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勵志電影《決戰冰河》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勵志電影《決戰冰河》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勵志電影《決戰冰河》觀後感 篇1
現實中,面對困境,許多人都曾因缺乏堅強的意志而躊躇不前,甚至自怨自艾成為失敗者。而英雄,卻堅定不移地用智慧和勇氣不斷迎接挑戰,正如美國電影《決戰冰河》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雪地歷險故事片的主角威爾那樣,懷著夢想,憑著智慧,帶著信心和勇氣,和一群哈奇士獵犬歷經冰天雪地,拉著雪橇,馳騁五百英里,經過一路艱難的考驗,終於到達目地獲得勝利!威爾的勝利能夠給任何人以激勵,故事再一次演繹了頑強的意志力可以戰勝任何艱難困苦從而獲勝的亘古不變的真理。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影片的英文名:IronWill,鋼鐵意志,非常緊扣主題,而且更巧的是,電影中男孩名叫WillStoneman。名字很有寓意,Stoneman:石頭人,Will:意志。角色的名字含有深刻寓意,緊扣主題,這往往也是一種寫作技巧,這部電影的文學價值也很高,配樂與攝影水平也是一流的,演員的表演更是深入內心,雖然這部電影沒有獲得大獎,但我認為,冠以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演員獎、最佳配樂獎,對這部電影來講,都是實至名歸。
故事發生在1917年美國南達科他州(Southcarolina),18歲男孩威爾是在農場長大的孩子,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全家人就靠父子倆用雪橇運貨賺錢,父親一直盼望威爾能離開農場去上大學。有一天,威爾收到了大學入取通知書,然而他並不顯得十分興奮,因為學費對家境窘迫的他來講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因此他想放棄讀大學的機會,父親卻堅持讓他讀大學,去看看農場外面的世界。正在這時,父親意外地看到北美洲的狗拉雪橇比賽的消息並決定參加比賽獲得巨額獎金來支付兒子上大學的學費。
一家人開始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之中,深諳雪橇之道而且身強力壯的父親也開始利用平常和兒子一起拉雪橇運貨的機會開始了訓練,父子倆一人一輛狗拉雪橇賓士在茫茫雪原上。卻不料在一次訓練中,父親不慎掉進路邊水流湍急的冰河之中,拉著雪橇鏈子的父親在冰冷的激流中有點力不從心,身體劇烈搖晃,父親最摯愛的哈奇士狗也在岸上焦急地叫著,威爾立即跑過來拚命拉著雪橇鏈子想拖父親上岸,然而雪地濕滑……眼看兒子就要滑入水中,在這危急的關頭,父親為了不讓苦苦救他的兒子也跟著掉下去,他毅然抽刀砍斷了雪橇鏈子,在兒子凄厲悲傷的叫喊聲中,父親不幸溺水身亡……
父親的意外去世令整個家庭失去了方向,威爾和母親面臨著重重困難,前途一片迷茫,債主前來逼債,要母親拍賣農場,威爾想保住農場,決定不去上大學了,母親想到父親的遺願堅決不讓。
這時,威爾想到了自己為什麼不去參加比賽呢?這個想法又重新點燃了年輕人的希望,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為了自己的大學學費,為了保住自家的農場,威爾說服了母親,決定去參加北美洲狗拉雪橇大賽。叔叔開始在半夜裡訓練威爾並告訴威爾「你唯一取勝的辦法是: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你還在跑!」短短幾天的訓練之後,威爾懷揣著父親留下的哨子,帶著父親生前摯愛的哈奇士獵犬和雪橇,還有母親做的果味兒餅干,踏上了前往比賽地的火車,在威爾的母親和威爾的同齡小夥伴略帶憂慮的目光中,威爾艱難的賽程拉開了序幕……
當威爾趕到比賽地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報到的時間,而且所有的選手沒有一個人看好他,甚至很多人在嘲笑他,他們都是來自各地的高手,有些選手還是往年比賽的冠軍,高手的背後還有各種各樣的秘密的支持者和賭局。 一開始,主辦方和在場的記者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為遲到的威爾說話,但是威爾的執著感動了一位報社記者,也許是出於好心,也許更多的是出於對新聞的敏感度和追逐心,這位記者認為如果全程報道這位小夥子參賽,即使他贏不了比賽,也不失為是一項能引人關注的新聞,一定能獲得報社老闆的青睞。於是,這位記者說服了主辦方准許威爾參賽並幫他交了遲到的罰金和報名費,使他獲得了參賽機會。
威爾終於帶著父親生前摯愛的哈奇士獵犬和雪橇開始了五百多英里的艱難賽程,一路歷盡艱辛。在冰雪叢林惡劣天氣中奔跑,他比別人睡得晚,比別人起得早,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他還在跑;挑戰不僅僅來自於大自然,威爾的對手中還有人充滿了殘暴和卑劣,眼看威爾勝券在握,為了賭局獲勝甚至有人放狗咬傷了威爾的領頭的哈奇士犬,還游說威爾退出比賽並承諾給威爾一半的獎金,威爾有力回擊了對手的暴力威脅,堅決拒絕了的金錢誘惑!歷盡千辛萬苦,威爾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因為威爾心裡一直想著父親遺願,上大學的夢想,家裡的農場,還有父親留下的哨子和曲子、母親的果味餅干,這一切,都使他對比賽始終充滿著信心和力量。
令人感動的不僅僅是威爾頑強的精神,還有他善良的心。在比賽途中的冰雪叢林無人區,威爾冒著被凍僵的.危險,也忘記了比賽中的爭分奪秒,救了一位瀕臨被凍死的邊緣的競爭對手。他那顆善良的心感動了很多人,也包括那位記者,那位記者又派人到威爾的家鄉了解了威爾的背景。這樣,一位為了實現夢想,為了保住家園的頑強拼搏的年輕人終於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大賽主辦方的重視,還贏得了美國民眾的支持:他每到一個小鎮,都會受到人們夾道熱烈歡迎;會有人給他食物;會有孩子來帶他抄近路;全國的報紙頭版頭條都是他的故事,人們都叫他:IronWill(鋼鐵威爾);人們把威爾用父親留下的口哨吹的父親愛吹的曲子稱之為:威爾之歌!終於主辦方也為威爾感動,因為在威爾身上他們看到了自己曾經擁有過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當年赤手空拳創業的艱難困苦中那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以及成功的過程!報社派人千里迢迢去把威爾的母親、叔叔和同齡小夥伴們接到了比賽的終點來迎接威爾的勝利。在威爾最後一波三折終於贏得了勝利的時候,我也被感動得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跳躍和歡呼!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除了頑強的意志,善良向上這樣的勵志主題,還有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影片對威爾與哈奇士獵犬相依為命,互相信任的充滿感情的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的動人詮釋。威爾父親曾經對威爾說過:「在你陷入困境的時候,你誰都不能相信,你能相信的只有你的狗!」威爾把這句話牢記在心中,非常愛護自己的狗,任何時候,不離不棄,在危急關頭,狗救了他!而另一參賽者卻對狗非常粗暴和殘忍,狗忍無可忍,最後對他群起而咬之……
影片中讓人沉浸其中的不僅僅是跌宕起伏的劇情,感人至深的勵志主題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信任與溫情,還有,同樣令人難忘的,是影片的攝影和配樂。影片的攝影,無論是取景還是構圖都堪稱經典,鏡頭原景真實再現了美國與加拿大接壤的冰雪荒原的純凈遼闊之美,叢林雪地中狂奔的雪橇,人物表情的刻畫……讓我眼睛都不願意眨一下。除了鏡頭帶給眼球和心靈的震撼,還有,影片的配樂會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而潛入你的靈魂深處,無論是最宏大最緊張之處,還是最細微最舒緩之處,管弦樂的演奏與故事的進展都配合得絲絲入扣,非常精準,那種音樂與情節天衣無縫的配合最能震撼人的心靈,也最能讓人的心靈與影片中的主角一起呼吸,同甘苦共命運,為他緊張也為他難過,為他高興也為他擔憂,甚至為他起立也為他吶喊……
威爾在茫茫冰雪叢林中奔跑的畫面從此永遠鐫刻在了我的記憶之中…… 從這畫面上傳遞出一種信念,那就是:人活著就應該為夢想而奮斗。
勵志電影《決戰冰河》觀後感 篇2
昨天看了一部勵志類的電影《決戰冰河》。
電影里的主人公威爾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小夥子到全美國人追捧的對象,在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呢?我願意為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電影的英文名叫IronWill,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鋼鐵般的意志,其實看過之後才知道這還是英雄的主人公在公眾心目中的名字,到電影的最後IronWill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象徵美國精神的符號,象徵夢想和信念的符號。Will只是一個18歲的少年,但是他卻以頑強的意志征服了所有人,包括我們這些電影觀眾。
電影展現給我們的第一個鏡頭是威爾與火車賽跑。他從小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參加狗拉的雪橇隊並拿第一。他的家境不是很好,正在這時他收到了一封大學錄取通知書,學費是他們不能承擔的。他的父親為了能讓他讀大學報了狗拉的雪撬隊比賽,如果獲得了第一名就能拿到一萬元的獎金。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父親在一次訓練中經過一條狹窄的冰河時掉進了水流湍急的河裡,為了不讓兒子也跟著掉下去他毅然地砍掉了雪橇鏈子。
父親死了,從那以後威爾消沉了好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迷失了方向,模糊了自己的目標。家裡要債的逼得急,母親情急之下商量著賣掉農場。正在這時威爾看到了父親留下的報紙狗拉的雪橇隊比賽。他頓時豁然開朗明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保住農場以及上大學他說服了母親。
威爾的叔叔在訓練他時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你沒有足夠的實力和經驗與別人比,你唯一能夠爭取的就是時間和毅力。比賽的第一天只能睡五小時,第二天四小時最後一天不睡覺。當別人在睡覺時你在跑,這樣才有機會獲勝。不管別人有多出色,只要相信自己做到更好就行。威爾牢記叔叔的話,帶著毅力參賽。
參加比賽的都是些來自各個國家的名人,剛開始沒有人瞧得起他,因為沒有錢交遲到的罰金而不能參加比賽,在一位記者的幫助下他才獲得了這個機會。在強大的對手和惡劣的天氣下威爾沒有放棄,在威脅和誘惑下他沒有放棄。(班主任工作)他克服了重重困難,始終牢牢記住了叔叔的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狗,當你很難做出決定時把自己交給上帝吧,上帝會幫你的!在路途中他救了一個對手,他那顆善良的心感染了許多人。
他每天都以鐵人威爾的名字上報紙的頭版新聞,全美國人都在為他喝彩,許多人還到現場為他加油,他是全美國的英雄和希望。當對手用卑鄙的手段將他的狗弄傷後他沒有放棄。這時他的目標遠遠超過了去獲得一萬元的獎金,而是金錢以外的東西;他參加比賽遠遠不是代表自己一個人,而是代表全美國,全美國都在期待著他的好消息。
最後那一刻最讓人感動:他實在是太疲憊了,快到達終點的時候他倒下了,眼看著後面的對手追了上來,人們都在為他加油。這時是他的毅力支撐著他,他沒有放棄,艱難地爬了起來完成最後的使命。曾經沒有一個人預料到他會堅持到終點,事實證明那些人都錯了,威爾不但到達了終點而且還拿到了第一名,他的毅力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不但完成了父親的遺願保住了農場獲得了上大學的資金而且成為了全美國人知曉的英雄。
看了這部影片後我深深的敬佩威爾,他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為這個目標而奮斗,不管中途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都沒有放棄,靠著他的信念堅持到最後。年僅十八歲的他怎能與強大的對手比呢,他有的僅是時間,所以在別人睡覺的時候他在跑,就是靠他的毅力堅持到最後。在這一點上我們與他又何嘗不是一樣呢。也許我們沒有別人聰明,也許別人做同樣一件事只需要花我們用的一半的時間,為了打敗對手拿到第一我們只有多花點時間,在別人睡覺的時候我們在學習,這樣我們才會立足於不敗之地。
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只是容易被惰性消磨,我們每天為日常瑣事疲於被命,而忽視了我們的夢想。人人都期待成功,但成功往往只屬於那麼幾個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那麼幾個人有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信念,他們不但有夢想而且還有決心,雖然在前進的途中會遇到許多尷尬甚至是困難,但是他們沒有放棄心中的信仰,目標唯一,決心堅定。到了某一個時候你所追求的遠遠不是你最初的夢想,而是超越夢想的那些更有價值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路在你自己的腳下,只不過看你自己怎麼走罷了!
㈡ 電影《冰河追凶》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講的是一起兇殺案,調查前因後果。
這部電影由中法日韓四國團隊合作,呂克·貝松的御用攝影師,《捉妖記》、《復仇者聯盟》的幕後團隊製作。
有梁家輝和佟大為兩大影帝,演繹警察cp,演技和名氣都是不容小覷的,還有周冬雨、魏晨、鄧家佳等,實力青年演野野賣員。大家看過這部電影嗎?覺得怎麼樣呢?
㈢ 電影開頭是在俄羅斯一個屋頂刺殺,失敗後跳入冰冷河中,然後被一個女的救了差點凍死。好像是特工片
我感覺按你說的場面比較象成龍演的<警察故事>之簡單任務,開場後不久在俄羅斯雪山頂小屋遭暗殺,打鬥追逐一段後被逼跳入冰河,但是不是被一個女人救的,是俄羅斯警方救的,只是後來和一個女人有劇情。
㈣ 小伙意外掉進冰河成冰人需要吸收人熱量叫什麼名字電影
美劇《超人前傳》冰凍人
(Smallville)是美國CW廣播公司播出的電視劇。1989年10月發生的一場流星雨改變了小鎮所有人的命運,從此鎮上開始有許多奇怪的事情發生。一艘承載著一個小男孩的外星飛船伴隨著流星雨降落在了玉米田裡,小男孩走出飛船,走向了因流星雨襲擊翻倒的卡車里的肯特夫婦。多年後肯特夫婦的養子克拉克在成長過程中漸漸認識到了自己的宿命。本劇主要講述了男主角克拉克·肯特成為超人之前的經歷。全劇已於2011年劇終,共有10季。由Tom Welling,詹森·阿克斯(Jensen Ackles)等人主演。
㈤ 冰河追凶什麼劇情
電影冰河追凶劇情講述了北方冰河裡發現一具男屍,其胃裡的一種罕見化學原料引起了老警察周鵬的注意。同時,南方年輕警察汪豪正在調查一起綁架案,兩位警察在追查線索的過程中不期而遇,一同尋找隱藏在背後的秘密。十年前,四個合夥人在一個山清水秀的村裡建尺早了一個化工廠,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將毒廢水直接排放到河裡,這導致村裡很多新生敗困笑兒都患上了先天殘疾。為了毒廢水處理問題,四個合夥人不惜翻臉,其中兩個人被殺害,另外兩個下落不明。一名刻板的老警察(梁家輝飾)和一名混不吝的年輕警察(佟大為飾)成為搭檔,組成察含「追凶者」深入冰河,追查真凶尋找真相。在暗藏殺機的冷酷冰河,牽一發而動全身,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地被捲入一場場錯綜復雜的事件,成為「追凶」成員。而冰河下的最終真相卻顛覆所有人的想像。回望《冰河追凶》,似乎每個人的感情世界,都藉由這一宗的系列案件,被緩緩展開,那些內心矛盾的交戰,那些毫不掩飾的慾望和「貪婪」,那些時過境遷之後的回頭太難,都給觀者帶來不少的共情震撼,因為世界太堅硬,強大的內心才會愈加柔軟,《冰河追凶》中,每個人物都值得細細揣摩,那裡不僅有他們各自的坎,也映射著我們內心的陰暗鴻溝,奇案之後,自己也瞬間變得敞亮起來。
㈥ 電影開頭是一個小男孩掉進冰河裡然後用意念逃生到圖書館,請問是美國什麼電影啊
心靈傳輸者,望採納
㈦ 是美國電影,主角好象是一學生,他掉進一冰河裡,等他出來後.他才發現自己有一異能 就是心裡想去哪就去哪,
影片名字叫:心靈傳輸者 Jumper (2008)
導演: 道格·里曼
主演: 海登·克里斯滕森 / 塞繆爾·傑克遜 / 傑米·貝爾 / 蕾切爾·比爾森 / 戴安·琳恩
又名: 空間跳躍者 / 移動世界 / 越空行者 / 時空駭客 / 穿梭者 / 凌越時空
心靈傳輸者的劇情簡介:
羞澀內向的15歲高中生戴維•萊斯(Max Thieriot 飾)擁有灰暗的童年,母親在他5歲時離家出走,父親則粗暴蠻橫,他在枯李判沒改學校里還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某天,他不慎跌入冰窟中,卻由此發現自己擁有心靈傳輸的神奇能力。這項能力可以讓戴維憑借想像瞬間從一擾碼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地與地之間從此沒有障礙。
在此之後,戴維離開家獨自居住,並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掌握心靈傳輸的技術,而他首要目標鎖定在搶銀行上。多年後,戴維(Hayden Christensen 飾)因此過上隨心所欲、養尊處優的自在生活。然而他的好日子即將走到盡頭,一個名叫「游俠」的神秘組織專門追蹤具有心靈傳輸能力的異能者。戴維成了被追擊的對象……
㈧ 如何評價電影《冰河追凶》
冰河追凶》:犯罪片外殼背後的倫理張力
有句話電影迷們或許都不會感到陌生,電影的本質是造夢——有時,它營造的是我們在現實中夢寐以求的美夢,另外一些情況中,它展現給我們的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噩夢。
人的本性之一是趨利避害,自然希望後一種情形只出現在電影里,離現實生活最好遠一點,再遠一點。然而人生總要面臨一些殘酷的局面,很多情況下,電影是可怖現實的翻版,甚至,人們會生發出一種帶有魔幻色彩的感嘆,現實生活的離奇荒誕遠超各路影視作品。
當院線電影中的恐怖事件與現實世界中的悲劇不期而遇時,這種魔幻感毫無疑問地會被進一步放大。眼下這樣的事就正在發生——《冰河追凶》上映時,常州外國語學校污染事件正在挑戰著人們的心理承受力。
常州外國語學校自搬新址後,493名學生檢出皮炎、血液指標異常等,個別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祖國的花朵成了祖國的花圈。實際上,這則新聞在今年一月便被爆出,近百天的時間里,家長們也曾屢次維權,但得到的是什麼?是校方的一再否定和堅稱達標。
這一情節簡直和《冰河追凶》中的劇情神相似:提煉廠在正常的管道之下還埋藏著另一條管道,每天向河中排入未經處理的污水,用假的監測證明欺騙村民,最後導致村中的小孩出生就是殘疾。
現實與電影的不謀而合讓人感到膽戰和心寒,每日的熱點新聞通過愈發發達快速的傳播途徑在不斷地透支人們的想像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電影,這一在很多情況下延伸拓展人類想像力的藝術形式,因此常常被迫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即現實比電影更荒誕更魔幻。
這無疑對這個時代的導演和編劇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要努力超越新聞式的奇觀展示,在寫實的基礎上嘗試去探討更為深入更為要害的問題,否則,他們有朝一日將會悲哀地發現,在層出不窮的真實事件面前,自己可能已經喪失了與之爭奪觀眾注意力的能力。
《冰河追凶》嘗試著去這樣做了,坦白來講,它顯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這種嘗試本身應該得到關注。它並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環保片或犯罪片,散發出了導演對當下社會的某種理解和焦慮。在懸疑犯罪片的外衣下,還保藏著一個更深的母題。
電影的大背景是環境污染,隱藏在這背後的是經濟發展與自然的角力,是一部分人利益和另一部分人健康的撕扯博弈。電影作為一種媒介語言,它展示的是當下的精神、理想、希冀和焦慮。在巴赫金的「眾生喧嘩」理論中,他認為語言是意識形態、信仰體系、世界觀、社會經歷的理論化形式,它們皆有自身的基調、意義和價值特徵。在《冰河追凶》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它的創作來源於當下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日益劇烈不可調和的矛盾。當這種矛盾具象化,對人身產生傷害後,宏大的利益博弈演化成了微觀、具體、充滿沖突感戲劇性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糾葛,故事也因此得以展開。
整體而言,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復仇的故事。面對傷害與痛苦,人們往往面臨著多種選擇,在常州外語學校事件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受害者的選擇,父母們選擇了靜坐、訴諸媒體來抵抗無形的暴力。而在電影中,一個嚴肅而沉重的命題擺在了主人公和所有觀眾的面前——面對暴力和傷害,是選擇以暴制暴還是選擇容忍乃至寬恕。這是一個無論如何抉擇都難逃困境的兩難選擇,但身居悲劇之中,你雖不願選擇,但卻不得不選擇。
故事背景被設置在一個地廣人稀世外桃源一般的村落里,一來是可以有助劇情發展並營造出緊張的氣氛,同時也展現出通過污染環境來獲得利益的經濟行為早以深入到如此偏遠的地方。在出現問題時,魏晨飾演的「李永勝」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途徑,而是原始的殺人復仇,這種方式也得到了村民的認可。這正是當下鄉土中國里的權力結構的隱喻和再現:人們只能靠私力救助來完成對仇恨的冤冤相報,對公權力充滿不信任感。
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污染是復仇的導火索,但復仇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村裡的河水被污染嗎?並非如此,而是因為李永勝的父母哥哥被殺。而被殺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他的哥哥知道了排污管的秘密。並且,並不只是知道而已。
如果他只是知道而默不作聲,或許後續的慘案都不會發生。要害之處恰恰在於,他因此心生貪念,敲詐勒索的慾望在內心中熊熊點燃,這股惡火最終灼傷乃至摧毀了他。
所以,這絕不是一個為了污染而復仇的簡單故事,故事因污染而起,最終指向的,卻是復雜曖昧的人性。
利益的強烈驅使下,罪行不斷邁向失控,已然超越了污染環境這種間接傷害他人的形式,而是以暴力的形式直接對人的生命構成傷害。電影藉此努力想要傳達的理念是,污染並不僅僅是污染本身,而負載著人性的盲目與貪婪,對環境的破壞也不僅僅是對環境的破壞,更為要害的是它挑動起了人性深處的貪念與仇恨,誘發了激烈的矛盾沖突乃至犯罪,而當污染這一源頭未能得到化解時,犯罪行為也不斷延續升級,走進「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境況。
在巨大的利益紛爭面前,人人都被捲入,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村長作為代言人和監督者,他選擇性「失明」,既是中國目前基層權力潰敗的展現,也展露了人性中逐利的一面,如果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他所有的對白都與錢有關,這難免讓人感覺到諷刺,而這也正是現實生活中無處不見的景象。
再來看故事的另一端。佟大為飾演的年輕警察「汪豪」因父親曾救過一個罪犯而犧牲,所以他決定不再救「人渣」。這為結尾戲他的選擇做了鋪墊,為了救梁家輝的女兒,他選擇把罪犯扔進冰河裡,而梁家輝飾演的「周鵬」選擇跳進冰河救罪犯。
在這里,導演為觀眾設置一個艱難的倫理學挑戰——是否可以拿一個壞人的性命來救一個好人?好人的性命是否天然應當拿壞人的性命交換?
而在罪犯這條線上,導演同樣為李永勝這個角色設計了一個非常強烈的倫理困境:他要復仇的對象正是養育他的資助者。這自然也牽扯出一個問題:他要復仇的對象翁傑到底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他做的好事是否就可以抵消他做的壞事呢?
從敘事技巧上而言,這一設計因為巧合感過強而顯得有些生硬。但它仍舊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導演嘗試作出的努力——還原現實生活中復雜、混沌、曖昧不清的倫理道德格局,而非以一種清晰分明、二元對立的價值理念處理人物關系與故事的邏輯走向。後一種方式更為簡潔刺激,作為商業類型片而言,或許更能調動起觀眾直感式的觀影快感,卻未免失之簡單膚淺,在復雜曖昧的現實面前顯得蒼白失真。
《冰河追凶》的這種未見得討好但卻值得付出的努力,實際上在去年的幾部國產犯罪片中已見端倪。例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顛覆了以前偉光正的警察形象,塑造了一個潦倒失落的廖凡;曹保平的《烈日灼心》也探討了罪是否可以因為做好事而抵消;還有忻鈺坤的《心迷宮》,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公權力的正義性與權威感在人心的揣測不定面前被消解地面目不清。出現這樣一批電影並不是偶爾的。某種程度上,他們是立足於當下社會生態的思考表達,導演們以各自擅長的話語方式完成了電影這一藝術形式所應承載的敘事使命。
㈨ 我想找一個老的科幻電影 只記得大概內容是主角克隆了自己,但是沒有很成功吧,後來主角被克隆的人追殺!
異形基地 Body Snatchers
恐怖事件接二連三地在某軍事基地發生,外星生物在人們熟睡的時候正大批侵入人體和大腦,進而毀滅人類……
瑪蒂和弟弟跟隨從事環保工作的爸爸來到一個軍事基地,調查那裡的化學污染情況,恐怖之事從此接踵而來。剛進基地瑪蒂就覺得那裡的人都很怪異。原來這個基地已被外星來的一種生物所佔領。它們趁人差悄們熟睡的時候侵入人的體內和大腦,企圖籍此佔領所有的軍事基地。進而毀滅人類。瑪蒂的父母及弟弟都相繼被外星生做宏物殺死。瑪蒂在飛行員蒂姆的救助下逃出該基地,並在路上炸純慶冊毀了將外星生物運往其它軍事基地的卡車。但除了他們倆之外,又有誰會相信這段經歷呢?
或者是 布魯斯·威利斯的《未來戰警》
《未來戰警》假想人類在未來能夠創造出完美的機器人替身,讓他們去代替自己出外活動。故事發生在並不遙遠的未來,人類生活在互相隔絕的世界裡,各自躲在家中,彼此之間保持聯系的方式就是通過使用代理機器人。布魯斯·威利斯所飾演的警察,被派去調查一宗代理機器人被殺案,因此他被迫冒險從家裡出來,去追蹤案件的蛛絲馬跡。
你自己看是哪個吧。。
㈩ 電影冰河追凶同樣內容的是哪一部電影
電影冰河追凶同樣內容的是賀橡哪一部電影
追凶者
電賣前影中拍清《冰河追凶》同樣內容的是另一部電影《追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