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天才繪畫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天才繪畫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7-13 15:33:24

Ⅰ 關於繪畫大師的電影

電視片《達芬奇》,電影《痛苦與狂喜》(米開朗琪羅)、《波拉克》。

Ⅱ 10部藝術家電影,讓你快速了解西方美術史

看電影,輕鬆了解西方美術史的同時,還能通過美輪美奐的藝術家傳記電影養養眼,提升個人審美。

一起邊看邊學吧。

01.《雷諾阿》

推薦指數:四顆星

故事發生在1915年的法國,著名的印象派藝術家雷諾阿已經步入了人生的晚年,妻子的去世,身體上的病痛,加上兒子讓雷諾瓦在戰爭中身負重傷,這一連串的打擊讓年邁的雷諾阿日漸消沉,一蹶不振。就在此時,一位名為安蝶爾的模特出現在了雷諾瓦的生命之中,年輕貌美的安蝶爾讓年邁的雷諾阿重新煥發活力。然而這一切隨著雷諾阿的兒子回家而改變,小雷諾阿與父親一樣對安蝶爾一見鍾情,小雷諾阿炙熱而強烈的感情令父親再度墜入了痛苦和焦灼之中,雷諾阿將這份痛苦轉化成為了創作的動力,一幅幅美輪美奐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從他顫抖的手下誕生了。

電影故事情節並無新奇,近乎平鋪直述,但是令人稱奇叫絕的是電影畫面以失焦來模仿印象派的朦朧感,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幅養眼的油畫。

02.《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推薦指數:五顆星

風車之國荷蘭,有史上三大偉大的肖像畫家,他們分別是倫勃朗,梵高和維米爾。相比於倫勃朗和梵高享譽全球的聲名,維米爾並沒有過多的藝術八卦供世人叨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改編於英國女作家特蕾西·雪佛蘭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虛構了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傳世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背景歷史,講述了一段17世紀的感人愛情故事。整部電影猶如一幅油畫般的荷蘭風情畫,每一個畫面都可以定格,氣氛讓人窒息。濃墨重彩的畫面下映襯著細膩內斂的情感故事,讓人沉醉讓人心碎。動人非凡的畫面,欲言又止的曖昧情愫。

身份卑微的少女在愛情裡面也是弱勢,任由畫家左右。畫家那附庸風雅的妻子始終是他的藝術,他的體面。而其他不過是繆斯,是獵艷。

03.《眩:北齋之女(2017)》

推薦指數:五顆星

葛飾北齋,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梵高,德加等印象派畫家都是他的粉絲,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日本人。而他的女兒葛飾應為也是一位偉大的浮世繪畫家,她跟名字一樣,性格中有一股男兒氣概,像極了波伏娃,或者伍爾夫,但又帶著一點江戶子的玩世不恭。也許是父親是天擇之人,所以葛飾應為無論在藝術上有多精進勤奮,都是父親旁邊微不足道的襯托。電影《眩:北齋之女》的焦點對准葛飾北齋的女兒葛飾應為,描寫了一個父親盛名之下,不但不迷失,反而努力尋找自己方向,卻在愛情上又愛而不得,一個立體生動的葛飾應為。

04.《莫娣 Maudie(2016)》

推薦指數:四顆星

當提起民間藝術家,很多人都會想起76歲才開始學習畫畫,最終名揚全球的摩西奶奶。而電影《莫娣》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描述在加拿大美麗的大西洋省份新斯科舍省,一位患有關節炎的民間藝術家莫娣·劉易斯,身形佝僂,相貌不揚,被親人嫌棄的她,對藝術和幸福的追求,販賣作品為生的勵志生活。生活不順?命運不公平? 莫娣從來不抱怨,她只會笑著,拿起畫筆,美化它,貧窮的生活也可以過成一朵花。

05.《我與塞尚》

推薦指數:五顆星

著名作家左拉和現代藝術之父塞尚都是法國文藝界中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更令人矚目的是天才之間的友誼。一起長大的兩人,從小穿梭在法國的田園山頭,窮小子左拉期望在文學圈嶄露頭角,桀驁不馴的富家子弟塞尚心無旁騖的熱愛著繪畫藝術,一個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更為深厚,一個沉醉在自己的浪漫藝術中,不同信念和追求的兩人註定會心生間隙,不會長遠。本片便是圍繞著天才之間著名的決裂而展開,曾經知音相惜的天才二人,會迎來握手言和嗎?

06.《弗里達 Frida (2002)》

推薦指數:四顆星

弗里達,墨西哥國寶藝術家,她的繪畫才華曾經令畢加索都自嘆不如。《尋夢環游記》裡面那個骷髏女畫家就正是弗里達。本部電影就是描寫弗里達傳奇的一生。車禍,用繪畫對抗身體上的疼痛和殘疾。疼痛卻讓她畫出驚人的天才畫作。相比她的藝術天分,她的情感史也一樣絢爛傳奇。面對生命中的變故,從不言敗,一生經歷了35次手術,3次流產,最終無法生育,卻活成人生贏家的故事。相信每一個逆境中的人都能從她的故事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07.《透納先生》

推薦指數:五顆星

透納,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英國歷史上最著名,技藝最精湛的藝術家之一,擅長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系,對水氣彌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通過他的一己之力,把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了同等的地位,西方藝術史上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本部電影再現了他視繪畫為生命,熱情創作的藝術人生,一生佳作累累,即使臨死前都掙扎著爬起床臨摹一具女屍。晚年的他致力於繪畫形式與色彩的探索,用食材、口水等不可思議的顏料作畫,為畫痴狂,令人動容。

08.《夜巡 Nightwatching (2007)》

推薦指數:五顆星

倫勃朗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這部影片講述了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的浪漫情事和職業生涯,並著重講述了他的代表作《夜巡》的創作過程。倫勃朗一直是上流社會的肖像畫家,他擁有接踵而至的訂單,美滿甜蜜的愛情。直到1642年他的妻子為他生下小兒子不久去世,生活開始大轉折。隨之而來的是因為為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畫家創作的集體肖像《夜巡》又被顧主告上法庭,使倫勃朗蒙受了事業上最重大的一次挫折。此後他的事業開始衰落,他開始陷於債務之中。人世滄桑、人情冷暖……

09.《梵高:畫語人生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 (2010)》

推薦指數:四顆星

文森特·威廉·梵高,這位用明亮鮮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畫家,生前卻寂寂無名,鬱郁不得志。在麥田裡扣動扳機,讓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37歲那年。梵高的人生故事已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但卷福出演這位天賦異稟且癲狂的印象派大師,還是讓觀眾多了份期待,值得一說的是,劇中的旁白皆來自於梵高寫給弟弟提奧及親人的信件,更有助於我們透過梵高絢爛的畫作,了解他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10.卡拉瓦喬 Caravaggio (1986)

推薦指數:️️️️️️️️️️️五顆星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義大利畫家,巴洛克畫派。影片是對性、犯罪行為和藝術的一種深思,導演成功地將影象和繪畫這兩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現出來,豐富地描繪出義大利傳奇畫家的一生。 導演賈曼也是一名畫家,出於對卡拉瓦喬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的崇敬之心拍攝此片。拍攝手法和風格別出心裁,是一部優秀而生動的傳記體影片。本片獲得1986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在票房上也有不俗表現。

偉大的藝術家猶如璀璨繁星,照亮整個人類的精神世界,他們不僅用作品,更是用他們傳奇的藝術人生影響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Ⅲ 找一部很老的電影外國畫畫的

鏈接:

提取碼:xtts

《畢加索的奇異旅程》用無厘頭喜劇的風格演繹了畢加索的故事。

1881年,巴勃羅·路易斯·畢加索(GöstaEkman飾)生於西班牙馬拉加,他的父親何塞(HansAlfredson飾)熱愛繪畫,並早早發現了畢加索身上的美術才華。於是年輕的畢加索被送到馬德里學習,他優異的畫作令父親興奮過度上演了一出死而復生的喜劇。1899年,畢加索赴巴黎求學,陷入了長期拮據的生活,直到何塞來到巴黎,施計將立體派作品賣給美國名作家斯坦恩,畢加索以此為契機,進入了當時法國文藝界的視野,他參觀了盧梭世外桃源般的花園,與街頭的工人打成一片,也被美國的古根海姆夫人長期騷擾,連串光陸怪離的經歷後,畢加索捲入了納粹對歐洲的侵略,戰爭令他對於人生和藝術產生了新的體會……

Ⅳ 歐美電影 一個女傭 很有繪畫天賦 四個字的名字 就是女主角的名字

片 名:塞拉菲娜Séraphine
導 演:馬丁·波渥斯
主 演:烏爾里奇·圖克爾 友蘭達·夢露 Françoise Lebrun
分 類:劇情片
上映時間:2008-9-28
國家地區: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法國傳記劇情片。馬丹·普羅沃導演。尤蘭達·莫羅、烏爾里奇·圖克爾主演。塞拉菲娜·路易1864年出生在瓦茲省,她是一個鄉下女人,曾在一些富人家裡當女傭,後來成為知名的「原始畫派」畫家,1942年在一間精神病院內去世。幕後製作 薩賀芬路易是一位綻放在戰爭背景的法國素樸派畫家,在《花落花開》中拾起畫筆揮灑她的絢爛生命。本片由馬丁·波渥斯執導,由法國凱薩影後友蘭達·夢露詮釋,電影在法國上映時還同步展出薩賀芬的畫展,吸引了許多民眾和藝文界人士共襄盛舉,一同欣賞薩賀芬帶來的視覺饗宴。

Ⅳ 外國畫畫天才因為不會英文被世人認為是的傻子,直到遇到了一個老師,他的天賦漸漸被發現,這是什麼電影

是印度的片子,片名為《地球上的星星》,在三四年前看過,說的是一個有著類似自閉症的小男孩,他寫字是反的,所有人都以為他笨什麼的,也不會英文,但是因為遇到了一個很好的老師,那個老師一直在幫助他,然後他的天賦慢慢的漸漸的被發現出來。

Ⅵ 求一部美國高中生電影名字 我忘記了。主要講的是一個18歲的學生畫畫不錯,但父母離異的屬於叛逆期的。

《家庭作業》又名《考試過關的藝術》 The Art Of Getting By (2011)
劇情簡介 · · · · · ·
喬治(弗萊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飾)是一個聰明的男孩子,十幾歲的他覺得生活似乎寥無新意,課堂、老師、同學更是無聊透頂。他有一手繪畫的絕活,他總是在課堂上塗塗畫畫。他從來沒有做過作業、也沒有認真聽講。哪怕是在自己最擅長的繪畫課上,他也不按常理出牌。
後來,他的生活中闖進了一個漂亮的女生--薩莉(艾瑪·羅伯茨 Emma Roberts 飾)。薩莉在學 校里是一個萬人迷,但是她的內心卻很憂傷和悲哀。兩個人都覺得世間百無聊賴,所以他們一見如故,情投意合。喬治和薩莉的愛情發展得很快,他們在一起玩鬧、用對方的關心化解自己父母的矛盾和家庭的煩心事。可是,愛情來得快,消逝得也很快。喬治已經高年級了,他面臨著畢業的問題。多年以來對課業的忽視讓他嘗到了苦頭。隨著畢業問題的臨近,喬治和薩莉的關系漸漸疏遠。
喬治的精神導師達斯汀(邁克爾·安格拉諾 Michael Angarano 飾)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在達斯汀的建議和鼓勵下,喬治勇敢地向薩莉表白,找回了愛情,重新拾起了自己遺漏的功課,並第一次地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Ⅶ 什麼電影講述的是畫家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亞平寧半島的棕櫚樹,蘸著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在天空勾畫的金色畫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充滿了動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一件件氣勢恢弘的作品,成為人類高尚精神的象徵。
有關米開朗基羅的片子有1950年的義大利影片《泰坦:米開朗基羅的故事》、1980年的美國影片《米開朗基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羅爾·里德導演的《迷狂與痛苦》,影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僱主,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間發生的故事,著力表現兩個巨人之間的沖突和友誼。(P16-1A、P16-1B)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這個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數當選為代表整個20世紀的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曾經嘗試過從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以至波普藝術的各個繪畫流派,並且是「立體派」畫法最重要的發明人,這使他成為我們這個飛速發展時代的象徵。除了在繪畫領域表現出的驚人創造力,作為情聖的畢加索也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一生中曾經和難以數計的女人有過浪漫史,而他「畫風隨著情人變」的癖性更是被史家們津津樂道。
不少電影都以畢加索為主角,其中比較優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魯佐導演的《畢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電影《畫家畢加索》、1996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畢加索》、以及曾經在中央台播放過的瑞典影片《畢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體現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筆下的魑魅魍魎彷彿會飛出紙面。而這種奔放感在另一些繪畫中表現為對革命的熱情和對不公正的憤怒。當然,戈雅也有溫情的一面,他畫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聯想起畫家不凡的浪漫史。
關於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爾多的戈雅》,這部製作精美的藝術影片描繪了西班牙畫家戈雅熱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奧·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術史上的一個謎團。1906年,這位百分百英俊瀟灑的青年才子從義大利來到巴黎,窮愁潦倒地度過了十數年的時光,1918年後其自創的畫風逐漸被社會承認,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絕從絕望和放盪的泥潭中爬出來,幾乎每天都要喝得爛醉如泥,終於在1920年溘然長逝。莫迪里阿尼喜歡描繪高度變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鵝式的長脖子」而聞名於世。這些形象大多賞心悅目,在構圖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諧之美,這些畫是如何在醉酒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一直是令史家頭痛的謎題。(P16-4A,P16-4B)
關於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爾納斯19號》,在這部法國導演雅克·貝克導演的影片中,錢拉·菲利浦演活了這位命運多蹇的天才。這部影片獲得了激進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賞識。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聲名顯赫的拉美畫家裡維拉曾經嘗試過立體派和抽象派,但在壯年時毅然轉向挖掘祖國墨西哥的傳統文化,歌頌偉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畫法、馬雅和阿茲台克的古老畫風、以及西方現代諸流派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也屬於左翼進步力量,屬於拉美人民的,富於裝飾性和宣傳性的畫風。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搖籃還要搖》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藝術家開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畫家、版畫家和電影製片人幾重身份的安迪·沃霍爾是按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紅人。他提出了「藝術不必手工製作」的著名主張,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製作的瑪麗蓮·夢露絲網版畫,這些畫組成的「版畫走廊」探討了大眾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成為波普藝術運動中的最強音。
1996年的美國影片《我射殺了安迪·沃霍爾》表現了一個希望安迪·沃霍爾買下自己的電影劇本,卻履履不能如願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殺了這位先鋒人物的故事,影片從海報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藝術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達·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這位墨西哥女畫家的作品中,幻覺和想像如野馬狂奔。卡羅曾經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後來嫁給了墨西哥畫家裡維拉,他們的婚姻生活騷動不安。在20世紀40年代後,女畫家的脊柱出了問題,但她仍然作畫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終結,畫作的主題從超現實主義的想像變成了對神的禮贊。
還未上映的美國影片《弗瑞達·卡洛》由著名影星塞爾瑪·海耶克主演,將在觀眾面前展現卡羅傳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爾·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畫作多是宗教題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塊和拉長的形體表現嚴肅的精神性主題。這在當時文藝復興的世俗化氛圍中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風格,但400年後,格列柯的平塗技巧和精神主題卻正好投合了現代畫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為對現代流派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更增加了現代人對他的興趣。
1963年,梅爾·費雷爾在影片《埃爾·格列柯》中,再現了這位大師不平凡的繪畫生涯。(P16-8A、P16-8B)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畫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裡已經表現得相當成熟,但到波洛克這里才真正顯示出其瘋狂的魅力。波洛克創造了各種極端的畫法:以戲劇化的狂暴將顏料潑灑到畫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顏料,再甩向釘在牆壁上或鋪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開的畫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隨便拋灑在畫布上。他作畫時在房間中不停地走在走去,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繪畫的一部分,這使其風格獲得了「行動藝術」的稱號。但這並不是說波洛克的行動大於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仍能夠感到一種清新、和諧而又豐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國繪畫第一次擁有了一種完全獨特的視覺語言,為美國成為戰後視覺藝術中心立下了汗馬功勞。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一直懷疑自己藝術的價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戀酒精,直至最後被車撞死。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波洛克》中,美國實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孤獨而又瘋狂的開拓者,因此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寫風格的清晰勾線和富有光感的色彩運用使勞特累克的畫作彷彿杜米埃和印象派的雜交。這位少年身殘的畫家喜歡和下層人士來往,敏銳的感覺使他得以同時捕捉環境氛圍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過,他所畫的人物總是比實際上看起來丑些,成為作者憤世疾俗情緒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兩部《紅磨坊》中,勞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這兩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這位18世紀的畫家畫風甜美細膩,可以說達到了洛可可風格的極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兩個弗拉戈納爾》根據畫家的名畫《洗衣婦》的主題,設置了洗衣婦瑪麗安娜作為女主人公,為影片引入社會畫卷,注入浪漫情調。(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這位中國近代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3歲即被賣入煙花樓,受盡凌辱,1916年被革命黨人潘贊化贖出並與之成婚。之後受鄰居的影響開始學習文化和繪畫,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之後考入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學校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25年以畢業創作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羅馬獎學金,進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之後其作品兩次獲得國際大獎。潘玉良把中國傳統和勾線畫法和當時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她筆下的人物多表達出強烈的情感,而女性沒有層次感的紅艷嘴唇是她畫作的商標。
大陸香港合拍的影片《畫魂》由著名影星鞏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現了潘玉良從妓女到畫家的過程,觀眾對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和影片中的裸體鏡頭津津樂道,卻並沒有意識到主人公是一個多麼傑出的畫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歸於印象派,有人把他歸於表現主義,其實凡·高不屬於任何派別,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題材、明亮的色彩,旋轉的筆觸,凡·高的每一幅畫上都帶上了自己的商標。凡·高的人生有著太多的詭謬之處:他有著渴望擁抱一切人的熱情,卻連親近的朋友都無法和他友好共處;他像個聖徒一樣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難,卻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怪人;他的畫在生前無人問津,在死後卻價值連城,其復製品比「可口可樂」的廣告還要常見。凡·高同時擁有著最富親和力的畫作和最富戲劇性的人生,沒有理由不成為最為公眾熟知的藝術人物,以至於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鄉鎮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說起他的名字就像說「蛋糕」一樣自然。
凡·高是電影業的寵兒,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內利導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並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間的同性戀關系。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國著名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凡·高》中,攝影師用電影畫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繪畫給人的感覺。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兒童片《我與凡·高》,在片中一個小姑娘在夢中的凡·高的鼓勵下追回了自己的畫。
(P16-13A、P16-13B)

讓-米歇爾·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寫的文句以及科學的數字圖式,加以豐富的色彩拼湊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畫似乎比任何經典畫家的作品更契合於我們這個紛亂的時代。從紐約嬉皮士的塗鴉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紅起來,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國際聲望,但不久死於吸毒過量,年僅26歲。
1996年米拉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紛亂的色調和激越的搖滾表現了這位畫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應天府解元,後入京會試,受考場舞弊案牽連下獄,
被黜為吏。於是伯虎絕意功名,藉詩畫謀生,他泛取宋元諸家之長,筆墨細勁秀潤,格調瀟灑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嘗。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羈,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
不過,我們了解這位畫家,主要是因為星爺的影片《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
畫家業余時間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為唐伯虎的敵人打入仇家內部,只因為看中了府里長相酷
似鞏俐的丫環「秋香」。在求愛的過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現了繪畫的絕技,更顯示出其在曲藝
、武術、氣功等方面的多項才能,最終抱得美人歸。《唐伯虎點秋香》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神氣
的畫家形象,並且給了本文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

(轉的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