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哪一年上映的
1、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上映時間:1990年6月。
2、《媽媽再愛我一次》輪讓是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的台灣倫理悲劇片。電影劇情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孫亞東飾)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跡桐碼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姿哪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
⑵ 有誰看過<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部電影,說的是什麽
《世上只有媽媽好》又名《媽媽再愛我一次》
《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制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⑶ 《秋霞》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其實呢,我是一個非常喜歡看電影的人,各種各樣的電影也是看了不少的,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秋霞》這部電影其實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話,我們會覺得這個電影的劇情是非常的狗血的。它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狗血的愛情故事。《秋霞》是一部香港的電影,是在上個世紀其實年代中期上映的一部電影。
在一切都解釋清楚以後,李秋霞知道了自己活不久,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喜歡的人傷心,於是就假裝愛上了別人,讓馬國輝誤會。但是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馬國輝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以後,和李秋霞重歸於好,而李秋霞最後在他的懷里去世了。
⑷ 電影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又名《媽媽再愛我一次》
《世上只有媽媽好》在許多人的記憶里都是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
應該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里的那一次集體揮淚《世上只有媽媽好》。幾乎每個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搽著哭濕的手帕。一部台灣苦情戲在內地獲得如此之廣的共鳴,這是當時發行這部影片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的。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埠。
《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制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即出自該影片。真的很感人啊!
兒時懵懂中看著的電影,聽著「世上只有媽媽好」長大了!而今卻離家在外,發一個向媽媽問候!祝媽媽開心永在!
看過的要再看,沒看過的更要看!想媽媽的要看,不想媽媽的更要看!~
1990年6月左右,《世上只有媽媽好》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達到了2億多人,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這個電影在當年是越演越好,創造了一個奇跡。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十幾年過去了,這首歌給人的感覺還是那麼的親切,還是那麼的讓人感動不已。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時,我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當時的場景令我一生永生難忘,因為以前我們還很落後,我們學校的操場並沒有現在的條件那麼好,只是一塊天然的大平地罷了。當時,全部人都到我們學校操場看一部名字叫《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電影,大夥擠在一起塵土飛揚,真有一種「大風起兮塵飛揚」古戰場般的壯闊場面,風聲,人聲,電影聲交織在一塊好不熱鬧。電影一開始播放的時候,全場肅靜,當聽著電影主題曲的時候,隨著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全場的人幾乎都黯然淚下,這是我平生看到過最感人最感人的一幕了,也就是那時候開始對母親的印象就越發深刻了,開始喜歡默默的看著兩鬢已蒼白的母親,開始喜歡搶母親手中的活兒。。。。。。回憶起童年走過的日子,彷彿自己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回到了天真無暇的年代。
其實,當時的我就已經很懂事了,媽媽每次工作回到家裡都是忙個不停的為我們做飯,洗碗筷,掃地,洗衣服等等做許多的家務。雖然在我兩個兄妹當中我是最第二的,但是我還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家裡的人,從爺爺至奶奶到父親母親都非常的疼我愛我,可以說我的童年是在幸福美滿的生活中度過的。一直以來我都非常的懷念自己的童年時光,也非常感謝家裡能給予我一個寬松健康的成長環境,更感謝我的父母能讓我呱呱落地來到這個美麗而充滿希望的世界上。唉,,日子"一天一天" "一年的一年"過去了,應該百年歸老的也去了,不應該歸老的,也去了...剩下的只有腦海一片空白,有想念的,思念的,懷念的,不只母親一人,但願他們會在天國上相遇,相聚同歡,同樂吧.
祝福他們,同時也祝福天下的母親,快樂幸福的過每一天
每一個母親都會老去………………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69901.htm
⑸ 關於台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編輯本段]一、1988年電影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片名:媽媽再愛我一次
片名:My Beloved
類型:劇情
片長:87分鍾
國家/地區:中國台灣
語言:漢語普通話/閩南語
色彩:彩色
發行時間:1989年
導演 Director:陳朱煌 Chu Huang Chen
演員 Actor:楊貴媚 Yang Guimei、李小飛 Xiaofei Li謝小魚 Xiaoyu Xie
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牽你的手》《爸爸我愛你》
插曲::《酒落喉》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
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編輯本段]電影評價
應該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里的那一次集體揮淚———《媽媽再愛我一次》。幾乎每個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攥著哭濕的手帕。一部台灣苦情戲在內地獲得如此之廣的共鳴,這是當時發行這部影片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的。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埠。
《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轟動在上世紀80年代幾乎不僅僅是一部電影的成功,更反映出當時的文化現象。80年代末期是內地的商業片高峰時期,都把港台作為自己借鑒的對象。台灣動作片不發達,但它的悲情片符合中國人的心態,代表了內地觀眾的觀影情結。拍攝《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時候,台灣文化已經在轉型了,正在批判瓊瑤電影,而侯孝賢、楊德昌等人處在上升階段;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內地正在涌動商業化的大潮,《媽媽再愛我一次》其實也是當時的中影集團一次市場化的探測。
《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相類似的悲情題材都引起了轟動,這暗示了中國內地的觀眾和台灣觀眾在心態和情結上比較接近,它們的成功也提醒了我們要往市場化的方向運作電影就要考慮觀眾,尤其是中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心理,不要以為動作片是解決市場化問題的惟一出路。
[編輯本段]轟動效應
1990年6月左右,《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我們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達到了2億多人,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這個電影在當年是越演越好,創造了一個奇跡。
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在於它特別煽情。「小強」和「母親」的扮演者都不是很美,煽的也不是愛情而是親情,電影也敘事平淡沒有任何花里胡哨,但它符合當時中國人的心理需求。因為在它之前觀眾看了太多動作片,需要調劑一下口味,這種倫理悲情劇剛好滿足了觀眾的需要。其實我們發行部門和宣傳部門都沒有把這部小製作的電影當回事,它完全是靠觀眾的口碑來宣傳的,另外,它的主題曲在片中出現了四五次,街上小孩都會唱,這也是間接地為這個電影做了宣傳,觀眾們都知道看這部電影要帶手絹進場,不僅花錢買票,還哭個痛快。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背景:沒得到台灣觀眾的重視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制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由陳朱輝與柳松柏編劇,陳朱煌導演,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主演。它是台、港通俗影視產品中最典型的家庭倫理大悲劇。《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台灣公映時,並沒有得到台灣觀眾的重視,映了幾天便靜悄悄下片了,在海外市場更連公映的機會都沒有。不料在兩年之後,《媽媽再愛我一次》竟在內地造成了空前的轟動。
花絮:「全中國最知名的媽媽」
談起《媽媽再愛我一次》中那個經典的「年輕媽媽」角色,楊貴媚曾經回憶說:「當時我才十八九歲,就讓我演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我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幸好有我媽媽在背後當軍師。最後電影拍出來後,我媽媽帶頭感動得直掉眼淚,直誇我體會到當母親的真髓了。」演完《媽媽再愛我一次》後,楊貴媚在內地擁有了極高的支持度———她去打車,司機不肯收錢;她去住店,服務生搶著要幫她買單。至今還有太多的觀眾對她這位「全中國最知名的媽媽」念念不忘。整理劉晉鋒
⑹ 《世上只有媽媽好》電影梗概
《世上只有媽媽好》別名《媽媽再愛我一次》,講述了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回國,正要開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自己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其父林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
已經懷孕的秋霞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
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
(6)秋霞倫理av手機在線電影擴展閱讀
《世上只有媽媽好》由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台灣倫理悲劇片,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影片於1989年上映。
楊貴媚飾演黃秋霞,1959年9月6日生於台北,中國影視女演員、歌手。979年參加台視《新人獎》節目,以歌星身份考進台視。1981年出演首部電影《又見春天》。1988年主演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憑借飾演的黃秋霞一角而成名。
⑺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鏈接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3qmf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台灣倫理悲劇片,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影片於1989年上映。影片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孫亞東飾)尋找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楊貴媚飾)的故事。
⑻ 求好看經典的片子 高分求哦
在海韓帝國可以看的,更新的也很快,徽這個321524,在航空公司以及各機票售票處,未能在乘坐飛機後7日內領取行程單的旅客,可以在購票站補打行程單。2、購票後至飛機起飛後的30天內列印行程單服務有效。機場領取行程單的旅客,務必在起飛後30天內領取。3、飛機起飛後的30天以後申請列印行程單服務無效。超過30天無法列印行程單。這時需要聯系承運人(航空公司)或購票的銷售商協商解決。4、在指定的機場櫃台行程單領取,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會在機場設置機行程單領取櫃台。5、如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咨詢機場工作人員,他們會給你詳細的解答。1、為保護您的合法權益,在網上預訂機票,須注意查看網站上是否具備工商局頒發的網上電子標識,電信主管部門頒發的ICP證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頒發的國際證書。2、正規的經營航空客運代理業務的旅行社或票務代理公司除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的IATA執照號碼。(2)具有民航局頒發的經營航空客運代理業務的許可。只有國內客票代理權的公司不可經營國際票務業務。(3)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民航預訂終端系統。(4)具有經過民航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培訓合格的票務專業人員。為保證查到正確的票價,請詢價時告知准確的去程、回程日期,並要求書面確認報價。4、航空公司會不時推出促銷價格和有關信息,敬請經常留意'最新消息'欄目。5、為避免機位緊張時訂不到座位,最好盡可能提前將機位訂好。預訂機位是不收費的,屆時如決定不購票可通知訂票取消。
⑼ 媽媽再愛我一次百度雲
《媽媽再愛我一次》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8YcTHSyYoxSonHSpOyR3rg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台灣倫理悲劇片,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影片於1989年上映。
⑽ 秋霞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康熙來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康熙來了》跟康熙皇帝沒有一毛錢關系,它是一檔「口味較重」的十點檔日播節目,名字源自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小S)的名字,喜歡它的人很多,痛恨它的人也不少。就在看客的愛恨交織中,它走過了近2000集的歷程,不算最長,卻是綜藝節目茂盛的寶島上開出的一朵絢麗的花。
好玩的是,《康熙》曾有個前綴叫做《奇怪十點鍾》,看來它從一開始就打算走「跑偏」路線。《康熙》頭一集一開頭,小S就跟李敖大談攝護腺(前列腺),這似乎也定下了百無禁忌的基調。既然《康熙》早已把底線調到很低,康熙兩人也就變成了脫韁的野馬,可以隨意揮灑。
如果說李敖本來就跟康熙在一個頻道,那麼小S與一板一眼的連戰探討四角內褲問題堪稱《康熙》里程碑式的一幕,當日陳水扁慌到要上另一檔節目與上《康熙》的連戰對戰,結果慘敗。這可以證明,康熙之「猛」並不靠來賓的「猛」,而主要是兩位主持人的不要臉的、超直接的「敢問」。其實除了通告藝人之外,上《康熙》的人都有其特定目的,藝人想宣傳新作,政客要宣揚政見。但《康熙》通常只會在結尾給來賓幾秒鍾「干正事」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把來賓借來「自己用」,端出一次次的幽默盛宴,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因此,康熙兩人對於場子的控制是很到位的,話題看似散漫,其實《康熙》之紅卻是理所當然。
當然,《康熙》之紅首先要歸功於大環境。在台灣,有了人氣就有了選票,有了關注度就有了票房,政客即藝人,藝人有時也會變成政客。在這種情況下,呂秀蓮、馬英九、連戰紛紛成為《康熙》的重量級嘉賓,在《康熙》還沒那麼強大的時候,他們給節目加分很多。但能把每個政客都塑造成諧星,也只有在台灣的政治娛樂化環境中才做得到,《全民最大黨》算是政治娛樂化的極致,而《康熙》這檔以娛樂為主的訪談節目,也是這個環境中盛放的一朵奇葩。
這一點可以用大陸藝人來反證。上《康熙》的藝人很多,但搞笑的往往來自台灣,大陸藝人很難適應《康熙》,黃曉明、黃磊、小沈陽都曾冷場,甚至,《康熙》原本想請張國立和王剛,卻因工作人員提前問問題時讓王剛覺得很出位而拒絕《康熙》。《康熙》的口味,對於愛講作品、恥談八卦的大陸藝人而言,的確偏重了點。據說《南方都市報》曾以「康熙賤隊」形容康熙組合,他們遂在節目中引為笑談,換成大陸主持人被報紙這樣寫,大概會氣瘋了。充分而彪悍的娛樂精神,也是台灣綜藝節目特別盛行甚至常常主攻下三路的原因。
那麼,《康熙》這一節目的魅力究竟源自何裂困方?在請陶虹、秦海璐吃夜市小吃的一期節目中,小S講到兩位影後要選台灣最有內涵的節目上,最後選了《康熙》,並澄清說她們有誤解,因為《康熙》是「以沒內涵著稱」的。其實《康熙》未必沒內涵,但也未必有內涵。《康熙》有「女星卸妝」的內容,收視率很高,但若講內涵,內涵在哪裡?《康熙》曾訪問趙樹海和趙又廷父子,小S每每打斷趙樹海的「說教」,而專注於對趙又廷「揩油」,好像這才是「正經事」。但《康熙》也會請黃國倫等人探討唱歌技術、請楊麗菁等人講述吊維亞秘辛,技術、內涵、搞笑,一個都不能少,簡直可以搶《天天向上》的飯碗。所以,《康熙》主打的是不是小S的沒文化及康永的讀書人形象,追求的是不是熙的「放」與康的「收」(事實上,康永很欣賞小S的奔放,常常把她「放」出去就不收回來了),都不重要。《康熙》是沒有特定目的的聊天,風格、感覺、內容、訊息,都不如搞笑和暢所欲言重要。康永的搞怪、「狡猾」與小S的多動、「皮厚」渾然天成不加修飾,有了康、熙,也就自然有了《康熙》。
康永說過,他是空氣,小S是火花。火花需要空氣才能綻放,搭做而空氣沒有火花就不可能閃亮。小S兩度生孩子期間,康永死守著《康熙》舞台,以《康永當家》的形式等候小S歸來,因為林心如、阿雅之流沒有小S自然,一個人的《康熙》獨木難支。但,恰恰是有缺憾時,更能凸顯這對「從來不在節目前對稿子」的合作者的默契。
很多人說康熙一張一弛,一庄一諧,所以默契十足,然而,小S的大膽出位之舉卻常常是康永攛掇的。或許,小S和康永知源衡並無本質區別,兩人同屬一個派別――邪派,但重點是,他們「不逾矩」,這個「矩」便是《康熙》看似低得不能再低的底線。就好像金庸筆下的東邪,狂傲自負,即使別人誤解自己,也不會降低身段去辯解,但這個跟全世界都不搭調的人偏偏敬重忠臣孝子。其實這沒什麼難理解,因為越了底線的東邪就不是「邪」而近乎「惡」了。《康熙》便是如此,兩個主持人揶揄來賓、追問來賓幾成最大賣點,可是這些邪惡的問題卻不教觀眾反感,為何?
因為《康熙》有兩個隱藏的特質,一是近乎不卑不亢,一是不違背倫理。觀眾看某些綜藝節目時,可能會覺得有的過於吹捧來賓,而有的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尤其對前輩級來賓顯得不禮貌,言辭間不自覺透露出不屑和無知。而這正是《康熙》善於規避的,《康熙》會講溢美之詞,但不至於脫線和自貶。至於禮貌,文質彬彬的康永不用提了,其實「粗線條」的小S也相當重視演藝圈輩分倫理,哥、姐常掛嘴邊,在語氣、用詞及對來賓的熟識度上也相當讓來賓感到受尊重,像是有來賓提到張惠妹曾為自己站台,小S立馬露出震驚、欣羨表情,這位天後級前輩縱使人未到場,卻仍被她適當地重視著。這里有個例外,陳漢典常被康、熙肆無忌憚地取笑,其實是節目效果,且陳漢典在《康熙》受益良多,也證明了「死跑龍套的也有春天」。與他相似的是,很多似乎已不太受歡迎的藝人竟也會因為上《康熙》而咸魚翻身。
另外,小S是塊牛皮糖,對很多男來賓都上下其手,但她的基本風格仍是「看人下菜碟」,不會對每個人都使出同樣的三板斧,來賓雖會被追問到尷尬,但並不至於有被羞辱的感覺。像是2004年某期節目,小S與張信哲從頭飆歌飈到尾,是相當另類卻非常搞笑的一期。《康熙》的表現顯示,它的惟一目標是收視率,而絕非無意有意地收拾人。這就是《康熙》邪卻邪得可愛的原因。
所謂創意,就是獨辟蹊徑,專走讓人意想不到的路,即使如今的《康熙》有些讓人視覺疲勞,但它已是成功範本,並必將繼續輝煌,大陸很多檔綜藝節目曾模仿《康熙》,但《康熙》從未被超越,因為很少有節目如《康熙》一般明白,享受生活才是活著的目的,如康永所說,「我不想把活著搞成很嚴重的事。熙娣喜歡的大象,康永喜歡的長頸鹿,都沒有很嚴重地活著,我想人類也應該這樣。《康熙》就這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