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文學史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文學史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2-27 02:05:33

Ⅰ 求外國文學史答案:《喧嘩與騷動》的結構/《百年孤獨》的現實性!

《百年孤獨》是一部極其豐富的、多層次的小說,它可以有多重解釋。它是一部關於霍塞·阿卡狄奧·布恩狄亞幾代子孫的家庭編年史;它描寫了一個象徵著馬爾克斯故鄉阿拉卡塔卡的小鎮馬孔多的時代變遷;同時也是哥倫比亞、拉丁美洲和現代世界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神話般的歷史。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它是西方文明的一個總結,從它的源頭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創世紀》中的創世神話開始,帶著對蒙昧狀態的伊甸園和凈土世界那種質朴和純潔的深深的懷念。讀者從作品中讀到,這部編年史是一個吉卜賽智者用梵文寫的手稿只有布恩狄亞家族的最後的一個男人才能譯解,並且只有在每一個讀者單獨讀它時,才能理解它的含義。這是一個充滿神奇與狂歡的故事,是這個世界和它的困境、迷信的一面鏡子。但它也是一個充滿虛構的世界,吸引每一個讀者步入令人浮想聯翩的幻境。《百年孤獨》也反映和評價了哥倫比亞和拉丁美洲被西班牙征服以來的社會歷史事件。19世紀自由黨人與保守黨人之間的戰爭和20世紀不斷重演的暴力事件得到了生動的描繪;它還詳細地記述了外國香蕉公司的發展與剝削導致的破壞與騷亂(有1928年果品聯合公司的罷工為依據)。
1967年,《百年孤獨》出版後,加西亞·馬爾克斯得以全力投身寫作,並為他心目中的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大聲疾呼。1972年,他的又一部非凡的短篇小說《一個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出版。1975年,他又發表了《家長的沒落》,這是一部關於一個獨裁者的長篇小說,馬爾克斯花了很長時間才寫完它。

70年代,加西亞·馬爾克斯仍活躍於新聞界,支持人權運動,譴責迫害和獨裁。1974年,他開始在哥倫比亞主編出版政治性刊物《抉擇》,旨在為討論和促進積極的社會改革提供論壇。他出版了早期的新聞作品集,包括一次海難事件的系列報道《水兵貝拉斯利歷險記》(1978)。197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述古巴在非洲的作用的文章——《卡洛塔行動計劃》。1981年,《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發表,寫的是一件發生在哥倫比亞一個小鎮的多線索的、神秘的兇殺案。 1985年,《霍亂時期的愛情》發表,它被加西亞·馬爾克斯稱為「一個老式的幸福的愛情故事」。1986年,他的報告文學《里丁智利歷險記》第一版被智利政府在聖地亞哥公開銷毀,不過這一事件保證了它後來幾版的暢銷。小說描述一個流亡國外的著名電影導演,秘密地回到他的祖國智利,拍攝一部皮諾切待政府統治下的人民的生活紀錄片的經歷。

無論是他的報告文學還是《霍亂時期的愛情》——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都顯示出加西亞·馬爾克斯仍然具有超凡的才能。隨著諾貝爾文學獎而來的是一系列的社會義務和公眾對他所有著作重新產生的興趣。他早期的文章和短篇小說的許多版本問世了,他的主要長篇小說的銷售量之大,打破了拉丁美洲出版史的紀錄。現在拉丁美洲有許多著名的多產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仍然是最傑出者之一。《百年孤獨》一直被認為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小說之一。讀者常常稱贊瑞典文學院,是他們獨具慧眼,發現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拉丁美洲的遠見卓識,而這種遠見卓識永遠有著重要意義。

加西亞·馬爾克斯談《百年孤獨》

1982年,哥倫比亞黑綿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亞·馬爾克斯與另一位哥倫比亞作家兼記者普利尼奧·阿普萊約·門多薩的談話錄《番石榴飄香》。這部談話錄具體、生動而詳盡地敘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生平、文學修養、創作實踐和社會活動。這里選登的是其中的一章:《百年孤獨》。譯文中加西亞·馬爾克斯簡稱為「馬」,門多薩簡稱為「門」。
門:你在著手寫《百年孤獨》的時候,請問,什麼是你的創作初衷?
馬:我要為我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
門:許多評論家說,你這部作品是對人類歷史的一種隱喻或諷喻。
馬:不是這么回事。我只是想藝術地再現我童年時代的世界。你知道,我的童年是在一個景況悲慘的大家庭里度過的。我有一個妹妹,她整天啃吃泥巴;一個外祖母,酷愛占卜算命;還有許許多多彼此名字完全相同的親戚,他們從來也搞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為什麼患了痴呆症會感到莫大的痛苦。
門:評論家總會在你的作品裡找到更加復雜的創作意圖的。
馬:要說有什麼更加復雜的創作意圖的話,那也是不自覺的。不過話說回來,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就是:評論家和小說家完全相反,他們在小說家的作品裡找到的不是他們能夠找到的東西,而是樂意找到的東西。
門:一談到評論家,你總帶有尖刻的嘲諷口氣,你為什麼這么討厭評論家?
馬:因為他們總是儼然擺出一副主教大人的臭架子,居然不怕冒大放厥詞的危險,竟敢承擔解釋《百年孤獨》一書之謎的全部責任。他們沒有想到,《百年孤獨》這樣一部小說,根本不是什麼一本正經的作品,全書到處可以看出,影射著不少至親好友,而這種影射,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發現。
我舉個例子。我記得,有一位評論家看到書中描寫的人物加布列爾帶著一套拉伯雷全集前往巴黎這樣一個情節,就認為發現了作品的重要關鍵。這位評論家聲稱,有了這個發現,這部作品中人物窮奢極侈的原因都可以得到解釋,原來都是受了拉伯雷文學影響所致。其實,我提出拉伯雷的名字,只是扔了一塊香蕉皮;後來,不少評論家果然都踩上了。
門:評論家高談闊論我們可以不加理會,不過,你這部小說倒不僅僅只是你童年時代的藝術再現。有一次,你不是也說過,布恩地亞家族的歷史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翻版嗎?
馬:是的,我是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勞的奮斗的總結,是一幕幕事先註定要被人遺忘的戲劇的總和。至今,在我們中間,還有著健忘症。只要事過境遷,誰也不會清楚地記得香蕉工人橫遭屠殺的慘案,誰也不會再想起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
門:上校發動的那三十二次慘遭敗北的武裝起義總可以表示我們的政治挫折了吧。請問,如果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打了勝仗,那將會是什麼樣子?
馬:他很可能變成一個大權在握的家長。記得我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我還真有一次想讓這位上校掌權執政呢。要真那樣,就不是《百年孤獨》,而變成《家長的沒落》了。
門:由於我們歷史命運的播弄,我們是否應該認為,誰要是為反抗暴政進行斗爭,一旦上台執政,誰就有變成暴君的危險?
馬:在《百年孤獨》里,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對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說:「我擔心的是,你這么痛恨軍人,這么起勁地跟他們打仗,又這么一心一意地想仿效他們,到頭來你自己會變得跟他們一模一樣。」他這樣結束了他的話:「照這樣下去,你會變成我國歷史上最暴虐、最殘忍的獨裁者的。」
門:聽說你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打算寫這部長篇小說了,確有此事嗎?
馬:確有此事,不過小說的題目叫做《家》,因為我當時琢磨,故事應該在布恩地亞家族的家裡展開。
門:當時你這本小說有多大的規模?是不是從那時起這本小說就計劃包括一百年的時間跨度?
馬:我怎麼也安排不好一個完整連續的結構,只斷斷續續地寫出幾段零星的章節,其中有些章節後來在我工作的報紙上發表了。至於年代的久長,倒從來沒讓我操過心。我擔心的是,我對《百年孤獨》的歷史是否真能經歷一百年感到不太有把握。
門:你後來為什麼不接著寫下去了呢?
馬:因為當時要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我還缺乏經驗、勇氣以及寫作技巧。
門:但是這個家族的興衰史一直縈繞在你的腦際。
馬:大約過了十五、六年我又想起來了,但是我還是找不到至少寫得使自己信服的好辦法。有一天,我帶了梅塞德斯①和兩個孩子到阿卡普爾科②去旅行,途中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我應該象我外祖母講故事一樣敘述這部歷史,就以一個小孩一天下午由他父親帶領去見識冰塊這樣一個情節作為全書的開端。
*******************************************************
①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夫人。
② 阿卡普爾科,墨西哥港口,旅遊勝地。
門:一部粗線條的歷史。
馬:在這部粗線條的歷史中,奇特的事物和平凡的事物極其單純地融合在一起了。
門:你曾經停過筆,後來又接著往下寫了是不是?
馬:是的,阿卡普爾卡我到底沒去成。
門:那梅塞德斯有什麼看法呢?
馬:你知道,我這種瘋瘋癲癲的作風她總是默默在忍受。要沒有梅塞德斯,我永遠也寫不成這本書。她負責為我准備條件。幾個月之前我曾經買過一輛小汽車,後來我又把它抵押了出去,把錢如數交給了她,心想還夠用六個來月的。可是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寫完這本書。錢用完了,梅塞德斯也沒吭聲。我不知道她是怎麼讓肉店老闆賒給她肉,麵包師賒給她麵包,房東答應她晚交九個月房租的。她瞞著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擔起來了,甚至還每隔一段時間給我送來五百張稿紙。不管什麼時候也少不了這五百張稿紙。等我寫完這部作品,也是她親自到郵局把手稿寄給南美出版社的。
門:記得有一次她告訴我,她拿著你的手稿到郵局去的時候,一面想:「要是到頭來這部小說被認為很糟糕可怎麼辦?」可見,她當時還沒有讀過,是不是?
馬:她不愛讀手稿。
門:你的兒子也一樣,他們都是你作品的最後一批讀者。請你告訴我,你當時對《百年孤獨》會取得成功是否有信心?
馬:這部作品會獲得好評,這一點,我是有信心的;但是否會在讀者中取得成功,我就沒有把握了。我估計,大概能賣掉五千來本(在此之前,我的作品每種大約只賣出一千來本)。南美出版社倒比我樂觀,他們估計能賣掉八千本。而實際上,第一版僅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地半個月之內就搶購一空了。
門:咱們來談談這部作品吧。請問,布恩地亞家族的孤獨感源出何處?
馬:我個人認為,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愛情。在我這部小說里,人們會看到,那個長豬尾巴的奧雷良諾是布恩地亞家族在整整一個世紀唯一由愛情孕育而生的後代①。布恩地亞整個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我認為,孤獨的反義是團結。
門:我不想再問你別人問過你多次的問題,即為什麼書中出現那麼多的奧雷良諾,那麼多的霍塞·阿卡迪奧,因為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極富拉丁美洲特色的稱謂方式②。我們祖祖輩輩名字都大同小異。你們家的情況就更加出奇,你有一個兄弟,名字跟你一樣,也叫加夫列爾。不過,我倒想知道,為了區分奧雷良諾和霍塞·阿卡迪奧,有無規律可循?什麼樣的規律?
*******************************************************
① 見《百年孤獨》第二十章。
② 《百年孤獨》中姓名相似的人物很多。據統計,大約有五個霍塞·阿卡迪奧,至少三個奧雷良諾,三個雷梅苔絲(雷梅苔絲·莫科特、俏姑娘雷梅苔絲以及雷納塔·雷梅苔絲,即梅梅)。
*******************************************************
馬:有一條非常容易掌握的規律:霍塞·阿卡迪奧們總是使這個世家延續香煙,而奧雷良諾們則否。只有一個例外,即霍塞·阿卡迪奧第二和奧雷良諾第二這一對孿生兄弟,也許是因為他們倆長得完全一樣,從小就給搞混了。
門:在你這本書里,狂熱昏憒的總是男子(他們熱衷於發明、煉金、打仗而又荒淫無度),而理智清醒的總是婦女。這是否是你對兩性的看法?
馬:我認為,婦女們能支撐整個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壞;而男人們只知一味地推倒歷史。到頭來,人們是會明白究竟哪種做法不夠明智的。
門:看樣子,婦女們不僅保證了這個世家不致斷絕香煙,還保證了這部長篇小說的連貫性。也許,這就是烏蘇拉·伊瓜朗特別長壽的原因所在吧?
馬:是的。早在內戰結束之前,她已年近百歲,應該歸天了。但是我察覺到,要是她一死,我這本書也就完蛋了。只有等到全書行將結束,以後的情節又無足輕重時,她才能死。
門:佩特拉·科特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馬:有一種極其膚淺的看法,認為她僅僅是菲南達的對立面。也就是說,她是一位加勒比地區的女性,沒有安第斯地區婦女那種道德偏見。但是我認為,倒不如說她的人品和烏蘇拉極為相似。當然,她的感情比真正的烏蘇拉要粗俗得多。
門:我猜想,你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總有些人物偏離了你的創作初衷,你能舉個例子嗎?
馬:可以。聖塔索菲婭·德·拉·佩達就是其中一例。在小說里,她一發現自己患了麻瘋病,就應該象在現實生活中一樣,立即不辭而別,走出家門。盡管這個人物的性格被描寫成具有忘我的犧牲精神,以致這個結局讓人覺得還真實可信,我還是進行了修改,結果寫得太恐怖了。
門:有沒有哪個人物最後寫得完全背離了你的本意?
馬:從人物的性格及其命運來分析,有三個人物完全背離了我的本意:奧雷良諾·霍塞,他對他的姑媽阿瑪蘭塔產生了非分之想,這使我大為驚訝;霍塞· 阿卡迪奧第二;我原來打算把他寫成香蕉工會的領袖,但並未如願以償,還有霍塞·阿卡迪奧,他從教皇的信徒竟變成了一個好色的懶鬼,跟全書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門:就這些人物來說,我們倒還能掌握全書的某些要領。書中有一段時期,馬貢多給你寫得不象你原來的鎮子了,倒象一座城市,象巴蘭基利亞了。你把你在那兒所熟悉的人物和地點都給安上去了。你這么一變,沒有發生什麼問題嗎?
馬:與其說馬貢多是世界上的某個地方,還不如說是某種精神狀態。所以,要把它從市鎮這樣一座活動舞台挪到城市中來倒並非難事。但是,如果既要挪動場所又不致引起人們對鄉土眷戀懷念心情的變化,那就難了。
門:創作這部小說的最困難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馬:開頭。我十分吃力地寫完第一句句子的那一天,我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我非常心虛,不禁自問:我還有沒有勇氣寫下去。事實上,當我寫到在一片叢林之間發現了一艘西班牙大帆船①時,我就覺得這本書無論如何也寫不下去了。但是,過了這個階段,我的創作便猶如江水奔流,一瀉千里;而且,心情也非常愉快了。
*******************************************************
① 見《百年孤獨》第一章。
*******************************************************
門:你還記得你寫完這部小說的日子嗎?當時是幾點鍾?你的精神狀態怎麼樣?
馬:為了創作這部小說,我每天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整整寫了一年半的時間。寫完全書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這本書大約是在上午十一點鍾光景寫完的,不早不晚,有點不合時宜。當時梅塞德斯不在家,我想把這個消息打電話告訴別人,可一個人也找不到。我那天手足無措的窘態現在想起來真是歷歷在目。我竟然不知道怎麼打發還剩下來的這一大段時間,只好胡思亂想以便挨到下午三點鍾。
門:這部小說某些重要特點一定會被評論家們(當然是指你感到厭惡的那些評論家)所忽視。你看,哪些特點會被他們忽視?
馬:他們忽視了這部作品極其明顯的價值,即作者對其筆下所有不幸的人物的深切同情。
門:你認為,誰是這本小說的最好讀者?
馬:我的一位蘇聯女友看到一位上了歲數的婦女手抄我這本書,而且很明顯,是從頭抄到尾。我的女友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位婦女回答說:「因為我想知道究竟是誰真正發了狂:是作者還是我。我認為,唯一的辦法是重新再把這本書寫一遍。」我想不出比這位婦女更好的讀者了。
門:這本書被譯成幾種文字?
馬:十七種。
門:聽說英譯本非常出色。
馬:是的,很出色。原文譯成英文,顯得明快有力。
門:別的譯本怎麼樣?
馬:我跟義大利文譯者和法文譯者一起工作了很長時間,這兩種譯本都很好。不過,我體味不到法譯本的優美。
門:該書在法國的銷售情況不及在英國和義大利,更不用說取得巨大成功的西班牙語國家了。這是什麼原因?
馬:這也許要歸咎於笛卡兒哲學吧①。我覺得,我和拉伯雷的激情較為接近,而離笛卡兒的嚴峻則相去甚遠。在法國,笛卡兒曾一度佔了上風。盡管我這本書也受到了好評,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法國沒有象在其他國家一樣受到普遍的歡迎。前不久,羅薩娜·羅桑達②才給我把事情講明白:原來1968年法譯本在法國出版時,當時的社會局勢對該書並不十分有利。
*******************************************************
① 笛卡兒(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學家。思維與存在的關繫上的二元論者,他還認為決定肉體和靈魂存在的是神。
② 生平不詳,想系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友人。
*******************************************************
門:《百年孤獨》的成功是否使你非常興奮?
馬:是的,非常興奮。
門:但是你對發現成功的秘密並不感興趣?
馬:是的,我也不想知道。我認為,如果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我的一本只寫給幾個朋友看看的書會象熱香腸一樣到處出售,那將是很危險的。譯者:林一安

==============================================================

從《百年孤獨》感悟完美純粹的孤獨

在讀過的所有作品的開局中,我最喜歡這個精巧神奇的開場白,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借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在讀過的所有作品裡,《百年孤獨》給我最大的震撼。馬爾克斯那冷靜沉著的筆調描繪出一個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劃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孤獨者們,讓我在悒鬱中又帶著一點點訝異,同他們熱烈的交談,慢慢感到幸運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愴和荒涼,在酷烈的悲劇力的撞擊下,靈魂戰栗不已。

西班牙語為世界奉獻了兩部偉大不朽的巨著――塞萬提斯的《堂吉柯德》和這部《百年孤獨》,穿越三百五十年的光陰,隔著那曾被哥倫布征服過的茫茫大西洋遙遙對峙。作者虛構了一個叫做馬孔多的小鎮,描繪了在這個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蒂亞家族百年的盛衰史。他把讀者引入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交錯的生活之中,不僅讓你感受許多血淋淋的現實和荒誕不經的傳說,也讓你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正如一個最初向我推薦這本書的朋友所言,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得讓你覺得害怕的。

一開始讀《百年孤獨》時,可能會被他龐雜的家族系統和讓人頭暈目眩的重名嚇倒,象許多人所說的那樣,覺得這是一本難懂難讀、非常混亂的書。但是,正如聖伯夫所說的,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因為「擁抱所有國家和所有時代」,它們不會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我相信,真正經過時間考驗的偉大作品,享受的時候就不必刻意求解,覺得滯澀的地方就暫時跳過,也就避免了整體上受熏陶的心理氛圍的消解。這部書的篇幅不長,可是我讀了很久,書中一直充斥著那種死亡的沉重壓抑得我無法自由自在的呼吸,一邊讀就一邊有許多許多的念頭紛至杳來,象冰雹一樣不停息的砸過來,卻覺得茫然沒有完整的思路。但或許也正是那種孤獨和宿命的感覺,讓我象著了魔一樣死死被縛住。

在我讀來,全書的脈絡非常的清晰。一口氣讀下去,讀到奧雷連諾上校冷靜對准備起義的自由黨人說「你們不是戰士,只是屠夫」,讀到憂郁的義大利樂手克列斯比在瘋狂的彈了一夜的大提琴後割腕自殺,讀到阿瑪蘭塔變態無恥的苟活著,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姐姐也是自己的情敵編織殮衣,讀到第十七個小奧雷連諾躲過數十年的追殺,卻被家人拒之門外,最終逃不掉額頭被釘死的宿命,讀到那裝滿了兩百節車廂的死屍被倒入大海...會悚然驚覺,經過了開頭幾節的艱深滯澀,寫到這里已經是酣暢淋漓,彷彿馬爾克斯十幾年的悄沒聲息的創作磨練將所有的情節渾然一體,所有的情感在這一瞬厚積薄發不可抑制。我感覺自己似乎身處一個黑暗的隧道,面前是一個似乎無所不知的老太婆,說著自己的往事,那麼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在平靜的語調中娓娓道來。你被每一個情節震撼,但是你能隱隱約約的清楚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已註定,似乎每個人都被一個線牽引著無法偏離軌道。她偶爾會透露一些宿命的跡象,比如皮拉?苔列娜用來算命的紙牌,奧雷連諾上校對死亡的預感,羊皮紙上的梵語密文;但是,這些宿命的暗示卻被那些自認為清醒的人們當作瘋子的澹語和夢囈,而那些真正清醒的人從中得到的卻是更加無邊無際的絕望和痛苦――發現自己的孤獨和苦難是不可避免,無論你是否努力去抗爭都擺脫不了的絕望和痛苦。讀著讀著,你會被這種悲觀的念頭擊潰,會傻傻的想人生就是這樣,一切的命運都沒法改變,難道這樣就不要活了嗎?人生的意義何在?如何才能擺脫這宿命的孤獨?當我終於讀完這本書,合上之後唯一的念頭就是走出門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我需要面對陽光來證明自己其實剛才只是做了一場惡夢。雖然走出去之後,我看著屋外的天空,怎麼也想不起到底是上午還是下午,但仍然覺得很幸運,真的是一種解脫,從惡夢里驚醒的感覺,一種逃離死境的慶幸,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

《百年孤獨》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亞家族的孤獨者們。孤獨成了這個家族的徽記,如同他們血液中固有的冒險、沖動、勇敢和不屈,還有遺傳的高高的顴骨,以及骨子裡隱藏至深的亂倫渴望。這種孤獨不同於中世紀貴族的那種「高貴的憂郁」,象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它不是在華麗的客廳里,踱著方步慨嘆生命之短暫、薔薇之枯萎;也不是用天使的麗目俯察人世的風雲無常、世態炎涼。它是對世界本體的一種凄涼的絕望,是低賤的、卑微的,有一種濃灰色的壓抑感,有是一種慘淡的幽默。這是一種絕頂的憂郁,無可逃遁甚至無法減輕。

尼采說,孤獨者有三種狀態,神靈、野獸和哲學家。神靈孤獨,因為它充實自立;野獸孤獨,因為它桀驁不遜;而哲學家既充實自立又桀驁不遜。布恩蒂亞家族裡的孤獨者,正是對尼采這番話最好的詮釋。

烏蘇娜是第一種孤獨者――神靈。她勤勞善良,是母親的化身。她的孤獨是因不能與人分享智慧的快樂而獨自寂寞。如果是《百年孤獨》這作品還有一絲亮色,讓我對世界不曾完全絕望的話,就是發現了這個老媽媽身上閃光的品質。她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卻有著質朴的本色,無論什麼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並且在暮年完全變瞎之後仍掩飾這一點,繼續自己的操勞和回憶。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孫子,打得他滿街亂竄;也能夠去牢獄中探望造反的兒子,雖然對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卻毅然偷偷捎給他一把手槍。她招待兒子的死敵,一位政府的將軍在她家裡吃飯,因為她覺得這將軍人品好,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她痛罵奧雷連諾上校忘記了自己的承諾,驕傲的宣稱只要他敢殺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來親手打死。我非常喜歡這個總習慣於一個人獨處、一個人回憶的老人,因為她真正充實獨立。她是偉大的母親,更是偉大的孤獨者。

烏蘇娜的大兒子霍?阿卡迪奧是第二種孤獨者――野獸。他的孤獨是由於與愚昧並存的感情的匱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和隔膜。他的身上野性表現得極為明顯,感情也最為熾熱。當他的弟弟奧雷連諾上校問他――當時他們都只有十來歲――愛情的奧妙到底是什麼,他毫不遲疑的回答:象地震!他得不到理解,在和父親的對抗中選擇了隨同吉普賽人的逃亡。然而,數年之後,他結束了流亡歲月,重新回到了家中,重新蟄伏在他憎恨的孤獨之中。當孤獨變成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時,當孤獨已經滲入他的血液時,他竟然無法離開這種孤獨了!阿卡迪奧回到家中的情節,讓我立刻回憶起池莉的小說《你是一條河》,從筆調、風格和情節上都看得出池莉模仿《百年孤獨》的痕跡,只是《你是一條河》的氣勢和深刻遠遠不及。

奧雷連諾上校是第三種孤獨者――哲學家。他的孤獨是擁有真理的靈魂而具有的高潔峭拔。這個人幾乎可以算是這部書的一個主角了(如果允許這部作品存在一個主角的話),給過我最深的震撼。他的身上,打上了尼採的烙印,如果不是馬爾克斯刻意為之的話,我認為這是一種心靈的不謀而合。奧雷連諾天生帶有孤獨的氣質,從小就孤僻異常,成天從事枯燥的煉金術,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然而事實上,他在這種孤獨中結識了先知梅爾加德斯,他的創造力意外地得到了極大發展的機會。

奧雷連諾上校血液中流淌著堅強不屈的因子,也許由於孤獨把他同紛繁的世俗生活拉開了距離,他獲得了一種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的、完全獨立的眼光。他的岳父是保守黨人,想拉攏完全不懂政治的他加入政府,但是奧雷連諾堅定的說:如果一定要選擇,他寧願選擇自由黨,因為他發現保守黨人是騙子,操縱選舉;他的朋友是自由黨,為了發動暴力革命決定採取暗殺行動,准備殺掉他身為鎮長的岳父,奧雷連諾便天天拿著火槍守在岳父的門口保護,因為他堅信「這是屠殺,不是革命」。在他看似簡單的行為中蘊藏著巨大的力量和堅定的信仰。

奧雷連諾上校血液也流淌著桀驁不遜的因子。當政府軍開始殘殺無辜時,他主動糾集了21個年輕人發起了暴動。許多所謂的評論家評論說奧雷連諾是魯莽的發動了戰爭,但在我看來這樣的爆發絕對是必然。因為孤獨的宿命只有三種,第一種是烏蘇娜那種在孤獨中自得其樂,對她而言孤獨是一種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體驗;第二種是象阿瑪蘭塔那樣生活在孤獨的陰影里不能自拔,在郁悶中可恥的墮落和變態;最後一種就是象奧雷連諾上校這樣充分的燃燒,為了不變質而毅然燃燒。其實他何嘗不明白自己的宿命,何嘗不懂得人生的沒有意義,在他和朋友馬克斯上校交談時就悲嘆過自己在革命里沒有信仰,但是他就是不能容忍一個沒有意義的人生,寧願去尋找一個假想來讓欺騙自己。這個假想,對尼采來說,是美學和藝術,是希臘悲劇里的酒神,對奧雷連諾�

Ⅱ 請以一部外國文學史(歐美卷)名著及由此部作品改編的電影為例,談談你文學閱讀和影視觀賞異同的感受。

《飛躍瘋人院》《肖申克的救贖》或《亂世佳人》(改編自飄)
飛越瘋人院席捲的n項奧斯卡獎,的確演的不錯,但是小說本身是以印第安酋長的自述寫的,寫盡了這個世界的丑惡。
自己去查吧~

Ⅲ 有關外國文學史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你是要根據外國文學名著改編成的電影么?這些我看過,都很經典的,《安娜·卡列尼娜》、《簡愛》、《傲慢與偏見》等

Ⅳ 外國文學史必讀書目

1、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
(希)荷馬 / 2001-09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6.00 / 平裝 / 羅念生,王煥生 /
推薦羅念生翻譯的版本,譯文較准確。陳中梅版次之。
2、 索福克勒斯悲劇二種
(古希臘)索福克勒斯 / 1961-01-01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 0.46元 / 精裝 / 羅念生
悲劇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經典,尤其是索氏的悲劇。
3、 神曲
但丁 / 2004-05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地獄篇·煉獄篇·天國篇(三冊) / 43.00 / 平裝 / 田德望
恩格斯的評價,中世紀的最後一位也是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
4、 浮士德
(德)歌德 / 1994-11-1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19.5 / 平裝 / 綠原
5、 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 / 2001-11-01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38.0 / 平裝 / 楊絳 / 全2冊
昆德拉把現代小說稱為:塞萬提斯的遺產。
6、 莎士比亞全集
莎士比亞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平裝
如果你想追求暢快的閱讀感受,朱生豪的譯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你想從事研究,梁實秋的譯本做到了忠於原著。沒有莎士比亞,就沒有歐洲的文明,不是戲言。
7、 失樂園
(英)彌爾頓 / 1996-3-1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8.0 / 精裝 / 朱維之
宗教文學,可以加深對基督教教義的理解。朱維之的譯本。
8、 魯濱孫飄流記
(英)笛福 / 2003-01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11.00 / 平裝 / 徐霞村
冒險小說。現在看來很讓人費解這部藝術水準不高的作品,何以吸引了當時的讀者。聯系當時的時代狀況你便會明白,殖民主義思想最早在這部作品中有所表現。
9、 懺悔錄
盧梭 / 1982-9-1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9.80 / 平裝 / 黎星 / 范希衡
這里推薦的不是他的哲學著作,但是由於「盧梭的面具」成為人格面具的代名詞,因此,通過這部小說,你會對他自覺的「善感性」思想有所省悟,這也是他的哲學思想中核心的部分.
10、 巴黎聖母院
(法)雨果 / 1982-6-1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2.50 / 平裝 / 陳敬容
電影的版本比翻譯的版本還多,這能說明什麼問題?

Ⅳ 在<外國文學史>名詞解釋中:"多餘人","局外人","零餘人",分別是什麼區別在什麼地方

多餘人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所描繪的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他們的特點是出身貴族,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雖有高尚的理想,卻遠離人民;雖不滿現實,卻缺少行動,他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只能在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費自己的才華。

局外人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於「荒謬」的觀念;由於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於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

零餘人他們的生活窮困潦倒,因此充滿了失意和頹傷的情感。這些患有嚴重憂鬱症的落魄知識分子,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說的格調偏於低沉。

1、身份不同

多餘人是貴族知識分子。他們的特點是出身貴族,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局外人中層人士,有一定的財富和社會地位。零餘人士落魄的知識份子,屬於底層人物。

2、抱負不同

多餘人有心有力,卻無心與上結交,無力替下擔憂,只想動動嘴皮子,不想花費巨大力氣行動。局外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零餘人想行動,想為社會國家作貢獻,但是有心無力,沒有人能提供一個機會。

(5)外國文學史電影擴展閱讀

外國文學史的基本概況:

外國文學史以歐美文學史為主。包括古代至19世紀文學。在跨學科平台整合外國文學史知識體系。跨學科教學資源包括電影改編的視聽資源、西方音樂歌劇視聽資源、西方美術視覺資源、西方歷史文化視聽資源、中國文化視聽資源,以及製作語言表述的視覺圖。

通過探討外國文學作品與電影改編的互文性、與歌劇改編的互文性、與美術作品的互文性,以及藝術虛構與科學真實的互文性,拓展和深化外國文學史教學。

在講授外國文學史的時候,勾勒出一個簡略的西方文化史、西方電影改編史、西方繪畫史、西方建築史、西方音樂史、西方歌劇史的發展線索,改變外國文學史的資源和知識結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國文學史



Ⅵ 外國文學史怎麼復習最有效

一、老師劃的重點狂背一通。二、外國文學作品多看一點。三、預防萬一的小抄准備一下。

Ⅶ 外國文學史有個名詞解釋「血腥悲劇」,知道的告訴我一聲,謝謝

傳說中,歐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鬧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是一幢中世紀古堡,它的主人,就是當時艷傾一時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在她的一生中,為她決斗而死的青年貴族,據說超過了100 個。甚至在她60歲那年,兩位浪漫的青年詩人因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舉劍自殺。 最後,她被法官下令活埋在地下室,言傳說她被活埋時的笑容仍然是非常的天真甜蜜,劊子手都看呆了,
是什麼樣的魅力才讓他們瘋狂至此?她究竟美麗到什麼地步呢? 據野史中記載,在一次李·克斯特伯爵舉行的盛大晚宴上,她一身飄逸長裙,出現在眾人眼前。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眼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
當她停下腳步的時候,銀白色的月光從窗外照進來,使她散發著迷人的光芒。他們搞不清楚,這位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究竟是順著月光而下凡的天使,還是將要循著月光飄向天宮的聖女。
她的美麗,據說保持了近50年,而她的美麗秘方,實在令人恐怖萬分。 她用鮮血沐浴。而且只用純潔少女的鮮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們純潔的血液中,方能不斷吸取其中的精華,而讓她永葆青春。每次洗澡前,她還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她管這叫「內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殺掉兩個少女。就這樣,在漫長而黑暗的50年裡,一共有2800名少女慘被殺害,所有的屍體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這也是她的主意,因為她相信,少女們的魂魄能夠驅走衰老和遲鈍。
由於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總帶著濃烈的血腥氣。 但她卻從不用任何香水掩蓋,任其自然。 美麗的外貌和血腥的氣味相結合,竟然產生了一種無可名狀的妖異魅力,使無數青年貴族為之傾倒。一時之間,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艷名遠播歐洲大陸,連法皇路易十四也不遠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有一款雞尾酒的名字叫「血腥瑪麗」便由此而來。
一直到後來,大革命爆發。憤怒的群眾將已經快70高齡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憤之下,大家將她活活燒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並且封掉了古堡。從此,一代艷後香消玉殞。
但是,在此後的400 年裡,每逢月圓之夜,古堡里就會傳出一陣陣如海潮般幽怨的慟哭,彷佛是千鬼夜哭,萬魂哀鳴,連10里之外布達佩斯的居民都能聽見。 他們不堪其擾,請來了神甫,術士驅魂作法,結果連梵蒂岡和耶路撒冷的大師們都無能為力。最後,教皇無奈,只能將這塊地方列為禁地,禁止凡人出入。
(迄今為止,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幢古堡依然貼著教皇的封印。離它不遠處,當地寫了塊牌子:遊人勿進)
整個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詭異恐怖的怪談,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則被當之無愧的稱為頭號血腥佳人。
伊麗莎白.巴利特和李·克斯特伯爵是一個人
匈牙利的女伯爵伊麗莎白.巴利特Countess Elizabeth Báthory所在的地區名叫Le Čachtice(李·克斯特郡),因此得名Bloody Lady of Čachtice\Countess Of Le Čachtice(李·克斯特伯爵)。還有,稱她為「伯爵」也太勉強,其實她是「伯爵夫人」。
而且,她所殺的人並不是2800個,而是680個(字典上的解釋是「500人上下」),可以看201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
至於上面寫的「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都可以算是瞎說。伊麗莎白·巴利特確實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但她並沒有擁有任何崇拜者,也並沒有任何男人為她而死去。關於「她被憤怒的群眾燒死在浴室中」也是假的,她其實是死在監獄里的,並且死的時候只有54歲,所以關於她「據說到六十多歲仍保持得很好」也不成立。至於那句「後來該古堡被教皇貼上封條,為歐洲四大鬼屋之一」也是胡說,李·克斯特城堡,這個城堡在1708就被Ferenc II Rákóczi的反叛者佔領,從此開始腐敗,現在已經成為廢墟。在此之前一直有人居住,所以不可能被貼封條。
第三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有些像,但又有不同):還有人說是16世紀的伊麗莎白·巴托利(Elizabeth Bathory),(1560~1614)一個喜歡殘酷折磨手下貌美女僕和鄉村年輕女孩的女同性戀者。通常以她的匈牙利名字Erzsebet被提起。伯爵夫人住的塞伊特(Csejthe)城堡建在一座丘陵頂上,位於喀爾巴阡山(Carpates)的匈牙利山區。在山頂的一片廣闊的土地上,像一座要塞一樣。從那裡,你可以眺望到Csejthe的村莊。而這里也是女伯爵嗜血狂歡的魔窟。村莊中的農人都痛恨地稱她是「嗜血的女伯爵」。《暗黑破壞神》里的女伯爵說的就是她,黑暗館里反復提到她的名字。還有《探索》頻道里的專題片也提到了這一點。
她是歷史上有名的Blood Countess,也是個真實的吸血鬼。當時艷名四播歐洲的她認為年輕處女的鮮血讓她的容顏常駐。
女伯爵伊麗莎白很可能也為斯托克創作《德古拉》提供了靈感。
1546年,Vlad Dracula(傳說中的吸血鬼,電影《吸血僵屍驚情400年》的主角德古拉)和一支由特蘭斯瓦尼亞王子Steven Bathory帶領的探險隊來到Wallachia爭取從前統治者的王座。大約一個世紀以後,Steven Bathory的繼承者,女伯爵Elizabeth Bathory本人成為了特蘭斯瓦尼亞地區恐怖的化身。以下就是Elizabeth Bathory的故事。
伊麗莎白·巴托利,1560年生於匈牙利的名門巴托利家族。巴托利家族是與哈布斯堡王朝有著深切關系的名門貴族,歷代均有人出任杜蘭西魯維尼亞公國的國王,是名門中的名門。他們家有許多有權有勢的親戚——其中包括一個紅衣主教,一些王子,還有一個擔任匈牙利首相職務的表兄,而最著名的莫過於Istvan Bathory——他是特蘭西瓦尼亞王子並在1575~1586年是波蘭國王。據說在4、5歲的時候伊麗莎白就表現出了暴力傾向,這可能是由於癲癇病或其它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並且可能和她晚些時候的「精神錯亂」行為有關。(就像那個時候歐洲大部分的貴族王朝一樣,她的家族也被由近親通婚導致的精神病所困擾。)波蘭的King Stephan算是她的一個比較有名的親戚了,而她還有一位虐待成性的擁有雙重性別的姑媽和一個精神分裂的叔叔。因此,伊麗莎白從4歲開始就突發癲癇症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她從小就被寵壞了,一群女家庭教師圍者她,滿足她所有的需要。雖然受到她的突發症和冷僻性格的影響,伊麗莎白還是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能乾的年輕女性。
在很小的時候,她曾經目擊了一次對一個背叛的吉普賽人的處刑過程。他們把那個可憐的吉普賽人塞進一頭被活活剖開的馬的腹部並且被縫在了裡面。在劊子手的臉上並沒有浮現出絲毫對受刑者之死的同情和憐憫。這次事件讓伊麗莎白明白了一件事——正是這件事使她殘忍的個性開始萌芽——殺死一個平民根本無須受罰和擔心受到報復。
伊麗莎白有著不可思議的、冷然的美貌,看見她深邃的黑色大眼睛的人,都會覺得毫無道理的不安。從她很年輕的時候,就有傲慢的、女王般的氣質。她那琥玻般的眼睛射出了殘酷,形成了她那艷麗而又妖冶的姿容。對於自己的美貌,她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喜愛。拿著鏡子橫躺在床上注視著自己的臉,無論多久都不會疲倦。在鏡中絕對看不見她的笑容,是因她希望自己能更美的自戀情結之故。
14歲時,她在她未來的岳母(女伯爵夫人Ursula Nadasdy)的城堡中與一名農民的兒子生下了一個嬰兒。而早在11歲那年,她就與男爵Ferencz Nadasdy訂了婚。
1575年5月8日,豪華的婚禮在瓦蘭諾城舉行,當時她十五歲。布拉格的皇帝麥司米倫二世也送來了祝賀文和禮物。她嫁給了一位很有聲望卻本性殘酷的戰場英雄——26歲的Ferencz Nadasdy伯爵。男爵是一個好戰的人,他寧願在戰場上撕殺也不願在家中享受平靜的生活,於是當地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匈牙利的黑色英雄」。那時的社會還沒有人提倡婦女解放,但伊麗莎白卻保留了她的姓。她的丈夫也改姓了Ferencz Bathory。
她這樣一場婚姻在當時的貴族圈中一點也不希奇,完全是她那秉承機會主義的母親所導演的一場政治聯姻。而Nadasdy家族也因此提高了不少社會地位——巴托利家族因其資歷而有著更大的權利。雖然對這場婚姻有諸多的猜測,但是Ferencz經常外出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他們結婚的頭幾年,伊麗莎白並沒有生育,也就是在這長時間的孤獨中伊麗莎白的虐待狂天性開始占據統治地位。
搬到新居之後丈夫又再度上戰場。在啰嗦的婆婆的監視之下,伯爵夫人一天比一天更感到無聊。她非常嚮往維也納的豪華生活。正當她的丈夫馳騁在疆場時,伊麗莎白拜訪了有同性戀嗜好的姑媽——伯爵夫人Karla Bathory,當她們的狂歡被下令取締後,她真正的意識到她內心中所需要的是何種刺激。折磨擁有成熟胸部的女孩使她得到了巨大的快感,而她不只滿足於肉體上所得到的快感,對黑色魔法的研究也是她的愛好之一。城堡中的一個男僕多爾可(匈牙利名Thorko)介紹她加入了一個秘密宗教組織,開始慫恿她使用魔法,與此同時也鼓勵她繼續她的虐待狂的行徑。極度的虛榮和自戀使她的行為更加地扭曲。
在她二十齣頭的時候,伊麗莎白是出於無聊,慢慢發現了折磨僕人所給她「帶來的快感」。在她的那些女僕人中,她所鎖定的目標是那些青春期的少女。她先是用燒的發紅的鉗子把她們的身體撕裂,把她們放在火上烤,或是用一種叫「Star-kicking" 的刑法來折磨她們(用沾滿油的紙條夾在受刑者的腳趾間,然後點火,而Elizabeth本人則在旁邊觀賞受刑者痛苦地嘗試踢走那些火星)。
她也曾經把那些女孩的頭撕成兩半(就是用工具把她們的嘴硬撬開,不斷擴大角度直到她們折斷頸部而死)。在她不那麼變態的日子裡,她只是強迫那些女僕們赤身裸體的在成群的男人面前做家務活。
伊麗莎白在她的奶媽尤娜(匈牙利名Ilona Joo)、管家烏依瓦里(匈牙利名Johannes Ujvary)、巫師達爾維拉(匈牙利名Darvulia)與Dorottya Szentes的幫助慫恿下繼續墮落著,並在一個稱為「尊貴夫人的刑室」的地方對女僕施加各種她自創的酷刑。隨著她的年齡不斷增長,她對那些無辜的年輕女性的血肉的渴望愈發強烈了。她發明了許多新的折磨手段,像一種叫「甜蜜的痛苦」,她用熨斗、熔化了的蠟和刀子來折磨女僕們,然後脫去她們的衣服,在全身上下塗滿了蜂蜜,最後將他們拋棄在滿是飢鋨的昆蟲的小樹林中。還有一種叫「水之痛苦」,就是先把一個少女扒光,浸在零度的冰水中,並且不斷從頭上澆冰水直到受刑者活活凍死。
終其一生,伊麗莎白一直為劇烈的頭痛而煩惱。她不但在被無由的煩燥發作侵襲時,用發夾刺侍女們,而且在像癲癇般的痙攣發作時,在床上翻來覆去,去咬服侍她的侍女們。聽到少女們痛苦的哀嚎,她自己的痛苦會不可思議的消失。
當伊麗莎白和一個全身金屬外殼人一起出入城堡時,村中人開始相信那個有著一雙黑暗的眼睛和參差不齊的牙齒的人就是德古拉本人,他已經降臨到了Csejthe城堡。而且一些人曾經看見伊麗莎白的嘴邊出現了血跡。然而不久後那個神秘的陌生人又返回了墳墓,而伊麗莎白似乎已經承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有段時間,她甚至和一個「神秘陌生人」私奔。當她的丈夫Nadasdy男爵返回城堡卻出奇地原諒了妻子的不忠行為。
在她婚姻的頭十年裡,伊麗莎白沒有孩子,因為他的丈夫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很少有時間和她呆在一起,之後,從1585~1598年,伊麗莎白共生育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1600年,51歲的男爵Nadasdy中毒身亡。她把婆婆趕出了城堡,實施暴行更加變本加厲。在此之前,夫人對侍女秘密的虐待,常常使她們死亡的傳說已四處流傳。盡管有危險的名聲,貧困的百姓女兒們,仍然毫不猶豫地為生活去城中。有一個被叫作牙諾修的醜陋侏儒,被命令在附近的村莊尋找目標。少女們原先是懷著像去郊遊的心情進入城中。但是只要一進大門,能生還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
隨著時間的流逝,伊麗莎白越來越虛榮。但她也逐漸衰老,那美麗的容貌在一點點地消失。由此開始了傳說中臭名昭著的「血浴」。
一天,一位女僕在為40歲的伊麗莎白梳頭時不慎拉斷了她的一根頭發,暴怒的她瘋狂抽打這位女僕耳光,鮮血從女僕的鼻子中噴了出來,飛濺到了她的臉上。而當女伯爵在鏡子中觀看自己臉上被血濺到的地方時奇跡出現了。被鮮血沾染過的皮膚逐漸退去了時間的痕跡,恢復了從前的靚麗。她大喜過望。
她向她的幾個幫凶咨詢,使她相信處女的血就是傳說中的活力之泉,讓在其中的沐浴的人找回青春。她下令割斷那個女僕的喉嚨並將鮮血倒入一個巨大的桶中。伊麗莎白就在還溫熱的血中沐浴。
於是,一場恐怖的儀式開始了。在巫師的幫助下,上百的少女被綁架,都是年輕貌美的處女,帶到伊麗莎白的城堡,折磨她們並且抽去血液。伊麗莎白還經常啃咬那些少女的脖子和胸部,從那創口吸取鮮血,撕吃肌肉。從此以後,女伯爵便開始用處女的鮮血來沐浴自己,每當她從充滿鮮血的浴缸中出來時,青春的光輝似乎又回到了她的身上。
伊麗莎白的奴才們在附近的村莊中以僱傭女僕為借口騙得了許多處女進入女伯爵的城堡,而少女們被榨幹了鮮血的屍體被拋棄在城堡之外。
根據審判的記錄,夫人的男僕作了如下的證供:「夫人的房間中一直都有四、五個裸體的少女,因為身上沾滿了血跡,整個看起來像炭一樣黑黑的。」維也納的住處,房中像血海一般,沒辦法行走。為了要到床上睡覺,在地板上灑灰以防滑倒。
她更是向德國的鐵匠訂購了全套的處刑工具;於是不久之後,在她度過了她大部分成年時光的Csjethe城堡的地下室,一座規模宏大的處刑室建成了。除了那著名的血浴之池和鐵處女以外,還有刺之牢籠和吊在天花板上的鐵刺球。她命令蹄鐵工製造像鳥籠般的東西,有銳利的鐵刺朝向籠子裡面。用滑車的裝置把鳥籠高高的掛在天井上。殘忍的多爾可(英文名Dorka)把少女關在籠中,拿燒紅的火鉗向她們刺去,少女一往後退,鐵刺就會刺在背上,直到她們自己把自己穿在了那些鐵刺上。其他人則被放在那個刺球中(空心,但是內部有朝向球心的鐵刺),那個刺球被推動後象鍾擺一樣不斷做單擺運動直到關在裡面的少女的身體被完全撕碎。處刑之時伊麗莎白會站在刺籠下面,雨點般的血,就會落到等待洗浴的伯爵夫人身上。這樣就可以享受鮮血淋浴了。
當時在維也納,她「沾滿鮮血的伯爵夫人」之名已不脛而走。根據傳聞,她在維也納的住處每夜都會聽到少女的哀嚎。等到天亮,街上有血在流。
伊麗莎白的恐怖統治持續了很多年。傷亡數字已經上升到了三位數,這是後來被從女伯爵的寫字台上找到的花名冊所確認的。死去的少女的屍體或者被燒毀,或者被埋到了城堡下面,或者拋於野外任野獸吞食。恐怖的震波穿透了鄰近的鄉鎮,但是沒有人敢站出來揭發女伯爵的獸行。就連那些本應該為維持和平和公正負責的神職人員也都保持沉默。
謠言雖說是謠言,但伊麗莎白的立場漸漸危殆。一個極有權勢的貴族也不可能濫殺多達600人而安然無事。但是,對她的暴行所採取的直接行動一直沒有被施行,直到她已經把周圍城鎮所有的少女「耗盡」。盡管如此,她還是過於大意。無法滿足於地位卑下的平民少女的血,竟還想要貴族少女的血。她開始將魔爪伸向那些較低級的貴族婦女。她建造了一個虛假的學校,欺騙那些貴族出身的少女來她的城堡並承諾對她們進行教育,僅僅是為了把她們折磨至死。在她馬拉松般的屠殺的末期開始變得草率了,她隨意將受害者屍體扔出城外讓野獸吞食,或者讓神甫把受重傷的少女活埋。
一個神甫最後終於向匈牙利的馬提亞王通報了此事,後者開始對女伯爵的所作所為進行調查。
搜查卻特城的行動在1610年展開。12月30日,伯爵夫人的表兄圖爾索(匈牙利名Gyorgy Thurso)伯爵,率領一隊士兵和騎兵包圍城堡。在臨攻破城堡的那一刻,堡里都還在進行著血腥殘酷的殺戮。當他們到達城堡時,所見到的場景比預計的要可怕:拿著劍的官吏,舉著火把走向城堡的地下室,異樣的氣味撲鼻而來。一個死去的少女倒在門廳,另一個已經奄奄一息了,全身被刺滿了洞。另外一些則被吊在地下處刑室的天花板上,像被消化過的死鹿一般。50多具屍體被從城堡地下發掘出來。往裡去可以看到其他的屍體。也有還剩一口氣的活人。據生還者的證言,她們最後在沒有食物可以吃之時,被迫吃被殺的同伴的肉。男爵Thurso和牧師Janos Ponikenusz找到了那本在伊麗莎白卧室梳妝台里的花名冊(牧師Berthoni的日記),列著被屠殺的650多位少女的名字和被殺的細節。(Aadras Berthoni是Csejthe村路德教會的一名牧師,當伊麗莎白命令他將那些被吸幹了血的屍體燒掉時,他意識到了事實的嚴重性,於是他將自己的懷疑和猜測在他去世前全部寫入了日記中。)
女伯爵的三個女巫同謀被抓去了,而女伯爵本人則被關在了自己的城堡中。
1610年,女伯爵和她的同夥被帶上了法庭。三個女巫在長時間的嚴刑逼供後終於坦承了全部罪行,但是她們試圖減少她們在這次恐怖事件中的重要程度。在17世紀的匈牙利,監獄中的犯人是不可能獲得假釋的。三個人都把罪行推到了一個在審判前幾年就死去的同為女伯爵同謀的女巫身上。超過200個證人被傳喚到法庭,但是大多數人都只能提供一些道聽途說的消息做為證據。但是,這些供認還是和馬提亞王和他的士兵所親眼見到的恐怖景象一樣,為法庭對女伯爵的定罪提供了足夠的證詞。
1611年1月,審判在匈牙利的Bitcse(畢滋歇城)舉行。但伊麗莎白並未出庭應訊,也沒有承認任何罪行。
這里我必須小小的離題一下,伊麗莎白不能出庭的原因不是出自她自己的選擇,事實上,她一直懇求逮捕她的馬提亞王替她開脫罪責。但是,對她來說很不幸的是,馬提亞王和她並沒有利益關系,將她的審判安排成向大眾公開。雖然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她的罪行,我們還是得注意到她並沒有被允許出席她自己的審判並為自己辯護。
她的同謀比較慘些,沒有受到恩惠和寬恕。共犯尤娜和Dorottya Szentes,手染基督徒之血的邪惡女巫,在她們被扔進火堆之前,用燒的發紅的鉗子扯掉了所有的手指。另一個則被砍頭並且屍體被穿在了樹樁上。還有一個叫Erszi Majorova的女巫,則在遲些時候被砍頭。
由於受她的貴族出身所保護,伯爵夫人並沒有和她的同謀一樣下場悲慘。不過圖爾索(英文名Thurzo)在1611年判她永遠不得踏出她自己的城堡一步。有傳言說他是在」參觀「了那個受刑室之後做出如上判決的。(在拒絕擔當隨軍牧師之職後,她被宣布判終身監禁,要被關在城堡中直到死。)
判決確定後,石工就前往城裡把所有的窗戶封死。她雖然活著,卻像被葬在巨大的黑暗的墳墓中一般,可以透過光線的地方,全部封死,不留一絲縫隙。最後為了要送食物和水到她的房間,才在牆上鑿了一個小洞。
所有的審判文件被深藏在古堡中,男爵圖爾索留在了城堡中。
1614年7月31日,54歲的伊麗莎白向來自Esztergom教區的兩名牧師口述了她的最後願望和遺囑,她希望她家庭的財產能夠在她的孩子中間平均分配,然而她的兒子保羅及其後代將是基本繼承者。
1614年8月14日,一個獄卒想好好看看這位女伯爵,因為據說她當時仍是匈牙利最美麗的女人之一,在那個小洞里瞥了一眼後,他發現她面朝下躺在地上,已經死了。伊麗莎白·巴托利被關押的四年後,死在自己的那個小房間中。死時54歲。特蘭斯瓦尼亞的嗜血女伯爵終於在痛苦中死去了。她的屍體本應葬在Cachtice鎮教堂,但是當地居民對把這位聲名狼藉的女士葬在他們的土地上十分不滿,更別說還要葬在神聖的地方了。考慮到這些,以及她是巴托利家族最後一代的事實,她的遺體被葬在了匈牙利的東北部城鎮Ecsed,巴托利家族的領地上。
至死,她也沒有承認過自己的罪行,也沒有對她的所做所為表示過懊悔。
現在這坐關押她的塔依然矗立於斯洛伐克共和國境內。一本關於那次判罰的抄本今天還保存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國家檔案館中。度過漫長的幾個世紀。

Ⅷ 求《外國文學史》等書電子版

鏈接:

提取碼:a9xh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Ⅸ 求高手回答外國文學史的作業,文本<<伊利亞特>>和電影<<特洛伊>>的不同

還有這么變態的作業……
其實我覺得,特洛伊既有伊利亞特的成分,也有奧德賽的前半部分;而且書中對各種神描述的比較多,影片則更注重於表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