發現了14份文件。這些文件顯示,這些遇難者死於斯雷布列尼察大屠殺。這是自二戰以來歐洲最殘忍的大屠殺。1995年,塞族部落入侵了波斯尼亞的飛地斯裡布瑞尼卡。這塊地區是聯合國規定的安全地帶。塞族士兵殺害了8000名穆斯林成年男性和男孩。從那以後,發掘小組在波斯尼亞全境發現了數個集體墓葬地,收集屍體並進行DNA檢測,以確定死者的親屬關系。一旦他們確定了死者的身份和親屬關系,就將屍骨交還給其家庭成員進行埋葬。發掘小組說,他們在死者身體里發現了子彈,已經用來捆綁被害者臂膀的塑料繩和布條。在已經發掘出來的3500具大屠殺遇難者屍體中,已經有2500具屍體經過DNA檢測確認身份。約2000具屍體被埋葬在斯雷布列尼察郊區的博托卡利。人們在這里最後一次看見他們。後來,他們在這里被塞族士兵包圍並屠殺。
網友影評
槍林彈雨下飛起的折翼天使——《深入敵後》影評
《深入敵後》是「9.11」事件後好萊塢推出的一部戰爭題材的美國大片。雖然還沒看到一半我就已猜到結局如何,但其中有些情節曲折跌宕,扣人心弦,還是讓我為主人公的命運緊張了一陣子。它作為一部商業片也算是成功的了。
《深》的故事是基於一個真實事件所改編。1995年6月2日,美軍飛行員奧格雷迪在波黑上空執行任務時被導彈擊落。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里,在沒有吃沒有喝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他,並且在武裝搜捕者不斷搜查的情況下,他憑在訓練學校所學的生存技巧,靠吃草葉子,喝雨水,終於等到了救援的戰友。事情見報後,他當即成了美國乃至整個北美軍人的傳奇及驕傲。6月12日,柯林頓總統在白宮接見了奧格雷迪,並且向他敬了一個軍禮,歡迎英雄回歸。經過藝術上的再加工,導演把它搬上了銀幕。
看題目我原以為是某個或一夥人潛入敵後做一些間諜特務工作,沒想到全片就是講一個人不停的跑,後邊有個面色陰森的狙擊手不停的追;在大後方,還有來自指揮官與司令官之間的沖突——救與不救。
在浩瀚的海洋上即使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看上去也不過像個暗礁,主人公伯納特就是在「北約」派往波黑維和的聯合部隊里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飛行員。他內心充滿了矛盾,這在影片一開始就表現了出來。船上的平靜生活使他不能安於現狀,他想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作戰任務。但是波斯尼亞的政治現實不允許他發揮所長。他深感百無聊懶,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准備退出這場戰爭。但就是他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換回了已喪失的使命感。由一個小人物變成了一個大英雄。
指揮官瑞格特與伯內特情同父子,為了營救他的「孩子」不惜被革職。影片中這個人物形象比伯納特稍顯暗淡,給我的印象他只是坐在辦公室里跟自己和北約司令官較勁,嘴裡說著大段大段的台詞,其實不聽都知道只有兩個字——救人。影片過程中,瑞格特在下級與上級之間抉擇,關注伯納特的情況並爭取司令官的許可。但略顯空洞像個骨架子,不十分飽滿。直到片尾,當他帶著美國海軍軍帽,身穿海洋最深處顏色的軍大衣,走在黃昏下的跑道上,遠處虛景士兵們向他敬禮,畫面上打出了幾行字,大概意思是因這次違反命令,被撤銷指揮官職務,轉為文職。我有些替他惋惜,但同時敬佩之心油然而生,這次的營救行動是值得的。到此,瑞格特的形象才被烘托起來。
再說說反角吧,敵方將軍有一個很酷的出場:一個側面特寫,然後再轉頭露出那雙咄咄逼人的眼睛,觀眾可能這時都被他鎮住了。可惜接下去的發展使他亮相時的光芒逐漸褪色,整部影片沒露幾回臉,更是惜字如金,台詞沒幾句。把本來是應該他表現對伯納特格殺勿論的狠辣,轉到了手下一名狙擊手身上。到結尾大勢已去時聲嘶力竭的樣子都讓我有些同情他了。
還有那個穿著一身兒「阿迪」的阻擊手,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物,雖然身處軍隊,但向來喜歡獨自行動,而且身手了得,影片到了後來似乎只有他一人能對飛行員構成威脅。可惜導演並沒有深入挖掘此人物的潛質,流於形式,讓人感覺不過是條會咬人的狗而已。在影片末尾他和同伴在密林中跟蹤伯納特,當同伴踩中地雷並向他求救時,他只是眼看著同伴,漠然轉身棄他而走。我感覺這個細節好像是全片僅有的能表現狙擊手人物性格的片段,但是誰都知道殺手是冷血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拋棄同伴,這是符合狙擊手的性格特點的,所以如此演繹看上去也沒什麼新意了。
情節總的來說還算緊湊,但還是有些可有可無的插曲,如搭車進入某市,遇到抵抗軍隊那段,還有當伯納特前去拿回「證據」,那個想要跟隨他的小夥子向不同方向走出畫面,最後不了了之,都與主題無關。導演可能是希望通過那些情節來表現當時政治現狀的復雜,但加在這個故事中,既讓人覺得多餘又感到所表現的不是很深入。
戰爭題材的影片都免不了在場面製作上下大功夫,這也是衡量影片是否成功的一大因素。基本上,《深》作為一個戰爭商業片在視覺效果上是相當不錯的,影片開頭就是一組遠中景結合、多角度的航空母艦外觀的螺旋狀俯拍鏡頭,畫面流暢、剪接准確,很有氣勢,隨後鏡頭拉到甲板上,正是戰斗機起飛前的忙碌工作的場面,人群穿梭,手勢、旗語交替起伏,兩名飛行員穿戴整齊,手挎頭盔,並肩走向戰斗機的慢鏡頭特寫,配合強勁的背景音樂,不用做任何動作,任何錶情,一個颯爽英姿的美國大兵絕對讓你神魂顛倒。
影片最有創意的部分,一組異常精彩的空戰。這也是這部片子給我震撼力最強的地方。伯納特的飛機躲避武裝分子發射的自動制導導彈,這枚導彈有自動跟蹤功能,這場一機一彈的追逐反擊拍的相當有水準,飛機靈活的在空中做出各種動作,疾停疾落,垂直上下、左右翻滾,導彈則死死咬住飛機不放,飛機與導彈的尾煙在空中縱橫交織成網,巨大的轟鳴與發動機的引擎聲夾雜著金屬快速通過氣流的哨音此起彼伏,下面是波黑地區常見的森林與冬季的黝黑的草原,絲絲的寒意撲面而來,更增加了畫面的凝重。兩名技術精湛的飛行員好像游戲般靈活迅速的躲避著導彈,緊張之餘在視覺上有了極大的享受。
拍攝手法上慢鏡、長鏡的轉換非常頻繁,特效處理的鏡頭,航拍也時常出現,對於音樂的選擇也走的是直抒胸臆的路線,情節緊張時,搖滾風格的節奏迅猛如雷,情節發展到轉折時,音樂戛然而止,主人公遇難時,那樂曲悲愴感天動地,決戰時刻,時快時慢,時急時緩,輕重結合、動靜相宜,該煽情的時候,音樂激昂奮進,催人淚下。比如伯納特冒著槍林彈雨奔向直升機那段,畫面中雪地上拚命飛奔的伯納特跟著激烈的搖滾音樂有節奏的跑著,讓觀眾的心跳也跟著節奏快速跳動,完全進入了主人公的命運,心裡喊著「快跑!快跑」。
當然,作為商業片首先應考慮市場因素,這也就使得影片太過注重外部效果而忽視了一些細微的內在的東西。導演花費過多精力在拍攝手法和特效上,疏於人物塑造。不可否認的是,這部主流片商的中等製作在畫面上還是頗有震撼力的。呼嘯而過的戰機,並非模型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令人目眩的爆炸,這類好萊塢製作中的標准配置在片中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至於對一部影片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人物,在我看來,他們在該片里看起來即使不像木偶,至多也只是一些符號而已。
其實,無論場面的真實還是內容的真實,無論製作的大小與否,電影中的戰爭是人類永遠的噩夢。那些宏大逼真的槍林彈雨場面,壯觀也好,刺激也好;那些故事中各有所求的小人物,悲也好,喜也好,但願所有這些與戰爭有關的感官刺激、英雄情結、人性扭曲和人間悲劇,統統只存在於電影之中。無論以何種方式,處於和平背景中去想像、反思戰爭的人,總是幸福的。
「911」事件後,美國有關涉及戰爭的電影禁演,人們開始反思電影所表現的暴力對人們的影響。然而,時隔不久好萊塢又推出了戰爭片,並美其名曰愛國主義教育。對受傷的美國而言,該片是一種及時的宣傳工具,《深入敵後》極大地渲染了英雄主義與愛國主義。當然,這些影片是教育,但開禁戰爭片更是由商業利益所驅使。
與以往完全炫耀美軍的英雄主義不同,影片的製片和編導在歌頌的同時,也加入了他們對於靠武力解決爭端的危險和不確定性的思考,自覺到美國人對世界事物有時不免天真、有時又充滿偏見的態度。例如,在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當瑞格特上將要求派更多的士兵投入救援伯納特的行動時,北約司令官擔憂這樣的行動會影響到處境微妙的和談進程,因而責備瑞格特:「你們美國人就關心美國人的命……從來不考慮可能造成的後果。」從另一個側面來看,通過法國司令官指責,反襯出美國在國際社會上一直宣揚的人道主義。
有人評論說最後一場高潮戲中,一個連的人向狂奔的伯納特掃射,竟然一槍都打不中,太離譜了。我認為這正是電影帶給我們的一場白日夢,它剝離了現實的殘酷,讓我們心中的英雄永遠不死,信念不亡。當伯納特向觀眾預期那樣一躍而起抓住了「救命稻草」,身後那座被炮火毀了一隻翅膀的女神像,彷彿與伯納特重合,重生的折翼天使飛翔於永遠屬於他的天空。

㈢ 有哪些好看的室內作戰的特種兵電影

不邀自來,個人覺得這幾部還是挺不錯的!

1.《幽靈行動阿爾法》

電影講述的是:幽靈小隊成員消滅俄羅斯間諜的故事,不過該影片較短,僅有20多分鍾,也算是一部微電影。

2.《黑鷹墜落》

該影片講述的是:1993年美軍在索馬里執行任務時出現意外,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並被該城市的人瘋狂攻擊。

3.《八月八日/穿越火線》

該影片以2008年俄羅斯與喬治亞戰爭為背景,講述的是一位年輕的母親隻身一人奔赴戰場救出兒子的故事。

4.《勇闖奪命島》

該影片講述的是:一群海軍陸戰隊的戰士,因不滿美國政府對被派往海外執行非法任務而死去的勇士的待遇而偷竊神經毒氣導彈,以此向美國政府要挾100000000美金,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陣亡戰士當做賠償金。

5.《幽冥》

該影片講述的是:一支非常優秀的精英部隊,進駐東歐某國一個被戰爭摧毀的城市,並與神秘幽靈作戰的故事。

第一部:《孤獨的倖存者》

第二部:《菲利普船長》

第三部:《就是特種部隊》

第四部:《就是勇者行動》

第五部:《是紅海行動》

1.

《獵殺本·拉登》是由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反恐題材影片,由凱瑟琳·畢格羅執導,傑西卡·查斯坦、傑森·克拉克、凱爾·錢德勒聯袂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名美國CIA探員「瑪雅」帶領一組美國海豹突擊隊在巴基斯坦射殺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故事。

影片圍繞著一個名叫瑪婭(傑西卡·查斯坦飾)的年輕的CIA探員展開的,當她抵達一處位於巴基斯坦的秘密機構的時候,在這里等待她的是同樣來自於CIA的基地組織專家丹(傑森·克拉克飾),還有一個被稱作阿馬爾(雷達·卡特布飾)的阿拉伯囚犯據可靠情報,這個人很可能一直在資助本·拉登。

當 瑪婭第一次見到阿馬爾的時候,他已經是接近於全裸的狀態了,顯然是被毆打和羞辱過,不但被剝奪了睡覺的權利,而且還被鎖在了一個很小的櫥櫃當中然後,每隔 一段時間,就會有幾個人闖進審訊室,開始反復的用水刑折磨他,給人的感覺真的很恐怖,讓人難以直視,也直接引發了這里想要傳達的真正主題:一起暴行,引發 的卻是更多的暴力不管你尋求的是正義還是復仇,或者任何你想要的償還方式,也許你從沒有認真的思考過,它是不是真的可以彌補你曾經受到的傷害與痛苦

2.《拆彈部隊》是由馬克·鮑爾編劇,凱瑟琳·畢格羅執導,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凱、布萊恩·格拉提和拉爾夫·范恩斯等出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在那裡每個當地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伊拉克反叛武裝和駐伊美軍之間的殘酷斗爭,就像是在玩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貓鼠 游戲 。本片就是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在那裡每個當地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3.《太陽之淚》是由安東尼·福奎執導,布魯斯·威利斯,莫妮卡·貝魯奇等人主演。主要講述一支精乾的"海豹"分隊前往奈及利亞的叢林,營救一位支援當地醫護工作的美國醫生期間發生的故事。

4.《特種部隊》假如有人問你,要是生在戰爭年代該是什麼樣的?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會當個軍官什麼的,上陣殺敵。可是《特種部隊》卻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戰爭的殘酷,什麼叫做死亡。

5.《孤獨的倖存者》看過的人都說殘酷,一種心酸難過甚至是悲壯,這種感覺直叫人流淚。一個個的死法,那種絕望讓人精疲力盡,肉與血的飛濺,簡直令人心碎。有人說它是煽情,而我更覺得它是壯烈

6.《黑鷹墜落》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摩加迪沙之戰是美國自越南戰爭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地面戰爭,傷亡也最慘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藉此反思自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的干涉政策。

影片時長兩個小時,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打仗,當直升機被打中,機尾墜落時,裡面的人被地面部隊救了出來事,第二架飛機也被打了下來,讓別人去救,而且每次都是打的機尾那個不致命的地方。 讓觀看的人跟著一起緊張

7.《菲利普船長》是根據發生在2009年的真實事件改編,由保羅·格林格拉斯執導的冒險劇情片,湯姆·漢克斯,巴哈德·阿布迪,法塞爾·阿邁德,凱瑟琳·基納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美國貨輪"馬士基阿拉巴馬"號在非洲索馬里地區海域遭持AK47沖鋒槍的4名海盜打劫,船長理查德·菲利普被當做人質帶離商船。4天後美國海軍艦隊擊斃其中3名劫匪,活捉1名,船長亦獲救。

8.《深入敵後》的故事是基於一個真實事件所改編。1995年6月2日,美軍飛行員奧格雷迪在波黑上空執行任務時被導彈擊落。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里,在沒有吃沒有喝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他,並且在武裝搜捕者不斷搜查的情況下,他憑在訓練學校所學的生存技巧,靠吃草葉子,喝雨水,終於等到了救援的戰友。事情見報後,他當即成了美國乃至整個北美軍人的傳奇及驕傲。6月12日,柯林頓總統在白宮接見了奧格雷迪,並且向他敬了一個軍禮,歡迎英雄回歸。經過藝術上的再加工,導演把它搬上了銀幕。

有能力、有干勁的年輕上尉克里斯出發執行他復員前的最後一次任務。他和隊友兼好友邁克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不幸被擊落。正在克里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塞族秘密軍事領袖殺害了 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被塞族屠殺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這個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殺的真正原因。

美軍指揮官瑞格特上將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時間一點點過去,克里斯的情況越來越危急,瑞格特決定孤注一擲。 在浩瀚的海洋上即使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艦看上去也不過像個暗礁,主人公克里斯就是在「北約」派往波黑維和的聯合部隊里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飛行員。他內心充滿了矛盾,這在影片一開始就表現了出來。 船上的平靜生活使他不能安於現狀,他想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作戰任務。但是波斯尼亞的政治現實不允許他發揮所長。他深感百無聊懶,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准備退出這場戰爭。但就是他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換回了已喪失的使命感。由一個小人物變成了一個大英雄。 而他又出人意料得在聖誕 節被派去做照相偵查飛行,而他也在百無聊懶信道飛機飛入禁飛區。可是地上的塞族軍隊可不是百無聊懶。於是主角的F-18被擊落了(空中躲避飛彈的片段很華麗!) 後面的過程我都以不想再多說了,一部標準的好萊塢電影的劇情了。

9.《勇者行動》是由邁克·麥克羅伊和斯科特·沃夫聯合執導,埃米里奧·瑞弗拉、羅塞莉·桑切斯和涅斯特·薩拉諾等聯袂出演的一部動作片。電影於2012年2月24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海豹突擊隊員解救被綁架的CIA特工,故事基於海豹突擊隊的真實任務以及推測的他們可能使用的戰術,非常具有真實感。一支海豹突擊隊在執行解救一名被綁架的中央情報局特工的秘密任務時,發現了一個恐怖組織布下的天羅地網,如果不加以阻止,整個美國本土都會陷入到危機之中。於是,突擊隊在美國國防部的帶領下展開了大搜捕。最後一舉搗毀了不惜一切代價襲擊美國的恐怖分子的復雜網路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最新款的武裝直升機、航母、潛艇、各種散兵武器。在危機關頭,救援部隊的重武器噴射出一條條火線,將敵人車輛在一瞬間噴射成馬蜂窩然後爆炸的精彩場面,叫人大呼過癮

危急關頭,救援部隊的重武器噴射出一條條火線,將敵人車輛在一瞬間噴射成馬蜂窩然後爆炸的精彩場面,讓你大呼過癮。所以,《勇者行動》是一部戰爭大片,一部青年勵志片,一部展示美國精神的愛國影片。勇者,沒有華麗的動作,沒有吸引人的劇情,只有託付生死的信任、心有靈犀的默契,還有無所畏懼的勇氣。 片中的軍人很感人,一種戰斗中才有的兄弟情懷,一種為國家而戰的豪邁!

最後呢,還是要說,國產的電影也是不錯哦,《戰狼》系列,《紅海行動》等等,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也體現出了我國特種兵的血性.

1.《危機13小時》,講述了6名士兵組成的護衛隊駐扎於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對抗敵人

2.《孤獨的倖存者》,講述了海豹突擊隊的四名成員潛入阿富汗刺殺恐怖組織首領,卻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而遇襲,導致突擊隊幾乎全軍覆沒。

3.《兵臨城下》,許多對手戲是在廢墟室內進行的。

你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啊,拍特種兵的幾乎都是室外拍的,哪有都是在室內拍的

《紅海行動》

影片中,「蛟龍突擊隊」展示了極強的城市作戰能力,作戰比高達1:18,就是一個人要對付18個。片中包括了街道對戰、突擊營救、室內CBQ等等多種作戰類型。

另外,片中還展示了各種近距離作戰武器,如RPG、攜帶型防控導彈、12.7高射機、沖鋒槍、迫擊炮、突擊步槍、狙擊步槍等等。

1《勇者行動》

從頭干到尾的海豹突擊隊反恐猛片,槍戰、狙擊、海船支援、救女人質、打恐怖份子,真人檔手雷,簡單粗暴,槍槍到肉,「把傷痛當成你人生動力」,斯科特沃不愧好萊塢新一代動作大導。

2《深入敵後》

這部影片劇情相當緊湊了,緊張驚險的氣氛是本片看點。很少現代軍事戰爭題材能拍這么有感覺了,而且能把戰斗機駕駛員當主教也就這一部了。尤其是那些變態的統治者,殘害生靈。劇中的配樂是亮點。值得慢慢細賞。

3《黑鷹墜落》

很少看到這么流暢的戰爭片,很真實,不血腥,難得的是劇情還很豐滿,人物性格飽滿,配樂很到位。沒有刻意的表現和煽情,看了好幾遍,依舊震撼。這部劇看的是戰爭殘酷無情,看的是兄弟情,不放棄任何戰友,帶不回活人也要帶回遺體。打戰不是為了被譽為英雄,只是有時候時勢造就英雄,只希望永遠不要有戰爭。

4《菲利普船長》

年度力作!綠草依然那麼凌厲精彩,最後半小時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快速剪輯、DV風都和這個題材極好地吻合在一起。而且沒有太多亂七八糟的所謂思考或引申,全靠事件本身以及漂亮的再現、敘述吸引人。飾演索馬裏海盜的幾人都逼真得可怕,相對來說漢克斯倒顯得中規中矩了,不過結尾一段戲特別到位。強力推薦

5《孤獨的生還者》

一部令人震撼的電影,真實、刺激、虐心,特別是中間那長達幾十分鍾的林子戰,晃動的主觀鏡頭,重度消弱配樂,留下的是心跳聲、呼吸聲、垂死前的喘息聲。本以為故事依舊主旋律,卻一反常態,沒有美化自我醜化他人,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結尾意料之外,更是雙方對外戰爭關繫上的一次進步或轉折

6《特種部隊》

這是一部很棒的法國電影。相當給力的純硬派戰爭片!現代反恐戰爭題材一直是最熱賣點,依舊是令人「畏懼」的阿富汗戰場,這部法國戰爭片一點不遜色於美國同類型影片,影片感覺像是在玩戰爭 游戲 《使命召喚》一般!情節緊張刺激毫無冷場!

7《太陽之淚》

美國大兵又一次拯救蒼生,不但救了莫妮卡漂亮護士姐姐,還救了若干難民於尼國水火之中。電影中的美國大兵軍事素質高,思想品德好。非洲人民好凄慘,差點騙了我的眼淚。布魯斯飾演的沃特斯上尉選擇返航,雖然犧牲很多士兵,但卻救活了大部分的難民,這種情操很值得人敬佩。名為《太陽之淚》,感覺是連太陽都在為叛軍的殘忍和為美軍小突擊隊的感動而流淚。

8《拆彈部隊》

電影之所以能打動觀眾,就是因為它的真實性。有如身臨其境去窺視、感悟人類的善惡,那種真實感、厚重感和悲涼感的重重疊加,並非技術和手段能造就,Kathryn Bigelow特有的感性意識在其凜冽的拍攝手法下相互融合,造就奧斯卡大局最有力的炸彈。

9《獵殺本拉登》

157分鍾沒有多餘的鏡頭,冷靜客觀的記錄了女主長達十年的堅持。女主也沒有被塑造成一個完美的女英雄,雖然執著和果敢,但對虐囚也默認和支持。最後的獵殺採用第一人稱視角的拍攝,讓人身臨其境,扣人心弦。結尾也非常的干凈利落,沒有多餘的皆大歡喜場面。

10《湯姆·克蘭西:幽靈行動阿爾法》

它只有20分鍾,但請不要用「微電影」來侮辱它。它是大片,是一部更大的片的前傳。簡單而套路化的一場戰斗,但足以成為軍事迷、 游戲 迷、軍事 游戲 迷、武器控、戰斗控、高 科技 戰爭控等等的至愛,尤其是第14分鍾後的那5分鍾,勁爆迭起,熱血為之沸騰。

中國的特種兵脫胎於偵察兵,完全沒有野外不太現實。

這就好比你非要看兩期登陸艇登陸以後的戰斗場面,這個東西會有,但是不會主要出現……

㈣ 電影里有艾希航空,是個喜劇。三個飛行員在一次事故中穿越了。是哪個電影

《唐伯虎 沖上雲霄》

號稱「民航界勾女王」的機長古九寒(杜汶澤 飾)與同一公司的好友唐奮高(林子聰 飾)、基仔(何浩文 飾)到處留情,終於無意中勾搭了老闆的妻子,慘遭辭退,在古九寒三人的最後一次飛行中,飛機遭遇磁風暴,三人因此穿越回到了明朝。在一間酒樓,古九寒等人偶遇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並獲悉華太師府上有一眾絕色佳人。

㈤ 求一美國外太空科幻電影名字:講的是一個年輕的飛行員穿越時空奇點,引誘外星人進入地球艦隊的包圍被殲滅

《鐵翼司令》---又名星際戰爭:未來戰士、飛航指揮官、銀河飛將

劇情 一個陰險惡毒的外星族人發現地球的星座位置,計劃入侵毀滅地球,地球上的星河戰隊應征而戰,在地球和外星人之間的太空展開了激烈星際戰斗,捍衛全人類。 克爾瑞奇族——貓人派遣一支艦隊,奇襲、轟炸帕格薩斯小行星,聯邦艦隊的導航儀被可惡的貓人奪走,奪得導航儀後,克爾瑞奇族便能夠取道尤里西斯走廊,避開聯邦防線,直接進攻地球!

㈥ 就是有兩個飛行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穿越到了二戰,在空中跟日本人空戰的是什麼電影啊謝謝。

碧血長天
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在例行維修時,遭遇奇怪的風暴,突然與美國太平洋艦隊失去聯系。在遭遇日本「0」式偵察機和發現珍珠港泊滿了山敏晌二戰前的戰艦後,艦上官兵們才意識到,自己所在的航空母艦穿過時光隧道,回到了拿李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珍珠港,艦上官兵進一步發現正要對珍珠港發動攻擊、啟發戰端的日本航空母艦艦群,要麼憑借自己先進的戰斗機和導彈對日本艦隊搶先發動進攻,進而避免珍珠港慘遭浩劫,同時改變歷史;要麼遠離珍珠港讓歷史順其自然地發展。更令眾人煩惱的是,他們救起的參議員在日本對珍珠港發動襲擊前瞬間消失了。襲擊迫在眉睫,他們不得逗鋒不做出抉擇。

㈦ 日本二戰時期電影,說的是一群飛行員相當於敢死隊,去完成一項任務,不能飛回,只去不回,最近安倍也看

《永遠的「零」》,我前段時間剛剛看完,很好的一部片子,講述一對姐弟通過尋訪多個二戰日本老飛行員來了解他們外公的故事,影片最後外公駕駛的「零」式戰機在現代城市上空飛過的鏡頭很有歷史的穿越感,這部電影主要是對二戰後期日本「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對日本飛行員及其家屬心理上的摧殘,反思軍國主義思想對當時年輕人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