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日本電影 記得裡面是由小故事組成的 分春季秋季什麼的
韓國金基德的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劇情:
春天,貪玩的童僧拿著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捉弄著小生靈們。老僧(吳永洙飾)發現後,用同樣的手法懲罰他,告誡他不可胡來。
夏天,十七歲的少僧(金永敏飾)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悶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麗珍飾)在母親陪同下,來到寺廟拜佛求平安,並留下療養。少年開始忍受不住異性相洞彎吸所帶來的誘惑……
秋天,青年在外面殺人後重返寺廟,請雹緩求諒解。老僧命其刻寫心經,去掉罪孽,同時,追捕逃納肆悶犯的警察也趕到寺廟……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飾)回到山中寺廟,重新開始修行苦練。一名婦女突然探訪寺廟,並留下了一個男嬰,希望能被收留。
之後,又一個春天到來。
Ⅱ 一部外國電影,男主被風吹了碎冰到眼睛裡,然後性格大變,女主為了救男主,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
《腔和冰雪女王宴圓改》 Snow Queen (2002)?
導演: 胡大為
編劇: 西蒙·摩爾
主演: 布里吉特·芳達 / Jeremy Guilbaut / 切爾西·漢德勒
類型: 劇情 / 動作 / 家庭 / 奇幻 /晌判 冒險
有幾個版本
Ⅲ 求一部外國電影名字,講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四個女王,好像冬之女王特
冰雪女王(2002年美國電影)
Ⅳ 我想求一部電影,是小時候看的,大致內容都忘了,好像是外國的,是春夏秋冬分別是四個仙女,然後呢就是
冰雪女王 (2002)
導演:胡大為
編劇:西蒙·摩爾
主演:布里吉特·芳達/Jeremy Guilbaut/切爾西·漢德勒/Robert Wisden/Wanda Cannon/更多...
類型:劇情/動作/家庭/奇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德國 / 加拿大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02-12-08
片長:180分鍾
又名:白雪女王
Ⅳ 求一部影視片段,裡面同一場景四季變換的鏡頭,有風有雨有雪,在電影里看見過的也請告訴我,在線等
Glimpses:A Human View of the Living City 世博加拿大館放映的片子 靜靜體會 感人
中信卜文名 印象:興凳坦盯旺之城人性解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5NjAyMTky.html
其中有一段墓地的春夏秋冬場面棗和 印象深刻
Ⅵ 求一個片子 電影也好紀錄片也好 有春夏秋冬變換的場景 最好是在野外 森林中的春夏秋冬變換
《暮磨察游光之城2》女主角站在窗口看外面,還瞎銷有《諾丁山》裡面男主角一邊走季節一邊變化,《沒稿忠犬八公》八公一年一年的登主人回來~
Ⅶ 求一部歐美電影名字,關於春夏秋冬的(收費黨自覺走開……(>﹏<))
冰雪女王(2002年胡大為執導美國影片)
Ⅷ 跪求一部關於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故事的歐美魔幻電影!!!
《Snow Queen》(《冰雪女王》)
Ⅸ 請問哪個電影里有單獨一段四季變化或者生物成長衰老的片段
金基德的冬去春來(春夏秋冬又一春)
天使艾美利中也有四季變化的鏡頭
Ⅹ 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內心掙扎和解脫
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及其人的內心掙扎和解脫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的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又譯《春去冬來》),以其優美的畫面,和諧的自然景色,簡練的語言,巧妙的情節,沉甸甸而又瘋狂的情感,深刻的哲理,象徵的手法,寓意的刻畫,表達出了對人的存在、慾望、性、愛、壓抑、扭曲、惡、破壞力、順其或反自然、人與動物的關系、佛法和禪定的看法。返肢亮以春夏秋冬四季,象徵人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在各階段上的掙扎和境界境遇。在絢爛、奔放、戀愛、縱欲、殺人之後,產生反思,重歸自然和重新昄依佛法,最後達到一種大徹大悟,達到一種人的再生,人天合一的精神境界。電影也有唯美主義的傾向。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地點是環山湖中寺廟,以四季變化來象徵人生中的不同階段,以三代僧人來代表每一代人在重復著幾乎是同樣的人生故事。描寫手法特別。四季的輪回說明著人生的苦樂善欲惡的交替重復。第二個春天,寓意了人生中的希望和對人可能重蹈復轍的擔憂。電影所蘊含的意義深刻。
電影開始在美麗得如同人間仙境般的煙波浩渺的湖水上,在一種空靈而又讓人感到有點絕望的氣氛中,故事開始發生。
在湖心的佛廟人生庵中生活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生活的范圍是從湖心廟宇到湖邊的山上挖葯草,小和尚同時在四周玩耍嬉戲。金基德本人在電影中扮演了一位智慧的老和尚。他看破了人間慾望和飢臘游戲,以寬厚、理解和放棄的態度,最後達到了自身的超度和圓寂。
第一部分《春》:人性在這里還原為最為原始的純真。小和尚尚為單純玩童,在自然的環境中,他吸收著自然的養育,接受著師傅的引導和智慧。他的身體和靈魂和草木一塊生長,與山水為伴。同時,人性的惡和破壞力已開始顯現。他在魚、蛤蟆、和蛇的身上,捆上石頭,導致魚和蛇的死亡。這時小和尚手舞足蹈,天真童趣,卻已表現了人類的性本惡。
小和尚殺了生,開了殺戒。正如他的師傅深刻的見解:小動物的死亡將會永遠地壓在小和尚的心裡。這套住小動物的'石頭,象徵預示著小和尚的心靈和人格被鎖住了,他已經免不了要在生活中永遠拖著一塊大石頭在心裡。這種重壓會毀了他。而最終,他會拖著一塊大石頭在懺悔中復活。
第二部分《夏》:約十多年後。小和尚已成年青小伙。夏季是熱烈的和充滿生命慾望的。在小和尚去接來治病的美麗姑娘和她母親的路上,他看見了兩條蛇的交媾,這預示了小和尚會開色戒。姑娘母親離去後,小和尚先是拒絕姑娘漏寬坐“佛像石凳”,但開了情懷以後,他又主動搬來“佛像石凳”給姑娘坐,表明心中先守護佛到佛的地位的瓦解,也體現出在特定情況下人為情和欲將佛法放棄。
小和尚偷看姑娘換衣服和多次對姑娘進行性搔擾,最終他佔有了姑娘並多次同她發生性關系。
兩位年輕人的情是執著的,執著得性慾到放任放盪。同時讓人感到一種隱隱約約的殺氣。倆人都無世俗經驗。倆人的精神世界又是如此地脆弱。姑娘的病,從心理上看,多半是因為太內向,又有年輕人的荷爾蒙刺激,有慾望又太壓抑自己導致的。帶著初生的愛情和放縱性慾後的滿足,已經治好了姑娘的病。老和尚看到了年輕人的這一切,他也知道:青年人的情和欲,擋是擋不住的。生活只有自己去經歷,才能真正大悟。於是,他送走了姑娘。戀愛中的小和尚當晚偷了那尊珍寶佛像,還俗走入紅塵,追他的愛人去了。
第三部分《秋》:約十多年後。老和尚已為垂暮老人。小和尚已人到中年。老和尚在一份包東西的舊報紙上讀到小和尚因妻子外遇已殺妻潛逃。這是世間悲劇。但老和尚有佛陀慧眼,他可能認為那也不過是人生平常的一幕。老和尚知道小和尚無親人,憑他的判斷,小和尚會回來找他。他平靜地等著他。
小和尚回來了,仍不慚愧。塵緣未了,殺心未滅。面對愛的背叛,在殺了妻子後,他仍然揮著帶血的匕首,他還冒著嫉妒的火焰。
電影在這里揭示出人性中赤裸裸的惡和毀滅性的力量。金基德眼中的愛情,藉助於慾望和暴力的原始發泄,最後以悲劇收場。
小和尚再次剔度出家。閱盡人間滄桑的老和尚,在廟堂前的木板地上寫滿了經文,讓小和尚一個字一個字的刻出來。警察追小和尚至湖中寺廟。老和尚鎮靜如山,讓警察等他刻完再帶走他,這樣可以收了他的憤怒和殺氣。小和尚早上醒來,如有頓悟,他被警察帶走。老和尚在秋葉綠波中,坐在船上,點火坐化。人生的大徹大悟,佛教的鳯凰涅磐,到此為止,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人生活到這份上,也算是修成正果,人天合一了。
金基德這里還暗示表達了一種思想:即世間俗不可耐之輩,陶醉於成天營營苟苟,專營謀利,色慾放縱,皆為蠅頭鼠輩之徒。實質上,人在天地山川湖海之間,渺小得如寄蜉蝣,也如秋風中之一葉。而在佛法面前,追求的物質,也會一切皆空。這里金基德把他對禪學的解釋與人生的思考,完美結合在一起了。
第四部分《冬》:數年以後。服刑期滿人已過中年的小和尚回到幾乎成廢墟的寺廟。他已頭發斑白。他從冰湖中掏出師傅的舍利,用冰給他雕了一座佛像,替老和尚圓了寂。他將在山中湖裡的孤寂中度過餘生。
蒙面女人在寺廟棄嬰,預示了下一代小僧人的生活和故事。一切都將在在自然界中循環和繼續。他收養了這個孩子。
他背拖一大石磨盤將佛像送到山頂,是對其童年殺生和中年殺妻的償還和超度。而佛像在高高的山頂,以清明平靜,慧眼超脫,俯瞰湖光山色,人世紅塵。一切都是那般渺小如過眼煙雲。比起很多追名逐利,妄自菲薄,懵懂到死也沒有明白這一切的人,他也祘幾乎近於功德圓滿了。
第五部分《又一春》:幾年以後。又是一個春暖花開,主人公老了,新收養的小和尚同樣重復著師傅當年的生活軌跡。無邪的小和尚把石頭塞入魚、青蛙、蛇的動物的口腔,看著它們掙扎喘息,手舞足蹈。預示了下一代人的生命軌跡,同時反映出第一代老和尚可能曾經有過的生活和經歷。老一代象徵著理性,並擔負著保護啟迪下一代的任務。三代人的生活,共同表現了代代相傳的人生軌跡,有精神的交接,更說明了人類生活代代的大同小異。
生命在循環,自然在延續。一代代人重復著前人的錯誤,重蹈覆轍,但最終在信仰中得以解脫。
金基德的這部電影也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孤獨,自我的贖罪和犧牲。以極端的感情和縱欲,表達了人在世俗的追求中的失敗和毀滅。在由男女之情所萌生的極強的佔有慾望和愛的極致中,結果就是放棄或毀滅。
同時,金基德的這部電影還表達了一種對生命質量的極度渴望和要求,而精神總是要在極端的環境中才能得到徹底解脫和得以凈化。
金基德的這部電影技巧是高超美妙的。沒有社會背景,即象徵著故事是穿越時空國界的。現實的生活環境,只有山水廟宇,即象徵著在生活本質上無非是這么簡單,同時表明人源於自然,也回歸自然。人物沒名字,即電影里的男女老少可以是象徵著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最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白,電影五幕里可能對話加起來不足百句。這世界無須更多的表白,人的存在本身和經歷,就說明了一切。電影同時通過畫面,強力表達出自然的力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以及人的內心沖突。
電影表達的愛是一種原始慾望,也可以說是一種人類的本能。這種愛有它的美好與壯麗,並釋放慾望。但正是這種原始慾望,卻是惡和破壞力的根源。導演想要說明的是,要這種平衡人的原始慾望,只有靠佛的超度,只有靠回歸自然。
總而言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和導演金基德,以象徵和唯美主義的表現手法,向人們提出和展示了許多方面的人生問題和哲理思考。他的想法是深刻的,表達是寓意的,但答案卻是有局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