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8e倫理電影美女獻身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8e倫理電影美女獻身

發布時間: 2023-01-14 06:46:54

㈠ 女間諜西施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導語:說到古代女間諜,不得不提西施,她就是越王勾踐派去勾引吳王夫差的女人,那西施最終的結局如何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美韻流轉千年

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我們後來印象中那些操一口呢喃軟糯之語,在花柳繁盛地、溫柔富貴鄉吟詩作賦、曲水流觴的江南雅士,還沒有生長定型。那時節,他們強悍驍勇的前輩持長戈利劍,沐血雨腥風,在吳越大地拚死廝殺,天與地都為之蒼黃灰暗。

唯有一個女子,成為這鉛灰、粗陋背景下的緋色。是她,西施,令這段凄惶倉促的歷史,有了另一個側面,並以美艷、柔潤的方式定格。

從此,西施成為一個符號,代表極致、絕色之美,代表女人的奇異魅力,還代表別的許多她在俗和雅兩種文化中被一再抒寫,比歷史上任何一位著名美女都更頻繁地進入成語、俗語、典故。在中國語言和文化中,西施兩個字已經無法被置換。

甚至,為著圖保險、求省事,歷代人還達成心照不宣的共識,但凡至美至鮮之物,乾脆一概拿西施命名了事:那種毛發華麗、儀態萬方的宮廷寵物犬被命名為西施犬;貝殼類海產沙蛤,內藏鮮嫩、雪白的小舌頭,被稱為西施舌;美食家冒死一嘗的河豚,它淡紅色的、特別細膩鮮美的魚白,就叫西施乳

在杭州通判任上,蘇東坡喜歡流連西湖。1073年的一天,他閑來又與友人泛舟湖上。天光水色,清婉旖旎,把酒臨風,怡然自得。不過,西湖的天也是說變就變,方才還空明晴朗,忽然就飄來雨絲風片。好在,西湖是晴有晴的妙,雨有雨的美,那首最滋養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也就順風順水湧上詩人筆尖: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的秀潤、恣媚,只有最端麗、明艷的女子才夠資格與之媲美。想來,落筆時,古往今來多少名姝佳麗從蘇東坡腦海里飛快掠過。這個,不夠吻合;那個,欠缺一點。忽然靈光驟閃,有個形象翩若驚鴻,躍進腦子西施。

這首詩一出,西湖與西施就永遠被組合在一起。查慎行評說:多少西湖詩被二語掃盡,何處著一毫脂粉顏色。武衍說:除卻濃妝淡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真是這樣,後來的詩人點染西湖,誰人能出其右?於是,西湖別名西子湖,以西子之美形容西湖,也成千年定評。

除了這首最負盛名之作,東坡詩中還屢屢將西子與西湖並稱:西湖真西子,煙樹點眉目。(《次韻劉景文登介亭》)點綴西湖的淡煙疏柳,彷彿西子的美眉妙目;只有西湖似西子,故應婉轉為君榮。(《次韻答馬忠玉》)連穎州西湖也沾了光:西湖雖小亦西子。(《再次韻德麟新開西湖》)

東坡的才情何等奔涌恣肆,無論寫景狀物抒情,筆端何等搖曳飄灑?他時而以佳茗喻佳人,時而用玉環飛燕形容身材差異,總是妙麗奇巧,新意頻翻。但他就是喜歡一再拿西子比擬西湖,決不怕單調重復,決不讓西湖跟別的美人也多點牽連。東坡是一根筋地認定,他心目中最美的女人一定要與最愜意的景緻搭配,相互烘托、相得益彰。

吳王闔閭在公元前496年的李之戰中敗給越軍,自己也因傷而亡,兩國結怨愈深。夫差繼位後厲兵秣馬,發誓替父報仇。正好勾踐主動挑戰,夫差率吳軍大破越軍。勾踐被俘,在范蠡、文種等大臣輔佐下,以厚禮、美色重賄吳國太宰伯,得免一死。此後,越王與王後等到吳國為人質,卑事吳王。歷經萬般屈辱,越王終於返國,卧薪嘗膽,並採用文種之策,以美女和奇珍異寶獻與夫差,使其奢靡喪志。最後,勾踐終於率越軍成功破吳,一雪前恥。

算起來,自公元前473年勾踐率越軍大敗吳師,夫差自殺、吳國滅亡,西施離開著名的館娃宮,至今已有2490年左右。時空漫漫,但西施的故事,依然婦孺皆知。最通行的版本是:勾踐在吳國為奴,被夫差准許回國後,經多年經營,越國國力漸趨強大,但仍毫不鬆懈。他下令於國中遍訪佳麗,用以繼續迷惑吳王。范蠡慕名而至諸暨薴蘿山下浣紗溪畔,尋得名不虛傳的賣柴女(一說浣紗女)西施。返回國都,西施甫一亮相,果然艷冠群芳。范蠡和西施此時已互生愛慕,雖千般纏綿,為國家大計,卻不得不擱置兒女私情,將佳期約定在滅吳之後。西施、鄭旦經過多方精心訓練飾以羅,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而獻於吳。(《吳越春秋》)被送與吳王夫差,夫差果然目眩神迷,不理朝政。最後,吳國文恬武嬉,越王勵精圖治,吳國大敗,夫差羞憤自刎。西施、范蠡終續前緣。

無疑,西施很難左右或影響夫差的決斷。最大可能是,文種滅吳九術之一遺之以好美以熒其志(贈送美色珍物以擾亂吳王,使其消沉、迷惑)這一計或許有效。至於說吳國之亡,全仗西施以讒言讓吳王怒誅伍子胥,繼而親小人、遠賢臣,驕奢淫逸,使百姓怨聲載道等,未免有越國人出自善意的誇張或吳國人有失公允的遷怒。

這一點,歷來倒有許多人都看得明白。

晚唐詩人崔道融說:宰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西施灘》)晚唐另一位詩人羅隱同樣也為她鳴不平: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西施》)絕色佳人從來不是傾城傾國的禍水,她們跟家國興亡之間,難以輕而易舉畫上等號,這是羅隱一貫的立場。他的絕句《帝幸蜀》也為楊貴妃鳴不平: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當初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入蜀,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楊玉環當了替罪羊,被迫投繯自盡。待到僖宗也避亂奔逃四川,總不可能再去嫁禍楊貴妃了吧?王安石也持類似觀點,他的詩借西施的口吻說:謀臣本自系安危,賤妾何能作禍胎?但願君王誅伯嚭,不愁宮里有西施。

館娃宮的理智與情感

西施初入吳宮,一上玉階,美貌就令人眩暈。她輕盈地步入大殿,飄然行來,原本漫不經心的夫差立即聚精會神,甚至情不自禁地整衣冠,理胡須。西施愈走愈近,粲然奪目,艷光四射,夫差驚訝得合不攏嘴。那一瞬間,所有珠環翠繞的絕代佳人彷彿紛紛隱身,那些花容月貌也曾賞心悅目,此刻卻頓失鮮妍。他的眼睛立刻被西施填滿。

夫差對越王的臣服、馴良、善解人意,十分滿意。自此,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吳梅村《圓圓曲》)西施成為吳王寵妃。

說起來,吳越自古多嬌娃,遠一點的齊、晉美女,也不遜色。那時,越國早已匍匐稱臣,夫差還動不動就要伐齊攻晉的。以吳國之威、夫差之尊,吳王飽覽秀色,對美女早已見慣不驚,但西施異乎尋常地令他驚艷。

西施不是尋常意義上需要固寵的後宮嬌娃,她能超逸絕倫,脫穎而出,除了庄妍靚雅,還需麗、佻巧、慧黠可以想像,她別有一番秀媚穎慧與氣韻生動。古人品藻麗人,常以美而韻、美而慧為至高境界,西施無疑既韻且慧。

但是,她的吳宮歲月,被幽微浩渺的心事重重封鎖。那些繚繞不去的紛亂頭緒,既跟她的使命有關,更跟范蠡有關。

范蠡與歷史上那些同樣叱吒風雲的臣良將有些不同,他的形象似乎更具兼容性和理想色彩在歷代文人和民間藝人的集體敘述中,他作為英雄、才子、情種與富豪的混合體,諸般氣質被揉和得恰到分寸,在不同性別的視角和不同價值觀的書寫中,各具豐神。

范蠡輔佐君王成就大業再飄然而去的獨特經歷,尤其與士大夫的人生理想、自我期許高度吻合:胸有韜略,身居要職,立蓋世之功,贏不朽之名,然後安享泛舟五湖、寄情山水的逍遙,身邊還有相互傾心的絕代佳人陪伴。更難得的是,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進退、隱顯,都全憑自己的意願,隨心所欲恰如蘇東坡的誇贊:春秋以來,用舍進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尤其是他的退與隱,絕不像後世那些貶謫、失意之士,乃不得已而鬱郁為之。

越王勾踐即位的第三年,吳王夫差日夜籌備攻越、以報殺父之仇。勾踐意欲先發制人,搶先伐吳。范蠡權衡利弊,力諫不可。但勾踐一意孤行,興師伐吳,導致滅頂之災,僅剩殘兵五千,在會稽被吳軍包圍得鐵桶一般。勾踐後悔莫及,一籌莫展,最後是范蠡為之定計,使勾踐得以被吳王赦免。善於審時度勢,這是范蠡的高瞻遠矚。

勾踐夫婦、范蠡等到吳國為人質,昔日的國王、王後、上大夫盡執賤役。夫差欣賞范蠡的文武兼備,有心重用,讓他棄越歸吳。范蠡卻不為所動,他有理有節地拒絕:亡國之臣,不敢語政,臣在越國不能輔佐越王為善,以致得罪大王,不被誅滅,已是萬幸,哪裡還敢奢望富貴?換成很多人,一眨眼就能從吳王的階下囚變為重臣新貴,多麼求之不得呢?捨身而取義,這是范蠡的忠直。

夫差曾在遠處高台上眺望他身份特殊的囚犯,見范蠡與勾踐夫婦,雖亂頭粗服,身處馬圈,做笨重骯臟之活,但恪守君臣之禮。那場面連夫差也禁不住贊嘆歆羨。處困厄艱險而不失規矩秩序,這是范蠡的儀度。

越王勾踐歷時20餘年,終於一雪會稽之恥。夫差萬般無奈,揮劍自盡。在勾踐報仇雪恨的過程中,范蠡是自始至終的靈魂人物。勾踐自會稽之敗後,已經深知范蠡見識卓絕,對他言聽計從。我們在史籍上不斷看到這樣的記載勾踐經常去問范蠡:我們現在攻伐吳國可以了嗎?范蠡每次都說:不行。有一次勾踐又問他:可以了嗎?范蠡終於說,可以了。於是出兵,於是順理成章得勝。運籌帷幄,克敵制勝,這是范蠡的謀略。

輔佐越王復仇後,范蠡功成身退。明白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有賢俊之姿,獨見之明,洞悉勾踐(或所有君王)贏得大局之後陰森戒備的心思,懂得進退出處的分寸和君臣關系的微妙,這是范蠡的智慧。

范蠡的才華終於可以為自家施展了。他也真是通才,樣樣出手不凡,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歸隱後經商致富,成為一代巨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這是范蠡的商才。

緊鄰諸暨的蕭山市博物館收藏有東漢銅鏡,上面鐫刻了幾組吳越交鋒的關鍵人物,畫像旁註明了勾踐、夫差、伍子胥的身份,有兩個盛妝女子,卻只含糊地稱為越女。其中的一位,會是西施嗎?

司馬遷的《史記》給了不少篇幅給越爭霸以及夫差、勾踐、范蠡、伍子胥等,僅有寥寥數筆提到越國的美人計:勾踐獻美人、寶器於吳王。在成書於漢代的《越絕書》和《吳越春秋》里,西施正面亮相。《越絕書》的外傳《記地傳》第十條《美人宮》講述,勾踐從薴蘿山挑選了美女西施、鄭旦,在獻給吳王之前,預先在美人宮培訓她倆。《吳越春秋》將故事講得更有聲色:勾踐十二年,越王對大夫文種說:聽聞吳王淫而好色,不理政事,因此而謀,可乎?文種很贊成,建議越王挑選美女送給吳王。越王於是派人去薴蘿山中選來兩位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精心培訓三年後獻給吳王。這兩本書史料豐富,後一本被學者們認為摻雜了一些逸聞傳說。

西施的故事,早年很是依稀模糊,但被國人志同道合地不斷勾勒潤飾、烘托渲染,漸趨豐滿。從民間津津有味的講述,到進入史書和魏晉隋唐的志怪、拾遺小說;從唐宋詩人興致盎然的吟詠,到元代關漢卿、趙明遠的雜劇《姑蘇台范蠡進西施》《陶朱公范蠡歸湖》而這部政治兼愛情正劇的集大成者,是明代梁辰魚萬曆年間完成的傳奇《浣紗記》。

《浣紗記》開場便道出故事大綱:今日搬演一本范蠡謀王圖霸。勾踐復越亡吳。伍胥揚靈東海。西子扁舟五湖。全劇四十五齣里,僅《游春》《捧心》《迎施》《泛湖》等五齣戲涉及西施,占的比重並不大,不過,愛情主線貫穿全劇。西施的愛國女青年形象和一段與政治深度糾纏的愛情佳話,都從《浣紗記》開始定型。該劇辭藻富麗,場面宏大,上演後轟動一時,在崑曲發展史上有里程碑意義。清代中期以後,崑曲舞台經常上演其中的《回營》《轉馬》《打圍》《進施》《采蓮》等摺子戲。其他劇種的西施劇目,也大都脫胎於《浣紗記》。

無論戲里戲外,范蠡主動送已經定情的西施入吳,是最經不住推敲的薄弱環節。《浣紗記》第二十三出迎施中,范蠡用一句想國家事體重大,豈宜吝一婦人,便輕輕繞過了自己的那絲猶豫。用今天的眼光看,當然不可思議。

《浣紗記》里,起初兩人在溪邊已經贈紗為盟。後來,范蠡因自己未能履約及時迎娶,向西施道歉:君父有難,拘留異邦,有背深盟,實切惶愧。西施寬慰他:國家事極大,姻親事極小,豈為一女之微,有負萬姓之望。顯得很是通情達理。接下來,范蠡讓西施遠赴吳國,她理所當然地猶豫,讓他另外找人這也屬人之常情。范蠡則曉之以理:社稷廢興,全賴此舉。若能飄然一往,則國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後有會期,未可知也。若執而不行,則國將遂滅,我身亦旋亡,那時節雖結姻親,小娘子,你和我必同作溝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歡乎?看來,西施最終被范蠡說服了。梁辰魚讓他的女主角在同意接受艱巨的卧底任務時,入情入理地發出了一聲呻吟,又無辜又無奈:何事兒郎忒短情,我真薄命。

人們定會揣測,西施擔綱女特工,是身不由已還是深明大義?范蠡不吝一婦人,是敢為天下先還是絕情寡義?用不同的價值觀、倫理觀,結論會非常矛盾或含混。梁辰魚讓西施和范蠡有緣、有情、有盟在先,實施美人計在後,這一情節

今天的眼光打量,當然經不起深究。但它與社稷江山比天高比命大的傳統思維方式,又是吻合的。也讓這出傳奇,在當時更牽扯觀眾。

讓西施與范蠡先結情緣、再赴吳國的安排,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代代中國人集體加工、潤色的結果,大家樂意認同這種講述男女主角有曲折、隱忍、持久之情。英雄美人或才子佳人的搭配,總讓人感到順理成章,而絕色佳麗與英雄兼才子的.遇合,因為經歷千般磋磨,更成千古絕唱。於是乎,西施越眷戀范蠡,范蠡越神武智慧,她深陷吳宮、與他無法相守的遭際,就越令人感喟。

這樣看來,西施極像是春秋版《色戒》的女主角。電影里,王佳芝謀刺易先生,愛國熱情和諸多因素之外,更有對鄺裕民的愛慕她要跟他同心協力,共謀壯舉,將危險、痛苦置之度外,她心甘情願做他認為需要做的任何事,包括向敵人獻身看來,古往今來愛國女青年的舍己忘我,還是找得到心理依據的。

起初,王佳芝純粹是去色誘易先生,後來,她跟謀刺對象的關系,卻漸近漸密,變得微妙曖昧起來。若是將易先生置換成吳王夫差,西施的間諜生涯中,陰謀與愛情是怎樣膠著、滲透的?對無限嬌寵她的夫差,西施有怎樣復雜的感情?

范蠡與西施的關系,因為情與理、公與私的深度糾纏,還因為男配角夫差的不容忽略,尤其充滿張力。多數人願意將此看成理智戰勝情感的佳話。這出美人計,能夠在西施尖銳的內心沖突中岌岌可危地演到最後一幕任何環節出了紕漏,便功虧一簣並勝利閉幕,西施的擔當和隱忍讓人稱奇。

所以,西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美人,她被後人敷染了華貴、庄嚴的顏料,與輕薄、輕巧絕緣了。

有關西施的結局,說法甚多。

版本之一:越軍破姑蘇城、夫差被縛,西施見滅吳大事已競,沉水而亡。

版本之二:吳國亡,吳人怒沉西施於江,用以追逝被夫差投入江中、冤屈而死的伍子胥。春秋戰國之交的思想家墨子贊同此說,他在其《親士》篇里,以西施之沈,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來說明太盛難守的道理。

版本之三:西施歸國,越人見她依然美貌絕倫,覺得這女子既然狐媚偏能惑主,能令吳國淪陷,當然也可能使越國傾覆,遂沉西施於江。這個版本對西施包含的戒備與譴責,太具諷刺意味,且尤其矛盾。似乎,她從前不惜萬金軀,何懼險象生的種種艱辛、貢獻,都被紅顏誤國的腐論任意抹煞。這腔調倒不新鮮,不脫紅顏禍水的思維定勢。

不管怎樣,上面幾種說法,西施都脫不開一代傾城逐浪花的命運。黛玉也是這么認定的,所以她不免唏噓感嘆:人們都只知笑話那傻乎乎捧著心口效顰的東施,卻不知羨慕東施能在家鄉一生平安,到老來依舊可以悠然浣紗,而西施早已隨流水而逝。

那麼,西施的歸宿究竟如何?《越絕書》記載:西施亡吳國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吳越春秋》也說,吳亡後,范蠡帶著西施乘扁舟游五湖而不返。她與范蠡駕一葉扁舟,凌波蹈浪,翩然而去,兩相廝守。

至於民間傳說更多。東錢湖是浙江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當地至今盛傳當年范蠡攜西施隱居於此,將富可敵國的積蓄埋藏於湖中,這也是東錢湖名字的由來。

對這個尾聲,質疑者歷來也不少。馮夢龍編著、蔡元放修訂的《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誅羋勝葉公定楚,滅夫差越王稱霸就寫道:勾踐班師回越,攜西施以歸。越夫人潛使人引出,負以大石,沉於江中,曰: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為?小說隨後評點西施歸范蠡之說不可能:按范蠡扁舟獨往,妻子且棄之,況吳宮寵妃,何敢私載乎?

然而,人們通常還是更願意相信那個喜樂的版本西施與范蠡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樣的收束,算是對她艱險的潛伏生涯的回報吧?讓我們這些2490多年後的旁觀者,也多少感到心安與平衡。

之所以這么想,是因為人們認定,西施盤桓吳宮的歲月,是一種犧牲。以柔弱之身,承載家國重負,既有無法言說的驚懼,也有對故土和范蠡難以割捨的思念,或許,還有對夫差混合著復雜情感的不安與內疚。

這些足以將神經撕扯、攪拌得崩潰的緊張焦慮,無論她的白晝如何深陷綺羅珠玉之林,無論她的晚間如何夜夜響徹笙歌,都無法輕易揮散。雖然夫差大興土木,特意為她營造的館娃宮精美堂皇、富麗絕倫;雖然夫差別出心裁在宮殿構築的響履廊,使得西施每一次輕移蓮步,樓閣台殿都迴旋著清澈空靈之聲;雖然夫差為她建造的人工湖群芳爭妍、錦帆點點但,心事駁雜厚重,如亂石橫陳,這些豪奢、享樂能否讓她真正舒展眉頭?當然也可以說,西施有另一層欣慰:畢竟,令夫差揮霍糜費、少理國事,正是她赴吳的重要任務。

所謂佳話,往往是一路朝著簡潔、輕快的旋律靠攏的,它們像孔洞大而稀疏的篩子,將某些善意的質疑和難耐推敲的細節,通通漏掉了事。比如,西施潛伏吳國數年後歸國,她曾經心亂如麻,滿腹糾結,又親歷玉碎宮傾和夫差的濺血而亡,紅顏難免憔悴,心情也不免殘損;而以范蠡的身份,帷幕後、枕席間都不可能虛位以待,這些年來,他的心上和身邊,增添了多少情愛或情慾的插曲?這一對渾身積滿風塵的舊人,會用怎樣復雜的眼光彼此相視?還能夠波瀾不興地重新牽手嗎?

不過,這些大煞風景的懷疑、計較,都被更快意更熱烈的後續故事,乾脆利落地覆蓋了范蠡在完成滅吳大計、離開越國後,居然成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這真是大快人心。《史記貨殖列傳》載:朱公(范蠡離開越國後改名易姓,稱朱公)以陶(今山東定陶)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因為范蠡,陶朱公成為大富豪的代名詞。這個故事的美妙之處更在於:范蠡不僅成為巨富,還樂善好施,富而且仁,富而好行其德。

所以,西施最終與范蠡重逢、攜手隱身江湖這種結局,是萬眾一心、順水推舟達成的共謀。它的確很能告慰人們曾經的揪心與不忍,最符合大眾期冀大團圓的心理。這個被民間智慧和民間溫情浸潤、琢磨了千百年的版本,涵蓋甚廣。國家大義,兒女私情,被一網打盡:一個深明大義的女子忍辱負重、得償夙願;一對飽受離別之苦的愛人歷經曲折終於團聚;一代君王卧薪嘗膽,依靠群賢輔佐反敗為勝它昭示人們,所有磨難和艱險都可能翻越,而那些百轉千回的念想,終將實現。

或許,正因為現實生活往往殘缺、破敗和黯然,人們才需要大團圓故事的大俗大喜,來照亮枯索、泛黃、晦暗的心境。

也因此,山重水復之後柳暗花明的西施傳說,在四大美人的故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

楊貴妃雖寵冠六宮,君王從此不早朝。但兩人先前再怎麼纏綿,生死存亡關頭,唐玄宗在馬嵬坡為求自保,竟是賜給她一丈白綾,可謂將從前恩寵一筆勾銷。此後,李隆基再怎麼日思夜盼,楊玉環終究魂魄不曾來入夢。當然不可能來了,任是誰也不會再去輕信七月七日長生殿的信誓旦旦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那出悲劇里有感情難以蒙受考驗、誓言不可輕信的凋敝、傷感。

昭君和親,被謳歌成化干戈為玉帛的奇女子。但從家鄉秭歸,到帝京長安,再到陌生的塞北草原,極目南方,鄉關何處?想來是要柔腸寸斷的。呼韓邪死後,她思鄉情切,曾經請求回歸漢地,但中央政府讓她遵從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習俗,嫁與呼韓邪之長子。她至死沒有離開胡地,與大漠孤煙、蒼茫原野相伴。

貂蟬在成功實施王允的連環計後,成為呂布之妾。呂布後來被曹操所殺,據說貂蟬被曹操送與關羽,企圖使桃園結義三兄弟因絕色美女而內生嫌隙。貂蟬的下落,一說被向來重義輕色的關羽殺掉,以絕後患。也有說被關羽釋放、出家或不知所終的。關羽若殺了貂蟬,美人的鮮血,無非將紅臉關公的面孔染得更紫。若他果真放了貂蟬,倒也不辱沒武聖的尊號。可是,不論這出戲採用哪種尾聲,此前在鳳儀亭離間董卓、呂布時被施以濃墨重彩的貂蟬,一旦功成,敘述者對其身後事竟是異常浮皮潦草:她要麼成為刀下鬼,不知向誰訴說怨屈;要麼行蹤飄忽或行隻影單,做人做鬼都說不盡的孤寒。

所幸還有西施和范蠡好事多磨、花好月圓的尾聲,告慰眾生。西施的傳奇,承載了大眾對理想化生活與理想化人格的諸多遐想,有關愛情恆久、苦盡甘來、捨生取義寄寓了他們對人生圓滿的無限渴慕。

所以,西施位列中國四大美人之首,不是沒有緣由的。用這樣的眼光,來看西施之美,咀嚼這個故事澄澈、豐饒、醇厚的那個側面,品味其中的聲色俱佳、情理交錯不禁感嘆,西施和西施傳奇,彷彿印在中國往事上的一抹唇紅:華麗,奪目,驚艷。

㈡ 吳耀漢演的什麼電影一個美女為他獻身

1977年執導電影《面懵心精》。1979出演電影《慌失失》。1982年參演《提防小手》。1983年參與拍攝電影《五福星》。1984年主演電影《奇謀妙計五福星》並在同年憑借該影片被提名為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1988年主演電影《烏龍賊替身》。1989年主演電影《飛越黃昏》,並於1990年被提名為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2003年出演電影《炮製女朋友》。[4] 2005年參演李炯凱導演的動作類電影《龍威父子》。2006年出演陳嘉上導演的香港喜劇《三分鍾先生》。2011年出演電影《猛男滾死隊》。[6] 2013年出演麥浚龍執導的電影《僵屍》在該劇中飾演冬叔。

㈢ 台灣倩女銷魂 這個女演員是誰,有她其他電影重謝

王祖賢的三級片 倩女銷魂弄風姿,萬般柔情獻眾生,鬼界人間難分辨,朦朧飄渺一線牽。怨與愛,古今同,雪夜閉門讀佳篇。2005年特技神話電影巨獻! 影片投資巨大,大量的頂尖電腦特技與新穎的拍攝手法打造出異彩紛呈的奇幻世界。更匯聚最具人氣的大牌明星。「賊女」王祖賢化身可人「小狐仙」,獻身「痴兒」林志穎,演繹出一段神幻情愛! 影片對古老而神秘的神話進行了全新的、極富時尚色彩的演繹。集懸疑、言情、武打、搞笑、特效於一體 ,是對神話奇幻題材的又一次成功操作!國產台灣80年代鬼怪作品

㈣ 10年前的《讓子彈飛》,那個為電影獻身的肚兜女孩趙銘,她現狀如何

有驚有喜的人生

一夜爆紅的趙銘,從演藝圈退出來,開始在短視頻中做起了直播, 依稀可見的是,她臉上再也沒有曾經的稚嫩,身材也不如昔日,人總是會被變老的,這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 。

被扯下肚兜的女孩叫做趙銘,她那時不過是個普通製片人的助理罷了 。 一夜成名是好是壞 , 真的很難下定論 , 好的一點是給趙銘帶來了名氣 , 至少從一名幕後工作者 , 搖身一變走向了熒前 , 壞的方面很多 , 對她的名譽、前景有很大影響 。 一旦被貼上性感的標簽 , 誰又能輕松摘下呢?她最開始不過是為了電影而獻身 。

「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 , 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 」普通生活總有會調味劑 , 有好有壞 , 驚喜伴隨著意外來練 , 當你樂此不疲時 , 一不小心就與意外撞了個滿懷 , 當你迷茫之際 , 就會與驚喜並行 。

㈤ 8位名副其實的古典美人,現代裝氣質稍遜,一換上古裝就驚艷四座

眾所周知,古裝劇向來是 娛樂 圈的香餑餑,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製作公司和演員夢想著通過古偶一飛沖天。

可問題就在於正經古裝劇對於演員的外形要求極高,很多時候不是演員爭到了就能火的。

就比如說最近的《千古玦塵》吧,劇都要播完了觀眾也沒看到原著里描述的「容顏絕世」和「芳華亘古」,相反,整部劇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女主處處被女配們艷壓的低顏值。

還有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李蘭迪清宮戲特寫圖,恕草莓直言,身板厚實且脖子短的人真心不適合拍古裝劇啊。

又或者是近幾年新湧起的中年演員破格扮嫩風潮,眼瞅著古偶自帶的厚濾鏡都遮不住他們的皺紋了,製片方又如何才能讓觀眾相信這是一對只有十幾歲的青梅竹馬呢?

該說不說, 娛樂 圈也是時候停止這種奇奇怪怪的選角標准了。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長相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古典美人呢?

個人認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何晴

拋去時代濾鏡,單看何晴的現代照,雖然人是美的,但真不至於第一眼就驚艷到不行。加上那個年代穿搭都比較樸素,全身硬照土得看不下去也是正常操作。

古裝就不一樣了,尤其何晴有一雙煙雨蒙蒙的眼睛,每當鏡頭給到特寫,觀眾不由自主就被代入了那種哀怨又纏綿的情愫當中,堪稱 娛樂 圈把眉間若蹙這四個字詮釋得最好的演員。

與此同時, 何晴的臉型搭配也很絕 ,整體給人一種大氣之餘兼有楚楚可憐的感覺,特別適合演那種 高門貴女 的角色。

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電影版《紅樓夢》里的造型,細長柳葉眉和大地色眼妝把女人味拉滿,再加上那精緻的花鈿和飛天髻,真真是把書中那個風流婀娜的秦可卿搬到了大熒幕上,讓人只一眼就被勾住了魂。

除此之外,《西遊記》中嬌俏活潑的憐憐,《水滸傳》中才情動人的李師師,《三國演義》中貌若天仙的小喬......作為唯一演遍四大名著以及周娥皇、包惜弱這些大美人角色的女演員,何晴也算是早年國產古裝劇的里程碑式人物了。

陳紅 和何晴差不多,都是現代也美,但就是沒有那種神采飛揚到一下子抓住觀眾眼球的獨特點。

反觀陳紅的古裝,哪怕只是簡單的盤發造型也能輕易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甚至時至今日提到「盛唐公主」,很多觀眾第一反應仍是她的太平公主。

最絕的是這種美屬於壓倒性的勝利,即便對手是彼時靈氣滿溢的周迅,也沒能在顏值上對剛生完娃的陳紅造成任何實質性威脅。

可能這就是傳說中貂蟬閉月般的美貌吧,怪不得當初王扶林導演一眼就看中了陳紅出演《三國演義》。

另一位瓊瑤女郎 王艷 比這兩位還差點,現代裝只能說是面相討喜的小美女,甚至按照如今「恨不得把五官放大十倍批評」的標准看,王艷但凡晚二十年出道都會被嘲「在女明星里平平無奇」。

然而當她換上古裝, 明明只是非常簡單的造型,也可以做到一出場就氣場拉滿,即便是演那種大美女人設也毫不違和

一哭更不得了, 讓人感覺「梨花帶雨」這個詞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恨不得當下就沖進屏幕為她拭淚。

最難得的是王艷的古典美並不僅僅適用於上面這些傳統的裝扮,就連塑料葉子和銅錢頭這種一直被吐槽的元素到她身上也成了個人特色。

可惜當年王艷為人情接了《還珠3》,沒和蘇有朋一起去演《倚天屠龍記》,不然把高圓圓的周芷若換成文武兼備的王艷,應該也會有與眾不同的風情。

劉詩詩 和王艷一樣出身於北舞,只是相比於天賦卓絕的王艷,劉詩詩的台詞確實比較拉垮,連帶著她幾部現代戲的口碑也不是太好。

但是一到了古裝劇,劉詩詩五官和諧且儀態大方的優勢立馬就顯現出來了,不管什麼造型在她身上都很古典知性。

尤其是若曦這種憂郁型角色,格外適合氣質恬靜的劉詩詩,甚至有時都不需要她說什麼台詞,光看截圖都能感覺到人物的情緒起伏。

加上劉詩詩很會哭,總是能在劇情到達最高點之際穩穩地傳遞出那份復古的破碎美,看得人難過的同時又不由感嘆她的面部控制能力之高。

造型的話,個人最喜歡盤發的龍葵,不僅利用前寶石後發帶的設計強調了角色的清純,就連傳說中的廣袖流仙裙都是那麼的飄逸靈動,有一種其他演員模仿不來的貴氣。

沈傲君 正好和上面幾個例子相反,濃顏掛的她女人味十足,問題就是氣質不夠 時尚 ,讓人無法相信《金婚》中的佟志會甘願舍棄如花美眷的文麗(蔣雯麗飾),轉而選擇由她飾演的李天驕。

反觀沈傲君在《神醫喜來樂》中的造型,發型師先用假發包改善了演員顱頂的比例問題,又專門挑出兩縷碎發遮擋額頭減齡,瞬間就把現代裝的那份土氣感加工成了 千金難買的熟女風韻

另一方面,賽西施前期的眼妝也頗為講究,為的就是通過酒紅色眼妝的設計,最大化突出人物的 柔情似水 媚眼如絲

高陽公主在某種程度上算是賽西施的加強版,即降低了人物原本的嬌俏感,更多表現角色內心 性感與慾望交織的原始美

典型的像是高陽公主在茅草屋中與辯機互訴衷情的戲份,導演真是完全拍出了沈傲君那種激情中帶著一絲叛逆的艷。別說是辯機了,換作柳下惠也一樣招架不住。

小李琳 更絕,要不是之前閑著沒事翻網路,草莓還真沒發現她就是倫理劇《真愛之百萬新娘》里的反派陳玉。

記得她在 《上錯花轎嫁對郎》 中的出場鏡頭,一身粉衣搭配嬌俏的同色系發帶,低頭抹淚的小細節把待嫁千金的無奈和悲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再到後面的大婚造型,褪去之前的少女青澀,紅色系眼妝嫵媚動人,梅子色口紅亦是為杜冰雁增加了幾抹熟女風情,看得人不由感嘆化妝師的鬼斧神工。

說到這里,本劇對於正鳳發釵的搭配也很有心得。

比如當杜冰雁喬裝成普通婦人與丈夫見面時,楊樹雲就只是為她選擇了簡單的盤發造型:

但等劇情進行到大結局的合家歡部分時,她又自動換上了更為正式和華麗的釵環組合,叫人一眼望去便知這是大戶人家的夫人:

當然,除了上述礙於自身條件而引起的顏值改變, 娛樂 圈也存在霍思燕和郝蕾這種單純轉「錯」型的古典美人。

特別是 霍思燕 ,當年連著演了幾部古裝戲都那麼火,堅持走下去未必不能超過同年的董潔。誰知她突然開始轉型性感女郎,一下就把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搞熄火了。

明明 年輕時淡妝演女妖也清新脫俗得像是九天下凡的仙子 ,即便在美女如雲的《新聊齋志異》里也那麼奪人眼球。

還有《歡天喜地七仙女》,雖然現在是憑借著童年濾鏡翻身做主人了,但在當年這部劇可是被媒體噴到體無完膚的存在。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沒誰會在新聞稿中否定霍思燕的顏值。

《少年天子》更不用說了,劇本造型雙一流,霍思燕的董鄂妃總是透著一股 我見猶憐的嬌弱感 ,是和舒暢版宛如不一樣的美。

相比之下, 郝蕾 的事業要強出不少。

只是偶爾刷到她從前的作品,草莓還是忍不住惋惜美女轉戰電影圈太早,白白浪費了這份渾然天成的古典風韻。

以《煙花三月》為例,一改《少年天子》中極盡瘋魔的狀態,郝蕾在這部劇飾演的是一位被迫殉葬的側妃,從頭到腳都透著一股嬌花易折的柔弱。

為了配合這種設定,化妝師先是將郝蕾的眉毛設計成了後端細長且平滑的柳葉狀,又在眼妝部分輔以全包眼線,以致於每當鏡頭給到那雙秋水 剪瞳,都教人瞬間想起古詩 中所說的 「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一個不小心就掉進了美人的溫柔陷阱。

除此之外,郝蕾的唇形也是一絕,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見這種一笑就變薄唇的五官組合,平白就為眼前的姑娘添上了幾抹嬌美。

綜上,正如楊明娜所說, 古裝扮相對演員的顏值要求其實是比較高的 ,光粘頭套這一點就已經把很多臉型不夠標準的人卡在門外了。

加上這幾年好劇本少之又少,若是演員連基本的顏值和演技都無法保證,那古裝劇到底還剩下什麼可追的?

希望未來 娛樂 圈的各位還是量力而行吧,別一看什麼題材容易火就一窩蜂地去拍。

起碼拜託這些演員在接古裝戲之前,先問問自己能否做到「古裝造型遠比現代裝更有氣質」,再慎重地決定下一步的落腳點。

不然結果大概率會像開頭那幾位一樣,不是被一眾女配艷壓,就是一部劇播完只剩下幾張出圈的表情包作為紀念,多餘成了旁人眼中的笑料。

顏值不夠還要硬演第一美人,結果就是尷尬了自己,又折磨了觀眾

古裝造型的干癟和油膩,可能只是因為用錯了假發包

#理娛分享沙龍#

㈥ 迷人的保姆女保姆扮演者是誰

迷人的保姆扮演者是希拉里•羅達(Hilary Rhoda)。

㈦ 一個很胖很醜的女人變成一個漂亮女人的電影

片 名:美女的煩惱
[1]又 名:《醜女大翻身》
英文片名:200 Pound Beauty
導 演:金榮華
編 劇:盧惠英
原 作:Yumiko Suzuki
類 型:喜劇
片 長:120分鍾
上映日期:2006年12月14日(韓國)
主 演:
金雅中
朱鎮模
徐尹
金賢淑
林賢植
李漢偉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169cm,95kg,她的身材完全可以到摔跤場上比試一下。但她其實只是一個想得到愛情的普通女子,她叫江漢娜(金雅中 飾)。上帝賦予她的唯一禮物就是天籟般的嗓音,但是因為肥胖的體型,她只能在幕後幫美女歌手亞美假唱。
亞美的製作人韓尚俊(朱鎮模 飾)是唯一肯定她音樂實力的人,不知不覺漢娜暗戀上了韓尚俊。在韓尚俊的生日派對上漢娜終於如願的被邀請過去,她興奮的很努力的想表現自己……但是,從那晚以後她突然消失了!
至從漢娜突然消失後歌手亞美不得不中止了她的音樂活動,而製作人尚俊這時則遇到了救世主珍妮。珍妮的美麗可以讓過路的人目不轉睛,而她的歌唱實力也是與容貌一樣很吸引人,一點都不遜於消失的漢娜。
更可愛的是她經常幫助路邊需要幫助的人。她的善良和朴實讓人覺得奇怪。歌手亞美對此非常的嫉妒和疑惑,她意識到自己的歌壇地位越來越受到威脅,於是亞美開始著手調查美女珍妮的背景。終於,在珍妮的一次舞會上,亞美把珍妮的爸爸——一個精神病患者帶到了舞會上,尚俊從中得知,珍妮是江漢娜,而第二天,珍妮的第一次演唱會前,亞美以珍妮是江漢娜的理由要挾尚俊取消演唱會,尚俊不肯。演唱會上,珍妮的爸爸又來了,珍妮向大眾曝光,自己是江漢娜,歌迷們原諒了她。江漢娜成為了韓國點擊率最高的歌手。
[編輯本段]【影片製作】
漫畫《美女的煩惱》1999年引進到了韓國,它的故事生動有趣,因此電影版《美女的煩惱》版權在韓國頂級電影公司之間爭奪的非常激烈。因為他們都知道這部電影一定會很賣座。執導這部影片的導演是金榮華,他的出道作品《噢!兄弟》曾動員過310萬觀眾,而負責編寫劇本的是作家盧惠英,她曾經創作過《英語完全征服》等熱門影片的劇本。
《美女的煩惱》女主演金雅中通過電影《光植的弟弟光泰》成功出道,在KBS電視劇《奇男怪女》中的精彩表現獲得了大家的好評。從胖女變成美女的個性角色,韓國很多個性女演員都想嘗試一吧,但是選人方面製作方比起經驗更注重了演員與角色的一致程度。而金雅中就是有著像裡面女主人公一樣的完美身材和演唱實力的女演員,劇本彷彿就像是為她而寫。
《美女的煩惱》男主角則是很有紳士風度的朱鎮模。他的紳士形象和感性演技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今年除了《美女的煩惱》外他還出演了電影《大腦游戲計劃,puzzle》和電視劇《游戲女王》,在中性魅力當道的韓國娛樂圈裡朱鎮模將帶給大家男人特有的粗獷魅力。
配角們在這部影片里的作用也同樣不可忽視。扮演能預測未來的算命先生的李元鍾、演藝圈除出了名的幽默大師李漢偉、扮演年邁老人的林玄植、演過各種角色的金榮健、成東日、朴魯植等等,這些人的精彩演繹相信會帶給大家無限樂趣。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電影《美女的煩惱》里金雅中為了要扮演95kg的胖女姜漢娜,要准備4個小時的特殊裝扮,拍攝結束後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卸裝。
因為拍攝這部分內容正值炎熱的夏天,金雅中可謂又多了個煩惱。但是想到有那麼多優秀演員為角色獻身的時候金雅中已經把這種煩惱當成了自己的幸福和享受的過程。但最讓金雅中頭疼的其實是如何演一個讓眾多女性都有共鳴的角色。
金雅中是通過電視娛樂節目出道的,她的才藝在新人時期就被人們所認可。因為她的歌舞實力不是一天兩天練就的,而是比其他新人付出了很多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的。電影《美女的煩惱》給金雅中帶來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她在影片里扮演歌手的角色,她親自演唱了4首電影收錄歌曲。剛開始簽約這部影片的時候,製作方本來想安排一個職業歌手來替她演唱的。但是聲樂老師看了她的唱歌練習後馬上同意她本人真唱。
最開始性感女歌手亞美的演唱會場面、後來美女歌手珍妮的演唱會場面、最後韓娜自己的演唱會場面。為了體現最真實的演唱會氛圍演員金雅中接受了著名舞蹈老師郭榮根的訓練,歌手有美的聲樂訓練。而演唱會現場的企劃是由專門的演出企劃公司參與完成的。演唱會現場選擇的是著名的奧林匹克體操競技場,拍攝這部分戲時還找來了1000多名的臨時演員烘托演唱會的氣氛。

㈧ 80e倫理的電影有那些

血染的搖籃。
三年前無故失蹤,拋夫棄子的母親突然回到家中,渴望破鏡重圓,但一切情形已不同於當年,小孩已漸獨立而昔日丈夫也有了知心女友。

㈨ 這是什麼電視劇(電影)呢內容有美女內容是狐妖脫衣服正要獻身小伙,沒想到發現小伙請了道士要抓自己。

《鬼皮》是高立執導,胡茵茵、孫濤、孟莉等主演的一部恐怖電影。

㈩ 嫌疑人x的獻身電影觀後感

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影評【1】

我必須在《嫌疑人X的獻身》這個名字後加上“中國版”,因為在我這里,《嫌疑人X的獻身》首先肯定是指東野圭吾的小說,這一點毫無疑問。原著小說讀了兩遍,時不時還拿出來翻翻(作為湯川的系列故事之一),日本版電影看了兩遍,韓國版看了一遍。這么多遍下來,對故事的核心部分及一些細節已經相當熟悉了,這時候有了中國版。故事不新鮮,我的關注點自然是這個故事如何被講出來的,以及一些本土化處理。有這么多可供參考的東西,只要故事的架構不變得太離譜,新拍出來的電影差不了,我認為中國版可以稱為合格之作。直觀點比較,在中日韓這三版里,中國版絕不會比韓國版差,但也不可能好到能和日本版相提並論。

前些年看完日本版的時候,作為讀過原著的人,我實在是佩服它能電影化得如此成功。當時便說,小說和電影都是不可多得的傑作,至於哪個對觀眾來說更震撼,或許取決於先看的哪個。中國版並沒有自找麻煩做過多的改編,而是把日本版作為模板來參考。以至於,場景和分鏡都給人以強烈的似曾相識之感。啰嗦一句韓國版,那裡面直接取消了湯川這個人物,變為了石神與警方的對峙,故事的檔次一下就被拉低了。或許那是部合格的探案片,但絕不是我心中的那部傑作應有的樣子。介於此,在接下來的討論中,韓國版不會再出現了。

劇情上,我對中國版有兩個大的不滿。第一個不滿是殺人案的真相。從結構上看,《嫌疑人X的獻身》應該是這樣的:一本可分為十九章的推理小說,在第一章就明確無誤地告訴讀者兇手是誰,命案是如何發生的。後面的故事追尋的是另一種真相,那才是能震撼讀者的東西。按推理故事的分類,本作不是關於Who和Why的(這兩點第一章就說了),而是關於How,而這個How不是命案本身,而是介入其中的石神如何幫忙掩飾這個命案,加之與湯川的交鋒,這些一直驅動著後面的情節發展。話說回來,中國版居然還把誰殺了靖子前夫及怎麼殺的作為一個懸念演了半天,這顯然是有違原著精神的。說到這里,不是說一切都要照搬原著,不能修改,即便日本版也不是那樣的,但故事的結構這種東西最好不要亂動。讓觀眾盡早明白最核心的懸念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是《嫌疑人X的獻身》這個故事的關鍵。

第二是石神這個人物的黑化,這一點做得過火了。但不得不承認,中國版對石神的黑化處理欺騙性很強,也就是說單就電影本身來講那幾段完成得不錯。我也一度被欺騙,心想怎麼能這樣改石神這個人物,是要氣死東野大叔嗎?黑化過程中前面幾件事情做得問題不大,但石神開始針對湯川的時候就明顯太過分了。我旁邊的一個女觀眾也念叨這樣一句話:“石神怎麼可能傷害湯川?差評!”這也是我的想法,兩人雖然在錯誤的時間里重逢從而成為對手,但天才之間的惺惺相惜是不會變的。石神一系列的偽裝手段,都是以不實質性(身體上的)地傷害到對方為前提去進行的,中國版的改編越過了這條線。不過拋開原著看,這一改編也挺大膽的,在自己的故事邏輯里說得通。石神要讓他人(尤其是湯川)相信自己苦心營造的反面形象,沒有比直接傷害湯川更有說服力的了。對只講邏輯的石神來說,出手傷害湯川的所失和所得他應該都經過周密的計算,才決定冒讓湯川受重傷甚至死亡的風險(在石神的計算里,這兩樣的概率較小)都要完成這次“傷害”,以把自己的壞人形象徹底坐實。

我對這一改編起初非常不滿,不過後來一想也有合理的一面。而且從效果來看,實在是不錯,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就這樣相信了。本來照搬日本版的東西已經很多了,做出這樣的改動也未嘗不可。說完這兩個不滿後,該提到一個真正的大問題了,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違和感。

一種劇情、人物與環境強烈的不和諧的感覺,怎麼看也只是舶來品。改編和翻拍用在這部中國版上都不恰當,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移植或嫁接。總感覺虛無縹緲,無法落地生根。上一個這樣的例子是《重返20歲》。為什麼用了不少手段還是讓電影接不了地氣,或許原因很簡單,這就不是一個會發生在中國的故事(腦中閃現的是那句“我大清自有國情在此”)。一旦給了人這種“不可能發生”的感覺,所營造的一切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了。故事肯定是要分國界的,雖然由故事引發的情感共鳴不會分。試想,像《我不是潘金蓮》那種根據中國小說改編的電影,融入了太多中國特有的東西,有比較強烈的地域劃分,要是日本韓國來拍一版會給人怎樣的感覺?其實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韓國就拍了,雖然河正宇演得不錯,雖然我明白為什麼不是中國先拍,但我還是想說這電影給我的感覺太奇怪了,拋開歷史背景和地域特色這個故事是要大打折扣的,而那些東西是中國特有的。

說回本片,還是有不少本土化的小設計。比如新搬來的靖子母女去敲門給石神打招呼改成了女兒學校布置的作業找鄰居要舊書(說句題外話,現在中國的中小學老師確實會布置很多這種自以為特別但其實很奇葩還勞家長費時費力的所謂實踐作業),這個情節是故事中的關鍵,所以這種用心的本土化處理十分必要。但是,這些小設計挽救不了整體上的違和感。這是個根本性問題,可能這就是翻拍別國故事必然承受的無可奈何。

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影評【2】

起初,聽說嫌疑人要拍中國版的時候我是很不看好的。

先不提原作的地位,就說先前影視化的兩部——日版韓版,因為原作就來源於日本,所以日本版是詮釋得最為到位並且深刻的一部,可以算得上經典。而韓國本身就擅長拍攝這類題材的片子,也是表現不俗。這部作品早有日版韓版珠玉在前,想要拍好很難。不僅如此,後來還聽說導演是蘇有朋,我整個人眼前浮現起當年的《左耳》,瞬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但是,生活就是用來被打臉的。在這部電影官宣了演員以後,我總算是感到有點靠譜了。後來還聽說原作作者有參與審核劇本,我這才決定要去看一看。還好,沒有失望。

先說缺點吧。畢竟蘇有朋只是第二次導演,影片整體走向把控有些不足,敘事手法不純熟,鏡頭語言比較平淡,懸疑感不夠,也沒能展示出來更深層次的東西,細節也有很多沒有處理到位。說白了,這部片子口碑與評分都平平的原因只能說是導演功力欠佳的鍋。這部影片雖然很一般,不過不得不說,蘇有朋是個非常會選演員的人,這部戲幾個主演的表現加了不少分。

先容我表白一下魚旦叔(張魯一)炸裂的演技。雖然,早在《紅色》這部劇,就知道魚旦叔演技有多麼精湛了,但這部電影張魯一的表現讓我還是非常吃驚,因為他讓我感受到原本精湛演技的同時還看到了突破。雖然說電視劇與電影是兩種表演體系,一個是考細節一個考爆發力,但是在電影的末尾,石泓看到陳婧也出現在監獄里,石泓在那樣的場景下,表露出來的情緒層次相當豐富。扭曲的表情中:有以置信,有震驚、有失落、有錯愕、有挫敗、有心碎、有痛苦等等,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最難得的是,那是幾種相近但又不相同的情緒交織在一起,被那麼全體精準詮釋出來真的是……太贊了。另外,更難得的是,那個時候石泓表現出來的不是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瞬間湮滅的猙獰,更多的是夢想的墜地感與破碎感,完全如原著所寫得那樣:嘔出了靈魂。與之同框的演員演技完全被碾壓,特別聲明那段表演里林心如演得一點也不差。在這種情況對比下,更加讓人感受到了張魯一的演技。

至於王凱的唐川,人物復雜程度與張力雖然不如石泓,但是表演難度也不輕松,很多細節都非常到位,人物塑造得張力不足,細節卻滿分。可是,因為先前看過王凱的《如果蝸牛有愛情》,這部片子里的唐川讓我總是想起季白,也許這是因為這是模式化表演帶來的不足吧。

這三位主演的演技都可圈可點。

年輕時候的石泓與唐川之間的互動,兩個年輕演員對視加蜜汁微笑,幾乎把整個影片的基調都顛覆了,他們的表演與前後劇情聯系起來總是會讓人有種:唐川與初戀石泓多年未見,原本一心只有數學與唐川的石泓人到中年被一個人妻搶走的既視感。

我對於兩個年輕演員的含情對視加蜜汁微笑很不理解,難道那個時候表現的不該是棋逢對手的惺惺相惜嗎?為什麼卻顯得那麼基情滿滿?

這部影片和前作對比有挺多不足的,也就是個6.5分的樣子,但是三大主演可以加分,按豆瓣的評分規矩,可以直接往7以上沖,預計這部片子票房最後落在4億左右的樣子。

我作為一個極度顏控,雖然覺得王凱是挺帥的',但是還是為張魯一的炸裂演技折服了!以後,我還會從劇情的角度來為這部影片做出解析。

嫌疑人x的獻身觀後感影評【3】

作為蘇有朋的第二部導演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受人期待的部分原因在於同名原著是東野圭吾的經典作品,受關注度相當高。而且日韓等改編版本的珠玉在前,讓大家不敢相信,柔弱的“五阿哥”、處女導演作是小清新《左耳》的蘇有朋,會有能力將這出結合了燒腦、破案、復雜心理問題等元素的影片拍得好看。對於影迷和原著迷來說,這種質疑有充分的理由。

但實際上,在拋開任何偏見之後會發現,蘇有朋對《嫌疑人X的獻身》的打造,其實很讓人驚喜,在抓住了原著核心的基礎之上,又做了很多適應本土觀眾與文化的改造,最終呈現出當下這一版非常值得一看影片。

蘇有朋再執導筒

任何一個跨域文本的改編,都得進行本土化的修理,這中間,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嫌疑人X的獻身》本土改編的難點在於,原著中有大量依靠文字而生的情節反轉,以及諸多構建出環境因素的細節描寫,而這些內容都是東野圭吾文字魅力的重要部分。那麼從日本到中國,從文學到電影,文化與表現媒介上的差異如何轉化,就考驗蘇有朋的功力了。

有日版珠玉在前,中文版《嫌疑人》難免拿來比較

整體來看,影片的再造沒什麼大的問題。首先就是邏輯,探案類型片最講究一環套一環的邏輯,既要將懸念層層鋪陳,又不能有明顯的邏輯漏洞。《嫌疑人X的獻身》這點真沒什麼問題,很多時候的劇情拐彎會讓你突然覺得這也太不可信了吧,但轉眼就會有一些細節上的補充讓你理解之前的情節設定,比如羅淼誤認為石泓要去殺害女主女兒的場景,雖然熒幕上呈現的是警車出動的緊急場面,但這個時候觀眾肯定在想為何不直接利用通信設備讓載著學生的大巴立即停車?但這顯然是創作者設計的局,後續的電話聯系、來電未接等等細節,都很好地回答了觀眾之前的疑惑,類似的劇情設定在影片中還有很多,也是精巧的體現。

而另一方面,影片講故事發生的時空定在一個普通城市的普通住宅,充滿了日常的感覺,昏黃的路燈、道路,老舊的住宅樓,不隔音的牆板……但從空間而言,這似乎就是一個可能在每個人身邊發生的故事。而且,將復雜的人物關系疏離之後,本片明顯更偏向了對情感的展現,不管是男男CP的隱匿展現,還是學術宅男對女神的內心仰望,其實也都是對當下社會文化的一種響應。

相比於原著,蘇有朋版《嫌疑人X的獻身》最讓人喜歡的一個改編,其實還是石泓這個角色。張魯一精彩的表演不僅讓觀眾更熟悉了他,也為角色的復雜度增添了不少色彩。原著中,石神並不是什麼追蹤狂,而且是一個在自己的絕頂聰明的宇宙中對這個世界已然失望的人,他有很多問題,但卻並不反社會,也就自然有更多可以被讀者同情與原諒的地方。但到了影片中,石泓雖然有有部分人情味的鋪墊,但在觀眾看來,他本人內心的陰暗度更高,很多行為也不再只是用愛情可以解釋的,而不管是導演的特寫、演員的表演還是音效的使用,也都是在凸顯這個角色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這種改編,一方面是對受善惡對立影響的文藝創作和觀眾的接受度的主動迎合,另一方面也讓石泓與唐川之間的較勁顯得更加有力度,誰願意看兩個從小青梅竹馬的好人在銀幕上比拼智商呢?

石泓的角色發揮了張魯一的精湛演技

石泓的身份設定,也很容易讓觀眾聯繫到身邊的“宅男”群體,內心的抱負和冷酷的現實,共同作用在石泓身上,呈現出非常復雜的人物特質。張魯一的眼神和身體動作上充滿了戲感,微小的變動都能彰顯出人物當時的內心波動,相比之下,王凱的表現就遜色了很多。石泓的感情線成了他悲劇的根源,但又賦予人物一種悲情色彩,這在片尾他的自述中體現得很淋漓,後續的反轉結局又為他的聰明更平添命運的無情之味,於是一個很冷酷無情但又偶露真情的嫌疑人形象,就很鮮活了。

所以,《嫌疑人X的獻身》就是將惡中的溫情放大,既是懸疑推理片,又是情感倫理劇,這讓觀眾相當受用。陸婧得到石泓的幫助之後,為他准備好的便當,為他買的外套,唐川與石泓在數學問題上的互動,唐川與警察羅淼的英雄相惜等等,無不在構建一個邏輯,人是需要多元的社會關系的。蘇有朋在影片中也用了一些場景去關照了這些話題,廣場舞的大媽、乞討的乞丐和施捨的人們等等,其實都是在細節上回應著影片的主題,這些技巧,也是蘇有朋的導演能力日益成長的一個體現。

王凱的內在表現被精緻帥氣的外在所掩蓋

總之,《嫌疑人X的獻身》絕對是一次讓人意想不到的成功改編,蘇有朋能夠把握和協調原著與影像的差異,又能很本土的給出了一個完成度高的作品,也是值得欣喜的。當然,影片也有一些創作上的問題 ,比如王凱這些年或許被偶像的光環壓抑了表演上的努力,在這部片子里的表現只能說相當普通,盡管依然精緻、帥氣,但缺乏對角色復雜感的體悟,在某些角度而言,甚至也不如林心如飾演的陸婧,後者將一個女性內心的脆弱、勇敢展現的還算不錯。另外,影片的懸疑感相對而言淡了一些,但這可能是創作者的取向問題,而非一種失誤。最終呢,在有關這是一道幾何題還是函數題的辯證道路上,蘇有朋用影片證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