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霍元甲》中霍元甲後來為什麼把生死狀全燒了
我個人覺得的是因為他明白了簽生死狀根本沒什麼用,「競技是為了發現和認識真正的自己,我們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所以把生死狀全燒了。霍元甲(1868年-1910年)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他的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繼承家傳「迷蹤藝」絕技,先後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轟轟烈烈,充滿傳奇色彩。他的傳奇被多次拍成電影及電視劇。(包括80年代的黃元申、高雄、近日的李連傑)
霍元甲故居紀念館從建成之日起已有數萬的愛國人土前來參觀瞻仰,重溫霍元甲這位愛國英雄的傳奇事跡和感人精神。如今,紀念館已列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天津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李連傑最後的功夫片《霍元甲》,開啟功夫片打外國人的高潮了嗎
《霍元甲》是李連傑最後的功夫片,他說以後再也不會拍功夫片了,拍了35年的動作片,用這部電影總結一下自己,今後的精力都會放在電影以外的事上。李連傑說過,歐美記者曾經問我,既然暴力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我拍的那麼多電影都挺暴力的?所以,他不拍功夫武打片很多也是基於這點考慮的。但為何這電影又是打外國人呢?他可是被日本人毒死的。
但這點不是符合現在的社會元素嗎?說明打外國人的電影比較受歡迎,比如現在的電影《葉問》,一連幾部,都是在講打外國人的功夫片。除了打外國人之外,別的功夫片就日落西山了,真心希望能出幾部像樣的功夫電影,但是,現在功夫人才缺失,而且實打實的武術戰斗比不上花拳綉腿的動作,加上現在演員嬌貴,功夫片自然也就慢慢落幕了。
3. 評價《霍元甲》
太震撼了!《霍元甲》,一部身為中國人不得不看的電影。這不僅僅是一場自我靈魂洗禮,更是一場民族氣節的熏陶……
「打擂就是為了拿『津州第一』,競技就是為了贏!」
小時候,霍元甲一直以霍家拳為傲,他堅信父親是「津州第一」。但當他看到,父親在擂台上故意收拳輸掉比賽時,他非常不解並發誓一定要報仇,要成為「津州第一」。憑著其對武術的悟性及熱情,武藝根基日益深厚,後來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夫。同時,性格也變得浮躁傲慢,人也越來越好勇鬥狠。但最後,就在他真正成為「津州第一」的同時,他卻失去了身邊最親的人與最好的朋友。取得了第一又有什麼用?
「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人要學會互相尊重」
在與世無爭的農村裡,善良的村民令萬念俱灰的元甲漸忘傷痛及仇恨,反省自己曾經的過錯。原來一直增強好勝的自己,只知道追求勝利的結果,卻從來不懂得去尊重別人。他終於明白當時父親為什麼要收拳,為什麼要故意輸給對方。勝負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暴力並非解決問題的惟一方法,如果你懂的只有武術,卻又拿武術來傷人,那麼就算你是世界無敵,你和禽獸也沒有兩樣。武術不是用來炫耀和傷人的,是用來幫助自己和他人的。
「競技是為了發現和認識真正的自己,我們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7年後,霍元甲重返天津。為了國家興旺與民族氣節,他再次登上比武台。抱著「以武會友」的心態,打敗了大力士。仁者無敵!他不單在台上贏了對手,還以德服人,讓對手輸的心服口服。因為,真正的競技在自己的內心,要容他人所不能容之事,以寬容的心去戰勝別人,並超越自己。
「人無法選擇生命的開始,但我有勇氣走到最後。」
1910年9月14日,沒有人可以忘記這一天。霍元甲秉著發揚「自強不息」的精武精神,接受了外國人不平等的挑戰。「活著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當日,霍元甲擔負著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希望與尊嚴,在「自強不息」的呼聲中,勇敢地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段路。
在電影的最後,我才真正感受到:一個肩負著民族尊嚴與氣節的人的責任,是多麼的重大!一個明知是死也要繼續堅持打到最後的人,是多麼的令人敬佩!那萬眾一心、氣壯山河的呼聲是多麼的讓人震撼!這就是中國人的骨氣,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氣節!「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 只有自強不息的奮發,別人才會尊敬你!
霍元甲,你真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You are fearless!
影視評價;
《霍元甲》是一部誠意之作,在細節方面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武打設計頗具氣勢,特技效果可圈可點,作為一部商業片來說,已經成功了大半。武打的設計出自李連傑與袁和平之手,毫無疑問,這兩位大腕的合作,本身就是強強合作,在一切「豪華」的面前,設計出來的武打鏡頭似乎「升華」了。尤其是李連傑對抗日本武士所使出來的三節棍功夫,超出了精彩武打鏡頭的極限,應歸類於經典的范疇之內。武打鏡頭美輪美奐,充滿張力與靈性是《霍元甲》最大的特色之一。而特技效果的合理使用更使武打場面更上一層樓,雖說特技不能代表「中國武術」,但是增加了特技以後,武打設計愈加緊湊,使電影的觀賞度陡然提升。當然,李小龍的徒手真功夫也被尊為經典,但是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真功夫+好特技」更具吸引力。《霍元甲》如單純地作為一部武打商業電影來說,離輝煌並不遙遠,並且已能觸手而及了。
可《霍元甲》不單純是一部武打片,按照李連傑的說法來看,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而作為傳記片來說,塑造霍元甲人物的重要性應該超過鏡頭的美麗性。不得不提,本片編劇工作者在塑造「霍元甲」這個人物上,有許多不大不小的詬病。影迷們是苛刻的,他們總希望自己的英雄能夠極度完美,總希望霍元甲這個人物能夠有血有肉。從李連傑的表演上來看,他已使出了渾身解數,情感戲非常投入,面部表情也得到了較好的發揮,無可厚非。可是由於編劇的種種失誤,使得霍元甲這個人物的塑造就顯得不那麼完整了。霍元甲自小犯哮喘,理因不能過激運動。而影片的台詞卻說,霍元甲是因為習武才把身體恢復。這點不可信,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霍元甲的哮喘是由於自己年齡的增長,自然的發育而慢慢自行恢復的。而編劇只是為了說明武術的有效性,健身性才把這個錯誤說法強加上去的,精神可嘉,但原則上是錯誤的。這是小錯誤,可以原諒,但大錯誤在於他把霍元甲如何成為一位武師的過程全盤忽略掉了,顯得太業余,太不專業。這個過程是霍元甲成長的重要階段之一,是刻畫他如何成為一個冷血,沖動,無情之人性格轉變的過渡。這點很重要,如果不說明白的話,直接把霍元甲醜陋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眼前,觀眾就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隨後霍元甲認知了自己的錯誤之後,在江中自溺,被鄉俗人家所挽救。這段介紹也同樣缺乏足夠的內容,後來霍元甲與月慈的戀情愈加簡單,還沒使人懂得他們如何相互吸引愛慕便直接進入了穩定的平靜期,實在非常可惜。如能把成長與戀情這兩塊內容加以描述,輔之運用藝術氣息的手法,定能使霍元甲這個人物愈加豐滿。至於後來的霍恩第如何去世都沒有交代清楚。這不是李連傑的錯,都是編劇惹的禍。
霍元甲年代已遠離我們,某些真實的數據難以挖掘考證,而電影是一個藝術的載體,它不局限於記錄的真實,而是在於塑造人物的豐滿性。縱使一些真實內容的缺失,也不必驚惶,我們可以加進一些只要合乎情理,能夠烘託人物性格的情節來,也不是不可以。畢竟藝術是允許加工,允許誇大的。內容上的不協調,使《霍元甲》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的電影來說,不夠成功,不夠深度挖掘。可李連傑沒有令我們失望,他的武戲,他的文戲均體現了他一貫的作風。可把《霍元甲》來作為他武打片的收官之作來看,不免為他感到惋惜。
黃飛鴻,年輕時代的李連傑;霍元甲,中年時代的李連傑。曾經的桀驁不遜,激勵了我們做事要有「雄心」;現在的坦盪似水,教育了我們做事要有「恆心」。四十二歲,他戛然而止,帶著武術的精髓,帶著武術的精神,漸漸地,漸漸地,離開了我們的視線,在一個普通的貳零零陸年謐夜。
4. 霍元甲電影李連傑演的開頭霍元甲大戰4個外國人前三個外國人分別叫什麼有資料更好
Jean Claude Leuyer 飾 英國拳王 彼得.史密斯
Brandon Rhea 飾 比利時皇家騎士總教練 漢士.荷索
Anthony De Longls 飾 西班牙劍術冠軍 安東尼.加西亞
5. 推薦一些像《葉問》這種中國武術宗師打外國人滴電影。。
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唐山大兄、精武門、龍爭虎鬥、死亡游戲
李連傑的:精武英雄、霍元甲、無敵小子、黃飛鴻西域雄獅
趙文卓的:蘇乞兒、黃飛鴻四王者之風
甄子丹的:葉問系列、精武英雄陳真
香港老功夫片:中國功夫斗洋拳、截拳鷹爪功、長城大決戰、決斗太陽塔等
經典電視劇:大俠霍元甲
八十年代國產武打片:武林志、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