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對外國學生適合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對外國學生適合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4-05 19:26:27

1. 適合中學生看的十部英文電影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即「映畫」,是作品視覺藝術形式,通過使用移動圖像來表達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價值觀,或各類大氣模擬體驗。下面是我整理的適合中學生看的十部英文電影,歡迎大家分享。

適合中學生看的十部英文電影

01《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義大利,由羅伯托·貝里尼(Roberto Benigni)飾演的小人物─基多,來到圖斯坎尼小鎮追求他的理想與愛情,全然不顧法西斯主義之下的政府管制,在這里他與小學老師桃拉墜入情網。幾年後,他們擁有了一個小男孩─約書亞,而基多也開了一間書店。但好景不常,在法西斯主義政府統治下,一家人失散,被關入集中營,爸爸和兒子關在一起,媽媽則被關在另外一處,在殘酷無比的集中營里,爸爸以玩游戲的方式讓兒子仍保有童年的快樂與天真。最後,爸爸犧牲了自己,死於納粹的槍下,而兒子回到媽媽身邊。

02《阿甘正傳》

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羅賓·萊特·潘 飾),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但是,他始終忘不了珍妮,幾次匆匆的相聚和離別,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們終於又要見面。

03《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改編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本片的主題是「希望」,在牢獄題材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時至今日,本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網站的電影排行中始終穩坐前十。

04《大魚》

一個美麗的親情童話。父親愛德華(亞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飾)年輕時,很愛給年幼的兒子講自己的傳奇經歷,他自稱在阿拉巴馬旅行推銷員時,經歷過很多光怪陸離,魔幻荒誕的事情。威爾(比利·克魯德普 Billy Crup 飾)並不相信,覺得是父親在虛榮和浮誇,父子關系漸漸疏離。直到父親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了,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兒子面對病榻上的父親時,父親又開始說他早年的經歷:他曾經為了離開小村莊去大城市闖盪,在途中遇到巫婆和巨人,還一起去了幽靈庄,再後來,認識了一個神奇的馬戲團演員,一個亞洲藝人,一條怎麼也抓不到的大魚,還有怎樣跟母親一見鍾情,定下終身……從父親病弱的氣息里,威爾彷彿領悟到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受,也許父親的敘述有修飾的成分,但在他的心中,那些經歷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充滿激情和想像,而父親終於在兒子的理解和深愛下閉上眼睛。

05《歌舞青春》

從一部迪士尼頻道的原創電視電影開始,在美播出後迅速走紅,引爆了具有轟動性的跨娛樂平台、跨越國際市場的全球青年新文化潮流。2006年1月美國首播,隨即引爆炫風,電視收視長紅,締造新紀錄。獲得艾美獎6項提名,並拿下兩項大獎(最佳兒童節目、最佳舞蹈編排)。此外還獲得2006年全美青少年票選3項大獎。

06《三個白痴》

印度電影《三個白痴》是一部可以讓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自我感覺良好的導演感到慚愧的電影,盡管該片無大明星,無大製作,選材的出發點居然是被認為很難出彩的大學校園主題。故事講述了三個不同出身的大學生如何在某印度高等工科學府里"熬"到工程學學位的故事。

07《公主日記》

是迪士尼公司所創的一部電影,影片由加里馬歇爾執導,安妮海瑟薇等主演,講述一個紐約城裡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兒,甚至在學校被視為透明,但被證實是一個臨近小國的公主,而後公主由皇後奶奶調教為舉止優雅的真正公主,並最終選擇擔當起治理國家的責任的故事。

08《海上鋼琴師》

本片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蒂姆羅斯 飾)。1900慢慢長大,顯示了出了無師自通的非凡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爵士樂鼻祖傑尼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自嘆弗如,黯然離去。可惜,這一切的事情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來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情愫在琴鍵上流淌。他會不會為了愛情,踏上陸地開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聲驚艷世界?他將怎樣譜寫自己非凡的人生。

09《天使愛美麗》

一個現代灰姑娘的童話,鏡頭底下的巴黎是比明信片更加明媚的世外桃源,把少女的悸動和憧憬化成一幕幕迷人的畫卷。完全屬於一個人的奇想世界。帶點無傷大雅的'小惡作劇,穿行在巴黎艷麗的陽光底下。心地澄澈,宛若天使凡落。那麼多的奇思妙想,於是得以在驚喜中看一個孤獨的女孩在守望愛的旅途中跋涉。由奧黛麗·塔圖主演,愛情喜劇類電影。

10《音樂之聲》

瑪利亞(朱麗·安德魯斯 飾)是一個年輕活潑的修女,喜歡在大自然下高聲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記了修道院里的規矩。院長認為瑪利亞並不屬於規矩嚴格的修道院。院長與眾嬤嬤商量後,決定安排瑪利亞到一位名叫特拉普(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飾)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個孩子,他要求對孩子嚴格管教。他告訴瑪利亞在他家的家庭教師都做不長久,都是因為孩子的惡作劇。瑪利亞果然也遭到了惡作劇,可是這位善良的老師並沒有告訴他們的父親,而是像個母親一樣照顧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上校與瑪利亞之間發生了感情,他們完婚後回到了已被納粹佔領的奧地利,上校並不想為納粹辦事,一家人准備逃跑。

英文勵志電影推薦

第一名《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這個年代沒有那一部電影能使人獲得如此的寧靜,使它繼續領跑今年的英文勵志電影排行榜。

在踏上這個充滿競爭與排擠的社會之前,《阿甘正傳》教給你的不是與世無爭、息事寧人,而是默默奮斗、樂天知命。看了《阿甘正傳》,內心能多一份平靜,少一份浮躁,就已經足夠了。湯姆漢克斯的經典片,高中生應該都看過的吧!

推薦指數:10

第二名《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彷彿影片講的是我們似曾相似的往昔再現,又彷彿對我們未來前進的叮囑,在感動之餘,對我們進行了人生的洗禮,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威爾·史密斯主演。《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取材於發生在美國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影片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推薦指數:9

第三名 《畢業生(The Graate)》

獻給大三大四的同學,當要離開校園時

達斯汀.霍夫曼對未知世界的彷徨和嚮往,以及那個洋溢著激情和沖動的結尾,都一絲不差地契合了畢業生的心情。當然,還有那首廣為傳唱的插曲,它會適時地盪起你心中淡淡的離愁。

推薦指數:9

第四名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藍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難的數學題,卻被年輕的清潔工威爾(馬特·戴蒙 飾)解了出來。可是威爾卻是個問題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萊特飾)等人四處閑逛,打架滋事。當藍波找到這個天才的時候,他正因為打架襲警被法庭宣判送進看守所。藍波向法官求情保釋,才使他免於牢獄之災。

藍波為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請了很多心理學專家為威爾做輔導,但是威爾十分抗拒,專家們都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之下,藍波求助於他大學的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羅賓·威廉姆斯 飾),希望能夠幫助威爾打開心房。

經過藍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爾漸漸敞開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話,更是讓他豁然開朗。

第五名 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症做斗爭。

第六名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正如導演伊斯特伍德所說的,」這不是一個關於拳擊的故事,是關於希望、夢想和愛的故事」,看過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就會知道今年奧斯卡典禮上的大 獲全勝真的是實至名歸。

推薦指數:8

第七名 時尚女魔頭(The devil wears in Prada)

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婭,機緣巧合進入了一家頂級時裝雜志社作總編助手。然而她很快發現自己的工作簡直是一場噩夢。在最後的時刻,她明白了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女主演安妮·海瑟薇很漂亮~

推薦指數:7

第八名 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一個單身母親,帶著三個孩子,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社會地位低下,數度求職而被拒,銀行帳戶上只有十四元錢,車停在道上挨罰單,還被其他的車撞……一個在事業、家庭、愛情之間摸爬滾打、不辭辛勞的女人,心直口快,善良機敏,偶爾還有些粗俗。她先是為自己的權益而戰,繼而為公眾的權益而戰,把公眾的權益當作了自己的權益。愛害人痛苦的樣子,令她深感同情,而別人的信賴,也令她找到了自我的價值,她的直覺,最終引導她走向了更高遠的目標,完成了一件別人無法想像的事,可以說是奇跡。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輕言放棄,正如片名:永不妥協。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人,被朱麗婭羅伯茨演得細膩入微。

推薦指數:7

第九名 光輝歲月(Remember the Titans)

該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發生於1971年,兩間黑人中學和一間白人中學合並,於是這三個學校的足球隊必須重新組成一支混合球隊。白人教練約特(韋爾· 帕頓飾)將此視為「人格侮辱」而憤然辭職,於是黑人教練赫爾曼·布恩(丹澤爾·華盛頓飾)接手統領。他除了需要解決各隊的分歧外,還要應付當時徘徊於種族間的緊張狀況。最終,他排除萬難,帶領他的隊伍打開勝利之門。

推薦指數:6

第十名. 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在美國某個鄉村工廠做工的捷克移民塞爾瑪(比約克)天性善良,因患有先天性疾病,她的視線正日趨模糊。為了不讓遺傳了該病的兒子也將宿命繼承,塞爾瑪每日做工都很辛苦,不知情的好友兼同事林達(凱薩琳·丹妮芙)因心疼而好言相勸時,她總是報一微笑,因為她還有另一個純粹屬於音樂的世界,其間的美好與安靜,足以抵擋現實的心酸與艱難。

令她欣慰的是,在眼睛要徹底變瞎之前,基本籌齊了兒子手術所需的費用,然而就在此時,意外發生,她的命運被加速推向復雜悲慘的境地。

2. 適合推薦給老外看的中文電影

電影一直都是學習語言的很好方式,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電影,練習自己的聽力,了解相關的文化。但是,作為老師,如何選擇適合學生看的電影,需要慎之又慎。特別是在美國,學校對於電影的選擇的和播放有嚴格的要求。兩年來,收集了一些不錯的中文電影。既滿足了要求,也頗受學生歡迎。

1、《十二生肖》

成龍大哥是在外國也算是家喻戶曉了。這部面向國際市場的電影,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在教授十二生肖時可以推薦給學生看這部電影。(其實我心裡還在吼:叫你們搶我們的這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快快給咱們還回來!!)

2、《功夫夢》

成龍大哥又登場啦!他在外國人心中那是真紅!雖然電影也就三到四星水準,但是演員和故事都是賣點。電影展現了中國功夫以及老北京城的生活,是一種文化展示。而中英夾雜的對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明白。所以這部片子可以作為上課的補充材料使用,或者布置成作業,請學生看了以後進行故事的講述,回答老師事先預留的問題都可以。另外請注意賈登·史密斯的中文,學生聽了應該會覺得自己的中文其實很好啊(我一學生就吐槽了,嘻嘻)

3、《大紅燈籠高高掛》

這個就是外國人認為的最中國的電影!影片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不管是它的獲獎背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還是它出自於中國最有名的導演之一張藝謀,亦或是主演鞏俐非常受西方人待見,都足以成為推薦給學生看的電影的理由。文化普及意義大於學習中文。

另外張藝謀的片子其實大部分都拍的不錯,《金陵十三釵》、《一個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等等可以成系列推薦,不過真沒法學中文,這濃濃的鄉音啊。。

4、《聽說》

我會告訴你我讓學生看這部電影是因為台詞少嗎。。很清新的一部電影,沒有很多對白,都是以手語為主。但是故事十分打動人心。台灣人說國語語速較慢,容易明白。就是台灣腔調重了些。

5、《末代皇帝》

一部相當老的,中國年輕人不太熟悉,但是在老外界(我是不是創造了個新詞?)知名度相當高的一部片子,可能是因為拿過奧斯卡獎吧,導演也是外國人,所以並沒有被當做中國電影。不過我想說首先每個對外漢語老師可以一看,幫助了解那段歷史,其次要是你的學生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話,一定要推薦給他看!當歷史故事看就行,這樣的電影就別再當學習材料啦。

6、《卧虎藏龍》

李安導演的功夫片,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畫面清晰唯美,打動場面靈動飄逸,特別是輕功,公認的輕功拍的最好的場面。不過由於文化差異,也有部分學生反應對故事內容不甚了解,不知所雲,純粹在觀摩打鬥動作等等。

7、《花木蘭》

咳咳,我知道這個是迪斯尼製作的啦,但是,這畢竟是咱們中國的古代故事!這也是美國的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歡的電影。可以給學生播放中文配音的版本,學生對電影的熟悉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中文的意思。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述花木蘭的真正故事。什麼?你問我《功夫熊貓》,這個完完全全是美國大片,不具可比性,可以給你家的中國娃娃看。

8、《中國合夥人》

給學生看過!hsk5級水平的,看的中文字幕,表示沒有太大問題。問她最喜歡這三個當紅男星的哪一位?人家表示黃曉明最帥。這年頭外國人不得了啊,認識黃曉明和他baby的還真不少~  故事本身就不難懂,加上故事背景是學英語和留洋,外國人就更感興趣了。當時我是在講「創業」話題的時候給學生放的片段,他們很有興趣,回家自己看了完整版。

9、《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向學生展示中國校園生活與愛情最好的電影。給水平高的學生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他們順便還能把胡夏的主題歌《那些年》也給學了。同理,《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都是不錯的校園電影備選篇。

這里又有人問我了,什麼叫水平高?水平多高的人能看這片子呢?我個人感覺差不多hsk4-5級之間的,看一些中國現代電視劇或電影,反應家常里短的,是最好不過了。我還有過了hsk5級的日本學生在看《心理罪》呢。。。

小結如下:

單純作為文化推廣時,可以給學生放一些古代、歷史、中國風電影。不然,建議放講述現代故事的電影,語言更容易理解,故事情節也更容易接受。而且我個人覺得屬於鞏俐、楊紫瓊、張曼玉、成龍這些人的時代正在退去(沒有任何不敬哦),更多的外國人渴望認識中國最火最熱的新星,比如范冰冰、李易峰,TFboys,就好像我們也在認識賈斯丁比伯、泰勒斯威夫特一樣。

老師們可以考慮可以開設中文電影觀摩課,或者不定期在下午搞中國電影播放日也不錯。准備一些話題與學生討論,也可以學習一些語言,准備一些中文問題,讓學生看電影回答。

3. 介紹幾個適合兒童看的國外電影

《查理和巧克力夢工廠》
《小鬼當家》系列
《料理鼠王》
《三個火槍手》
宮崎駿系列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劇場
2·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劇場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劇場
4·紅豬 (紅の豚) (1992)劇場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6·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劇場
7·千與千尋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2001)劇場
8·哈爾的移動城堡 (ハウルの動く城) (2004)劇場
通常評論范圍內的宮崎駿作品,除了GHIBLI時期作品8部之外還包括以下2部:
·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漫畫;另有同名劇場《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改編自漫畫版,主題人物情節較原作都顯得膚淺而簡單。一般評論指前者。
·側耳傾聽 (耳をすませば)(1995)劇場,近藤喜文任監督,宮崎駿擔任腳本,分鏡等製作。
另,宮崎駿新作《崖の上のポニョ》預計於2008年上映。

非宮崎駿導演的GHIBLI其他作品: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劇場 高畑勲(2006出了再見螢火蟲)
·歲月的童話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劇場 高畑勲
·聽見濤聲 (海がきこえる)(1993)劇場 望月智充
·平成狸合戰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劇場 高畑勲
·我的鄰居山田君 (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1999)劇場 高畑勲
·貓的報恩 (貓の恩返し)(2002)劇場 森田宏幸
·種山原之夜(種山ヶ原の夜)(2005) 劇場 男鹿和雄
·地海傳說(ゲド戦記)(2007)劇場 宮崎吾郎

4. 適合給大學生看的英文電影有哪些

一、《少年時代》


可以被稱為「神作」的影片。劇情很簡單,講一個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歷程。不同於一般電影找大小兩位演員演繹,影片歷時12年拍攝,所有演員都沒有換。

️理由:電影的語言很有特點日常的敘事對話貫穿始終,偶爾蹦出思辨與哲理。對於英語口語學習,這樣簡單真實、貼近生活場景的多對話影片,是最佳選擇。

四、《億萬》


人稱「金融版紙牌屋」,開播第一集就創下出品方的最高收視率。講的是紐約檢察官查克,運用權術追捕華爾街對沖基金大亨鮑比的故事。

️理由:劇中精彩的演講和談話技巧用詞犀利,極具煽動力和鼓舞性,適合多聽幾遍,收集起來,作為正式場合發言的口語素材。

五、《傲骨之戰》


劇情圍繞幾位生活跌到谷底的女律師展開,看她們如何靠自己的拼搏,讓生活重回軌道。

️理由:劇中主角的身份都是中產階級,在看劇之餘,你能學到美國中產階級地道的用詞和表達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

六、《國王的演講》


電影的交代的是一位有口吃的皇子,通過一個不入流的騙子醫生的引導,逐步放下心結,成為一位對人民負責的好國王。

️理由:該片英倫氣息濃郁,人物語速稍慢,適合練習聽力的同學。



七、《女王》


故事講述的是黛安娜王妃死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並沒有出來穩定民心,引起民眾的劇烈嘲諷。知道這段歷史的同學會發現片子中充斥著對於人物角色的諷刺意味。

️理由:對於英語學習來說,該發音十分標准,是適合練習口語與聽力的好片。

八、《窈窕淑女》


奧黛麗赫本的經典之作

️理由:一電影不但故事好玩,更是學習英語母音發音最佳教程,你會看到,音標母音,對一個人說英文有多重要

九、《風雨哈佛路》

該片同樣是一部勵志故事,不同於其他勵志影片的形式,女主的一路艱辛並沒有所謂的上帝之手,面對千瘡百孔的生活,女主並未放棄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通過讀書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影片的句子有一定難度,但主人公常常有些帶有哲理性思考的語句,如果用來豐富自己的文章也一定會比較出彩。

十、《女王》

故事講述的是黛安娜王妃死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並沒有出來穩定民心,引起民眾的劇烈嘲諷。知道這段歷史的同學會發現片子中充斥著對於人物角色的諷刺意味。對於英語學習來說,該發音十分標准,是適合練習口語與聽力的好片。

5. 適合12歲看的英文有名的電影

適合12歲看的英文有名的電影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本人非常喜歡),《里約大冒險》,《馴龍記》,《霍爾和他的移動城堡》(這個很好看不過好像是日文的)

好看的電影,有名的電影

搞笑的:
《玩具總動員3》《美麗密令》《怪物史瑞克4》《越光寶盒》《鄰家特工》《長江7號愛地球》《花田返悉閉喜事2010》《人在囧途》《大兵小將》《家有喜事2010》《笨人晚宴》《二流警探》《龍鳳店》
愛情的:
《好雨時節》《月滿軒尼詩》《全城熱戀》《東風雨》《出水芙蓉》《志明與春嬌》《情人節》《72家租客》《歲月神偷》《80'後》《夢回金沙城》《撲克王》《初戀紅豆冰》《戀愛通告》《近在咫尺的愛戀》
動作的:
《錦衣衛》《葉問2》《阿凡達》《鋼鐵俠2》《波斯王子:時之刃》《槍王之王》《大偵探福爾摩斯》《危情諜戰》《十月圍城》《天龍特攻隊》《線人》《功夫夢》《盜夢空間》《鐵血戰士》《全城戒備》《特工紹特》《敢死隊》
其他:
《我們天上見》《杜拉拉升職記》《阿黛拉的非凡冒險》《海上傳奇》《愛麗絲夢遊仙境》《海洋天堂》《唐山大地震》《荒村公寓》《深海探奇》《孩子們都很好》

適合12歲學生看的電影

動畫片:《閃電狗》《娜娜》《一個音樂家》《我在伊朗長大》《機器人瓦力》《花木蘭1、2》《鍾樓怪人1、2》《玩具總動員1、2》《星銀島》《小美人魚1、2》《埃及王子》《美女與野獸1、2》《小雞快跑》《星際寶貝1、2》《冰河世紀1、2》《歪轉騎士》《料理鼠王》《蜜蜂總動員》《獅子王》《籬笆牆外》《別惹螞蟻》《怪獸屋》《汽車總動員》《鼠來寶》《霍頓與無名氏》《鯊魚黑幫》《怪物史瑞克1、2》《超人特工》《馬達加斯加》《海底總動員》《超級無敵掌門狗》《阿拉丁》《風中奇緣》《亞瑟迷你王國》《邪惡新世界》《鼠國流浪記》《寶蓮燈》《快樂大腳》《瘋狂農場》《僵屍新娘》《小馬王》《荒野奇兵》《梁山伯與祝英台》《功夫熊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貓的報恩》《幽靈公主》《夢幻街少女》《海潮之聲》《風之榖》《紅豬俠》《魔女宅急便》《再見螢火蟲》《哈爾的移動城堡》

求幾部好看的英文電影??比較有名的。

【歐美影片】:真愛至上 死神來了4 復仇 *** *** 誓不遺忘 第九區 人類終結 豚鼠特工隊 不可思議 布魯諾 罪惡之源 變形金剛2 電鋸殺人狂 三月女郎 吾愛無悔 之後 古斯特洛夫號 擁抱和接吻 勇者無懼 高校奇女子 乖乖女是大明星 鬼門關 漫長的婚約,愛在戰火紛飛時 尋找伴郎 更多精彩影片,到【MTIK電影網】影視網 mtik.

求印度有名的好看的電影...

印度寶萊塢電影就三種類型,一是從編劇導演到演員都是一線人物的大製作,這樣的片子通常有獎項也有票房,二是只漏裂為拿獎不追求票房的,就像《三峽好人》那種,第三種呢就完全屬於粗製濫造的歌舞片,演員也沒什麼名氣,故事沒什麼情節或者很狗血,再加上超長的MTV,所以印度年產電影800至1200多部多半是靠三流電影充數的,但是這也不影響寶萊塢每年在高產下的高質量電影出現,推陸穗薦幾部最近幾年非常值得一看的寶萊塢名作:
《再生緣》、《未知死亡》、《天生一對》、《加油印度》、《有時快樂有時悲傷》、《幻影車神》、《追蹤再現-don》、《我的名字叫可汗》、《紐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為愛毀滅》、《印度超人》

適合12、3歲的少年們看的英文電影

人工智慧
靈異第六感
加菲貓
冰河世紀
怪物史萊克
小鬼當家
小鬼當街

適合14歲看的電影

波西傑克遜與神火之盜 波西傑克遜與魔獸之海 雷神 美國隊長 鋼鐵俠 墨水心 地心歷險記1 2

20歲適合看的電影

gossip girl

12歲適合看的英語電影

獅子王
帕丁頓熊
哈利波特

最有名的電影?

劇情 肖申克的救贖
科幻 人工智慧
動作 這個殺手不太冷
愛情 泰坦尼克號

6. 適合中學生看的歐美勵志電影

適合中學生看的歐美勵志電影推薦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下面,我為大家推薦十部適合中學生看的歐美勵志電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有所啟發!

1、《肖申克的救贖》

2《阿甘正傳》

3、《當幸福來敲門》

4、《無主之城》

5、《百萬寶貝》

6、《心靈捕手》

7、《勇敢的心》

8、《鐵拳男人》

9、《光榮之路 Glory Road》

10、《風雨哈佛路》

延伸閱讀:

國際電影節有哪些?

威尼斯電影節

la Biennale di Venezia[1]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電影節

Sundance Film Festival[2]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東京國際電影節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3]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類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4]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電影旬報電影獎

Kinema Junpō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美國金草莓獎

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戛納電影節

Festival De Cannes[5]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開羅國際電影節

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2009年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6] 。

蒙特利爾電影節

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為“世界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活動內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並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

;

7. 適合中學生看的英文電影 適合中學生看的英文電影推薦

1、《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是電影《阿甘正傳》中最經典的一句台詞。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弗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2、《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這部電影取材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真實故事。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威爾?史密斯飾),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片中的小孩,其實正是威爾?史密斯現實生活中兒子,當時他才兩歲零十個月,演一個五歲的孩子。父子間的默契給喜歡他的影迷帶來了很大的看點。電影的最後結局中主演史密斯帶著兒子與真實的加德納相遇還互相點頭示意,這是電影中的一個最大的彩蛋。

3、《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影片也許間接地對生命給予了哲學的思考。選擇權在你手中,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要做什麼樣的人,這都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厭棄或者喜歡,都肩負在你的身上,不會某一天隨風而去。記住,和你的心靈對話,捕捉你心靈最真實的聲音,告訴你自己,你是主宰你自己的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