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親的經典電影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
父親節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在父親節即將到來之際,我為大家精選了一些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毀滅之路》
或許《毀滅之路》並不是湯姆漢克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至少《毀滅之路》是湯姆漢克斯演繹的最為深沉的一部影片。該片已經上映便大獲成功,單單一個名導演薩里門德斯就已經很具吸引力了,再加之湯姆漢克斯、裘德洛、保羅紐曼和丹尼爾克雷格這四大天王的超豪華陣容聯袂出演,可想而知《毀滅之路》是一部多麼具有票房轟炸力的好萊塢大手筆!但這些和《毀滅之路》的故事比起來卻都是次要的,影片里描述的那段深沉、簡單而質朴的父子深情才是整個《毀滅之路》最大的亮點。
一個殺手,殺人無數卻對自己的兒子關愛有加;一個父親,中規中矩卻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不惜一切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在一段復仇之路上父子二人默契的配合,其樂融融。而這一切美好卻又註定是短暫的、註定是要被毀滅的。這也是影片所留給我最大的悲哀之處。《毀滅之路》沒有一絲一毫的故意煽情,甚至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顯得簡單而平實。緩慢的節奏、清楚的脈絡,《毀滅之路》像是在用一種極其客觀現實的手法在記述著一段並不平凡的父子之情!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父子》
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譚家明導演的《父子》勇冠三軍,一舉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5項大獎。小演員吳景滔也成為了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不得不說的是郭富城在片中所飾演的並不是一位好父親,在窮困潦倒、走投無路的落魄時候他甚至教唆自己年幼的兒子去偷竊別人家的東西。但正是在這樣一個父親的眼神中我們卻看到了另一個層面上的父愛,它是那麼憔悴、那麼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在尋求新生活的抉擇中母親做出了自私的決定,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與困境,一個曾經不學無術游離於社會底層的父親又怎能獨立支撐?
遲到的父愛、晚來的關懷,當這一切正在離孩子遠去時,他已經慢慢長大。湖邊的幻想證明了他還惦念著父親,而父親的背影卻早已經消逝於往昔的塵埃之中......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阿郎的故事》
杜琪峰早期最為成功的一部電影,周潤發崢嶸歲月里的巔峰力作,一代人永難磨滅的一段記憶!《阿郎的故事》不僅成就了周潤發在金像獎紅地毯上的又一次輝煌,同時也鑄就了羅大佑《你的樣子》這樣一首永遠被鐫刻於你我心中的“父愛之歌”!
當阿郎風馳電掣般沖過終點的那一霎那,我們不得不為之動容,我們也又一次被銀幕這上感人至深的場景所深深的打動!面對兒子,他用餘生的努力給他幸福;作為父親,阿郎將愛與夢想注入進了兒子的血液。而我們唯有定睛凝視去感悟、去尊重這份世間最為博大的情懷!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美麗人生》
一個父親為了同在集中營的兒子的幼小心靈不受到任何傷害,決定將這一切說成游戲和故事講給兒子聽。而在集中營里的每一天父親都經受著身體與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不過他仍舊念念不忘如何“欺騙”自己的兒子;如何讓兒子規避開戰爭的灰色記憶。所以在每一次面對自己年幼的兒子時身心俱疲的父親總是強忍著身體上的疼痛與勞累“偽裝”著露出和兒子一樣天真的微笑。1000分,一輛真坦克。而兒子卻對真相全然不知,他一心關注父親和自己的表現是否合格、是否優秀、是否能夠最終贏得一輛“真坦克”?
《美麗人生》最為感人的一個鏡頭,就是父親臨死前還不忘“哄騙”兒子這只是場游戲;還不忘用滑稽可笑的小丑步伐給兒子表演,向兒子示意。而實際上那個時候父親卻正在走上了“死亡之路”。看到這個鏡頭,相信每一個感性的人都會為此而悲痛、心酸、落淚......戰爭終將散去,父親贏得了保護孩子心靈的勝利。或許孩子接下來的一生都是充滿陽光、和諧自由的。或許孩子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還會遇到挫折、坎坷與苦難,但是父親所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作為一個父親在人生中在最為艱苦的時期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項使命,這或許就叫“父愛如山”吧!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海底總動員》
關羽為了尋找大哥劉備不惜千里走單騎,而一隻小丑魚父親瑪琳為了找自己的孩子尼莫不惜橫跨大洋、遨遊萬里。這就是迪斯尼的經典3D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天性怯弱膽小的小丑魚瑪琳為了尋找孩子克服了重重險阻,幾次都差點葬身於大白鯊的魚腹和人類捕魚的大網。而在許多海洋朋友的幫助下,小丑魚瑪琳終於和海龜老爹他們一起趕上了澳洲洋流,踏上了萬里尋子的艱辛道路!整個的尋子之路實際上也是小丑魚父親瑪琳的一個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早年痛失愛妻的.小丑魚瑪琳一直與愛子尼莫相依為命,而尼莫的失蹤卻使他最終得以脫胎換骨、無懼無畏的沖上了戰勝了凶險的深海大魚、沖上了湍急的澳洲洋流。可以說,這一段始於海洋的父子之愛絲毫不亞於人類之間的父子深情。可以說,迪斯尼的這部3D動畫無論在哪個方面都絲毫不亞於擁有精湛絕倫演技的人類演員!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勵志故事片,影片改編自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出版的一本同名自傳暢銷小說。作為一名單身父親,克里斯加德納曾一度面臨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的困難處境。在最艱苦的時期,父子倆甚至曾經到公園、地鐵衛生間這樣的地方過夜。一事無成,生活潦倒的克里斯偶然間結識了一位股票經理人,並憑借自己的執著努力得到一個在證券交易所實習的機會。但是與克里斯同時來的實習生還有二十幾人,他們必須無薪工作六個月而且最後只能有一個人被錄用。這對克里斯加德納來說實在是難上加難。這時妻子因為不堪忍受窮苦的生活撇下了克里斯和他們的兒子獨自去了紐約。而克里斯和兒子亦因為極度的貧窮而輾轉反側、東奔西跑,為了讓兒子填飽肚子克里斯甚至去賣血......
雖然因貧窮而飽受著煎熬和痛苦但克里斯一直很樂觀向上,並且時時教育、鼓勵和開導兒子不要灰心、不要放棄,美好的生活會到來的,幸福也終將會來敲門的。克里斯說得很好,克里斯也沒有說錯。他一邊到處推銷一種掃描儀,一邊努力做好作實習生工作,還要經常跑去教堂排隊,爭取得到教堂的救濟,每天忙活的不亦樂乎。功夫不負有心人,克里斯加德納最終憑借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脫穎而出獲得了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從此克里斯和他的兒子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大魚》
在《大魚》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里,導演蒂姆·波頓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威爾有一個老是喋喋不休講述著自己早年奇遇的老爸愛德華。那些故事是如此的神秘而詭異以至於威爾經常懷疑自己的父親是不是在說實話?漸漸的父子關系開始疏遠。而幾年後的一天,已經結婚的威爾卻意外的接到了母親的一通電話,電話里說父親愛德華得了癌症即將與世長辭,媽媽希望威爾能夠回家再見父親最後一面。於是,威爾與妻子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回到家中後,威爾再次聽到了父親那些喋喋不休的故事講述,而這一次他終於完全的理解力父親,多年的隔閡就此終結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麼愛自己和媽媽;因為他知道了父親一生的財富就是對生活始終如一的激情和熱忱。父親愛這個家、愛自己、愛生活......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重整旗鼓》
去年的好萊塢大製作《重整旗鼓》是一個有關拳擊運動、有關誠信道義的傳記類影片,卻也是一部地地道道而極富傳奇魅力的父子影片!片中的埃里克柯南貌似是在為了自己的職位和利益才拚命工作、銳意進取的,而實際上他是他是在為自己年幼的兒子樹立榜樣、樹立理想而艱苦奮斗的。因為埃里克柯南有個非常出名的體育解說員爸爸,但他的童年卻並沒有在爸爸那裡得到些什麼美好的回憶,所以埃里克發誓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重演。
不料,在一篇有關前重量級拳王的報道中埃里克犯下了致命的低級錯誤。這也使他的事業處於了及其危險、面臨崩潰的地步,為了自己在兒子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為了使兒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完美的父親;為了不使兒子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埃里克希望能夠隱瞞、掩蓋自己的過失。而在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斗爭後,埃里克決定主動承擔責任、承擔過失、接受社會輿論的懲罰。因為他最終明白了,一個真實而勇敢、堅強而有責任心的父親才是自己兒子最需要、最愛的父親!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千里走單騎》
不管張藝謀拍過多少高成本的商業片,也不管張藝謀拍過多少膾炙人口的藝術片,在我心裡這部《千里走單騎》便是他所有影片中我最喜歡、最欣賞的一部!該片由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飾演一位和兒子十幾年不曾說過話的老父親,十幾年的父子隔閡令這位本就滄桑的老人臉上又平添了諸多皺紋。在兒子身患絕症即將離開人世之時,他不遠千里迢迢來到中國雲南來拍攝一段兒子最喜歡的面具戲《千里走單騎》。不料那位當地有名的唱師卻進了監獄,留下的只有一個五六歲的毛頭孩子。而就在一系列的矛盾與感情糾葛劇烈碰撞後,日本父親最終放棄了拍攝計劃,轉而與唱師的孩子產生了一股強烈的父子情懷。
最終,在一封來信中父親得知兒子已經病故,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兒子也終於說出了真心話。其實他早已原諒了父親,只是一直不肯袒露心聲,兒子之所以喜歡中國的面具戲就是因為真正的人臉可以永遠的藏匿於面具之下來表演。
一對日本父子、一對中國父子、一段隔閡、一堵電網高牆......這一切卻在一段《千里走單騎》中和諧的溶解於愛的暖流之中了......
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推薦——《和你在一起》
如果一個父親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那無疑是一件我們覺得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將自己一生的心血、一生的積蓄、一生的愛都付諸於一個火車站撿來的、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那我們只能欽佩這個父親的偉大和博愛了。《和你在一起》則就是講述了這么一段沁人心扉的父子故事。
2003年的《和你在一起》絕對是華語影壇一部上乘之作,陳凱歌在這部影片的把握上體現出了他極具天才的一面。《和你在一起》具有一種朴實無華的藝術張力,在理想的藍圖與現實的羈絆中一位父親殫精竭慮、傾其所有為的只是圓孩子親生父母的一個音樂之夢。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那隻會拉動琴弦的手是小春未來生命中最大的財富,而我要說的是他擁有這樣一位非親生父親才是他這一生最大財富與驕傲!
;『貳』 年邁的父親電影有哪些
有
1、《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導演佛羅萊恩?澤勒,男主安東尼?霍普金斯以83歲高齡出演了一位身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以教科書的演技給予了觀影者極大的沖擊,更是憑藉此片再度奪得了奧斯卡影帝。
2、《遺願清單》,導演危巍,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離異的中年大叔衛志明在生活愈加困窘之時,找到了一份快遞工作,一次到了別墅,起了歹心,見到將死的主人,而後一段幫富豪圓未完成的夢的旅程就這么開始了。
『叄』 一個父親返回到十八歲的年紀去到他兒子和女兒的學校是什麼電影
《重返十七歲》
影片《重返17歲》是2009年出品的一部青春喜劇電影,由波爾·斯蒂爾斯執導,扎克·埃夫隆、馬修·派瑞和萊斯利·曼恩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4月17日在美國首映。
電影講述一名中年男子邁克返回自己十七歲高中時候的樣子,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期間也重新認識了妻子和孩子,了解了他們心中的想法。
(3)父親的成長外國電影擴展閱讀:
重返17歲的青春奇遇中,電影《重返十七歲》所力圖一展的卻並不是逆轉人生的驚奇,而是選擇與成長,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過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但當電影打破時間的壁壘,主人公邁克並沒有去完全否定自我的選擇,相反透過重返17歲的經歷,更為升華了往昔的美好與珍貴,其實當我們回望過去再度做出選擇的時候,很可能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因為愛永遠都會是人性不曾更迭的選擇。
『肆』 有哪些關於父親的電影值得推薦
1、小偷 Вор(1997)
這是一個「認賊作父」的故事。一個小偷成了一個男孩的繼父,而那個男孩長大後既痛恨他,又無法擺脫他的影響。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拍了很多關於父親的經典電影,都與他們的政治歷史存在明顯的隱喻關系。
…………………………………………………………………………………………………………
先寫這么多,以後想到別的再補充。
『伍』 關於父愛的美國片
情深到來生 My Life(1993)
廣告人鮑伯有一個幸福家庭,不料妻子剛宣布懷孕時,他卻發現自己患上了癌症,恐怕活不到孩子出世。他一邊求醫,一邊將種種生活細節用錄影機拍出來,以便尚未出生的孩子能夠從中了解他這個來不及見面的父親。
『陸』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有哪些
電影可以放鬆心情,愉悅身心,也可以從一部影片中看出它的深刻教育含義。那麼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電影
1. 追夢赤子心
魯迪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他從小對橄欖球充滿的熱情和痴迷,但是由於他身材矮小,父親並不支持他上體育學校並當一個運動員。
沒有得到家人支持的魯迪病,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在父親的工廠一邊工作一邊存錢去讀先修班,並且時常偷偷混入大學的球場打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幾個寒暑假的努力魯迪終於收到了聖母大學的橄欖枝,他被聖母大學錄取了,並加入了大學足球隊。然而在身強力壯的隊友裡面,他矮小的身材更顯得渺小,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賽場,只能當候補。
在最後一場比賽中,隊友們被魯迪的執著和堅毅所感動逼著教練讓他上場,魯迪在賽場上的優異的球技和良好的團結精神終於讓專程前來看他比賽的父親和哥哥看到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
2. 光榮之路
這個影片改變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1965年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當時的美國社會面臨著黑白種族沖突對立的狀況。
唐·哈金斯是一個機具才華卻年輕氣盛的白人籃球教練,他的思想開明,性格爽朗,並不以膚色區分籃球天才。
哈金斯組織了一群非常有籃球天分的黑人學生作為西德州聯隊的核心,開始了他艱苦的光榮之路。這些黑人球員連真正的籃球與街球的區別都不知道,而且他們對種族問題極度敏感。
當他做這個決定之後,全校人都以為他瘋了。
經過一個艱苦訓練期的接觸,哈金斯堅定的信心感染了球隊里的每一個人,這支五名黑人先發的球隊一路披荊斬棘,直指決賽,最後獲得了1966 NCAA籃球比賽總冠軍。
這場比賽結果不僅捍衛了黑人的尊嚴,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美國大學籃壇正式進入黑白共存的時代。
3.翻滾吧!阿信
阿信從出生起就有輕微的小兒麻痹症,兩只腳長短不一,但是他卻有著驚人的運動天賦。偶然間,學校教練發現了阿信的跳馬才能,便將他帶入體操隊,進行艱苦的訓練。
然而經過兩年的訓練,阿信卻只能坐在板凳上,始終沒有機會上場。終於有一天,他代替受傷的隊友對賽,他才第一次上場,並拿下了跳馬的冠軍。
從此,阿信的未來似乎充滿著光明。
噩夢一直碎影隨行,阿信隨著高中畢業後,他的腳卻一天天惡化,越來越嚴重,媽媽為了他的健康著想不願他再去練體操。身體的殘疾和媽媽阻撓讓阿信開始害怕未來的挫敗,心裡充滿了無法控制的憤怒。
他開始了喝酒,打架,夜不歸宿的生活,對未來毫無希望可言。
經過了黑暗期的阿信突然間醒悟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便決定再次回到隊里練習體操,並在比賽中用近乎完美的一跳獲得了跳馬金牌
4、風雨哈佛路
家庭環境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性格習慣,這是眾所周知。父母在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時,總是嘔心瀝血,不費辛勞。
然而,這部電影的女主人公的故事卻是大相徑庭的,讓人憐憫和深思: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最後死掉。父親酗酒最後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
在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她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為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為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最後她被哈佛大學錄取。
5.生命之樹
故事發生在上世界50年代,講述了人生長在美國中西部的11歲少年傑克的成長變遷。他的家庭由父母和三兄弟組成。傑克的父親奧布萊恩是一個頗為守舊的農民,經常強調要以自己為中心,告訴他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把自己放在首位,要讓他去做一個純爺們真漢子,而母親的教育卻是溫柔又感性。
傑克在成長過程中竭力想要調和雙親相悖的人生觀,卻又無奈反抗不了,久而久之,他就在雙親不同的教育中長大成人。成人之後的傑克在物慾橫流的現代都市生活中漸漸疲憊了,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迷失了。
有一天,傑克站在摩天大樓下,慢慢地回憶小時候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思考生命到底是什麼?突然一剎那,他想起母親曾說:“人生分為兩種活法,一種是自然的,一種是聖潔的,要看你自己選擇哪一種。”
最後,父母的教育讓他明白了: 生命的真諦就在於家庭之中。
6.海倫凱勒
出生十九個月的海倫.凱勒,因患猩紅熱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女孩。她的父母也只能看著她這樣殘疾成長傷心難過,卻只能無能為力。
一天,由波士頓來了一位聾啞學校的老師安妮,為了教導海倫,他們雙雙到巴拿馬鄉下,但結果只令海倫釋放其野性和反叛。
安妮的責任心和耐心得不到其他人的了解,最終導致與海倫的父親發生矛盾。海倫的父親要安妮兩個星斯內改變海倫,否則她就得離開。於是安妮帶她到森林的小屋去,通過悉心的教導,兩個星期後終於改變了海倫,她與海倫之間也有了心靈上的溝通。
影片是以身受三層痛苦,成長後為社會福利貢獻的海倫.凱勒少女時代接受安妮教導為背景的真實故事。
7. 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聰明活潑的十一歲女孩阿基拉·安德森並不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學生,平日里經常的逃課和毫無目的的作些怪事,讓老師對她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去世的父親生前給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只是他們常在一起玩的一種拼字游戲。然而,就是這若隱若現的記憶,令小阿基拉從此便對拼字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極具天賦的阿基拉在發現自己的興趣之後也漸漸開始參加各種拼字游戲的比賽,並且以優異的成績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然而,母親卻對女兒的這點特長表示了極大的反感,並處處阻撓阿基拉去參加拼字比賽。
不顧母親反對,阿基拉大膽地參加了重要的拼字比賽,並成功得到了參加國家級拼字大賽的機會。
在獲得老師和鄰居們的幫助和支持下,阿基拉最後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母親和老師的信任。
8.美麗人生
這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父親圭多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哄騙兒子叔本華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
集中營里危機重重,無盡止的冶煉鋼鐵的勞動,飢餓病痛,揮散不去的恐懼都折磨著奎多,她既不能聯繫到女監中的妻子也不知道妻子的生死,他本是應該痛不欲生的活著,但他為了兒子卻一直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的困難和威脅。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
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沒有讓兒子看到集中營中的殘酷和無人性。最後,他還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兒子,讓兒子在戰爭結束時與母親團員。
9.當幸福來敲門
父愛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永遠屹立不倒。
這部影片給我們將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刻畫得淋漓盡致,沒有父親的童年和成長經歷讓一個男人更加懂得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以及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
父親克里斯·加德納事業不順,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於各大醫院,靠賣骨密度掃描儀為生。妻子因為不能忍受窮苦的生活,丟棄他和兒子獨自一個去了紐約。偶然一天,他在計程車上認識了一位做證券經紀人,得知他的公司招聘職員卻並沒有要求大學文憑的硬性條件。憑借自己出色的交際能力和對玩魔方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的才華,克里斯·加德納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
然而,長達六個月的實習,卻一分錢的工資也沒有。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他不得不帶著兒子夜晚游盪在教堂,旅館,公共廁所,讓兒子盡量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落腳地。
雖然生活的枷鎖一直綁架著里斯•加德納,他卻從來沒有讓孩子收到委屈,總是小心翼翼地給孩子溫暖,並一直堅信:幸福就在不遠處。
10.南國野獸
在一個與世隔絕,被人遺忘的河口地區,生活著一群貧窮的人。他們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沒有人想著要出去工作或者是改變這里環境和生態。他們的世界被一個大壩圍了起來,外界不知道他們,而他們也從未想過要走到外面去看看另一個的世界。
在這個的地方,有一個6歲的小姑娘,她是一個孤兒。年幼的她,天真活潑,腦子里充滿了各種奇妙又獨特的幻想,她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整個宇宙和自然之間是和諧平衡的。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卻讓她認清了眼前這個殘破不堪,冷暖自知的世界。為了能夠拯救生病的父親的性命,為了挽救瀕臨解體的家庭為了能夠繼續活下去,她不得不學習如何生存、如何生活。
在歷經了千難險阻之後,她終於明白了怎樣解讀並理解這個世界。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外國闊佬對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家產超過10億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約翰。他盡管那麼有錢,卻從不嬌慣兒子,從小教育兒子生活要節儉。
約翰.洛克菲勒從父親手裡接過家產以後,繼承了父親重視節儉、嚴格教育子女的家規。約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學以前,約翰從不給孩子零用錢,孩子上學以後,才給他們少量的零用錢。
約翰.洛克菲勒認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質的誘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貪圖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進天堂比駱駝鑽針眼還困難。”他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為了使洛氏家庭後繼有人,不斷發達,自小嚴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錢來之不易,絕不容許輕易浪費。
無獨有偶,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約瑟夫曾擔任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和駐英大使,是美國最大的五大企業家之一。他給每個孩子存了1000萬美元的委託金,但是他決不允許金錢腐蝕孩子,不許孩子談論錢,尤其不允許在餐桌上談論錢。肯尼迪成為總統以後,曾回憶起他在10歲時的一件往事,那時他向父親遞交了一份申請,請求父親將他的零用錢從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親斷然拒絕了他。
你也許會將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親的想法或者做法歸因於一種社會文化的原因。其實,即使在我們幾千年封建社會中,不少有識之士,包括一些賢明的帝王將相,也都崇尚節儉,主張自小培養孩子以奢靡為恥、儉素為榮的美德。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1、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喂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2、詳細制定實驗計劃,幫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3、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
4、家長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木村久一
5、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6、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乾的能力。
7、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8、家長養成合理的行為習慣並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9、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質培養更為重要。孩子強烈的上進心,首先來源於對遠大目標的執著追求。所以家長應幫助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激發孩子為了現實目標而百折不撓的上進心。——晨曦
10、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紀元
11、要承認,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進步。但是他們進步方面和進步速度不同。
12、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里姆
13、教孩子與各種年齡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4、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15、良好的個性勝於卓越的才智。
16、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17、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隨後解決這些問題。
18、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誠地表揚孩子。
19、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必須警惕“人窮志短”。
20、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干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劉大偉
21、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作出回答。
22、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對國家對社會最好的貢獻。
23、激發孩子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24、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25、運動貴有恆,飲食貴有節。
26、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27、不用辱罵來懲治孩子。
28、幫助孩子尋找值得注意的電視節目。
2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30、對孩子來說,家庭環境類似母親的子宮。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家庭環境是孩子的第二宮殿。
猜你喜歡:
1. 關於教育孩子的經典勵志名句
2. 家長教育孩子有什麼智慧
3.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4.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5. 父母教育孩子必看書本
『柒』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
這個電影名字叫《回歸》,
「我沒有將它看作是每天常見的故事,或者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它不是簡單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從一個神話化的角度去看人生。電影里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義。」
——導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
這是一部關於男孩成長的影片。一個失蹤十二年的父親,一個只存在一張褪色照片中的男人,某日突然出現,回家後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去荒島旅行,三人在旅途中遇上一次又一次的困難,但父親都只是袖手旁觀,似乎要借著軍訓時的鍛煉加速孩子們的成長。終於,父親與兒子的沖突加劇,轉化成一個無可挽回的結局。
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俯視的海面,然後是一個模擬主觀視角的鏡頭走在海底的沉舟之上——看完全片才知道,原來這葉小舟就是父子三人劃向孤島的那葉小舟,也是帶走了父親死屍的那葉小舟。這樣的鏡頭對於對影片未知的觀眾是充滿神秘的,但對於作為敘述者的導演更像是記憶的始點——一個已經成為男人的人對「成為男人」的全過程的追溯(就想當年劃向孤島)。影片的開始是故事的結局,但是那裡只有小舟沒有死去父親的身影——事物是記憶的觸煤,真正的父親已經融入自己的體內與靈魂共生。
第一場戲「星期天」,是男孩關於「是真正的男人」的證明游戲,這是開始有獨立意識對社會有了認知後作為男孩子通常樂此不疲的事情。對於勇氣的證明就是對自己社會性別的強調也是一種對渴望「成為男人」的十分直接的表現。大海與高台,這兩件「道具」在外觀尺寸上把男孩們心中的證明慾望推到了極限,也讓他們對「成為男人」擁有著如此強烈的慾望。高台上安德烈和伊凡行為處理充滿了對故事結局的映射:當其他男孩們跳高台的拍攝視角是習慣性的由下至上仰視視角時,安德烈的跳躍導演突然處理成倒正俯。仰視視角的背景是天空——立體祥和,而正俯視角與海面平行,使畫面呈現平面,但當安德烈縱身一躍時,體積快速的由大變小突然刺破了原先的平面感使客觀存在的縱深被奇異般的無限拉長,跳高台在觀眾心中頓時變得震撼。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安德烈跳下高台鏡頭最後的落幅與影片最後父親墜死的鏡頭除了構圖上下顛倒之外似乎完全相同。而伊凡在高台上的舉動與心理狀態與影片結尾處同場景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里,他走上高台的原因來自於自己對「證明」、「成為」的渴望和同齡人(他世界裡的社會)對於自己的被迫。影片中雖然以「伊凡有空高症」來為他不跳高台作邏輯屆時,但從更深層次我們看到,伊凡還是嬰兒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他,對於他而言父親的位置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缺席的,他對於父親的意識是薄弱的——至少不是像其他正常男孩那樣極度的渴望去「成為」——現實的缺席就從具體形象上失去了挑戰的對象,也就失去了心中巨大的敬畏感,降低了「挑戰」的慾望。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影片之後旅途中伊凡始終敢於抵抗父親的命令而不像安德烈對父親充滿了崇拜。這里解救伊凡的是母親,母親稱伊凡為「我的兒子」而伊凡抱在母親的懷里述說出自己的害怕,伊凡擔心自己世界裡的社會的嘲笑也為自己不能「證明」而懊喪自責,他依偎著母親懷抱走下了高台。父親十二年的缺席使伊凡至此始終把自己和母親連為一體,就像母親對其稱呼「我的兒子」一樣,比起理論上存在現實中缺席的父親,伊凡在心理上顯然仍處於母親統御階段。至此我們看到,影片從一開始的人物設定上就把「俄狄浦斯情結」不僅是心理的內在表露還是更為徹底的還原到了主人公的現實生活中。
「星期一」。父親以最有威信的方式到來。當安德烈和伊凡為了「證明」之事發生爭執時,兩人飛奔爭著到母親面前告狀,可見至此在兩個男孩的世界中母親是最後的審判者最後的權威,就在此時,父親以一種最沉默的但卻是最震懾的狀態出現在了安德烈和伊凡面前,與此同時母親在兩人心中的權威性被忘卻——母子連體的概念第一次受到動搖。父親出場的第一個鏡頭模擬了安德烈和伊凡的視角:身上蓋著海水藍的絲質的床毯,右側窗投入的日光斜射在床前,鏡頭以一雙腳為前景取得縱深——在他們的眼中,這個父親就像死去的基督主耶穌。這個出場鏡頭從一開始就預示著父親最後的死亡結局,但同時因為父親的形象與耶穌重合在了一起使父親一下子擁有的精神上的權威形象。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父親的台詞就是沉默,他也許在一個遠離生活甚至遙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存在著就象徵一種力量。伊凡立馬去尋找證明這個男人就是父親的證據,而安德烈崇敬的看了父親後為他輕輕的關上了房門。兩個人對於父親實體出現的接受與認同從這里開始分道揚鑣。要知道安德烈在自己年幼的時候見過父親,他對父親存在心理位置;但是伊凡似乎沒有見過父親,父親的位置在他的心裡是第一次被迫出現。兩人在閣樓的舊箱子里找到了一本帶插圖的破舊的聖經,在亞伯拉罕祭獻獨生子依薩克這段舊約故事的插圖間,拿出他們和父親唯一一張的合影,他們認同照片上的母親和自己也因此同時接受這個男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這個認同開啟了兩個男孩的俄狄浦斯階段,父親在現實中的回歸在心理上使男孩與母親開始分離聯體狀態,「父親的法律」首次介入。這在晚餐時得到了實體上的體現,餐桌上父親坐在母親的對立面處在整個餐桌人物關系畫面的正中,安德烈和伊凡分坐其兩側,父親規定著誰喝酒喝多少,父親分配著一天全家人所能得到的食物,而鏡頭對父親的調度也始終採用仰視視角——既是模擬兩個兒子的視角也是象徵的提示,他就是整個家庭的審判者裁定者、權威的象徵,而母親從原來的地位退去來到了父親的另一邊成為次要和聽命者。餐桌上安德烈眼神中充滿了崇敬甚至是嚮往,他主動開口叫了「爸爸」,並主動要求能再多喝點紅酒能證明自己是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但伊凡始終都帶著客觀的審視,並且不會附和父親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他看著這個突然出現被迫要接受的新的權威,他甚至憎恨他的出現和對於母親的取代,因為這個被稱為父親的男人的到來他必須接受和母親分離的事實。
從「星期四」出發,安德烈和伊凡也開始了他們同母親的分離,並且被迫接受父親。不管是與父親平排坐在副駕駛位置,還是稱呼,眼神,表情,行為,安德烈始終表現出對父親的崇拜;而同樣這些伊凡卻一直顯示出抵觸情緒,這也為之後伊凡一次又一次違抗父命並最終導致父親的死亡。整個旅途中,父親以一種看似軍訓式的教育方式試圖教會自己的兒子怎麼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雖然過程痛苦,但對於渴望「證明」的安德烈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凡會在最痛苦的時候想起母親,他總是念念不忘出門時對母親「兩天旅行」的時間承諾,他仍然承認著母親在心理上的權威性,也仍然留戀著母親充滿保護關愛溫暖依靠的懷抱,與此同時他對於父親的抵觸挑戰反叛直到出現殺父的念頭。俄狄浦斯情結隨著劇情的發展在伊凡的身上不斷升級直至最後弒父的到來。父子三人的旅行地點是遠離城市的孤島,它割離了安德烈伊凡對於母親的依靠,帶著他們放下了現實社會經歷一路風雨走進意識深處的心靈孤島,在那裡完成心理的蛻變。
發生弒父的導火線仍然是對於時間的承諾。當父親繼續著自己關於男人的教授,伊凡對於居高臨下的父親角色充滿了仇恨,他帶著反叛的勇氣突破了自己的恐懼主動的爬上了高台,用自己的強勢完成了心理上的弒父。弒父的那一刻突然到來,父親從高處墜下一其出場的第一個鏡頭躺在地上。兩個兒子對於結局是充滿痛苦自責無法接受的,但是父親的死亡把關於男人的教授推向了高潮,安德烈頓時走向了父親的角色,他沉著冷靜的考慮後事並指揮伊凡一同進行,他為父親合上了雙眼,像父親曾經做過的那樣拉著小船……最後承載著父親屍體的小船漂向了大海、漂向了小島的方向,兩個兒子不帶附和不帶被迫的發自內心的喊出了「爸爸」,但是父親漂走了,因為男孩成為了真正的男人!
影片的最後,當已成為男人的兒子在車上無意間發現了那張全家福時,父親影像卻消失了。回想起影片中的一些場景,比如:母親始終沒有告訴伊凡父親從哪裡來,父親神秘的電話,那些不知道裡面裝著什麼東西的麻袋,還有哪個不知裡面是什麼也不知為什麼要埋在這樣一個孤島上的木匣子。也許真正的父親根本就不存在,也許這個故事只是一場心理成長旅程的現實再現。旅程的時間一共顯示出七天,像是約赫華的創世紀,但卻是從星期六到星期天。還有父親形象出場時酷似耶穌的形象,關於父親唯一一張照片被夾在破舊的聖經中……「父親」以啟示的方式帶領男孩實現心靈上男人的誕生和成長的回歸。戴錦華曾在《涉渡之舟》的序言中這樣解釋道:「尋父」的主題,不僅是一個獲得個人身份、回答「我是誰」、最終認同於主流/父權文化並獲得社會命名的過程,而且被基督教文化中關於"大寫"的父親/上帝的表述,賦予了獲得信仰、實踐生命的超越性價值的意義。
《回歸》雖只是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的處女作,但在影響風格上對塔可夫斯基的重新演示,比如早晨醒來的母親穿著長裙靜靜地逆光方向站在撒滿晨光屋子裡,尤其是進行到60分鍾之後,我們似乎在回顧41年前也拿走金獅獎的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父子三人劃著小船駛在幽暗、平靜的湖面上,完全模仿《伊萬的童年》中最後伊萬和科豪林上尉三個人駕著小船在晨色中穿越沼澤的畫面。
《回歸》不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對父子關系的個體情感的表達,從某種程度上,作者用了一個罕見的寓言結構給這個話題賦予了重新思考的角度。此片榮登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寶座。而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給出的評語是:「一部關於愛、失去和成年的難以描述但無法拒絕的電影」。
《瘋狂俄語》電影網站
『捌』 告訴我一些關於父子情的外國電影
1,《父子迷情》
《父子迷情》是由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安德烈·薛提寧、阿里克謝·尼穆斯霍夫主演的劇情片,於2004年1月21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兒子長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看起來像兄弟,有時甚至像一對戀人的故事。
2,《老爸向前沖》
《老爸向前沖》是由丹尼斯·杜根執導,亞當·桑德勒、喬伊·勞倫·亞當斯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法律系畢業生Sonny三十齣頭,不願長大和輕浮的性格令女朋友向他提出分手。為了令她回心轉意,辛尼向福利署訛稱是五歲男孩朱利的生父並收養他,藉以證明自己是可託付終生。
3,《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感電影,由黃東赫執導,金英哲、丹尼爾·海尼主演,該片於2007年9月6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被美國家庭領養的孩子,在22年後回國與殺人犯生父相認的感人故事。
4,《大魚》
《大魚》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國奇幻片,故事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Daniel Wallace)於1998年出版的《大魚老爸》(Big Fish)改編而成。
由蒂姆·伯頓執導,由伊萬·麥克格雷格、阿爾伯特·芬尼和傑西卡·蘭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12月10日在美國紐約率先放映。電影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
5,《因父之名》
《因父之名》是由美國環球影業製作的劇情片。該片由吉姆·謝執導,丹尼爾·戴·路易斯、艾瑪·湯普森等人主演,於1993年12月12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蓋瑞康倫是個不知深淺的小賊,無意間得罪了當地政府。之後他逃往英國,卻被警察誣陷為罪犯並被判無期徒刑。其父親為救兒子,但卻也被關入牢。多年之後一位英國女律師才為康倫父子洗刷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