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美國電影《心理醫師》觀後感!!原創最好了。
我復制粘貼啦,親看能不能用吧。
【1】
一個人的嬰兒和暮年,都好似是白紙一張,但內里所經歷的驚濤駭浪,自然不可等量齊觀。當你出生時,世界就如你的皮膚,在娘胎里被揉皺成一個謎團,等著心智健全才慢慢展開;當你年老時,那些悲歡離合都有如葉落歸根,回到最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時日無多,唯有淡然處之。
生命就好像一個圓環,從起點回到終點,完成一次對接,而在嬰兒和暮年的中間,則是伴隨著年歲成長而從不間斷的困惑。面對未知命運,你永遠估不到它有多高,又會有多低;有多幸福,又會有多悲慘。當浪尖中起起落落,困惑也就隨之而生。幼年有朝向成年的困惑,成年有回首幼年的困惑,人生是解不完的謎,很多時候自己無能、不願、拒絕接受答案。
於是人類自欺欺人地創造了一個職業,叫心理醫師。他/她的職責,就是教人明了人生的困惑,洞悉命運的無常,告訴你:當你不能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只能改變你自己。在心理醫師的諄諄調理之下,我們得以放手拋去原來不捨得丟下的執念,重新為自己樹立信念和價值,在命運巨輪面前做一個逆來順受、光明向上的信徒。
其實以上這段話,更適合描述某位上師,用在心理醫師身上,實有美化嫌疑。作為一份拿人錢財、替人消氣的職業,大多數時候它是社會的樹洞,是私人的垃圾桶,是同時吞下鈔票和陰暗秘密的萬能黑洞。進門時背著重擔,離開時把它消費個精光,心理診所里堆滿的是不可承受之輕。
有一天心理醫師出問題了怎麼辦?你面前靜靜傾聽的這個人,他比你活得還慘,每天以大麻來催眠自己,他的身上還有逝去親人的回憶和傷痛,已經這么久了,你都走出來了他卻還沒有——你會對消費者的權益是否得到合理維護產生懷疑嗎?你是該同情他,還是質疑他開解你時的誠意?你一轉身出門,他便收起笑容,獨自坐在後院,看著天際黯然神傷……人都會想不開,別忘了,心理醫師也是人。
在這個混亂、扭曲、空虛的城市裡,誰的神經也許都不應該被高估,包括我們以為可能是最堅強的心理醫師也一樣。從這電影的90分鍾里,我幾乎注意不到任何情節,有的只是一顆接一顆生銹的心靈,一扇又一扇緊鎖的心門,一個又一個得病的人。是的是的,我們都有病。有的人病得很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有的人病得很重,他自己知道已無葯可救。
一部電影提供不了一把解決問題的鑰匙,當你意識到這些電影里的問題都不可能不來自於現實世界的同時,你已經無法相信它們會像電影劇本一樣導向一份美好的結局。願上帝原諒我,我對這世界素來悲觀:電影應當是24格的謊言還是真理,歸根結底還得決定於它對這世界是視而不見還是保持清醒。
我有一個小時候在大院里一起打彈珠玩泥巴長大的朋友,大學畢業後去了一所中學擔任心理輔導員。他是嘻嘻哈哈的性格,至少在表面上對生命的困惑從來不當回事,因此我覺得他很合適——至少不像我,永遠在孤獨和想太多中糾結於那些到死都無法看透的困惑。但是沒有過多久,他便離職考上了公務員,做一份清閑的文職工作——我一直沒有問他,是不是連他這樣達觀的人,都終究疲倦於解答「各有各的不幸」?
【2】
Kevin Spacey是本片最大的賣點,我不確定他的名字在北美市場的票房號召力有多大,但是在全球影迷的觀片指南中,他的名字確實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影片的主題和劇情是大路貨:人人都有心病,包括Kevin Spacey所扮演的心理醫師Dr. Carter本人(還是病的最重的一個);解鈴還需系鈴人,每個人都不是被醫好的,而是在一連串的事件和經歷過後,完成自我救贖和心靈解脫。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個案,就是Robin Williams所扮演的電影明星Jack,堅稱自己是性癮者,並希望得到Dr. Carter的「官方認證」,但其實不是,他只是為了給自己想要出軌的慾望找一個可以被接受的借口。生病的人都值得被同情,於是有的人為了做壞事而偽裝成生病的人,讓自己的惡行看起來不那麼可惡,這其實又是另一種病了。Jack這個角色明顯是一個黑色幽默的設置,首先Robin Williams早前在【心靈捕手】中飾演的是心理學教授,在本片中卻是「心理病人」,是個180度的角色反串。其次當黑人女姑娘認出Jack是電影明星之後,說了一句"You should make better movies.",這個笑點不言而喻,我甚至懷疑這是Robin Williams主動要求增加的自嘲台詞,他確實應該拍些更好的片子了,擔當主演的。
影片所呈現的是一種「病泱泱」的基調,許多的文藝劇情片都有類似的通病,為了實現氣質上的出位,就要犧牲敘事的連貫性,情節的娛樂性更是不被重視。對於某些作品而言,我們可以說那是無病呻吟的矯情,然而這一部本身就是講述「病」的片子,有點呻吟的調調反而令我覺得很搭。在這個前提下,演員的發揮至關重要。出乎意料的是片子並不是Kevin Spacey的個人表演秀,而有著較為出色的群戲水準,每個演員都能將內心的病態用剛剛好的尺度表現出來,ok的~ 只是到了結局,所有人同時間「痊癒」的劇情設計顯得過於跳躍,刻意點了。
Anyway,這又是一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作品。真的很喜歡Kevin Spacey的話,不妨看看。
--------------------------------------------------------------------------------
我眼中的shrink:
shrink,是psychiatrist(心理醫師,精神病醫師)的非正式別稱,最初來源於"headshrinker"這個詞。古時候打仗,勝利者會將對手的大腦縮水後風干保存,而心理醫師所做的,就是勸解病人不要亂想些有的沒的,也就是shrink patient's head了,而就像本片中所反映的,往往這些以治癒人心靈為職業的傢伙們,自己本身就有不小的心理毛病,腦殼也常常壞掉,所以shrink一詞作為心理醫師這個職業的昵稱,略帶有調侃嘲諷的意味。
不同於稱呼其他生理疾病患者所用的詞patient,心理醫師常常稱呼他們的病人為client(客戶)。首先是定義的界定有差異,生理上受傷或生病的人,我們可以很明確地說,他/她是個病患;然而心理有問題,不健康的人,一定是個有病的人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大概地球上所有的醫院都變成精神病院也不夠病人住的。其次client一詞與心理治療的形式更加貼切,心理醫師的主要工作不是給「病人」開處方,而是聆聽,在這個過程中,被治療者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治療的效果如何,完全取決於他們願不願意開口說真心話。我曾有一個外教朋友,在教英文之前就是個shrink,在一個非常郁悶的時期我喜歡向他「倒垃圾」,傾訴一些憋在心裡的煩惱事,在聊天過程中,確實是一種卸下心防的減壓的體驗,而他作為一個有著專業背景和職業素養的聆聽者,也讓我在每次談話完畢後都有豁然開朗的舒暢感。這一段接受「心理治療」的經歷,每每想起都覺得自己佔了小便宜,因為是免費的。XDDDDDDD
片中的Dr. Carter和我的這位shrink朋友有十分相似的地方,外形上都是邋遢的大叔,都有茂密的絡腮胡;都是heavy smoker,煙抽的很兇;都非常的孤獨,Dr. Carter失去了妻子,關系最親密的就是給他供應大麻的小子,而另一位則貌似更慘一些,離過婚,無兒女,用他的話來說也沒有任何親人了(我更傾向於理解為和親人們關系並不緊密),倒是在中國勾搭過幾個還不錯的姑娘,可每當人家提到婚姻,他就落跑,直接離開那座城市……
我猜想,shrink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抓狂的職業,自己都治不好,還要治別人,如果不慎治好了別人,但自己還是那副老樣子,那更抓狂了。
【3】
剛開始是抱著好奇的心態下了這部電影,感覺應該是講心理醫生的平時生活什麼的,看完之後心裡特別有感觸,其實人在面對傷痛的時候真的是需要別人的關心,當心理受到傷害的時候不僅僅是一些專業的知識可以修復的,傷痛的修復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慰藉。在我印象中,心理醫生雖然很厲害,他們可以幫助許許多多迷茫的人,但是感覺他們的心理也很變態,感覺他們很冷血,可能是遇見太多有問題的人,所以他們也變得很麻木了吧!有時候就會想如果當心理醫生也同樣遇到了傷痛的時候呢,他們也會像平時給他們的患者意見那樣給自己相同的意見嗎?這部電影就描寫了這種情況,其實心理醫生也是人,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情緒,他們也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有句話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有的人在涉及自身的時候都會有情緒,不會那麼的客觀,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當看不到事情的本質問題時,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不了了!
人是群居動物,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另外的人聯系起來了,不管一個人是多麼的孤僻,他都不可能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為什麼要自己一個人扛呢,有什麼問題說出來,讓你身邊的人都有機會表達他們的關心,那有什麼不好呢!?其實不要怪人家不夠關心你,而是你有給人家機會關心你嗎?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所有的人都有一顆真心幫助別人的心,當你的心為別人打開了一扇門傳遞關心,你的心也同時為你自己打開了一扇門接受關心,所以電影中所有人在大家的相互幫助中不僅解決了別人的問題,自己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我們可以看到心理受到了傷害的人們最終敞開了他們那道對別人早已關閉起來的心門,在大家的相互關心和慰藉中,所有人的問題都得到了一個圓滿的解決,生活也在繼續!
很久沒有看過讓我如此有感觸的電影了,所以很想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這只是我的一些淺見。我很喜歡看電影,也看過很多的電影,但是很少能夠把我的感受寫下來,所以如果寫的不好就請多多包含了,鞠躬~~~~~
②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5篇600字
這是一次不完全觀影的片面感受。我並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這部電影,原因很尷尬,下面會說到。在這個前提下,我的感受也是片面的,很可能是錯誤的。管中窺豹的我本沒有資格評論這部片子,但既然有了感受,便如同鯁骨在喉,不吐不快,於是便記錄在這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心理學影片 觀後感 ,希望你喜歡。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1
吮指少年》又叫《吸拇指的人》,這部獲得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電影,是一部心理影片。電影講述了一個17歲的高中生賈斯汀生長在一個普通而溫馨的四口之家:父親邁克是一家工廠的經理,母親奧黛麗是護士,還有個弟弟喬。青春期的莫名壓力使賈斯汀常常下意識地吮吸拇指。但最終賈斯汀擺脫了壓力的困擾發揮了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領悟,邏輯思辨潛力成為一名紐約著名大學新聞專業學生。
影片中首先讓我感動的是親子關系,當父親為了阻止兒子吮吸拇指時,在兒子的拇指上寫下了MFC。賈斯汀對女朋友的解釋是MotherFuckingSucker(混蛋)這種解釋簡單而又叛逆。其實真正意思是父親的名字Mike.F.Cobb的首字母的縮寫。父親對兒子的愛與期盼都寫在那個拇指上,每一天兒子都要吮吸數次的拇指上。
影片中,賈斯汀的牙醫佩里對他吮吸拇指的行為進行了催眠治療,他告訴賈斯汀當你害怕感到孤獨時,閉上眼睛幻想自己在森林裡撫摸能給自己帶來安全平靜的力量動物,看著它,研究它,當你想吮指時,用意念召喚你的力量動物(給予力量的心靈動物)。你不再孤獨,不再害怕,你不再需要吮指,你的手指也不再需要你。其實,佩里的催眠治療做得很好。但是,佩里和賈斯丁分別時說一句:「從此刻開始你的手指吮起來像爛肉了。」這是後催眠暗示。
賈斯汀在改變時的心理震動和行為上的過激行為都把人性面臨改變時的弱點刻畫地十分豐富。每個人都面臨著改變,以前或者將要,無論是機遇還是風險的改變,都對未來抱著一種無法確認的心靈折磨。
賈斯汀在學校的一些表現常常造成老師及同學的困擾,例如:常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小動作頻繁,精力過人的現象。賈斯汀被醫生確診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前父親和老師只認為是一種不良習慣。但最感謝的是 辯論 老師看到賈斯汀心疾病背後的智慧,而一步步培訓成為一個多次獲獎的辯壇高手。這帶給賈斯汀自信和成功的喜悅,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2
上周末從網上下載了德國電影《最後的橋》2008版,看後深感導演和編劇的良苦用心,戰爭不管任何形式任何名義對於個體都是痛苦的。這部電影從一群高中生的角度,講述了孩子們眼中的戰爭,讓人看完辛酸無比。
從心理學分析,14-18歲的男青年最大的苦悶就是自己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卻不被成人世界所認可。因此,這個時候能夠有任何的組織或個體,給予他們身份認同感,他們就會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的一切。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在此期間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就很容易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 故事 :一群處於躁動的青春期的男孩,理解了一項國防軍委員會的軍事委託,守住城外的一座橋。男孩們十分興奮,最後能夠參與到保衛祖國保衛領袖的偉大戰爭中來了。沒有理解正式的軍事訓練,他們就匆匆上陣,剛開始他們絲毫沒有戰術意識,就站在橋上。之後一個飄過的將軍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在橋下修建了一個工事,放上機關槍,在橋的那頭配備一個反坦克手,後面的機關槍火力掩護,高處設一個狙擊手。在這樣的配置下,這群孩子竟然從下午堅持到了第二天。第二天,來了一群人准備炸毀這個橋,卻事先沒有通知這群小夥子,憤怒的小夥子們阻止了對方的炸毀計劃。最後,對方撤走了,美軍過來了,小夥子中唯一的存活者走向了他的戀人,再次擁抱了生活,告別了戰爭。
這部片子是德國在1959年拍的,因此本片充滿了人性和人文主義精神,本片的觀點是:戰爭都是錯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這部片子要是讓我國導演來拍,會拍成什麼樣?估計是一群青年們有感於國家沉淪,山河破碎人民被奴役,而自覺自發理解我黨領導,掩護大部隊撤退,最後跟敵人同歸於盡。總而言之,是一部充滿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影片。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3
其實故事中的那位醫生也有著一段永生難忘的經歷,或許是張昕的這個個案,觸及到了他記憶的深處吧。他的眼前不停地出現著上學時一個女孩兒的影子。但他卻始終相信這是幻覺,並且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靈也出了問題,他竟然在辦公室採取為自己進行電擊的方式來抵制這種所謂的「幻覺」,被同事發現後,他仍然不願說出事情的真-相。後來,在同事的鼓勵下他改變了原來不願與人交往的生活習慣,並和張昕確立了戀愛關系,生活接近了平靜。然而,在一次他與同事小聚時,冒然闖進來的一對老夫婦對他的過激舉動打破了這場平靜,也激
發了他內心深處的記憶。他變得近乎失常,但仍然拒絕面對自己的內心,拒絕敞開自己的心扉。直到最後站在當年那個女孩跳-樓自殺的地方,他才迫不得已的說出了積壓在自己內心的秘密,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真正的面對了自己的內心。
故事至此,已經接近了尾聲。想必您會產生疑問,心理醫生也會出現心理問題?其實心理醫生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們也有著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著生活的苦惱。我接下來的說法,或許會得到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的贊同,其實相對於其他人而言。心理工作者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們每天都要接觸許多負性情緒,過多的負性情緒積聚到一起便會形成負性的心理暗示,在這種負性暗示的影響下再加之一些生活問題,自然就像是一顆定時一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我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時對我們說「他很佩服我們的勇氣,敢於向這種高危險的工作所邁進。」這一點在我經歷了志願工作後深有體會。我想這也是心理咨詢督導這個職業所由來的原因之一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央視12套的《心理訪談》節目,我對片頭中的一句話頗為認同「沒有一個人的心靈永遠一塵不染」。故事中那位醫生認為自己是心理醫生,自己出了心理問題會招來別人的笑話,所以寧願默默承受,也不願意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領導所傾訴,不願敞開心扉。最後險些讓自己葬身在高樓之上。
我不想憑借著這小小的一篇 文章 來糾正人們對於心理學的錯誤認知。只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那些患有「心靈感冒」的人們,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鼓勵,讓他們有勇氣敞開自己的心扉。同時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的自考生和志願者也想對大心理學工作者說上一句:你們辛苦了!工作固然重要,但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類,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煩惱。面對煩惱,敞開自己的心扉吧!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心裡達人」。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4
《天才捕手》可謂群星實力飆戲的典範,其中奧斯卡女神妮可基德曼時隔多年搭檔英國氣質男神裘德洛,繼《冷山》之後再次上演情侶檔;而英國紳士代言人科林費爾斯則與裘德洛再組「黃金搭檔」,上演傳奇編輯與天才作家雕琢作品的非凡經歷。在這出兩大英倫男神聯手崛起文壇的大戲中,妮可基德曼活生生地被推到痛不欲生的邊緣。
影片製作精良視聽效果極佳,既有流暢愉悅的頭腦風暴,也有牽動人心的情感糾葛。此次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的出演,將編輯與作家激烈的探討和創作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少觀眾在映後表示:「從未想到編輯與作家的生活能如此有趣,關系能如此融洽,一定要叫上好朋友一起來看。」而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偏執痴情的形象,也讓不少迷弟直呼:「黑化的妮可簡直叫人慾罷不能!」問及影片中的情感抉擇,不少觀眾表示工作與家庭同等重要,實在難以抉擇。
《天才捕手》憑借天才人物的傳奇故事和感人肺腑的情感糾葛,成為開春最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除了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的激情過手,還有女神妮可基德曼上演的「虐戀」戲碼,高潮迭起,圈粉無數,不少影迷秒變「自來水」,網友「橘子」表示:「看這種電影很容易發生共鳴,無論是誰,都或多或少要在感情上做出選擇,強力推薦大家來看,值回票價,《天才捕手》上映以來,在觀眾中引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超高的還原度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上座率一路飄紅。許多觀眾表示,珀金斯和沃爾夫的創作過程歷經艱辛,矛盾一再升級。網友「棲棲」則發文:「裘德洛狂熱直率飾演工作狂,科林叔不動聲色 配對 老辣搭檔,妮可積怨偏執客串魅力發嗲夫人,這種好萊塢實力派戲骨靠扎實演技撐起的佳作,完全可當教科書看」。有部分女性觀眾表示,十分心疼伯恩斯坦夫人,不僅要擔心女人搶男人,還要擔心男人搶男人。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5
今天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視頻,如果你中獎得了一個億,你將會怎麼拿?看到這類問題,我們第一反應應該是欣喜之後考慮這筆財怎麼花吧。而這個視頻要說的是藉由中獎之後怎麼拿獎金的例子來闡述一些心理學效應。
情況一,你去買白菜,要十塊錢,但你願意再多走到前面一公里的話,就可以買到五塊錢等量等質的白菜;情況二,你去買電腦,要三千塊,但你願意再多走前面一公里的話,就可以買到兩千九百九九十五的電腦。顯然,前者你更傾向於走多一公里去買白菜,而後者你卻堅持買三千塊的電腦。同樣是便宜五塊錢的商品,為什麼我們有時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一公里)去追求而有時卻完全不會?現代心理學可以解釋許多看似怪誕的人類行為,比如有些人在噪音下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等等。在情況一和情況二的對比下,說明人們在追求某事物之前就會從某些方面來衡量接下來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利益。不同情況下參照物的不同往往影響人們的決策。
我們想像自己突然獲得一個億的獎金,但這種興奮感會很快消失。所以為了延遲這種快樂的感覺,在心理學上有個好玩的解決 方法 。這就是我們去拿獎金的時候分批次拿,每一次只拿一些獎金,這樣就可以在拿到全部獎金之前享受這種快感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幸福的事情分開做」。與之相反,如果我們想要減輕痛苦的感覺,這就要我們盡量減少歷經痛苦的時間,比如不喜歡寫作業,那麼我們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作業。
心理學影片觀後感5篇600字相關文章: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雪人奇緣》觀後感影評5篇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5篇
★ 《雪人奇緣》觀後感5篇
★ 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觀看《安全教育》有感600字觀後感5篇優秀範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5篇
★ 《保持沉默》觀後感5篇600字
③ 心理電影《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心靈,是每個人都擁有的非常重要的東西,對於每個人而言,心理是最能影響我們心情,性格和道德的東西,所以,樹立正確的心理觀是非常重要的。《頭腦特工隊》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心的觀看,細心的感受。
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怎樣構造和工作的嗎?你能想像得到嗎,原來我們的腦袋裡住著五個情緒小人,他們分別是掌管快樂的樂樂,掌管害怕的怕怕,掌管悲傷的憂憂,掌管憤怒的怒怒,還有掌管厭惡的厭厭,他們一起居住在我們的大腦總部,控制著你的喜怒哀樂。
影片講述了11歲女孩萊莉,因為父親工作調動,全家從明尼蘇達搬到舊金山生活的故事。在適應新生活的同時,萊莉遇到了許多挫折從而產生了很多不良情緒,她變得易怒、悲傷、討厭周圍的一切,沒有了無憂無慮的生活,甚至離家出走,與此同時,他腦袋裡的五個情緒小人為了能讓她走出陰霾,重拾快樂,也開始了各種拯救活動,最終樂樂帶著憂憂去了一趟大腦中樞區,展開了一場險境重重的拯救萊莉之旅。
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萊莉終於在自己的成長歷程里,學會了適應新的東西,學會了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這部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也引起我無數對童年的回憶,這部電影也讓我覺得不在孤單,無論你身在何方,身邊有沒有人陪伴,你都不在孤獨,因為你將永遠有他們的陪伴。
憂憂和樂樂一起去大腦總部之外拯救各種島的旅程結束後,我們都終於知道了憂憂存在的意義。生活中,我們都喜歡永遠快樂,沒有悲傷,但其實,更多時候,能真正讓我們成長的並不是那些快樂的時刻,而是那些悲傷、憤怒和失去的時刻,是他們的存在造就了更強大的我們。這也就是憂憂很重要的原因。
有一個地方讓我非常感動,那就是冰棒的消失。看著冰棒為了樂樂回歸萊莉的身邊,犧牲了自己,我明白,那代表著純真夢幻的童年將徹徹底底地遠去。
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我們都應該接納我們本身的每一種情緒,因為我們的大腦里住著他們,他們將永遠伴隨我們的一生,直至最終與我們一起死去。
④ 心理電影觀後感
比如《希布》:
《希布》是一部冒險題材電影,又名《沙漠小野狼》。
影片主題單純直白,沒有表現復雜的地緣政治、人民階層與文化交叉,而是以小主人公希布在追隨哥哥的過程中,經歷重重危險和恐懼掙扎,最終超越痛苦的旅程為主線,單純從成長角度去闡釋了他的心理能量由弱變強的蛻變。
雖然它是一部冒險題材電影,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欣賞這部影片,我們能夠發現其中帶給我們的關於「成長」的探索。
影片中希布的好奇心,貫穿了影片的整個過程。
第一次對英國人的箱子感到好奇,他看到了英國人因為自己碰了他的箱子而發瘋,埋下了他繼續探索的慾望。
然後,在追隨哥哥一起踏上沙漠之路後,他又一次嘗試著窺探英國人的箱子,結果引發劇烈沖突。也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在後來哥哥遇害、自己掉進井裡時,成為希布不甘死去,並終於在不斷嘗試後努力爬出井口的力量來源。
而當希布救了殺死哥哥的壞蛋之後,迫於現實不得不聽從對方的安排。但是,當壞蛋讓他在火車站外等待,自己進去賣東西時,他依然是憑借自己永不泯滅的「好奇心」。
進入火車站里,看到了壞蛋的「真面目」,並最終等在火車站外用手槍結果了從站內出來的壞蛋,獨自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⑤ 心理學高分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
《美麗心靈》是一部與心理學完美結合的絕佳影片。毫無疑問,該影片最震撼人、最引人深思的是主人公約翰.納什的天才幻覺。本來天才的出現就已經是個極其吸引人的故事,單單講述這個天才的偉大其實就可以滿足最基本的電影內容構造。但這部劇更高深的一點就在於,這個天才突然有了幻覺,正是這個天才的心理問題才讓影片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在天才的基礎上賦予了影片最深刻的內涵。成為天才可能很多人都夢寐以求,但參與構造天才整個人的全部疊加因素卻往往極少數人能承受的住。這是我看完影片有的其中一個感受。
據了解,該影片似乎是真實故事改編的。其實知道這點後,我一度產生了極大的震驚和悲憫。因為在影片一開始我見到那個木訥、寡言少語、被眾人孤立的主人公就讓我很心疼,突然知道了可能是真實故事時就在想,那個真正如此的天才該比這個演員的表演孤獨、分裂、痛苦多少倍啊!
後來,納什出現了幻覺,他幻想出自己擁有了唯一的一個朋友。看完影片你就會覺得他能幻想出一個室友並非是毫無根源可尋的。你從他被孤立、玩弄和取笑就可以看出,他極度缺乏關心、也沒有任何的情緒宣洩對象。巨大的學業壓力更是壓得讓他喘不過來氣,但他又不甘心認輸。頑強的自尊心和無盡的壓力迫使他幻想出了一位朋友來宣洩和傾吐。
關於納什幻想出自己為帕徹做密探工作。我想這可能納什自我使命感過強的結果。當然這都出於他頂住了壓力成了有名教授的基礎之上。這時候他認識到了自己是個天才,天才的責任感讓他時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幫助做一些至關重要的事情,當然越重要越好。所以,他對自己一直是有清醒的認知的。就像他知道人們不喜歡他,但他仍然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而其他人則是流於表面且世俗的小丑。所以他才會無比贊同教授對他 「有兩個腦子卻只有半顆心」 的評價。
寫到這里,我深刻的發現了天才的誕生確實不是容易的,在他們出現之前,他一定在經歷著無盡的折磨,包括生活和精神上。這好像是一種規律,那就是當外界與內在的自我格格不入時,他一定會去選擇沉默,而越是寂靜無聲,他的內心就越是掙扎和撕裂。這樣的行為最終必將導致極端自我的產生。其實,在這點上,這部影片就給了我們一些生活提示,當一個人總表現出和外界和他人脫軌的趨勢時,請不要去嘲笑他的「獨特」,鄙夷他的孤獨和自尊,因為不被認同和關心並非是他的選擇,只是世人表現的太幼稚和驚惶了。
最後,值得贊揚的一個影片小細節是 「美麗心靈」 劇名在情節中的體現。盡管納什有心理問題,但他的妻子艾麗西婭仍然不離不棄的陪伴著他。雖然他恢復的很慢,到了老年幻覺還糾纏著他,好在妻子的陪伴和鼓勵已經讓他認清了現實,也學會了與幻覺和平共處。影片最後納什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現在領獎台上對著妻子說感謝,她的妻子也滿含熱淚。這部影片最偉大之處我不認為在於突顯天才有多麼令人嚮往或者可悲,它更向人們傳達出愛的宏大主題,那就是理解和陪伴能夠挽救一個人,從內到外。我想,劇名《美麗心靈》應該就是在贊揚女主艾麗西婭吧,同時還在贊揚那些能給予別人愛和理解的人。
看完這部劇,我更明白了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不正常,自言自語也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也好,那都是我們獨特的財富,不必把它當做負擔。我們只需記住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自己也是有能力給予愛的人就可以了。最後,真誠的希望這世界能多一點對別人的關愛和理解,少一些冷漠和偏見。可能這也是該影片最致力於打造的主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