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_電影《卧虎藏龍》音樂的「李慕白」主題貫穿始終充滿變化,作曲家用了哪三
主題音樂風格悠遠哀而不傷,配合片中含蓄愛情表達,可謂相得益彰。
影片中音樂不僅運用民族樂器渲染情節氛圍,還充分借鑒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素材。大漠之中,玉嬌龍獨一人與一群大漠盜賊打鬥場面中採用富有民族風情旋律、歡快節奏與激烈打鬥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維吾爾族式舞曲將氣氛烘托得更加緊張激烈,襯托出玉嬌龍出神入化武藝及頑強生命力;羅小虎所唱維吾爾族民歌,不但體現了羅小虎真誠朴實性格,同時將他此時心理描繪得生動貼切。
B. 《卧虎藏龍》:東西方音樂契合下的武俠美學
作為一部經典武俠電影,《卧虎藏龍》所強調的主旋律並非傳統的俠客豪氣,而是對江湖背景下人文內涵的思索沉澱。為了契合這一主題,譚盾在影片的配樂中以深邃的東方音樂為主,並採用豐富的中國民族性樂器,將這部情節曲折的影片娓娓道來。東方音樂元素不僅為電影音樂的創作提供了東方情調,也增強了電影的視聽效果,提高故事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以影片同名主題曲《卧虎藏龍》為例,其中運用的中國民族樂器有琵琶、板鼓、竹笛、二胡、葫蘆絲、中國鼓、手鼓等,在旋律上以民歌和戲曲為主要題材,並注重聲畫統一,盡顯東方文化色彩。
電影《卧虎藏龍》選擇的音樂旋律使電影主角的個性發展與整體故事緊密相連,既深化了主題思想,渲染了影片氛圍,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除了完整的民族樂器演奏,民族樂器的單純發聲也為東方音樂色彩的呈現增色不少。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當屬民族打擊樂器的運用,在大量刀劍對決、拳腿過招的情節中,中國鼓等打擊樂器都起到了調動氛圍、穿越時空的作用,這些民族樂器在行雲流水的打鬥中成為點睛之筆,將電影節奏與意境恰到好處地傳達出來,有效渲染了場景的戲劇效果。可以說,《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有直擊人心的力量,並呈現出民族性和融合性的雙重特點,以多種東方音樂要素完美地展現了武俠電影的別致美感。
無論是電影主旋律,還是插曲配樂,《卧虎藏龍》的音樂格調都是極具民族性的。盡管電影開頭、中間和結尾處插入了交響樂的運用,但其本質仍以東方音樂為主,且音樂表現形式含有濃濃的中式情結。東方音樂的民族性往往依附於地域性樂器的運用。影片中玉嬌龍和羅小虎在新疆大漠戈壁爭奪梳子時,響起的是維吾爾族的民族樂器熱瓦普,這一彈撥樂器聲音鮮明、音色清脆,其演奏的音樂也飽含熱情,體現了玉嬌龍的活潑生動與羅小虎的粗獷奔放,貼切地描繪了二人追逐打鬥的場面(圖1)。該段插曲輕快的節奏與畫面中一望無際的荒漠產生強烈的對比反差,起到了以聲襯景、以調敘情的作用。民族樂器熱瓦普和新疆手鼓的演奏不僅為影片增加了許多活力,也使受眾身臨其境感受了西北地區的特色風貌,維吾爾族獨特的地域性樂器配以純正的地域音樂,展現出極強的民族特徵。
另一具有民族性特徵的樂器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它最初出現於玉嬌龍偷盜青冥劍之夜的配樂《夜斗》。伴著玉嬌龍放下床簾佯裝入睡,葫蘆絲悠悠響起,音色亮麗而又柔腸百轉,生動地刻畫了寂靜恬淡的月夜。然而,一直作為襯托的弦樂組逐漸加強,配合葫蘆絲拖長的曲聲突然奏出強音,平添焦灼,暗示了看似平靜的夜晚背後實則醞釀著不安。配合著畫面上玉嬌龍在房頂一閃而過和劉太保警覺的目光,板鼓作為主要樂器終於登場。《夜斗》整段音樂被中國鼓樂充滿,節奏型選自中國戲曲,鼓點張弛有度:玉嬌龍和俞秀蓮在飛檐走壁、你追我趕時是由輕盈的鼓點配樂的;當玉嬌龍與俞秀蓮不得不展開正面激烈打鬥時,大鼓鼓點越發急促有力,加以鼓槌互擊的變換演奏手法,營造出緊張氛圍;玉嬌龍僥幸逃脫後,鼓聲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整段插曲充分發揮了中國鼓清亮的音色特點,節奏的推進依靠單個鼓的擊打帶動整個鼓隊而完成,達到了聲畫合一的效果,極大增強了電影的節奏感和感染力,且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另一場經典的打鬥情節——李慕白和玉嬌龍竹林相鬥——的配樂《穿越竹林》則是由蕭來演奏的。蕭是純粹民族性樂器之一,其音色蒼涼深沉,適宜獨奏和重奏。李慕白和玉嬌龍伴著悠遠蕭聲相繼飛入竹林,畫面配以蕭聲和琵琶、竹笛等能夠代表東方文化的民族樂器,不僅體現了中國武功的輕靈,也營造出特有的東方電影意境。上述民族樂器在配合影片內容和渲染人物情緒的同時,更起到了向受眾傳達中國文化和民族底蘊的作用,影片的藝術主題因此得到升華。
電影《卧虎藏龍》中不僅運用了多種民族性代表樂器, 還別具匠心地融入了西洋樂器,將西洋樂形式與東方樂內涵相結合,營造出和諧氛圍,使電影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東方音樂文化氣息。正所謂「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影片初始便是由大提琴主奏的主題音樂《卧虎藏龍》。大提琴渾厚的琴音在電影畫面出現前緩慢響起,通過模仿民族樂器的顫音和滑音,營造出深沉的氛圍。伴著影片片名出現,民族打擊樂器和弦樂樂器一並奏響,東方韻味隨即撲面而來,並出現了與之相呼應的傳統建築的畫面,與影片即將講述的故事相得益彰。復古曲風配以現代樂器大提琴,凸出了大提琴低沉的旋律和婉轉的音色,其幾度打轉的音節更是暗示著片中人物的曲折命運。中西音樂元素的交融使該音樂層次更加豐富,也為受眾提供了一場絕美的聽覺盛宴。
事實上,縱觀整部影片,其音樂多表現出以多元手法傳遞音樂的國際民族性目的,主題曲《月光愛人》便是完美範例之一。《月光愛人》是一首婉約的古典情歌,歌曲運用了電聲樂器和現代節奏型來配合中國歌手李玟委婉深遠的歌聲,歌曲構成以東方音樂元素為主,西方音樂元素為輔。其旋律採用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五聲調式,也是中國民族歌曲中常見的旋律型。「譚盾在這首由41小節構成的主題歌旋律中(不含前奏、伴唱、尾奏旋律),運用五聲調式中的小三度級進共有10處之多。」歌曲主題一開始就使用了三音組角調式(角、徵、羽、宮、商、角),節奏則採用典型的弱起切分,具備我國民歌特色,富含東方色彩。
雖然《月光愛人》的歌曲基調以傳統的三音組為主,但歌曲中通過運用西方大提琴模仿馬頭琴和胡琴的音色,配以滑奏等中國傳統的演奏手法,製造出西洋樂器與東方元素合並為一的效果。相似的創作方法還體現在歌曲的其他部分,管弦樂伴隨著葫蘆絲和琵琶等傳統東方樂器交錯出現、此消彼長,營造出電影人物復雜纏綿的心緒。該種電影音樂的運用同時運用了中西音樂元素,不僅充分展現出了東西方音樂的魅力,也符合影片國際化的定位,一方面,曲調強烈的東方色彩讓受眾能夠越過時空限制感受民族情感;另一方面,以西方樂器模仿東方樂器的音調和演奏方式能夠使影片感情的傳遞更加到位。
純粹的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使用可能會存在封閉性和局限性,但若是取本民族音樂精華融合其他音樂元素,民族音樂就會以一種全新的風格呈現出來,這種融合態勢也是當代電影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創作將東西方音樂元素和諧地融為一體,兼顧東方音樂與西方音樂的藝術美感,恰到好處地向世界展現了一部中國式武俠電影的多元風貌,可謂是中西合璧的經典之作。
《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創作中以東方古典樂器為主,同時用西方管弦樂加以配合,通過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東方音樂美學。「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其創作流程必須是完整的,要經過三個環節,包括創作、表演和欣賞。」在創作層面上,《卧虎藏龍》對傳統東方樂器的選用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凸出了東方音樂的民族特性和時空特徵,使富有東方意蘊的音樂直觸人心,拓展了東方音樂的文化價值,加強了電影的藝術性、思想性和戲劇性;在表演環節中,《卧虎藏龍》把東方音樂作為一種自然元素插入到影片中,加強高潮片段,緩和情節沖突,絲毫不顯生硬。該創作和運用並不是簡單的循環重復,而是與電影畫面相結合,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承接人物對白、引發受眾共鳴的作用;在欣賞層面,如果僅靠受眾的自身審美積累,必然無法到達音樂專業領域的審美效果,因此電影音樂需要通過聲畫調動受眾的共鳴感與欣賞力。《卧虎藏龍》中東方音樂的使用具有民族性和融合性特徵,前者讓受眾對於中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乃至喜愛,廣泛普及了東方音樂文化的民族內涵,後者則通過東方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有機融合開闊了更加廣泛的欣賞領域,通過給受眾提供以審美體驗,加強了電影音樂的社會性功能,與電影音樂的審美功用相符。
「在國際異質文化頻繁交流與融合的今天,單純的民族音樂文化已經不能滿足中國影視音樂的市場要求。」《卧虎藏龍》將東方文化引入西方視野的同時,其電影音樂也為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參考。《卧虎藏龍》的成功昭告了中國電影人,只有更好地挖掘東方音樂在電影中的文化價值,才能將民族精神呈現於世界舞台之上,達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目的。
作為一部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作品,音樂創作對電影《卧虎藏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卧虎藏龍》中的電影音樂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二者相輔相成,具有承載民族形象和東方底蘊的美學價值。影片中採用的東方音樂不僅構成了電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民族元素部分,更融合了西方元素共同為電影音樂平添多元化色彩。《卧虎藏龍》成功塑造了多個經典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題思想,為武俠電影中東方音樂藝術的蓬勃發展和深遠傳播奠定了基礎。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徵共同作用於《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不僅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代表著中國電影業的巨大成就。
C. 介紹幾部外國跟音樂有關的電影
10.《紫雨》(《Purple Rain》)
當然,這部電影擁有一個俗套的充滿了戲劇性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來自明尼阿波利斯的窮小子如何成長為一個搖滾明星的故事。當然這傢伙不可避免的擁有破裂的家庭、和父親激烈的關系、旁人的誤解、愛人的離別、內心的矛盾,但最後,他面臨著眾多的壓力最終依然堅持了自己的夢想,然後如願以償的獲得了成功。不知道是不是每個成功的明星背後都會有一個的故事,所以電影賽然俗套,但竟然是搖滾明星王子(也是影片的主演)的自傳性作品,好吧,讓我們相信他的生活真是如此。
上榜理由:它是第一部將MTV風格融入大銀幕的電影,並且它捕捉到了80年代音樂精髓。
9.《赫德韋格的憤怒樂隊》(《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第一流的CULT電影,以一部外百老匯戲劇為基礎改編而來。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漢賽爾的東德人,每天聽著收音機里的美國搖滾樂夢想著成為一個搖滾歌手,有一天他認識了一個美國大兵盧瑟,但是他需要跟他結婚才能將他弄到美國。無奈之下,漢賽爾只能做了變性手術,但手術做得非常糟糕,漢塞爾的陽具因而被割去大半,只剩下1英寸,這便是「ANGRY INCH」(憤怒的1英寸)的由來。漢賽爾改名赫德韋格來到了美國,但她並沒有實現夢想,盧瑟離她而去,她打起精神召集一些韓國軍人的妻子,成立The Angry Inch搖滾樂隊,但之後夢想在一次背叛了他……
上榜理由:它有一種華麗的朋克風格,包括其中的音樂。
8.《大門》(《The doors》)
搖滾電影的榜單怎麼能缺了《大門》這部電影呢?奧利弗·斯通這部好像嗑了葯拍出來的、混亂的、關於最後一位搖滾詩人——吉姆·莫瑞森的傳記電影。當然,電影在奧利弗·斯通這個瘋子手上使得整部電影更加的關注於莫瑞森,他充滿自毀性的尋求「智慧之地」的行為甚於對於他音樂成就的分析。大門樂隊的主唱吉姆·莫瑞森,可以說是60年代最富有激情和爭議性的人物,他傳奇的一生最後終結於27歲,因為酒精和葯品的過量導致的死亡中。雖然電影有很多傳統音樂傳記片的影子,如講述他們樂隊從開始到壯大再到解散的過程,但電影有力地捕捉到了一個有自毀傾向的搖滾明星,如神般狂暴的人生。
電影上榜理由:只有瘋子才能拍瘋子,電影呈現出一種催眠般的氛圍。
7.《湯米》(《Tommy》)
這部1975年的搖滾歌劇最大的貢獻就是,它網路了一大批那時代的搖滾和電影界的明星,包括「誰人」樂隊(The Who)、埃爾頓·約翰、傑克·尼科爾森、安·馬格麗特(她因此片而被提名為最佳女演員)、蒂納·特納和埃里克·克萊普頓。這部CULT電影根據彼得·湯森的原著歌劇改編,講述的是無助的湯米(羅傑·戴德里,The who的主唱)在小時候因窺見母親(安·瑪格麗特飾)與情夫通姦而變成盲啞白痴,直到他打敗了彈子球天才(埃爾頓·約翰)成為了一個名人。而他的名聲如此巨大,他竟然發現他有了宗教般的號召力,但是當他的追隨者企圖商業化他時,他憤怒的回擊了他們。
上榜理由:由The who操刀的音樂實在是太經典了,《Tommy》這張專輯也成為搖滾史上最終名的搖滾歌劇專輯之一。
6.《席德和南希》(《Sid and Nancy》)
搖滾明星的八卦,或者說丑聞,也是搖滾電影鍾愛的題材。比如本片,導演為我們呈現了在性手槍(Sex Pistols)狂野的吉他手席德和他的骨肉皮(指專門和搖滾明星睡覺的人)女友南希之間的粗糙的、充滿激情的、貌似命中註定的關系。雖然電影也為我們展示了性手槍樂隊——這個英國聲名狼藉的朋克樂隊——他們整體的狀態,但是,電影的焦點還是集中在這兩個人之間扭曲的愛情關繫上,最終他們被葯品腐蝕的人格使這段關系徹底走向血腥和悲劇。一天早上,南希發現被刺死在酒店中,希德因謀殺罪被逮捕。
上榜理由:八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八得好,電影擁有一種迷幻、張揚的氣質,就如他們的愛情一樣。
5.《巴迪·霍利的故事》(《The Buddy Holly Story》)
有時一位搖滾悲劇人物的傳記片(天哪,就沒有人有個好結果嗎)。當時還很瘦弱的加里·布塞扮演了巴迪·霍利——這位早期的搖滾先鋒——並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在這部出色的、有思想性的傳記片中,加里·布塞甚至親自演唱了其中的歌曲。電影追隨著青少年時代的巴迪·霍利在德克薩斯生活,在那裡他愛上了「魔鬼的音樂」,這使得他成為那些自以為是的宗教勢力譴責的對象,也是他成為了早期搖滾樂領域的明星。不過,故事還是擁有一個悲劇的結尾,年僅22歲的霍利斯在一次飛機失事上。Don McClean後來在《American Pie》中唱到:「The day music dead。」
上榜理由:音樂大師是需要紀念的。
4.《監獄搖滾》(《Jailhouse Rock》)
這部1957年由貓王主演的電影,可以稱得上是他最酷的作品,電影捕捉到了貓王身上反叛和性感的一面,它也是的貓王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為危險的年輕人。電影獎的是一個頭腦沖動的青年文斯·埃弗里特,卻因在酒吧保護一位女士而誤殺他人入獄。他的獄友——一位失敗的鄉村歌手——看到了他的音樂潛力,說服他開始追求音樂事業。出獄後,文斯認識了佩吉,兩人合組唱片公司。文斯很快就走紅,甚至還跑到了好萊塢拍電影。但是,成功使得文斯越來越傲慢自大,佩吉終於離他而去。作為貓王比較少見的電影作品,電影中非常漂亮的舞蹈動作都是貓王自己設計的。
上榜理由:電影不但歌曲動人,貓王的表演也是一流的,簡直可以稱他為搖滾版的詹姆斯·迪恩。
3.《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
《一夜狂歡》——查理德·萊斯特1964年導演的這部迄今影響最為巨大的關於搖滾樂隊的電影,電影雖然是部劇情片,但是它忠實地記錄了The beatles開始引起國際性「披頭士熱」的那個瘋狂的時期,或許就此而言。《一夜狂歡》可以說是搖滾紀錄片的始祖。電影講的是四個從利物浦來的瘋狂的傢伙一夜之間發生的故事,保羅·麥科特尼要擺脫他的爺爺、約翰·列農和煩人的製作人糾纏不清、林戈·斯塔爾被弄進了監獄、喬治·哈里森因為認錯了人而麻煩重重。總之,這是不同尋常的一夜。
上榜理由:有了The beatles我們還需要什麼呢,在那個純真的年代,一切的張狂都是理所應當的。
2.《搖滾萬歲》(《Spinal Tap》)
導演羅伯·雷納導演了這部「偽紀錄片」,他虛構了一個叫Spinal Tap的英國搖滾樂隊,為我們展示了這支樂隊從「噪音爵士樂」到「迷幻樂」再到「硬搖滾」的發展過程。電影重點展現了Spinal Tap在美國的首次巡演,以及它最終導致了一連串的侮辱性的混亂結果。
導演雷納也在其中客串一角——為該樂團拍攝紀錄片的電影導演馬蒂!電影對於當代搖滾樂做出尖銳嘲諷,那些搖滾明星台上台下表裡不一的嘴臉更是在此呈現了誇張的喜劇色彩。甚至在90年代的時候,Spinal Tap還再次組合起來,舉辦了幾場極成功的演唱會!
上榜理由:搖滾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純潔,這部電影把真想扒出來給我們看。
1.《幾乎成名》(《Almost Famous》)
導演卡梅隆·克勞用這部半自傳性的電影回顧了他的少年時代。當然,故事中的15歲少年威廉就是他的化身。故事發生在70年代的美國,來自保守家庭的威廉·米勒。不顧保守母親的反對,當起了《滾石雜志》的記者,並追隨著一個當紅搖滾樂團「Still water」在美國巡迴演出。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如導師般的樂隊吉他手和美麗的「骨肉皮」。但他同時也目睹了那些搖滾樂手對成名的渴求,對自我的陷溺,對性和毒品的瘋狂等等並不美好的一切,甚至是整個年輕世代的掙扎和迷失。而米勒也從一個需要人保護的孩子成長為一個職業的記者和開始面臨著成人的痛苦與快樂的真正的年輕人。
上榜理由:本片的第一是當之無愧,這是一部真摯、誠實並且有趣的電影,它是為了那些熱愛搖滾也並且以之為生的人准備的。
D. 有關音樂體裁好看的外國電影,越多越好
《莫扎特傳》(阿馬迪斯)(Amadeus )
《春天交響曲》(舒曼傳)
《夢幻曲》克拉拉和舒曼……
《舒曼情史》
《愛情之歌》(Song of love)克拉拉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及和她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
《不朽真情》,也叫《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貝多芬傳)
《復制貝多芬》,《安娜日記》(巴赫傳)
《狂戀大提琴》,又叫《她比煙花寂寞 》(杜普蕾傳)
《指揮家的抉擇》(富特文格勒傳)
《悲情俄羅斯》(柴可夫斯基傳)
《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翠堤春曉》(約翰·施特勞斯傳)
《反對斯大林》(肖斯塔科維齊傳)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
《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也叫《藍色樂章》,介紹肖邦生平的
《法利內里》,主要是介紹17世紀閹人歌手的影片,興趣因人而異
《鋼琴師》,《鋼琴家》THE PLANIST 鋼琴戰曲 ,描寫二戰時的優秀電影。
《紅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記載了一把極具傳奇色彩的小提琴曾經歷300年的風霜
《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00's,經典的不用介紹
《閃亮的風采》(Shine)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
《鋼琴課》(Piano Lesson) 又稱《鋼琴別戀》,一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電影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電影版
《作曲家埃爾加》
《夜半歌聲》
《音樂之聲》
《音比天高》
《樂鼓熱線 》
《夢幻女郎》《追夢女郎》以60年代美國的女子三重唱組合-The Supreme作為藍本而改編的
《放牛班的春天》
《貝隆夫人》(艾薇塔),描寫阿根廷國母貝隆夫人的音樂劇。
《野狼俱樂部》主題曲很好聽啊
《玫瑰人生》描寫法國著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傳記片
《交響情人夢 》動漫
《想飛的鋼琴少年》
《黑暗中的舞者》冰島歌手比約克演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電影
《松子不幸的一生》電影版
《紅磨坊》超古老
《雨中曲》,經典的不用說
《Deep Blues》一部關於布魯斯音樂的記錄片
《雷》……這是關於美國靈魂樂之父雷.查爾斯(Ray Charles)的人物傳記影片。
《發膠》hairspray
《金牌製作人》(procers)
《歌舞青春》兩部
《理發師陶德》
E. 電影音樂都有哪些
四部電影音樂。
拉曼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獲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的《Jaiho》,由原創作者A.R.拉曼和美國最火的女子偶像組合小野貓共同演繹成英文版,英文版《Jaiho》一經推出,就在美國最權威的音樂排行——公告牌單曲榜上從第100位直沖到第15位,成為該排行榜上飆升最快的單曲,A.R.拉曼再次讓世界聚焦在這首膾炙人口的奧斯卡金曲。
A.R.拉曼在參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音樂創作之前,早已是世界著名的電影作曲家。拉曼1966年出生於印度,4歲開始學鋼琴,11歲為承擔家庭重擔成為樂隊鍵盤手,為此他輟學開始在世界各地演出。極具音樂天賦的拉曼很快獲得了英國牛津大學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從此踏上職業音樂人的生涯。
他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創作了充滿魔力的電影音樂,將印度民族音樂與電子曲風銜接得天衣無縫,主題曲《Jaiho》更是完美地融合了切合影片主題的電子變奏版《命運交響曲》,再伴以略帶饒舌的印度流行音樂唱腔,激情澎湃地歌唱著勝利的喜悅,每一次在影片中的出現都將劇情推向高潮。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本月底將在國內上映,中國觀眾將能夠親臨影院,在觀賞銀幕上生動的印度風情畫面的同時,欣賞影片激情流淌的電影音樂。
F. 請推薦幾部音樂電影--最好是和歐洲古典音樂有關的
《今生情未了》(法國)
《莫扎特傳》(又名「阿瑪迪烏斯」,奧斯卡最佳影片)
《音樂教師》(世界頂級男中音José
van
Dam親自出演,法國)
《肖邦之謎--奇怪的德爾芬那·波多卡》(內有大量的、完整的、高水平的肖邦名曲演奏)
《鋼琴家》(戰爭、音樂題材)
《音樂家馬勒傳》(原名Ken
Russell's
Mahler,戛納電影獎)
《柴柯夫斯基》(1969年拍攝,疑為前蘇聯影片)
《春風化雨1996》(美國)
《阿依達》(索菲亞·羅蘭主演,雖為故事片但故事性、觀賞性不強)
以下鏈接可獲得更多<a
href="
http://movie.gougou.com/category/0vTA1g==yKuyvw==yKuyvw==1.html"
target="_blank">
http://movie.gougou.com/category/0vTA1g==yKuyvw==yKuyvw==1.html</a>
G. 電影《黑鷹墜落》一開頭的出字幕時候的插曲是什麼,哪下
Hans Zimmer -《黑鷹墜落配樂完全版》(Black Hawk Down Complete Score)Bootleg[MP3!]
中文名稱:黑鷹墜落配樂完全版
英文名稱:Black Hawk Down Complete Score
資源類型:MP3!
版本:Bootleg
發行時間:2002年
專輯歌手:Hans Zimmer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專輯介紹:
這是一張充滿世界音樂(World Music)的原聲唱片。Hans Zimmer在這部描寫聯合國維和部隊在索馬里執行艱巨任務的電影中,把音樂氣氛推到神秘、危險、詭異的極限。 這張原聲唱片收錄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聲音:來自塞內加爾的Baaba,Maal那屬於非洲部落的原始詠唱和電子節奏配合得出神入化;來自澳洲的二人組合Deadcandance的女主音Lisagerrard繼續發揚她在《角鬥士》原聲唱片中的空靈飄逸風格;阿爾及利亞的歌手Rachidtaha演繹了其作品。 除了歌曲部分外,其餘的配樂部分也相當精彩。既有緊張刺激的電子節奏「Barrabarra」,也有氣勢洶洶的重型搖滾「Chant」,還有帶著索馬里摩加迪沙當地特色的布魯斯「Mogadishublues」。遼闊、大氣卻隱藏危機的戰爭氣氛是這張專輯要表達的情緒。就像在炎炎烈日的沙漠,透過墨鏡,你看到了金字塔————既看到了庄嚴,也看到了邪氣,也許還看到了海市蜃樓,那是黑鷹墜落時幻化的光影。
關於版本:《黑鷹墜落》出過很多的版本,除了官方的版本還有大大小小5.6個booleg,這個版本是基於3CD的booleg又補充了5首而成的41首完整版。其中CD1.2是電影中的完整配樂。CD3是一些未採用或者重新編曲的版本。希望大家喜歡。
Hans Zimmer - Black Hawk Down 黑鷹墜落 - 非洲音樂的奇跡(轉)
十多年來,Hans Zimmer(漢斯季默)的音樂中所蘊藏的視覺感總是擔任著豐富影像動能的角色,90年代以來跟一堆MTV文化族群出身的視覺派導演合作的結果,常會讓人覺得Hans的節奏感好像是過動兒,總予人誇張搶戲的嫌疑,但是倒過來想,Hans搞不好只是想讓那些動作片變得好看一點吧!《黑雨》、《末路狂花》、《角鬥士》、《漢尼拔》一路作下來,Hans終於在Ridley Scott的鏡頭中找到一種可以與自己的創作百分百相容的影像手法,從十多年前的電子冷感、酷調到當下的繁復、熱情,Hans巧妙的凝聚各類節奏元素在交響樂的傳統路線中猛爆電影音樂的時尚動能,最能在Ridley的作品中完美呈現,《獅子王》、《赤色風暴》則是少數非由Ridley執導的電影音樂傑作。
《角鬥士》的古典搖滾戰斗史詩,《珍珠港》浪漫到不知所措,同樣是以戰爭為背景的《黑鷹墜落》,Hans此番用盡心思徹底呈現戰爭本身極為粗糙、原始、狂亂的真面目,幾乎放棄了旋律的悅耳性,完全以真實為依歸,所有的無奈、哀悼情緒並未在實驗創意的節奏布局中流失,而且Hans更不想用音樂粉飾戰爭的傷痛,這樣的創作態度反而讓音樂因赤裸而益發深烙人心,初聽時你會覺得電影缺乏主旋律,但是,聽完整張原聲帶,相信你會理出一種身處動盪不安時局下,一份悲天憫人的情緒。Hans揉合電子合成樂、交響樂、管弦樂、東西民族世界音樂、搖滾樂、hip-hop、雷鬼等多元類性音樂的堆砌影像情緒的實驗精神與野心,堪稱個人生涯又一創意鎔爐之作,勢必再為電影音樂創作引爆全新的沖擊。
Hans以科技感的節奏象徵美國,以非洲民族性的樂音代表索馬利亞,再透過搖滾樂沸騰熾烈的對峙烈火,Hans有如一支音樂突擊隊的將領,扛著北非樂器、摩洛哥民俗吉他、日本太鼓、中古世紀的手搖式風琴等稀奇古怪的配器,於現代與傳統的營區里沖鋒陷陣,"Synchrotone"電吉他抽搐狂亂的奇襲傳統非洲音樂嘉年華會,卻又能渾沌的與古典悲情樂章相容,"Bakara"里乾脆以非洲樂音為主乾信手捏出hip-hop、電音、古典、搖滾的奇幻聽覺,比時下的電音、hip-hop更酷、更前衛。出身Dead Can Dance樂團,以《角鬥士》、《威爾史密斯之叱吒風雲》電影音樂綻放光芒的Lisa Gerrard與法國歌手Denez Prigent合唱的"Gortoz A Ran"則在非洲靈魂追悼聲與中東風味的古典一詠嘆調最能勾勒出戰火中生靈塗炭的畫面。主題樂章之一"Leave No Man Behind"徹底揪住愛爾蘭音樂的民俗音質,絕對讓其他老是用愛爾蘭音樂來煽動交響樂動人情緒的音樂家汗顏。
電影音樂合作名單向來流露音樂地球村欣欣向榮氣氛的Hans,此番除了再度探索非洲人聲,找了塞內加爾靈魂歌手Baaba Maal(Brian Eno、Howie B.都曾為他的專輯跨刀)為索馬利亞人民深深祝禱,前Simply Red樂團的巴西籍吉他手Heitor Pereira在"Mogadishu Blues"的吉他獨白頗有蕭瑟、慨然的氣味,阿爾及利亞搖滾歌手Rachid Taha的"Barra Barra"更是一首集非洲、阿拉伯音樂、饒舌、hip-hop之大成的民謠搖滾,龐克搖滾前鋒樂隊The Clash團員Joe Strummer率領The Mescaleros樂團精湛演繹脫胎自愛爾蘭詩篇的"Minstrel Boy"是首吟唱樂師戰士戰死沙場宿命的感傷之作,此外還有經過印地安音樂與極微主義音樂熏陶,製作過Youssou N'Dour專輯的多倫多吉他玩家Michael Brook,來自瑞士蘇黎世,跟Beck、Tracy Chapman交手過的大提琴家Martin Tillman,都是構築創意音牆的巨將。
隨著《角鬥士》、《珍珠港》原聲帶攻佔英國金榜前20名,Hans正逐步拉近傳統電影音樂與年輕世代的距離,而在商業人氣竄升之餘,Hans的人道反省思維卻沒被創意旋律所淹沒,《黑鷹墜落》就是一記情感重炮,希望能炸醒世人對戰爭的體悟。(F。MTV)
專輯曲目:
Disc One
01. Somalia 1993 - Hunger Is The Weapon
02. Leaving - Ambush
03. Barra Barra (Performed By Rachid Taha)
04. October 3Rd - Pray
05. Preparing To Go To Bakara
06. Bakara
07. Missing - Synchrotone
08. Synchrotone (Alternate)
09. Militia Is Coming
10. Super 61 Down
11. Mogadishu Blues
12. We Got A Black Hawk Down
13. Ashes To Ashes
14. He's Dead - Cover Fire
15. Night Battle - Cavalry
16. Truck Battle Over The Streets Of Mogadishu
Disc Two
01. Leave No Man Behind
02. Wounded - Holding On
03. Of The Earth
04. Vale Of Plenty
05. Chalk Four Advances
06. Still
07. Chant
08. The Rescue
09. Cover Fire
10. The Convoy Arrives - Rolling Out
11. Gortoz A Ran - J'attends
12. Tribal War
13. Nobody Asks To Be A Hero
14. Still Reprise
15. End Credits
Disc Three
01. The Weapon - Hunger (Featuring Josh Hartnett)
02. After the Crash (Composed by Ilan Eshkeri)
03. Holy War (Composed by Heitor Peirera)
04. Arrestment (Composed by Heitor Peirera)
05. Black Hawk Down Live Demos
06. Mogadishu Montage
07. Score Montage I
08. Score Montage II
09. Score Montage III (KMN Score Remix)
10. 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 - Trailer Music (Performed by Moby)
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218608/
H. 陽光燦爛的日子片尾曲什麼名字好像是民族歌曲還是外國歌曲
歌曲《南飛的大雁》,西藏民歌。後改為紅歌。電影中是用藏語演唱的紅歌。
民歌歌詞: 南飛的大雁 請你快快飛 捎個信兒到遠方 獻給我想念的親人 親人 -- 遠飛的大雁 請你快快飛 送句話兒到邊疆 告訴我久別的親人 親人 -- 幸福的大雁 請你快快飛 祝君幸福保平安 時刻真誠盼著和親人喜相逢 祝君幸福保平安 時刻真誠盼著和親人喜相逢 ----
紅歌歌詞:遠飛的大雁,請你快快飛,捎封信兒到北京,翻身的農奴想念恩人毛主席。遠飛的大雁,請你快快飛,捎條哈達到北京,富裕的牧民感謝親人毛主席。.遠飛的大雁,請你快快飛,捎個心聲到北京,世代的藏民懷念偉人毛主席。
I. 介紹幾部和古典音樂有關的電影~
相關主題: 巴哈
片 名: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拍攝年代: 1967
出品國家: 義大利
相關主題: 巴哈
片 名: Bach's Fight for Freedom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亨德爾
片 名: Handel's Last Chance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維瓦爾蒂
片 名: VIVALDI
拍攝年代: 1987年
出品國家: 西德、義大利、加拿大合拍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Amadeus
拍攝年代: 198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NOI TRE (THREE OF US)
拍攝年代: 1984
出品國家: 義大利
簡 介: 莫扎特青年時代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MOZART
拍攝年代: 1976年
出品國家: 西德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Immortal Beloved
拍攝年代: 199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拍攝年代: 1976
出品國家: 德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Un grand amour de Beethoven
拍攝年代: 1927
出品國家: 法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Copying Beethoven
拍攝年代: 200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羅西尼
片 名: Rossini's Ghost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蕭邦
片 名: 即興曲 Impromptu
拍攝年代: 1990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蕭邦與喬治·桑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蕭邦
片 名: La Note bleue
拍攝年代: 1991
出品國家: 法國
簡 介: 索菲·瑪爾索飾演喬治·桑的女兒
相關主題: 舒曼
片 名: Songs of Love
拍攝年代: 1947年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克拉拉的故事 凱瑟琳·赫本主演
相關主題: 舒曼
片 名: Spring Symphony [春天交響曲]
拍攝年代: 1983年
出品國家: 德國
簡 介: 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
拍攝年代: 1933
出品國家: 德奧合拍
簡 介: 舒勃特未完成交響曲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Blossom Time
拍攝年代: 1934年
出品國家: 英國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Franz Schubert Notturuno
拍攝年代: 1987
出品國家: 奧地利
相關主題: 帕格尼尼
片 名: Paganini (克來默錄音)
拍攝年代: 1989
出品國家: 德國
簡 介: 克來默錄音
相關主題: 李斯特
片 名: Song Without End
拍攝年代: 1960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李斯特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李斯特
片 名: Liszt's Rhapsody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chaikovsky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蘇聯
相關主題: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he Music Lovers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英美合拍
簡 介: 導演:Ken Russell 片長:122M
相關主題: 比才
片 名: Bizet's Dream
拍攝年代: 1995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Richard et Cosima
拍攝年代: 1986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瓦格納與李斯特的女兒Cosima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Meeting Venus
拍攝年代: 1991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Ludwig
拍攝年代: 1973
出品國家: 法國、義大利、西德合拍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MAHLER
拍攝年代: 197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Gustav Mahler: To Live, I Will Die
拍攝年代: 1987
出品國家: 奧地利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Death in Venice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法國、義大利合拍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Bride of the Wind
拍攝年代: 2001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帕塞爾
片 名: England, my England
拍攝年代: 1995
出品國家: 英國
簡 介: 英國作曲家帕塞爾(Purcell)的生平記錄片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攝年代: 1938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攝年代: 1955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Strauss Family
拍攝年代: 1979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Strauss: King of 3/4 Time
拍攝年代: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