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鴉片戰爭中清軍炮彈打到英軍軍艦上,英軍趴下等了半天不見爆炸是哪個電影的情節
這不是電影,是電視劇,名字叫《道光王朝——鴉片戰爭演義》,李保田飾演道光皇帝,許還山飾演林則徐。樓上幾位不懂不要瞎說,甲午風雲是說的光緒皇帝在位的時候,鴉片戰爭是道光20年,中國和英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比甲午戰爭早54年,不會是甲午風雲的。我看過這部電視劇,樓主問的這個問題就是穿鼻海戰中的一個鏡頭。
⑵ 電影《甲午風雲》故事,被誤解的沙子炮彈,被冤枉的劉步蟾,還有什麼
甲午戰爭一直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北洋水師則不僅是歷史學家看重的,同時也是軍迷和影視行業看重的題材。
同理的是丁汝昌,歷史上的丁汝昌出身於太平軍悍將程學啟賬下,曾和程學啟一起出生入死,後來又在淮軍名將劉銘傳手下當騎兵將領,左宗棠曾經想搶走他,讓他帶隊進疆,被李鴻章硬攔了下來。
所以,殺人如麻的丁汝昌應該是有宿將風范的,而不應該是《北洋水師》里那樣的老好人形象,《甲午風雲》里浦克飾演的丁汝昌顯然更加有氣勢有味道。
歷史上的鄧世昌在北洋水師里有個不太雅的外號:鄧半吊子,是因為他有些莽撞而沖動的指揮風格,經常讓致遠艦磕磕碰碰,再加上他敢說敢打的性格也並不討喜。
但是這同時也證明鄧世昌是一個嫉惡如仇性如烈火的人,這樣的人才能幹出讓敵人大吃一驚的事情,才能在致遠艦燃起熊熊大火時不去想逃跑而要繼續和敵人一搏,才能在軍艦沉沒後毅然與艦同沉。
李默然飾演的鄧世昌,也許有一些臉譜化,但他將鄧世昌身上的那股勁兒和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所以不管歷史研究得再細,李默然版的鄧世昌都是難以逾越的經典形象。
綜上,也許《甲午風雲》由於時代的限制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但那些經典的畫面是不褪色的,帶火撲向敵陣的致遠則代表了不屈的民族魂。
⑶ 戰爭片《中國藍盔》,與《紅海行動》相比,豆瓣評分為何差距大
戰爭片《中國藍盔》,劇情沒有跌宕起伏的刺激,槍戰場面沒有沖擊力,裡面的裝備太LOW。跟紅海行動相比,簡直是不在一個等級。依我看就是在電視劇畫面基礎上,重新拍點,剪輯在一起就說是拍電影,也難怪豆瓣評分相差一大截!和戰狼紅海行動類似題材,但視聽呈現和敘事表現以及演員表演,人物塑造各方面都不夠精彩,大概和紅海行動差了十幾個戰狼2吧。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我只想問一下,這也叫電影嗎?倒不如拍電視劇,看到了原來《維和步兵營》部分原班人馬,台詞像是在上政課一樣這么生硬,用的裝備我就不多說了,劇情也太不接地氣而且隨意。還有這個俄羅斯妹子在起碼也要撕破玩衣服和褲子再救也不遲啊,好歹調動觀眾胃口看看這個妹子身材。還有後面子彈短缺,信號屏蔽,打了這么久還有這么多子彈,開槍時突突不停打,我當軍迷這么久,發覺太不真實了,難道沒子彈不會撿對方的槍和彈葯嗎……,一堆無語的話不想說了。
⑷ 抗美援朝炸橋什麼電影
抗美援朝炸橋的電影是《長津湖之水門橋》。
長津湖戰役中,我志願軍共三次炸毀水門橋。在沒有任何重火力的掩護下,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惡劣風雪中,數千名志願軍踩著厚厚的積雪,挪動著已然凍僵的身軀。
反穿棉襖、身負炸葯,用血肉之軀把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毀。在我們用小米加步槍,用戰士的血肉之軀抗戰的時候,美軍則用飛機、坦克、大炮輪番轟炸,成百上千噸的炮彈在我軍狙擊陣地上炸響,1950年12月1日4日,我軍兩次炸毀水門橋,付出了巨大犧牲。
1950年12月6日,我軍再次下達了炸橋任務。在零下35度的極寒天氣下,七連的戰士拼盡全力,用血肉之軀綁上炸葯,硬生生的頂了上去,炸毀了水門橋。
之後,美軍生產了每個組件重達1.1噸的鋼橋組件,動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美軍陣地,僅用不到兩天的時間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載重機械部隊通過的橋梁。
最終,這場戰役以我軍犧牲巨大、美軍艱難撤退告終。我們落後、貧窮,這場戰役中,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試圖彌補著我們與美軍相差了一個世紀的武器裝備力量。也正是這赤裸裸的差距,不斷告誡著每一個國人,落後就要挨打。
⑸ 求片 有哪些關於俄羅斯車臣戰爭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戰的電影
車臣:
1.《12怒漢》
【影片簡介】
《12怒漢:大審叛》是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繼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烈日灼身》後,再次感動世人的傑作。《12怒漢:大審叛》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十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5分鍾,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鍾,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2.《煉獄》
【影片簡介】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3.《爆破》
【影片簡介】
本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實事件改編,介紹的是一隻俄羅斯軍隊的英勇事跡,他們以一百人對戰兩千人,戰斗雖然以放棄告終,終於但是他們的英勇的獻身精神,為本片增添了很多壯烈的色彩.主人公雖然最後都沒能與親人團聚,但是他們的事跡經歷了6年,由電影人重新講述,為的是頌揚這種對國家忠貞,無私的熱愛甘願犧牲和勇敢的精神。本片首映是在克林姆林宮進行,而且普京欽點的消滅車臣叛亂分子的統帥Dmitri Kozak出席了這次盛大的首映。
要去探究戰爭的本意是很困難的,正義或邪惡,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開。但終於職守者總是應該獲得尊重,這俄羅斯時代拍攝的影片和蘇聯戰爭片一樣,充滿悲情、壯烈。
4.《倒計時》
【影片簡介】
《倒計時》講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的故事,他在西方記者(由英國女演員路易絲·隆巴德扮演)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錶演。
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
觀眾把電影中的聯邦安全局成員都看作是英雄,評論家認為,這是普京總統所倡導的文化改革的一種跡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強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
5.《戰爭vojna》
【影片簡介】
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份子擄獲,而艾雲是戰俘,他們跟眾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後約翰及艾雲被釋放,但恐怖分子要約翰付兩百萬鎊贖金,否則奸殺他的未婚妻。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但被拒絕。最後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救出其未婚妻,但要把過程拍攝下來。約翰最後得艾雲相助,闖入恐怖分子陣營救出瑪嘉烈和俄國軍官,但恐怖分子繼續追殺他們,幸得俄軍戰機協助才能脫險。
6.《我們的榮譽》
關於俄羅斯傘兵的4集200多分鍾的電視電影。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0年2月末的真實事件,在車臣在阿爾坎地區發生。104 空降師VDV團第6分隊的士兵與20倍於己的恐怖分子正規部隊作戰。每個空降兵成員都無所畏懼,他們沒有撤退,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對匪徒攔截 國家杜馬這樣評價他們:傘兵們把生命獻給我們的祖國,在打死超過700名戰士之後,仍然不願撤退!
7.《車臣不相信眼淚》紀錄片
該片在鳳凰衛視播放過,由俄羅斯戰地攝影師在第一線拍攝車臣戰役的全部真實鏡頭。將心比心的話,我站在車臣人這一邊,哪個有血性的男人願接受曾給自己帶來深重災難的異族統治。但車臣武裝那些極端殘暴的恐怖活動也讓我反感,加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本性必然會給周邊各國帶來災難,因此俄羅斯還是博取了我更多的同情。
那些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看著被炮火摧毀的城市,被炮彈搭打得千窗百孔的建築,俄軍被伏擊的時的情景和一排排死去的年青俄軍戰士屍體被大雪掩埋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媽在一坐廢虛邊哭泣,還有一名俄軍戰士剛沖進一坐建築物的門就中彈到地槍也摔了出來。體會到的只有毀滅
先去吃飯,一會再給你補充~
⑹ 在坐的,有誰看過《甲午海戰》這部電影,我海軍軍艦彈葯裡面炮彈掰開都是沙子,而且打到日本軍艦上不爆炸
現在肯定不會有打不響的炮彈,貪這些東西太小兒科了,要搞就搞大的,比如導彈什麼的
⑺ 中國攻克法國的電影
《解放軍在巴黎》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RNbgjNAKrOJM8Q4p3qUmgQ
《解放軍在巴黎》是由CineQuaNonFilms製作的喜劇片,該片由讓·雅南執導,讓·雅南、尼可·卡芳、米歇爾·塞羅、瑪莎·梅赫勒、長冢京三領銜主演。該片虛構了中國派出6億人民解放軍進軍法國,法國總統逃往美國,解放軍不費一槍一彈和平佔領巴黎之後卻沒能抵抗住糖衣炮彈的進攻,全線撤退的故事。該片於1974年2月28日在法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