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一個叫什麼啟蒙的外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一個叫什麼啟蒙的外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4-19 12:12:17

① 求電影《七宗罪》劇情簡介以及故事結果。

一、劇情簡介:

「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發生的連壞殺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這些教義的人。

兇手故弄玄虛的作案手法,令資深冷靜的警員沙摩塞(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飾)和血氣方剛的新紮警員米爾斯(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飾)都陷入了破案的謎團中。

他們去圖書館研讀但丁的《神曲》,企圖從人間地獄的描繪中找到線索,最後從宗教文學哲學的世界中找到了兇手作案計劃和手段的蛛絲馬跡。兇手前來投案自首,這令眾人都鬆了一口氣,以為案件就此結束,怎料還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殺人邏輯,這次兇手瞄準的目標,是那個犯了「憤怒」罪的人。

二、故事結果:

兩個警探回到警局後,兇手John來自首了。他說他還藏了兩個人的屍體,但是只能帶Miils和William去,否則他會以精神疾病脫罪,於是倆警探答應了。

他們開車去了荒原,後來有個人送快遞過來,William拆開看到裡面的東西後很驚訝,讓Mills放下槍,這時候John說自己就是嫉妒Envy,急怒之下Mills(John認為Mills是暴怒Wrath)知道了自己的妻子被他殺了,於是開槍打死了John。

《七宗罪》角色介紹:

1、大衛·密爾斯

密爾斯是一位從外地轉調而來的警官,但是對於他所看到的社會亂象,心中仍然保留一絲的正義感,希望能一盡己力,來改善人們的罪惡以及黑暗面,但是他火爆、耐不住性子的急躁個性卻是他的致命傷。

2、威廉·沙摩塞

任職幾十年,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對於人性的罪惡,他卻感覺使不上力,多年來的執法,讓他感到對於人們的冷漠與犯罪毫無改善,甚至日趨惡化,在面臨退休的日子裡,他只想盡快離開這個罪惡都市。

3、翠茜·密爾斯

她是密爾斯的妻子。跟密爾斯在高中時期相戀、交往,隨著密爾斯的調職,對於新生活從一開始的期待轉變為失望及沮喪,更甚至因為懷孕而害怕將來小孩子會受到環境影響。

② 背景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電影,有嗎

這兩部電影的背景是法國大革命之後時期
紅與黑: 波旁王朝復辟時期
悲慘世界:基於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改編,故事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1815年)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啟蒙運動時期一般指17-18世紀
代表人物:孟德斯鳩1689-1755、伏爾泰1694-1778、狄德羅1713-1784、盧梭1712-1778 理性 人權
電影:
狼族盟約 Le pacte des loups(1764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統治後期。)
女裝騎士 シュヴァリエ 〜Le Chevalier D'Éon〜 日本動畫(18世紀 路易十五時期 大革命前的法國。)
香水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18世紀)
只找到這幾部,但都沒有啟蒙運動代表思想家的出現,個人查找僅供參考,歡迎指正和補充

③ 國外優秀啟蒙動畫電影

鏈接:

提取碼:oikp

愛探險的朵拉劇情簡介······

朵拉是一個留著棕褐色短發、有著健康深色皮膚、性格開朗陽光的小女孩,她雖然只有7歲,可是卻是一個十分愛冒險的小傢伙,她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大洋湖泊,甚至奇幻秘境,都曾看到朵拉的身影。她還有一個好朋友,小猴子布茨,更有勇敢的小表哥迪亞哥以及疼愛保護她的家人。每當面對困難時,朵拉就會鼓勵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和她一起參與,克服重重難關,在這一過程中也許會了許多有用的單詞與片語,更得到了難以言喻的快樂。朵拉是我們最最要好的朋友!

本片是由美國尼克頻道製作的美式英語教學片。

④ 《天堂電影院》:溫暖我心的啟蒙電影

第一次看《天堂電影院》,是通過我的選修課——電影藝術賞皮陸穗析。其實之前選這門課,真的是很單純的想:哇!在課堂上看著大片就能把學分賺到手,太爽了吧!然後第一節課,老師就放了《天堂電影院》,剛開始,看著是部老電影,還是聽不懂的義大利語,就有點坐不住了,但是看著滿滿一教室的人,也不太好意思開溜,於是就忍著接著看下去。沒過多久,我就深深地被撲面而來的溫情打動了,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讓我如此沉醉。

小多多的父親喪生戰場,只留下年輕的媽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在這個安靜祥和的海邊小鎮,雖然沒有戰爭的硝煙,但殘酷的事實已經讓孤苦伶仃的一家人傷心欲絕。

年幼的多多還沒有太在意父親的離開,他的心思完全被另一件事所吸引,那就是電影。他偷偷地跑到電影院看電影,有時還調皮地溜到放映室,看艾佛多是怎麼放電影的。和善的艾佛多對這個調皮的小鬼很是頭疼,直到有一次,他發現多多被媽媽狠狠教訓,過去一問,才知道是因為多多老是偷偷花錢去看電影,又聽說他父親的噩耗,心中一下子憐憫起來。他替多多打了圓場,而且之後還允許多多來放映室玩,甚至還教他怎麼使用放映機。艾佛多無形間充當了一個父親的角色,但又不僅僅是父親,他更是多多的最可親的朋友。

多多就這樣在艾佛多的陪伴下,伴隨著電影成長。年輕的多多戀上了美麗的艾琳娜,他為她痴迷,為她執著,像熱愛電影一樣對她傾注所有的熱情。

多多的執著最終打動了艾琳娜。兩個年輕人在這個美麗小鎮的熱戀,透過熒幕都能感受到甜蜜的愛意,這是我之前看電影從未有過的美妙感覺。多多在遠離小鎮的河邊放電影,閉著眼躺在河岸上,忍不住對艾琳娜的思念,祈禱著能快點回去見她。這時突然感覺到一個熟悉的吻,讓他驚喜讓他沉醉,大雨傾盆而下,熒幕前的我也忍不住眼眶思潤。

「生活不像電影,生活比電影燃卜困難多了。」服完兵役回來的多多,發現電影院有了新的放映員,他的摯愛艾琳娜也與他失之交臂。我的心也隨著多多一下子墜入低谷。睿智的艾佛多不希望多多在這樣平凡安逸的小鎮中碌碌無為,勸他前往大城市開拓自己的新天地,多多聽取了艾佛多的忠告,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這片承載著他的童年、他的愛情的海邊小鎮,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個著名導演。

當接到艾佛多病逝的消息後,已至中年的多多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昔日熱鬧的電影院早已棄置,破敗不堪,影院里以往痴迷電影的觀眾們也都年老體衰。多多打開艾佛多留給他的遺物,發現是一盤老式電影膠帶。他帶到自己的放映室,眼前看到的是一幕幕情人接吻的悉掘鏡頭,原來那是艾佛多之前剪下來的「禁播」片段。多多曾經向艾佛多索要這些剪下來的膠片,但艾佛多卻神秘地對他說:「不要急,以後都是你的。」

一幕幕的鏡頭閃過,多多彷彿從中看到了自己的童年也在回放。雖然不知道這些接吻鏡頭都是哪些電影,講的都是什麼故事,但每一個短短幾秒鍾的片段都令我非常感動,我似乎能感受到其中每一對情侶的愛意撲面而來。最後一個大大的「FINE」之後,我完全沒有回過神來。豪不誇張地說,那一兩天我幾乎都沒怎麼說話,腦子里全想的是這部電影。不得不說,這是第一部徹底征服我的電影,它讓我認識到了電影藝術的無窮魅力,也讓我對電影的熱愛更加深入。

被《天堂電影院》徹底震撼之後的一個星期,我都沒有什麼心思上課,心裡隱隱期待著下一次影視賞析課。好不容易坐到了第二次課的課堂上,這一次,我看到的是《十七歲的單車》。

說實話,如果是在以前,這樣的一部有些壓抑、浮躁的片子,我是沒有耐心看下去的。但是有了之前的《天堂電影院》作為鋪墊,我能夠真正靜下心來認真看完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最大的感觸是,原來中國也有能打動人心的好作品,為什麼我以前沒有注意到呢?

短短的兩節影視賞析課就這么過去了,但是我對電影的熱愛卻走向了一個新的方向。我開始更多地去接觸各種各樣的經典影片,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精彩世界。電影,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

觀看了一部分影片之後,我逐漸認識到,電影這門藝術,不愧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每一部影片,都糅合了攝影、美術、音樂、表演等等一系列的藝術創造。不單單是藝術,電影往往還展現著科技、人文各個領域的瑰麗成果。「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從來沒有哪種藝術形式能夠如此包羅萬象,而又能夠深入人心。

有了這些體會之後,我才開始明白,我以前看的那些商業大片,也是電影藝術的一種表現方法,它們追求的是視覺享受和感官刺激。從這類影片的開山鼻祖《大都會》,到開啟新時代的《星球大戰》,它們一脈相承,各有千秋,直到如今統治著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它們也還只是電影藝術的冰山一角。

這就不難理解,我在接觸《天堂電影院》之後的反映為何如此強烈,因為它帶著我感受到了電影藝術的另一片新天地,是一種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體驗。也是這部影片,讓我明白電影世界的廣闊和神奇,讓我的眼界不再受拘束。

既然談到電影,不得不說說國產影片的是是非非。我們提到國產片,往往都會討論這部電影票房多少,主演是誰,最近有哪些花邊八卦等等,很少有人會去探討影片的藝術價值。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我認為主要來自兩方面。

首先是在觀眾這個層次,我們往往把電影就當成是一種娛樂形式而已,看電影嘛,就是圖個樂呵,糾結那麼多幹啥。我在看過《天堂電影院》之後,自己也去找一些經典電影過來看,剛開始還想跟寢室的小夥伴一起分享。有一次,我們看的是《2001太空漫遊》,看了不到十分鍾他就崩潰了。

我有之前《天堂電影院》的鋪墊之後,也能津津有味地看完這部在他們眼裡枯燥乏味無聊的電影,從那之後他們經常還拿這事兒嘲笑我,我也是一笑了之。當然,那以後我都是在深夜獨自觀賞這些影片,再也沒有與誰分享過。所以,觀眾是很現實的,你不迎合他們,你就沒有市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電影院里,時時刻刻都轟隆隆的,完全像是一個游樂場。曾經有雜志介紹馮小剛,說他是個有想法的導演,他開過一個玩笑說:「我拍了那麼多賀歲喜劇,就是為了把觀眾騙進《一九四二》的電影院。」我想這不單單是他的一句玩笑話,更多是他的無奈。

然後從製片方來說,他們想要的就是賺錢,怎麼能賺錢就怎麼來。既然觀眾喜歡看爆米花,那我們就換著花樣翻來覆去地拍爆米花電影。一切向錢看。看看我們現在的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票房輕輕鬆鬆上十億,從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媒體都在贊頌:中國電影藝術達到了新的巔峰!票房口碑雙豐收!我們不輸美國好萊塢電影!可是對著票房排行榜一看,幾乎沒有哪部電影能讓人打起興趣看第二遍,更多的是連一遍都懶得看。這樣的電影,味同嚼蠟,上映完之後就會被世人遺忘。當然,對於製片方來講,他們可是毫不在乎,本來就沒打算名留影史,錢賺夠了不就妥了。偶爾會有馮小剛這樣有點想法的導演,也只得無奈嘆息。

當然這並不是說國產電影就是一無是處,我們存在的問題別的國家也存在,只是我們的表現更加極端、更加缺乏理性。

電影作為我們生活的調節劑,娛樂化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也別忘了,電影同樣是一門偉大的藝術,也承載著文明和智慧的結晶。

試著放下一顆浮躁的心,細細體會那些不可錯過的好電影,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當初看《天堂電影院》那般,發現一片新的世界。

⑤ 求:女性主義啟蒙主題相關的電影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
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出品時間:1996
出品國:丹麥/法國
片長:159min
《破浪》、《白痴》和《黑暗中的舞者》是拉斯·馮·提爾表現愛和犧牲主題的三部曲,被稱為《金心三部曲》。《金心》是他小時候看過的一本連環畫的書名,是一個關於善良的小姑娘的童話故事,她帶著一個麵包,獨自一人穿越大森林,當她走出森林的時候,她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了,她赤身裸體,盡管這樣,她仍然對將來充滿信心,她說"我能對付"。《破浪》、《白痴》和《黑暗中的舞者》里的女主角都有堅韌的犧牲精神和強烈的宗教情懷,可以說,《金心》中的小女孩是她們的原型,三部影片的女主人公貝絲、卡琳、塞爾瑪都遇到了極大的麻煩,沒有外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的身體和靈魂與命運抗爭。拉斯·馮·提爾有意讓主角處在極端的邊緣,以表達極致的美好。
《破浪》是一個關於信仰的童話 ,對於宗教這樣一個敏感問題,從伯格曼、布萊松到基斯洛斯基,幾乎所有現代電影大師都有所觸及,盡管如此,1996年《破浪》的上映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影片對宗教與生命、情及欲之間關系的探討令人們大為震驚。影片說的是一個天主教徒的新婚妻子,為了讓因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癱的丈夫有恢復的可能,鋌而走險,和其他男人發生關系,回來後在枕邊悄悄說給丈夫聽,從妻子的講敘與自己的想像中,他汲取了生存的力量,最終,丈夫獲救了,這女人卻被殘殺了。影片講述了一個充滿激情同時又帶有神秘色彩的愛情故事,貝絲被定義為一個忠實的信徒,一個義無返顧的殉道者,一個純潔的天使。她的一切行為都與其堅定的宗教信念緊緊相連,她所面臨的實際上是堅持愛的信念與屈從於那個偏僻的鄉村中教會對村民的嚴厲管制所帶來的壓力之間的選擇。
《破浪》里的教堂光禿禿的,那些民眾生活的地方起先是沒有鍾聲的,而祈禱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的傳統中,鍾聲意味著天堂之音,文藝復興時期,把上帝稱為造鍾者,因為當時造鍾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工藝,只有上帝才能完成,而凡人需要做的,就是使用,只是拉響鍾聲。影片中的漁村一直籠罩在令人窒息的氛圍中,教會用各種規范約束人們的行為,當漁村的神父判定這個人上天堂那個人下地獄的時候,而拉斯·馮·提爾認為,他們並沒有這個權力,這些人是反宗教的,是對本源的歪曲和剋扣,拉斯·馮·提爾質疑的不是天主教的精神實質,他所針對的只是天主教世俗化的方式。最後一個鏡頭,是俯拍的全景,透過雲層,好象是在天堂里俯看著人間。壓抑的情感完全被釋放出來了,小夥子聽到了鍾聲,起先誰也不相信是真的,以為是收音機里傳出來的,後來才知道是教堂里傳出來的,世俗無情地擯棄了她,天堂的鍾卻為她敲響,在當今信仰的大廈幾近坍塌的年代,拉斯·馮·提爾編造了一個女人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對信仰的不懈追求中並最終贏得奇跡的童話。
作為Dogma 運動的前奏,《破浪》從形式到思想主題都是一次全面的回歸。形式上,向簡單樸素回歸,內容上,則回歸人類古老而傳統的命題:愛情和信仰。
《沉默(Tystnaden)》
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主演: Ingrid Thulin Gunnel Lindblom Jorgen Lindstrom
出品時間:1963
出品國:瑞典/美國
片長:95min
這是伯格曼「信仰和救贖三步曲」的第三部(其它兩部是《穿過黑暗的玻璃》和《冬之光》)。它是個實足難解的寓言。
Ester是個翻譯家和知識分子,她和妹妹Anna以及Anna的兒子Johan一起坐火車回瑞典旅行。他們在Timuku城下了車,住進了一家外國老賓館,他們聽不懂那裡的語言。Ester患了晚期肺病,但依然對Anna關心倍至;而Anna卻不願被生病的姐姐束縛。她走出賓館,在附近的咖啡館里結識了一名侍者。回到賓館,Anna把自己的性經歷告訴了Ester,Ester的性慾也被喚醒了。Anna換到賓館的另一個房間里繼續和侍者做愛。她的行為引起了姐妹倆的激烈爭吵……
《碧波女賊(Bandits)》
導演:卡耶-馮-嘉妮亞(Katja von Garnier)
出品時間:1997
出品國:德國
片長:107min
這是年輕女導演Katja von Garnier的首部長片。片里的故事很難會是真人真事,不過在電影里導演就給它出現了一次。
一所女子監獄,一隊囚犯組成的樂隊每次都在小教堂練習。霹靂火性子年輕搶匪主音電結他手Luna不滿原有鼓手錶現,爭鬧間把她逐出樂隊。剩下三人對著將臨的公開表演和鼓手空缺反應各異。
在工場里她們碰見了因自衛殺男友的爵士樂手Emma。Emma上訴無望,遂走進小教堂打鼓發泄;鼓藝受另三人欣賞。接下去的獄中交往,Luna和Emma的工場梁子漸漸化解,Emma更替四人樂隊起了"Bandits"名字--以為是bands和tits(乳房,也可指女性),誰知日後成為樂隊標記。另兩個成員是年輕天真愛美偽造犯電結他手Angel,和毒殺伴侶的中年鍵琴手Marie。樂隊主力是玩搖滾樂。
一夜四人被押往警察周年餐舞會娛賓。路上男獄警出言性騷擾Angel,到會場時Luna趁機對不遜獄警飽以拳腳,Emma提議趁機逃走,四人於是開始逃亡,目標就是籌夠四萬馬克盤川,乘船逃至南美小國蓋亞那。名男探長Schwarz和四人樂隊的大半個月追逐戰就此開始。
四人成名就是因媒體只報導兩個同時越獄男囚犯,心有不甘而致電電視台采訪開始(很有趣,好像諷刺社會男人往往比女人在大事里更可以占重要位置似的)。節目播出,唱片公司老闆垂青,Schwarz急忙召記者要求托出逃犯行蹤。四人在樹林掘出贓款不果,但聽到唱片公司把她們的歌曲「剽竊」派台播放,結果是齊齊操上唱片公司,敲了老闆五萬馬克,還要把合約簽至無法生效。
四人繼續逃亡,於路上交流痛苦過去和人生哲學。在小酒館即興演唱時警察追至,樂隊要求人質跟隨,竟有多人舉手願意。結果四人挾了美國遊客West離開酒館上路。途中人質與樂隊的關系打破了既有模式,變成共患難的同路人。West在路上先被Angel纏上,後又搭上了Luna,短暫的三角關系換來的是West被攆出四人之外。逃亡路上樂隊聲譽日隆,甚至有人替她們發行專集,路上被歌迷圍至水泄不通。
還有數天是船期,車走至高空吊橋時,Marie突然死去,剩下哀傷三人被警察圍捕。三人先按Marie生前話語在橋上為她進行烈火葬禮,及後跳橋逃走。Emma一時掉下心愛項鏈,未有跳橋而被警察拘捕。因著姊妹義氣,Emma堅決不說另外二人行蹤,另二人設法救出Emma,以在停車場伏擊,挾持Schwarz的女助手而如願。
三人繼續逃走以登船,以在一盒雪茄內的時間破案的探長Schwarz,雪茄盒最後一支雪茄一次又一次的出現。樂隊剩下三人在港口廢屋天台舉行告別演唱會,依然招得人山人海。Schwarz派大隊人馬到場拘捕,三人藉歌迷之力得以跳樓逃走。三人走到碼頭,似看到Marie在船上向她們招手;警員瞄準,她們拔槍丟掉,警槍子彈向她們射去。
Schwarz似乎沒法生擒三人,三人似乎與Marie重逢。
片中四人就是不斷換車在路上逃亡,有一點公路電影的味道。四個女子的獨立性(不論在爭取自由、過生活或性愛)和搖滾精神合起來,味道新鮮。片中如酒館一幕等令人叫絕,自然換來觀眾拍掌叫好。
本片里眾平民大都是站在四人一方,就如劇中人所說:「只要音樂出色,沒人會理會你是誰。」
《安東尼亞之家(Antonia's Line)》
導演:瑪琳·格里斯(Marleen Gorris)
出品日期:1995
出品國:英國/比利時/荷蘭
片長:93min
在這部令人振奮的1996年奧斯卡最佳外國語片獎中,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荷蘭女人挽救了自己的生活。年老的安東尼亞在一天早晨醒來之後突然意識到她的生活已經走到了盡頭。於是她開始回憶自己在二戰之後與女兒丹妮爾一同來到那個農場小屋之後的生活。在接下來的50年中,這個農場迎來又送走了各種各樣的人。在這期間,丹妮爾成為了一個畫家,並且生下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Therese。若干年後,Therese與母親一樣也有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薩拉……
《安東尼亞之家》這部影片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對於角色的把握和塑造之上,尤其得力於導演的控制能力和飾演安東尼亞的Willeke van Ammelrooy的精彩表演。劇中的女性是開放和獨立的,並且不需要男人保護和承認的勇敢存在。她們也就是那些獨立女性的象徵。盡管很多批評家贊揚這部影片的女性主義傾向並且給它貼上「毀滅一維男權世界」的標簽,然而它也時不時會流露出一點太過自以為是的情緒,好像格里斯不太想讓自己能冷靜的去承受來自那些哪怕是溫和的批評的壓力。盡管如此,這部影片依然是一部對獨立女性和那些走出自己的生活道路而不是人雲亦雲庸俗生活的人的歡樂贊歌。
《人·鬼·情》
導演:黃蜀芹
主演:裴艷玲
出品時間:1987
出品國:中國(上海電影製片廠)
50年代,秋芸的父母在戲班子里搭檔唱《鍾馗嫁妹》,小秋芸暗地裡偷著 學戲。後來母親與人私奔,父親欲帶 她回鄉,但秋芸迷戀戲曲藝術,堅持要學戲。父親無奈,只好教她唱男角 。秋芸學藝刻苦,很快就成了戲班裡的台柱。在一次演出中,她被省劇團 的顧老師選中,正式進入劇團。60年代,秋芸在顧老師的傳帶下,已成為劇團的頭號女武生,師生之間也產生了真摯的感情。但顧老師是有婦之夫 ,為了秋芸的前途,他離開了劇團。 秋芸成名後,別人的嫉妒、諷刺、流言、誹謗總伴隨著她,使她深感苦惱 。「文化大革命」中,因無戲可演, 她也結婚成家,生了兩個孩子。粉碎「四人幫」後,秋芸煥發了青春,重 返舞台,以精湛的技藝蜚聲國內外。 但丈夫對她的事業不支持,離家而去 。生活的種種波折,使她深感人情寡淡,決心一輩子嫁給舞台,永遠獻身藝術。
本片於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配角獎 (李保田),同年獲第五屆巴西利亞國際影視錄像節最佳影片金鳥獎。1989年獲法國第十一屆婦女導演電影節公眾大獎。
電影研究專家戴錦華教授在談到女性電影時,認為「中國若有女性電影的話,就是黃蜀芹導演的《人·鬼·情》」。導演黃蜀芹在該片中採用了套層結構,即戲中戲,「就在這樣一個結構當中,這個真實的女演員傳記顯露出許多非常豐富的東西,在我看來正好是現代女性所面臨的一種艱難的困境」。戴錦華解釋說這種困境有兩個雙重標准,一個是要求男人和要求女人不一樣;另一個是要求女人在社會上和男人一樣,要努力做一個成功的人,同時還要求女人要是一個女人。《人·鬼·情》在這方面有非常豐富的感性呈現,「這個故事本身有一個真實的傳記所不能包括的對於現代生活性別困惑的表達。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黃蜀芹表達得非常貼切,電影拍得非常成功」。

⑥ 冷門佳作《兩個只能活一個》好看嗎愛情啟蒙類電影還有哪些

好看。《你眼中的世界》 、《初轎緩戀這首情歌》 、《真愛至上》 。《真愛至上》是一部於2003年上映的愛情喜劇,由理查德·柯蒂斯執導,休·格蘭特、艾倫·里克曼、比爾·奈伊、連姆·尼森、科林·費斯、艾瑪·湯普森和安德魯·林肯等聯袂出演。影鎮帆核片於2003年9月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上映。御掘《你眼中的世界》影片講述了兩個美國大陸東西兩端完全沒有交集的陌生男女之間,不知為何被不可思議的力量聯系在一起共享視覺聽覺嗅覺的愛情故事。

⑦ 找一部英語啟蒙片。內容大概是一個英語老師教學生英語,用了很多特別

《安靜書》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vOgAC6i6H3eT7VLXzU3Lg

提取碼:5x2b

據研究發現人類感知語音語感的神經中樞在9-10歲之間達到活躍巔峰,所以孩子越早學語言越好。希望英語早教資源能幫到你和你的孩子。

⑧ 有個美國電影叫什麼啟蒙錄

《現代啟示錄》。

⑨ 一個小孩和寡婦的外國電影叫什麼 名字

西西里美麗傳說

⑩ 關於教育孩子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教育孩子成了當今父母最大的問題,其實教育孩子沒有那麼辛苦與煩惱,只要看看電影就能解決的事情,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外國電影推薦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外國電影推薦
NO.1 《小鬼當家》(HOME ALONE)

觀影指數:★★★★★

《小鬼當家》是一部極其適合一家老小一同觀看的電影,尤其是在無憂無慮的假期,這樣溫情而不乏喜劇元素的電影的確是生活的良好調味劑,是放鬆心情、營造溫馨家庭氣氛的好電影。影片情節緊湊,劇情高潮迭起,其中不乏出人意料的機智場景,著實耐人尋味,同時,《小鬼當家》所表現的出來的家人之間的愛真摯而感人,讓人在歡笑的同時禁不住流出眼淚。對於孩子們來說,《小鬼當家》也許能為他們帶來一些思考的空間,讓他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

NO.2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觀影指數:★★★★★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最為溫情的一部,因為在這一部里,魔法世界以貼近人間的溫情姿態出現。哈利遇到了他的教父小天狼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親人的愛,縱然他和小天狼星相處的時間那麼短暫,但正是那短暫的親情賦予哈利超乎想像的魔力,讓他的魔法瞬時間變得不可思議地強大。正是因為愛,奇跡發生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第一次正面描寫魔法世界的溫情一面,原來在魔法世界,不只是有可怕的黑魔法,還是有世間親情的。同時,在這一部里,每個人物形象都很真實生動,不管是慈祥和藹的鄧布利多,還是平易近人的盧平教授,每個人的表演都很貼近實際,讓人倍感親切。

NO.3 《獅子王》(THE LION KING)

觀影指數:★★★★★

《獅子王》可謂迪士尼動畫的巔峰之作,上映時票房火爆,當年包攬奧斯卡多項大獎,即使是現在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獅子王》的成功首先歸功於深刻的主題立意,這部影片在主題上可以說是動畫版的《哈姆雷特》,新世紀版的《小鹿斑比》。它講述了小獅子辛巴從困境中成長為有責任心有魄力的獅子王的心路歷程,其間還穿插著真摯的友誼和感人的愛情。同時,《獅子王》還向觀眾傳達著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切就都還有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講,《獅子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它打動每一個人的心,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記憶的一部分,在我們最困難最絕望的時候,總會有那樣一個熟悉的旋律回盪在耳畔——HAKUNAMATATA(讓我們無憂無慮)。

NO.4 《鋼鐵巨人》(The Iron Giant)

觀影指數:★★★★

雖然《鋼鐵巨人》(The Iron Giant)是1999年的電影,但是現在看來依然會感動地讓人淚流滿面。每每看到這部電影,我們總能被鋼鐵巨人和小男孩的友誼深深打動,感受到外表冰冷的鐵皮巨人那顆赤誠的心。這部影片會讓孩子們了解到美好不可多得,更加珍惜友誼,珍惜青春。

NO.5 《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

觀影指數:★★★★★

Pixar出品的動畫片總是立意新穎,惹人喜愛,像是《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就是一部超級好看的影片。本片最特別的立意在於教導孩子們:平凡人也能做大事,同理,超人也有自己逃不過的煩惱。人們腦海中超人的形象總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可是事實上,超人的生活也是煩惱重重。人過中年的超人要面對老闆的訓斥,要承擔一家五口的生活,平時想要幫助人們,卻受到重重阻礙,即使到了世界需要自己來拯救的時候,他也有著無窮的煩惱——日漸發福的超人已然穿不進曾經的超人衣服啦!不過,凡是總有辦法。在家人的協助下,正義終於戰勝了邪惡,更讓人感動的,愛賦予超人孩子們無窮的超能力,而正是由愛而生的超能力最終保護了超人一家人。這世界我們不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只要還有愛,就有希望,生活就會有奇跡。

NO.6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觀影指數:★★★★

1939年版的《綠野仙蹤》無論從特技或是音效上都無法和現在的3D電影媲美,但它卻是兒童片里永恆的經典。這一版《綠野仙蹤》場景真實,感情真摯,劇情細節處理上溫情感人,讓人久久難忘。同時,這部根據同名童話改編的經典兒童歌舞電影內容也是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主人公桃樂絲誤入迷幻仙境,在仙女和人們的幫助下,她沿著黃磚路到綠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師尋找回家的辦法。路上,她遇見了稻草人、錫皮人和膽小的獅子。稻草人想找魔法師要頭腦、錫皮人想要一顆心、膽小的獅子則想要膽量,於是他們結伴而行。一路上他們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最終,每個人都如願,桃樂絲也回到了簡陋卻溫暖的家裡。

影片處處流露著童真與活力,充滿了神奇有趣的童話角色和歡快的歌舞場面,賞心悅目的同時不乏教育意義,是一部適合孩子觀看的經典好電影。

NO.7 《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1998)

觀影指數:★★★★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另外一個你,而這背後又隱藏著另一個更大的秘密,你會怎麼辦呢?《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就講述了這么個看似離奇但卻溫情的故事。在影片中,林賽·羅翰(Lindsay Lohan)一人分飾兩角——荷莉·帕克爾和安妮·詹姆斯,這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子卻相貌驚人地相似。她們在夏令營相識相遇,卻發現自己的生活原來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驚喜,原來對方正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這對雙生姐妹花因為父母早年離異而素不相識,分居天涯兩地:荷莉性格外向開朗,天性自由,和爸爸住在美國加州南部,經營葡萄園,釀造葡萄酒;安妮則溫文爾雅,甜美可人,她和媽媽一起在倫敦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媽媽設計婚紗,安妮也像公主一樣文靜端莊,說著一口流利的法語,對上流社交規矩了如指掌。不過生活真是充滿奇跡,這兩個分居天涯兩地、本該不會見面的姐妹在夏令營相互捉弄,不打不相識,她們倆先是相互排斥,卻最終發現對方是自己的孿生姐妹。但是發現這個天大的秘密後,這倆古怪精靈的女孩子又做出更加大膽的決定——她們要交換身份,讓爸爸媽媽重歸於好!其中的經歷頗為曲折,但最終結局大團圓,溫暖感人,相戀的父母終於最後走在一起,而這對可愛的雙生姐妹花也不再分隔兩地。

影片充滿情趣,兩個小姐妹交換身份鬧出不少笑話,搞笑情節層出不窮,而片中也穿插著溫情情緒,讓觀眾在電影的時候感到溫暖而又愉悅。這樣的影片想必會是孩子們的最愛!

NO.8 《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2006)

觀影指數:★★★★★

友誼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美國作家E·B·懷特的童話《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美好的故事,小豬威爾伯(Wilbur)和蜘蛛夏洛特(Charlotte)之間讓人感動的真摯友誼,凈化了所有人的心——為了自己的朋友,耗盡自己的最後一絲力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守候在朋友身邊,相信這樣真摯的情感記憶也會陪伴孩子們健康地成長。這部感動了無數心靈的童話,在大銀幕上依然造就著不朽的傳奇,2006年版的《夏洛特的網》上映後火熱的反響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這個唯美的童話的主題並不局限於友誼而已,它富含人生哲理,在淺顯易懂的故事裡,隱藏著對生命與死亡、生活的態度和意義等等人生基本問題的解答。

就像《夏洛特的網》漢譯版譯者肖毛的總結一樣——“《夏洛特的網》恰好寫了一個在一年中發生的故事。農場的四季,如人生四個階段:悲歡盡在其中濃墨淡彩,隨情節的開闔而變化,最後,繁華和喧鬧終於收場,悲劇和喜劇都已過去,只留下平淡的,無盡的人生。”它為我們帶來無盡的思考和感動,用簡單的故事講述著人生的道理,正如《紐約時報·書評》對它的評價:“這是一本關於友誼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愛和保護,冒險與奇跡,生命與死亡,信任與背叛,快樂與痛苦的書。它幾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議的傑作。”相信走出電影院的孩子們,記住的不只是一個傷感的故事而已,他們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深刻的感悟。

NO.9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觀影指數:★★★★★

《ET外星人》不僅為孩子們構造了一個美好的童話,也讓成年人有機會反省自我,重拾童心。ET是大銀幕上永恆的美好,他讓人們看到世界純真的一面,相信愛是不受阻礙的,不管我們有多麼的不同,只要有一顆真心,一切都開始熠熠生輝。即使是和外星人,也有真摯的友誼存在。被同伴不小心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ET和善良的地球小男孩艾略特,雖然語言無法交流,但卻有心電感應:ET難過的時候,艾略特變得憂郁;ET生病的時候,艾略特也渾身不舒服。這兩個孤獨的孩子遇到了彼此,從此再也不孤獨。可是孩子的童話總是要被大人們打亂,大人們固執地認為ET是怪物,要拿ET做試驗,可等到艾略特和其他孩子們想盡千方百計終於把ET救出來的時候,ET卻也該回家了。好朋友終將分別,再美好的相遇也總要有告別的時候。

我常常想,要是世界上沒有過快樂就好了,沒有快樂做對比,痛苦也就不存在了。可是很快就會反悔——這個世界上要是沒有快樂的話,確實不會有痛苦,但卻不會有美好的回憶了。雖然ET回到外星去了,但是我們還有美好的回憶留在心裡,至少每每抬頭看到月亮的時候,都彷彿看到那輛飛翔的自行車,都彷彿看到小外星人ET可愛的表情,都彷彿在聽到小外星人在喃喃說道:“E.T.,phone home.”。

NO.10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觀影指數:★★★★★

《音樂之聲》是一部充滿愛的電影——對國家的愛,對家人的愛,對戀人的愛,對音樂的愛,對正義的愛。這部貫穿著愛的主題的電影會給孩子帶來最純凈最真誠的愛的教育。愛國愛家的大道理天衣無縫地融入影片之中,以簡單形象的方式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在充滿情趣的電影故事中學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從這個角度講,《音樂之聲》可謂是兒童教育的首選影片。同時,《音樂之聲》還是很多孩子最初的音樂啟蒙課,不管是節奏輕快可愛的《多來米》《孤獨的牧羊人》還是優揚婉轉的《雪絨花》《音樂之聲》,都為人熟知。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構成了孩子們童年的回憶,讓人感到親切溫暖。

更為重要的是,影片至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情緒,在無形中會影響孩子們對待困難的態度,尤其是影片的結局,讓人充滿嚮往和希望。故事雖然以戰爭為背景,片中的一家要逃亡國外,但是基調卻並不陰暗,他們在最惡劣的時候也不放棄希望——縱然生活再黑暗,只要有音樂有愛有家人,就可以微笑地面對。這世間有夜,但也必有天明。只要還有信念還有愛,人生就總會有奇跡發生。
媽媽教育孩子成長的電影推薦
1.(The Breakfast Club)《早餐俱樂部》

“我們分別是一個書獃子,一名運動員,一個神經病,一位公主和一名罪犯。”

影片描述了五個成長環境各異且性格不同的青春期學生,他們因為叛逆被罰在假期留校,在相處中,逐漸建立了友好的關系。

雖然才六年級,我的大兒子就已經開始將他自己和他的朋友們歸類了。

我像他這么大的時候,也這么干過,但我試著提醒他,他在學校走廊里遇見的每一個人,在他們的表面之下,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每個人都在為了某些事艱辛地拼搏,沒有哪一個人能恰好被一個簡單的標簽所概括。

2.(Ferris Bueller*s DayOff)《春天不是讀書天》

“人生太匆匆。若不偶爾停下來看看周圍,就會錯過很多風景!”

今天早上,我開車送我的兒子去學校。路上他說,他感覺我總對他每天在學校里所犯的錯誤和做的壞選擇大做文章,而對他做好的事情卻關注不夠。他說的或許很有道理:我對他有很高的期待,但我還是希望他偶爾能擺脫規則的束縛,和朋友們一起去冒險,或在隊伍中雀躍,唱披頭士的歌去遊玩。
適合父母和孩子看的國外電影與動畫
NO.1羊羊羊——小羊肖恩系列動畫

羊年就要看羊咩咩,談起羊的動畫與電影,光說看過喜羊羊就太凹啦,何不看看國外的“咩咩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精彩?

《小羊肖恩》由英國阿德曼動畫工作室和英國BBC合作創作的動畫短片集。講述的是一隻小綿羊和夥伴們在牧場的生活故事,羊兒們不是那種兢兢業業吃草長毛的乖乖羊,而是調皮搗蛋又活潑好動的棉花糖,他們使得生活充滿了快樂生趣。有時運動運動,或者和一牆之隔的三隻小豬較勁,它們興趣廣泛,拿捲心菜當足球踢,自發水彩畫課程,集體泡澡等等等等。羊兒們常用些異想天開的主意,搞笑可愛。這部英國黏土動畫曾贏得國際艾美獎。系列動畫有小羊肖恩第一至第四季以及“小羊肖恩冠軍羊”2012倫敦奧運會系列

該系列動畫的導演是英國著名動畫導演尼克帕克,相信他的《小雞快跑》和《無敵掌門狗》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不會陌生。據說製片方已經決定製作小羊肖恩的長篇電影版,影片會在今年公開,期待一下吧。

NO.2變色龍是主角——動畫電影《蘭戈》

比起只能讓人傻笑的兒童電影,一部融合了濃厚美國風情、濃重口音、大量地道笑話、精緻配樂、精彩畫面和深刻思考的動畫電影或許更值得一看。

《蘭戈》(Rango)是2011年出品的一部美國動作冒險動畫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條有著身份認同危機的變色龍的故事,一個膽小怕事,而且虛榮自私的變色龍蘭戈,藉助一系列巧合的事件欺騙善良的人們自己是他們的英雄,但真正的危機到來時候卻原形畢露,不過好在其本性善良,最後在繼續巧合的斗爭下獲得了勝利,重新獲得了肯定。這條變最終發現了自我。相比於一般的兒童電影,這部電影更具現實意味,可看性更強。

2012年該電影獲得了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和第39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獎等多個獎項。

NO.3反派也有春天——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

“我是壞人,那又怎樣,既然不能變好,那就一直壞下去!”

電影由里奇·摩爾執導。菲爾·約翰斯東擔任編劇,由眾多大腕等聯袂獻聲。影片於2012年11月2日在美國首映。影片講述破壞王厭倦一直在游戲世界裡做反派,於是他決心離開自己的游戲去闖盪別的電玩世界,旅途中他誤闖多個截然不同的游戲世界,遇到嚴酷的士兵隊長、刀子嘴豆腐心的倔強小女孩雲妮露,展開一段精彩的反派逆襲。

NO.4別樣的寵物——動畫電影《馴龍高手1、2》

每個孩子終於都會找到自己屬於自己的Hiccup(小嗝嗝)的Night Fury(夜煞)

《馴龍高手》由夢工廠動畫製作,於2010年上映。其故事內容改編自葛蕾熙達·柯維爾於2004年所作的同名童書《如何馴服你的龍》。故事講述一個住在博克島的維京少年希卡普,他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正式成為維京勇士。馴龍測驗即將到來,希卡普必須把握這唯一的機會,向族人和他爸爸證明他存在的價值。但是,當希卡普遇見一隻受傷的龍,並且和這只龍成為朋友之後,希卡普的世界將從此徹底改變。

NO.5王子、公主和移動的城堡——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

有人說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和最後的大團圓結尾也是陳俗濫調但宮崎駿卻聲稱:“這是我嘗試為老年人創作的一部動畫片。”這話不如說成是,“這是我為我自己——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創作的一部動畫片。”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後,在2004年冬推出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改編自英國的兒童小說家黛安娜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

這部劇場版動畫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住在小鎮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蘇菲是位製作帽子的專家,但她卻因此得罪了女巫,從18歲的美少女變成了90歲的老太婆。她驚恐地逃出家裡,但又進入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她和不能與人相戀但懂魔法的哈爾,譜出了一段戰地戀曲,並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辦法解開身上的魔咒。

該片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猜你喜歡:

1. 十個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2. 描寫教育孩子的經典語錄

3. 教育孩子勵志的話

4. 教育孩子勵志的小故事

5. 教育孩子的經典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