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復方磺胺甲惡唑片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歷御考
- 3 葯品說明書
- 3.1 復方磺胺甲惡唑片的別名
- 3.2 外文名
- 3.3 適應症
- 3.4 用量用法
- 3.5 注意事項
- 3.6 規格
- 附:
- * 復方磺胺甲惡唑片相關葯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 拼音
fù fāng huáng àn jiǎ è zuò piàn
2 英文參考
SMZ
3 葯品說明書
3.1 復方磺胺甲惡唑片的別名
百炎凈;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復方新明肢廳岩磺;菌特靈;抗菌優;增效磺胺 ,復方新諾明,復方磺胺增效劑
3.2 外文名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SMZTMP, SMZco
3.3 適應症
為目前磺胺類葯物中抗菌最強而且較常用的復方制劑,除用於上述抗感染外,還可用於腸道感染、心內膜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淋病、骨髓炎、嬰兒腹瀉、旅遊者腹瀉、敗血症等的治療伏轎;也用於治療肺囊蟲病,常與戊烷米合用。
3.4 用量用法
口服:1~2片/次,2~3次/日,首劑加倍。6~12歲小兒每次半片~1片,2~6歲小兒每次1/4~1/2片,均每日2次。肌註:2ml/次,2次/日。
3.5 注意事項
易出現結晶尿、血尿、蛋白尿、尿少、腰痛等。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宜用復方新諾明片。
3.6 規格
片劑:含SMZ0.4g、TMP0.08g;針劑:2ml(含SMZ0.4g、TMP0.08g)。
㈡ 中美史克腸蟲清都治什麼寄生蟲
史克腸蟲清
2002-11-01 15:55:53
史克腸蟲清又名阿苯達唑片,用於治療多種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絛蟲等及其混合感染,不僅對成蟲,而且對幼蟲及蟲卵都有殺滅作用。服用方法簡單,成人及兒童一般只需服用兩片即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副作用很少,是一種安全的驅蟲葯。十餘年大量臨床資料證明史克腸蟲清具有廣譜、高效、安全、方便的特點,自1987年上市以來,「兩片」(史克腸蟲清)以其良好的品質及服務,得到了廣大醫務工作者及患者的認可及喜愛,是世界衛生組織及衛生部推薦的首選驅蟲葯。
史克腸蟲清
Albendazole 分類:驅腸蟲葯
【別名】 丙硫苯咪唑;丙硫咪唑;抗蠕敏;撲爾蟲 , 腸蟲清, 阿丙條;史克腸蟲清, 阿苯達唑【外文名】Albendazole , VALBAZEN , ZENTEL, ABENTE, SKF62979 【葯理作用】 本品抑制蟲體對葡萄糖的吸收,致使蟲體因能量耗竭而逐漸死亡。 【適應症】 本品為高效廣譜驅蟲新葯,適用於驅除蛔蟲、蟯蟲、勾蟲、鞭蟲,蟲卵皮斗陰轉率分別為100%、96.4%、98.9%、70%。本品尚可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囊蟲病、如腦型(皮肌型),顯效率為80%以上,用於治療旋毛蟲病,總有效率達100%,療效優於甲苯咪唑。 【用量用法】 成人:驅勾蟲第1次服400mg,10日後重復給葯1次。驅蛔蟲、蟯蟲、鞭蟲,以400mg頓服。其他寄生蟲如糞類圓線蟲等,每日服400mg,連服6日。必要時重復給葯1次。 12歲以下兒童;用量減半,服法同成人或遵醫囑。 治療囊蟲病:每日每千克體重15~20mg,分2次服用。10日為1療程。停葯15~20日後,可進行第2療做滾程治療。一般為2~3個療程。必要時可重復治療。 【注意事項】燃胡磨 1.少數病人有輕度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腹瀉、口乾、乏力等不良反應,無需處理可自行消失。 2.急性病、蛋白尿、化膿性或彌漫性皮炎、癲癇等病人以及孕婦,授乳婦不宜應用。 3.有嚴重肝、腎、心臟功能不全及活動性潰瘍病者慎用。 4.少數病人服葯後可能在3~10日始出現驅蟲效果。 5.在治囊蟲病過程中,部分病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發熱,蕁麻疹等反應,反應程度與囊蟲數量、寄生部位及機體反應有關。重度感染病人必須住院治療,進行腦脊液及眼底檢查,並密切觀察,必要時可酌情給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對皮肌型囊蟲病無需處理。 【規格】 片(膠囊)劑:每片(膠囊)200mg。
㈢ 阿本達唑片有什麼副作用
不良反應
:
1.少數病例有口乾、乏力、思睡、頭暈、頭痛以及惡心,上腹不適等消化道症狀。但均較輕微,不需處理可自行緩解。
2.治療囊蟲病特別是腦囊蟲病時,主要因囊蟲死亡釋出異性蛋白有關,多於服氏余葯後
2~7天發生,出現頭痛、發熱、皮疹、肌肉酸痛、視力障礙、癲癇發作等,須採取相應措施(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降顱壓、抗癲癇等治療)。
3.治療囊蟲病和包蟲病,因用葯劑量較大,療程較長,可出現谷丙轉氨酶升高,多於停葯後逐漸恢復正常陪核斗。
禁忌症:
1.有蛋白尿、化膿性皮炎以及各種急性疾病患者。
2.嚴蘆磨重肝、腎、心臟功能不全及活動性潰瘍病患者。
3.眼囊蟲病手術摘除蟲體前。
注意事項
1.蟯蟲病易自身重復感染,故在治療2周後應重復治療一次。
2.腦囊蟲病人必須住院治療,以免發生意外。
3.合並眼囊蟲病時,須先行手術摘除蟲體,而後進行葯物治療。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用葯
兩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
葯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葯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葯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㈣ 阿甘正傳裡面阿甘得的是什麼病
作者:友局畝Luxenius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2166063/answer/234162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絕對是艾滋病。如果認真看了電影的話。劇透警告。
《阿甘正傳》中,男主角在美國近幾十年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中怒刷存在感,電影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演繹美國的當代史(甚至阿甘的名字Forest據電影說都是來自於3K黨第一任領袖)。
看看有哪些?
貓王。貓王的舞步是跟小阿甘學的,然後一炮走紅。
喬治·華萊士州長擋校門事件。阿甘在這里幫黑人同學撿書。後來遇刺中槍。(*往後看似乎陪阿甘刷過存在感的大人物幾乎都未能善終。。*)
約翰·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之前阿甘作為橄欖球隊員受到接見。
越南戰爭。阿甘參戰,榮耀歸來。美軍損失重大。
約翰遜總統積極支持越戰。阿甘受到接見。
乒乓球外交。阿甘是代表隊成員。
約翰·列儂。跟阿甘一起參加脫口秀。果然最後就遇刺了。
水門事件。尼克松剛接見了阿甘,晚上阿甘就不小心舉報了特工安竊聽器。尼克松下台。
蘋果公司的崛起。阿甘跟朋友買了蘋果公司的股票。信中寫著1975年12月。
接下來就是阿甘跑步,跑了3年。什麼時候開始跑的不得而知,但至少好森也得把故事推到1979年以後了。
然後阿甘再次遇到珍妮,喜當爹。珍妮說自己「染上了一種病毒,醫生也不知道是什麼」 「不知道怎麼治療」。兩人閃婚,沒多久珍妮病逝。墓碑上寫著:1982年3月22日臘余。
按照電影的脈絡和各種暗示,結合歷史真實的時間點,這一定是艾滋病:
艾滋病第一次被報道是1981年6月5日,於美國,但那時候報道的是卡氏肺囊蟲肺炎,並不清楚該病的特點,直到1982年9月才獲得AIDS這個名字,1983年才分離出病毒體。
早期的艾滋病只有進入發病期才被識別,此時沒有正規治療的患者壽命就只有數月。珍妮死於1982年3月。
電影中強調了「病毒」,也刻畫了珍妮濫交和吸毒。
只怪阿甘在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中怒刷存在感,然後陪刷的都死得老慘。可憐的肯尼迪總統。可憐的約翰·列儂。可憐的珍妮。
至於為什麼她兒子以及阿甘沒事,兩種可能性:1、她生孩子以後才感染的;2、不一定(將來)就沒事,但電影這樣寫還有完沒完啊,還有沒有重點了?
㈤ 阿苯達唑片說明書簡介
版本: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葯品說明書
說明:阿苯達唑片說明書由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於2002年02月05日葯監注函[2002]58號《關於公布第二批化學葯品說明書目錄的通知》發布。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說明書是規范修訂後的建議參考樣稿,企業如有疑異,可提出修改意見。〔適應症〕應與原批準的內容一致;〔不良反應〕、〔葯物相互作用〕等項內容,企業提供的說明書不能比樣稿所列的少。對於說明書樣稿中的空項或未列全的項目,應要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如商品名、規格等。
【葯品名稱】
通用名:阿苯達唑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Albendazol Tablets
漢語拼音:Abendɑzuo Piɑn
本品化學名稱為:[5(丙硫基)1H苯並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結構式:(參見阿苯達唑膠囊)
分子式:C12H15N3O2S
分子量:265.34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片或薄膜衣片。
【葯理毒理】
本品系苯並咪唑類衍生物,其在體內迅速代謝為亞碸、碸醇和2胺碸醇。對腸道線蟲選擇性及不可逆性地抑制寄生蟲腸壁細胞胞漿微管系統的聚合,阻斷其對多種營養和葡萄糖的攝取吸收,導致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並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系統,阻止三磷酸腺苷的產生,致使蟲體無法生存和繁殖。與甲苯咪唑相似,本品還可引起蟲體腸細胞胞漿微管變性,並與其微管蛋白結合,造成細胞內運輸堵塞,致使高爾基體內分泌顆粒積聚,胞漿逐漸溶解,吸收細胞完全變性,引起蟲體死亡。本品有完全殺死鉤蟲卵和鞭蟲卵及部分殺死蛔蟲卵的作用。除可殺死驅除寄生於動物體內的各種線蟲外,對絳蟲及囊尾蚴亦有明顯的殺死及驅除作用。
毒理試驗表明,本品毒性小,安全。小鼠口服LD50大於800mg/kg,犬口服最大耐受量在400mg/kg以上。
本葯對雄小白鼠的生殖功能無影響,對雌族汪小白鼠也無致畸胎作用,在雌大白鼠和雌兔應用較大劑量[30mg/(kg·日)]時,可發生胎兒吸收和骨骼畸形等。
【葯代動力學】
本品不溶於水,故在腸道內吸收緩慢。原葯在肝臟內轉化為丙硫苯咪唑亞碸與丙硫苯咪唑碸,前者為殺蟲成分。本品在體內分布依次為肝、腎、肌肉,可透過血腦屏障,腦組織內也有一定濃度。口服後2.5~3小時血葯濃度達峰值。原葯與碸衍生物在血中的濃度極低,不能測出。而丙硫苯咪唑亞碸的濃度變化很大,自0.04μg/ml至0.55μg/ml不等,平均0.16μg/ml。血液中半衰期(t1/2)為8.5~10.5小時。本品及其代謝產物在24小時內87%從尿排出,13%從糞便排出,在體內無積蓄作用。
【適應症】
本品為廣譜驅蟲葯,除用於治療鉤蟲、蛔蟲、鞭蟲、蟯蟲、旋毛蟲等線蟲病外,還可用於治療囊蟲和包蟲病。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常用量
蛔蟲及蟯蟲皮鍵病,一次400mg頓服;
鉤蟲病,鞭蟲病,一次400mg,一日2次,連服3日;
旋毛蟲病,一次400mg,一日2次,連服7日;
囊蟲病,按體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為1個療程,一般需1~3個療程。療程間隔視病情而定,多為3個月;
包蟲病,按體重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療程1個月,一般需5個療程以上,療程間隔為7~10日。
2.小兒用量
12歲以下小兒用量減半。
【不良反應】
(1)少數病例有口乾、乏力、思睡、頭暈、頭痛以及惡心,上腹不適等消化道症狀。但均較輕微,不需處理可自行緩解。
(2)治療囊蟲病特別是腦囊蟲病時,主要因囊蟲死亡釋出異性蛋白有關,多於服葯後2~7天發生,出現頭痛、發熱、皮疹、肌肉酸痛、視力障礙、癲癇發作等,須採取相應措施(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降顱壓、抗癲癇等治療)。
(3)治療囊蟲病和燃穗巧包蟲病,因用葯劑量較大,療程較長,可出現谷丙轉氨酶升高,多於停葯後逐漸恢復正常。
【禁忌】
(1)有蛋白尿、化膿性皮炎以及各種急性疾病患者。
(2)嚴重肝、腎、心臟功能不全及活動性潰瘍病患者。
(3)眼囊蟲病手術摘除蟲體前。
【注意事項】
(1)蟯蟲病易自身重復感染,故在治療2周後應重復治療一次。
(2)腦囊蟲病人必須住院治療,以免發生意外。
(3)合並眼囊蟲病時,須先行手術摘除蟲體,而後進行葯物治療。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用葯】
兩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
【老年患者用葯】
【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葯物過量】
【規格】
(1)0.1g (2)0.2g (3)0.4g
【貯藏】
密封保存
【包裝】
【有效期】
【批准文號】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
地 址:
郵政編碼:
電話號碼:
傳真號碼:
網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