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國文學欣賞一千字
人類社會的經濟全球化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它也滲透到社會、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文學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藝術形式,在各國的文化交流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彰顯出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學的引進,文學翻譯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本文就外國文學欣賞中如何再現原著作藝術的審美效果,從文學欣賞與翻譯美學的特殊性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人們的文化審美取向及思維差異、民族心理特徵和文化傳統等,與同仁們共同探討。
關鍵詞:外國文學欣賞 中西文化 文化差異 多元文化背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一 引言
文學是一門綜合藝術。它將多種藝術手段和諧地統一於一體,能傳播信息,抒發感情,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使讀者得到藝術上的享受。文學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藝術形式,無疑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特別在加入WTO後,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步入了一個全面、快速發展的嶄新階段,中外在文化領域交流的渠道和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盡管有許多優秀外國文學被我國引進,並出現在大眾傳媒上,但其翻譯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改進與提高。
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傳播中,跨文化和文學翻譯所起的文化傳遞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然而,鑒於文學跨文化和翻譯中存在的忠實再現原著的等值原則問題,本文認為應該有更多的欣賞和解讀理論,如解構翻譯理論和目的論等被運用到文學翻譯的研究中,進而充實文學翻譯的理論視野。文學欣賞是一種特殊的文學翻譯,它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可以幫助各國各民族讀者「原汁原味」欣賞到他國文化和民族文化。
現階段,我國對外國文學欣賞的總體質量還未達到較高水平,也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外國文學的欣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學翻譯的影響,涉及語言規律、文化、心理審美等各種因素,體現其獨特的美學特徵。同時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文學翻譯是否得體,是否符合觀眾的心理審美觀也至關重要。文學翻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文學語言及主題承載著該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並通過文學主題的細化、劇中人物的特點體現出來,並由此推動情節的順暢發展。本文就文學跨文化交流和翻譯中的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質,從審美取向、語言特徵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對其進行探討。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文學欣賞是一個大文學的概念,不僅指傳統的紙質語言文學,如小說、戲劇等,也包括了對當今影響甚大的視覺藝術形式,如電視劇、電影等。
二 文學欣賞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特徵
文學欣賞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運用等值原則來分析這類欣賞。然而,大規模的文學文化交流對文學翻譯提出了重大的任務和挑戰。中西方人們的審美取向影響著文學欣賞的形式。文學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文字的翻譯,而是藝術與審美價值再創造的過程。文學翻譯中一般都要針對譯入語讀者再現原著藝術的審美效果,融合讀者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特點,以取得最佳的欣賞效果。
1 文學的審美取向及特點春瞎
人類文化本質上就是人類生產和社會生活的產物,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具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念、社會規范、審美情趣等。下面我們以《堂吉訶德》這部小說為例進行分析。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堂吉訶德》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堂吉訶德》國人乍看似乎荒誕不經,實則隱含作者對西班牙現實深刻的理解。國人剛開始接觸這部小說的時候,只是感覺它很滑稽,中國人習慣看我國傳統的以情節見長的小說,對一個全身披著盔甲、騎著高高的瘦馬的人物和一個胖嘟嘟的連同他的驢也這么矮小的卡通般形象的印象,簡肢扒直和現代香港的無厘頭電影一般別無可談之處。但仔細分析我們可扒飢空以發現,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堂吉訶德》中佔主導地位,在環境描寫方面,與舊騎士小說的裝飾性風景描寫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以農村為主要舞台,出場以平民為主,人數近700多人,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系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
如果縱觀國外歷史再看這部小說就可以了解和發現外國文學的發展脈絡,知道了什麼是騎士文學,發覺《堂吉訶德》這部小說是傳統騎士文學的異類,因為一般國人覺得傳統的騎士文學比較悲壯和典雅;而另類的騎士文學則較為荒誕,彷彿如周星弛的無厘頭電影般。單就文學樣式來說,這只是從大的文學發展歷史的比較後所總結出的,在文學的發展史中佔了一個時期。如果把《堂吉訶德》這部小說硬說為是為了抨擊騎士小說而創作的之類的話,那是把它放在當時的文藝復興的文化氛圍來說的,這剛好應和了時事的發展。在塞萬提斯自己描述寫《堂吉訶德》的目的的時候,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了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網路全書。由此看來書中所展現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和流溢出的豐富的思想就遠遠不是出自要掃除騎士小說這么一個簡單的動機。
文學藝術已經走過了近幾千年的春秋,和電視一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正像查希里揚所說的:「如果沒有文學和電視,那麼現代人的生活有是不可想像的。」今天作為大眾化的藝術形式的外國文學,以其特殊的形式與大眾審美觀使許多精彩的外國文學,跨出地區和國門,成為全球文化視覺的盛宴,有力地推動了全球文學業的發展,使人類有機會一起共享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優秀文學作品。
2 外國文學欣賞中翻譯的跨文化差異
當國人欣賞完《泰坦尼克號》這部作品之後,我們在疑惑為什麼要用「海洋之心」作為貫串全文的重要道具呢?它難道對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有重要的襯托的意義?其實沒有「海洋之心」,Jack和Rose的浪漫愛情絲毫無損。「海洋之心」的介入,只是給這段愛情添入一種中產階級財富魅力的氛圍,讓人感覺到財富的魅力真是無處不在。它使Jack和Rose的愛情不可能完全只在三等艙里完成。華貴生活的實現,似乎才是浪漫愛情的終點。這樣的浪漫史詩,說到底是西方中產階級價值觀照耀下的青蛙王子的故事。
令我們感動的難道僅僅是它美麗的愛情故事嗎?不!在我們腦海里久久盤旋的鏡頭,是在生死關頭還傾心地演奏交響樂的勇敢的樂手們,是在紛亂逃亡的腳步中還努力維持秩序的船員們,是在危急時刻仍然沒考慮自身安危,主張先送走老人、小孩和婦女的舉動,是老人們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著與自己忠愛的伴侶化做永恆,把逃生的機會留給更多年輕的生命……
西方中產階級價值觀今天風靡世界,它的核心便是財富觀念。這種觀念的特點是一切判斷均從財富出發。《泰坦尼克號》的主要篇幅是鄙視以財富取人的,在Jack和Rose身上,影片似乎寄寓著對以財富劃分等級秩序的叛逆。一般認為,這種叛逆正是美國自由平等精神的標志。問題是叛逆不是針對財富,只是針對等級差別,而叛逆者自身最終也是為著追逐財富。譬如Jack因賭博贏取了一張船票時,要到美國發財的狂喜心態頓時溢於言表。毫無疑問,Jack身上的自由平等精神,是自由平等地獲取財富的精神。
以財富為中心的西方中產階級價值觀,和以自然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國傳統精神認為生命的價值是天地賜予的,只要人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合乎自然與人性地生活,就已經在「享受每一天」了。所以,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幾乎所有的中國文學名著,都不會去著力地強調財富、等級,或者是灰姑娘與青蛙王子那樣的主題。大概這就是中國文化精神和西方價值精神的巨大差異了。
3 關於文學欣賞中的民族心理特徵
首先,我們還是需要來看翻譯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各自語言的語法上也會留下深刻烙印。因為一種語言的語法結構是由反映現實的角度以及人們思維方式決定的。翻譯家傅雷曾說,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東方人重綜合、重歸納、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細微曲折,挖掘惟恐不盡,描寫惟恐不周。從語言的語法上來說,英語造句主要採用形合法(Hypotaxis),英語中的句子以形統意,結構嚴謹,差異關系完整。漢語造句主要採用意合法(Parataxis),漢語中的句子以意統形,形態鬆散,內容完整。
例如,美國好萊塢電影《Home Alone》的片名,直譯應該是《獨自在家》,但卻被譯為《小鬼當家》,漢語「小鬼」是一種昵稱,表現了人們對智勇雙全,但又十分調皮搗蛋的小孩的由衷喜愛,而影片中的小歐文正符合「小鬼」這一形象;「當家」指一個人統領全局、獨當一面,小說中小歐文一人在家與兩個盜賊鬥志斗勇、神靈活現的樣子,不就是活生生一個大當家的樣子嗎?因此《小鬼當家》做到了譯語標題與原文內容的統一,實現了信息價值等值。
又如影片《Meet the Parents》,其內容大意是:女兒帶著男友拜見父母,萬事順利,只有女方的老爸還存在問題,漢語譯名《門當父不對》非常貼切地體現了小說的主旨,忠實地傳遞了原片的內容。又如把《Gone with the Wind》譯為《亂世佳人》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亂世」交待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佳人」點名了小說的女主角。譯名形象地展示出女主人公坎坷的經歷,片名翻譯中實現了信息價值等值,忠實傳遞了與原作品相關的信息。
文學是生活的藝術再現,體現電影文學內容的作品名稱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因此,遵循文化信息忠實傳達的原則和文化審美的原則顯得尤為重要,在翻譯中應盡可能地正確把握源語民族語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斷進行選擇和適應。
三 結語
當今世界,中國與西方的跨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但一些成名著作由於中西方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給人們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帶來了障礙,影響了人們對文學的欣賞與交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達到雙贏的目的,我們應當做到:
1 了解西方文化差異,強化雙方優勢互補
語言學家費里斯(Fries)指出:「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僅僅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文化都是有自身特點的。了解彼此差異,有助於取長補短,相互接近。而這種彼此影響、互相滲透,隨著中西方文學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增強。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應堅持:文化背景寓於文學翻譯之中,而不能孤立於語言之外,它是為觀眾更恰當得體會和更深刻准確理解文學的輔助手段,文化背景和文學翻譯共同服務於同一個觀賞目的,即真正發揮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人們跨文化綜合欣賞文學的能力。
2 加強學習,提高欣賞水平,增進文化交流
文學作品作為一種文化,都有其民族精華,也有其糟粕,只有採取中西互補,兼收並蓄,才能真正做到物的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及自然環境相協調。隨著國際間文學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人類各種文化差距的逐漸縮小,文學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受到同樣的影響。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將新鮮元素注入本國文化之中,也能促進本國文化對外的傳播,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進程。除了學習語言基本能力外,還要學習雙方的文化,因為詞語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中才富有意義。加強對語言文化差異的學習和教育,是縮小文學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陳雲雀:《文化差異與中美言語交際障礙》,《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25卷第5期。
[2] 王福祥:《文化與語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年。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年。
[4] 王宗炎:《美國英語與美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5]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
㈡ 外國文學論文怎麼寫及範本賞析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太陽照常升起》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戰後荒原的畫卷,生活在其中的荒原人不僅身體千瘡百岩拿孔,精神也失去了家園.他們迷惘的,痛苦的,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著.研究《太陽照常升起》的目的是為了分析美國迷惘一代對於戰爭和生活的態度:他們之所以對生活失去信念是由於戰爭的創傷,但他們並未因此失去對人性的渴望.在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成為兩大主題的背景下,研究迷惘一代的悲劇生活,意義在於揭示戰爭的殘酷性,發揚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精神,指導我們的生活.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美國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脊椎受傷,失去性能力,戰後在巴黎任記者時與英國人阿施利夫人相愛,夫人一味追求享樂,而他只能借酒澆愁.兩人和一幫男
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鬥牛節,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絕了猶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卻迷上了年僅十九歲的鬥牛士臘棗叢羅梅羅.然而,在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後,由於雙方年齡實在輪櫻懸殊
㈢ 外國文學史論文
外國文學史論文好伍
外國文學在不同的時期有不一樣的風格,下面是我整理的外國文學史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瀏覽。
內容摘要: 外國文學涉及大量紛繁復雜的文藝思潮、文學現象及作家作品,較之其它課程,教學難度相對更大。而傳統的文學教學大多依據文學史的發展脈絡對學生進行課堂講授;這種教學模式以教材教師為中心,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本文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探討,主張在調整課程內容體系的同時採用主體性研討式教學方法,以期為外國文學教學的探索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 文學教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主體性教學
外國文學課擔負著傳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任務。由於它源於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態,具有異質文化性質,在精神心理、價值建構、審美追求等方面均顯示出與中國文學不同的特點,學生在理解上往往產生距離感、陌生感。同時,外國文學涉及的范圍廣,作品多,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文學思潮和現象紛繁復雜,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國家的表現形式有很大的差別,即使在同一國家裡,不同的作品也同時存在相同點和獨特性。因此教學難度相對較大。
傳統的外國文學教學「一般依循文學史發展脈絡,做史選結合的綜合描述:內容上厚古薄今,詳遠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師為中心,進行課堂講授。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無疑難以實現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層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學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視野的教學任務。因此,對傳統的外國文學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調整教學內容體系
目前,大多文學教材採用「時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節選」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編」的特點,長期以來在學術理念滲悶上形成了誤區:教材定位的非學術化,文學史知識的純客觀化,操作方式上的集體化。於是,教材忽視了文學自身規律和特性,重點不夠突出,缺乏創新性和學術價值。實踐證明,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反映文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時代特性:
第一,從縱向上,根據「厚今薄古」的原則調整課程內容體系。整個西方文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17-18世紀的古典主義和啟蒙文學,19世紀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學,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以及20世紀中期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傳統的文學教材及教學內容往往側重於19世紀及以前的經典文學,對於20世紀尤其是20世紀中期以後的現代主義文學則無暇顧及或只是匆匆帶過。於是便形成了這樣的弊端:知識陳舊,即時性差,信息獲取滯後於當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動態。因此,在教學中對課堂教學內容應做適當調整,「本著詳近略遠原則,把重點從古代移到現代」,尤其是20世紀後的現代主義文學,體現文明成果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轉換,使學生了解現當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學思潮、批評方法。
第二,從橫向上,壓縮文學史教學,開展專題教學。在以往的文學教學中,我們多採用「古代、近代、現當代」的分段式教學模式。這種文學史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寬,作家作品多,文學現象紛繁復雜,面面俱到,給教學增加了不少困難,容易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基礎課程佔用的時間過長,既不利於教師的科研探索和學生的自學研討,也影響課程體系的建設。所以,在保留外國文學史教學中必要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可對其大力壓縮,並推出一系列專題選修課,比如:英美文學經典、西方文學思潮、現代主義文學、西方小說敘事研究、西方詩歌藝術研究、西方悲劇藝術研究、比較文學研究、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專題研究、西方文化概論等。這樣改革,極大豐富了本學科的教學內容,使課程體系趨於完善,尤其是為我們的研討式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有利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鑽研和思考,完成文學的創造性閱讀和闡釋。
第三,重視文學理論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學理論是用於詮釋文本的普遍理論,原是對文學創作經驗的總結,但反過來又影響和指導創作。具有歷史重要性的文學理論學派包括有:新批評、形式主義、馬克思主義、心理分析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叢襪彎女性主義等。學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學理論,便有可能採用多種文學批評方法從新的角度和層面對作品進行分析和闡釋。現代文學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闡釋格局,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閱讀。
總之,在編訂外國文學教材時,我們應堅持「以史為經,以論為緯,以作品研究為中心」的原則,編寫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學特點的外國文學教材。
二.採用主體性研討式教學模式
大學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為了替學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傳授給學生基本的學習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為此,外國文學課堂應採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和闡釋能力。
第一,更新觀念,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教學模式。依據當代詩學闡釋學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讀者理解兩部分,那麼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義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所以文學教學應當徹底改變以往以老師講解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採用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式教學方式。
在主體性教學模式中,教師由原來的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在學生主動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引導」主體的作用,使教學活動具有發展學生主體性的功能。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堅持「精講、少講、不講」的原則,即重點、難點的地方精講;參考資料多的內容少講;簡單易解的部分不講,盡量把時間留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這一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單一的專業知識學習中解脫出來,達到「一課多能」的教學目標。學生既能掌握專業知識,提高文學鑒賞、文學批評的.能力,又能在思維方法、學習態度、表達技巧等方面得到綜合訓練。
第二,提倡獨立思考、大膽創新的「沙龍式」研討。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學教學多採用單一的社會學歷史學批評方法,以是否「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作為衡量作家成敗、作品優劣的重要標准。然而一部經典作品,無論在文化容量還是美學內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們應注重從文化、哲學、宗教、社會心理及科學等諸多方面進行探討,通過多角度、多層面、多方法的闡釋,構建多元化的闡釋格局。「在教學中將語言的輸入和文化的導入」,就可以使學生體會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價值觀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龍式的研討中更好的實現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為此,我們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創造。對於一個問題的認識,不給標准答案;對於不同的觀點,也不作統一結論。學生依據不同的文學理論、批評方法和個人經驗可以讀出不同的意義。比如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短篇小說《邱園記事》,有人說它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說它反映了一戰給人們帶來的悲觀和彷徨;也有人說它表現了人們對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態主義思想。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研討模式容易營造自由活潑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活躍敏捷的主動思維。於是,學生在各抒己見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個人感受,甚至不放過作品中的一個詞一句話,文中出現的一些細節場景(花、蝸牛、機器轟鳴等),都作了細致而深入的探討和推敲。
第三,論文寫作是課堂討論的結果。經過閱讀准備、教師引導、全員參與和互動的課堂討論,每一位學生對作家作品的把握都達到了比較全面的程度,能夠確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提倡學生深入探索、大膽創新,啟發和引導學生查找資料,運用新的批評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對作家作品進行新的解讀。通過論文寫作,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成就感和滿足感自然而來,學習的積極性也就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然,這種主體性教學模式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及時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學術動態,深諳教材的同時還要熟悉學生,在討論時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有備而來。
三.結語
雅斯貝爾斯曾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指出:「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並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我們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為了培養和輸送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擔當的重任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更為重要的是涵養豐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靈魂,使人的潛能得到極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展和張揚。由此可見,教是為了不教,著力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才能使學生終生受益。這便是我們的文學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務所在。
;㈣ 外國文學史論文範文
外國文學史的編著是外國文學學科史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一代學人的外國文學史研究的成就和經驗的一種總結方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外國文學史論文,供大家參考。
外國文學史論文範文一:論認知詩學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
摘要:當下很多高校都將認知詩學引入外國文學教學中,而這種創新式的方法可以較好地輔助教學,同時也對學生文學能力的提升有著較大的幫助。本文將著重研究認知詩學對當下高校閱讀的影響,根據當下高校的文學教學現狀對其課程設計提出幾點關於認知詩學教學的建議,以求能對高校研讀外國文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閱讀教學;外國文學;詩學;理論
引言
“認知詩學”是文學教學領域的一種應用理論,它指代對現有的文學作品做出相應的文本解讀,並且將現實能力與文學造詣聯系在一起。因此認知詩學對當下的文學教學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將認知詩學充分地融入到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外國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與當下教育部倡導的教育改革有著密切的聯系。[1]當今很多高校過分注重文學理論課程的安排而忽視了外國文學的重要作用。這種做法顯然是對外國著作博大精深的文學內涵的極大忽略。引導學生進行外國名著的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拓其文學鋒雹氏視野,並且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人文思想的領悟力和文學素養。很多高校在外國文學課程的安排上僅僅保留六十個左右的課時,這對於充分領略外國名著的深刻內涵是遠遠不夠的。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老師很難將外文精讀的方法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在外文名著的閱讀上很難做到詳盡細致。結合我國當下文學教育的現狀,很多文學家教育家都對外文課程改革提出了較多建設性的意見。很肆殲多學者對高校文學教學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例如,後現代主義理論、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等,這些都可以引進外國文學教學之中去。本文將結合對文學理論的研究,探究認知詩學對我國外文教學的啟發性和建設性作用。
一、外國文學教學現狀分析
當今社會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學教學更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文學教程領域,認知詩學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它重在對文學內涵提供文本解析的依據,能夠將個人的現實經歷與文學主旨聯系在一起。對各個專業的學生而言,文學課也是提升專業技能的必修課之一。它對培養學生們的語言語感、寫作及理解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就我國當下的教學狀況來看,外文課的作用卻日漸消退。[2]
(一)重視程度下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經逐步邁入了高速信息化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媒介快速地獲取想要的信息。但是由於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人們接受到的信息質量得不到較好的保證。同樣在外國文學的教學開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礙。雖然教師與學生都了解外國文學的內涵價值,但是最終學生對外國文學的掌握程度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從我國高校對待外國文學課程的態度來看,除了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外,還存在教學方法上的不足。在進行外國文學著作解讀時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化,無法將著作中的精髓和特點較好地傳達給學生。學生在理解作品內容和自我銀散感悟提升時就無法獲得較好的效果。
(三)知識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
造成高校對外國文學教學極大忽略這一問題的原因並非是單方面形成的,而是多種原因共同導致的。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對方法的選擇不夠與時俱進,學生對外國著作理解較差,因而興趣較弱。開設外國文學這一課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讓各個專業的學生通過對外國名著的解讀來提升專業能力和文學素養,因而在教學中開展的各種方法和活動都要回歸到課程開設的最初目標中。但從我國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們對作品的解讀並沒有突破文學理論的禁錮,很少能夠深入到作品的中心思想、語言分析及寫作內涵中去,因而也沒有達到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目標。
二、外國文學教學要突出認知詩學作用
在文學研究中不同的理論會對閱讀產生不一樣的作用。認知詩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研究方向。通過眾多文學大家的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認知詩學已經逐漸成長發展起來。認知詩學重在將文本內容進行解讀之後與現實事實進行聯系。將認知詩學引入到外國文學的課堂中,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外國著作中的內容含義以及作者的寫作思想。[3]對學生深刻理解著作中的精神內涵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作品的美學價值並極大地提升文學素養和精神境界。當今高校對外國文學的日常教學並沒有嚴格的限定,因而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就擁有極大的自由空間。對當下高校的教學情況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很多學校的課程設置大多以平鋪直敘的講授為主,在教學中應更多地站在認知詩學的視角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相應的研讀。目前外國文學教學的開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阻礙,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的把握不夠到位,同時也沒有將外國文學對我國學生的學習作用進行合適的定位。而認知詩學的觀點就是要做到對閱讀、語言和寫作能力進行同時培養,共同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讓學生在閱讀作品時加入自己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同時又可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而將閱讀與寫作同時培養的方法,對學生的辯證性邏輯思維具有較好的提升作用。[4]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學生盡管有著獨立的思考理解能力,但是卻無法較為系統清晰的表達。而要想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外國著作的品鑒,開闊視野。認知詩學提出文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我。通過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可以使人們獲得思想層面的感悟與提升,同時促進人們對生活和理想的思考。總而言之,閱讀名著對人們的身心發展有著莫大的益處。
三、外國文學教學中理解與應用
認知詩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外國文學教學時往往採用傳統的講授方式,更多地為同學們講述文學史的知識內容。很多時候教師都忽略了對作品內容的精讀,或者用較少的時間來開展此部分的內容教學。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講述作品的作者介紹、寫作背景和故事概述上。而認知詩學所偏重的正是學生在研讀著作時的理解和感悟等心理活動。這種觀點也正逐漸被很多的教育家所採用,我們只有把認知詩學充分地應用到外國文學課堂中,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也要做好從傳統教學方式到認知詩學引領下的課堂的轉變工作。
(一)教材編寫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認知詩學的引入使得學生對外國文學的閱讀邁上了一個新的階梯,然而要想充分地發揮認知詩學對教學過程的提升作用,就要層次漸進地開展一系列課堂改革活動。我國現存的教材更多地沿用編年體的形式來進行排版,這種固定的模式將背景及作者放在首要位置,而把教學重點放在後面。按照學生的興趣維持時間來看,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傳統的教材進行模式的改變,將最重要的作品內容部分放在開頭或重點推薦。[5]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將學生的關注度最大限度地引發,從而循序漸進地進行其他內容的補充教學。
(二)運用認知詩學提高外國文學閱讀興趣
在課堂中開展外文閱讀對學生來說其實是一個較為枯燥的講解過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將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化。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自主思考。學生面對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識失去學習和閱讀的興趣,這也成為外國文學教學中較大的難題。認知詩學注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對讀者與作品之間的情感與思想交流做了大量的研究,能夠有效地將文學閱讀與現實日常聯系在一起。將認知詩學的結論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改善閱讀障礙的問題,使得學生將生活與作品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閱讀的積極性。
(三)運用認知詩學提高學生的文學創造能力與文學審美
文學創造力主要表現在讀者進行閱讀時自我思考、提升和創新的思維能力。即讀者將自身的認知經驗和思考方式融入到閱讀里,從矛盾到融合,從迷惑不解到豁然開朗,從而在觀念的摩擦中產生新的想法和觀點。認知詩學理論就曾經提到,在進行開放式的閱讀過程中讀者也加入到了作者的文學創作之中,甚至能夠想像出超越原作的內涵情境。我們也不妨將此類理論引入到外國文學課堂中,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到作者的寫作情境中,深入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和理念,並激發學生與切身實際經驗相聯系的通道。幫助學生以認知詩學的方式領略著作的內涵,並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很多高校的學者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偏向於注重實用性的知識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方面。更有很多人高舉文學無用論,將文學閱讀視為選修課。但是認知詩學理論認為,文學閱讀可以達到成長教育和娛樂身心的目的,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讀者通過置身於文學海洋來逃離現實世界的束縛,通過文學載體與作者進行精神層面的溝通。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適當地關注學生在閱讀外國文學時的內心感受,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在認知層面建立文學意識,提升學生自我思考和認知感悟的能力,通過新的課程教學理念體驗文學的美學價值。
四、結語
認知詩學是文學教學領域的一種應用理論,主張對現有的文學作品做出相應的文本解讀,並且將現實能力與文學造詣聯系在一起。認知詩學對當下的文學教學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將認知詩學充分地融入到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外國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與當下教育部倡導的教育改革有著密切的聯系。[6]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傳統的教材進行模式的改變,將最重要的作品內容品讀部分放在開頭,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在思想上產生共鳴,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除此之外教師在課程評估方面應打破傳統的應試模式,採用開放式的途徑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從而更加真實有效地將學習結果反饋給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將認知詩學切實應用到外國文學的教學課堂之中,有力地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賈彥德.中西文化差異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賈瓊.從語義指向分析看現代語法句法結構[J].語文建設,2013(29).
[3]胡敏.基於交流語境的寫作教學研究[J].語文建設,2014(31).
[4]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海林.致力於語用教育實踐探索是當務之要[J].語文建設,2014(34).
[6]李濤.文本形式分析與閱讀教學[J].語文建設,2016(01).
外國文學史論文範文二:高校外國文學教學實踐與改革
【摘要】在高校教學中,外國文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與我國文學進行對比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應該予以高度的重視。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了,所以應該進行改革,促進外國文學朝著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本文重點對改革後的教學實踐加以闡述,並且分析了主要的改革思路,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可以促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外國文學;高校教學;實踐;改革
一、外國文學的教學現狀
在進行傳統外國文學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從文學史的發展歷程談起,進而進行綜合性的描述,重點研究了西方的文學史。教學內容則主要來源於書本,因此學生很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將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能培養創新意識。外國文學的學習主要是以鍛煉學生的文學素養以及培養理論知識為主,所以充分了解文學的發展史固然重要,但是缺失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會造成學生無法將所學的內容應用於實踐之中。無法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鑒賞。另外,外國文學的學習時間明顯不足,有些院校甚至將其與文藝理論相合並。教師能夠獲取新鮮信息以及進行交流的機會也逐漸減少,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無法掌握最新的知識。高校圖書館中的文學資源越來越少,而學校擴大招生人數後,圖書館的資源已經達到飽和狀態,眾所周知,學習文學就要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體會其中的人物情感以及寫作特色,如果缺少了閱讀的書籍,必然是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然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向學生介紹作品的內容,造成研究文學作品的時間縮短。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也就無法充分地發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當前外國文學的教學現狀,這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外國文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改革
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外國文學的教學現狀進行改革。首先是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信息技術令教學的內容得以進一步拓寬,所以教師可以運用的教學手段以及方法變得更加寬泛了。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是一項明顯的改革內容。具體來說,在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起對網路課件的應用,將其展現給學生,這樣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過去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並且學生的主動性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不僅具有學術性的特色,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另外,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開展教學,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影視資料也是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更多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前,很多外國文學都被翻拍成影視作品,尤其是一些名著,通過觀賞這些影視作品,學生可以更加便捷的理解外國作品發生的背景以及所具有的文學價值,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原著與翻拍的作品相對比,這種聲情並茂的展現方式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促進教學效果的進步,學生也會對外國文學擁有重新的認識。其次,教師素養的建設是高校外國文學改革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膨脹的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這對於教師來說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因為如果教師無法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那麼就無法令學生信服,所以教師必須要從自身的能力入手,加強素質方面的建設。“與時俱進”是教師素質建設的基本目標。外國文學同一般的文學學習有所不同,這是一門時間跨度大,內容深厚的學科,所以對於教師的文學素養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果這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得到滿足,那麼就無法達到學生的期望值。同時,在學生主動性方面的培養也是考驗教師功底的內容之一,要明確學生的興趣在哪裡,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加強學生對外國文學的欣賞能力,能夠令他們在課堂上主動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課程改革中的重點要求。第三,注重學生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批判思維是一種綜合的思維能力。外國文學的教材背景與內容,是應該讓學生接受這種與創新意識直接聯系的批判思維的,而強化這種理解起到促進作用。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西方文化、文學的背景,結合探索型的文學形象的評析和文學評論家對文學作品的創造性批評,有意識地讓學生認識到培養批判思維能力與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是直接相關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培養批判精神就是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學生的批判思維就是在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從高校外國文學的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思路來看,提高外國文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文學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建設,更重要的是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加強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身及人文素質全方面都得以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今後的高校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的要求,在教學手段、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以及教師素養建設的方面多下功夫,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創新教學,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夢.論信息技術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6(32).
㈤ 外國文學的論文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去寫還有大綱怎麼寫
小婦人中四姐妹的性格分析——從《小婦人》看美國家庭教育對性格的影響 及 解析評論溫馨的聖誕燭光
—淺議《小婦人》
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崛起的美國婦女作家中,出現了一位出生於費城的作家,她的名字叫莎.梅.阿爾考特
( I,o}rlsr}rnY nLCarr)。她的成名作《小婦人》以年輕讀者為對象,成功地塑造了無與倫比的少女喬.馬奇的形
象,表現了一百多年前美國社會和家庭的文化價值取向以及拓荒精神。阿爾考特也寫過其他的作品,但這本書
卻受到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青睞,百餘年來,仍膾炙人口,歷久不衰,並曾被好萊塢搬上銀幕,一再放映。《小婦人》
出版後,美國文壇也引以為傲,因為他們終於也產生了一部可以和李穗鋒英國女作家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媲美的文
學傑作。
}}l、婦人》全書20餘哪晌萬字,人物包括一個家庭中父母及四個年幼的女兒,鄰人,以及他們交往的幾個朋友。
故事情節貫穿了兩個聖誕節,描述一年中四個待嫁的女兒生活周遭發生的族羨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作者文筆描寫
細膩,人物對話饒富趣味,語調平淡哀惋。無論從情節、人物,還是字數來說,《小婦人》都是一本「小」書,但卻是
一部傑作,一部令讀者閱後難以忘懷的小說,因為她的敘述中顯示了一個偉大的主題。這個主題就是友愛、互
助、自強不息以及美國民族早期所具有的拓荒者的精神。
所謂拓荒者的精神(PIONEER SPIRTI'),是美國建國之初,在早期移民中產生的一種生活、生存意識。他們披
荊斬棘,力啟山林,與各種災難搏鬥,用必勝的意志和信念去面對和建設全新的世界。這種生活意識已成為美國
民族社會創業的精神基石,為美國創造了偉大的業績,同時也成了全人類不斷開拓謀求發展的寶貴精神遺產。
拓荒者的精神不僅成為美國社會的普遍意識和精神沉澱,也同時被美國的許多作家作為顯形意識而引入文
學的主題。從19世紀初葉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梭羅的《湖濱散記》,凱塞的《我的安東妮爾》,以及近代史坦貝
克《伊甸園東》等,書中皆隱然地注人了這種意識,或是對這種意識所產生的社會面的各種回應。這些以不同角
度寫出的作品都成了美國文學的名著。但《小婦人》似乎另具一番柔美的魅力。書中沒有一望無際的荒原,沒有
驚心動魄的起伏情節,但它以生動活潑的筆調,道出四個年幼女兒,在父親在外作戰未歸,家庭困苦中一年來的
奮斗歷程,從細瑣的生活中娓娓透出崎嶇的生活情景。
它的開場很不凡,四個小女兒在客廳中每人一句的對話中,不僅道出她們的心境,也生動地給家庭狀況作了
簡明的素描。同時,也不知不覺地把讀者拉進了這揭開的帷幕,隨著她們融人了劇中情景。這幾小段文字是:
紹一面躺在地毯上,一面嘴裡咕嚕著說:「如在聖誕節沒有禮物,怎樣可算是聖誕節
呢?,,
美克低聲嘆著氣,對著她破舊的衣服感慨地說,「貧窮,是最可怕的了。」
小的愛米帶著啼噓的神情,插進來說:「在世界上有許多女孩子有許多很好的東西。
有許多卻什麼都沒有,這未免太不公平了。」
倍斯從屋角里,顯出得意的態度說著:「但是我們無論如何是父母雙全,並且還有姊妹
呢!」
……「然而我們現在的父親呢?並且他不能在最近期內使我們見到他,」紹這樣暗然
地說。
這是《小婦人》的「開卷第一回也」。生動的字幕,隱隱地透出本書幕後將來可能發牛的種種。對父親的思
念,家計困難下的煩惱,年長姐姐對情感的困擾·一均在小橋流水式的筆觸下一幕幕的展開,直到父親在第二年
的聖誕節回家,全家才結束了這困苦跋涉的一年。
《小婦人》全書充滿了大量柏拉圖式的對話:母親對女兒們的開導,姐妹之間的慰誡,鄰人朋友之間充滿友愛
互助的交談,莫不以摯誠的語氣道出,使人讀後油然產生親切的共鳴。小說在對話中包涵著大批啟示性的談話,
這在創作上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低手筆的作家往往會弄巧成拙,淪為教條性的口號或說教,但阿爾考特卻處理
得極為自然。她之所以把這些大道理不露痕跡地融入日常的對話中而不令人生厭,主要是把握了一個道出「真
實」的原則。托爾斯泰曾說:「在人生中也象在藝術中一樣,有一件事很必要,那就是道出真實。」阿爾考特便把握
住了這一點,她在《小婦人》中以真實的態度,道出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真誠」說出他們心中的情感和對生活
的看法。
((}!、婦人》所述的雖是兒女身邊的瑣事,但瑣細的情節中常常出現極感人的段落:四個姐妹和媽媽正准備歡
度聖誕的早晨,母親說出附近一個貧苦的女人和一個生了不多時的嬰孩躺在那裡,她們沒有取暖的爐,為了不受
寒冷,還有六個沒有東西吃的孩子緊緊擁抱著擠在一張床上·。…於是,四個姐妹在母親的建議下,將她們的早餐
送往這個貧苦的家庭,作為聖誕禮物。另外,在全書進行到大半時,家中突然收到父親在華盛頓身染重病的不幸
消息,母親一時手足無措,熱心的鄰人慷慨解囊,終於讓短缺旅費的母親啟程前往,得以使卧病遠方的父親獲得
照料和康復,喜愛音樂,夢想有一架鋼琴的年幼兒女,在日後獲得鄰人贈送一座新鋼琴時熱淚盈眶的喜悅……凡
此種種充滿了友愛及人情味的文字不勝枚舉。
任何國家的文學名著,會很自然地受到其他經典大師們的影響,尤其是自己本國的前輩作家們。《小婦人》
自亦不例外。拓荒和發揮愛心的精神,以及對拓荒後美國社會出現的形形色色的困擾現象,在阿爾考特以前的
許多作家中,皆以不同形式的筆調顯示出。在她之前,也可以說是她前輩中,出現了數位把美國文學推至高峰的
大師。這些人是惠特曼、梭羅、梅爾維爾、霍桑等,他們皆以不同的風格,給美國拓荒後的社會,留下諸多感人而
不朽的著作。1x19年出生的惠特曼,以天馬行空,一泄千里的筆法,寫出了代表當時美國東西部開拓精神的《草
葉集》;梅爾維爾以光怪陸離的筆法寫出刻畫美國冒險精神的《白鯨記》;梭羅則對當時美國拓荒者開創的繁榮社
會作出反抗性的回應,他以返璞歸真的態度一人跑到幽靜的華爾騰居住,寫出靜化心靈的《湖濱散記》。阿爾特
或多或少都受到他們的一些影響。而在這些她前輩的名家中,她似乎特別推崇梭羅。梭羅是她父親的好友,過
往頗密,幼年的阿爾考特純潔的心靈很可能無形中受到他的感染,梭羅對當時美國專重財富的墮落無法忍受的
心態,後來在《小婦人》書中淋漓透出。阿爾考特在1865年所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抑戀》,有的文學分析家認為是
阿爾考特傾心於梭羅而寫的。不知終生未嫁的阿爾考特,在她情感的核心處是否與這有關?
如果是從拓荒及友愛這個主題精神來看,阿爾考特的《小婦人》不唯有「承先」的影子,同時也可熊給後來的
美國文化產生了「啟後」的作用。這個蛛絲馬跡的現象可從維娜.凱塞寫的《我的安東妮亞》以及在1968年去世
的史坦貝克代表作《伊甸園東》中可看到。凱塞女士的《我的安東妮亞》,描繪了美國墾拓時期居民和大自然的斗
爭以及人和自然的相互接納。優美的筆調寫出田野的風光與靠土地為生的純朴居民和土地相喜相泣,共同成長
的生活畫面。史坦貝克的《伊甸園東》,不僅生動地描述了一個移居到西部的家庭史,同時在情節中深刻地表露
了人類在共同努力開創美滿生活中所應有的忍耐和寬恕。兩書皆以不同的角度提升了《小婦人》中拓荒和友愛
的主題。我們無法在這些近代名家的文學傳記中找到他(她)們相互影響的確證,但我們很容易發現,他(她)們
對這類精神皆有極深厚的認同和體悟。
20餘萬字的《小婦人》中,前後包括了兩個聖誕節,一頭一尾,前後照應,以聖誕節開始,又以聖誕節結束。美
國文學中提到聖誕節的不止這一本,有的是在情節中自然出現,有的是一筆帶過。像《小婦人》這種頭尾連續出
現兩次的情況實不多見。前面提到《白鯨記》,故事就是從一個聖誕節開始的,但那與書中發展的情節並無多大
的關聯,寫的是一群具有冒險犯難精神的水手,在聖誕節那天啟程開航,走向驚濤駭浪的大海,最後遇到白鯨,全
船和白鯨搏鬥,人船俱毀,僅有一人生還。作品固然偉大磅礴,但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悲壯感。不若《小婦人》那
樣,給人帶來的是樂觀進取、親切溫和。阿爾考特似乎也隱然強調:人在應該歡樂的時光中經常會有不幸的事情
發生,但為迎接另一個美好的時光,必須作出努力和付出犧牲,《小婦人》一家由父親不在,沒有禮物的聖誕節開
始,一直到父親在第二個聖誕節回家團聚的跋涉困苦一年中,對這種精神作了真實寫照。
新大陸的發現已有五百年,新大陸的居民也歷經了五百個聖誕節。節日的意義並沒有改變,但開國兩百年
的美國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它從18世紀的移居,19世紀的開拓,20世紀的鼎盛,而在本世紀末期高度繁榮發
達的背後卻呈現了退化和墮落: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享樂主義,經濟蕭條,失業者劇升,罪犯增加,社會道德沉淪
等等相繼並起。這也是二百年前美國的一批開國先賢所始料未及的。 解析.評論 是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根據對自己的家庭及成長過程的回憶,是一本小說化的家庭日記,一本道德家世小說。書中描寫了一個家庭中四個迥異的女兒的成長歷程。她們經歷了一連串的生離死別與生活的磨煉,並在母親的愛心教導下,終於脫去幼稚的外衣,發揮著各自所長走向成熟。馬奇家四姐妹對自立的權力的追求以及她們對家庭的忠誠眷顧構成了一對貫穿全書的矛盾,使故事熠熠生輝,情節生動感人。梅格可以如何高貴、虛榮,卻仍然屬於馬奇家的一員?喬的創造力和躁動的感情可以去到什麼程度,而不至於擾亂家庭的安寧,貝思可以如何忘我無私,同時又得以生存下去?艾美可以表現得如何優雅、自私,卻仍然得到家人的愛?四姐妹明智、自由地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她們的歸宿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自強自立精神的結果。
馬奇家四姐妹對自主權力的追求,以及她們對家庭的忠誠眷顧,成為貫穿全書的兩條主要線索《小婦人》一書,處處都受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的影響。愛默生強調人的個性與尊嚴,但又主張自我約束。而自立自強卻是本書人物性格的共同點,梅格為愛而甘於貧困,喬通過自己的艱苦奮斗而最後成為作家,貝思坦然面對死亡以及以扶弱濟困為已任的艾米,她們都具有這樣的精神實質。
㈥ 淺談外國文學史論文範文
對於當今社會的文學作品而言,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徵。外國文學悶皮數作品不僅孕育了外國文化,同時也推動了外國文學走上巔峰。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外國文學史論文,供大家參考。
外國文學史論文範文一:外國文學閱讀教學 接受美學理論影響分析
摘要:新課改要求突破以往一成不變的教學理論,在文學閱讀教學的革新中可以增加對外國文學的多角度解讀。本文以接受美學為基礎,著重討論這一理論對外國文學閱讀教學的影響,並提出教學關鍵所在。
關鍵詞:接受美學;經典文學;閱讀教學法
引言
接受美學的核心在於以讀者為基礎,它是以讀者的接受為根基產生的文藝理論。這是一種全新的具有時代性的文藝理論,它的出現改變了“以作者為核心”的傳統文藝理論模式。該理論傳入中國後,必然會改變我國文學閱讀教學的現有模式。而實際上,這種文藝理論在我國很容易被接受。中國的傳統美學向來注重內斂含蓄,這種美學觀點在國畫里的體現是意蘊幽深的“留白”,在文學理論螞首中的體現則為“言在此而意在彼”。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含蓄美與接受美學的內核有十分契合的地方,這就為其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良好的“民間基礎”。一類理論是否可以被一個國家文化所接受,關鍵之處是其能否真正的本土化,而接受美學就有了這種本土化的良好基礎。所以,該理論成為指導我國外國文學教學的重要理論也是時代發展需要。[1]
一、外國文學閱讀教學以接受美學為基礎的必要性
接受理論是一類以握歲讀者為重點,關注閱讀接受的文學理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該理論產生的根基是現象學與解釋學,它是以讀者的接受為根基產生的理論。這一理論將讀者看作文學作品的重要構成之一,其內核是將文本觀點從創作者——作品轉移至文本——讀者,從而凸顯讀者“閱讀”對於文本含義的構建作用。該理論首次從本體論的角度指出了長期以來都被眾人忽略的讀者和其閱讀接受的問題,並且肯定了作品是作家和讀者一同完成創造的。這一理論從讀者對文本的“接受”歷程來看待文學作品,此處提到的“接受”並非大眾以為的被動接受,實際上這一種“接受”是指讀者將作品看作給予的對象,將其“占為己有”。讀者首先要接受活動,然後進行再創造,憑借自身想像力對作品進行加工,然後將作品中潛藏的能量釋放出來的過程。[2]這種行為不是被動的接受並且吸收,其真正意義在於讀者在閱讀的時候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進行想像與再創造。這一理論強調的是讀者在閱讀理解的歷程中對文本產生的關鍵性影響,可以說該理論的最大意義是發掘了讀者的作用。接受理論弘揚的是人文主義的精神品質,其凸顯的是面對讀者的開放性思維,凸顯了個人的主體特性,而這些都是以往閱讀教學當中的不足之處。
二、接受美學對外國文學教學的影響
(一)鼓勵學生從多元角度解讀作品
接受美學把讀者放在首要地位,並且著重凸顯閱讀時的過程和感受的意義。在學生閱讀作品的時候,同時也是對審美、歷史與文學的整合過程。傳統的教學思路是把外國小說當作典範進行學習,這對學生而言,限制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無法展現學生自身對於作品的再創作。在閱讀時,學生與作者及文本是在同等的地位上展開對話的。學生對文本產生的困惑,利用其自身的經驗與視野糅合了文本歷史中的異域視野,這對他們而言,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修養與理解力。理解文學作品並非強迫人們接受文字信息,在文本可以給當代解讀留下空間的時候,文學作品才能夠永葆活力。學生就是當下的解讀者,他們把過去的作品從被人遺忘的角落撿起來,而作品又反過來給人以新的啟迪,促使他們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與素養。[3]從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角度來看,如果學生的低級需求在學習時無法被滿足,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就難以再生出對於求知審美的高級需要。學生在高校求學時正處在自我意識的獨立時期,自尊心也強於以往,他們可以對自己展開深入合理的自我評估,因此,被區別化對待與被尊重對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接受美學給了學生們充分的自我展示的舞台,讓他們可以從傳統的墨守陳規的文本解讀中掙脫出來,讓他們可以積極地把自己的經驗與文學作品關聯在一起。這種教學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參與到文本的多元化詮釋當中。
(二)推動教學目標更好的達成
接受美學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生活與體驗融合在一起,要求學生掙脫文本的束縛,從而給文學作品注入新的內涵,這些要求對於實現“多元化教學目標”十分有益。傳統的外國文學教學只關注作者與作品背景,著重於解析作品的內涵與創作方式。多元化教學目標則要求在教學時需要多方面的提升與完善知識儲備、過程方式與價值態度。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需要將文學生活化,解析的重點要轉移到人類學的樣式分析。[4]這就需要從作者以外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來思索文學作品的創作。只有生活化地體會文學作品的內涵,才可以實現與學生個體經歷的完美對接,這對於全面提升學生在生活領域的思考能力,對社會問題的理解深度與行為能力都很有幫助。在實踐學中,老師可以利用接受美學的視域,促使學生充分激發出自己對文學和歷史的觀點,從而讓他們體會歷史並非客觀精神的連續發展。他們會發現自身的解讀對文學發展的作用,並積極加入到這種自我創造與開創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們將領悟創作文學作品並讓其得到廣泛傳播,時代因素可以造就一部經典文學。所以還需從歷史的角度對作品展開多元化的詮釋,深入發掘這部作品在當代的意義。讓學生和作品與生活、社會之間的關聯進行深入解讀,這對提升其文學素養與對作品的解讀能力很有幫助。
三、接受美學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方式
(一)充分解釋作品中的多樣化特點與一致性特點的關系
在現實中,文學結構里不存在完全的自由,這點在闡釋外國文學作品時同樣成立。此時就要在作品的多樣性與一致性間尋找平衡。在解讀過程中,可能有時候一致的情況多點,也可能多樣的情況多點。要以創作者的立場為起點,意識到其在創作時就已經設置了“隱含讀者”的位置,即創作者已經提前預估了各類讀者可能對作品做出的詮釋。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讀者也需要設定出創作者的位置,依據其給出的預定條件進行再次創作,即想像。這個過程中,作者地位不會比讀者高,或反之,這是一種平等的對話過程。進行多樣化闡釋的基礎是作品中預留的空白和未定點,只有作品中留給讀者想像與再創作空間才有利於進行多樣化解釋。但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得到的所有信息均為文本所提供,即作品已經設定了閱讀目標與可以採取的思考路徑,能做出怎樣的闡釋實際上是作品本身已給出范圍,所以作品的客觀屬性通常會限制人們的多元化解讀。老師應對教學理論進行深入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規避出現技術功利主義的情況。[5]外國文學作品閱讀課的意義闡釋包含三個方面,分別是創作者設定的意義、結構和語言等本身的意義,還有讀者參與理解的解讀意義。對作品詮釋的“一元”與“多元”可以區分不同的詮釋層次,基礎層面是對創作者設定的主題、結構和語言等本身的詮釋,發展層面是對讀者參與理解的解讀意義,這是讀者加入自己的理解後得出的衍生含義。以接受美學為基礎解讀外國文學作品時,應該將這兩個層面結合在一起。
(二)協調學生再創造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關系
在授課時,相較於老師的講授,學生是客體,相較於學生的學,其又變為了主體。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處於主導位置。兩者的關系與接受美學中創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存在類似之處。相同的是,兩者是平等對話的關系,不同點是,授課時老師為了達成教學目的需要加入其額外的意圖。教學時,師生之間的討論對作品解讀十分有利,而在閱讀時,創作者和讀者之間則是一對一的聯系。這要求教師要協調好各方的關系,讓外國文學教學有序開展。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感受力
創設情境是教學中一類常見的導入形式,用在以接受美學為基礎理論的外國文學作品閱讀中十分合適。單獨使用這種方式通常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一般老師在教學時還會使用多媒體導入或形象敘事導入等方式。創設情境導入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利用自身生活經驗進行理解,同時給對作品的整體感知與視界融合打下基礎。例如,在教授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時,可以播放影片讓學生觀看和海洋有關的內容,同時讓他們到海洋館或自行准備閱讀資料做好理解准備。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經驗,並且控制好情境與其經驗間的適應度,以課本主題為基礎,不可以讓人感覺太熟悉也不能太陌生。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別的課程資源幫助教學。例如,上課之前播放《老人與海》的動畫短片,利用其幫助交代文本的背景。課後也可用同樣的方式播放與文本相關的動畫,讓文學作品與動畫相互關聯,幫助學生加深情感體驗。[6]在授課的初始階段,學生就需要在整體上很好地了解文本內容,在解讀作品時如果碰到疑惑再予以深入解析,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為課堂上選擇的教學文本大多是外國文學作品的節選或是短篇小說,所以學生對於文本的整體感知就十分關鍵。學生在閱讀時要創建一個結構上較為封閉的整體去體會文本內容。需要細心體會作品中的每一個場景、角色與細節,包括每一個情感的末梢,表現方式等。課堂上選擇的不同作品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內容。例如,《娜塔莎》的文本節選,學生在閱讀每一段對話時都可以體會到作者情感上的各種細微的改變,要讓學生對這些改變進行合理的描述。在教授《清兵衛與葫蘆》時,他們體會到的是作品利用矛盾推進故事情節,在《牆上的斑點》中,他們可以感受到的是其以點帶面的意識流表現方式。上述內容都不需要經過老師的講解,學生通過閱讀就能體會到。
四、結語
以接受美學理論作為根基的外國文學閱讀課程,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解作品的角度。該理論著重於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提倡的是平等自由精神,它激發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多樣化闡釋,以此培養他們的理解力與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馮廣藝.語境適應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宋雅鵬.論英美文學閱讀的方法與教學[J].語文建設,2015(32).
[3]李濤.文本形式分析與閱讀教學[J].語文建設,2016(01).
[4]賈彥德.中西文化差異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徐文君.外國文學對中國小說創作的影響分析[J].語文建設,2015(23).
[6]趙寧.英美文學閱讀技巧對教學有效性影響[J].語文建設,2015(26).
外國文學史論文範文二:高校外國文學審美教育教學研究
摘要:在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審美教育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當前,高校開展外國文學教學時,已經充分的認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並且在教學中注重審美教育實踐的進行。在本文中,首先介紹了高校外國文學審美教育的必要性,接著分析了外國文學教學審美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外國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外國文學教學;審美教育;教學方法
前言
實質上,審美始終貫穿高校文科課程教學的始終,文學作品的欣賞、語言運用的分析等均是在進行審美教育。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是對生活和藝術的描述,盡管並不具備直接的審美特點,但是文學作品具備自身所特有的審美特點。外國文學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外國文學知識,還應該進行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外國文學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國文學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具有非常強的必要性,這可在審美教育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功能中體現出來。通過審美教育的開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外國的文學史、文學理論等有所了解,同時,還可以鍛煉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可以體現出西方社會當時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在審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極影響侵蝕學生[1]。在審美教育的作用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謂創造性思維,是在對長期經驗的歸納、總結以及邏輯分析基礎上形成的,屬於跳躍式的思維方式,屬於“直覺”范疇,而審美活動同樣以“直覺”為中心,利用主觀的感受對審美對象進行感知,最終形成審美觀點,外國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實施的過程可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其提升。由此看來,高校在開展外國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有利於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外國文學審美教育的教學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據外國文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需掌握的外國文學作品數量比較多,短暫的大學時間無法達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系統的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學習,並在學習中重視作家個性及流派特徵的學習與分析,從而真正的實現帶著審美的眼光欣賞和學習作品。新生入學後,教師將外國文學作品必讀書目印發給學生,並逐步的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從而實現審美的遷移,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作業中創造美
在學生的閱讀中,課外閱讀筆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審美靈感。學期開學後,教師依據學生實際的狀況,規定學生需要閱讀的作品數量,並形成閱讀筆記,教師並不對閱讀筆記進行命題,而是由學生依據閱讀的書目自行撰寫。對於學生的課外閱讀筆記,教師應該認真的批改和講評,並挑出優秀的作品在學生中穿越,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審美能力狀況,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2]。此外,還可以針對具體的作品指定學生寫作小論文。通過課外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創造美,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審美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審美能力
在現代教學中,討論教學法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討論教學的開展,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外國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開展也可以利用討論教學法,討論可以針對整個作品來開展,也可以針對作家、作品中的某個人物、運用的某個詞彙等來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充分的激發出來,還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審美水平[3]。如在進行巴金《家》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心理描寫詞彙進行討論,可以針對高覺新這個人物進行討論,討論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四)利用多媒體陶冶學生情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並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有效的彌補了教師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電視、音響等,展示出與外國文學作品相關的視頻介紹、作品插圖、精彩片段、改編的電影、配備的音樂等,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作品中的美,進而在心中產生認同感與好奇心,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美、體會美,最終實現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通過閱讀作品、討論教學、課外作業等多種方法,有效的滲透審美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琨.淺談高校外國文學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09:120-121.
[2]曹曉青.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外國文學教學與改革[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1:83-85.
㈦ 求外國文學相關論文,5000字左右,寫的不錯,又不容易被發現時抄的那些。
有沒有一支筆,起伏跌宕後仍然靜靜喧囂?
有沒有一出戲,活色生香卻激流暗涌?
有沒有一個靈魂,曲終人散後卻永遠不會寂寞?
只有在契訶夫的筆下,悲劇才會那麼浪漫,殘酷才會那麼凄美,狼狽也會那麼從容,歡喜才會那麼靈動,戲謔也會那麼無奈。他的短篇小說,就像一場盛宴的觥籌交錯。是文學秀,也是生活秀。誰的眼睛能夠看穿真相?誰的心能明辯是非?誰又能治得了誰的罪?小說中的每個人都像是我們自己熱鬧的影子,在最佳主角的幻想中,攜著七情六慾,在華美的布景中寂寞穿行。
作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作品裡,有當時俄國社會的廣闊圖景,有廣為傳誦、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有極富寓意、思想雋永的人生哲學。而用以表達這一切的,均得益於契訶夫極其凝練的形象化語言和獨一無二的敘事手法。一般的說法是文學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而他的小說卻是對真實生活的客觀還原,甚至可以說,是對真實生活某一場景或某一細節的細微提取。正如他在《初學寫作者守則》中所說,「你只管在你面前鋪開紙,拿起筆,調動起被你抓住的想法,寫將起來。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寫李子干,寫天氣,寫戈沃羅夫廠出的克瓦斯,寫大西洋,寫時鍾的指針,寫去年下的那場雪……」正因如此,契訶夫的文字行雲流水,其人物信手拈來,占據人的靈魂,燒灼人的情感,妙語連珠,回味無窮。難怪有人稱贊他,彷彿只要拿起筆,就像擰開了自來水龍頭,小說便如水般源源流出。也正是因為契訶夫對生活的高度還原,以至於百餘年後的今天,我們讀起書中的人物時,仍覺得親切鮮活,如同我們自己和身邊的同伴。
從最平常的生活現象中揭示生活本質和人性特徵,是契訶夫短篇小說中不可忽視的一大特點。契訶夫在其短篇小說的寫作原則中說:「我們必須寫簡單的事情:比如塞米諾維奇怎樣和伊萬諾夫結婚了,就是這樣。」他在最尋常的生活中,挑出了這一點,那一點,外加一點細節,將它們排列組合在一起,於是就構成了新的內容。他高度淡化情節,只言片語便得其故事精髓,任何一種時間、地點和場合,都可以是契訶夫短篇小說的開始方式。而往往在你以為故事才剛剛開始時,便已經戛然而止。契訶夫善於運用象徵手法,尤其是在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時候,他並不像多數作家般仔細描述小說人物的心理變化,只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舉止中看出其內心活動和變化。他的短篇小說中沒有轟轟烈烈撼人心魄的革命或離現實遙不可及的戰爭,只是提取了日常生活中最為平凡的片段,用最形象生動的語言行動和最巧妙精緻的細節,將一個故事講述得活靈活現,即使沒有對白的人物也栩栩如生,從而在這短小的故事中揭示深刻的社會現象。
沖突與矛盾是文學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這一點在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中被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乞丐》,起初我們只是好奇乞丐盧什科夫是否能走上正途,在結尾處看到「在公證人那裡工作,每天拿三十五個盧布」的乞丐時,我們還不及為其感到欣慰,文章便筆鋒一轉,讓乞丐說出真正讓他下決心改變的,居然是斯克沃爾佐夫家的廚娘。再如《恐怖之夜》,文章以伊凡·彼得羅維奇·巴尼希津之口,講述其聖誕前夜招魂會回家後居然在家中發現一口棺材,而去其朋友家居然有相同的棺材,其文表述之真實彷彿使讀者同樣經歷了毛骨悚然的夜晚,而在最後我們才發現自己又一次中了契訶夫的「陷阱」。
國學大家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如此評判「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同樣,以此來衡量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也是很有裨益。契訶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藝術才能,善於找准適當的時機和場合,巧妙而多樣地流露他對覺醒者的同情及贊揚,對墮落者的否定和厭惡,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以及對丑惡現實的抨擊,而且濃郁的抒情意味常以「客觀」而含蓄的敘述筆法為載體。契訶夫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在他的小說中,基於所描繪的人物和事件的性質各異,他巧妙地發出有著微細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笑聲,淡淡的幽默往往與辛辣的諷刺相交織。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練,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他筆下的人物是孤獨而且寂寞的,其生活狀態是原生的、瑣碎細微的。出租馬車的車夫姚納·波達波夫的兒子死了,他渴望讓人了解,溝通情感。可坐馬車的客人竟沒有一個願意聽他訴說。最後,姚納只能對著他的馬傾訴自己失子的悲痛。里爾克說,靈魂沒有了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的確如此,《苦惱》這篇被列夫·托爾斯泰稱這罰最好的小說,沒有情節上的巧合,沒有戲劇化的沖突,僅僅是一些最普通的日常瑣事,經過契訶夫的排列組合,就向讀者揭示出了一種人間的寂寞。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裡去讀寂寞,他會覺得,那種反映生活瑣碎卑微的悲劇性,兒好悲劇的利箭突然沖我們的前額射來,讓人猝不及防,心靈懼撼。原來,這種悲劇生隱藏在你的心底很久,而你又不忍正視的。
契訶夫作品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個憂傷而善良的人,不滿意於現在的生活,為幸福和理想而努力奮斗。小說中描寫情感和苦惱,沒有激烈的暴風雨式展示,對人物命運的分析也沒有宏篇大論,有時你還想看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告白,而小說卻已經結束了。對人物感情的描寫很節制。當描寫到感情時,總是淡淡的表達一個人最表層的傾訴,其他的內容是作者的抒情描述和靜止的風景襯托,所以讀他的作品,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很大。能體會人生中的豐富的、美好的東西,同時又有一種「秋天的憂傷」的審美體驗。這和作家的人生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系。
我很喜歡契訶夫的文學觀:「文學之所以叫做文學,就因為它是按照生活原有的樣子來描繪生活的。它的宗旨是真實,是無條件老老實實的真實。」「文學家不是做糖果點心的,不是化妝美容的,不是使人消愁解悶的;他是一個負有義務的人,他受自己的責任感和良心的約束。」他認為高爾基的作品修飾語太多,難以理解,「把那些可以刪去的修飾名詞和動詞的字眼刪掉,」「這種描寫一下子不能印入腦海,而小說卻必須一下子、在一秒鍾之內印入腦海。」 尤其是他對簡煉的看法。契訶夫說短篇小說必須具有「雙倍的簡煉。」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中,沒有多餘之筆。就連偶爾的旁逸斜出,也在更深廣的背景中,作了遙遠的呼應。對細節的敏感、留戀、觀照,都有深深地悲憫——因為人世間的每一事件,都浸透了人的血淚。
記得弗洛姆曾指出,令人悲哀的是,當我們在睡眠中聽到自己良心的呼喚時,卻不能馬上有所行動;而當我們在醒後能採取行動時,又忘記了在夢中的覺悟。契訶夫如同一個造夢的旅人,為我們描述出一個個斑斕而蒼涼的幻夢。而在夢醒後卻驚奇地發現,這幻夢竟是真實的生活。契訶夫的作品,總把人從迷夢的幻覺中拉回來,目擊人世,撲面而來的現實——做逃避現實的膽小鬼,是一種恥辱。夜讀契訶夫,如同欣賞一部黑白片的電影,讓人仿若置身於俄羅斯白雪覆蓋的石子街道。路燈清冷的光映襯出雪花透亮的光芒,「套中人」別里科夫、變色龍「」、佝僂襤褸的乞丐,彷彿生了銹似的不起眼的海軍少將老頭……一個個書中的人物紛紛向你走來,默默上演著一幕幕或滑稽、或悲凄、或幸福的故事。
世界如此殘缺,給了人靈魂卻不給人一顆愛人的心,給了人力量卻不告知力量背後更深刻的無奈,給了人希望卻不指出通向希望的道路,給了人生命卻不說明生命的意義。然而作為社會的良心,作為清醒的思考者,契訶夫正如《蒼生》所說,在那個缺少憂患的時代。憂患是一種沉重,深刻而且痛苦的清醒。他寧願選擇一種痛苦的清醒,也不願活在麻醉了的冷漠之中。因為他知道,活著的痛比糊塗的死更有價值。更何況,憂患的痛是為了更多的不痛,人們逃不開一副擔子,那就是自己的良心。你可以不相信這種良心,但你不可以褻瀆它。人性正因如契訶夫這樣的大作家不斷做出悲天憫人的思考和探索,不斷向「善」努力,才會顯得美好。
契訶夫說自己的作品會在死後被遺忘,但五十年後又會崛起。我相信,再過多少年,他的作品都不會被遺忘。
㈧ 英美文學相關論文範文
英美文學,是指英國的文學和美國的文學代表作品。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美文學相關論文 範文 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相關論文範文篇1
淺析《外國文學》的多媒體教學
論文摘要: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形象特點可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可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但使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它的輔助性、實用性特點。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整體優化
0引言
多媒體是一種把超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結合在一起,並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的技術,使人通過多個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提高信息傳播效率,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促進教學現代化的進程。
《外國文學史》是一部時間跨度大,地域涵蓋廣,教學內容異常豐富的文學史材料。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時安排中,教學時間極其有限。在傳統的《外國文學》教學中,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圍繞教師的講解,進行課外閱讀,擴大閱讀范圍。但實際情況是,外國文學作品眾多,內容繁雜,學生花在大部頭名著上的讀書活動越來越少,即使天天閱讀也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進程,因而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是填鴨式的「一言堂」,課堂的信息量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樣,實現「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訓練學生的閱讀和鑒賞外國文學名著的能力」的目標往往有很大局限。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外國文學》的教學任務,同時又最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結合教學內容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外國文學》的教學,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思路,效果會比較好。下面是我的幾點教學體會。
1.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信息量是多獲取信息最可取的 方法 。而多媒體手段恰恰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
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揭示學科知識的 社會實踐 意義,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從而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講授〈希臘神話》一節,我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上課前兩分鍾,在屏幕上展示了幾幅希臘的風景圖片,有愛琴海、帕特農神廟遺址、奧林匹克廣場等,學生們的眼球立刻就被波瀾壯闊的大海和庄嚴、輝煌的古代希臘神廟及宏偉的奧林匹克廣場吸引了辯梁世,許多學生忍不住向我詢問起它們的情況來。藉助多媒體課件,遙遠而陌生的希臘一下子來到學生們的眼前,一堂課就這樣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開始了。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展開討論,紛紛發言,氣氛活躍。這樣,把以前被動的學習變成了主動、愉快地參與。學生學習興趣極大渣茄地調動了起來。
2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形象性特點,幫助突破教學重點
《希臘神話》這一節,在大專教材中只有一節課,學生才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對希臘文學還相當陌生,而神話的內容又相當豐富,如果只按照教材來講,很容易變成「蜻蜓點水式」的學習,在頭腦中很難留下深刻印象,這將對後面的教學造成障礙。因此,必須在這里使學生明確希臘神話的主要內容和它在歐洲文學發展中的源頭地位。為此,我在課堂上主要利用講授法和多媒體教學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將希臘神話的內容以powerpoint形式,分層鏈接來展示神的譜系,學生以聽講為主,做筆記為輔,結果將神話中各個人物錯綜復雜的關系變得一目瞭然,學生對復雜的內容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關於希臘神話在歐洲文學史中的地位,也贏得了展開講解攜肢的時間。在最後甚至展示了中國神話研究的一些資料,引出了關於中西方神話的討論。這樣的課和我以前的教法截然不同。以前只是照著書本講授,即使援引了許多補充材料,學生對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關系還是弄不清楚。而幾次採取多媒體輔助教學上這節課,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極大地擴大課堂的教學信息量,拓寬學生的視野,活躍其思維想像空間
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時代的記錄。每個民族和國家在政治、經濟、歷史、 文化 等方面的特徵,無不鮮明生動地反映在其文學作品之中,所以解讀外國文學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文學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生平等等。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本上的平面信息變得豐富立體起來,使教學內容變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體,更容易通過視、聽等多種感官綜合刺激學生左腦、右腦,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聯想和想像,提高學生感知、理解、記憶信息的強度和效率。
它能打破時空限制,展現宏大與細微,「觀古今於一瞬,撫四海於須臾」,讓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人、事、物、過程、方法、細節等活躍起來。例如在《外國文學史》課堂上節選一些名篇名段、電影畫面、歷史記錄、作者肖像、有關時代的建築、藝術圖片及不同的評論觀點等信息,師生共評共享,建立一種民主參與的學術交流模式,既避免了教師的一言堂,「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學生的被動接受,思想僵化。同時又能簡約地、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與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使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課堂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通過多次在《外國文學史》教學中對多媒體的使用,我認為,多媒體教學更適合在高等教育教學中運用,它可以為培養高質量、高層次專業人才創設快捷有效的教學情景。現在我們的國情是窮國辦大教育,表現在各級各類教育中就是經費不足。比較而言,由於政策上的傾斜,高校的教育資金緊張問題要比基礎教育好一些,因此在高校課堂上更有條件推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節約教學的時間。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關鍵是要運用得恰當。所謂「輔助」,是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不能取代教師的教授,教學活動不能全是多媒體展示,比如一些教師常常將重點作品的講評變成電影欣賞,或者大量的圖片會萃,這種做法我覺得不妥,教師有「偷懶」的嫌疑。要想應用恰當,關鍵是教學設計要科學。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環節中的重點和難點,再選擇合適的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來突破重點、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還要注意實用性。「實用性」是指運用多媒體教學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運用。比如講但丁一節,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其(神曲》部分章節加以分析;講到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可以展示電影《麥克白》、《哈姆萊特》等片段;講到文藝復興,可以適當地列出幾幅建築、雕塑、美術方面的圖片等。但是作為教師應切記。不應在課堂上濫用多媒體,如果用傳統教學可以突出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我們大可不必使用多媒體教學,否則有「浪費資源」的嫌疑。
總之,在<外國文學史》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是以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為目標的。它應該依據現代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投資微、效益好的傳統教學媒體的有效作用;另一方面應積極引進低成本、高效率的現代教學媒體,使二者恰當結合,相輔相成,既准確迅速高效益地傳輸教學信息,又及時反饋調節,以最合理經濟的投入,換取最佳最大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
英美文學相關論文範文篇2
淺談英美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摘 要】 文章 概述了「哥特式」風格和文學作品中與之相關的內容、淵源、特點。分析了英美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子:令人窒息的哥特式背景,善惡交織的哥特式人物,值得歌頌的哥特式藝術效果。哥特式文學作品將藝術與科學在認知上的沖突向大眾完全地展現出來,最重要的是哥特式文學擁有獨特的社會批判能力。
【關鍵詞】 英美文學;哥特因子;分析
英國作家霍勒斯?沃波爾被稱為哥特風格的創始人,主要由於他的著作《奧特蘭托城堡》的發表,預示著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說模式的開始。[1]並且後來哥特風格也長期存在於英美文學作品中。哥特式小說將神秘、暴虐、頹廢、死亡、陰郁、極端、厄運、超自然等人類情感進行極度的宣揚,將寫作的入手點放在宿命和家族詛咒、懸疑案件與神秘建築等處,使得作品具有獨特同時又令人震撼的藝術魅力,因此文學史中始終有哥特式小說的一席之地。
一、「哥特式」風格特點和文學作品中與之相關內容的淵源
1、「哥特式」風格的來源與內容特點
哥特,是英語詞Goth的音譯,Gothic一詞(意為「哥特式」)即源自該詞,原指代哥特人。
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至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志性元素。哥特式風格用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與邪惡的邊緣,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式風格的小說最開始並不被人們所認可,並且由於當時處於兩個時代交替的時期,大家更多的還是嚮往古典主義,極大的否定與反感處於古典時代與文藝復興時期之間的中世紀階段。以國家為表現形式是哥特最早期的風格,當時哥特人(屬於德國日耳曼人)強行進入羅馬帝國並展開大規模的殺燒搶掠,哥特也因此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野蠻與粗野的形象,因此,中世紀也稱「哥特時期」,主要是因為義大利人記恨哥特人摧毀了羅馬帝國,因此將那段黑暗時期稱作哥特時期。
《奧特蘭托城堡》的作者霍勒斯曾在該書的前言里描述了哥特式小說的內涵,在當時遭受大眾強烈反對,霍勒斯也受到了質疑,主要是因為當時大眾都覺得小說中本該具有的嚴肅、諷喻、科學、理性等內涵均未在哥特式小說中得到體現。[2]啟蒙運動時期小說還是一類新鮮事物,理性和科學是其主要思想表現,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和《帕梅拉》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哥特式小說就在大眾的批判聲中且行且前,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大眾在這段期間也慢慢發現兩者其實並沒有必然的矛盾。
2、文學作品中與哥特式因素相關的內容來源
哥特式文學作品的內容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一種是流行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作品。特別是劇作家們創作的包含兇殺、陰謀、暴力、鬼魂等元素在內的復仇劇有著深遠的影響。第二,日耳曼民族中的諸多 傳說 。第三,__的傳說和《聖經》。其中的惡棍英雄、流浪的猶太人、惡魔等都具有典型的哥特小說形象。
二、英美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子
1、令人窒息的哥特式背景
哥特式小說內容中最傾向於將一些陰森的封閉場所作為 故事 發生的背景,同時將氛圍渲染得異常神秘和詭異。正是因為哥特的這種風格,因此也常用來形容那種有著陰森的地道、狹窄的窗戶、幽暗的內部環境的建築。這些建築也是哥特式小說里場景的發生地。背景設置通常如下:低沉的墓穴、封閉的地下室、昏暗的閣樓、殘破的古堡、詭異的荒原、燭光搖曳下的謀殺、氣流渾濁的地下通道、迷宮一樣的長廊、月高風高的午夜、神奇的能力等恐怖事件。例如,在著作《呼嘯山莊》中,即便是稍微改變了故事中中世紀的時代背景,但是作者為了使故事氣氛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便於接下來故事情節的發展,仍然在文中設立了一個中世紀風格的山莊,也就是該著作的主要故事場景,同時還將晦暗、荒原等哥特因子加入其中,這個哥特因子的加入使這個原本陰森的山莊更加昏暗。[3]
2、善惡交織的哥特式人物
英美文學中的體現的哥特式因子,不僅強調理性,而且存在一種反對新古典主義主流地位的思想,使文學創作更具顛覆性。另外通過設置神秘的古堡、陰郁的荒原、壓抑的地下室等情境將人們靈魂深處邪惡的那面展露無疑。而且故事主人公一般都擁有曲折、神秘的身世,特異的外表、扭曲的心靈,死亡始終伴隨著主人公,黑暗勢力始終揮之不去,整個場景具有恐怖、神秘、怪異、矛盾的特徵。
英美文學作品如果具有哥特因子,那麼其中的人物一定都表現著沖動或脆弱、殘酷和敏感、邪魅和誘惑,作者最大程度的將人性的黑暗面展露無疑,希望使讀者感到恐懼、達到共鳴。將哥特因子巧妙的運用在小說人物塑造中,有利於使英美文學作品更加富有戲劇性。讀者對小說中的惡棍英雄既憎惡又喜歡。
之所以會有這種效果,主要是因為讀者潛意識里存在著進攻性、壓迫性和毀滅欲等特徵,而作品中主人公又剛好將這些特徵表現了出來,讀者在閱讀這類作品時,心底的潛意識在另一個虛擬的人身上得到了滿足。小說的創作就是為了揭示人們心靈深處所隱藏的邪惡一面。所以,哥特小說中常將惡棍英雄作為主人公,這些主人公靈魂扭曲、身世神秘、外表奇怪,將他人的痛苦遭遇作為快樂,他們將死亡和黑暗當作夥伴,主要特徵是怪異、恐怖、矛盾、神秘。
3、值得歌頌的哥特式藝術效果
英美文學作品中哥特因子表現出陰森恐怖的藝術效果,主要用來表達突破主流、深究靈魂真相的主題。善惡之間永恆不變的沖突是哥特式文學作品中最持久、最突出、最普遍主題。所以,作者設置陰森的場景來讓讀者在作品主人公的善惡斗爭中體會到道德的崇高,作者以此宣揚真善美和正義感。哥特式風格的文學作品最終之所以能受到大眾的認可,主要是因為作品體現的思想打動了讀者,讀者在閱讀這些作品時對未來和外層空間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同時內心的恐懼心理與認知願望也不斷上漲,這類文學作品對社會表達了強烈的批判,叛逆的不遵從主流思想。這種主題使得文學作品中由於哥特因子的加入表現出強大的藝術魅力。
如果我們對哥特式藝術的構成進行深入的分析,不難得知恐懼與抗拒殘暴野蠻、歌頌並期盼天堂的極樂生活、鄙棄和厭倦塵世的世俗生活是哥特式藝術作品的心理基礎建構。哥特式藝術就像一個好壞兼備的精靈。這個精靈代表人們狂熱的追求著生命的真正意義,同時又以猶豫的風格感染和面對世人,通過對讀者感覺器官的刺激,使其感受到對自我進行否定後所產生的快感,在對自己人生經過新的 反思 後所出現的思想上的升華。
但是,這遠遠不是哥特式藝術的全部目標,哥特式藝術還要引領大眾對生活倫理形成沖擊,實現沖擊倫理後的道德理性。哥特式藝術因其獨特魅力被大眾持續關注與追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深入到大眾的內心,探尋了大眾的心理異變。人們對未來和未知表達的恐懼是哥特式文學作品關注的焦點。哥特式文學作品將藝術與科學在認知上的沖突向大眾完全的展現出來,最重要的是哥特式文學擁有獨特的社會批判能力。正是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英美文學領域中一直留有哥特式藝術的一席之位,哥特式藝術同時也對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結束語
由分析可知,正是因為哥特因子的存在,英美文學才能保證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仍處於重要位置。我們在欣賞英美文學作品時,必須綜合分析其間體現的哥特因子,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在進行英美文學鑒賞時,把握好對作品中哥特因子的綜合分析,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才能讓我們更好、更全面的欣賞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1] 李敏.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名作欣賞,2014(36)159-160.
[2] 楊克菲.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哥特因子[J].文學教育(中),2013(07)22.
[3] 卜小偉.淺析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哥特因子[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12)29.
[4] 何俊芳.關於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哥特因子分析[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4(05)5-6.
㈨ 外國文學論文怎麼寫及範本賞析
一、封面1、題目: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2、各項內容:四號宋體居中。
二、目錄1、目錄:二號黑體加粗居中。2、章節條目:五號宋體。3、行距:單倍行距。
三、論文題目:小一號黑體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2、摘要內容字體:小四號宋體。
3、字數:300字左右。4、行距:28磅5、關鍵詞:四號宋體,加粗。詞3-5個,每個詞間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號TimesNewRoman.2、內容字體:小四號TimesNewRoman.3、單倍行距。4、Keywords:四號加粗。詞3-5個,小四號TimesNewRoman.詞間空一格。
六、緒論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500字左右,小四號宋體,行距:28磅
七、章、節、一.二.三.四絕橡擾、五級標題序號字體格式
章:標題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
節:標題小三號黑體加粗居中。
一、一級標題序號標題四號黑體加粗,頂格。
(一)二級標題序號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頂格。
1.三級標題序號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1)四級標題序號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①五級標題序號標題小四號宋體,不加粗,縮進二個字。
八、結束語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300字左右,小四號宋體,行距:28磅。
九、致謝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小四號宋體,行距:28磅
十、參考文獻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內容8—10篇,五號宋體,行距:28磅。
十一、附錄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英文內容小四號TimesNewRoman.單倍行距。
翻譯成中文字數不少於800字內容五號宋體,行距:28磅。
十二、提示
【頁邊距設置】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cm。
【頁碼製作】視圖頁眉頁腳自動圖標集選中第X頁共Y頁。
【28磅設置】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如喊值設置值輸入28磅文字。
外國文學論文範文賞析:外國文學課程應用型改革的必然性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是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教育服務於時代,教學制約於環境。自上世紀90年代高校開始擴招到本世紀初毛入學率達到20%,我國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傳統精英教育向現代大眾教育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一批以專科院校合並升格方式組建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應運而生。在世紀前後持續擴招的10年裡,這些新建地方院校與老牌院校一起,共同承擔了消化新中國建立後第二個人口生育高峰(上世紀80年代)蘊積的高等教育重任和完成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任務的社會責任。在持續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中,他們對自身地位處境、辦學目標方向、發展出路等問題未及進行准確定位思考,事實上高速發展的大眾教育形勢也不容思考。只需例行一年一度「打開門」,以「坐以待客」的招生方式,就有源源不斷的生源和疲於應付的工作任務。辦學思路、模式無需創建和開拓,只需延續精英教育階段「全國一盤棋」萬眾一心建設綜合性大學的老路。
在發展歷史短底子薄、地方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地域封閉學緣校緣聯系欠佳等不利因素下,殫精竭慮、不遺餘力地追求學術型大學建設目標。客觀地說,在此宏大目標下,這些院校做出了不同尋常的努力,使辦學環境、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自身獲得了長足發展,也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不可迴避的是,諸多現實問題也隨之產生,且日漸凸顯,成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困擾地方院校、困擾全社會,以至制約我國大眾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巨大障礙。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地方院校是在辦學條件有限、生源質量較差情況下,走與老牌綜合大學同樣的學術精英人才培養之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使教育活動收效甚微。教學中,一方面是受各種條件制約的教師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多年不變地守著同一個培養計劃同一個大綱,竭盡所能地講授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是應試教育馴化出來的課外書籍基本不並旦看、學習基本被牽著鼻子轉的學生,在高校大信息量、滿堂灌的課堂上難以適應和疲於應付。
應試教育階段,學生缺乏必要的閱讀和社會參與,導致常識性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閱歷積累不足。加之地方院校低分錄取的學生知識功底較弱的特殊問題,使以系統理論知識傳授為指針的教學活動困難重重。學生對大容量高密度的知識傳授難於消化和理解,與教師之間難以形成「反饋」與「互動」的良好關系。於是教師全情投入的教學就成了單邊進行無人喝彩的獨角戲,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個突出問題是,傳統教學模式方法、內容體系及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校情學情,造成教學和教育質量同時滑坡。一方面是在校生人數激增,給日常教學帶來種種困難。人數激增,班型擴大,使課堂教學秩序難以把握,教學形式更趨於易於操作的滿堂灌和一言堂,而以小班為易,曾經作為傳統教學補充的研討式、探析式、參與式教學難以堅持。另一方面是人數激增,使以拓展課堂教學和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綜合能力的第二課堂活動難以開展。人數激增,並列班級增加,教學場所緊張。教室流動使用,學生走班,學生學習及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單位———班級名存實亡,使第二課堂以及其它增強學生團隊意識、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參與能力的校園文化活動難於組織。在這兩大問題之下,最終檢驗學校教育成效和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畢業生的兩大出口———考研和就業,均出現困局。重在理論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目標是培養理論功底扎實有學術水平的高層次人才。但如此教育之下的畢業生,首先在專業知識檢驗的第一道關口畢業論文(設計)中,常常照抄照搬甚至「滿紙荒唐言」。之後在被看作專業知識水平終極檢驗的考研中,整體成績也不理想。成功率無論在量上還是質上,都不能與生源質量較好又有深厚學術積淀的一本院校同日而語。而絕大多數選擇畢業即擇業的學生,在並不與他們所學專業、課程直接對應的職業招聘考錄中言不成文、語不成體,在考查綜合素質能力的面試中手足無措的現象不在少數。
因此現實是,一方面是學生苦讀四年畢業後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難以錄用到學用相適、上崗即能工作的實用人才。更為嚴峻的是,現今地方性院校已經占據我國高等院校總數6/7的份額,已無可置疑成為大眾化時期高等教育的主體。而這些院校辦學方向模糊造成的投入產出失衡、學生學用不適、校地人才供求脫節,不是個案和局部,而是普遍性全局性的問題。由此造成的問題是:這些院校越是在既有路線上發展擴大,越是造成資源和人才的浪費。其教師在一心培養高層次學術人才的課堂上傳授越多,對學生掌控越多,學生開拓創新的能力、職業綜合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越是不足,越是難以逃脫「理論基本不用」「、實踐基本不會」和「畢業即失業」,的魔咒。而國家,在緩解了人口壓力造成的高等教育壓力的同時,卻把就業壓力拋向了社會,造成了新的民生問題和社會問題。
同質化教育引發的地方院校以及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政管理部門到實體院校,早已形成自省自警的共識。同時也都預見到,隨著生育高峰期人口完成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適齡人口基數實際減小,我國高等教育已在蘊積新的矛盾和危機,那就是即將到來的院校間殘酷的生源競爭。生源競爭將是物質基礎、學術環境都相對較差的地方院校必然面臨的危機和挑戰。那麼地方院校的出路在哪裡?發展圖存的希望何在?應該在國家政策的框架下謀發展,在自身個性化特色化發展中求生存。要充分領會教育行政部門「分類指導、准確定位、辦出特色」的指示精神,要充分理解國家「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的高等院校層級化發展思路,從中找到適合自身內情與環境的合理定位。那就是以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為宗旨,以立足一方服務一方為原則,走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地域化個性化發展之路,辦滿足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對多樣化人才需求的應用型大學。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中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地位
新世紀之後,國家和教育部持續適時頒發綱領性文件,實施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2005年教高1號文件《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做出了「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實現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轉移,在規模持續發展的同時,把提高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部署,倡導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由擴大規模向加強內涵建設的戰略性轉移。200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文《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啟動本科教學「質量工程」,提出「按照『分類指導、鼓勵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則,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整體實力」的基本路線,並以明確具體的建設目標、內容和資金支持,落實高等教育從「保量」到「提質」的切實轉換。緊隨其後的教育部2號文件《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了「高等學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定位,辦出水平,辦出特色」的教育發展總體路線。
到2012年教育部4號文件《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則進而明確提出了「探索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制定分類管理辦法,克服同質化傾向。根據辦學歷史、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等,確定特色鮮明的辦學定位、發展規劃、人才培養規格和學科專業設置」的具體方針。國家層面改革與發展的思路清晰透明,這推動了國內高等教育理論界及實踐者對大眾化教育深化改革、加強內涵建設,以及高等學校分類定位、層級化發展諸問題的廣泛探討,更推動了學界和實體高校對源於上世紀70年代德國的「應用性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入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在國家繼續實施的「985工程」、「211工程」和新開辟的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及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等政策、資金、項目、平台等支持下,對於占據我國當前高等教育主體地位的地方院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論及實踐的探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從形成的成果結論看,剛剛建立的大眾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已出現新的「結構性短缺」。
首先是學科分類內部結構失調。從大的學科分類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探討和實踐集中在理工類和新興應用類學科上。主要探索上述學科實驗教學場地、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等多種人才培養渠道的開發和建設。而既難言成果轉化也難言實際應用,而一向作為提高人綜合文化素養、人文素質和的傳統人文社科類遭冷遇、被擱置,在「應用型」理論和實踐大潮中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依據。繼而在人文社科範疇內,外國文學課程所屬漢語言文學及歷史等傳統人文類專業,因其既非「理論」也非「科學」,而只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人物、事件、精神、物質等成果材料的匯集梳理,且不與當前經濟社會特定產業、行業直接對接,不具備「實操性」和「應用性」,從而全局失利,在方興未艾的「應用型」理論與實踐探討中失重失語。在定位為「應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自我繪制的「精文、強理、重應用」的發展藍圖中,文科的下行路線已十分明晰。進而在已經失重的人文類漢語言文學專業中,主幹課外國文學又因其不具有文學及寫作理論課對創作實踐的先驗指導性,也不具有語言課對言語文實踐的經驗總結性,而與中國各段代文學課一起與「應用」相關的一切斷裂和絕緣。從「文科」到「人文」再到「文學」,在當前經濟社會,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眾高等教育中,似乎已毫無用處,喪失了安身立命的依憑。第二,是實踐及理論探索的視域有所局限。統觀國內相關理論成果材料和實踐總結報告,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和實踐主要局限在學校宏觀體系建設方面,如制度保證、資金落實、項目帶動、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改進等宏觀因素。
而對決定教育改革成敗和人才培養成效的學科、專業、課程等教育活動主體內容———教學層面落實問題探索不足。還局限在「合理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課程體系」「、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原則意見的提出,而對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模式方法、評介考核等應用型改革與實踐實操層面問題的研究,目前還實為缺位。課程改革是教育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國內應用型人才培養理論的奠基者潘懋元先生曾指出:「任何教育的最終效果取決於直接面對學生的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因此課程建設是當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核心環節。對於以人才培養類型作為分類標準的高校分類,最終也要落實在與人才培養密切相關的課程。因此,建設應用型本科課程是當前推進高校分類發展進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因而,在國家政策積極引導、資金大力支持、院校層面應用型人才培養宏觀體系構劃業已就緒局面下,學科、專業、課程三級教學層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已無可退縮,它已佔據大眾教育改革深化最後攻堅克難的關鍵地位。而外國文學作為地方院校非應用類專業的主幹課,也應牢固樹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努力探索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實踐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建立應用型教學改革和實踐的課程體系。這既是大眾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當務之急,也是地方院校一線教師當前要完成的首要工作任務。任務重大而緊迫而,不容鬆懈。
㈩ 有關電影的論文
有關電影的論文很少在網上公開. 以前我為電影雙周刊找資料時也用過很多時間去找.都沒找到. 尤其是有關電影和文學的更難. 建議你去北影,上影,傳媒大學的bbs 問一下.可能有前輩願意和你分享.
另外你所提出想研究的論題. 個人經驗的原因我也很有興趣.我也是中文畢業.也在做電影. 幾年前我產生過想去ucla 讀電影時就在想這問題.
但後來發現讀中文的在國外的電影系統里沒什麼價值.
如果在華語地區. 以香港浸會大學影視傳理比較成功.內地的影視學府仍走俄國電影系統為中心思想. 就比較難和未來的商業化影視系統接軌.
如果說文學和電影的研究命題. 給你一個不錯的思路.就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電影改編作品的相對比. 尤其像三國 水滸.未來幾年都是改編高峰期.
你可以把有關三國和水滸的電影作品都做為研究參考資料. 從作品的年份.製作方. 人物造型. 故事線取材. 效益等等. 去做研究路線. 既有意義. 也很時髦.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