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關於追求自由的歐美電影的名字。講述的是主人公在銀行工作,後發現妻子出軌而殺人入獄。在監獄里想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
——蘊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最終沒有下手。然而一個不幸的巧合發生了——那晚另外有一個人槍殺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於是安迪被指控為謀殺,並獲判處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能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會賭誰將在第一夜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
長時間以來,安迪幾乎不和任何人接觸。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橫版海報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作為交換,和他共同工作的犯人每人得到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猜測安迪只是借用這個空閑享受短暫的自由。
一次查房,典獄長拿過了安迪的聖經,卻沒有翻開便遞還給他,並告訴他「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獄長沒想到,所謂「救贖之道」真的就在其中。
安迪精通財稅制度的特長使他逐漸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經過典獄長諾頓的考查,安迪被派到監獄圖書館,開始為所有的獄警提供財務指導,從報稅單到申請養老金計劃,面面俱到。而最重要的是,他還是諾頓的洗錢工具。
與此同時,安迪每周都給州議會寫信,要求申請一筆用於監獄圖書館建設的經費。終於州議會忍受不了雪片一樣安迪的來信,撥給監獄200美元和一些捐贈的圖書和物品。安迪在捐贈的物品中無意間發現了一張唱片,趁守衛不備,用擴音器將久違的天籟之音放給肖申克的所有獄友收聽,對《費加羅的婚禮》片刻的心馳神往換來的是安迪兩周的禁閉。
已經入獄30載的瑞德再次被假釋委員會拒之門內,而此時安迪也已在肖申克呆了整整10個年頭,夢露的巨幅海報是瑞德送給他的10周年禮物。
安迪仍在鍥而不舍的給州議會寫信,這次是每周兩封。1959年,州議會答應每年給肖申克監獄圖書館撥款500美元,很快,肖申克的圖書館被改造成最好的監獄圖書館。[1]
60年代,小夥子湯米因盜竊入獄,很快成為安迪和瑞德的好朋友。安迪認為湯米頭腦聰明,很有底子,決心教他學文化,讓他出獄後能用正當手段謀生。很巧的是,湯米在來肖申克服刑前,在另一個監獄呆過,而且從當時同牢房的一個犯人的口中得知了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獄長以不可能成功為理由拒絕了安迪,安迪為此與獄長爭執,獄長對他說別忘了自己是什麼身份,且將安迪關小黑屋一個月。這一個月中,獄長謀殺了告訴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的湯米,到了安迪出小黑屋時又以湯米因逃獄而被獄警殺死的理由欺騙安迪,但安迪知道湯米是被害死的。獄長又給了他一個月,並叫他好好思量該怎麼做(其實就是想讓他繼續幫他洗錢)。因為他一方面擔心灰色收入曝光,另一方面他也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賬。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行動之前,他給瑞德說了些「奇怪」的話,叫瑞德如果哪天出獄了就去一個地方,那裡會有他留給瑞德的東西。安迪通過努力成功「越獄」,他的越獄工具就是那本聖經裡面的「救贖之道」,那把藏在書里小小的石錘(書里被雕刻出一個剛好用來放石錘的凹槽)。在他最後一次幫典獄長洗黑錢填文件時,趁典獄長不備,偷梁換柱,將一本聖經冒充典獄長的黑色收入賬本放入了典獄長的保險櫃。他領走了幫典獄長洗的那些錢中的一部分(分別去了12家銀行共取走370,000美元),並且將典獄長涉嫌貪污與謀殺的證據寄給了報社。典獄長看到報紙「肖申克監獄典獄長貪污謀殺」後的報道很震驚,隨後警笛響起,典獄長抬頭看到「主的審判迅速降臨」的牌匾,摘掉牌匾,打開牌匾後的保險櫃,發現他的黑錢記錄本變成一本聖經,第一頁寫到「親愛的典獄長您說的對,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再往下翻,發現就在聖經出埃及記當頁往後已被切割出剛好能放下一個石錘的凹槽,典獄長頓時絕望。隨後,大批警察和記者蜂擁來到肖申克,絕望的典獄長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里,最後開槍自殺。[2]
安迪越獄是通過自己挖的隧道到達排污管,再爬過排污管到外面的小河(影片中還給了逃跑路線特寫,並用三種計量方式來描述排污管的長度:500 yards;the length of five football fields;half a mile,差不多是800多米,這幾種描述特別聲明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安迪好不容易越了獄,又做了一件堪稱傳奇的事,詳情參閱美國個人英雄主義。
當瑞德獲得假釋、出獄後,由於已經被監獄生活體制化,不適應社會生活,十分絕望,曾經想到再次犯罪,以便進入監獄。但他想到了對安迪的承諾,他找到了安迪為他留下的禮物:一疊面值50的美元和一封信,信裡面是說到關於「希望」的事,也是該電影的主題,因為在獄中瑞德認為「希望」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而今天安迪證明給他看,在這個世界上,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在信中安迪叫瑞德去墨西哥找他,瑞德克服了假釋後的心理危機,最終滿懷希望找到了安迪。同時他也明白希望,自由,友誼究竟是怎樣美好的東西。在這個骯臟的社會,只有它們會帶領我們走出黑暗,尋求內心的美好。最終,兩個朋友在無比碧藍的太平洋邊望見了彼此,擁抱……[2]
2. 推薦一部講述自由的電影
強烈推薦:唯美愛情片《天堂賓士》,自由的愛情。
3. 關於自由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新基督山伯爵》《楚門的世界》《自由意志》,這樣的電影有很多,希望能幫到樓主。
4. 自由世界的電影
71歲的肯·洛奇的寫實風格多年來備受推崇,去年憑《風吹麥浪》不溫不火地拿下了戛納的「金棕櫚」,這次他帶著新作《自由世界》轉戰威尼斯。
故事主人公安吉(Angie)沒有受過很多正規教育,但是她聰明,充滿活力並且雄心勃勃。原本供職於一家職業中介機構的她由於公共行為失當而被炒了魷魚,她當機立斷,與好友兼室友Rose又開了一家幾乎一模一樣的職業介紹所。她們巧妙周旋於工頭、移民工人和老職業介紹所之間,而外國移民急於找到工作的心理讓她們的介紹所生意大好。這個充斥著移民工人異鄉生活的淚水與辛酸的故事,揭示出所謂盎克魯-撒克遜神話的真實面貌。 導演 Director
肯·羅奇Ken Loach
編劇 Writer
保羅·拉弗蒂 Paul Laverty
演員 Actor
凱爾斯通·沃爾英Kierston Wareing .....Angie
朱莉·愛麗絲Juliet Ellis .....Rose
萊斯羅·祖瑞克 Leslaw Zurek .....Karol
Faruk Pruti .....Emir
Branko Tomovic .....Milan
Serge Soric .....Toni
Radoslaw Kaim .....Jan
Frank Gilhooley .....Derek
Steve Lorrigan .....Police Sergeant
Raymond Mearns .....Andy
Nadine Marshall .....Diane
Joe Siffleet .....Jamie
Colin Caughlin .....Geoff
Maggie Russell .....Cathy
Davoud Rastagou .....Mahmoud (as Davoud Rastgou)
Mahin Aminnia .....Mahmoud's Wife
Shadah Kavousian .....Mahmoud and His Wife's Child
Sheera Kavousian .....Mahmoud and His Wife's Child
David Doyle .....Tony
Eddie Webber .....Company Director
Johnny Palmiero .....Company Director
Jackie Robinson-Brown .....Headmistress (as Jackie Robinson Brown)
製作人 Proced by
Rafal Buks .....co-procer
Tim Cole .....line procer
肯·羅奇 Ken Loach .....procer
Rebecca O'Brien .....procer
Piotr Reisch .....co-procer
Ulrich Felsberg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George Fenton
攝影 Cinematography
尼吉爾·威羅比 Nigel Willoughby
選角導演 Casting
Kahleen Crawford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Fergus Clegg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Peter James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Carole K. Millar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Nick Heckstall-Smith .....co-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ichal Wuczynski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中文片名
自由世界
原片名
It's a Free World
更多外文片名
These Times .....UK (working title)
In questo mondo libero .....Italy
Polak potrzebny od zaraz .....Poland
影片類型
劇情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級別
UK:15 Canada:14A Switzerland:12
製作公司
BIM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EMC Proktion
FilmFour [英國]
Filmstiftung Nordrhein-Westfalen [德國]
SPI International [波蘭]
Sixteen Films Ltd. [英國]
Tornasol Films S.A. [西班牙]
Film4
發行公司
Channel Four Films [英國] ..... (2007) (UK) (theatrical)
FilmFour [英國] ..... (2007) (UK) (all media)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2008) (Netherlands) (theatrical)
NonStop Entertainment [瑞典] ..... (2008) (Denmark) (theatrical)/(2008) (Sweden) (theatrical)/(2008) (Norway) (theatrical)/(2008) (Iceland) (theatrical)
其它公司
Cutting Edge [英國] ..... negative cutting
上映日期
義大利
Italy
2007年9月1日 ..... (Venice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7年9月10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英國
UK
2007年9月13日 ..... (limited)
英國
UK
2007年9月24日
義大利
Italy
2007年9月28日
美國
USA
2007年10月11日 ..... (AFI Silver)
西班牙
Spain
2007年11月4日 ..... (Seville Film Festival)
阿聯酋
United Arab Emirates
2007年12月11日 ..... (D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8年1月2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8年1月16日
西班牙
Spain
2008年2月22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8年3月20日 本片壓抑的基調、劇情和表演很好的凸現了主題。與此同時,還提出了諸如種族主義的根源、家庭生活的作用等社會問題。導演肯·羅奇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思考的空間。
《自由世界》這部影片所提出的問題與它所回答的問題一樣多,與肯·羅奇2001年的作品《鐵路之歌》相似,這是一部清新、令人舒服而又充滿煽動性的電影。
——《電訊報》
肯·羅奇在這部影片中充分發掘了凱爾斯通·沃爾英的演戲天分。我們也許會對片中Angie的所作所為深感震驚,但她仍然獲得了我們的同情。
——《旗幟晚報》 英國著名導演肯·羅奇的新片《自由世界》在題材上與他之前的作品一脈相承。既《鐵路之歌》(2001年)關注鐵路工人、《風吹稻浪》(2006年)以愛爾蘭獨立戰爭為背景之後,肯·羅奇此次推出的威尼斯電影節參賽作品《自由世界》將視角轉向了移民問題。片名《自由世界》具有強烈的反諷性質,在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自由勞動力、企業利益最大化、全球化、雙向選擇等概念均是彰顯其優越性的基本信條。這一切鑄就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甚至創造出所謂的盎克魯-撒克遜神話。而肯.羅奇敏銳的發掘出歌舞昇平背後的社會傷痕:在這樣一個「自由世界」里,仍然有大批移民生活在苦難和辛酸之中。
故事以2004年歐盟擴張為基本背景,以此為時點,成千上萬的甚至連英語也不會說的外國人湧入英國。他們做著英國本土工人不屑從事的工作,朝不保夕,時刻面臨失業的危險,卻難以獲得公正的待遇,更無法實現原本憧憬的美好生活。影片編劇保羅·拉弗蒂是肯·羅奇的老搭檔,他們曾在《風吹稻浪》(2006年)、《航向幸福的旅程》(2005年)、《麵包與玫瑰》(2000年)等影片中有過多次精彩合作。在本片中,保羅·拉弗蒂和肯·羅奇以一個為移民提供工作的本土英國人視角出發,用更為曲折和含蓄的方式展現出生活在倫敦的移民眾生相。如此巧妙的設計使《自由世界》與同類題材電影相比更具新意,也幫助保羅.拉弗蒂拿到了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片中主人公Angie的扮演者凱爾斯通·沃爾英可算是電影屆的新人——此前她是個電視劇演員。但得益於肯·羅奇的深厚功力,沃爾英在本片中的表現十分搶眼。Angie本人的經歷與她視角下所發生的故事融為一體,充分體現出肯·羅奇慣有的在角色、表演和劇情上的整體風格,而Angie也成為整部影片的「情感推動之錨」。
《自由世界》的拍攝地點分別在波蘭、烏克蘭和英國。為體現真實性,肯·羅奇還起用了波蘭籍演員萊斯羅·祖瑞克——他在片中飾演Angie的一夜情對象。影片的攝影師尼吉爾·威羅比曾為法國喜劇片《美麗生活》掌鏡,在本片中尼吉爾用更多的自然光代替他慣用的人造光,使影片色調呈現出更強的真實性。
《自由世界》的面世使「肯·羅奇電影俱樂部」的成員增添到了16個,他也因此將自己的官網域名改為了「sixteenfilms」。這位畢業於牛津大學法律系的激進派導演不僅以拍電影的方式彰顯自己對社會現實的終極關懷,也在各種媒體表達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在接受《觀察家》訪問時,肯·羅奇就激烈批評了英國政府對外國廉價勞動力的利用,他說:「我們正在分化這個國家的工作結構,那些在工廠里,超市裡工作的工人們,那些為農業和製造業服務的外國移民們,他們得不到任何保護,也沒有任何話語權。」可見,「良心導演」的稱號對肯·羅奇而言可謂實至名歸。
花絮
·本片獲邀參加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並最終獲得最佳編劇的獎項;導演肯·羅奇也憑該片獲得金獅獎的提名。
·本片獲得2007年塞維利亞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導演肯·羅奇的上一部影片《風吹稻浪》為他贏得了金棕櫚大獎。
5. 英國自由電影的代表作有哪些
如理查遜的《憤怒的回顧》(1959)、《蜜的滋味》(1961)和《長跑者的孤獨》(1962),賴茲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遜的《這種體育生活》(1963)等
6. 以自由為主題的美劇、電影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
在宇宙中未知的地方有一個由12個人類殖民地組成的星際國家,人類為了方便製造了Cylons(機器人)為人類服務,但Cylons起來反抗人類,雙方在血戰之後停火,Cylons離開了殖民地去建立自己的家園。40年的和平讓人類放鬆了警惕,Cylons通過人類內部的間諜癱瘓了人類的防禦系統,摧毀了Battlestar艦隊,用核武器將殖民地的城市化為灰燼。Battlestar Galactica是唯一一艘倖存的航母,它在艦長Adama的指揮下帶領幾十艘各式各樣的民船和近5萬名倖存者逃離了殖民地的行星系統,開始了尋找人類的第13個殖民地-地球-的旅程。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是一出在2003年12月8日於美國科幻頻道(Sci Fi Channel)上開播的美國科幻迷你電視系列劇(Miniseries)。這一系列的電視系列劇其實都是以1978年時一出極受歡迎的科幻電影《太空堡壘卡拉狄加》與其之後一系列同名電視系列劇為藍本,加以改編翻拍而成,並且成為科幻電視台有史以來最賣座的自製電視系列劇。
以上摘自網路
7. 有沒有反映美國人追求自由民主的電影
美國人拍攝的直接表達追求自由民主的電影較真起來還真是不多……相對這類題材,追求社會公正,或者抨擊社會弊端的作品倒是層出不窮,比如大名鼎鼎的《綠里奇跡》和《肖申克的救贖》,述說對自由不同見解的內戰兩部曲《葛底士堡》與《眾神與將軍》,講述黑人士兵尊嚴的故事《光榮》,不拘一格,抨擊刻板教育制度的《死亡詩社》,只要你去比較大的電影門戶搜一下,這樣的題材應有盡有。
想了解美國人追求自由民主的歷史其實是有一本中文書可看的,《自由的歷程——美利堅圖史》,圖書館和書店應該都可以找到,詳實地講述了建國以來數個世代美國人為自由民主付出的汗水甚至鮮血,PBS(出兄弟連的那個電視台)根據這部書退出了一系列電視紀錄片,在電驢也可以搜到。
8. 一個人在行刑前大喊自由是什麼電影。國外的
樓主你好
是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勇敢的心》
絕對就是這部電影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http://ke..com/subview/31798/7231288.htm
9. 求關於自由的電影
《巴比龍》(1973)
《敲響天堂之門》(1997)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1999)
《楚門的世界》(1998)
《阿甘正傳》(1994)
《荒野生存》(2007)
10. 找一部關於自由的電影
這個應該是《恐怖大師》吧。第一季中的其中一部,最後那個男的中毒死了,忘了是被蚊子叮的還是吃了毒草了。最後那個女的還努力地救他。那個男的有點像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